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 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 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 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 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 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 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 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 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 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 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评价指标框架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二)评价依据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并依据本文件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地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评价要求需满足本文件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行业特点细化各行业的评价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地方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工作。 3.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评价工作按行业进行,工厂所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分类。 (三)评价方式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工厂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二、评价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具体指标要求见表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字体:大中小】2010-09-01 11:12:43 来源:中国天气网 目前全球对建筑“绿色”与否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TM),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其中以LEEDTM标准体系为最完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 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具有影响力。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 (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该体系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可持续性 建筑,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简而言之,LEED是设计、建造和世界上最好最环保建筑的一套先进体系,整个项目包 括培训、专业人员认可、提供资源支持和进行建筑性能的第三方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以《标准》为基础,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通过这六类指标将建筑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 为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通知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和 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 标识工作。 通知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 标识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 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 从LEED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任何一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别是一些推荐性的评估体系,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 那么这套体系最终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 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发商如何受益? 也就是如何让得到绿色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这会给开发商带来最直接的利益。当然这是针对那些不仅仅是想"打绿色牌",炒作绿色的发展商,而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商。因为我们目前所讲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造完之后的给一个认证,而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度和目标

南阳市“三馆一院”项目建设工程一标段(博物馆、图书馆)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2015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第二章总则 (2) 第三章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目标 (3) 一管理机构 (3) 二绿色施工原则 (3) 三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 (3) 四绿色施工目标 (4) 五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 (4) 六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5)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合同协议书 (7) 第四章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9) 一职责分配 (9) 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 (9) 三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10) 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11) 五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11) 六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12) 七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13) 八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13) 九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14)

十光污染管理制度 (14) 十一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14) 十二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15) 十三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16) 十四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6) 十五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7) 十六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8) 十七机械设备的保养 (18) 十八限额领料制度 (20) 十九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26) 二十废料回收管理办法 (27)

第一章编制说明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耗能大户”。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为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的优先保护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要求,并以施工单位、项目部共同成立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以上双方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 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标准等级。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标准划定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学业能力测试和水平考试等领域的安哥夫(Angoff)法和书签(Bookmark)法的方法。 (二)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度、区县间均衡度和学校间均衡度三个方面。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上海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罗序(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学业成绩区县均衡度是指上海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一)学习自信心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

江西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7-2019)

江西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录入者:pxsjmw | 时间:2017年01月03日| 文章来源: ]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江西省“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深入贯彻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夯实绿色工业基础,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加强政策引导,发挥财政奖励政策的推动作用和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发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促进形成市场化机制,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二、建设原则 坚持市场驱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以市场驱动为主,提高先进示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降低企业绿色发展的成本,带动行业自律管理。注重政策设计,优化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绿色发展。 坚持标准引领和评价保障相结合。发挥标准体系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严格执行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以及绿色评价与服务标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

绿色制造评价体系为保障,规范和促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坚持重点突破和协同推进相结合。选择对环境影响大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对象,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和成功模式并全面推广,协同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到2020年,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得到贯彻,遴选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绿色评价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园区,30家以上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广100种绿色产品,创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 四、建设内容 (一)绿色产品培育工程 推动工业企业将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加大工业绿色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引导工业企业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生产符合国际国内能效环保标准的绿色产品。结合我省工业特色,集中发展一批绿色建材、动力电池、绿色

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附件3: 江苏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江苏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参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相关评价框架体系、指标、评价方法,通过企业自评(绿色施工批次评价)、工程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过程监督(绿色施工阶段评价)、省协会组织考评(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领导小组审定,分别确定“不合格”、“合格”、“优良”等级。 一、批次评价(企业自评)。绿色施工项目企业自评次数每月不少于1次,且每阶段不少于1次。企业自评先对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四节一环保”五个要素的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条目,按照实际发生条目计算出要素自评价得分,再根据要素权重系数计算出批次自评得分。 表1 (2)要素得分计算方法: 要素评价得分(F)=一般项折算分(A)+优选项加分(D) 其中: A-一般项得分,按百分制折算:A=(B/C)×100 B-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 C-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 D-优选项加分,按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求和(D)。

(3)批次得分计算方法:批次得分应按表2进行要素权重换 表2 批次评价得分(E)=∑要素评价得分(F)×权重系数 二、阶段评价(过程监督)。阶段评价时间分别在地基与基础、结构、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三个阶段工程接近尾声时由工程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完成,阶段评价主要核查每个批次企业自评得分与实际是否相符,最终形成绿色施工阶段评价汇总表,并在工程峻工后形成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汇总表供评审专家组核验。 阶段评价得分:(G)=∑批次评价得分(E)/ 评价批次数 三、单位工程评价(组织评审)。单位工程评价在工程峻工后,由省协会组织专家对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进行评价,核验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单位工程评价得分与实际是否相符,确定推荐 表3 单位工程评价得分(W)=∑阶段评价得分(G)×权重系数 四、等级判定。单位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等级判定分为不合格、合格、优良。“合格”、“优良”等级分别授予“江苏省绿色施工工程”和“江苏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一)不合格: (1)控制项不满足要求; (2)单位工程总得分W<60分; (3)结构工程阶段得分<60分。 (二)合格: (1)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绿色设计评价,效益分析及应用

一绿色设计评价 绿色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和目标.是否还有改进的潜力,如何改进等是绿色设计过程中听关心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则必须进行绿色设计评价。绿色设计评价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环节之,对指导设计过程的进行和对设计方案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1.1 绿色设计评价理论方法现状 绿色产品设计评价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绿色产品概念描述、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属性的综合评价等方面。 国际上,绿色设计与制造有关内容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是提出绿色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并系统地对其内涵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介绍的文献是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予1996年发表的关于绿色制造的专门蓝皮书《Green Manufacturing》近年来,绿色产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绿色产品的概念是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污染法规中首次提出的。随后,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绿色产品下过多种定义,但由于对产品绿色程度的描述和量化特征还不十分明确,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 在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不同国家、不同领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德国采用名为“蓝色天使(BlueAngel)”的绿色标志对绿色产品进行认证,它强调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各种环境危害进行分析评价;英国采用简化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绿色产品,该方法不强调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

投入产出进行定量分析,而是依据研究人员的判断积获得的数据来估计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有些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征制定了相应的绿色产品评价指标。而在评价方法上,目前绿色设计评价策略主要基于LcA的思想。关于LcA在绿色产品评价中的应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给出了一些评价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 1.2 绿色设计评价指标 绿色设计的最终结果即是绿色产品,也就是说绿色设计评价即是对绿色产品的评价,如下图所示,包括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经济属性,安全属性五个方面。 1.2.1 环境属性 目前在水体污染评价中,常见评价指标有30多种,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氧平衡参数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等。 (2)重金属参数指标包括小毒性指标(铁、锰、铜等)大毒性指 标[汞、铬、铅等)。 (3)有机污染物指标包括酚类、油类等: (4)无机污染物指标包括氨氮、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氰化 物、氟化物等 在水体污染评价中依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及工业生产对水体的影响,可选用不同的参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制造业工厂,并作为工业各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8916(所有部分)取水定额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0862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使用指南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工厂green plant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3.2 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 在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废弃等不同环节中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环境影响小、对人体健康无害、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符合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的产品。 4 基本要求 4.1 总则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 4.2 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工厂应依法设立,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4.3 管理职责 4.3.1 最高管理者: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附件1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为科学评价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创建情况,依据《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号)相关要求,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 一、适用对象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 二、主要指标 指标主要包括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能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有害物质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内容。具体如下表。 指标名称要求分值备注 电能使用效率η(PUE 或EEUE数 值)η ≤ 1.2 50分 50分1.2 < η ≤ 1.692-35*η1.6 < η ≤ 1.8124-55*η 1.8 < η ≤ 2115-50*η 2 < η ≤ 2.285-35*η2.2 < η0分 供电系统 改造 具备能效提升管理制度5分

参照国标GB/T 32910.3安装 电能分项计量系统 5分 水资源利用供水系统具备分项计量系 统,可出具监测点设置示意 图 5分 参照监测手册,进行水资源 使用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 告 5分 具有水资源使用管理制度及 节水管理办法 5分 碳排放监测参照监测手册,进行碳排放 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告 3分具有碳排放监测制度,将碳 排放纳入考核指标,并制定 奖罚机制 2分 有害物质控制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 采购满足国家有关绿色设计 产品评价要求或满足相关节 能、节水、有害物质限制标 准要求的设备和产品 4分 建立有毒有害物质清单及管 理制度 4分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与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 签署回收处理协议或将废弃 电器电子产品交由具有资质 的回收处理企业处理并具备 交付记录 2分 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处理制度及记录 2分

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学习资料

附件3 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创建工作方案 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开发能力、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探索建立我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的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

控制”转变为目标,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产业关联度大、产品影响广泛的工业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强、产品市场影响力大、设计开发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 经过2试点,每个行业树立1-2家示范企业;探索建立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绿色设计评价体系;总结示范企业推进模式和有益经验在全行业推广,引导工业行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二)主要原则 坚持以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和绿色设计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绿色设计在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绿色设计水平。 坚持以推进绿色设计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企业建立持续开展绿色设计的管理制度,按照“两化融合”基本要求,促进绿色设计与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工艺改进相结合。 坚持以引领绿色消费为着力点。创建活动要与企业品牌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企业人员绩效考评的评价对象是企业中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成果。既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评价目的是评判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后,运用评价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企业人员继续为企业做出贡献。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业绩多半体现在所管辖的组织的整体业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则体现在所经营的企业所取得效益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状况。从评价结果来决定经营者的年薪、荣誉或承担损失。以下所举例子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二)拟定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1、收集企业内部或与企业相关的资料,进行体系轮廓设计。按层次结构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经营业绩。 一级指标: A1=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A2=市场地位 A3=对公众顾客关系 A4=同国家的关系 A5=员工关系及能力发展 A6=股东关系 二级指标: B11=生产要素的利用 B12=优质产品率 B13=商品销售率 B14=资金利税率 B15=成本利税率 B21=市场占有率 B22=增长率 A31=环境污染状况 A32=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性质 B30=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B31=污染状况 B32=产品满足性质 B33=服务 B34=对公益事业贡献 B41=税收 B42=国有资产的保值 B51=员工的报酬水平 B52=员工的发展 B61=股东的报酬率 B62=股票的走势 B63=资本金的利润率 三级指标:(对应于B11)

C111=全员劳动生产率 C112=原材料利用率 C113=生产能力利用率 C114=成本费用利润率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以上指标中,既有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硬指标,又有一些主观判定或市场调查的资料为基础的软指标,从而全方位的对经营效益做出评价。 2、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系统。统计指标系统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而设计的,是为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的。它将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清晰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表示出来。统计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系统。实际操作中,能对低层次指标,编制统计表,并评细编写统计说明(规范),以便数据的收集和精度的控制。以上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统计指标系统如下图: 业绩评估的统计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管理研究方法论》 课程作业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年级班级1105106 姓名李雪 2011年12 月30日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深层面的体现形式。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推广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讨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评价体系的差别与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应继续完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 Abstrct: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apparent and tensions of glob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sig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world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is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reflected at deeper levels. Wh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globalization strateg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dustry,and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i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sues.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has papers of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second describes has at home and abroa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building aspects of research status,through comparison at home and abroad promotion green building of evaluation system,discussion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abroad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ces and common of Department,this Foundation Shang pointed out that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exists insufficient,should continues to perfect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promoting China green building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perfect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也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

如何设计绩效评估系统(精)

在 19— 20世纪的工业时代,企业如要获得竞争优势,只要大量投入有形资产,如:土地、劳动、厂房、设备便可达成企业目标。但是,在 20世纪末,信息时代的出现,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明显地, 企业为了创造价值, 已从管理有形资产策略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策略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运用无形资产的能力比投资及管理有形资产更具决定性。 自从平衡计分卡出现之后, 许多硕士论文和实务研究都直接套用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四个构面, 这促使我反思一个问题, 难道这四个构面放诸四海皆准吗?不同的行业, 难道没有产业之间的差异吗?而且原作中的第四个构面———“ 学习成长” 在实务应用上一直困难重重, 最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无形的资产本来就是非常难以衡量的, 员工经过学习之后是否产生成长, 不是短期或容易衡量的; 其二就是这个构面包括两大类, 分别是人员激励等人力资源的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是具有显著差异的, 不能也不应该混为一谈, 否则怎么“ 平衡” 且又“ 具体” 衡量呢? 而当今企业流行的运用平衡计分卡 (BSC,在于将组织整体的资源及行动聚焦在策略上, 促进策略的具体行动化, 进而发挥企业的整体力量。唯有拟定出明确及具体的愿景及策略,透过 BSC 制度,将焦点集中、资源集中,并确实地贯彻执行力,才能够创造聚焦的优势,进而使组织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构面是否足够?连原创者都不能保证够用, 他们也认为必须视产业特性予以调整, 而且也有金融服务业的例证说明, 平衡计分卡可能有六个构面, 而且构面的名称也与平衡计分卡原型不全然相同。然而, 如何调整?或者说, 如何设计出适合组织特性的平衡计分卡?这需要管理者从根本去建立,而非整体复制。

绍兴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办法

绍兴市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念好“两业经”决策部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根据《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绍兴市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实施方案(2017-2020)》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培育创建。 第三条市经信局负责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评价和管理工作。各地经信部门负责本区域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培育创建和推荐申报工作,并协助做好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四条申请绍兴市绿色工厂评价的基本条件: 1. 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全市同行业或同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和绿色制造水平居同行前列,企业近二年亩均效益综合排序均为B类及以上; 2. 企业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绿色制造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建立实施绿色制造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奖励机制; 3.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或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 4. 企业符合产品设计生态化、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要求; 5.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 近二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第五条申请绍兴市绿色园区评价的基本要求: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二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2.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3. 园区规上企业30%以上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4. 园区内企业不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生产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产品; 5. 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目标管理

“绿色施工”创建领导小组名单成立时间: 2018年 04月 10 日

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网络

“绿色施工”创建工作目标、计划 有关要求: 1、方案包括绿色施工的项目概况、创建目标、编制依据、工地场容场貌的建设目标,绿色施工管理情况、现场布置情况、场具、料具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消防、分部分项绿色施工针对性措施工作内容。 2、针对工作内容,制订具体采取的措施。 3、明确各阶段资金投入情况,达到的工作目标等。 4、其他。 注:项目绿色施工资金投入具体费用包括: ?绿色施工措施费: 1、现场围档(包括大门)的投入及维修费用 2、工地地面硬化、排水设施、绿化的投入及维修、清洗费用 3、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厨房、厕所等临建、维修费用 4、现场防噪音、粉尘,废弃物处理等费用 5、材料堆放:材料标识牌、水泥、土方、珍珠岩、等密闭或覆盖、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分类存放 6、人工清理垃圾费、垃圾桶配置费、。 7、材料二次利用加工费 8、安全防护费 9、现场结构环境保护费用等 ?节能设备、仪器费: 1、节能设备费用:木工精密裁板锯、钢筋加工设备、砼设备、 装饰设备等费用

2、节能灯、节能水具费用 3、检测仪器等费用 ?环保用品、安全用具费 1、防护口罩、护目眼镜、耳塞、手套、袖套、三宝等 2、季节性预防保护费(防暑、防冬、防雨等措施费) ?教育培训费用: 1、绿色施工教育、绿色施工技术培训等费用(含资料、差旅、 培训、取证费等) 2、宣传活动费(绿色施工参观学习,竞赛、绿色施工文艺演出、 绿色施工展板、报刊杂志等) 3、绿色施工评优审验费用 ?标志、标语费用 绿色施工标牌、宣传栏、制作及安装费用 创建“绿色施工”资金投入情况表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设备绿色管理和加分项等5个方面、17个指标项组成,具体详见下表。 二、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 绿色数据中心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如下。

(一)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 1.电能利用效率(PUE) 1.1指标说明 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总耗电与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1.2评分规则 总分60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得分按照公式“80-20×PUE”进行计算。 2.设计指标达标情况 2.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比较。 2.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连续一年内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不低于相关政府部门批复的设计指标水平得3分,否则不得分。 3.IT设备负荷使用率 3.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与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的比值。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测量周期为1年的IT设备耗电量÷总安装机柜数÷8760 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功率总和

÷总安装机柜数 3.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IT设备负荷使用率不低于70%,得3分;低于70%但不低于50%,得2分;低于50%但不低于30%,得1分;低于30%不得分。 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 4.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通过直接购买并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平台上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代表电量、应用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所发电力等方式使用的具有直接所有权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比值。 4.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比值不低于5%得2分,低于5%但不低于2.5%,得1分。否则不得分。 5.水资源使用率 5.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数据中心水资源消耗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5.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于0.6L/kW·h得2分,否则不得分。

比赛评分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概述 (2) 1.1任务要求 (2) 1.2编程环境 (2) 2分析 (3) 2.1程序功能 (3) 2.2设计思路 (3) 3程序流程图 (4) 3.1主程序流程图 (4) 3.2子程序流程图 (5) 4程序调试 (8) 5心得与体会 (9) 参考文献 (11)

摘要 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能够直接利用硬件系统的特性直接对位、字节或字寄存器、存储单元、I/O端口进行处理,同时也能直接使CPU指令系统和指令系统提供的各种寻址方式编出高质量的程序。汇编程序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一种系统软件,能够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可以自动对源程序进行检查给出错误信息等。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计算比赛成绩的设计思路和编程流程图,以及调试程序时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汇编流程

比赛评分系统程序设计 1概述 1.1任务要求 ①比赛选手人数控制在30以下; ②9个评委,每个评委给分范围为0~10分(整数),随机给出分数 ③9个评委的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7位评委的平均分即为参加者的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④将分数在屏幕中间位置处用红色显示出来; ⑤将参加比赛的选手的排名顺序显示出来。 1.2编程环境 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称为汇编,为了实现这一过程正确运行汇编语言,系统需具备以下编辑程序: Masm.exe Link.exe Debug.exe Masm为宏汇编程序,负责对源文件进行汇编;link为连接程序,把汇编后产生的目标模块连接在一起,产生可执行文件;debug是调试程序,它是调试汇编语言程序必不可少的工具。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体系 目录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2) 绿色制造系统 (9) 绿色产品设计与评价 (17) 绿色制造业与绿色再制造工程 (26)

新材料的发展、地位及其影响 大纲 一、材料科学概述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4.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分类 二、新材料产业现状 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2.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 三、新材料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1.新能源 2.生物医药 3.国防新科技 4.电子制造业 5.汽车制造业 6.绿色制造业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材料 C02:新材料 C03:纳米材料 原理和观点 K01:新材料发展的趋势 K02: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K03:新材料的特点 K04: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重要信息

I01: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及其现状 正文 一、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1.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 “材料科学”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材料科学的地位及其影响表现在: 它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 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及劳动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2.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首先,我们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材料的发展。 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探讨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 材料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于新材料及其新材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就新材料的发展而言,其主要趋势有:一、继续重视高性能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二、结构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低维材料正扩大应用;三、非晶材料日益受到重视;四、功能材料迅速发展——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材料和器件一体化;五、特殊条件下应用的材料;六、依靠计算材料科学设计新型材料。 3.新材料发展的迫切性 我国材料领域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传统材料产业亟待振兴,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新材料领域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其中包括:一、关键新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望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近10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一、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从1990年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2/91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5/93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环境标准3/95版新建住宅>以及< BREEAM’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己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 BREEAM’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其评价方法概括如下:首先,BREEAM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评估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捡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AM等级。 其次,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每一条目下分若干子条目,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或是设计与建造,或是管理与运行这3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合计建筑性能方面的得分点,得出建筑性能分(BPS),合计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两大项各自的总分,根据建筑项目用处时间段的不同,计算BPS+设计与建造分或BPS+管理与运行分,得出BREEAM等级的总分;另外由BPS值根据换算表换算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数[EPI],最终,建筑的环境性能以直观的量化分数给出,根据分值BRE规定了有关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同时规定了每个等级下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的最低限分值。 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 二、绿色建筑桃战2000(GBC 2000)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