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项链优秀教案

11.项链优秀教案

11.项链优秀教案
11.项链优秀教案

11、项链

执教:李朝曦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项链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生字

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生字:

a、带音读:自拼抽拼正音齐拼

b、说说哪些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c、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d、记住字形: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送字回文,齐读,读准字音。

四、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2)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看课件。这么漂亮的沙滩,你们想欣赏欣赏吗?请大家再来夸

一夸。

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3、拓展练习:仿写词语

a、蓝蓝的黄黄的绿绿的红红的

b、蓝蓝的大海大海蓝蓝的

黄黄的沙滩沙滩黄黄的

c、雪白雪白火红火红碧绿碧绿

d、又长又远又大又红又细又长

4、学习第三句。

(1)引入:请同学读读这个长句子。教师反馈。

(2)勾画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4、完整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五、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4、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巧设契机;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教学方法: 1、通过导读、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把握人物性格。 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者常乐。反之,一个人物质消费有限,欲望却无穷大,那将怎样呢?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而付出了10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以前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

2017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优秀教学设计

《项链》 教材分析 《项链》是一篇散文,描述了小娃娃在海边拾海螺、拾贝壳、做项链,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本课图文并茂,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朗读。识字教学应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蓝、又、黄”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等4个字,学习2个偏旁“ 、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2个偏旁“ 、禾”。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提问:这是什么? 2.提问:看一看这是用什么做的项链?你还见过哪些项链?学生说一说。 3.教师做动作要求学生说句子。相机出示“挂”,学习“挂”的读音。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项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5.学习“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活、金”。 (1)指名读生字,齐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项链 人教(部编版)

《项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大海图片、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 这节刘枫们就去海边看一看,领略一下大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主识字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小组内解决字音。 2、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3、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师生共同解读。 (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A、指导书写“白”,“又”两个字。 B、注意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A、指导书写:的、和。

B、找出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笑、迎、捡、穿、挂 C、模仿一下这些动作 D、体会一下,小娃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3)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美吗?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3、小结: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感受到了小娃娃们的快乐! 四、课下任务 课下,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项链 白的又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1、读词语。 2、读课文。 3、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和,大海的项链又是用什么做的? 二、指导朗读 1、听录音,一边听一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同时注意模仿体会。 2、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个句子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自己心理的感觉。 3、小小朗诵家。自千奋勇,把课文读给同学和老师听一听。 4、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感悟、积累 1、学完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把它们画下来,读一坊,并记住。 3、仿写词语。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来学一学,唱一唱。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文本解读 《项链》是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单元共收入四篇小说:《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本单元的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结构。把握小说的主题,要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小说的结构,要注意抓住线索,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感受小说之美。 《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叫玛蒂尔德的美丽少妇向好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去参加舞会,舞会结束后发现项链丢失,她和丈夫买了条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赔给好友,为此他们背负了十年的巨债。十年后,当她还清债务时才得知那条项链是假的。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为玛蒂尔德的形象分析。这篇小说讲述的是玛蒂尔德从丧失自我到找回自我的一个过程。玛蒂尔德原本贪慕虚荣、醉心奢华,项链丢了之后她变得踏实肯干、勤劳俭朴,当然,她身上还有其他的闪光点,比如她诚实、淳朴、善良。很多学生初读课文可能就将玛蒂尔德定性为贪慕虚荣的女性,而忽视了玛蒂尔德身上其他的闪光点。于是我从多个角度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设定全面认识小说的主人公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项链》教案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玛蒂尔德虚荣、诚实、善良等性格特征。 3.通过想象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教学任务 (一)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谁吗?(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还记得我们学过他们的哪些作品吗?(契诃夫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 (二)作者简介: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他的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人物刻画生动。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引出人物形象 1.请一个学生简要复述课文,教师归纳: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 明确:这是一篇围绕项链而展开的小说,其实这条线索也是玛蒂尔德的命运曲线,真是一波三折啊! 借项链

《项链》教学设计(正式上课完整三课时)

《项链》马蒂尔德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并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通过人物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心理及变化的方法,并探讨人物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诚信的抉择。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感悟人物的诚信抉择,并从中获取人格的提升与修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描写关键词语,把握人物心理特征,客观、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心理及命运抉择的品读,引发对自身品质的思考。 【教学方法】 阅读点拨法、小组探究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围绕“抉择”的主题认真阅读文本,渗透思考,并在线与教师交流。 2. 利用网络搜索马蒂尔德人物形象评价等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美好的事物未必都能带来美好的命运,灰姑娘因为美丽的水晶鞋获得了她的王子和爱情,而小说的女主人公却因为一挂灿烂的钻石项链遇到了彻底颠覆的命

运,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个由项链引发的故事。 文学常识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的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交代本课任务:看图说话(展示四幅插图) 要求: 1.阅读小说,弄清人物及相互关系、身份、地位、大体性格 2.看图复述相关情节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复述,我们已经对故事情节有了了解,情节大致按照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开展(PPT展示情节),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玛蒂尔德。 二、初读人物(5分钟) 1.十年前后,玛蒂尔德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出具体的句子吗?(5分钟)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项链优秀教案课程

项链优秀教案课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重点: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着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以《马丹姑娘》最佳。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与反思

项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和'等4个生字。 2、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完整版)项链优秀教案课程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重点: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以《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莫泊桑的长篇、中篇小说也不乏名作。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 莫泊桑是19 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350 多篇中短篇小说,6 部长篇小说和3 部游记。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 二、分析悲剧成因 1、师: 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

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 (1)序幕部分 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 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项链”部分提问:作者如何描写玛蒂尔德在借到钻石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明确:“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项链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刘绍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顺便谈一下法国文学。法国文学在世界举足轻重,是因为有以下几位作家: 十四至十六世纪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十六世纪的法国文学以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为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2)。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莫里哀、高乃依、拉辛。莫里哀(1622—1673)是十七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喜剧作家,代表作《伪君子》。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1636)。让·拉辛(1639—1699)的《安德洛马刻》(1667)被称为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代表人物: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伏尔泰(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曾以悲剧诗人和史诗诗人闻名,主要成就却在哲理小说,代表作《老实人》。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代表,《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他的艺术理论体现启蒙主义文艺理论的最高成就。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代表,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儿》(1762)、《忏悔录》(1781—1788)。 十九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雨果、大仲马(1802—1870)、乔治·桑(1804—1876)等。雨果这时期的代表作为:诗集《东方集》、剧本《克伦威尔》、小说《巴黎圣母院》。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福楼拜、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法国,奠基人是斯丹达尔(1783—1842)和巴尔扎克(1799—1850),代表作分别为《红与黑》和91部小说的合集《人间喜剧》(重要作品《欧也妮·葛朗名》、《高老头》、《夏倍上校》等)。梅里美(1803—1870)和福楼拜(1821—1880)的代表作分别为中篇《高龙巴》(1840)和长篇《包法利夫人》。雨果(1802—1885)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是长篇《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莫泊桑(1850—1893)的代表作《羊脂球》,重要作品另有短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一生》、《漂亮朋友》。罗曼·罗

项链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

11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 1.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一猜:金光闪闪一个圈,终天戴在脖项间。 2.引入课文题目。(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片)师:看,这串项链美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穿成的吗?(贝壳)你知道它来自哪里么?(海滩)你去过海滩么?你去过大海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沙滩游玩,让我们一起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猜测、爱幻想的特点,让他们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对本课

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师范读课文。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11.项链优秀教案

11、项链 执教:李朝曦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项链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生字

1、抽生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生字: a、带音读:自拼抽拼正音齐拼 b、说说哪些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c、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d、记住字形: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送字回文,齐读,读准字音。 四、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来呢?老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2)引入: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教师带读: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学生跟读,反复练读。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软软的?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提问: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看课件。这么漂亮的沙滩,你们想欣赏欣赏吗?请大家再来夸

人教部编版《项链》优秀教案4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项链》人教部编版 《项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都见过项链吗,你们见过的项链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 有哪些同学见过大海呢?大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 你们有谁知道大海的项链长什么样子吗?请在本子上描画出来。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蓝蓝的又长又软笑着涌向沙滩贝壳海螺娃娃快活金色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学教学教案

精心整理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4、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1 2、 1 2 6部长 上的本质。)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名《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

还创作了356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又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着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 3 1885)是 (一)听录音,正字音。 1.读准下面的字音: 寒伧(chen)奢(shē)华黯(àn)淡 粗陋(lòu)佳肴(yáo)惆怅(chóuchàng) 请柬(jiǎn)债券(quàn)契(qì)约 账簿(bù)油腻(nì)誊(téng)写 2.解释下列词语:

项链 优秀教案

项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4.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小说结构; 2.讨论鉴赏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探究评价人物的形象、耐人寻味的结局和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评价玛蒂尔德这个有争议的人物,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都将可能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1.训练讨论、评价及口头表达能力; 2.探究、评价玛蒂尔德这个有争议的人物和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

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满足一时的虚荣付出了10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洁作品、作者。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善于从平凡的事中,引出有声有色的故事,使人情世态真相毕露,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尤其是别具匠心的构思布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细腻、深刻的人物心理和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以及精彩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简洁、质朴、优美的文体风格,处处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文章如一泓清水般清新流畅,又不乏幽默机智。 2.字词检查。 (1)读准下面的字音: 寒伧(chen)奢(shē)华黯(àn)淡 粗陋(lòu)佳肴(yáo)惆怅(chóu chàng) 请柬(jiǎn)债券(quàn)契(qì)约 账簿(bù)油腻(nì)誊(téng)写 (2)解释下列词语: 资质:人的素质。 艳羡:十分羡慕。 寒伧:不体面、寒酸。 惆怅:忧伤、失意。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准音、说出义。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

项链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第四册《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马丹姑娘》(1885)、《穷鬼》(1885)等,以《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莫泊桑的长篇、中篇小说也不乏名作。 莫泊桑著名的长篇小说《一生》(1883),以19世纪四十年代为背景,通过少女约娜对幸福生活幻想的破灭,孤苦度过一生,描写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肆无忌惮地冲击一切,使夫妻、母子关系受到践踏;使封建贵族的文化、道德遭摧残和践踏,女仆梦莎丽是唯一有德有同情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4、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板、辩论的能力。 重点:人物形象、主题及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以《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莫泊桑《项链》(教案)

莫泊桑《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 2、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 3、分析玛蒂尔德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结构和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巧设契机;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导入 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 她有过夜会狂欢,她曾受尽十年辛 酸,,她是谁呢?今天,让我们走进《项链》那浮华的社会看看主人公是怎样生活的?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80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名《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三、课文的结构 (一)故事情节 序幕部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得知项链是假的 (二)几个问题

部编版一年级优秀教案11.项链

11.项链

学习目标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学前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大海》的课件。 2.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3.激趣导入:是啊!大海真美 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 一起去海边玩玩? 4.出示课题。 1.边听音乐边观看课件。 2.交流观后感。 3.交流想法。 4.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用时:14分钟)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 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 字。 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用各 种符号标出生字。 2.分小组识字、组词。 3.各组轮流上台交流学 生认字情况。 4.抢认。 5.一组认,其他学生听。 6.随文识字。 1.我会给正确的读音 涂上喜欢的颜色。 2.我会照样子连一连。 女采氵 舌夭圭口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 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 花、海螺、贝壳、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 3.按笔画描红,临写生 字。 3.填一填。 《项链》写的蓝蓝的 _______,黄黄的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小小 的海螺、_______和笑嘻嘻 的_______。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人教班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课文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课标表述】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通过“偏旁识字、象形字理、组词识字”等识字方法正确认读“蓝、又”等11个生字;读准“蓝、金、活”这三字的读音; 2.通过“换一换、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一个新偏旁“禾木旁”,通过观看“和”字书写微视频,学会写“和”字以及教师范写学会“白、的、又”等3个生字; 3.通过扩词仿说的形式积累“蓝蓝的”、“又——又——”这样的词语;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积累语言; 4.通过教师范读、同桌赛读的形式学会注意停顿,读好课文中的叠词与长句子,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心情。 5.借助课本插图、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句话的意思,知道大海的项链指的是小孩子的脚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找出大海的项链指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