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合理用药考核评分表定稿

临床合理用药考核评分表定稿

临床合理用药考核评分表定稿
临床合理用药考核评分表定稿

临床科室合理用药考核评分表

(总分100分)

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总分: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科别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分数 、A 型题 1、临床上用药的主体是 A 单个的病人 B 医药卫生人员 C 医疗机构 D 社区甚至国家 E 以上都 是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 B 用药是指病人服用药物的过程 C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括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D 病人的依从性与药物使用是否方便、不良反应轻重等因素有关 E 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3、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的要素是 A 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 性 C 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规律性 E 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 4、用药安全性的确切含义是 D 成本/效果尽可能小 E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5、以下哪个不是判断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指标B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 D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 A 无毒副作用 B 不良反轻微 C 风险/效果尽可能小

造成药品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A药品的产量不足B社会支付能力有限C经常使用昂贵药品D药价上涨太快E医疗卫生资源稀缺 合理用药最基本的要求是 A保证用药的安全性B保证用药的有效性C保证用药的经济性D保证用药的适当性E保证药品的质量 8、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之一为 A收受药品回扣B使用过期药品C选用药物不当 D发生药物不良反应E审查处方不严格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是 A医师B药师C护师D病人E医院 10、以下哪项不是不合理用药的药师因素 A审查处方不严B未正确执行医嘱C调剂配发错误 D用药指导不力E协作交流不够 11、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包括 A医师、药师和护师因素B医师、药物和环境因素 C药师、药物和病人因素D人员、药物和环境因素 E人员、药物和政策因素12、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 A造成的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B引起反应的药品不同 C用药的方式不同D用药的剂量不同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暂行规定》、《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制定本管理办法,经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合理用药是指由注册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实施的药物治疗。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师。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三条组织机构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专家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常设办公机构分别设于医务处和药剂科。 (1)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 组长:(1人) 副组长:(若干) 成员:(若干)

常设办公机构分别设于医务处,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专家组: 组长::(1人) 副组长:(若干) 成员:(若干) 常设办公机构分别设于药剂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第四条职责 (一)督导组职责: 1、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 2、决定召开会议,讨论药品使用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事项; 3、制定医务人员开展合理用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5、向临床科室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6、定期公布全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并通报医师合理用药评价情况; 7、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和个人的奖惩决定。 (二)专家组职责: 1、深入临床了解药品使用情况,掌握用药动态,为医院药品使用管理提供分析信息和改进建议; 2、临床药师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查房,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3、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师实施合理用药检查、考评,实施处方评价; 4、督促临床科室和医师对不合理用药限期整改;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5分,共100分) 1?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A.炎上 B.变革 C.曲直 D.润下 2.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津液 C.精 D.元气 3?下列哪项不是津液() A.胃液 B.血液 C.肠液 D.泪液 4?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 B.肝 C.脾 D.肺 5?肺主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气 B.肺主皮毛 C.肺司呼吸 D.肺主宣降 6.七情致病导致“血随气逆”者多为() A.怒 B.思 C.恐 D.惊 7?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 A.肾 B.肝 C.肺 D.脾 8?理中丸与小健中汤均能温中补虚,但其中理中丸并能() A.合理缓急 B.降逆止呕 C.健脾燥湿 D.甘温除热 9?龙胆泻肝汤组成药物中无() A.泽泻 B.车前子 C.木通 D.滑石 10.滋阴疏肝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 B.一贯煎 C.六味地黄丸 D.大补阴丸 11.生脉散中配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阴止汗 B.敛肺止咳 C.收涩止泻 D.敛心安神 12.气虚发热症,治易首选() A.当归补血汤 B.四君子汤 C.小健中汤 D.补中益气汤 13.四逆散主治四逆证是因() A.阳衰阴盛 B.血虚寒厥 C.阳明腑实 D.阳气内郁 1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物汤组成中的药物() A.熟地 B.白芍 C.首乌 D.川芎 15.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清热剂的作用特点() A.解毒 B.泻火 C.凉血D滋阴 16.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疏风止痛B.散寒止痛C.通络止痛D舒肝止痛 17.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附子 C.甘草 D.细辛 18.清热的方剂煎药法宜() A.武火急煎 B.武火久煎 C.文火急煎 D.文火久煎

最新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精品收藏)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经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设于医务科,由黄勇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日常事务的处理。 2.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6)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监督管理基本原则 1.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0% 2.自费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占总药品采购金额≦5% 3.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强度不得高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的目标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基本药物使用率(品规和金额)不低于50%。 4.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

2018年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知识竞赛复习试题

2018年药事管理及合理用药知识竞赛复习试题 一、简答题(10题) 1、主要的药事法律法规及规章有哪些? 答:药事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 2、常见的药事规章有: 《处方管理办法》;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 3、我院药事管理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答: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我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组、特殊药品管理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处方点评工作组、药品质量管理组、药 物安全性监测工作5个工作组。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4、何谓国家基本药物? 答:基本药物是指国家政府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5、什么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答:(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可以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或者物质,包括天热、半合成、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类等。精神药品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者抑制,具有依赖性潜力,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可以产生药物依赖性的药品或者物质,包括兴奋剂、致幻剂、镇静催眠剂等。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3)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

2016年合理用药培训试题与答案

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科别: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 ) 1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A、手术开始前24h B、术前30min~2h内 C、手术开始后2h D、术后2h 2.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管理办法》要求,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B) A 20% B 30% C 40% D 50% 3.应用 ____可能会发生跟腱炎或跟腱断裂的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C) A青霉素 B 头孢唑林 C 左氧氟沙星 D 甲硝唑 4.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___日用量(C) A 3 B 5 C 7 D 9 5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以下情形术中可给予第二剂:(C) A 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或失血量大于500ml B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000ml C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D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或失血量大于2000ml 6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C) A 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 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给药。 C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 以上都不对 7以下哪条不是联合用药的明确指征(C )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C 预防感染 D 免疫缺陷伴严重感染 8下列哪种药物常作为术前预防用药( D ) A头孢替安 B头孢噻肟 C 头孢哌酮 D 头孢唑林 9下列哪个抗菌药物可用于头孢菌素过敏的手术预防用药(D) A 阿奇霉素 B 左氧氟沙星 C 氯霉素 D 克林霉素 10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B) A 20% B 30% C 40% D 50%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 ) 1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将处方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包括(ABC) A 不规范处方 B 不适宜处方 C 超常处方 D 不合格处方 2下列哪种情况,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ABCD) A无适应证用药;B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C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D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3按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颅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应选用:(ABC)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头孢曲松 D第四代头孢菌素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因病施治,合理使用药品,减少患者的负担,减少药品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院的有关文件,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做好相关的工作。保证药品使用过程中因病施治,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 1.认真学习业务 全院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药物的使用水平。由医务科、组织有关医疗及药物知识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2.监管组织落实 充实完善药物合理应用评价领导小组。 3.完善管理制度 (1)医院重点对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生物制品等药物进行监控,依据规定合理使用上述药物。 (2)完善合理用药的点评制度,作好合理用药的点评工作。

4.临床医生使用药品时,应合理用药,合理施治,严禁大剂量、超范围、超适应症、超疗程使用药品,使药物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方法合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合理用药评价工作应重点检查上述内容。 5.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掌握药品知识,掌握上级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认真开展三基训练,掌握知识技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6.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1)医院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专家组不定期的下临床检查病历,并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 (2)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时,专家组成员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运行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医院 。(3)临床科室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有关药物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用药自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倾向。 (4)按照卫生部的指示每月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点评。 (5)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不定期的专题检查调研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6)药剂科、门诊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医师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提交医院。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评价考核办法

XXXX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切实加强重点药品临床使用及评价考核管理,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及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重点药品监管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结构 临床合理用药评价考核组由院领导、医务科、药学部、临床业务骨干等多学科组成,主要负责临床合理用药评价考核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1、领导组 2、办公室(考核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工作职责:落实领导组的管理决定;按照方案每月进行绩效考核结果公示与落实;协调解决考核过程中各种问题。 3、考核专家库 工作职责:参加合理用药评价培训并对医师、药师进行专项培训;按照考核办公室要求公平、公正参与合理用药评价。 二、科室考核项目及计分办法 (1)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用药合理率(20分)

定义:科室合理医嘱数/科室抽取总医嘱数×100% 考核: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15分。 (2)门诊处方合理率(10分) 定义:科室门诊合理处方/科室抽取总门诊处方×100% 考核: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08分。 (3)门诊患者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10分) 定义:门诊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同期门诊药品总金额×100% 考核:每高于或低于目标值1个百分点扣或加0.1分。 (4)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10分) 定义:出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同期出院患者药品总金额×100% 考核:每高于或低于目标值1个百分点扣或加0.1分。 (5)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10分) 定义:本月门诊患者次均药品费用-上一年度门诊患者次均药品费用/上一年度门诊患者次均药品费用×100%。门诊患者次均药品费用=门诊药品收入/门诊人次数 考核:每高或低1个百分点扣或加0.1分。

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抗菌素合理用药试题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 疗程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3、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A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 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E以上都不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 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A 病原菌 B 感染部位 C 感染严重程度 D 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定及监督考评办法 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在我院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要,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同时,强化监管机制与考核工作,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药物的范围 1.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本办法所称基本药物,是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中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以及所有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的中药饮片与山西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目录(化学药物123种、中成药75种) (二)、组织管理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组负责我院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 2.职责及分工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的引进、使用、评价及监管等各项制度; (2).医务处负责组织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及监管; (3).药剂科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基本药物的供应、处方专项点评、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督查、分析及《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等相关知识的资料收集。 (三)、基本药物的配备及引进 1.医院优先配备基本药物,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遴选本院基本药物目录时,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原则上,优先选择基本药物进入本院基本药物目录。 2.新品种的引进: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等相关要求拟定需要增补的基本药物品种、品规目录,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然后按照山西省基本药物中标厂家进行引进。 3.品种的调整:我院现有基本药物品种予以保留,对于国家和山西省动态调整新增补基本药物品种,在满足一品两规的情况下,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我院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金额达标情况和医院及科室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意见,交主管院长批准执行。 4.药品采购人员合理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应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的采购量,保持药库有充足的库存,尽可能防止基本药物短缺。并通过省药品采购平台“药品网上采购系统”进行网上采购,采购价不得高于网上最高价限。药品验收入库人员,对基本药物应优先验收,优先入库,优先发放。 (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相关措施

2017年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考试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骨髓炎的治疗应选用能在骨关节中形成有效治疗浓度的抗菌药物B较大剂量β 内酰胺类、克林霉素最常见的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是: D呼吸道合胞病毒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d纸片扩散法显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抑菌圈直径 为 d以下不属于第一线抗结核药的是:C.利福平机械通气患者并发 VAP 的最重 要途径是 B.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为 (D)100%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发生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B氟康唑治疗隐球菌病疗程不少于(C)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感染性腹泻B 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麻疹皮疹的出现有顺序性,最早出现在:B发迹、耳后骨与关节结核手术治疗必须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前一般要抗结核治疗:A.1~2周军团菌在 MH-LH 琼脂上可产生什么颜色的色素: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临床治疗首选:A奈瑟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为C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C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A 艾滋病于哪一年在美国首先发现:B.1981年对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均应以 急诊报告对待,实行三级报告制度,第一级报告应在初始培养出现阳性报告后B 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A)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什么为最 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C.新型肠道病毒70 以下哪种链球菌引起的血流 感染最为多见:B根据2007 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成人CAP 管理共识指南,是(D)无菌体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B.无菌采集新生 隐球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脲酶试验阳性,咖啡酸琼脂上菌落为B 弧菌属主要引起B. 肠道感染躁狂型狂犬病最常见,病程一般不超过A大多数移 植后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D.180 天内粪便的菌群分析常用球菌和杆菌比例法, 成人球杆菌比例大于多少为肠道菌群 A. 1/3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是: B.皮肤癣菌病伏立康唑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D准确掌握抗菌 药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一般应静脉给药,且于多长时间内滴 完:A.30min1~3月龄CAP患者,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D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类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 常见的是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不包括:A.丁醇类脊髓灰质炎在普种疫苗前 多发生在几岁小儿A大面积烧伤病人穿刺和置管频度最高的B实施一个抗菌治 疗方案,应在多长时间后评定其疗效,不宜过早换药:C肝脏外科感染以什么最常见:C. 胆源性肝脓肿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 么细菌感染引起A抗结核药物使用过程中,若转氨酶升高低于多少且无症状者,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B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为:D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并发症以什么最常见:D.支气管肺炎以下哪种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 炎最为多见:A.白色念珠菌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不包括: A.大环内酯类人类幼年 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生水痘,病毒愈后潜伏当免疫低下时发生: B.带状疱疹乳胶凝集试验是隐球菌病最快速和最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方法,敏感性可高达:D.99%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大环内酯类10岁以下禽流感 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1962年发现的 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1岁以上的儿童,处于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多少建议治疗:A.<15%3个月到2岁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推荐应用: B.头孢曲松 A AD 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A 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

基本药物培训试题附答案

基本药物培训试题 一、单选题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哪些医疗机构实施( C ) A. 国家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B .省级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C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D .县级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包括( D ) A. 化学药品 B .生物制品 C .中药饮片 D .中草药 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共有( D ) 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 A.307个 B.502个 C.305个 D.205个 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 类别与结构比例,原则上几年调整一次( C )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5、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先从哪些医疗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A )

A.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B .其他公立医疗机构 C .民营医疗机构 D .社会零售药店 6、哪些药品可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A ) A .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治所需药品 B. 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C .主要用于滋补保健的 D. 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7、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目的( D ) A.转变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 B.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价格 C.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减轻患者负担,吸引群众到基层就诊,让群众得实惠 D.以上都是 8、患儿,女性,15岁,急性胃肠炎,给予某药止痛,病人出现明显的口干等症状,该药物可能是( D )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氯解磷定 D.阿托品 E.异丙托溴铵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试行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 细则试行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试行) 一、总则 1.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 2.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二、组织管理 1.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组长:贾从文 副组长:郭宝珠 成员:史元功秦念张炜马福良苏西热额尔敦裴志伟孙利民潘卫忠王友信何英张兰宫学伟 汪彬彬文生全 2.职责和任务: ⑴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⑵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⑶公布全院及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出经验用药方案; ⑷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

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经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部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2.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3.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应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应实行审批制度。 4.药剂科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报告。 四、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A 型题 A 单个的病人 B 医药卫生人员 C 医疗机构 D 社区甚至国家 E 以上都是 A 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 B 用药是指病人服用药物的过程 C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括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D 病人的依从性与药物使用是否方便、不良反应轻重等因素有关 E 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D 成本/效果尽可能小 E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D 药价上涨太快 E 医疗卫生资源稀缺 科别 姓名 分数 1、 临床上用药的主体是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3、 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的要素是 A 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 适当性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 4、 C 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 E 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 用药安全性的确切含义是 规律性 适当性 A 无毒副作用 B 不良反轻微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C 风险/效果尽可能小 5、 以下哪个不是判断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指标 A 治愈率 B 显效率 C 好转率 D 发病率 E 无效率 6、 造成药品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A 药品的产量不足 B 社会支付能力有限 经常使用昂贵药品 7、 合理用药最基本的要求是 A 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B 保证用药的有效性 保证用药的经济性 8、 D 保证用药的适当性 E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之一为 A 收受药品回扣 B D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E 保证药品的质量 使用过期药品 选用药物不当 审查处方不严格

9、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是 A 医师 B 药师 C 护师 D 病人 E 医院 10、以下哪项不是不合理用药的药师因素 A 审查处方不严 B 未正确执行医嘱 C 调剂配发错误 D 用药指导不力 E 协作交流不够 11、 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包括 A 医师、药师和护师因素 B C 药师、药物和病人因素 D E 人员、药物和政策因素 12、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 A 造成的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B C 用药的方式不同 D E 疾病的种类不同 13、以下关于量效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B 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C 量效曲线的50%处可以代表药物的效价 D 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增加效应便不再增加 E 恰当的药物剂量应该是使药物在最小的毒副反应下发挥最佳疗效 14、制剂的吸收速度由慢到快依次为 A 注射剂、溶液剂、散剂、片剂 B 片剂、溶液剂、散剂、注射剂 C 片剂、散剂、溶液剂、注射剂 D 注射剂、溶液剂、片剂、散剂 E 散剂、片剂、溶液剂、注射剂 15、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 A1/ 2 B1 / 3 C1 / 4 D2 / 3 E3 / 4 二、X 型题 1、人类的合法用药的医学目的是 A 预防、诊断和治疗病症 B 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C 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 D 避免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使用兴奋剂 医师、药物和环境因素 人员、药物和环境因素 引起反应的药品不同 用药的剂量不同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特制订本制度。 一、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评议小组 由管理、临床、药剂的专家组成临床合理用药评议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定期组织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检查、评议。 二、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根据临床诊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 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原则上在本院《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用药, 超出的药物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上作出分析,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 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要根据临床观察指征和检验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部的用药不准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范围。 3.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如因医疗创伤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 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 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4.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要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结果给以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 到剂量、次数、疗程、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经济实用性。对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可用低 档药的坚决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的不必要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经济的 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对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5.药剂科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物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 用药情况要告知用药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临床合理用药评议小组报告 三、处方管理

合理用药点评制度及处罚标准

合理用药制度及处罚标准 为加强药品使用管理效能,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防止商业贿赂行为,加强用药监督,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建立阳光用药制度,依据《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根据临床诊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根据临床观察指征和检验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上作出分析。 3、临床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如因医疗创伤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症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4、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药理作用的药物不得联用或长期交替使用(包括同类的抗菌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及肽类、蛋白水解物等) 、医师制定药物方案时要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药敏结果给以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到剂量、次数、疗程、给药途径,

同时考虑药物经济实用性,对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坚决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小药物对机体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目的。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的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用药医师,情况严重的要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小组汇报。 二、处方的管理及评价标准 ㈠、合理用药小组定期或不定对门诊处方及病历医嘱进行检查。㈡、处方点评小组每月随机抽查门诊处方100张及病历医嘱不少于30份。并将不合理用药处方及医嘱上交医院质控小组进行评定。㈢、处方及病历医嘱的检查标准 1、按卫生部[2010]28号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附表1)的要求进行。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要进行分级使用,选择药物要严格遵循卫生部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附表2) 三、不合理用药的处罚 将规范合理用药情况纳入科室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与医德考评挂钩,与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升、职称评聘挂钩,达到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目的,促进医务人员廉洁从业。 ㈠、处方点评:

临床用药制度培训试题

临床用药制度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5分*18 共90分) 1、为保证患者利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依据本办法对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纳入科室工作质量考核。() 2、药师发药时应按规定审查处方,重视发药交待,杜绝问题处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时,应认真执行核对程序,避免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和权威资料使用药物,禁止将药物试用于规定的适用病症之外的患者。如果因患者病情需要,确需将药物应用于规定的适用病症之外的患者,可以随意使用。() 4、医院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列入科室绩效考核,实行“五专”管理。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制度。() 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购入必须要求供货单位送货到库,采购人员不能自行提货。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须单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6、对涉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法规、专业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医师、药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或调剂资格。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托医务部予以授权。() 7、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黄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 8、各药房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按日做消耗统计,处方单独存放,按月汇总。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1年。() 9、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10、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医嘱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11、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和诫勉谈话,限制其处方权,同时对其所在科室进行处罚;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抗菌药;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应用须有严格指征; D. 一般发热时,可应用抗菌药。 2.合理用药基本的要素是()。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 适当; E以上均是。 3.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中属于特殊使用管理类的抗菌药物是()。 A. 头孢吡肟 B. 头孢哌酮舒巴坦 C. 头孢曲松 D. 以上都是 4.妊娠、哺乳期、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相对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四环素类。 5.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感染。 A.产ESBLs酶革兰阴性菌; B.革兰阳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唑啉 C.头孢拉定 D.万古霉素 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8.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药应以()为主。 A.青霉素; B.一、二代头孢菌素; C.氨基糖苷类; D.氟喹诺酮类。 9.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A.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C.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D.以上都是。 1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室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四、医师在使用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和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五、药房应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对药品进行拆零调配,并加强管理,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药房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报告。

临床药师培训考核试题

临床药师培训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2.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至正常治疗量的2/3- 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属此类情况。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两菌四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两菌指的是细菌、真菌;四体指的是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4.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2.0ng/ml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 5.按药物性质,抗炎免疫药可分为非甾体抗炎免疫药、甾体抗炎免疫药和疾病调修药三类。 6.休克临床用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有血管扩张药、莨菪碱类、强心苷及血管收缩药。 7.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使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增加,是受体的向上调节,故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需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8.根据作用原理,新斯的明的主要靶器官是骨骼肌。 9.多巴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与利尿剂配伍应用可治疗急性肾衰竭。 10.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普萘洛尔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于强心苷中毒所致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 二、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1分) 1.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 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真菌 D.支原体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C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万古代霉素应用指南推荐在下列情况使用万古霉素使用正确的是:( C ) A.治疗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严重感染 B.治疗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