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设计总结_人防识图培训

人防设计总结_人防识图培训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https://www.doczj.com/doc/6a6639507.html,

人防设计6大难点总结

人防设计6大难点总结.结构篇 人防设计难于驾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涉密性。人防工程分为国防工程和民防工程,一般建筑师只会接触到民防工程。人防设计含有涉密内容,可查阅的参考类书籍较少,因《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限内部发行)仅针对民防工程,且只谈到设计标准和做法,而非设计原理,使建筑师无法理解条文制定的原因和人防使用的要求。(2)地方性。因为不同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人防工程管理“特殊性”的不同,所以国内很多地区要求指定当地人防设计院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单独设计,造成该地区民用设计院不会也不太关心人防设计。。。人防设计需要设计单位的全专业配合3)全专业性((4)平战结合性。人防设计必须考虑平战结合。一套平面需要兼顾两项功能,平战功能的转换要求增添了设计的困难,甚至有些地区人防主管部门要求递交人防部分的平时使用和战时使。图纸用两套(5)顺序性。人防设计一般是平时功能先于战时功能,在平时功能已经设计好的图纸上再进行战时功能设计,因而受到已经形成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给人防设计带来很多困难。(6)实践性。由于国际上已禁止进行地上核试验,且我国多年来没有经历过战事,人防功能的设计与施工没有经过实际的验证,因而无法确定很多细节是否能够与实际相符,造成不同地区对人防条文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也为设计增添了难度。合理地进行人防设计,做到与平时使用功能的良好结合,首先必须理解人防工程的防护原的功能与作用。理及战时使用功能原理,了解人防每个细部节点人防主体——使人与物资避免受到各类武器的伤害1 人防主体是人防的围护结构,也是人防的最重要部分,就像一个巨大、坚固、密闭的容器,以满足人们战时躲避武器的伤害,战后能快速恢复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人防主体主要包括人防底板、人防顶板、外墙(外围护墙)、临空墙等部位(图 1),由于各部位对武器的抵抗能力不同,造成对各部位的要求不同。. 人防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1 图人防顶板是人防主体最薄弱的部位,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250mm,以抵抗来自上部的强大冲击波,所以人防顶板不允许穿越任何无关的孔洞(包括水暖电各专业的管线),同时人防顶板必须使用防水混凝土浇筑,以防止化学武器的毒素与细菌的渗透。由于墙体和柱子对人防顶板的支撑力不同,也决定了人防等级的不同。多数情况下,由剪力墙支撑顶板的(剪力墙结构)地下室,级人防。 6 框架结构)地下室,适合建造 5 适合建造级人防,而由柱子支撑顶板的(人防单元——使人与物资受到各类武器的伤害降到最小2 当需要建设的人防主体过大时,必须将主体分成两个或更多独立的单元,即防护单元。每。) 2(图都是独立运行的供电系统等)上下水系统、(送排风系统、个防护单元的内部循环系统

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部)

人防通风系统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人防工程为六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于地下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建筑面积㎡,人防掩蔽人数人,洁净通风量3,滤毒通风量3。人防通风风管除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后防火阀前一段巨型风管采用厚镀锌钢板制作外,其它均采用厚钢板圆形风管。在人防范围内的车库排风系统为无机不燃玻璃钢风管,这里不做说明。 二、编制依据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 三、施工工艺: 穿墙风管预埋→系统风管现场测绘→支架制安→风管预制→风管安装→附件安装→系统试验 1. 穿墙风管等预埋: 绘制预埋件位置图: 根据设计图纸预先绘制穿墙风管预埋图,标明每处穿墙风管的标高、坐标位置及风管的规格和类型及管道支架预埋板的位置。 穿墙风管制作: 根据已绘制的风管预埋图,统计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套管加工数量。 预埋风管的加工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穿墙风管类型,按标准图集规定进行制作。预埋管钢板厚度δ,直径与相连接的风管直径相同,预埋管的长度,

若单面接风管墙厚。两面都接风管墙厚,预埋管的密闭肋(即翼环)外径为风管直径。钢板厚度δ。密闭肋应位于墙体中心。 穿墙风管的焊接,均采用双面满焊,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穿墙风管预埋: 穿墙风管预埋应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管的定位,当风管直径较大影响土建配筋,应事先与土建及有关部门协商好土建钢筋加密措施,并积极配合土建做好加密钢筋的焊接工作。 穿墙风管的定位必须准确,固定牢固,且应保证埋管的水平度和与墙面的垂直度。密闭翼环应与结构钢筋焊牢,土建在浇砼时应有人监护,防止埋件走动。风管支架的固定采用预钢板与支架焊接固定形式,因此,应按照预埋件位置图,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及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件的定位,在土建浇砼时应有人监护以防预埋件移位。 测压管预埋: 测压管埋设在滤毒室屋顶砼内的镀锌钢管,应根据设计图纸进出口位置,进行整体预制,预埋定位时进出口弯管朝下,浇捣砼时应有人监护,以免移位。 . 系统风管现场测绘: 人防工程通风系统施工,应按设计图纸结合现场预埋管口位置,绘制风管系统单线图,以确定风管预制的尺寸。 . 风管支架制作安装: 风管支架的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标准图,结合现场测绘的支架预埋板位置偏差做局部尺寸调整后进行加工制作,所有支架焊缝均采用双面满焊,焊后刷樟丹防锈底漆两遍,色漆二遍。

五级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

五级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 [摘要] 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五级人防地下室设计的特点,并提出一些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五级人防地下室 [Abstract] Through engineering examples, summarizes the civil air defence of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ment catego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Key Words] category five civil air defence,basement 1、工程概况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迁址新建工程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三纬路与南开三马路交口处。总建筑面积71510m,地上建筑面积62267m。门急诊住院综合楼面积为64806m,在E 、F轴交接处设有抗震缝,并沿该部位将建筑物分为A、B区,A区为19层局部20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85.3米,带一层地下室(还包括部分裙房)。B区为裙房,3层框架结构,高度15.6米,带一层地下室,局部为常五级核6级防空地下室。人防区为个防护单元,设置为战时救护站,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的柱下承台基础。 下面就此工程的设计体会总结一下,并对五级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加以介绍。 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特点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两方向:一是主体结构设计,包括顶板、外侧墙、底板等其它构件的结构设计,二是口部设计,包括出入口的防护和消波系统(防护设备),其中出入口的防护包括防护密闭门的选用、门框墙、临空墙的计算、出入口通道的计算等几个方面,而消波系统则包含防爆破活门的选用和扩散室的设计。这些内容的结构设计与一般的结构设计有以下不同:1)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大大降低;2)考虑结构的动力效应;3)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规范中采用允许延性比表示构件工作状态,如果结构构件具有较大允许延性比,则能较多的吸收动能,这对于抵抗核爆动荷载是十分有利的;4)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实验表明,在快速加载的情况下,材料力学性能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强度提高,但变形性能包括塑性性能等基本不变,这对结构工作起到有利作用。在设计中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5)重视构造要求,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是与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的,要求更为严格,故仅仅只考虑受力计算,不考虑构造措施是不合理的。 根据上述的结构设计的特点,可以确定出防空地下空结构设计的—般原则:1)平战结合,取控制条件;2)只进行强度的验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

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人防通风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人防工程为六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于地下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建筑面积1211.2 m2,人防掩蔽人数1050人,洁净通风量5250mE/h,滤毒通风量2100 MJh。 人防通风风管除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后防火阀前一段巨型风管采用 1.2mm厚镀锌钢板制作外,其它均采用3mm厚钢板圆形风管。在人防范围内的车库排风系统为无机不燃玻璃钢风管,这里不做说明。 二、编制依据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275-98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07FK02 三、施工工艺: 穿墙风管预埋-系统风管现场测绘f支架制安-风管预 制-风管安装-附件安装-系统试验 1.穿墙风管等预埋: 1.1绘制预埋件位置图: 根据设计图纸预先绘制穿墙风管预埋图,标明每处穿墙风管的 标高、坐标位置及风管的规格和类型及管道支架预埋板的位置。 1.2穿墙风管制作: 根据已绘制的风管预埋图,统计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套管加工数量。 预埋风管的加工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穿墙风管类型,按标准图集规定进

行制作;预埋管钢板厚度3 =3mm,直径与相连接的风管直径相同,预埋管的长度,若单面接风管L=墙厚+100mm;两面都接风管L=墙厚+200mm,预埋管的密闭肋(即翼环)外径为风管直径+100mm; 钢板厚度3=5mm。密闭肋应位于墙体中心。 穿墙风管的焊接,均采用双面满焊,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1.3穿墙风管预埋: 穿墙风管预埋应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管的定位,当风管直径较大影响土建配筋,应事先与土建及有关部门协商好土建钢筋加密措施,并积极配合土建做好加密钢筋的焊接工作。 穿墙风管的定位必须准确,固定牢固,且应保证埋管的水平度和与墙面的垂直度。密闭翼环应与结构钢筋焊牢,土建在浇砼时应有人监护,防止埋件走动。 1.4风管支架的固定采用预钢板与支架焊接固定形式,因此,应按照预埋件位置图,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及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件的定位,在土建浇砼时应有人监护以防预埋件移位。 1.5测压管预埋: 测压管埋设在滤毒室屋顶砼内的镀锌钢管,应根据设计图纸进出口位置,进行整体预制,预埋定位时进出口弯管朝下,浇捣砼时应有人监护,以免移位。 2.系统风管现场测绘: 人防工程通风系统施工,应按设计图纸结合现场预埋管口位置,绘制风管系统单线图,以确定风管预制的尺寸。 3.风管支架制作安装: 风管支架的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标准图,结合现场测绘的支架预埋板位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在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防空地下室)设计中正确贯彻“长期坚持、平战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建设方针,使设计符合战时及平时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4级、4B级、5级和6级的各类防空地下室设 计。 1.0.3 防空地下室设计应符合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平面布 置、结构选型、通风防潮、采光照明和给水排水等方面,应采取使其充分发挥战备效 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应措施。 1.0.4 防空地下室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平时peacetime 和平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协的时期。 2.1. 2 战时wartime 战争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2.1.3 临战时imminenceofwar

临战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2.1.4 冲击波shockwave 空气冲击波的简称。核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2.1.5 冲击波超压positivepressureofshockwave 冲击波压缩区内超过周围大气压的压力值。 2.1.6 地面超压surfacepositivepressure 防空地下室室外地面的冲击波超压峰值。 2.1.7 土中压缩波compressivewaveinsoil 核爆炸作用下,在土中传播并使其受到压缩的波。 2.1.8 核爆动荷载dynamicloadofnuclearblast 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对防空地下室结构形成的动荷载。 2.1.9 主体mainpart 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如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中的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部分。 2.1.10 清洁区(密闭区)airtightspace 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

人防通风施工方案

桥苑艺舍工程 人防通风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河北省邯郸市鹏泰安装有限公司机电项目部 2014 年6 月23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二、人防概况 1、人防概况 2、人防设备 三、施工部署 1、现场人员 2、劳动力计划 3、主要机具 4、仪器表 5、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6、技术及工艺保障 四、施工准备 五、施工方法 1、风管制作 2、通风风管安装 3、质量标准与验收 4、阀部件安装 5、设备安装 6、系统调试 7、质量控制与保证的具体措施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安全与消防、保卫管理

2、临时用电管理 3、施工机械管理 4、安全防护管理 5、预防与应急措施 6 文明施工管理 7、管理目标 8、管理措施 七、成品保护及雨季施工措施 1、成品保护管理 2、成品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3、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 4、雨季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系依据由圣帝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暖通及人防施工图、已签发的图纸会审记录及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编制而成。采用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本专业施工及验收主要遵循如下规范及方案: 序号标准、规范、方案编号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07SFK10通风专业 3.《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2007合订本FK01、02 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0.《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11.《风机安装》05K102 12.《桥苑艺舍工程人防设计》 二、人防概况: 1、本施工方案就是为桥苑艺舍工程人防通风工程施工需要编制的。地下四层为人防区域建筑面积共5490平方米,人防外出入口及通道面积(B4-1层)共350平方米。人防区域分为两

【地下车库+人防】设计要点+方法

一、地下车库设计要点 人防结合 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如果投资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是设计有人防设施的,而有的则没有。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车库规模 通常我们设计的车库属于“中型”(51~300辆),有时也会有大型(301~500辆)的地下汽车库,即: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汽车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车坡道就设计为4米或7米。 常规数据 汽车转弯半径按6米设计,此为小型车转弯半径。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 应:>2.20米(微型车、小型车)。我们通常的车库以微型、小型车库。 防火设计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汽车库为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翻倍。

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方法步骤整理总结

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方法步骤整理总结 规范的适应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及住宅小区,设计中都设有地下车库。从平战结合考虑,这些地下室平时一般用作高低压配电室、泵房、水池、制冷机房等设备用房和地下汽车库,而战时兼作二等人员掩蔽所的五~六级人防工程使用。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的相关规定,对住宅小区及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及人防地下车库,均应按现行《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要求进行平时的通风排烟设计。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全面和强制推行,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还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的有关规定。 车库的通风量计算 由于缺乏准确的计算资料,工程实际中对车库通风量多采用估算的方法。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第4.4.2条规定: 一般地下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计算:“ 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换气次数按6次/h;汽车出入频一般时,换气次数按5次/h;住宅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换气次数按4次/h。” 车库的通风系统的布置 1、车库通风机一般风量较大,风压较小,故都采用离心风机。由于风机运行时间长,全年不停,从节能考虑应选择运行效率高的风机,在工程中常采用双速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2、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的机械排风装置,并尽量利用车库出入口车道及外窗自然进风;为保证此进风方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在设计排风、排烟系统时,应将排风口、排烟口布置在远离车库出入口处,以防止气流短路。 车库自然补风量可按车道出入口断面风速0.5~1.0m/s进风速度计算。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应设置机械进风系统。总进风量按不小于总排风量的50%(宜按80-85%)计算。车库排风量应大于进风量,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由于车辆尾气(主要是CO)比空气轻,再加上汽车发动机的发热,废气易滞留在上部;而汽车引擎空转时在下部排气,同时汽油蒸汽比空气重,因此,在废气未及扩散就能从下部直接排除则为上策。所以原来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措施均要求排气口宜上、下分散布置,下部排除2/3,上部排除1/3。由于受车库建筑结构的限制,工程实际中,车库排风口均集中布置在停车位上部,下部排风口已取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39条规定: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宜与机械排烟系统相结合,自车库外部至排风的气流流场应设计合理。排风系统风管宜在车库上部布置,排风风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设计大量排风支管;采用双速风机时,应视风机低速运行的噪声值,决定是否配置消声装置。” 这条规定,为简化车库通风系统布置设计,合理节省造价,提供了依据,可作为其它地区工程设计参考。 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 民用建筑及住宅小区人防地下室汽车库通风系统 包括: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及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是专用系统,只有在战时或火灾发生的非常时期才投入运行,平时仅需实行定期检修、保养。为节约投资,节省建筑空间,便于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常情况下,宜采用部分系统兼用的设计方案。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规定,各通风系统设备、管道配件等技术要求不同,风量计算依据各异,相差悬殊(见表1),这些差别给系统的兼用设计和运行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浅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

浅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 陈明 (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文章介绍了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系统的通风方式、原理、系统流程以及战时转换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人防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方式原理;系统流程转换;平战结合;工程实例 中国分类号:TU967;TU92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57(2004)04-001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人 防积极向民防转轨,逐渐由单一的防空职能向防空防灾双重职能转变,人防建设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以及沿海地区,在内地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人防设计也成为越来越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本文就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浅谈其系统设计原理以及在工程实例中通风口部设备布置中的一点体会。 1 战时人防通风的方式及原理 战时人防通风分为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3种方式。 在人防地下室的主出入口和次出入口分别设置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1,2],其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f1~f6为密闭阀门。 (1)清洁式通风是在战时室外未染毒期间、空袭紧急警报拉响之前工程所进行的通风方式,目的是在战时为掩蔽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新风,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清洁风机→人员掩蔽区域→排风机→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2)当接到核生化武器袭击警报后,工程应立即转入隔绝式通风,目的是在室外染毒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空气循环,以使掩蔽人员支持尽可能长的时间,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内空气→插扳阀→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 隔绝式通风采用间歇运行,以保证工程有较长的防护时间,在隔绝通风期间,防化专业人员通过取样管或测压管取外界空气气样进行化验,查明毒剂的种类、性质及浓度,说明本滤毒器能否过滤该毒剂。 3)当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或者室内CO2浓度上升到2.5%以上而使室内掩蔽人员难以忍受时,或者毒剂经门缝进入工程达到对掩蔽人员造成最低伤害的程度时,同时经证明本滤毒器能过滤毒剂且毒剂浓度较低时,才可以转入滤毒式通风。待人员出入完毕,或空气条件得以改善后,再转入隔绝式通风。滤毒式通风方式下的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超压排气活门→简易洗消间→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战时人防3种通风方式的转换 上述战时人防通风3种方式的转换是依靠送、排风机的启停以及密闭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的。其转换原理如下: 在清洁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滤毒风机和密闭门f3、f4,开启清洁风机和密闭阀门f1、f2进行送风;关闭密闭阀门f5,开启排风机和密闭阀门f6进行排风。 在隔绝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所有密闭阀门,打开插板阀,开启滤毒风机,造成室内空气内循环。在滤毒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清洁机和密闭阀门f1、f2开启滤毒风机和密闭阀门f3、f4进行滤毒送风;关闭排风机和密闭阀门f6,开启密闭阀门f5,通过调节插板阀的开度,使滤毒器的风量渐渐达到设计风量,依靠超压排气活门超压排气。 在系统里换气堵头作用是在更换过滤吸收器后打开,将可能残留的毒气吸入系统中,再由过滤吸收器进行过滤。

浅析人防工程通风设计

浅析人防工程通风设计 发表时间:2018-02-08T14:56:27.7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作者:李锦中 [导读] 人防工程通风设计与普通民用建筑的暖通设计有很多不同,要对人防工程通风有所了解,本文对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进行研究。75714部队湖南衡阳 421900 摘要:人防工程通风设计与普通民用建筑的暖通设计有很多不同,要对人防工程通风有所了解,本文对人防工程通风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设计 前言:人防工程首先是战时确保人身安全,充分体现它的战备效益,其次是平时要用于商业、娱乐、旅馆、仓储、停车等公益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人防工程在设置完善的战时通风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设置适应平时使用功能的通风系统。 一、理解人防工程通风的原理 人防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人防工程内部空气环境与地面工程相比具有热稳定性、封闭性、潮湿等特点。人防工程通风是保障人防工程内部达到要求的空气环境、保证工程内掩蔽人员生存和工作的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保障工程内设备正常运行的热湿环境的重要手段。人防工程通风,根据通风时机,分为平时通风和战时防护通风。平时通风是工程在和平时期使用和维护管理时的通风,防护通风是人防工程在战争时期使用时的通风。人防工程防护通风有三种通风方式,即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清洁式通风是指在战争期间,当人防工程所在地未受到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所采用的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是指当人防工程外的空气遭受敌人核、化学或生物武器袭击而被沾染时,进入工程内部的空气经过除尘滤毒处理。并将用过的废气靠超压排风系统排出工程的通风方式,包括进风系统和超压排风系统。隔绝式通风是指在人防工程隔绝防护的前提下实现的内循环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是人防工程防护通风的核心,也是进行防护通风设计的重点。 二、人防工程通风设计 1、油网过滤器的选择 油网过滤器一般安装在清洁式通风与滤毒通风合用的管路上,作为预滤除尘器。选用时,应根据工程的最大风量选择多块滤尘器组合使用,每块滤尘器的平均风量不应超过1600m3/h。LWP型油网过滤器有两种安装方式:管式安装(也称匣式安装)和墙式加固安装。管式安装目前有1个、2个和4个组装方式,但这种安装方式不便于清洗和浸油。墙式加固安装适用于各种风量过滤器安装,当LWP型油网过滤器个数超过4个时,必须采用墙式安装。在设计时应注意,在除尘器前后设有测压管并连接在微压计上,当阻力达到终阻力时,应取下滤尘器进行清洗,然后浸油再用。立式安装油网除尘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立式安装油网除尘器,专用小室必须用钢筋混凝土构筑,不能用砖墙临战时构筑。2)油网滤尘器必须迎着冲击波作用方向设置,在每个框格的底部用10m×3m的扁钢焊成九宫格状,网片才能承受0.05MPa的冲击波余压作用,若背向冲击波作用方向安装,加强措施不起作用,其防护能力则失去了。3)检查密阀门应设置在油网除尘器前方。4)油网除尘器不宜直接安装在悬板活门扩散室的墙壁上,正确做法是,扩散室应满足最小尺寸要求,然后再设置油网除尘器,特别是抗力高、风量大的工程。5)油网除尘器安装前应将滤网翻转,使粗网迎风,细网背风。 2、通风密闭阀门 密闭阀门是防护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管道密闭和转换通风方式不可缺少的控制设备。根据阀门的驱动形式,可分为手动密闭阀门和手、电动两用阀门。根据阀门的结构,可分为杠杆式和双连杆式,一般工程中多采用杠杆式密闭阀门,设计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阀门可水平或垂直安装,应保证操作维修更换的方便,可采用支架或吊架形式安装。2)安装时,应保证阀门受压方向的箭头与所受冲击波方向一致。3)阀门不允许做调节风量使用。4)预埋管件直径应与所连接的管道、密闭阀门的管内径一致。5)选用时采用假定流速法(风速宜取6m/s~8m/s)计算阀门的内径。6)要注意的是,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排风管道上设置密闭阀门不应少于两道。 3、增压管的设置问题 增压管接自进风机出口段,接至清洁式进风管两密闭阀门之前的管道上,需采用DN25的镀锌钢管。增压管的一端接在送风机出口风管上,因一般风管材料为镀锌薄钢板,管壁较薄,镀锌钢管与其连接需用螺母垫片等锁紧,才能保证接口处严密不漏风;另一端直接焊接在3mm厚的清洁进风钢板风管上,同时在此增压管便于操作位置上设一个球阀,此阀要有一定的气密性,在清洁通风时关闭,在滤毒通风时打开。增压管接在风机出口送风管上的目的是要将一部分正压空气引入清洁进风管段中,起到增压的作用,如果接口位置不当,不但引不出正压空气,反而在接口处形成负压,起泄压抽气作用,这必将造成严重的漏毒。 4、人防预留孔洞的问题由于人防工程有较高的防护要求,通常不允许事后再凿洞、不允许有遗漏的孔洞,因此通风专业设计时应有专门的预留孔洞图,应注意留洞位置与大小的抗力验算,临空墙的留洞尤其重要,不能降低人防的防护能力。由于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很多施工单位安装人员没有到位,而土建施工人员只看土建专业图纸,会造成遗漏孔洞。在人防项目设计中,通风专业应将预留孔洞图提给土建专业,土建专业应有所有专业的预留孔洞图,才会避免出现遗漏孔洞的问题。 5、风机合用问题 人防设施在通风上不同于普通建筑,分为了三种方式,清洁式、滤毒式以及隔绝式。而人防通风的进风系统又能够分成两种,一种是虑毒式以及清洁式共用一个通风机通风的系统;另一种则是分别在两种形式的通风口设置通风机的系统;这两种形式都能够在设计中予以实现,但实际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分析。若是在初期设计中没有做人防设计考虑时,由于进风机房空间有限,无法设置两台风机则考虑使用共用风机系统,若是空间允许,则一般使用两台风机系统。对二等人员掩蔽所进行分析,在战时滤毒式通风的人员风量标准是2到3(M3/P?H)而清洁式通风的人员风量标准则是5到7(M3/P?H)。因此若是进风系统选择合用风机则应当将风量设定为清洁式通风风量。由于战时阶段滤毒通风的系统风量过大,因此在设置过滤器时应当尽量偏大用以满足滤毒要求,配合过大的滤毒风量。若防护单元面积接近最大值,即接近800平米时,必须增加过滤器数量,用以满足过滤要求,这一点必须予以重视。6、防护通风设计要同步完成通风的临战转换设计人防工程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遵循平战结合的方针。这要求人防工程除了要满足战时使用功能,同时还应满足平时使用功能。为了满足平时使用功能,规范允许人防工程平时可预留一定的临战转换量。战时通过可靠的临战加固、封堵等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9-05-09T14:33:35.1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高爽 [导读]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进风系统;排风系统 1、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 1.1 战时通风系统 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①清洁通风②滤毒通风③隔绝通风。在敌人实施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清洁通风应立即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工事外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过滤吸收器对毒剂失效时,应进行隔绝通风。 1.2 战时新风量 防空地下室战时新风量的确定,应按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计算新风量,风量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5.2.2的规定。 1.3 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以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为例,设计时应注意:①清洁通风管路上,必须设置增压管,严防滤毒通风时出现透毒现象。②所选用的进风机性能,必须同时满足清洁通风量和风压、滤毒通风量和风压的需要。③战时三种防护通风方式应能通过阀门进行转换。④经消波装置后的冲击波余压不大于0.03MPa。⑥选用过滤吸收器时,必须使通过该器材的滤毒通风量不大于该器材的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出现透毒现象。 1.4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战时滤毒式通风超压排气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自动排气活门选择应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人防规》5.2.6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二级人员掩蔽部应保证每小时30~40次”。自动排气阀超压排气量不宜过小,以防防空地下室超压超过限值,《人防规》规定:“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内应保持30~50Pa超压”。对于通风设计来讲,保持地下室超压的基本原则是进风量大于排风量。根据经验,要保持地下室内30~50Pa的超压,排风量应为进风量的80%~90%。 2、设备选择 (1)送风机是整个防护通风系统的动力部件,考虑到战时外界电源有被切断的可能,必须配置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或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以便在缺电的情况下采用人力驱动风机维持通风。《人防规》规定:“战时电源无保证的人防地下室应采用电动、人力两用风机”。该风机既要能满足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要求,又要能满足战时滤毒式通风的要求。《人防规》规定,该风机“按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强制性条文)。 (2)?滤尘器(粗过滤器)的选择 《人防规》5.3.3规定:“平时和战时合用一个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的通风量”。“……粗过滤器……选择,按最大的计算新风量确定”。平时和战时相比,最大计算新风量应出现在平时,故滤尘器应按平时通风量选择。 (3)?手动密闭阀的选用 密闭阀是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一般设置在染毒区的进风和排风管路上,用于平时和战时通风方式的转换。手动密闭阀的设置一要考虑功能的需要,二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应按《人防规》5.2.8条提供的图示(a)(b)(c)设置手动密闭阀。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广东建材2009年第11期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拔地而起,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物的大量兴建,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离不了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人防工程。本文就人防工程中最常见的低抗力等级人防地下室(核5,常5级以下)为例子,进行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材料 人防地下室在有人防荷载参与结构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乘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详见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人防规范》)4.2条。 1.1混凝土 人防地下室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30~C35。笔者不建议选用C40以上的混凝土,原因有二:⑴C40~C55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3,而C25~C35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5。由于人防地下室考虑防辐射及密闭防毒作用,墙体及顶板较厚,所以对于低抗力等级的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计算中会出现较多构造钢筋就能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故在抗力等级及平时荷载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强度等级低于C40的混凝土,可降低工程的含钢量,其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⑵人防地下室的墙体及顶底板一般较厚,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登记越高,其水化热越大,就越容易开裂,增加混凝土养护难度。 1.2钢筋 人防地下室可采用除了经过冷加工处理之类延性差的钢筋作为人防荷载参与计算过程中的受力钢筋(《人防规范》4.2.2)。此外,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采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可不考虑结构裂缝开展(《人防规 范》4.1.6)。故对于一些顶板覆土较厚,平时顶板荷载较大,而人防抗力等级较低的人防地下室(即配筋由平时裂缝控制的情况下),在普通钢筋能满足人防荷载按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的要求配筋前提下,可通过增加有粘结力的预应力钢筋来对顶板裂缝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因平时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控制要求所需的多余普通钢筋。 2结构设计选型及计算要点 人防地下室在人防荷载参与结构设计计算时,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法(弹塑性构件)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对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可不进行验算,但需要验算基础承载力强度。所以在人防地下室设计过程中,需要就平时和战时两种不同工况下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配筋值。 2.1顶板 顶板荷载的取值有两种工况:①顶板静荷载+活荷载;②顶板静荷载+爆炸等效静荷载。第一种工况作用下,顶板及顶板梁应按平时要求计算(整体建模,考虑风和地震荷载作用,验算最大裂缝等)。第二种工况作用下,顶板及顶板梁主要受竖向荷载控制,因此计算仅取一层计算内力,且按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跨中弯矩调整系数:1.20支座弯矩调整系数:0.80,不作活载不利布置计算,不验算裂缝。最终结果应比较两种工况作用下,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取值应注意最小防护厚度(《人防规范》3.2.2),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人防规范》3.8.3)。对于多层人防地下室,当上下相邻两楼层被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时,其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楼板为防护密闭楼板,最小厚度可取200mm。另外应注意人防地下室顶(底)板和墙体均需按《人防规范》4.11.11条设置拉结筋。 人防地下室顶板一般采用梁板式和无梁楼盖两种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整体抗震性能教差,当人防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或柱网区格内长短跨之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卓毅刚(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较系统的结合规范介绍了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对人防地下室结构设 计中的主要构件进行了设计分析,并对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经济性 建筑设计与装饰 65 --

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3.1强制性条件《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中第4.1.3、4.1.7、4.9.1、4.11.7、4.11.17条,具体条文从略。 3.2 基本规定 3.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建筑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相关规定,并应满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08FJ06的要求;图纸表达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的规定。 2.战时各出入口、连通口、通风口,宜有比例不小于1:50的结构详图,主要表示防护密闭们、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门框墙位置及配筋,以及扩散室、临空墙、防护单元间隔墙等配筋。 3.采用平站转换设计的防空地下室,应提供转换部位、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施工详图。 4.设计文件应提供本要点附录A中底A.2节规定的内容。 3.2.2 设计依据 1.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抗力级别等应与当地人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文一致。 设计采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中引用的其他标准(含国家2. 建筑标准设计)应为有效版本。

3.设计采用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抗浮设计水位等应与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致。 结构设计总说明3.2.3 每一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子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若防空地下室与其上部的地面建筑为同一个子项,可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合写,也可专门列一小节,说明地面建筑设计总说明中未包含人防设计的内容。 申报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时,宜提供供审查使用的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防空地下室的平时功能、战时功能,防护单元划分及各防护单元的抗力级别等。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防空地下室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遵循的标准、规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以及地面建筑抗震设计条件等。 3、各结构构件采用的战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包括防空地下室的顶板、底板、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防倒塌棚架等。 4、防空地下室所有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有防水、密闭要求的结构构件的抗渗等级等。 5、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6、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及图纸中的标高、尺寸的

人防通风设计要点探讨

人防通风设计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05T16:02:35.7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侯连建[导读] 针对人防工程的防排烟设计,阐明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差别。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针对人防通风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设计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同地区对人防转换标准不一致,设计过程中应该事先与当地人防部门沟通。针对人防工程的防排烟设计,阐明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差别。 关键词:人防通风;防排烟;增压管;柴油发电机 0引言 人防规范、图集等对人防通风设计的叙述已经很详细,但是有一些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容易被忽视,笔者结合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以后的人防设计中可以供参考,各地区对人防工程的要求也不太一样,设计过程中应该了解当地人防要求。 1各地对人防通风系统转换建设标不一样以深圳地区为例,要求战时进、排风机、战时进排风管平时应安装到位,除尘滤毒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二等人员隐蔽所,可做预留设计,临战采购安装;一等人员隐蔽所、指挥所、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队员隐蔽部等其它有滤毒通风要求的人防工程,平时应安装到位。 其他地区人防转换建设标准应该以当地人防质监部门具体要求为准,设计初期应该了解当地人防的相关要求,哪些设备必须平时安装到位,哪些可以临战采购安装。 2滤尘器室、虑毒器室要保证一定的换气次数根据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的要求,滤尘器室、虑毒器室的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15次,防化化验室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8次,本规定根据沙林染毒换气实验结果得出的,根据沙林染毒换气实验表明,在容积20立方米的虑毒器室内,更换1个至2个过滤吸收器所造成的的染毒,在换气次数为15次/小时的条件下,换气10分钟后可使房间的染毒浓度下降到10-6mg/L数量级.设计中应该考虑滤尘器室、虑毒器室的通风措施,以满足滤尘器室、虑毒器室的通风要求。 3虑毒进风机的风量和全压要考虑安全系数根据RFJ-013-2010《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的要求,虑毒进风机风量和全压要乘以1.2的安全系数,综合考虑实际工程中由于风管和风口的漏风以及风机制造标准中允许的偏差等各种风量损耗的影响,规定设计风量和全压不小于计算风量和全压的1.2倍。 第2,3条均在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结合多年项目设计经验,特在本文中列出来,供参考。 4发电机房通风系统柴油发电机房宜设置独立的进、排风系统:防空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战时允许染毒,因此进风口部可以不用设置虑毒装置,只要设置过滤器,但是控制室要设置虑毒通风,控制室所需的新风可由这些防空地下室主体新风系统供给。 柴油发电机房内的余热量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排烟管道的散热量,分别用Q1,Q2,Q3表示,柴油发电机房的总余热量为:Qy=Q1+Q2+Q3 注意柴油发电机房和柴油机冷却的形式,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这会影响机房进风量计算,如果柴油发电机房采用风冷系统,同时柴油机冷却也采用风冷系统,这时计算机房进风不仅要考虑排出机房内的余热,而且还应考虑柴油发电机房柴油机机头散热器排到机房内的热量。柴油机机头的散热量用Q4表示,如果柴油发电机机头散热器热量直接排到机房内,机房余热量计算时应加上这部分热量,即:Qy=Q1+Q2+Q3+ Q4 5战时通风机的选择根据人防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要求[1],战时电源无保障的防空地下室应采用电动、人力两用通风机,如果战时电源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风机。有些地区项目即使设置了战时柴油发电机,审图部门还是会建议设置电动、人力两用通风机,为了避免后期修改设计图纸,因为这些修改涉及到建筑要调整机房,电动、人力两用通风机比普通风机尺寸要大,建筑要增大机房面积,对整个项目影响比较大。因此建议在项目设计初期最好与当地的审图中心沟通战时风机的选择。 6增压管的设置增压管只有在清洁通风和虑毒通风合用通风机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2],如果清洁通风和虑毒通风分开设置时可以不用增加管,由于虑毒通风和清洁通风的管路阻力相差很大,虑毒进风管路的阻力远大于清洁进风管路的阻力,在虑毒进风时,如果密闭阀门的密闭性能下降,则室外染毒空气很容易通过清洁进风管路进入到工程内,所以必须设置增压管,增压管接自进风机出口段,接至清洁式进风管两密闭阀之前的管道上,需采用DN25的镀锌钢管,防止毒气通过管道进入工程内。设计过程中容易漏设增压管,应该根据清洁通风与虑毒通风是否合用风机,来选择是否设置增压管。 7防排烟系统的设置根据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6.3.1.1条“担负一个或两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部分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米/h计算”与新的防排烟规范GB51251-201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6.4条“对于建筑空间小于6m及以下的场所,应按同一防火分区中任意两个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不一致,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两本规范的区别,另外新的防排烟规范GB51251-2014已与2018年8月1日执行,其总则中有说明“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显然如果专供人防使用的项目,防排烟设计可按照GB50098-2009执行。平时功能为车库的人防工程应以GB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为依据。 8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