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工资定级审批表普通岗位

员工工资定级审批表普通岗位

员工工资定级审批表普通岗位

员工工资定级审批表(普通岗位)

1、本表用于新员工(普通岗位)工资定级审批,由部门同录用审批表一起及时填制送批;

2、关于试用期:劳务工试用期为1 个月,派遣工试用期为2 个月。

3、本表原件交至人力资源部门,所在部门留复印件。

2014 年9 月版

薪酬管理及工资定级表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类岗位工资定级表 第一节总则、 1.目的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为规范公司薪酬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宗旨 本制度旨在一方面通过给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吸引和留住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司内部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给付体系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尽可能地体现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3.效力 本制度是公司薪酬管理领域的最高纲领性文件,为公司薪酬管理提供全面的准则和重要的依据。公司所有与薪酬相关的制度、活动和行为都必须遵照并服从于本制度。 4.适用范围 本薪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 5.薪酬理念 公司的薪酬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5.1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并具有一定竞争力; 5.2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5.3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5.4促进组织内部公平待遇; 5.5推动团队协同工作。 6.薪酬体系管理原则 6.1战略原则:公司的战略体现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并且通过薪酬体系 的运行促进战略实施成功。 6.2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方面含义:

6.2.1 内在公平:员工与公司内部其他员工相比,觉得所得薪酬是公平的。 6.2.2 外在公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提供的薪酬是具有竞争力的。 6.3 竞争原则:公司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以薪酬调查为依据,设定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 6.4 差别原则:以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条件、工作强度为要素建立薪酬序列,按职位、年功、学历、职称确定基本工资,按绩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 6.5 制度公开原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员工清楚明确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政策,对自己的报酬心中有数。 6.6 保密原则:员工基本工资的密级为机密,绩效工资的密级为绝密。对于薪酬外泄的,或者互相打听工资的,一经核实,对当事人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行政处罚或辞退处理。 7.薪酬增长机制 7.1薪酬总额增长与人工成本控制 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市场相应的工资增长机 制。工资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相联,加强以人工成本 利润率、人工成本率和劳动分配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益 分析,建立人工成本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使企业保 持较强的竞争力。 7.2员工个体增长机制 员工个人工资增长幅度根据市场价位和员工个人劳动贡献、个人能力的发展来确定,对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急需的高级紧缺人才,市场价位又较高的,增薪幅度要大;对本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价位的简单劳动的岗位,增薪幅度要小,甚至不增资。对贡献大的员工,增薪幅度要大;对贡献小的员工,不增薪或减薪。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和薪酬管理规定

岗位序列、职等职级、薪酬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完善员工职级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化层级结构,为员工职业发展和薪资定级提供依据,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与内容 (一)岗位序列 岗位性质是针对岗位性质和要求相近的岗位进行分类。公司的岗位序列分为两大类: 管理序列(M ),专业序列(P)。 1. 管理序列(Management 简称M 类):适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人员管理权 限(不包括师徒关系、业务辅导关系),带领团队运作指定业务的岗位。 2. 专业序列(Professional 简称P 类):适用于从事产品设计、运营、市场、销售、 人事、财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作等岗位。 (二)职等 1.定义:指针对员工承担责任、知识经验和技能多寡等能力差异而进行的划分。 2.划分:M 序列和P 序列职等以BAND 划分,共12 等,由低到高分别为BAND1 至BAND12。 职等职级图 分级管理序列M 专业序列P 职等 岗位级别职务等级职称职务等级职称 BAND12 M8 总经理 决策层 BAND11 M7副总经理 高级一级中心总监(分公司 BAND10 M6 总经理) 高层管理 BAND9 M5一级中心总监 BAND8 M4高级部门经理P8 首席专家 BAND7 中层管理M3 中级部门经理P7 资深专家 BAND6 M2 初级部门经理P6 高级专家

BAND5 M1 主管P5 专家 BAND4 P4 高级专员 BAND3 P3 专员基层 BAND2 P2 助理BAND1 P1 实习生 4.职等薪酬带宽 M1-M8薪酬带宽 序列职级薪酬带宽 M8 总经理40K以上 M7 副总经理30K-40K 10000 M6 高级一级中心总监 (分公司总经理) 23K-30K 7000 M5 一级中心总监18K-23K 5000 M4 高级部门经理15K-18K 3000 M3 中级部门经理12K-15K 3000 M2 初级部门经理10K-12K 2000 M1 主管8K-10K 2000 P1-P8 薪酬带宽 序列职级薪酬带宽 P8 首席专家15K-18K 3000 P7 资深专家12K-15K 3000 P6 高级专家10K-12K 2000 P5 专家8K-10K 2000 P4 高级专员6K-8K 2000 P3 专员4K-6K 2000 P2 助理3K-4K 1000 P1 实习生2K 0 (三)职级 1. 定义:指针对同一职等下从事业务广度和深度等级而进行的划分。 2. 划分:除BAND1、BAND11、BAND12 外,每个职等下设 3 个职级(CBA),A 级 最高,B 级中间,C级最低。职级对应的薪酬如下: 职级对应薪酬表 序列职级序列职级薪酬带宽等级对应薪酬M8 总经理40K 以上40000 以

(工资)岗位工资定级分类表精编

(工资套表)岗位工资定级 分类表

岗位工资定级分类表 级别岗位 七级 D档员工级700元经试用期考核合格后转入正式员工的下列岗位(壹年内) 含:仓管员、娱乐、餐饮楼面酒水保管员、楼层服务员、餐厅服务员、传菜员、咖啡廊服务员、娱乐服务员、礼宾行李员、财务送款员、保安人员、洗衣房人员等; 七级 C档员工级750元1、七级D档进入第二年的员工; 2、经试用期考核合格后转入正式员工的下列岗位(壹年内) 含:采购员、PA操作员、餐务委托、商务中心人员、房务中心人员、财务核算员、总机话务员、员工食堂厨师等; 七级 B档员工级800元1、七级D挡进入第三年的员工; 2、七级C挡进入第二年的员工; 3、经试用期考核合格后转入正式员工的下列岗位(壹年内) 含:美工、总台接待员、收银员、工程人员、专职司机、迎宾; 七级 A档员工级850元1、七级D档进入第四年表现优异的员工; 2、七级C档进入第三年的员工; 3、七级B档进入第二年的员工; 4、实习期领班和视作领班级人员如出纳、营销代表、财务夜审、万能工、电 脑维护员、DJ师、(三个月内); 六级 C档领班级1150元1、七级B档进入第三年的员工和规定实习期转正人员; 2、凡在酒店连续服务三年之上的七级C档员工表现优异者,经考核合格可升 至该级别工资; 3、视作主管级人员如大堂副理、主办会计等(三个月实习期内);

六级 B档领班级1200元1、七级B档有特殊贡献的工种人员; 2、七级A档第三年的员工; 3、六级C档第二年的领班等; 六级 A档领班级1250元1、六级C档第三年的人员; 2、主管级人员如销售经理、客房、餐饮、娱乐、工程、人事培训、劳资干事 等三个月实习期内; 3、七级A档有特殊贡献的人员; 五级 C档主管级 1300元 1、六级A、C档主管和视作主管级人员考核合格实习转正后第壹年内; 五级 B档主管级1400元1、主管和视作主管级人员进入第二年; 2、部门经理助理提升实习期三个月内; 五级 A档主管级 1500元 主管和视作主管级人员进入第三年; 四级 B档助理级 1800元 经考核合格转正后部门经理助理岗位二年内的人员; 四级 A档助理级1900元1、部门经理助理连续为酒店服务满二年之上人员 2、部门经理实习期三个月内

岗位工资薪酬层级体系对应表

附表一 : 岗位工资薪酬层级体系对应表 A 级(高层) B 级(中层) C 级(基层) D 级(业务层) 级 层 系 文员 /文秘 /司机 /仓管员 /检验员 / 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及 部门经理 /工程师 主任 /主管 / 技术、设计人员 /经理 试验员 /工艺员 /跟单员 / 销售员 / 次 级 数 高级技术人员) 助理 / 会计 / 网格技术 出纳 /其他业务员 /电工、机修 /门 卫 31 A8 13.0 13.0*1000=13000=9100+3900 30 A7 12.0 12.0*1000=12000=8400+3600 29 A6 11.0 11.0*1000=11000=7700+3300 28 A5 10.0 10.0*1000=10000=7000+3000 27 A4 9.0 9.00*1000=9000=6300+2700 26 A3 8.0 8.00*1000=8000=5600+2100 25 A2 7.00 7.00*1000=7000=4900+2100 24 A1 6.50 6.50*1000=6500=4550+1950 23 B6 6.00 6.00*1000=6000=4200+1800 5.50*900=4950=3465+1485 22 B5 5.50 5.50*1000=5500=3850+1650 5.20*900=4680=3276+1404 21 B4 5.00 5.00*900=4500=3150+1350 20 B3 4.80 4.80*900=4320=3024+1296 19 B2 4.60 4.60*900=4140=2898+1242 18 B1 4.40 4.40*900=3960=2772+1188 17 C6 4.20 4.20*900=3780=2646+1134 4.20*800=3360=2352+1008 16 C5 4.00 4.00*900=3600=2520+1080 4.00*800=3200=2240+960 15 C4 3.80 3.80*800=3040=2128+912 14 C3 3.60 3.60*800=2880=2016+864 13 C2 3.40 3.40*800=2720=1904+816 12 C1 3.20 3.20*800=2560=1792+768 3.20*800=2560=1792+768 11 D6 3.00 3.00*800=2400=1680+720 3.00*700=2100=1470+630 10 D5 2.80 2.80*800=2240=1560+672 2.80*700=1960=1372+588 9 D4 2.60 2.60*700=1820=1274+546 8 D3 2.40 2.40*700=1680=1176+504 7 D2 2.20 2.20*700=1540=1078+462 E 级(辅助层) 保洁 /宿舍管理员 /花木 /其 他临时工 /装卸工 2.40*700=1680=1176+504 2.20*600=1332=924+400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类岗位工资定级表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类岗位工资定级表第一节总则、 1. 目的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为规范公司薪酬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 宗旨 本制度旨在一方面通过给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吸引和留住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司内部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给付体系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尽可能地体现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3. 效力 本制度是公司薪酬管理领域的最高纲领性文件,为公司薪酬管理提供全面的准则和重要的依据。公司所有与薪酬相关的制度、活动和行为都必须遵照并服从于本制度。 4. 适用范围 本薪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 5. 薪酬理念 公司的薪酬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5.1 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并具有一定竞争力; 5.2 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5.3 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5.4 促进组织内部公平待遇; 5.5 推动团队协同工作。 6. 薪酬体系管理原则 6.1 战略原则:公司的战略体现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并且通过薪酬体 系的运行促进战略实施成功。

6.2 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方面含义: 6.2.1 内在公平:员工与公司内部其他员工相比,觉得所得薪酬是公平的。 6.2.2 外在公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提供的薪酬是具有竞争力的。 6.3 竞争原则:公司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以薪酬调查为依据,设定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 6.4 差别原则:以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条件、工作强度为要素建立薪酬序列,按职位、年功、学历、职称确定基本工资,按绩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 6.5 制度公开原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员工清楚明确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政策,对自己的报酬心中有数。 6.6 保密原则:员工基本工资的密级为机密,绩效工资的密级为绝密。对于薪酬外泄的,或者互相打听工资的,一经核实,对当事人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行政处罚或辞退处理。 7. 薪酬增长机制 7.1 薪酬总额增长与人工成本控制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 与劳动力市场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 本的控制紧密相联,加强以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率和劳 动分配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建立人工成本 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使企业保持较强的竞争 力。 7.2 员工个体增长机制员工个人工资增长幅度根据市场价位和员工 个人劳动贡献、个人能力的发展来确定,对企业生产经营与发 展急需的高级紧缺人才,市场价位又较高的,增薪幅度要大; 对本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价位的简单劳动的岗位,增薪幅度 要小,甚至不增资。对贡献大的员工,增薪幅度要大;对贡献 小的员工,不增薪或减薪。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有关规定.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 一、岗位工资的确定: 根据个人所聘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执行相对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标准查《各类岗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二、初始薪级工资的确定: 初始薪级工资与所聘任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具体见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表。分为两种情况: (一2006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2006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见习期满后,根据所聘岗位类别和等级查《各类岗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确定薪级工资。 说明:聘在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起点薪级分别对应14、11、7和5级。 (二2006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 2006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根据2006年7月1日所聘岗位类别等级、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查《各类岗位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确定初始薪级工资。 套改年限:为2006年6月30日前,不计算工龄的大学专科以上学龄加工龄(注,专升本只能计算专科的学龄。 任职年限:为所聘岗位正式任命职务的当年起根,据实际任职时间按年度累加到2006年的年限。 三、薪级工资的正常晋升:

自2007年1月1日起,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级的人员,薪级工资在每年的1月增加一个薪级等级。 四、管理或专技职务发生变化后工资的确定 (一岗位工资: 根据任命文件,在任命(试用期满次月按新岗位确定对应岗位工资。 (二薪级工资: 根据任命文件,在任命(试用期满次月增加一个等级的薪级,但次年不再增加薪级等级。 五、岗位类别发生变化后工资的确定 (一岗位工资: 根据任命文件,在任命(试用期满次月按新岗位确定对应岗位工资。 (二薪级工资: 1.2006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 1根据该同志在2006年6月30日时任现.岗位类别的岗位等级、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按照现.岗位类别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重新确定初始薪级; 2根据该同志在2006年6月30日时学历情况,重新确定初始薪级; 以上两种情况,初始薪级再加上正常晋升的薪级数(当前年份-2006的差值,为现在的薪级数,再查该岗位类别人员的岗位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根据该同志现.岗位类别和岗位等级的起点薪级(查《各类岗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确定薪级工资。

薪资定级标准

薪资定级标准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工资管理,使工资定级定等有据可依,使员工与公司共同分享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特制定员工工资管理制度。 二、原则 1、员工薪资参照社会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工资、公司支付能力及员工担任的工作责任 轻重、难易程度、绩效等因素综合核定,达到公司与员工持续合作发展为原则。 2、岗位以“因事设岗、因岗定薪”的原则,每个岗位的薪资标准按照岗位的重要程度 责任大小、难度高低等因素设定,达到岗位与薪资的匹配。 三、岗位设定 根据公司办公室、会所、项目情况,设立不同的岗位,根据岗位的责任、技能、要求等要素综合权衡,分为基层、中层、高层、决策层四大类 1、基层:渔场员工(养殖员、后勤人员等)、会所员工(服务员、保洁员)、办公室保 洁人员、办公室行政、人事、出纳、仓管、采购等; 2、中层:渔场技术人员、会所主管、会所中西餐厨师、会计、项目主管、办公室部门 主管、特殊岗位(司机等); 3、高层:渔场负责人、渔场高级技术人员、会所负责人、项目经理、生产总监、办公 室部门经理等; 4、决策层:分公司副总、总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等; 公司层级业务分类表(表1) 四、薪资分类

1、年薪制 根据公司管理层设定,年薪制适用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等高管,其他人员是否适用,则由公司高管决定。其薪资主要由基本薪资、绩效年薪组成,即年薪=基薪+绩效年薪。 1)基薪:按月预发(年基薪资的1/12)或根据合同约定发放; 2)绩效年薪:根据年度业绩、经营完成情况考核后发放。 2、月薪制 根据公司工作实际,凡本公司员工(本处员工指通过公司和所在部门考察、试用,签订劳动合同、转正后的员工),其薪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考核工资三大项,另含公司综合奖励,即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考核工资。 1)基本工资:员工在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的得的报酬; 2)岗位工资:员工岗位职责所对应的岗位报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3)技能工资:员工所在岗位的技能、责任及劳动强及和业务能力所体现的价值; 4)考核工资:在员工基础工资上因完成工作任务或成绩出色而发放的工资,根据岗位级别和基本工资基数确定所占百分比; 5)综合奖励:根据公司的生产规模及发展善,对员工的业绩和综合表现所发放的奖励性工资。 3、薪资等级分类 1)新入职员工试用期确定固定薪酬标准,转正后根据试用情况及定岗情况确定标准; 2)基本工资等级设定 公司正式员工(通过试用期转正后的员工)职级与基本工资数额在下表“员工职级基本工资表”范围内确定,原则上16级五等共80个职级包含了本公司所有干部员工、管理层的职级确定,但公司在有必要时可适时调整各职级所对应的基本工资额(普调),调整层级参照岗位设定。

薪酬管理及工资定级表

薪酬管理及工资定级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类岗位工资定级表 第一节总则、 1.目的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为规范公司薪酬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宗旨 本制度旨在一方面通过给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吸引和留住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司内部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给付体系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尽可能地体现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3.效力 本制度是公司薪酬管理领域的最高纲领性文件,为公司薪酬管理提供全面的准则和重要的依据。公司所有与薪酬相关的制度、活动和行为都必须遵照并服从于本制度。 4.适用范围 本薪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 5.薪酬理念 公司的薪酬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5.1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并具有一定竞争力; 5.2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5.3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5.4促进组织内部公平待遇; 5.5推动团队协同工作。 6.薪酬体系管理原则 6.1战略原则:公司的战略体现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并且通过薪酬体系的运行促 进战略实施成功。 6.2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方面含义:

6.2.1 内在公平:员工与公司内部其他员工相比,觉得所得薪酬是公平的。6.2.2 外在公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提供的薪酬是具有竞争力的。 6.3 竞争原则:公司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以薪酬调查为依据,设定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 6.4 差别原则:以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条件、工作强度为要素建立薪酬序列,按职位、年功、学历、职称确定基本工资,按绩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 6.5 制度公开原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员工清楚明确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政策,对自己的报酬心中有数。 6.6 保密原则:员工基本工资的密级为机密,绩效工资的密级为绝密。对于薪酬外泄的,或者互相打听工资的,一经核实,对当事人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行政处罚或辞退处理。 7.薪酬增长机制 7.1薪酬总额增长与人工成本控制 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市场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 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相联,加强以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 率和劳动分配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建立人工成本约束机 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使企业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7.2员工个体增长机制 员工个人工资增长幅度根据市场价位和员工个人劳动贡献、个人能力的发展来确定,对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急需的高级紧缺人才,市场价位又较高的,增薪幅度要大;对本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价位的简单劳动的岗位,增薪幅度要 小,甚至不增资。对贡献大的员工,增薪幅度要大;对贡献小的员工,不增薪或减薪。 第二节薪资结构 1.本公司员工薪资体系采用岗位价值、绩效贡献、个人表现与实际收入直接挂钩的结构工资制,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业务提成、年终利润分享计划和福利共六大部分组成。 2.公司员工月薪由三部分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员工福利,即:月薪=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员工福利。

岗位晋升及薪资晋级的管理细则

岗位晋升及薪资晋级管理细则 为贯彻落实公司岗位职级薪资制度,明确公司员工岗位工资等级晋升相关事项,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 2.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原则; 3.逐级晋级与越级晋级相结合的原则; (员工一般实施逐级晋级,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或有特殊才干者可以越级晋级) 4.能升能降的原则 (根据绩效考核,员工岗位工资等级可升可降) 5.岗位工资等级分类 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均设一级(考察期)、二级、三级三个级别。 二、岗位晋级(降级): 员工行政职务或技术职务的提升或下降 1、职务任命: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具体工作的需要,由公司直接任命员工担任某一职务; 2、岗位调动: <1>晋升调动: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具体工作的需要,员工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职务等级得以提升; <2>降职调动:员工不能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达不到本岗位的工作要求,从本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职务等级有所下降; <3>平级调动: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具体工作的需要,员工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职务等级保持不变; <4>竞聘上岗:员工通过公司内部招聘进行竞聘,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

备注:员工具体的晋升必须依据公司、各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或具体 工作的需要,并严格按照公司岗位职责的任职要求,同时参考员工 的绩效考核成绩予以具体实施和执行。 三、岗位晋级条件: 1、根据公司实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的每月绩效考核成绩对其晋 升(降职)具有决定性影响。 每月的绩效考核结果按照成绩分为A、B、C、D、E五类,具体如下: 如下: 允许晋级附加条件: 1. 考核周期内未受到小过以上行政处分;如若受过3次警告处罚或 1次小过以上行政处分,该期无法参与岗位晋级; 2、考核周期内,病事假累计不能超过15天且无旷工记录者;旷工一 天以上者,该期无法参与岗位晋级; 四、薪资级别的升级(降级) 1.职务晋升后薪资晋级: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具体工作的需要,员工的职务得以提升后,其薪资级别标准同时也将提升。薪资级别 提升的具体等级,原则上按照提升后的职务所在薪资级别最低一级 予以定级,特殊情况下,异动后的薪资定级可按照实际情况确定。

岗位薪酬等级数值表

岗位薪酬对照表 一、岗位职类等级对照表 等 级 1 2 3 4 5 岗位职类等级对照表 18 11800 12500 13300 14200 15200 F 17 9500 9800 10200 10700 11200 16 8500 8700 8900 9100 9300 E 15 7500 7700 7900 8100 8300 14 6700 6850 7000 7150 7300 13 5800 5950 6100 6250 6500 D 12 5000 5150 5300 5450 5600 11 4500 4600 4700 4800 4900 10 4000 4100 4200 4300 4400 C 9 3700 3750 3800 3850 3900 8 3400 3450 3500 3550 3600 7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B 6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5 2500 2550 2600 2650 2700 4 2200 2250 2300 2350 2400 A 3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 2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1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二、岗位分类与级别对照表 支持岗位 生产岗位 技术岗位 销售岗位 管理岗位 A 级岗位 保安、清洁、厨 工、实习生 普工 小工、学徒 应届学生 组长 B 级岗位 文员、司机、办 事员、干事、化验员、出纳 叉车司机、初级技工(包括焊工、电工、木模工等) 工艺员、技术员、助理 文员/跟单员、业务员 领班、初级主管、 C 级岗位 专员、采购员、网管、会计、助理XX 师(初级 职称) 中级技工 助理工程师、师傅 高级文员/跟 单员、业务主办 中级主管 D 级岗位 会计师、审计师(中级职称) 高级技工 工程师、技师 销售经理 高级主管、经理 E 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高级职称) 无 高级工程师 高级销售经 理、销售总监 资深经理、厂长、总监、副总经理 F 无 无 总工程师 销售副总 总经理、董事长

薪酬管理及工资定级表

薪酬管理及工资定级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类岗位工资定级表 第一节总则、 1.目的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为规范公司薪酬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宗旨 本制度旨在一方面通过给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吸引和留住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司内部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给付体系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尽可能地体现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3.效力 本制度是公司薪酬管理领域的最高纲领性文件,为公司薪酬管理提供全面的准则和重要的依据。公司所有与薪酬相关的制度、活动和行为都必须遵照并服从于本制度。 4.适用范围 本薪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 5.薪酬理念 公司的薪酬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5.1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并具有一定竞争力; 5.2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5.3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5.4促进组织内部公平待遇; 5.5推动团队协同工作。 6.薪酬体系管理原则 6.1战略原则:公司的战略体现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并且通过薪酬体 系的运行促进战略实施成功。

6.2公平原则:包括内在公平和外在公平两方面含义: 竞争原则:公司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以薪酬调查为依据,设定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 差别原则:以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条件、工作强度为要素建立薪酬序列,按职位、年功、学历、职称确定基本工资,按绩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 制度公开原则: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员工清楚明确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政策,对自己的报酬心中有数。 保密原则:员工基本工资的密级为机密,绩效工资的密级为绝密。对于薪酬外泄的,或者互相打听工资的,一经核实,对当事人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行政处罚或辞退处理。 7.薪酬增长机制 7.1薪酬总额增长与人工成本控制 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市场相应的工资增长 机制。工资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相联,加强以人工 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率和劳动分配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投入产 出效益分析,建立人工成本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 使企业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7.2员工个体增长机制 员工个人工资增长幅度根据市场价位和员工个人劳动贡献、个人能 力的发展来确定,对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急需的高级紧缺人才,市 场价位又较高的,增薪幅度要大;对本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价位 的简单劳动的岗位,增薪幅度要小,甚至不增资。对贡献大的员 工,增薪幅度要大;对贡献小的员工,不增薪或减薪。 第二节薪资结构

公司员工薪资定级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薪资定级管理制度 公司薪资管理制度为了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进一步规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工资管理,使工资定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公司员工工资管理制度,公司员工薪资定级管理制度。 一、目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工资管理,使员工能够与公司一同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把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 二、原则工资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遵循按岗位职责内容、工作任务、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依据工资分配的依据是:责任、能力、绩效和贡献。 四、总体水平公司根据当期物价水平、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状况决定工资水平。 五、月薪工资月根据公司工作实际,实行岗位工资制,员工工资由四部分构成,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技术职称工资、工龄工资。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技术职称工资﹢工龄工资)。 1、基本工资: 根据岗位职责内容、责任轻重、工作任务等确定(参考表 1);基本工资因岗位的变更而变更,晋升增薪,降级减薪,变更从岗位变动后的下个月起生效。 2、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与员工每个考核周期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作效果相关,反映了员工在当前的岗位与技能水平上的绩效产出。业资格等。a) 学

历以最高学历证书以原件为准,并经公司验证后确认; b) 职称以国家人事部认可的职称原件为准,经公司验证后确认。 ) 注册资格: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原件为准,经公司验证后确认。表3:技术职称工资标准参照表 3、技术职称工资: 技术职称工资体现学历层次、学识水平、技术职称、注册执 3、工龄工资: 工龄体现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和对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以进入本公司时的时间起算,工龄计算公式为:工龄=大年-小年﹢1。工龄工资每月按一个工龄年()元计发。 六、新入职员工工资新入职员工,试用期原则上为一年,但对于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者,可缩短试用期的时间,但不得少于三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转为正式员工。 1、职员试用期工资标准(月薪):一等: 1500元(中专高中以下学历)二等:00元(中专高中大专学历)三等:00元(本科学历)四等: 2500元(硕士学历)五等:3200元(博士学历) 2、部门经理试用期工资标准(月薪): 新聘用的部门经理,试用期工资为2100—2800元,具体执行标准视工作岗位、学历和专业能力确定,管理制度《公司员工薪资定级管理制度》。员工试用期内享受电话费补助和全勤奖,但不享受其他福利待遇。试用期满,经本人申请、公司考核合格后转为正式员工,工资执行相应的岗位、技术职称、工龄工资级别。

公司各层级岗位定薪定级表.doc

公司各层级岗位定薪定级表 ——办公室人员(表三) 岗位职级薪级对应条件 岗位职级薪级对应条件 岗位职级薪级对应条件 序 管理 岗位 对应 对应 工资 备注 管理 岗位 对应 对应 工资 备注 管理 岗位 对应 对应 工资 备注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岗位 号 层级 名称 小计 序号 名称 小计 序号 名称 小计 薪级 基本 福利 层级 职级 薪级 基本 福利 层级 职级 薪级 基本 福利 职级 薪资 薪资 薪资 薪资 薪资 薪资 薪级 薪级 薪级 薪级 薪级 薪级 资深 公司 1 高层 管理 总经 高级 理 普通 资深 公司 高层 2 管理 副总 高级 经理 3 68 20000 2 67 18000 1 66 16000 3 65 14000 2 64 12000 1 63 10000 3 61 9000 2 60 8500 1 59 8000 3 65 14000 2 64 12000 1 63 10000 3 61 9000 2 60 8500 1 59 8000 资深 高层 市场 4 高级 管理 总监 普通 行政 经理 资深 财务 经理 开发 中层 5 采购 高级管理 经理 3 63 10000 2 62 9500 1 61 9000 3 60 8500 2 59 8000 1 57 7500 3 55 7000 2 53 6500 1 51 6000 3 50 5800 2 49 5500 1 48 5300 3 47 5020 2 45 4820 1 42 4520 市场 高级 总监 助理 市场 基层 督导 普通 7 管理 策划 推广 电子 商务 见习 高级 组长 级文 员 基层 8 普通 管理 助理 级文 3 37 4020 2 35 3820 1 33 3620 3 32 3520 2 30 3320 1 29 3220 3 27 3020 2 24 2820 1 20 2620 3 29 3220 2 28 3120 1 27 3020 3 26 2920 2 24 2820 1 22 2720 普通 3 55 7000 2 53 6500 1 51 6000 3 63 10000 货仓 经理 物流 主管 普通 3 37 4020 2 35 3820 1 32 3520 3 42 4520 员 见习 3 20 2620 2 16 2420 1 12 2300 3 28 3120 行政 第 1 页,共 2 页

员工工资定级管理制度

公司工资管理制度(草案) 为了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进一步规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工资管理,使工资定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公司员工工资管理制度。 一、目的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工资管理,使员工能够与公司一同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把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 二、原则 工资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遵循按岗位职责内容、工作任务、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依据 工资分配的依据是:责任、能力、绩效和贡献。 四、总体水平 公司根据当期物价水平、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状况决定工资水平。 五、年薪制 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经营者年薪的分配方式。年薪制与公司经营效益与工作业绩挂钩,年薪工资与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公司年经营利润成正比。

本公司员工工资具体实行年薪制还是月薪制,由董事长(总经理)主持的公司行政会议讨论决定。执行年薪制的人员范围由公司行政会议讨论决定。 年薪=基薪+绩效工资 1、基薪(基本工资) 基薪=岗位工资+技术职称工资+工龄工资 (1)按责任、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按职务等级进行核定。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公司和本行业的职工平均薪资水平、当前物价水平适当考虑相关因素,确定本企业年薪享受者的年薪水平。 (2)基薪根据每年各项经营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3)基薪月发放标准:基薪月发放标准为年薪平均分摊为十二个月发放;基薪的调整充分考虑公司所有职工的工作状况和公司当年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时间和幅度由行政会议讨论决定。 (4)基薪的调整与员工的职位和绩效充分挂钩:本着“能者上,庸者下;职位和绩效、薪资挂钩,易岗易薪;效高者上,效低者下;多劳多得”原则调整。 岗位年工资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