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8.2 用药和急救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8.2 用药和急救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8.2  用药和急救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8.2  用药和急救  教案

《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过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的基本用药常识,二是基本的急救方法。关于安全用药,教材首先介绍了安全用药的概念,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要做到安全用药,在服药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因此,教材安排了“资料分析”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和阅读药物说明书,帮助学生掌握药物说明书的要点。关于急救,教材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包括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出血和止血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用药经验,具备了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能力,通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生物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课堂和课下的分组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为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说出急救方法与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分析、交流、情景模拟,观察课件等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安全用药和急救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把用药和急救的方法应用到日

常生活中去。

五、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吃药的经历,让学生分析“是药三分毒”的危害,知道药不能随便吃,激发学生了解用药常识的兴趣。再由生活中常见用药常识和一些紧急情况的实例导入本节所学内容《用药与急救》

(二)安全用药

情境一:学生模拟“想一想,议一议”创设的“过量用药”的问题情景。

通过讨论分析初步意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师生共同得出安全用药的概念。

1、让学生拿出小组成员课下收集的药盒和药品说明书,辨认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尝试归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认识非处方药的标志:OTC

3、展示两副药品说明书:牛黄解毒片和扑感灵片,练习看懂这些说明,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从药品说明书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什么是处方药?什么是非处方药?

如何区分中药和西药?

说明书中你会注意哪些信息?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药品保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理解“生产批号、有效期和失效期”的含义,及时练习巩固。教师通过举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认识“生产批号、有效期和失效期”,学会计算有效期。

【小结】:说明书中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保质期,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情景二:上周五一放假期间,老师带着小朋友出门旅游,请同学们帮老师列出旅游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组织学生设计家庭小药箱: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设计,提示学生注意分类成特殊用药和常用药物。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归纳总结出家庭药箱的必被条件。课件展示小组设计的小药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选出优秀小组。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突出重点。同时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思想情感和合作精神。

(三)急救

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安全用药,有时在紧急情况下还要具备一些急救常识

情境三:学生模拟利用急救电话挽救危急病人时的情景,通过学生表演,观摩,交流,归纳等方式,身临其境的展开学习。

1、急救电话:学会拨打“120”急救电话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角色模拟:夏天到了,由于天气过热班里有个女生晕了过去,你该怎样打急救电话?

(老师准备两台电话,老师充当“120”急救中心接线员,要求学生表演打电话的情景)学生在观看角色扮演节目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个同学在拨打电话时,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2)拨打“120”电话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教师加以分析总结归纳:

A.病人发病时的具体地址,性别,大约年龄。

B.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如呼吸困难、神智不清、大出血等。

C.如果还有时间,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

2、常用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

(1)提出下列问题:

A、人工呼吸应该注意什么事项?基本要领是什么?

B、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课本的同时欣赏急救flash课件。

急救措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首先阅读教材内容,掌握操作要领,然后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利用动画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突破了难点。

(2)情景四:出现呼吸心脏骤停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

然后让学生上来实际演示,(老师上课前准备好人体模型)。老师和同学们在下面观看,并指出不足之处。

4、出示自学提示,自学出血和止血的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提问,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5、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煤气中毒,骨折等一些常见急救措施。

(四)课堂小结

畅谈本节课学习收获与不足

(五)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一、安全用药:

1、类别: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2、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

3、家庭小药箱的设计

二急救:

1、120急救电话

2、心肺复苏

3,出血和止血

八、课后反思: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在处理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较好。学会放手,学会分享,收获喜悦。现代教育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非传授者。有很多时候的资料查阅我都放心地交给学生完成,学生的资料收集来自四面八方,比我一个人的力量要强得多。在处理资料,分享资料时,我总是感叹以前的我为学生考虑得太多太多,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尝试着放手,多一分放心,少一分担心。不断进取,完善自身建设。开放式教学,给予学生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拥有博大的知识储备和机敏的应变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社会热点,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身建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