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历史简介

清华历史简介

清华历史简介
清华历史简介

站在清华大学校门时,一种激动的心情无语言表。一直都很向往的大学就这样矗立在我的眼前,犹如心中的一块圣地。站在门口,我对孩子说,清华大学是1911年建立的,到现在是95载春秋的发展历程,清华大学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构成了清华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清华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做出不息的努力。

进清华大学的校址原来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导游”一边缓缓开车,一边为我们讲解。“导游”把车开到了清华大学校内的校门(也称二门)时,停了下来,叫我们下车照相留念,参观的人很多,照相的更多,我知道,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身影,圆自己的清华梦。

清华园是清华大学校本部,它占地395公顷(近60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看着眼前的一池青绿的荷塘,满眼翠绿的荷叶呈现在我们面前。难道这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荷塘月色》?正在我满眼诱惑的时候,“导游”开口了——这就是有名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吗?”“正是这个荷塘。美吧?”“哇!太美了!”我沿着湖岸情不自禁地跑起来,一边跑,一边用眼尽情地饱览着这副早在中学时代就映入脑子里的荷塘和荷叶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

清华大学2019年3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清华大学2019年3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这说明该时期 A.道德认同意识增强B.富有人文精神 C.现实功利思想浓厚D.摆脱宗教束缚 2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开始,国都一带就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从全国调运大量物资供其消费,在各地区间缺乏天然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交通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这种出于财政需要的人为大调运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据此可以说明 A.郡国并行制的消极影响B.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 C.明代地方分权的合理性D.宋代设转运使的弊端 26.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B.促进了文化高度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27.魏源把瑞士的民主制度盛赞为“西土的桃花源”,徐继畬把打下了天下却不做皇帝的华盛顿与中国的尧舜禹相提并论。表明这两位近代早期思想家 A.反思危机表达羡慕之情B.更加关注西方制度文明 C.受封建思想的羁绊严重D.首次带来西方政治思想 28.袁伟时在《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中说:“他们(义和团)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张海鹏则说:“在洋兵进京以前,义和团破坏铁路,是出于与清兵作战的需要。”这说明 A.抵抗侵略成为共识B.盲目排外违背历史事实 C.历史认识的多元性D.学术争论激烈难以统一 29.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各省成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颁布《公司法》,1906年颁布《破产法》;各省成立商会,维护商人的正当利益。这表明 A.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B.列强侵略促使清政府开始觉醒 C.“实业救国”思潮已兴起D.为民国法律制度建设奠定基础30.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7年达到21738亿美元;外汇储备1978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批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

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矗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最新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校史 1 2 3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4 「清华学堂」。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5 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氏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6 语,一方面分向美当局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中间虽7 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8 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罗斯福。照条约我国应付美国赔款二千四百四十四万9 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二10 百八十六元一角二分,从一九0九年一月起退还我国。 11 12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国核减赔款之文告由13 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我国,我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体会新近贵国14 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15 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16 教育。」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17 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

18 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19 20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是为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21 外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22 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23 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24 美学生监督。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 25 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 26 是为清华得名之始。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惇亲王(奕综)之赐园,俗27 称小五爷园。惇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28 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29 建议在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30 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面积凡五百三十亩。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31 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一九一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32 耽误时期。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33 元一九一一年)四月初一日(阳历为四月二十九日,是为清华校庆日之由来)34 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首任教务35 长为胡敦复。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36 之总办与会办担任。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37 被迫停课。

【参考文档】《清华大学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学习心得-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清华大学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学习心得 篇一: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晋中市中青年干部 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 第*期中青班学员 ***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9月11日,满怀对前沿知识的渴求、对世界名校的仰慕、对顶级大师的崇敬、对新朋老友的深情,我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为期8天的中青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学习。真实地融入到清华的校园,真切地感受到清华的魅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学风,让我饱享知识大餐,饱经思维洗礼,如醍醐灌顶,意犹未尽。研修班的学习对本人是一种思想再造过程。 一、圆梦在清华 当我们走进清华这座百年名校,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现代建筑与古代园林交织的美景,是天然美、园林美、建筑美与人情美浑然一体。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到“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使我感悟到了“清华”这两个字的厚重和“清华精神”的魅力。这里造就了一代伟人、无数的科学家和世界级名人,好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志都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天,我能有机会到清华学习,感悟厚重的清华文化。使我联想万千,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学员直接融入其中是 梦寐以求的梦想,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清华所传承的是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以来,她共培养出近11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体育馆上“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誓言更是真实地凸显了清华学子淳淳报国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文化传统,为清华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走进清华园就是清华人,这是清华独特精神和文化魅力,也是人才辈出的关键所在。 二、学习在清华

北大的历史

北京大学有110年历史了。我国最早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 1898年,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 ★国立北京大学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教授“南陈北李”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长期作为中共实际的领袖人物。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 ★合并后的北京大学

中国历史基本介绍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1-3]??)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4]??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5-6]??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7-8]??(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約471年[9]??,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10]??。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 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 GAGGAGAGGAFFFFAFAF

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于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11-12]??。 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商湯在亳稱“王”[4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4]??,共傳13世[50]??、17王,[51]??歷時472年,[3]??公元前1600年滅亡。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以“商”為國號[1]??,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后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1]??[4-5]? 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历史常识》书评

《中国历史常识》吴晗等著 该书从远古时代,直到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时期,分阶段的介绍了主要历史事件,并归纳了各时期主要的科技、文化等社会成果,内容上相对丰富。尤其在作者当时的条件下,可参考的资料少,写作条件差,能够完成,实属不易。这本书不是一个人完成了,很多学者付出了心血汇总而成。 然而,愚以为,该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客观性。作者极为重视农民起义,即使规模很小的也能够大书特书,天平天国运动的介绍篇幅超过了汉至隋唐多个朝代之和,书中对于曹操等人还能够较公正的评价,然对成功后的农民起义家、清代重臣等人物评价都不够客观。比如:对于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对其高度评价,一旦登基帝位就定义为背叛了劳动人民,典型的拿千百年后人们观点看待当时人物了,试想朱元璋打天下后难不成还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毛主席评价其高的曾国藩,以及其他晚清重臣左宗棠、李鸿章等,一上来的定义就是卖国贼,于是他们所做的洋务运动、修铁路、造船厂等都说成为了更好地为外国主子效力,都是赤裸裸的卖国行为,太过偏颇。其次,作者不太懂权术。君主御下,大臣侍主,很多都不是表面现象,比如曾国藩战败跳水自杀,这种被作者极度看不起的事情,其实都是术,否则怎么可能三次跳水三次被救,如果没人救怎么可能跳? 窃以为。一、写史书,最主要的客观的描述事情,至于带有主观的是非功过留给历史和读者自己去评说即可,事件的产生是

在大背景的前提下,不应该站在超过历史时代的眼光割裂的评价,正如现在小孩看到苹果落地都知道地球引力,因此就能够嘲笑牛顿以及之前所有物理学家没有知识? 二、读史书,要有所选择。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面的,学习好的和自身所需的,同时要诫勉反面。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值得现在人学习的地方,也有时代所局限和自身所局限的,要择优而学,择差而戒,尤其透过现象看到内在机理,才能读史、学史,提升自身。 因此,对于该书,对于没有成熟价值观标准的人,尤其是孩子或青年不建议选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38人,下设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五个专业。 中国史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廖名春、刘国忠、彭林、李学勤、赵平安、李守奎的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史);王晓毅、张国刚、倪玉平的中国古代史;张勇、戚学民的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秦晖方朝晖、汪晖、张国刚、倪玉平的专门史。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史: 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264中国通史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刘国忠,男,汉族,1969年生于福建省政和县。1987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4-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6国学网礼乐高级顾问[1]。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李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北京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北京大学校门 [2] 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3] 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4] 排名与招生方面: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北大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超过国内其他院校录取人数的总和[5]。 院系专业方面:学校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360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有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专业、201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63个。 教师学生方面: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大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6]。 学校基础设施:学校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北大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藏书量和电子期刊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清华之最

中国大学之最 第一、清华是最具精神魅力的中国最高学府梁启超先生曾在清华做题为《君子》的演讲,他引用《周易》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子要做君子,要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所言,影响深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即成为清华永远的校训。清华以紫荆和丁香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组成,以紫色为主。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当年的国学研究院师生为了纪念王国维而立的,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淡泊风骨、质朴坦诚,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人用自己的人生去阐述清华的精神。第二、清华是中国综合实力最顶尖的大学一部清华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的自强史,就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的兴旺,中国的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九十余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为新

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奠造了宝贵的人文传统。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在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大学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奠定了“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制度架构。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清华都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第二轮(2006-2009)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整体水平排名第一的学科数继续保持全国高校首位。在新一轮(2007)国家重点学科评定中,清华大学获得22个新设立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这一数字也居全国首位;同时在二级学科中,清华大学还获得1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加上一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总共拥有了115个二级重点学科。截止到2007年,累计荣获教学名师奖人数(国家级10人、北京市28人)、精品课程数(国家级61门、北京市70门)和优秀博士论文总数(73篇,占全国授奖总数的1/12)都继续保持全国高校榜首。第三、清华拥有中国最一流的人文与社会学科清华从建立初期就是中国的人文重镇,清华90多年的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从蜚声中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始,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清华学人以“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为指导思想,创造了一个影响整个时代的“清华学派”。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今日清华,正在恢复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脊梁,也是中国文科从复兴到走向世界所依靠的重要力量。点数清华文科,涵盖文、史、哲、

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北京北大清华校园概况) 校园景点浏览:西校门、办公楼、华表、校景亭、蔡元培铜像、乾隆诗碑、未名糊、钟亭、翻尾石鱼、斯诺碑、博雅塔、图书馆、百年纪念讲堂等。 西校门:原名校友们,是原燕京大学校友与1926年集资修建。1988年北大建校一百周年时由戴姆勒奔驰捐资修缮。西门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毛泽东亲笔题名的“北京大学”匾额镶嵌在大门正上方,门前两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忠实地守侯着大门,每逢节日,门前鲜花簇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办公楼:建于1926年,原名实德楼,1931年被燕京大学校楼命名委员会定名为贝公楼。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遗物,由光绪皇帝胞弟爱新觉罗﹒载淳购得,存放于郎润园多年后移此。办公楼座东朝西,位于原燕京大学东西中轴线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现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办公楼处,金碧辉煌的二楼礼堂可容纳600人,学校举行重要会议以及外国政要访问北嗲发表演讲都在此进行。 华表:两柱华表原置于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一”。清末明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此。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发展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

清华的人文传统

清华的人文传统 (本文根据张岂之教授在清华大学2010秋季学期《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九) “大学文化与清华精神”的演讲整理) 【演讲人简介】张岂之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江苏南通人。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兼任教育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自著并主编有:《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变迁》、《中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六卷本)、《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青鸟集》等书,并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华夏文化》杂志。 一、人文基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创立于1911年,名清华学堂。1925年成立大学部,随之改名清华大学,其中有三部: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聘为研究院讲师(即导师)。研究院存在的时间不长,1929年停办,但其影响深远,探讨清华的人文传统,不能不从国学研究院开始。 梁启超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结不解之缘,是清华人文传统的奠基者之一。他于 1911年到清华讲演,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来成为清华的校训。他最早在清华提出将传统与当代、中学与西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王国维也有类似思想。这些在国学研究院中得到体现。

例如,研究院聘请导师,有严格的条件,要求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体”(整体)有所研究,不是一点一滴,也不是一鳞半爪,能够把握其总体精神。还要求导师们能用新方法去梳理中国的传统学术,同时了懈世界学术发展之趋势,从而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倡导导师与学生个人接触,在人品上和学品上给予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所有这些并非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付诸实践的。80年过去,今天我们看上述四位导师在国学研究院开出的门类繁多的课程,仍然会惊叹他们学问的渊博、境界的开阔。国学研究院在短短几年里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人文学者,这和导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国学研究院为清华奠定了人文传统的深厚基础,她的精神后来为清华中文、外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群所继承和发扬。清华校史上繁花似锦的人文课程和成果,是国学研究院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需要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背景上去思考国学研究院的内在价值。 二、学术创新 清华校歌中有一句:“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八个字体现了清华人文传统的一大特色。这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只知固守国粹,而是东西文化的会通与创新。以下以王国维和陈寅恪为例做简要说明。 王国维在中国经学向近代学术转型中有首创之功,在人文学科的主要领域都有创造性贡献。他了解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方法,对中国新史料又有特殊的感情和兴趣,认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王国维遗书》五《静安文集续编·最近二十年中国发现之学问》),指出: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而近代则有殷墟卜辞、流沙坠简、敦煌写本和边疆民族碑刻等史料出现,可称之为新史料发现的时代。他对甲骨卜辞、钟鼎款识、封泥玺印、秦砖汉瓦、石经木简、玉贝古钱、历代权衡、碑刻铭志等都进行过研究,特别是研究了甲骨卜辞和流沙坠简,并把它运用于古史探索。从甲骨卜辞中,王国维发现《史记·殷本纪》等古书所载商

清华大学讲解

清华大学讲解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参观学生及专业讲解员快速预约通道! 主办:京城名校参观会议服务网(长期接待团体和个人校园参观); 预约电话:010一57018840 (认准网站预约电话,谨防假冒!) 主营:提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学生及专业讲解员接待服务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清华大学的建校史,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边的是近春园,东边是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将熙春园改为清华园,这就是清华园的由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当时清政府惨败,于1901年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当时美国政府得到3200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过多,决定拿出赔款的二分之一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08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与1909年开始兴建校舍,1911年4月29 日开学,取名为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直到1925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清华大学讲解) 1928年,成立了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到1937年是清华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名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在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开始南迁湖南长沙,后又和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转到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八年,西南联合大学也坚持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在此训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奖获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迁回清华园复效,当时设立了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院系调整,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学路上的8大学院,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和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工科的理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1966-1976年,文革十年校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1978年以后清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步恢复了许多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兼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有十大学科,只缺农学,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清华已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的多学科新型综合型大学。2005年,成立了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目前清华有16个学院,57个系。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多亩,在校师生35000多,10000多教职工,2000多教授,50多工程院士,2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9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清华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历代领袖都很重视它的发展,清华西门校名是毛泽东亲笔题写。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风行胜于言。现任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 这边是近春园遗址公园,公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沦为荒岛100余年。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荒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和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孔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河北安国中学刘辉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叙述了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那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对此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萌生于汉字形成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关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清华大学建筑史

2001年 中国建筑史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 ) a.朝代的更替 b.文化中心的转移 c.建筑工具的进步 d.中外文化的交流 2. “小式”建筑是指( ) a.不用斗栱的建筑 b.不用斗栱控制的建筑 c.用斗口控制的建筑 d.斗口最小的建筑 3. 北京故宫三大殿斗口等级为( ) a. 二等 b.三等 c.四等 d.四等以下 4. 我国古代从()开始就已经开始建造佛塔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魏晋南北朝 5. “东西堂”制度()朝时期开始的? 6. 在建筑设计中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始于哪个朝代? a.隋 b.唐 c.五代 d.宋 7.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是由谁最早传入中国的?( ) a.马可波罗 b.利马窦 c.郎士宁 d.墨菲 二.填空题 1. 现存古代最大的两座木构殿堂是( )和( ) 2. 宋代用材制度中,“材”与“份”的基准分别为斗拱的()与()。 3. 中国古城中建都最多的是( ),保存最完整的是( ). 4. 我国的琉璃瓦技术是()时期从()传入的。 5. 古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级。 6. 广东中山纪念堂是()设计,属于()风格 7. 上海国际饭店属于( )风格,设计者是( ). 8.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最早的石塔是( )。 三.作图题 1. 五踩溜金斗栱侧立面 2. 独乐寺观音阁 3. 北京故宫平立面 4. 应县木塔立面 外国建筑史 一.选择题 1.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指( ) a. 古代希腊,罗马建筑 b.学院派建筑 c.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 d.19世纪以前的古代建筑 2. 下列哪一点不是古代西亚建筑的特点? ( ) a.砖的应用 b.拱券的应用 c.平面对称布局 d.建筑多建于平台之上 3. 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代的?( ) a.交叉拱 b.十字拱 c.棱拱 d.抹角拱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 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 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 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 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 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 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学校现有国家重点 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 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 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 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 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 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 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