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互联网+银行分析报告

2015年互联网+银行分析报告

2015年互联网+银行分析报告
2015年互联网+银行分析报告

2015年互联网+银行分

析报告

2015年3月

目录

一、互联网+银行的背景 (5)

1、“互联网+”的三大核心动力:云网端+大数据+社会化分工 (5)

2、互联网+银行,真正的改变来自基础设施层面 (6)

二、“互联网+”深度介入,重构银行价值链 (7)

1、账户变革将带动零售银行渠道及媒介的虚拟化 (8)

(1)互联网将重构银行渠道功能 (8)

(2)账户管制放松,迎来远程开户时代 (10)

(3)线下支付结算网络软硬件将进行重构,迈入无卡支付时代 (11)

2、银行新盈利增长点将从规模走向流转速度 (13)

3、大数据及供应链才能真正打开银行小微信用蓝海 (15)

三、渗透融合,“互联网+”带来银行价值发现 (18)

1、微众银行:做银行和客户的“接口平台” (19)

2、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搭建壁垒,“互联网+”带来价值发现 (21)

(1)银银平台为兴业银行构建了强大的业务壁垒 (21)

(2)银银平台转战线上,钱大掌柜/钱包发力增长 (23)

“互联网+”按照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

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

社会各个部门的扩散,本质在于传统行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互联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从金融产业链的角度,我们认为”互联网+”对银行的影响不是来自于应用层的具体业态(如余额宝、P2P、众筹等),而是凭借“互联网+”三大核心动力(云网端+大数据+社会化分工体系)对基础设施层面的改造。“互联网+”对包括账户安全体系、支付清算、信用征信、资产交易平台的介入才会真正重构银行价值

链。

“互联网+”深度介入,重构银行价值链。“互联网+”深度介入金融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层,将带来银行价值链重构,具表现在:1)账户变革带动零售银行渠道和媒介的虚拟化。银行渠道变革中,首先

是对IT设备及流程的再造,个人零售业务向互联网迁徙。NFC支付、扫码支付等技术的快速推广,线下支付结算网络软硬件将进行

重构,迈入无卡支付时代。

脸部识别算法及数据库交叉验证,迎来远程开户时代。2)银行新盈利增长点将从规模走向流转速度。目前银行信贷投放已经由“信贷额度”硬约束逐渐转向“资本金、风险”硬约束,资产交易和撮合平

台的出现将盘活存量信贷,优化整体社会的风险收益配置效率,使

得高风险偏好资金和低风险偏好资金均可以获得资源优化效率使

用。3)大数据及供应链才能真正打开银行小微信用蓝海。

在传统银行利用线下“人海战术”、发放抵押担保类小微的模式受阻,叠加经济下行周期小微不良爆发更趋于严重,越来越多的银

行也开始尝试新型的互联网模式,比如借助第三方支付、电商等数

据开拓小额贷款业务、借助互联网积累的数据进行供应链上下游闭

环开拓模式。

渗透融合,“互联网+”带来银行价值发现。银行在对公、同业等大额信贷领域的优势短期内不是“互联网+”可以简单撼动。“互联网+”给传统银行带来的应该是改变而非取代,“互联网+”和银行将相互渗透融合,带来银行价值的重新发现。一方面“互联网+”对银行渗透,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未来将成为互联网生态圈闭环

中的中介端口,成为金融机构低成本试错平台,未来能够接入这一

生态链环中的银行将从中收益。

另一方面是银行对“互联网+“的融合,典型代表是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依靠对中小银行的IT系统的科技渗入,兴业银行已在实质意义上拥有了对接入银银平台500多家金融机构、3.9万个网点进行内部清算、结算的能力。幵且银银平台转战线上,钱大掌柜/钱包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