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2-10-23T17:22:56.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吴昌文王凯张志刚董慧资范海峰方灿朱莉[导读] 探讨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胰岛素的用法及疗效观察。吴昌文王凯张志刚董慧资范海峰方灿朱莉(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北罗田 438600)【摘要】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因病理类型偏重需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会更高,探讨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

素时胰岛素的用法及疗效观察。方法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应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一线药物(ACEI/ARB)无效时,先行监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继用0.9%氯化钠100毫升+甲强龙40毫克早8点钟静脉点滴后,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并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观察肾病综合征治疗疗效。结果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较用皮质激素前升高4-6mm0L/L,时间在10、12、14、16、18点钟,在4、6、8点钟血糖下降1-2 mm0L/L。且该类型病人一月后蛋白尿控制较好。【关键词】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糖皮质激素胰岛素血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自在我院2011—2012年住院病人26例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均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DN的Mogensen分期进行排除性诊断。)在应用肾病综合症一线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及增减胰岛素情况。其诊断参照《内科学》(第七版)肾病综合症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应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一线药物(ACEI/ARB)无效时,先行监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用0.9%氯化钠100毫升+甲强龙40毫克早8点钟静脉点滴后,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分别在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一周及一月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 结果

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较用皮质激素前升高4-6mm0L/L,时间在10、12、14、16、18点钟,在4、6、8点钟血糖较应用糖皮质激素前下降1-2 mm0L/L。治疗过程中需相应增减胰岛素用量。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一周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一月后复查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有较明显的减少。

3 讨论

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之一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在应用甲强龙静滴后,外源性激素致夜间自体皮质激素分泌下降,故可出现夜间4、6、8时监测的血糖下降。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糖尿病时,尚无文献记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实例。但我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大胆应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并前后监测整点血糖,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因为研究时间较短及标本过少,尚需同道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临床样本的研究,我科得出的结论是:在10、12、14、16、18点钟时要依据监测血糖值相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在4、6、8点钟时应相应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对尿蛋白的清除亦取得了较不用糖皮质激素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叶任高等,临床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血压节律性与降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 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血压节律性与降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郭风玲董巧荣吴艳青胡桂才黄兰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1]。既往研究[2-4]均已证实,高血压既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收缩性高血压和舒张性高血压均可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加速肾功能减退恶化;而糖尿病肾病亦可进一步导致血压的升高。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由此可见,明确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血压节律性,确定降压目标,通过抗高血压治疗可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的进展。笔者将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血压节律性、降压目标及降压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糖尿病肾病的血压节律性特征 昼夜动态血压节律呈双峰一谷或一峰一谷。正常人和早期高血压无并发症人群血压在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值呈夜间低谷(2∶00~3∶00),清晨睡醒和起床后明显升高,第一个高峰出现于早8∶00~10∶00,上述时间后血压缓慢下降,12∶00~14∶00降至白昼最低值,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出现白昼第二个高峰。夜间血压水平是心、脑、肾疾病危险因素的最佳预测因子。根据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通常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血压和非杓型血压两类。正常人睡眠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使夜间血压在正常情况下比白昼下降约15~20 mm Hg。当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幅度为10%~20%时,为杓型血压;降低幅度>20%,为超杓型血压;降低幅度<10%为非杓型血压。 有资料显示[5-7],24 h平均血压升高,夜间血压下降程度小,昼夜收缩压差值减少,此为1型糖尿病血压变化的特点,1型糖尿病的患者即便无临床高血压发生,其动态血压节律性亦发生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亦同样存在此种问题,其血压节律紊乱达79%,一旦伴有肾病,血压将呈进行性升高。有研究显示[8],糖尿病肾病患者白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此外,与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减小,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减小。有研究发现[9],无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患者40%血压节律紊乱;72%少量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节律紊乱;82%呈现临床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节律性紊乱;由此看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具有血压均值高、昼夜节律紊乱和晨峰现象明显的临床特点,且糖尿病肾脏越重血压节律异常程度越大。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存在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律异常,其可导致夜间血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21.075 作者单位:067000 河北承德,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通讯作者:黄兰,Email: lan.hh@https://www.doczj.com/doc/6a195300.html, 压变化幅度减少,我们分析导致糖尿病肾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另外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临床治疗中正确选择降压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优化治疗从而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对于延缓肾功能恶化、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功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关键作用。 二、糖尿病肾病降压药物治疗 (一)降压目标 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压,心、脑、肾、眼等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将会成倍上升。UKPDS-38是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作为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该研究发现平均随访8年后,实施严格降压治疗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较常规降压治疗患者收缩压每下降10 mm Hg,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均可以下降10%以上、糖尿病相关的终点事件危险降低24%、糖尿病相关死亡危险下降32%[10]。因此,糖尿病患者除降糖治疗之外,务必尽早降压综合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WHC/ISH)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30/80 mm Hg,若能耐受,部分患者还可进一步降到120/80 mm Hg;若同时伴有肾病蛋白尿>1 g/d,应严格控制血压<125/75 mm Hg;对正常血压(120~139/80~89 mm Hg)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进行适度降压治疗[11]。 (二)药物治疗原则 目前研究已证实,糖尿病肾病患者伴发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是肥胖和血脂异常等遗传因素的共同内在联系、高胰岛素血症、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等[12-14]。因此,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是:(1)首选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如ACEI类和ARB 类;(2)RAS系统阻断剂降压疗效不佳,可考虑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3)一般从小剂量、长效降压药物开始,逐渐增加剂量;(4)尽量选择对血糖、血脂及对糖尿病并发症负面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5)应合理选择联合用药、优化降压治疗,以达到最大疗效。 (三)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包括卡托普利、赖诺普利、依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RAS系统中活性最强的成分,具有促进血管收缩、钠水潴留和促细胞生长的特性,而ACEI可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发挥作用,并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ACEI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对肾脏也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血流

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优越性分析

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优越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31T13:19:44.88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作者:黄兵 [导读] 结论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一科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病变、透析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血液透析治疗;临床应用 Superiority analysis of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Huang B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Yibin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6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uperiority of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nephrotic syndrome.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nephrotic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hemodialysi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infection,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lysis hypo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P<0.05).The improvement of each index after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Hemodialysis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nephrotic syndrome,and should be further promoted and applied clinically. [Key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nephrotic syndrome;hemodialysis treatment;clinical application 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时往往也会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比如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1]。所以说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是因为糖尿病微血管发生病变,从而导致肾小球出现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为了探究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优越性,我院在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使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96例,将这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50±5.2)岁,病程4~10年;研究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52±4.9)岁,病程6~12年。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我院采用的血液透析机为德国Fresenius—4008S血透机,所有患者均具备血液透析治疗适应症。治疗方法为: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要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降糖药和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控制的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常规方法是帮患者补充钙、铁、叶酸、活性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等[2]。然后对患者每周进行2~3次透析,每次透析时间4h,反渗水作为透析用水,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作为透析液,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同时确保患者的透析液流量保持在500 mL/min。部分患者可以进行间断性血液透析并滤过。采用动静脉内瘘或者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检测患者透析前后的血糖、血压、尿量、血管通路的血流量等。 1.3观察指标 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病变、透析低血压情况[4]。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病变、透析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最危险的就是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昏迷[3]。随着我国科学的不断进步,透析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来说,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和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的降低,但是透析低血压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很高,由上述结果也可以看出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这一并发症居高不下[4]。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2-10-23T17:22:56.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吴昌文王凯张志刚董慧资范海峰方灿朱莉[导读] 探讨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素时胰岛素的用法及疗效观察。吴昌文王凯张志刚董慧资范海峰方灿朱莉(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北罗田 438600)【摘要】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因病理类型偏重需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会更高,探讨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用糖皮质激 素时胰岛素的用法及疗效观察。方法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应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一线药物(ACEI/ARB)无效时,先行监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继用0.9%氯化钠100毫升+甲强龙40毫克早8点钟静脉点滴后,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并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观察肾病综合征治疗疗效。结果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较用皮质激素前升高4-6mm0L/L,时间在10、12、14、16、18点钟,在4、6、8点钟血糖下降1-2 mm0L/L。且该类型病人一月后蛋白尿控制较好。【关键词】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糖皮质激素胰岛素血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自在我院2011—2012年住院病人26例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均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DN的Mogensen分期进行排除性诊断。)在应用肾病综合症一线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血糖的变化及增减胰岛素情况。其诊断参照《内科学》(第七版)肾病综合症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应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一线药物(ACEI/ARB)无效时,先行监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用0.9%氯化钠100毫升+甲强龙40毫克早8点钟静脉点滴后,测8、10、12、14、16、18、20、22、2、4、6点钟的血糖。分别在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一周及一月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 结果 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较用皮质激素前升高4-6mm0L/L,时间在10、12、14、16、18点钟,在4、6、8点钟血糖较应用糖皮质激素前下降1-2 mm0L/L。治疗过程中需相应增减胰岛素用量。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一周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变化,一月后复查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有较明显的减少。 3 讨论 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之一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在应用甲强龙静滴后,外源性激素致夜间自体皮质激素分泌下降,故可出现夜间4、6、8时监测的血糖下降。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糖尿病时,尚无文献记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实例。但我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糖尿病时,大胆应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并前后监测整点血糖,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因为研究时间较短及标本过少,尚需同道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临床样本的研究,我科得出的结论是:在10、12、14、16、18点钟时要依据监测血糖值相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在4、6、8点钟时应相应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对尿蛋白的清除亦取得了较不用糖皮质激素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叶任高等,临床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治疗指导方案

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指导方案中医对高血压的6大病因分析 1。肝阳上亢 多因素体阳盛,肝阳上亢而致头晕或内伤七情,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郁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症。 2。阴虚阳亢 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经久不愈,更耗伤真阴,而致肝肾不足,肾水虚亏,肝肾同源,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而感头晕头痛。甚则化热化风,上扰清窍或虚风内动,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心火亢盛,或肝火上扰心神,而致心神不宁。 3。痰浊内蕴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肝木亢盛,木横侮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脑为精明之府,清窍之所,肝火、肝风夹痰湿上蒙清窍,则头晕如裹,肢体重着,甚则神志昏蒙。 4。阴阳两虚 久病阴虚及阳,导致阴阳俱虚,症见头晕眼花,腰酸耳鸣,形寒怕冷,四肢欠温。 5。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先天不足,肾阴不充,致使肾精亏耗,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上下俱虚,发为眩晕。 6。血脉瘀滞 经络血脉为人体气血、津液之通道,若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痰滞脉络,而致血瘀痰阻,阴虚内热,热盛耗阴伤气,而致气虚血瘀或阴病及阳,而致寒凝血瘀等,引起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则见肢体麻木、疼痛、青紫发凉等症。 痰、火、风、瘀既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又是高血压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两者互为因果。病变始于阴虚火旺,火邪化风炼津成痰,痰阻经脉成瘀。或气虚,寒凝而致瘀阻,瘀久可以化热,热可化火化风,终致血脉瘀滞。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则 在糖尿病高血压治疗中注意以下原则 1。中医辨证用药与西医辨病用药相结合 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相结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与预防并发症相结合。杜绝用升压作用的中药,应尽量选择针对高血压病不同病理环节的中药,使其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很好地改善症状,又能预防并发症,充分发挥中药一药多效、一举多得的作用。 2。根据西医临床分期处方用药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临床上有比较严格的分期标准。在治疗本病时,首先要了解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再弄清楚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与高血压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合理、准确地选择应用中药治疗。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酌情选用养血安神药、平肝潜阳药、疏肝解郁药、理气活血药治疗。应该避免使用升高血压的中药,如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款冬花、细辛、秦皮、蟾酥、巴豆等及升高血糖的中药,如天花粉、党参、麦冬、川贝、陈皮等。 3。结合典型症状随症加减用药 当高血压病发展到三期时,病变已累及心、脑、肾等多器官,引发的症状较多,也较明显,此时应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进行治疗。如西药在降压方面效果好,起效快,可为首选中药在改善症状、防止心脑并发症方面疗效较好,可结合两者之长进行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对症治疗、随症加减用药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下列药物既有效改善症状,又有降压作用,可随症加减选用 (1)头晕加天麻、钩藤、罗布麻、地龙、牛黄、羚羊角粉 (2)头痛加川芎、延胡索、当归、吴茱萸 (3)劲项强硬加葛根、羌活、白芍 (4)眼花加菊花、女贞子、决明子、灵芝 (5)耳鸣加葛根、女贞子、杜仲、骨碎补 (6)健忘加人参、枸杞子、何首乌、地黄 (7)失眠加酸枣仁、丹参、五味子 (8)抑郁加柴胡、香附、郁金 (9)胸闷加瓜蒌皮(便秘用全瓜蒌)、桔梗、丹参、佛手柑 (10)心悸加柏子仁、酸枣仁、当归 (11)烦躁加龙胆草、黄连、莲子心 (12)四肢发麻加徐长卿、青风藤、地龙、牛膝 (13)腰背酸痛加独活、桑寄生、香附、杜仲 (14)有出血倾向(眼结膜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加生地、旱莲草、生蒲黄 (15)脉结代(心律失常)加苦参、山豆根、黄连 (16)气滞血瘀(高血压病患者有血液流变学改变),理气用香附、青木香、佛手柑、延胡索,活血用丹皮、丹参、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山楂 (17)痰瘀内阻(高血压患者血脂偏高)加大黄、决明子、生首乌、泽泻、生蒲黄、瓜蒌、虎杖、水蛭、郁金、茵陈、栀子、枸杞子 (18)风湿阻络加汉防己、青风藤、罗布麻、桑白皮、木通、臭梧桐、泽泻、益母草。 4。根据中成药的性能合理用药

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例学习 杨**,女,55岁,因“全身浮肿5天”入院,既往否认特殊病史,无传染病史。入院查随机血糖35.63mmol/L、血红蛋白9.9%;WBC19G/L;白蛋白17.6g/L;尿酸563,总胆固醇15.6mmol/L、LDL11.5mmol/L;心电图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糖3+,蛋白2+,潜血+。查体:四肢、骶尾部明显浮肿,凹陷性,双侧大腿后侧未见明显水块形成;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省人民医院教授会诊示:该患者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糖尿病肾病、肿瘤因素等),两者治疗方案存在不同,因为,原发性可考虑使用激素类,而糖尿病肾病则不用激素,直接上免疫抑制剂,因激素可升血糖。该病人血象高,但全身未见感染症状,考虑为高血糖引起的应激反应。 对于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鉴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至关重要: 免疫功能检查(ANCA、GMB):糖尿病肾病为阴性;原发性为阳性。 关于肾穿刺:若根据免疫功能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则不主张左穿刺;若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则考虑行肾脏穿刺以进一步确定病理分型。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感染、血栓形成、肾功能衰竭、代谢紊乱 治疗方案:降糖、降压(ACEI、ARB)、降脂、激素(糖尿病肾病不主张使用)、免疫抑制剂、补充白蛋白、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监测凝血功能)。糖尿病肾病可考虑使用“伟素”、“羟苯磺酸钙”以改善肾脏小血管,保护肾功能,合并血压高则可用ACEI、ARB类降压药物。 关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脂血症不主张强加干预,也可以考虑适当降脂,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在蛋白未补充情况下,强利尿剂可能会使血容量降低,加重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形成,故应使用活血药物。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营养护理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营养护理 目录 一、引言 (2) 二、营养护理的重要性 (2) 三、糖尿病护理难度分析 (3) 四、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体营养护理 (3) 1.血压观察 (4) 2.血糖观察 (5) 3.营养护理 (5) 3.1合理控制能量摄入 (5) 3.2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6) 3.3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 (6) 3.4 适量的蛋白质 (6) 3.5 充足的维生素 (7) 3.6 合适的矿物质 (7) 3.7 丰富的膳食纤维 (7) 3.8 合理的餐次与营养分型治疗 (7) 五、对营养护理发展的建议 (7)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任何时代医学都是处于最前沿同时又与人类自身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因为它不仅对维持人类生老病死过程的正常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必须对如何使人类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身体进行不懈的探索,如人类基因谱的完整破译并重整、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并不断发展等。 采纳营养护理建议,可以让患者尽快康复。采不采用营养护理对疾病康复效果大不一样。研究发现,约有50%的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这样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并发症增加等不良后果。兴起于70年代的临床营养护理革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 糖尿病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医学难题。每年由糖尿病致死多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尿毒症或致残包括失明、下肢坏死等的人数以百万计。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五种疾病之一,是一个主要的死亡和伤残原因之一。以下要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进行分析。 二、营养护理的重要性 营养师介绍,住院患者特别是跟饮食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脏病以及脂肪肝等,在饮食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医生在病人入院时一般会根据其具体情况提出意见,营养部再根据医生意见制定相应的膳食标准。目前这项服务已成为评选三甲医院的标准之一,无疑是重要的。 据专家介绍,在饮食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注意营养平衡,粗粮细粮相结合,肉类青菜相搭 配,做到种类多,每日尽量不重复,又要注意烹调,用各种调味品做成糖醋、麻辣、辣咸、醋滑等 各种风味。而不同病症患者的饮食要求也是不同的,如食道瘤、肾炎、肾及十二指肠溃烂等与糖尿病、痛风、肥胖症、营养不良所要求的营养膳食是不同的,与坏血病,维生素B1、B2缺乏症,佝偻病等膳食要求也不一样。 营养护士会根据每一个人身高、体重、生化指标和平时习惯来计算病人每餐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发表时间:2014-05-15T14:22:4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5期供稿作者:项协隆 [导读] 患者,男性,66岁,因口干多饮7年,反复浮肿1年,加重20天于2012-04-27入院。 项协隆(温州市中医院 325000)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61-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大约20%-40%糖尿病患者继发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浮肿、低白蛋白血症等表现,临床医师尤其是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容易将此类患者轻易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而导致误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6岁,因口干多饮7年,反复浮肿1年,加重20天于2012-04-27入院。患者7年前出现口干多饮,伴多食、消瘦,体重下降约5kg,测空腹血糖约15mmol/L,开始不规则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未监测。1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关节痛,无皮疹出血点,无低热等不适,3月前浮肿加重,在某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查尿蛋白4+、血白蛋白24.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32g,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予控制血糖、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浮肿减轻出院。20天前浮肿再次加重。家族中父亲、2位兄妹有糖尿病。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22/78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颈、心肺及腹部查体未及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尿蛋白4+、尿红细胞1+/hp,血白蛋白16.1g/L、血肌酐76umol/L,尿白蛋白/肌酐比值6562.82m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76.9mg/940ml,糖化血红蛋白6.5%,尿本周蛋白阴性,血轻链正常,乙肝三系阴性,血补体、血免疫球蛋白、ANA、ENA均正常。肾脏超声:双肾饱满伴回声改变,眼底检查: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CEA、AFP等正常、全腹及胸部CT正常。入院初步诊断:1.肾病综合征:1)糖尿病肾病? 2)膜性肾病? 3)多发性骨髓瘤?2.2型糖尿病。肾脏病理:光镜下见26个肾小球,球性硬化1个,毛细血管袢开放好,节段系膜区轻-中度增宽,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囊内见球囊滴,球囊壁血浆蛋白沉积,PASM-Masson染色见基底膜上皮侧较多嗜复红物沉积,见钉突形成;肾小管间质轻度慢性病变,小灶性肾小管萎缩伴轻度急性病变,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间质小灶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小灶性纤维化。小动脉节段透明变性。免疫荧光:3个肾小球,IgG 2+、C3 2+,弥漫颗粒状沉积于血管袢。IgA、IgM、C1q均阴性。电镜:弥漫上皮下大小不等块状沉积,球性钉突形成,足突融合、微绒毛变性。病理诊断:肾小球膜性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请结合临床。治疗予强的松片(30mg/日)、雷公藤多苷片(60mg/日)并逐渐减量及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小板聚集、护胃等治疗,现强的松片7.5mg/日、雷公藤多苷片20mg/日,2014-01-14复查尿蛋白1+、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24h,血白蛋白41g/L,血肌酐83umol/L。 2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包括三种情况,分别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接受肾活检的患者中,非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大约10%-85%[1],与国外研究发现以膜性肾病最常见不同,中国以IgA肾病最常见,其次才是膜性肾病[2]。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非糖尿病肾病中许多疾病是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缓解,而糖尿病肾病一般认为是不可逆的疾病,鉴别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肾活检被认为是鉴别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糖尿病肾病以重度系膜基质增殖、硬化为主要病变,大部分存在K-W结节,伴有肾小管萎缩及纤维化,而非糖尿病肾病多数无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及基膜增厚[3]。过去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大量蛋白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提示可能伴有非糖尿病肾病,是肾活检的指征之一[4],但新近荟萃研究发现伴有血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短的糖尿病病程、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及较低血压的水平等有助于鉴别是否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率过滤及血尿素等不具鉴别意义[5, 6]。 本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7年,1年前出现浮肿,入院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史上来看与糖尿病肾病较符合,但是患者血压正常,尿沉渣提示有镜下红细胞、眼底检查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仅轻度升高,故考虑存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可能,之后肾活检病理提示基底膜上皮侧较多嗜复红物沉积,钉突形成,IgG、C3弥漫颗粒状沉积于血管袢,电镜出现弥漫上皮下大小不等块状沉积,球性钉突形成,足突融合等典型的膜性肾病表现,而且无肿瘤、乙肝等继发性疾病,故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但同时肾脏病理也存在有肾球囊内见球囊滴,球囊壁血浆蛋白沉积等糖尿病肾病特异性表现,所以最后临床诊断为膜性肾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予激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蛋白血尿转阴、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更证明了患者合并膜性肾病。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浮肿等肾病表现,但同时出现血尿、不伴糖网、糖尿病病程较短、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及血压正常时尤其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非糖尿病肾病,以免引起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Olsen S, Mogensen C E. How often is NIDDM complicated with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An analysis of renal biopsies and the literature.[J]. Diabetologia,1996,39(12):1638-1645. [2] 金波, 刘志红, 葛永纯, et al. 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变迁[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33-139. [3] 段俗言, 孙彬, 毛慧娟, et al. 2型糖尿病肾脏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比较[J]. 临床肾脏病杂 志,2012,12(3):119-122. [4] 刘岩, 肖笑, 钟小仕, et al.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19-22. [5] He F, Xia X, Wu X F, et al.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predic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renal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Diabetologia,2013,56(3):457-466. [6] Liang S, Zhang X G, Cai G Y, et al. Identifying parameters to distinguish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s from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3,8(5):e64184.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简单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包括健康宣教、控制血压血糖及严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本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等指标,也更被患者所认可。 标签: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肾小球硬化,临床较为常见,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1-2]。本病常伴发很多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感觉丧失和肌无力等外周神经病变[3]。当合并血压升高时,存在非常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及时治疗及有效护理对抑制本病进展具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依据简单随机法按门诊号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进行。实验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35.2±5.6)岁,平均病程(6.7±1.3)年。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齡(33~75)岁,平均年龄(37.4±6.3)岁,平均病程(7.2±1.8)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健康宣传教育,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向患者宣传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性,血透期间严防其他并发症。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及心理护理等,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膳食护理方案,总体原则为低盐、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控制。嘱患者少食腌制食品,每日摄入食盐总量0.05);实验组血肌酐、尿蛋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降血压治疗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2〕。糖尿病与高血压互为危险因素〔3〕,每年高血压患者约有2%罹患新发糖尿病〔4〕,而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可高达60%〔5〕。糖尿病与高血压均可引起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肾病和神经病)以及脂质代谢紊乱,二者同时存在可显著增加心、脑、肾及眼底等靶器官损害。UKPDS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血压每升高10 mmHg,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增加19%,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率增加13%,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30%,微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10%〔6〕。丹麦学者Mogensen指出(2000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是致命的联合,将高血压与高血糖并存者喻为“处于双倍危险境地”的人群。对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最新UKPDS研究资料显示〔7〕,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可使全部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发生下降24%,降压治疗获得的益处甚至高于降糖治疗。ADVANCE试验结果显示〔8〕,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大血管与微血管复合事件的发生率。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 UKPDS、Berl、Marshall临床数据显示〔9~11〕,将糖尿病合

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舒张压控制在<80 mmHg,可以充分改善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状况。目前,JNC

Ⅶ指南建议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INVEST 研究显示,对于确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内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如果将收缩压降至130 mmHg以下则没有额外获益,反而增加死亡率〔12〕。ACCORD降压试验发现,与收缩压目标值<140 mmHg相比,<120 mmHg的强化降压并未降低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反而增加了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3〕。尽管目前尚不能确定对于不同基础特征的患者何为最佳血压水平,但血压过度升高和降低均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现有的研究结论,2009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再评价中推荐将<140/90 mmHg作为多数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但对于较为年轻、糖尿病病史较短、无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可以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2生活方式调整治疗 JNCⅦ推荐和主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调整血压,如每天快步锻炼30~45 min(最大量),即显示降血压效应;同时推荐戒烟和节制饮酒也有助于降血压效用〔14,15〕。血压为(130~139)/(80~89) mmHg的患者或没有蛋白尿或靶器官损害,可以继续3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果血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 降压治疗须根据血肌酐水平,考虑选择ACEI、ARB或CCB 文赵连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糖尿病像是高血压的“帮凶”,可加重患者小动脉损害,不但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雪上加霜”,而且特别容易伤害肾、眼等组织器官。由于病情发展快且隐蔽,早期往往没有病症,容易被忽视,当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60%~70%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因此,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无论病史多长,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病例介绍】万女士48岁,身高156cm,体重67kg,体重指数(BMI)28,血压168/104mmHg,心率67次/分。患者诉其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时高时低,有时下午头晕便自行服用降压药。有糖尿病病史,从不吸烟,无饮酒嗜好。平日口重,每日体力活动总量尚可。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 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于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血肌酐1.4mg/dL(124μmol/L),24h白蛋白尿200mg,属于糖尿病肾病2期。 最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2期。 【病例解析】 1.为什么会造成眼底动脉损害? 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在早期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动脉损害。眼底是人体小动脉分布最密集的器官之一,经普通的眼科检查可直接判断病变的情况,并由此推测其他器官小动脉的病变程度。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小动脉损害可表现为血管变细、扭曲、出血、渗出等不同形式,同时造成眼底组织如黄斑、视乳头缺血缺氧性损害。目前临床按损害程度由轻到重将高血压眼底改变分为4级(见图),级别越高,损害越重,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Ⅳ级眼底改变的患者,其存活期一般不超过5年。 万女士“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高血压Ⅱ级眼底改变。这与她血压长期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其眼底改变程度还不是很严重,目前对视力无影响,但应高度重视,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防止眼底损害病情进一步加重。 另外,糖尿病也是造成患者视网膜血管损害的因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是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病史和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有关。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病史超过10年,半数以上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且糖尿病视网膜病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为什么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动脉血管壁变硬,血管狭窄,当血管口径只有正常的30%时,会刺激体内过量分泌肾素,从而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生反应,产生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能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从而减少肾脏对水分的排出,增加血液总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血管越窄,肾素等激素产生得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高血压-肾素”形成恶性循环。 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血管管腔狭窄加重,肾组织长期缺血缺氧,可出现肾萎缩,使肾脏失去正常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引发尿毒症。所以,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应考虑药物是否对肾素等激素引起的恶性循环有阻断作用。 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约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肌酐和蛋白尿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血生化和尿常规中就可以检查,一旦确诊肾脏损害,须检查肾功能。肾功能检查的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肾脏的损害程度,为诊断提供准确依据。万女士血肌酐1.4mg/dL(124μmol/L),24h白蛋白尿200mg,提示她有轻度肾功能的损害,属于糖尿病肾病2期。处在这一期的患者,运动后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超滤状态仍存在,但万女士的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收藏)

---------------------------------------------------------------最新资料推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收藏)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刘艳杰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高血压,在未出现临床糖尿病前其高血压发生率与同龄人相似,患糖尿病后其患病率明显上升,研究报道是非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 2-5 倍。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使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 临床上将糖尿病中高血压病因分类为: 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伴高血压等。 治疗: 糖尿病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应尽早开始。 一、一般治疗 1 积极减肥,使体重达到标准体重。 通过适当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和控制每日总热量。 2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高脂血症。 3 限制钠盐的摄入: 每日 3-5 克。 4 坚持戒烟限酒。 5 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 二、药物治疗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最佳选择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高血压,在未出 1 / 15

现临床糖尿病前其高血压发生率与同龄人相似,患糖尿病后其患病率明显上升,研究报道是非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 2-5 倍。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使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 临床上将糖尿病中高血压病因分类为: 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伴高血压等。 治疗: 糖尿病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应尽早开始。 一、一般治疗 1 积极减肥,使体重达到标准体重。 通过适当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和控制每日总热量。 2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高脂血症。 3 限制钠盐的摄入: 每日 3-5 克。 4 坚持戒烟限酒。 5 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 二、药物治疗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最佳选择。 于餐前 1小时服用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副作用不多见,可有皮疹、白细胞减少、干咳。 于餐前 1小时服用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副作用不多见,可有皮疹、白细胞减少、干咳、味觉异常等,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