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考试心理辅导小组参考资料

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指导教师:杨小平路金声周霞

一、放松训练的原理

(一)、什么是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又称松弛反应训练或自我调整疗法,这是一种通过对身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对体内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放松训练要求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时要按照规定完成特定的动作程序,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使人逐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以求降低机体的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紊乱的心理、生理功能,增强适应能力。

这种放松训练的直接反应主要表现在人体肌肉的放松上。为什么肌肉放松会降低焦虑并同时给人带来好心情呢?因为肌肉放松可以使血管得到舒张。有的研究指出,良好的肌肉放松状态可使血管比紧张时扩大十几倍。而心理学家发现,血管舒张,就会产生愉快情绪;血管收缩,器官肌痉挛,就会产生恐怖情绪。

我们人体中有一种神经系统叫植物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顾名思义,这一神经系统的动作不受我们意志的支配,也就是说它们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动运行的。植物神经广泛分布于内脏、血管和所有腺体,调控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比如控制心跳、呼吸,以及调节腺体分泌(出汗、流泪、流口水),从而维持体内的一切生理变化的均衡。植物神经系统又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互相制约。交感神经系统通常在个体紧张并警觉时发生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常在个体松弛状态时发生作用。而放松训练产生的松弛反应恰好能够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的兴奋性,从而对抗紧张的情绪反应。所以,放松训练不仅可以克服过度焦虑的心情,还可以使一些由紧张情绪诱发的心身疾病得到治疗和预防。

因此,持久地坚持自我放松训练是增强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对付焦虑情绪的“天敌”。

(二)、放松训练在生理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有哪些?

在人类历史上,各民族一直都在探索通过放松训练来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实践证明,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功,日本的坐禅以及近代欧美各国的各种放松训练都能达到有效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放松训练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1)生理生化反应。在放松状态下可出现呼吸频率和心动频率减慢,血压下降,全身骨骼张力下降等反应和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和全身舒适的感觉。这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有关功能下降,而复交感神经系统的有关功能上升,机体耗氧量和耗能量都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增加,唾液分泌增多(古人造“活”这个字就有这个生理反应的意义),指端血管容积增大,血液中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去甲肾上腺素明显降低。这些反应都说明在放松状态下,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以及内分泌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各方面的功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心理效应。在进行放松训练时,不仅一般都会有头脑清醒、心情愉快和全身舒

适的感觉,有的人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感觉,如感觉肢体有刺痛感、麻木感、骚痒感、跳动感和飘浮感,甚至感到肢体的长短也有变化,有时还会伴随肢体的不随意动作等。这些现象被称为“释放现象”,能有效地发挥调整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3)在高级心理活动效应方面,放松训练可以改善记忆功能,提高智力,稳定情绪,提高学习效率。长期进行训练还可以调整改善人的某些个性,陶冶性情,进而改变人对紧张刺激的不良心理的反应。此外,放松状态还有利于左右两半大脑的协调运作,调动大脑潜能。

(三)、气功的呼吸调节训练又叫做“吐纳法”,“调息法”。它要求练习者要有意识的调节呼吸,做到悠、匀、细、缓四个字,并且与放松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节身心动作和谐,养精蓄锐的目的。其实质在于通过调息训练达到控制心理活动,即所谓:“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息愈调”的功效。调息是气功的基本功之一,是气功的动力。

1.为什么说练气功要从“调息”入手

人的呼吸包括内呼吸和外呼吸。练功的时候使用“自我意识”调整和锻炼的室外呼吸的呼吸运动,利用外呼吸来影响内呼吸。所谓内呼吸是指“体内真气活动的情况,即细胞摄取氧及养料,能量转移的过程。”包括了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过程。初学练功要从调息入手,其理由是:

⑴外呼吸使机体摄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为生命所必须;⑵利用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推动真气循经运动,赋予机体各组织以生命动力;⑶协调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改善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调息的生理学基础

呼吸运动是一种介乎于“随意”与“非随意”运动之间的一种骨髓肌运动,其“随意”节律活动由脑干的呼吸中枢来调节,“随意控制性”活动由大脑皮层来管理。调息属于“随意控制性”呼吸运动。

支气管壁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大量生理学资料证明,呼吸中枢的兴奋可以广泛地扩散到各级神经中枢,包括植物神经中枢在内。吸气中枢兴奋时能向交感神经系统扩散,呼气中枢兴奋或吸气中枢抑制时能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这就提供了人类通过调息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可能性。……协调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从而改善内脏器官的生理活动及机体能量代谢过程。

3.调息的生理作用

⑴对机体进入气功态有促进作用在调息过程中,参与调节呼吸的大脑皮层部位就处于兴奋状态,它可通过负诱导(即兴奋过后使大脑抑制过程增强的现象)使皮层其他部位进入抑制状态。这可能是调息促使大脑皮层“入静”的生理活动基本的过程。同时由于呼气时伴有副交感神经兴奋和交感神经活动抑制,人的机体容易进入松弛状态,所以在呼气时才能用意识加强,促使躯体放松。

⑵改变气体代谢促进细胞内新陈代谢深慢的腹式呼吸使肺泡通气充分,横隔活动幅度较自然呼吸大三四倍,吸气时横隔明显下降,肺充分地扩张,胸内负压增大,促使全身各部回流入心的血液加多加快,增加右心室输出量及肺动脉内血流量,血氧饱和度得以维持接近正常水平或略有增高。

⑶协调植物神经机能,改善所支配器官的生理活动

当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多半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安静时则是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加强。练功时注意呼气锻炼意守丹田时,可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协调它们的机能活动。气功腹式呼吸可使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这些均与副交感神经

活动增强相符合。

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的协调,它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生理活动也相应改善,机体的“耗能反应”降低,“贮能反应”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增强,利于细胞的“自我修复”和机体“耗损”的恢复,从而促使机体疲劳解除或疾病好转。

总之,气功可以改变“不随意”内脏器官活动的效应,使人们有可能通过气功的“自我调节”来改善某些器官功能防治疾病。

(四)、关于“主动呼气,被动吸气”。

气功锻炼时,“意念”主要是放在呼气上,所采用的是加强呼气的方式。

1.前人有“呼气为补,吸气为泻”的说法,这种说法与现代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动物实验证明,呼气时副交感神经系统趋向于兴奋性增强,吸气时交感神经系统趋向于兴奋性增强。因此当采用“主动呼气,被动吸气”的呼吸方式进行锻炼时,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避免了因“主动吸气”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支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前者兴奋性增强时将出现骨骼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呼吸和心律减慢,瞳孔缩小,机体代谢率降低,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消化酶活性增强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平衡,降低了机体能量消耗,有增进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可以概括地称为“储能反应”,或者说具有“补益作用”。而当后者兴奋性增强时将出现相反的变化,如瞳孔扩大,呼吸增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骨骼肌紧张,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分泌减少等。前人说“吸气为泻”,就是由吸气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但是应当注意,练功时也只宜适当加强呼气,不可过度,因为呼气过度就然会引起下一个吸气过程的加强,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过犹不及”了。

2.注意呼气(主动呼气)对于心、肺等内脏器官的作用:

主动呼气的动作主要依靠肋间内肌、腹壁肌肉等收缩来进行,使这些在平静呼吸过程中不易得到锻炼的肌群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使人体气体交换增强,可以提高心肌耐缺氧缺血的能力。

肋间内肌和腹肌在呼气过程中收缩,腹腔内压强增加,膈肌升降幅度比较平静呼吸时增大,使腹腔内脏得到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并使腹内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量增加,对消化系统的某些疾病产生一定疗效。

3、注意呼气的重要意义:只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这样的呼气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相应地制约交感神经,可以缓解由于长期紧张而来的不适症状,并可使人放松入静。由于血管舒张良好,有降压和止痛作用。对各种心脏病都有卓越的疗效,并能使消化系统功能增强。

二、放松训练的原理及方法简介

(一)、循序渐近自我放松法:

1、特点: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扩及全身。这是一种既科学又适合个体掌握学习的方法,它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即使个别要领、动作不很准确也不影响放松的效果。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头——躯干——腿。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目前的准备状态时,这种专门的放松训练非常有效。

2、环境要求:安静整洁的房间,光线柔和,房间周围没有噪音。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放松者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行为治疗者多用会谈室进行对求助者的肌肉放松训练。

3、声音要求:训练时,一般是治疗者本人用语言指示求助者放松,说话声音应低沉、放柔和愉快。

4、准备工作:让学生靠在椅子上,或躺在躺椅上、床上、地板上。尽量使自己的姿势舒适些,去掉眼镜、松开领带、腰带、鞋子。闭上或半闭双眼。

5、对肌肉放松法做整体说明:辅导教师可以告诉当事人“我们即将进行一项系统的全身松弛训练。你将会发现她相当有趣,但是我将依你的要求调整速度。首先紧握右手——对了,就是这样——紧握5秒钟,1,2,3,4,5现在放松,注意放松与紧张之间有和不同。当你放松时,体会一下这种轻松的感觉,我们要求你对全身每一组肌肉进行相同方式的训练,交互施以紧张与松弛,现在开始。”按次序放松肌肉练习,对右手再做一次紧张放松练习,然后依下述顺序进行训练。每一次对每一组肌肉做到:收紧肌肉——坚持5秒——放松10秒——体会紧张与松弛的区别。在进程中可适当穿插深呼吸。即深呼吸三次,每次吸气后停住,再徐徐呼出。肌肉放松次序及紧缩指令为:

“下面我将让你逐个紧张和放松你身上的主要肌肉群,从放松双手开始,然后是双臂、脚、下肢,最后是头部和躯干。”[停一下。]

“现在我请你……。”

第一步:“深深地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请慢慢地把气呼出来,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停一会。]“现在我们再做一次。。请你深深地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 10秒。〕“好,请慢慢地把气呼出来,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停一会。]

第二步:“现在,伸出你的前臂,攥紧拳头,用力攥紧,注意你手上的紧张感受。”(大约10秒。)“好,现在请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是放松的标志,请你注意这些感受。”[停一会。]“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三步:“现在,弯曲你的双臂,用力弯曲,紧张双臂的肌肉,保持一会,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臂,体会放松后的感觉,注意这些感觉。”[停一会。]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四步:“现在,开始练习如何放松双脚。”[停5秒。]“好,紧张你的双脚,用脚趾抓紧地面,甩力抓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脚。”[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五步:“现在,我们放松小腿部位的肌肉。”[停5秒。] 请你将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地面,绷紧小腿上的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六步:“现在,请注意大腿肌肉。”[停5秒。]“请用脚跟向前向下压紧地面,紧张大腿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七步:“现在,我们注意头部肌肉。”[停5秒。]“请紧张额头的肌肉,皱紧额头、皱紧额头,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现在,请紧闭双眼,用力紧闭双眼,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第八步:“现在。转动你的眼球,从上,到左,到下,到右,、加快速度;好,现在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你的眼球,加快速度;好,停下来,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现在,咬紧你的牙齿,用力咬紧,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

底地放松。”[停一会。]

第九步:“现在,用舌头顶住上腭,用劲上顶,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第十步:“现在,请用力把头向后,用力压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第十一步:“现在,收紧的你下巴,向内收紧下巴,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现在再做一遍。”[同上。]

第十二步:“现在,请注意躯干上的肌肉群。”[停5秒。]“好、请你往后扩展你的双肩,用力往后扩展,用力扩展,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三步:”现在,向上提起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接近你耳垂,用力上提双肩,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四步:“现在,向内合紧你的双肩,用力紧合双肩。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五步:“现在。请抬起你的双腿,向上抬起双腿,弯曲你的腰,用力弯曲腰部,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六步:“现在,紧张臀部肌肉,上提会阴,用力上提,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好,放轻,彻底地放松。”[停一会。]“我们再做一次。”[同上]。[休息2分钟,再从头做一遍。]

6、结束放松:“这就是整个放松过程。现在,感受你身上的肌肉群,从下,向上,使每一组肌肉群都处于放松状态。首先,[慢],你的脚趾,你的脚,你的小腿,你的大腿,你的臀部,你的腰部,你的胸部,你的双手,你的双臂,你的脖子,你的下巴,你的眼睛,最后,你的额头,全部处于放松状态。”[大约10秒。]

“请注意放松时的温暖、愉快的感觉,请将这种状态保持一、二分钟。然后,我将从…-?数到…五?,当我数到…五?时,请你睁开眼睛,感到平静安祥,精神焕发。”[停一、二分钟。]“好,当我数到…五?时,请你睁开眼睛,感到平静安详,精神焕发。…一?,感到平静;…二?感到非常的平静安祥;…三?感到精神焕发,…四?感到非常的精神焕发;…五?请睁开眼睛。”

学生接受了放松训练之后,需要回家去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头几次放松训练并不能使肌肉很快进到深度放松,需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效果。

(二)、其他常用的松弛疗法

1、、呼吸松弛训练法:在发怒、激动、恐慌时,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呼吸的急促,甚至觉察不到呼吸困难,由于这样,反而更增加了紧张。如有些人紧张时声音颤抖,音色嘶哑,就因为支气管壁的平滑肌痉挛,这样一来,会更使他们不安起来,以至更使他们失去控制。因此,在从事预计会引起紧张的活动之前,做一做呼吸松弛训练,使自己的呼吸保持一种平静,舒缓的节奏,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达到松弛目的。

2、想象松弛训练法。遇到不良情境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时,运用自己充分和逼真的想象力,主动地想象最能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用以转换或对抗不良心理状态。例如想象自己躺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海边聆听大海的波涛声,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情趣,想象自己在环境幽雅、景色迷人的公园里休憩,在风光迷人、空气清新的优

美环境中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乐趣,心境无比舒畅。想象的内容最好是自己过去亲自经历过的生活情景、并且能唤起终身难忘的轻松愉快心理。对于一位足不出户、想象力不丰富、生活经历贫乏者,补救的办法是想象自己观看过的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影视节目中的片断情景。

3、自我暗示松弛训练法。又称"自我命令法"。利用指导性短语,自我暗示、自我命令,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意志力量,保持镇定平衡的心理状态。例如:"这些感觉虽然可怕,但不足畏惧,我可以改变它的意义";"我太惊慌失措了,我不必为此小事大惊小怪,我会自己克服的";"这些情境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会排除克服的"。指导性短语由患者自行设计制定,不必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求短小精焊,流畅顺口,具有鼓舞斗志和自我命令、自我镇静的作用。实践表明,当患者在做一件会引起自己恐惧焦虑的事时,事先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采用本法训练后再行动,确实具有镇静治疗作用。

4、简单易学的放松训练法。方法为:(1)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姿势。(2)闭目养神。(3)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逐渐进行到面部,完全放松。(4)用鼻呼吸,并能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当呼气时默诵1……,吸气时默诵2……。(5)持续20分钟,可以睁开眼睛核对时间,但不能用报警器。结束时首先闭眼而后睁开眼睛,安静地坐几分钟。(6)不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地达到深度的松弛,耐心地维持被动心态。让松弛按自己的步调出现。当分心的思想出现时不要理睬它,并继续默诵1……和2……。随后松弛反应将不费力地来到。进行这种训练,每天1~2次。不要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因消化过程可能会干扰预期效果。

5、三线放松功:这是静功的一种,目的是有意识的注意全身各部位结合默念“松”字,使之放松,使全身调整得自然、舒适、轻松,解除一切紧张状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平定情绪,安定心神,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消除应激,防止疾病,增强体质。其基本方法是将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的依次进行放松。坐式要领:头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身躯正直,两手分别放在两边大腿膝部,掌心向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垂直于地面,膝关节弯曲位90度角,鼻尖对脐,两眼轻轻闭合,舌抵上腭。仰卧式要领:平身仰卧在床上,

①头顶→两颈→两肩→两上臂→两肘→两腕→十指

②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脚趾

③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部→两膝窝→两小腿后面→两脚底

进行训练时,姿势取端坐位或平卧位;自然呼吸,宽衣解带,解好大小便;思想注意一个部位(即按次序意守每一个部位),配合呼吸,意守部位时吸气,默念“松”字时呼气。

肌肉训练方法及其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胸大肌杠铃 目标肌肉:胸大肌 训练目的:肌力肌耐力 器械名称:杠铃 动作名称:仰卧杠铃推举 设计原理:胸大肌向心收缩时可以使大臂在肩关节水平屈,该动作阻力向下,克服阻力向上做功时包含肩关节水平屈的动作,所以此动作可以训练胸大肌。 身体位置:仰卧,两脚自然打开,踩实地面,收腹挺胸,让整个的后背靠在训练凳上,眼睛和杠铃杆一条直线。双手采用正握闭握中握距的方式。 身体姿态与稳定:收腹,挺胸,从侧面看耳肩宽一条直线。 运动轨迹:由下向上 运动幅度:向下时肘关节和肩关节同高,大小臂成90度。向上时肘关节自然伸直。 呼吸:向下时吸气,向上时呼气 时间:向下2-4秒,向上2-4秒 安全提示:收腹保持身体稳定,不要耸肩防止肩颈损伤,手腕保持中立位防止腕关节损伤,向上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防止肘关节损伤。 是否有保护:有保护。 胸大肌器械 目标肌肉:胸大肌 训练目的:肌力肌耐力 器械名称:坐姿推胸训练器 动作名称:坐姿推胸 设计原理:胸大肌向心收缩时可以使大臂在肩关节水平屈,该动作阻力向后,克服阻力向前做功时包含肩关节水平屈的动作,所以此动作可以训练胸大肌。 身体位置:调整座椅高度和配重。坐姿,两脚自然打开,脚尖向前,膝盖冲着脚尖方向,踩实地面,收腹挺胸,让整个的后背靠在训练靠背上,双手采用正握闭握中握距的方式。 身体姿态与稳定:收腹,挺胸,从侧面看耳肩宽一条直线。 运动轨迹:由后向前 运动幅度:向后时肘关节和肩关节同高,大小臂成90度,使胸大肌充分伸展,向前时肘关节自然伸直,使胸大肌充分收缩。 呼吸:向后吸气,向前呼气 时间:下2-4秒上2-4秒 安全提示:收腹保持身体稳定,不要耸肩防止肩颈损伤,向上时肘关节不要过伸防止肘关节损伤,手腕保持中立位防止腕关节损伤。 是否有保护:无保护。 胸大肌自重 目标肌肉:胸大肌 训练目的:肌力肌耐力 器械名称:自重

力量训练基本原理

力量训练基本原理 1、专门性原理 2、超负荷原理,负荷——恢复——超量恢复 3、顺序性原理: (1)小负荷次数多——大负荷次数少 ↓↓ 影响肌肉结构肌肉内协调功能的改善 ↓ 初期增值后期 优先发展大肌肉群的力量,后发展小肌肉群力量练习。 (1)负重练习后进行抗阻力及各级跳,有利于恢复肌肉弹性。 (2)力量素质练习后发展耐力素质有利于促进快速恢复。 (3)速度练习后进行爆发力练习 (4)跳跃练习后可进行速度练习 4、量化控制性原理 渐进性原理每次增加的负荷为原负荷的5%—10%左右。 负荷强度、重复次数及作用 强度% 重复次数主要作用 95以上 1 发展肌内协调能力 85—95 2—3 65—85 4—7 →促进肌肉肥大 40—65 8—12 →提高速度力量 40以下13以上→提高力量耐力 5、周期性原理: 7、经常性原理:隔日练习为好,力量增长后若每周进行一次训练,力量就会保持原有水平。 8、针对性:力量练习要多样,同趣味性,竞争性结合 女子练习的次数可多些,量应少一些,效果好,练习下肢力量时注意背肌的训练 9、合理性原理 10、恢复性原理,力量练习,间隔3—5分,力量耐力的循环训练可采用不充分休息; 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如跳深在赛前两周停止,保证超量恢复; 力量练习后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有利于恢复过程; 大力量练习后进行一下多级跳、跑练习可增加肌肉弹性恢复; 加强恢复(生理与心理) 1、专项速度: 高抬腿、小步跑、缩短步长的间隔跑、下坡跑和快速摆臂。 30m—60m反复跑,负重跑20m、30、50、60、100m 2、弹跳力练习: 向上纵跳、跳深、跳栏架、立定跳、多级跳。 用立定助跑的一级到十级跳,立定助跑的2—4步的单腿二、三级跳,各种负重的跳跃。3、快速力量: (1)关节力量:半蹲跳起、负杠铃的蹲伸、蹲跳起、双脚交换跳及持壶铃跳、跳台阶。(2)绝对力量:抓举、高翻、全蹲、半蹲、坐蹲、壶铃跳、负重跳台、负重蹬摆、持壶铃

体能训练的方法

: 一、耐力训练 1、xx: 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xx: 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 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 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 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 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 xx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 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专项体能训练方法.doc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六、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1、力量素质的种类 2、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3、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4、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要求 5、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6、NBA力量训练 (一)力量素质的种类 1、最大力量:运动员在随意性肌肉收缩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克服阻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和最大的意志紧张力,同时不同工作肌的关节角度对最大力量的发挥有重要影响。 1、速度力量:人体肌肉在快速收缩时所表现出克服阻力的能力。 3、力量耐力:运动员长时间保持合理动作的能力 三种力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过分发展某种力量素质会影响另一种力量素质发展。影响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1、动力肌的生理横断面红、白肌纤维的比例 2、参入肌肉工作运动单位的数量 3、协同肌的同步性和对抗性肌退让性工作的协调配合 4、在篮球实践中还受到各种技术动作力学结构的影响。 (二)、篮球比赛中对抗力的表现形式 1、篮球比赛中的对抗力在实践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在地面发生身体接触和在空中发生身体接触。 2、在移动中发生身体接触时,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肌力,即最大力量的发力在时间上比对手快,对抗力就强。

3、跳起在空中时的身体碰撞则主要利用身体的惯性力和协调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利用身体做想向运动,保持运动轨迹,完成技术动作。 (三)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1、力量训练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对力量练习手段进行分析和筛选。 2、力量的构成和分类认识不清。篮球比赛主要需要的是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3、力量训练忽视篮球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 4、力量训练杠铃挂帅,方法单一落后 5、力量训练内容的偏差与误区 (四)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要求 1、要针对运动员专项素质弱点,区别对待 2、要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 3、要注意各肌肉力量的平衡发展 4、要适时地专门安排训练时间 5、要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安排训练计划。 6、要克服片面发展绝对力量。 7、要力求选择与篮球运动技术、结构相一致的动作方法。 (五)力量训练阶段划分 1、建设性力量训练阶段(打基础阶段):是整个力量训练的物质准备阶段。 2、提高最大力量阶段:提高肌肉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目的是为了快速力量和弹跳力服务。持续时间约2个月 4、使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或专项力量耐力阶段:根据运动项目需要和特点,训练获得最大力量必须在运动专项中表现出来,即必须转变为专项所需要的爆发力和力量耐力 5、保持阶段:保持前面各阶段已经获得的力量训练水平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_自修订版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 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核心肌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核心肌群的位置,包括深层的小肌肉群和浅层的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和部 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等,这是维持脊椎稳定的最重要的核心 肌群,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各脊椎椎体间的稳定能力,并可以 使脊椎维持在正中区域的范围内。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臀部肌群等。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让核心区域肌群起到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械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普拉提练习形式;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7,两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时间固定,动力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也需要固定。课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增加练习时间、练习次数、组数或加大负荷重量,由徒手练习变为有器械的负荷练习,动作内容和形式逐渐复杂等。在核心力量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配合呼吸,强调注意力集中。 五、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核心稳定力量的负重较轻,许多练习甚至是徒手的克服自重练习。同时,由于核心稳定力量的主要功能在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所以该力量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

体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体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体能训练是由体能相关理论、体能训练及实验教学部分组成的课程内容。(二)编写依据:根据2008版《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旅游与户外运动方向的教学具体情况,以及新形势的需要而制定。(三)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树立刻苦锻炼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 2、系统学习和掌握体能相关理论、基本训练方法和体能能力对技能的渗透基本原理。 3、在系统学习和掌握体能相关理论及训练方法基础上,重点领会各户外运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达到贯通学生所学基础和户外运动理论与训练实践的结合,为学生认识体质与运动能力关系打好基础。 4、具有独立从事户外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及基本科研工作能力。 5、增强运动素质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水平。 6、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 (四)课程代码: (五)教学时数与分配:本课程52学时, 3 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 理论课20 实践课16 实验课12 考核 2 机动 2 合计52

1、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体能及体适能概念及关系释义2学时体能的构成及各主要项目体能构成的特点4学时体能的实现方式及促进与限制因素2学时 影响体能的因素2学时 促进体能提高的因素2学时 体能训练的恢复原理2学时早期高强度体能训练的正面与负面效果2学时提高基础体能能力与专项体能能力的方法及原理4学时 合计20学时 2、训练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静态与动态柔韧能力及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静态起动能力及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动态起动能力及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起动与疾加速能力及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疾加速能力与高速运动能力及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无氧移动耐力能力及无氧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有氧移动耐力能力及有氧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发展各个运动专项的移动灵敏能力及力量练习效果转化训练2学时 机动2学时 合计18学时 3、教学实验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个人经历体能训练评价4学时* 观摩运动训练专业和竞技体校体能训练课及评价2学时

力量训练原理及方法

就力量训练而言,最好先从大肌肉群开始,例如胸部、腿部和背部。较大的组合练习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更大且能稳定肌肉。胸部和背部练习应在腿部练习后进行。?对抗肌肉群应按次序进行,例如,胸部、背部、腘绳肌和股四头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这样对身体动作和姿势不会产生副面影响。 腹部练习也应该进行。在训练计划中,过早进行腹部练习会削弱支撑系统并容易导致腰部受伤,特别是进行力量练习时如蹲起 第二节最大力量 ?1定义: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2发展最大力量的途径:加大肌肉横断面(hypertrophy);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量,以加快工作中ATP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进和完善运动技巧。 3.最大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1强度:本人最大负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负荷(60-80%);一般不采用极限负荷保证重复次数和时间,防止外伤、减轻心理负荷。注意每周穿插;不采用40%以下的强度运动单位少、红肌纤维参加工作的成分增加。注意准备过程。 3.2重复次数组数 负荷强度、重复次数及作用 ,适当加快 1 .5-2.5秒;动作速度不可太快,如用惯性去克服阻力,降低训练效果。 ? 3.4间歇时间:增大肌肉体积;改善肌肉协调;注意基本恢复。 力量训练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 ?大力量设计:高负荷、低重复次数、完全休息 ?肌肉体积:中等负荷、大训练量、完全或不完全休息 ?力量耐力:低强度、大运动量、不完全休息

4.发展最大力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4.1重复练习法:负荷强度为75-90%。训练组数为6-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间歇3分钟。 ?4.2阶梯式极限用力法:又称金字塔负荷体系。一次课的练习从较低的负荷开始,逐渐加大负荷而减少练习次数。保加利亚举重教练阿巴杰耶夫将这种方法发展为将负荷的强度加到100%,即要求达到当天最高水平(见图)。?4.3静力训练法: ?以肌肉收缩力克服和对抗外力,使肌肉张力改变,长度不变,环节不运动。 ?通过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来发展最大力量。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3一6秒,练习4次,次间间

举重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探析

举重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探析 【摘要】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因此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力量训练构成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力量训练方法手段 1 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 1.1 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人体相应环节运动,肌肉张力不变,改变长度产生收缩力克服阻力的训练为动力性等张训练。可分为向心克制性及离心退让性两类工作形式。 1.1.1 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肌肉在做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时,肌肉长度逐渐缩短,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练习时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角度,可得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1.1.2 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实验表明,肌肉做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比肌肉做向心收缩时所承受负荷的两倍。由此,人们利用离心收缩的原理创造了“退让训练法”。如用杠铃做的两臂弯举中,当臂部积极用力将杠铃往上举起后,再用手抵抗回降动作慢慢地将杠铃放下就属于此种性质工作。 1.2 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在身体固定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称之为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肌肉做静力性收缩时,可以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表现出的力量大,力量增长也快,并节省训练时间。但是由于肌肉紧张,血管封闭,肌肉中血液循环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暂时中断,因而工作不能持久。 运动员完成静力练习时常常憋气,憋气有利于运动员表现出最大力量。如运动员背肌力量在吸气时可达到119公斤,呼气时为127公斤,憋气时,可达到133公斤。但是运动员憋气时间过长,会使胸内压升高,肺的血液循环恶化,从而导致脑贫血,产生休克。所以在练习前应做几次深呼吸,并注意控制憋气的时间。憋气时间与负荷强度有关,如负荷强度为100%时,憋气时间为2~3秒;负荷强度为90~80%时,憋气时间为4~8秒;负荷强度为70~60%,憋气时间为6~10秒。 一次训练课的静力练习时间不应过长,冬季训练中高水平运动员可达半个小时。夏季比赛期,为保持已有力量水平,每次训练5~10分钟即可。静力练习应与动力练习结合起来,可按照1:5的比例安排练习。 1.3 等动收缩练习。等动收缩训练是由美国李斯特尔等人与1967年创立。等动力量训练在特制的等动练习器上进行,练习时,肢体动作速度保持不变,肌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能:是指有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2.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3.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4.专项体能训练:是指采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顺利有效地运用,从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5.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6.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运动训练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体能训练原则:是依据体能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体能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8.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9.身体机能: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10.力量素质:人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 11.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最大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12.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阻力时,使器械或人体产生可能的位移,它是肌肉加速度能力是表现。 13.力量耐力:运动员在一定阻力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 1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15.耐力素质:是指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16.专项耐力:是指在专项负荷的条件下,为了专项成绩而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用以抵抗疲劳的能力。 17.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 18.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不同构造的关节所许可的屈伸动作及其动作的活动范围。 19.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积累而造成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20.运动素质: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 21.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二、填空题 1.身体形态的外部特征指标主要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等。

力量训练原理及方法

就力量训练而言,最好先从大肌肉群开始,例如胸部、腿部和背部。较大的组合练习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更大且能稳定肌肉。胸部和背部练习应在腿部练习后进行。 对抗肌肉群应按次序进行,例如,胸部、背部、腘绳肌和股四头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这样对身体动作和姿势不会产生副面影响。 腹部练习也应该进行。在训练计划中,过早进行腹部练习会削弱支撑系统并容易导致腰部受伤,特别是进行力量练习时如蹲起 第二节最大力量 1定义: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2发展最大力量的途径:加大肌肉横断面(hypertrophy);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量,以加快工作中ATP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进和完善运动技巧。 3.最大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强度:本人最大负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负荷(60-80%);一般不采用极限负荷保证重复次数和时间,防止外伤、减轻心理负荷。注意每周穿插;不采用40%以下的强度运动单位少、红肌纤维参加工作的成分增加。注意准备过程。 重复次数组数 负荷 强度 959085807570656055504540 负荷 次数 123456789101112 负荷到8,训练到12 负荷强度、重复次数及作用 强度重复次数主要作用 95以上85—951 2—3 发展肌肉协调能力 65—85 40—654—7 8—12 促进肌肉肥大 提高速度力量 40以下13以上提高肌肉耐力 练习的持续时间:增大肌肉体积,动作速度应适当放慢,动作保持4-6秒;改善肌肉协调,适当加快1 .

秒;动作速度不可太快,如用惯性去克服阻力,降低训练效果。 间歇时间:增大肌肉体积;改善肌肉协调;注意基本恢复。 力量训练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 大力量设计:高负荷、低重复次数、完全休息 肌肉体积:中等负荷、大训练量、完全或不完全休息 力量耐力:低强度、大运动量、不完全休息

(复试)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1、体能训练概论 考试内容 体能的定义、分类、意义;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基本影响因素。 要点 (1)系统掌握体能训练原理基础理论知识、意义以及体能训练内容; (2)了解现代体能训练的趋势与发展阶段。 2、力量训练 考试内容 力量训练概述;抗阻力量训练;超等长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基础、种类及特点;决定人体抗阻能力的有关因素。 要点 (1)了解体能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神经肌肉学因素以及力量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3)了解不同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熟悉不同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解决力量训练在各专业教学训练竞赛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3、速度训练 考试内容 速度概述;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训练;移动速度训练和基本要求;速度评价。 要点 (1)掌握速度的定义、分类; (2)熟悉反应速度训练、动作速度训练、移动速度训练的影响因素,掌握各类速度训练的方法、途径、影响因素、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3)了解各类速度的评定。

4、耐力训练 考试内容 耐力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及其基本要求;耐力测试。 要点 (1)掌握耐力的定义、分类; (2)熟悉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影响因素; (3)掌握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基本要求、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4)了解耐力测试的方法与应用。 5、灵敏训练 考试内容 灵敏定义、分类、评定;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意义;程序化灵敏练习;随机灵敏练习。 要点 (1)了解灵敏的定义、分类和训练意义; (2)熟悉灵敏训练的评定测试方法;掌握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运动技巧与训练手段。 6、柔韧训练 考试内容 柔韧性概念、作用;影响柔韧性的因素;柔韧练习的生理机制、分类、注意问题;柔韧性基本练习。 要点 (1)了解柔韧性训练的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柔韧练习的生理机制、分类以及柔韧性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3)掌握柔韧性练习基本原则、方法与评价。 7、核心稳定训练

体能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考试科目:体能训练的原理与方法考试时间:2015年5月20日学生姓名:陈俊庭学号: 201401033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答题须知: 1.严格遵守考试规则。 2.考生应用黑色或蓝色钢笔、中性笔答卷,不得使用其他颜色或其他种类笔书写答案。 3.考试或考查课如要求电子打印版答卷,须采用统一格式。 4. 打印格式要求为:A4(297毫米x210毫米)白纸;左、右、上、下页边距各2.0cm。题目三号黑体,居 中,单倍行距,最多2行。正文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双面打印。 试题题目: 题目:培养学生专项力量素质练习 目的:1.提高学生的上肢、下肢、腰腹力量 自然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米)体重(kg) 体质 李友运男25 1.78 80 良好 陈俊廷男24 1.76 63 良好 杨阳女24 1.64 57 良好 徐丽女24 1.60 58 良好 祁敬云女24 1.60 54 良好 魏来男26 1.85 72 良好 张俊龙男23 1.83 90 良好 淮琳卿男22 1.72 70 良好

时间:一周三次分别是周一下午 4:00--4:20 周三同上 周五同上 训练过程: 一.准备部分3分钟 1. 2分钟慢跑 2. 原地徒手操 二.训练部分15分钟 训练项目: 项目一上肢力量练习 1. 俯身侧平举 1×12组练习三角肌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双手持哑铃由体前向体侧打开至侧平举,控三秒,一组12个。 注意双臂应保持直臂,上体保持不动。 2. 前臂负重弯举1×12组练习肱二头肌 右膝盖跪地,左腿支撑,大小腿成90度,左臂肘关节支撑在左膝上,大臂不动,左手持哑铃向上弯举,控三秒,一组12个,然后换右手臂。 注意做弯举的手臂大臂保持不动。 项目二腰腹力量练习 1. 两头起1×12组练习上腹肌 仰卧两头起,并腿绷脚尖,双手交叉放于头后,肘关节打开,

2020年肌肉训练方法及原理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胸大肌杠铃 目标肌肉:胸大肌 训练目的:肌力肌耐力 器械名称:杠铃 动作名称:仰卧杠铃推举 设计原理:胸大肌向心收缩时可以使大臂在肩关节水平屈,该动作阻力向下,克服阻力向上做功时包含肩关节水平屈的动作,所以此动作可以训练胸大肌。 身体位置:仰卧,两脚自然打开,踩实地面,收腹挺胸,让整个的后背靠在训练凳上,眼睛和杠铃杆一条直线。双手采用正握闭握中握距的方式。 身体姿态与稳定:收腹,挺胸,从侧面看耳肩宽一条直线。 运动轨迹:由下向上 运动幅度:向下时肘关节和肩关节同高,大小臂成90度。向上时肘关节自然伸直。 呼吸:向下时吸气,向上时呼气 时间:向下2-4秒,向上2-4秒 安全提示:收腹保持身体稳定,不要耸肩防止肩颈损伤,手腕保持中立位防止腕关节损伤,向上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防止肘关节损伤。 是否有保护:有保护。 胸大肌器械 目标肌肉:胸大肌 训练目的:肌力肌耐力 器械名称:坐姿推胸训练器 动作名称:坐姿推胸 设计原理:胸大肌向心收缩时可以使大臂在肩关节水平屈,该动作阻力向后,克服阻力向前做功时包含肩关节水平屈的动作,所以此动作可以训练胸大肌。 身体位置:调整座椅高度和配重。坐姿,两脚自然打开,脚尖向前,膝盖冲着脚尖方向,踩实地面,收腹挺胸,让整个的后背靠在训练靠背上,双手采用正握闭握中握距的方式。 身体姿态与稳定:收腹,挺胸,从侧面看耳肩宽一条直线。 运动轨迹:由后向前 运动幅度:向后时肘关节和肩关节同高,大小臂成90度,使胸大肌充分伸展,向前时肘关节自然伸直,使胸大肌充分收缩。 呼吸:向后吸气,向前呼气 时间:下2-4秒上2-4秒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体能训练学:又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是指研究和揭示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 2、体能: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负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4、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5、身体机能: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6、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能力: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8、耐力素质: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9、柔韧素质: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10、运动性疾病:机体对运动过量或缺乏,不适应或训练不当,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或原有的内环境紊乱加剧,发生身体机能异常或疾病,甚至生命活动障碍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1、格斗项目特征:运动员双方以徒手或手持兵器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对方的身体为攻击目标寻求胜利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二、填空 1、“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因素。 3、速度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4、广义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5、竞技状态分为:形成、保持、消失三个阶段。 6、足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 7、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特异性、时间局限性、个体性、整体性。 8、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对抗性、节奏性、多变性、准确性。 9、徒手格斗的技术方法一般为:踢、打、摔、拿。 10、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 11、运动性疲劳总结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 三、问答 1,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与频率 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

核心力量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是当代体能训练的新突破,新发展。核心力量由最初应用在医疗和健身领域的康复性训练手段,经在竞技体育训练尝试和实验,发现核心力量训练不仅仅适应于康复训练领域,而且对几乎所有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开启了人们训练新视角,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的不足。 核心力量的释义 核心力量是指核心肌群(肌肉)在稳定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神经支配和控制能力,整体协调用力和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表现出来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是与四肢力量相对应的人体力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发力源”。 核心区的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支持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运动损伤也得到了有效的预防,目前该训练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影响。但国内外关于核心区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国外学者主要从解剖学上定位,许多研究将核心区定义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认为顶部是膈肌,底部为骨盆和髋关节。国内关于核心区的认知古已有之,如传统武术中的“丹田”。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体内容即包括核心稳定型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个训练。 核心稳定性 所谓“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位移提供合理得身体姿势。 核心稳定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脊柱和骨盆好像是衔接上下半身的桥梁,同时由脊柱和骨盆构成的核心区又是完成绝大多数核心技术动作产生和传递力量的中心区域,是人体各动力链的中间环节。在人体多种形式的运动中,核心区的作用犹如一个稳定的平台,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四肢肌群的用力效果和动作质量,只有改善核心区的稳定性,整体的运动才能更加协调。 核心专门性力量 从神经生理学上看,核心专门性力量是一种在生理结构和神经肌肉等方面均与专项动作结构相适应的力量能力,是神经肌肉协调配合以及多肌群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力量,包括功能性力量和协调性力量。核心专门性力量并不是专项力量本身,它是介于稳定性力量和专项力量之间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存在可以使机体的稳定性力量更好的向专项力量转化,在稳定性力量和专项性力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核心力量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把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链,力的传导是通过这些链条向外传递,链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问题,或各环节相互不兼容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瘫痪。因此,核心肌群力量担负着稳定重心,保持平衡,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开始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以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 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加大运动时由核心向肢体的能量输出 提高肢体的协调工作能力 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效率 预防运动损伤

论述力量训练的方法有

论述力量训练的方法有: (1)等长练习: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等长练习,又叫做静力训练法。 (2)等张(向心)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叫作向心等张力练习,负重蹲起、负重提踵、卧推、挺举等均属此类。 (3)离心练习: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离心练习。 (4)等速练习:等速练习又叫等动练习,它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5)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超等长练习。 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理论。 ①耗竭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 ②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产生运动性疲劳主要是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大量堆积所 致。 ③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血液pH值下降,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血 浆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④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⑤突变理论从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认为疲劳是运 动能力的衰退,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⑥离子代谢紊乱认为,大负荷运动使某些离子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运动性疲劳。 ⑦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可能产生自由 基。由于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反应。因此,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认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刺激使该调节网络发生一系列反应, 并伴随身体机能的剧烈变化,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增强可以引起免疫抑制。 ⑨中医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发生的病因病机是很复杂的,其征候与内伤虚劳病的发生密 切相关,其本质主要与脾、肾根本机能变化或受损程度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 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应用“乳酸穿梭”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在肌肉收缩时,乳酸主要在Ⅱb型肌纤维中生成。生成后即不断“穿梭”进入Ⅱa型肌纤维或Ⅰ型中氧化利用。所以,工作肌生成的乳酸大约有50%未进入静脉,再加上来自动脉血中的乳酸一起在Ⅱa或Ⅰ型肌纤维中氧化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肌纤维收缩利用。利用工作肌内乳酸穿梭特点合理分配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能使运动员承受较大负荷,完成较多运动量。 运动时工作肌内生成的乳酸不是在工作肌本身中进行代谢,而是穿出肌细胞膜后经过弥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将乳酸运输到体内其他各器官进一步代谢。利用该特点不断提高机体的无氧糖酵解能力,促进恢复。

肌肉训练的基本原则

韦德训练法则 (一)初练者的训练法则: 1。渐进性超负荷法则:增强任何健康素质的基础是使你的肌肉去担负比它已习惯的更重的工作,使肌肉承担不断增大的负荷。具体就是逐步提高重量与密度,但一定要有渐进性。增强任何健康素质(力量肌肉围度、耐力、心肺血管功能等)的基础是使你的肌肉去担负比它已习惯的更重的工作,使肌肉承担个断增加的负荷。例如,若求增大肌肉围度,则不仅要日益试用更大的重量,并且还要增加锻炼的组数和每周锻炼的次数。若求增人局部肌肉的耐力,你可以逐步减少各组动作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增加锻炼该部肌肉的组数和每组中的动作次数,一切要有渐进性。所有的身体锻炼法的基本观念是超负伉这也是韦德法则的坚实基础。 2。多组练习法则:对每个动作要进行多组训练,以使每一肌肉群都能彻底的锻炼。初期锻炼全身的15个动作,每个动作开始只做1组,要求逐渐增加所练的组数。增加组数就是增加数量,对提高训练水平,加深对肌肉的刺激至关重要。在韦德系统的初建时期,多数专家建议有雄心的健美运动员对其所选用的每个动作,只须各做一组。如果在一次锻炼课程中选用锻炼到全身的12个动作,那就共做12组。但韦德法则提出每个动作要练多组(3—4组)的训练法则,以使每一肌肉群都能得到彻底的锻炼而增大到其最大限度。 3。迷乱莫测法则:也即:动作多变法则。是为了以避免肌肉的适应性,经常给肌肉以新的刺激。促使肌肉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决不让其顺应某一锻炼课程。如果采用一套采用不同的方法锻炼,使肌肉不习惯于某种固定的动作方式、角度、重量、次数,以及其程序编排,而感受到强烈的刺激,能引起良好的反应。促使肌肉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决不让其顺应某一锻炼课程。如果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锻炼,肌肉就会由于太习惯于某种固定的动作方式、角度、重量、次数,以及其程序编排,而感受不到强烈的刺激,不能引起良好的反应。反之,若常加变化,就能使其感受到新刺激,并能增加锻炼者的兴趣,避免枯燥乏味。 4。孤立锻炼法则:对要发展的肌肉部位,要尽可能的,不借助其它部位,单独承受负荷来集中刺激肌肉。可以让许多肌肉群共同来做某项锻炼动作,也可以使它们相对分离地进行这个动作。对完成某一复杂的整个动作说来,每一有关肌肉群都有其各自的作用,除起主要动力作用者之外,有的起协助作用,有的起稳定作用。如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某一局部肌肉,就要尽可能使其在工作时与其他肌肉活动分离开,不借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助力而使其单独承受负荷来获得集中的刺激,这种锻炼法主要用于突出加强某一部分的肌肉和着重纠正身体上某一部分的缺点。 (二)中级阶段训练法则:当你的体格开始呈现出健美运动员的基本特点的那种形态——丰满的肌肉,厚实的胸部,轮廓鲜明的四肢,倒三角形的上体和运动员的气魄时,你该知道自己应该进入中级训练了!健美训练的中级阶段重点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使已经练就的大块肌肉锻炼成复杂,多层次的结构。应交替使用如下原则: 5。优先训练法则:为了改进身体上最弱的或某一相对不够发达而需重点加强的部位,可把锻炼这一部位的动作全部排在一次训练课的最前面,这样就可以在精力最充沛时来做这些动作。只有高强度的锻炼才能促使肌肉发展,而只有精力充沛时才能达到高强度。此外,这样安排也可保证不会由于时间不够而被锻炼其他部位的动作所挤掉。 6。金字塔法则:肌肉纤维的增大是对重大阻力进行收缩的结果,这样做的同时还增大了肌肉的力量.从理论上说,如果你把能做起8次的最大重量作为一组,做上几组不做准备活动,可以是一种很有效的增大肌肉和力量的锻炼法。然而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不做准备活动就用最大力量来练,具有受伤的危险。金字塔法则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的。先用你一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60%做上15次,随后逐步增加重量、减少次数,直到你用80%的最大重量做5——6次为止。这样你就可在暖身后收到使用大重量的锻炼效 果而不致受伤。 7。分部练习法则:当你以每周锻炼3次的安排,每次进行全身锻炼,练了几个月之后,如拟增加锻

力量的训练手段教学内容

力量的训练手段

1. 负重抗阻练习。如运用杠铃、壶铃、哑铃等训练器械。可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是训练最常用的手段。 2. 对抗性练习。如双人顶、推、拉等,依靠对抗双方以暂短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对抗性练习不需要任何训练器械及设备,又可引起练习者的兴趣。 3. 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如使用拉力器、拉橡皮带等,依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发展力量素质。 4. 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可以使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或坐、或卧、或立)进行练习,可直接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使用力量训练器,还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5. 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如沙地和草地跑、跳练习等。做这种练习往往在动作结束阶段所用的力量较大,每次练习要求不用全力,动作要轻快。 6. 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引体向上、倒立推起、纵跳等。这类练习均有四肢的远端支撑完成,迫使机体局部承受体重,使机体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发展。 7. 电刺激。用电刺激发展力量能力,将电极置于肌肉的起止端,电流强度以人体不感痛苦为宜。经刺激后,即肉体既没有明显增大,脂肪减少,力量得到提高。

力量的训练方法 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人体相应环节运动,肌肉张力不变,改变长度产生收缩力克服阻力的训练为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可分为向心克制性及离心退让性两类工作形势。 1. 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肌肉在做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时,肌肉长度逐渐缩短,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练习时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角度,可得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 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试验表明,肌肉做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比肌肉做向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40%。股四头肌做离心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是做向心收缩时所承受负荷的两倍。由此,人们利用离心收缩的原理创造了“退让训练法”。肌肉退让工作是指肌肉在紧张状态中逐渐被外力拉长的工作,即肌肉的起止点彼此相分离方向移动,故又称离心工作。如用杠铃做的两臂弯举中,当臂部积极用力将杠铃往上举起后,在用手抵抗回降动作慢慢地将杠铃放下就属于此种性质的工作。 与向心力量训练相比,退让训练能克服更大阻力,更有效地发展“制动力量”,这是因为离心收缩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 做离心收缩练习时,动作要慢,所需时间应比向心收缩的时间长一倍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