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与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实用标准(邹戈奔)

《化妆与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实用标准(邹戈奔)

《化妆与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实用标准(邹戈奔)
《化妆与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实用标准(邹戈奔)

《化妆与形象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化妆与形象设计综合实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28 讲课学时:0 实践学时:28

学分:2

适用对象:文秘专业

先修课程:《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妆与形象设计综合实训》是文秘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对《化妆与形象设计》理论课程进行实操强化,从整体打造的角度出发,能从服装、妆容、发型上进行全面设计,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从而促进秘书职业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基于行动导向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互应,学、做结合,着重让学生掌握专业化妆技巧、提高形象设计能力。

2.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评价结构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平时的互动参与,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同时也注重结果性评价,即学生整体形象设计能力与专业化妆技巧进行重点评价,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合作、诚信良好品质培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和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需要,选取课程教学容,建立课程容遴选机制。

2、教学容模块:秘书生活形象设计、秘书职业形象设计、甜美形象设计、欧美风形象设计、舞台形象设计。

3、教学板块:服装、发型、妆容综合实训板块。(共五个)

4、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教师示、学生实操。

5、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训练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设计秘书生活形象.

②能设计秘书职业形象.

③能设计甜美风形象.

④能设计欧美风形象.

⑤能设计舞台形象.

(2)知识目标

①掌握秘书生活形象设计的理论要点。

②掌握秘书职业形象设计的理论要点。

③掌握秘书甜美形象设计的理论要点。

④掌握秘书欧美形象设计的理论要点。

⑤掌握舞台形象设计的理论要点.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容标准(黑体,小3号)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二、教学建议

1.教师的基本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2)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3)具备系统的专业化妆与形象设计的知识。

(4)有专业化妆技巧及形象设计经验。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教学组织设计的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建议见秘书礼仪学习情境表1~表5。

英语课程标准

英 语 课 程 标 准 (基础模块1) 黄陂职校英语教研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学校根据所在地区、学制、专业等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要求的层次,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达到较高要求。 1. 基本要求 (1)听 能根据简单课堂教学用语做出反应; 能利用关键词捕捉简单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职业等); 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 (2)说 能给出简单的要求和指令; 能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日常会话; 能简单描述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 能运用附件二“交际功能项目表”中不标*号的功能进行简单交际。 (3)读 能抓住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找出细节信息; 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请柬、通知及表格等; 能读懂附件三“话题项目表”范围内常见题材的简短阅读材料。 (4)写 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如:个人信息、问卷等); 能写简单的个人介绍; 能用简单句描述事物、表达看法。 (5)语音 能朗读句子和短文,节奏、重音基本正确; 能借助国际音标和拼读规则读新单词; 能在交流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达意。 (6)词汇 学习1 700个左右单词(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同时学习200个左右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7)语法 能理解附件四“语法项目表”中不带*号语法项目的形式和意义并使用。 2. 较高要求 (1)听 能根据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多步骤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能理解所听日常交际对话的大意; 能借助图片、图像等听懂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活动安排和会话。 (2)说 能给出多步骤的指令; 能通过询问解决交际中的疑惑; 能就日常生活及相关职业话题进行简单交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201 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5) 二、分级目标 (6) 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 一、语言技能 (8) 二、语言知识 (12) 三、情感态度 (14)

四、学习策略 (16) 五、文化意识 (17)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 一、教学建议 (18) 二、评价建议 (22) 三、教材编写童议 (24) 附录 (26)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6) 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 附录3 词汇表 (28)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晦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刨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英文版

1.The Nature of the New Curriculum 2.Basic Principl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1The curriculum promotes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2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re holistic and flexible. 3Students are put at the centre of the curriculum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respected 4The curriculum promotes activity-based methods, experiential and participatory learning 5The curriculum recogn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promoting student’ development 6The assessment system should combine formative with summative assessment. 7The curriculum expands the range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Part 2: 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 Objectives The fundamental aim of the new curriculum is to develop students’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Thi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five general objective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diagram: Diagram 3: Comparison of the Old and New Curriculums ●Language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m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The students’attitudes to learning strongly influence thei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uccessful learning strategie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learning ●Cultural awareness ensures students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The overall descriptors for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i.e. a combination of all five general objectives) for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A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 1、考试试卷共 7 页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间: 120 分钟 4、适用专业:建筑学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 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3.动静分区:通常把住宅中使用时间主要在白天和部分晚上活动频繁的 区域划分为动区。如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等。把使用时间集 中在晚上或要求安静不受干扰的区域划分为静区。如卧室、书房等。 4.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坡顶住 宅中,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 5.支撑体住宅:指将住宅的骨架作为支撑体,并预留洞口。其间容纳面 宽和面积各不相同的套型单元,将可拆装的轻质隔墙、设备、装修、 按模数设计的通用构件和部件作为填充体(可分体)。从而具有更多灵 活可变性的住宅类型。 6.住宅单元: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 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 将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 7.安全疏散间距: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8.防火分区:为防止火灾广泛蔓延,将建筑分隔成若干一定面积的区域, 每个区域均设有两个安全疏散口,这种区域划分称作防火分区 9.塔式住宅:指平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 面尺寸,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围绕布置,不与其他单元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一.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结构表 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 二.目标总体描述 级别目标内容 三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和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的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社曰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能读懂短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曰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曰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

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 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 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三.语言技能分级描述 级别技能目标描述 三级听 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 等。 2.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 3.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 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 5.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 反应。 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说 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 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4.能利用所给提示(图片,幻灯片,实物,文字等)

(完整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招标投标人资格预审评分标准.doc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招标投标人资格预审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包括投标单位(40 分)和投标项目负责人(60 分)。 一、投标单位(满分40 分) (一)投标单位良好行为记录(10 分) 1、与招标工程项目相应的企业资质等级:甲级的,得8 分;乙级的,得7 分;丙级的,得6 分。 2、通过 ISO 质量体系认证且有效的,得 2 分。 (二)招标人信任程度(20 分) 1、招标人根据投标申请人的综合实力、企业诚信及其他有关情况,对投标申请人的信任程 度分三类进行打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一类: 10~9 分;二类: 9~8 分;三类: 8~ 7 分。 2、招标人根据代表投标申请人设计水平的相关成果资料,对投标申请人的信任程度分三类 进行打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一类: 10~9 分;二类: 9~8 分;三类: 8~ 7 分。 (三)投标单位不良行为记录(基本分10 分): 1、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市级及以下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的,每 条记录扣 1 分; 2、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市级及以下工程建设黑名单记录的,每条 记录扣 4 分; 3、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的,每 条记录扣 5 分; 4、同一行为被列入不同档次记录的,按最高档次记录扣分标准扣分。累计扣分不超过10 分。 二、投标项目负责人(满分60 分)

(一)投标项目负责人良好行为记录(共20 分) 1、投标项目负责人职称: 高级的或同时具有中级和注册执业资格的,得 5 分;中级的,得 4 分;初级的,得 3 分。 2、近三年有与招标项目相类似的工程业绩,三个以上的,得 5 分;二个的,得 4 分;一个的,得 3 分;没有的,不得分。 3、获奖方面: 上二年度内,获地市级的规划、建筑设计成果奖的,得 3 分; 上三年度内,获省级规划、建筑设计成果奖的的,得 4 分; 上四年度内,获国家级规划、建筑设计成果奖的,得 5 分。 在XX 完成的设计获地市、省级和国家级规划、建筑设计成果奖的,在上述得分的基础上再加 2 分。 同一工程只记取最高级别的分数,不重复计分,最高计算至10 分。 (二)招标人信任程度(20 分): 1、招标人根据投标报名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诚信程度、及其他有关情况,对投标报名 项目负责人的信任程度分三类进行打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一类: 10~9 分;二类: 9~8 分;三类: 8~ 7 分。 2、招标人根据代表投标报名项目负责人设计水平的相关成果资料,对投标报名项目负责人 的信任程度分三类进行打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一类: 10~9 分;二类: 9~8 分;三类: 8~ 7 分。 (三)投标项目负责人不良行为记录(基本分20 分): 1、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市级及以下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的,每 条记录扣 3 分; 2、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市级及以下工程建设黑名单记录的,每条 记录扣 10 分; 3、投标申请人的行为凡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列入省级及以上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的,每

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新

《职业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职业英语》是面向我院大二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的公共必修课程,广泛意义上指适用于任何职业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职业技能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该课程不仅是英语基础课程的语言能力提升,更是英语与商务职场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商务职场环境下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适用于职场中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课程紧密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必备的英语知识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基础英语》,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和《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目标 1.2.1总目标 本课程通过情景交流、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给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职场交流,掌握职场环境中常见的英语词汇、术语,能解决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读懂和翻译与专业相关英文资料等,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职业人才。 1.2.2 分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阅读与商务职场相关的文章后,丰富必备的商务职场知识,掌握职业场景中应正确使用的词汇、句子、语气、方法及礼仪,掌握常规业务交际信函的基本格式,正确填写常见英文表单、模拟套写基本的英语应用文,掌握一些翻译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社交环境和职场环境下,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完成各种商务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相应的商务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与翻译应用题材的文字材料:如,产品与厂家介绍、单据填写等。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交流、合作、对比、总结等进行团队协作、共同进取的综合素质,在英语的阅读和

实用英语课程标准

《实用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英语语言是世界现代经济社会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英语语言课程在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世界经济越来越快的全球化进程,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相当重要,无疑是他们就业时的敲门砖,也是其继续深造的基石。 实用英语课程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英语课程。本课程注重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这五大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多元的文化氛围和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从而使英语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实践、语言的应用以及英语文化的体验得到有机的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另外,山西省已经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山西将获得各项政策的“先行先试”权。这是某种意义上的新特区,借此东风,山西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转型发展提速有望。外资、外贸企业会不断增加,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外语能力的人才,因此,我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外语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实用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课时设置为180-240学时。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和开发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任务,努力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以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

建筑学专业本科《风雨操场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课题:中学风雨操场建筑设计 授课班级:建筑学专业(本科) 授课阶段:四年级下学期(11-19周) 制定时间:2009年9月 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 风雨操场设计课题教研组

中学风雨操场设计任务指导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该课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在一定的环境和经济水准条件下,处理功能技术比较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中小型综合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强调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树立综合意识和广义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解决综合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体育建筑空间特点,熟悉相关建筑规范,了解比赛场馆视线及声场定性分析方法。 3、学习掌握大空间建筑的结构选型、交通组织,及根据建筑空间特点进行结构合理选型的原则。注重大跨结构选型、设备选型对设计构思、空间处理的影响,并结合智能、节能、生态等设计因素合理进行设计。 4、了解中小学总体功能布局的特点及校园空间的特色,养成尊重环境、尊重规划的设计习惯,从校园的整体规划入手,用协调的手法设计单体。 5、在三年级建筑设计基础及原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场地设计、建筑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文献调研 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整理,旨在了解中小学规划及体育建筑的特征、发展历史以及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及空间特点,了解当前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2、专题调研 结合本课程设计所选题目,对本市及周边城市优秀中小学体育建筑设计成果进行广泛的调研,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中小学体育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 3、课程设计 在现场调研基础上,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关系,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及空间表达成果。 4、设计成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图文并茂,符合课程设计排版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国际交流学院“英语”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作为我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紧紧围绕国际交流学院主要办学目标服务,以打好英语基础,特别突出听说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突出英语实用性,体现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全体外语教师坚持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充分领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积极转变观念,大力改革,确定英语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认真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把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逐步加强与专业结合,突出英语实用性。 由于我院办学定位在培养食品、药品行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熟练的高级技术人员,生源多来自广东省,部分来自其他省份。广东省06提出了建设医药大省的目标。我院立足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全国各个省份培养输送高级技术人才。因此,本课程定位在把国际学院“英语”课建设成为一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使学生具备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课程的目标通过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并逐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为提高口语及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英语各种英语应用文体的特点,帮助学生获取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铺垫。 本课程把交际能力(包括日常交际与涉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但后者占较大比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但交际能力要以语言基础为前提,所以要注意打好语言基本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后续课程—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实用英语4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9380002 课程名称: 实用英语4 课程类型: 必修课 课程性质: B 参考学时: 32学时 适用对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学 分: 2 制定人: 审 核 人: 批准人:

一、课程性质 实用英语4是我院机电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面向机电行业生产活动第一线,培养学生在机电领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巩固基础英语能力的同时,大致了解机电行业英语的语言特征、使用惯例,在机电行业涉外业务活动中初步具备使用英语进行一般性交际的能力。先修课程为实用英语3。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在机电行业领域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机电行业涉外业务活动中,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有效提升其职业核心能力。 1.能力目标 (1)能听懂机电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2)能就常见的机电业务活动进行简单的交流,掌握基本的交际策略; (3)能基本读懂常见的、一般程度的机电英语资料; (4)能借助词典将一些基础机电英语资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2.知识目标 (1)掌握机电类业务交际用语100个左右; (2)掌握机电类专业术语250个左右; (3)较好掌握机电英语主要听说技巧、阅读技巧; (4)初步掌握常见机电英语翻译技巧; (5)了解机电行业相关专业知识。 3.素质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工作观和职业道德观。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职场礼仪素质。 (4)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毕业生英语技能需求的调研情况及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机电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电英语听、说、读、译能力。主要需要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机电行业涉外业务活动中常用的英语词汇、搭配和句型,能就一般的机电行业业务活动开展基本的语言交际活动。因此,本课程以机电行业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在职场上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努力开展“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提升其职业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word版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 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5) 二、分级目标 (6) 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 一、语言技能 (8) 二、语言知识 (13) 三、情感态度 (14) 四、学习策略 (15) 五、文化意识 (17)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 一、教学建议 (18) 二、评价建议 (21) 三、教材编写建议 (23) 附录 (25)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5) 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 附录3 词汇表 (27)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是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标准(执行标准)

设计类学生作业图纸评分标准 制定单位:新疆大学建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一、说明: 本评分标准的制定以新疆大学关于理工科设计类评分标准为框架,依据我系建筑学科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补充而形成的,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部分模型实物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2、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小组三方评定,比例为40%、20%和40%。即在学生答辩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确定学生毕业整体环节进行评分,交叉评阅教师确定学生毕业设计图面质量分,指导教师及交叉评阅教师对于设计图纸的评定均需填写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考核表,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确定学生答辩情况分。 3、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等成绩要严格控制在总人数的15-20%左右。评分时,先按100分制计算,然后将最后总得分按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折合成五级分制。 4、关于课程设计图纸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作业的所有内容,图纸工作量、图面表达、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12项考核内容为依据,并将得分结果填写至“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考核表”中。(参见每位学生图纸作业第一页背面所示) 5、课程设计考核只要求完成相应的“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考核表”和设计工作总结即可。 二、关于“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考核表”各考核项的补充说明 为了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建筑学科学生设计类作业的实际水平,本考核表将复杂难以量化的评价内容进行量化,共分为十二项,每项内容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权重占比划分,其比重参见“设计类学生作业评分考核表”,并为每一项所考核的内容分类进行了必要的分数分级,这样有利于任课教师掌握设计类作业的各考核内容和评定范围,本考核表可操作性强,能较客观公正的反应出建筑学科学生设计类作业的真实水平。下面是考核表中每个评审项目所包含内容的简单解释:对于考核表分项内容的解释: 1、立意构思创新:指设计图中的立意创新点,思路、想法是否与众不同,有没有特点。 2、完成工作量:指是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关于设计任务书中的全部工作内容。 3、设计难度系数:是指学生所作的设计因构思不同所表现问题复杂程度的多少,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07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教、学、练一体化 计划学时:208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综合英语是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英语综合能力课。主要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共开设三个学期,每周四学时。 该课程先修课程为高中英语,同修及后续课程包括英语视听说、基础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重点。

2、通过对英语原文材料的讲解分析,向学生系统传授词汇、语法、句法、篇章、修辞等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3、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内外实训练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思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综合英语课程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加大对听、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为学生真正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在帮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交际为目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最大限度地超越课堂和语言学习的限制,尽可能地拉

中餐厅建筑设计评分标准及进度规定

12级城市规划 中餐厅建筑设计评分标准及进度规定 一.各阶段设计内容及要求: 1.第一次徒手草图: 功能用房初步分区,合理解决客流、工作人员、货物路线,出入口位置。 单线铅笔草图。 2.第二次徒手草图: 进一步完善功能分区,空间造型,结构问题及外部环境设计。必要的文字说明,家俱布局,外部环境深入。用工作模型示意形体关系。 铅笔全部平面图、2个剖面图。 3.正图: 1).图幅规格:外框500*750,内框480*730。要求2张以上。 2).表现形式自定 3).图纸内容及要求: 图纸内容 1.平面图 2.立面图(2个) 3.剖面图(2个) 比例表达内容及要求 表示出各房间门窗位置大小,室内固定设备及家俱布置。1:200使用面积,起居室﹑各房间的组合关系,厅﹑廊阳台﹑楼梯等设置情况 1:200表示主入口立面及其它立面各一个,要求画配景。 1:200要求剖到楼梯及门厅,需标明层高及标高 4.总平面图(1个)1:500 5.透视图 6.说明 7.经济指标 8.分析图表示出地段环境与建筑物关系,户门﹑庭院(前庭﹑过道﹑后院)布置,室内外高差处理等 大于等于A3手绘室外透视图两个,大于等于A4手绘室内透视图一个(标明在平面图上位置),SU模型照片若干。排版布置在一张500*750图上。 构思及简要说明方案特点 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容积率、绿化率 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分析 二、评分标准及进度规定: 一周 1.平面构成10% 两周2.一草10% 两周3.二次草图:20% 一周4.透视效果图:成绩计入建筑表现技法两周5.正式图:50% 6.考勤10% 2012年8月 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

2008至201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大设计评分标准

2008至201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大设计评分标准

2012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评分表 提示1、一层或二层未画(含基本未画)该项为0分,序号4项也为0分,为不及格卷。 2、总平面未画(含基本未画)该项为0分。 3、扣到45分后即为不及格卷。 序 号考核项目分项考核内容分 值 扣分 范围 分 项 扣 分 扣 分 小 计 项 目 得 分 1 总 平 面 (15) 整 体 布 局 及 交 通 绿 化 建筑超出控制线扣15分 15 15 总体布局与单体不符扣5分,未表 示层数或标高扣1分 1-5 次干道未设车辆出入口,主干道未 设人行出入口,各扣3分,未注明 各扣1分 1-6 道路系统未表示扣3分,表示不全 或组织不合理扣1分 1-3 停车场未布置扣3分,布置不全或 不合理扣1分内外不分扣2分; 未标注自行车停车场面积扣2分 1-5 未布置绿化隔离带扣2分,未标注 15m或表示不明确扣1分 1-2 五个建筑出入口缺一个扣1分1-5 2 一 层 平 面 (43) 功 能 布 局 公众观展与内部业务分区不明或 流线交叉扣20分 43 20 藏品入库流程未按:藏品前处理- 缓冲间-藏品库,扣4分藏品出库 流程未按:藏品库-缓冲间-藏品通 道-成列室及珍品鉴赏室。扣4分 4-8 缓冲间未设值班、专用货梯,各扣 1分藏品库四周未设巡视走廊或 设置不合理,扣2分 1-4 藏品前处理与办公区流线交叉扣4 分;未设门禁(无门相隔),扣2 分;未分设独立门厅,扣2分 2-6 办公区与观众服务区门厅无直接 联系,扣2分 2 观众服务区门厅未朝主干道,,休 息活动区看不到湖景,未布置电 梯,自动扶梯,各扣2分 2-6 陈列室应有3间且独立使用,至少 两间自然采光,每间跨度不小于 12m,每违反一项,各扣2分 2-6

《英语语法》课程标准

《英语语法》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213 课程学时:30 课程学分:2 开设时间: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英语语法》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高中英语语法的总结和本科大学英语语法的系统化的前奏。《英语语法》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帮助综合英语分析字词句,帮助英语阅读攻克长短句,帮助英语听力理解长句,帮助英语口语条理化。 本课程的开设在“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属于“文化”和“技能”两方面。前者指的是科学系统学习认识英语语言,后者指的是利用英语语言这门工具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的技能。换言之,《英语语法》是“基础中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围绕专业基础课的性质,按照英语语言的科学构成,开展语料引入,语法讨论,实践应用的学习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形成对英语语言规律的完整认识,同时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 内容学习设计上,包括语法概念、词类词法、句类句法、名词和代词、名词性从句、谓语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形容词从句、副词性从句和常见的句法结构,设计思路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词到句子。 教学模式思路上,根据启发式、发现式、互动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教学理念,围绕英语语言的具体内容,开展个人思考、双人切磋、小组讨论,共同分享等发现总结语言规律的教学活动,遵循理论实践相结合和循序渐进以及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反复锻炼学生都观察力、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课程培养目标 《英语语法》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千丝万缕,有着“基础的基础”的说法。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有知识和技能两种。知识方面,学生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概念、词法句法、时态语态、各类从句以及各种常见到语言结构,如虚拟结构、比较结构、倒装结构、强调结构等等。技能方面,学生要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利用语言规律分析各种语言现象、辨析各种语言错误、输出各种规范的英语语言。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 与前续课程的关系 《英语语法》课程的内容高于高中的英语语法。就内容而言,比高中语法更系统化,更全面化,也更集中化。就学习而言,另一方面是利用合作式、发现式或互动式的学习模式走向自主学习的个人成长途径之一,即由被动式接受转化为主动式学习并应用语言规律。就职业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利用语法,提高改善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能力,并具备借助语法,查阅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的能力。 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英语语法》课程是本科英语语法的过渡。就内容上,本课程的内容没有后续课程丰富,难度也不算太大,但是框架上,本课程基本涵盖了英语语法的各个层面。换言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构建个人的语法知识框架;伴随后续课程的学习,将会得到更丰富的内容充实。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建筑设计3》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41006 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Design 3 课程总学时:128 理论课:112 实验课:16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地位: 《建筑设计3》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设计1》与《建筑设计2》课程学习后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着重学习和掌握中型公共建筑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提高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巩固和发展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强化学生由小型公共建筑到中型公共建筑、由建筑单体设计到建筑群体布局、由公共建筑到住宅建筑等设计思维的转变,并掌握相应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提升设计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掌握一定的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与方法;树立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观念,强化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观念;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意能力等。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博物馆建筑设计 1、学会博物馆类中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流程; 2、掌握博物馆类建筑设计的功能分区、流线设计以及细部设计的知识要点; 3、掌握《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4、学会将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融入建筑设计当中,能够不断开阔视野,从社会、人文、历史、经济等多角度去关注建筑设计; 5、学会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一定的生态节能技术、建立可持续的绿色建筑发展观。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1、了解居住小区规划的内含,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居住小区建筑布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等设计方法。; 3、学会不同类型住宅户型设计,了解不同客户需求,了解不同面积户型设计要求;掌握《住宅设计规范》中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了解不同住宅建筑风格,学会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 4、了解不同气候类型住宅区日照标准,学会用日照软件来进行住宅区采光分析; 5、了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标准条文,学会地下车库柱网排布,车位布置,坡道设置; 6、了解消防车道设置标准,有关消防间距的条文规范,掌握消防登高面、救援场地设

最新最新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精选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 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