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态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

人类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年级: xx

学号: xx

姓名: xx

专业: xx

指导老师: xx

摘要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世纪。有史以来最长足的科技进步、最激烈的世界大战、最深刻的社会革命、最沉重的人口负担、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及空前的生态浩劫都发生在这100年中。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人终于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体。单一的技术革命、社会革命或环境运动解决不了复杂的发展问题。世界正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城市社会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过渡。全球范围生态危机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类陷入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关于人类生态学原理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学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建设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定义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内涵为: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人类生态学——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新的发展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思维需要新的科学,人类生态学正是这样一门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门科学能像人类生态学那样来源于如此众多的分支学科,吸引如此众多的自然与社会科学家,有能力解决如此纷繁的社会难题。

人类对其环境关系的探讨,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议题,自有人类以来,人就在其生存斗争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学习和积累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知识,并形成了一套朴素的人类生态观。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人类生态学,它只是起步于本世纪

20和30年代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复兴于6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 繁荣于80和90年代的全球变化的持续发展研究。各类人类生态学的国际和区域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兴起。

生态二字目前已成为社会上家喻户晓的通俗词汇,但一般人都只是把它看作对生物栖息环境的自然保护,是与经济发展对立的,是与个人家庭利益相距遥远的学术问题。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生态学条目的解释中给出两层含义:一是研究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二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

人类生态学就是要探索不同层次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辨识系统中

各种局部与整体,探索眼前和长远、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关系,寻找调和这些矛盾的技术手段、规划方法和管理工具。它与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起来的传统自然科学不同,其研究重心是系统的事理关系和功能过程而不是组分的因果关联和物理结构,研究目的是系统辨识而非系统控制,研究方法是综合而不是还原,研究途径是人的学习过程而非物的优化过程。

将作为21世纪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人类生态学,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道理”,也研究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生态控制论不同于传统机械控制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事”与“情”的调理,强调方案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合理,指符合一般的物理规律;合法,指符合当时当地的法令法规;合情,指为人们的行为观念和习俗所接受;合意,指符合系统决策者及与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意向。

从理论上分,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包括生态动力学、生态控制论和生态系统学;从应用上分,有生态工程学、生态规划学和生态管理学;从层次等级分,有个体生态、家庭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生态;从系统类型分,有农村生态、城市生态、工矿生态、交通生态;从学科领域分,有经济生态、文化生态、行为生态、医学生态、教育生态等。

四、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生态系统三功能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人工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物资供给的源、产品废物的汇以及调节缓冲的库)及文化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组织、技术等)的结合。系统的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它们相生相克,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促进、抑制、适应、改造关系,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存、扬弃关系,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竞争、共生、隶属、乘补关系。

其实,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不仅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人的生产,不仅包括成品的生产,还包括废物的生产;复合生态系统的消费功能不仅包括商品的消费,基础设施的占用,还包括了无劳动价值的资源与环境的消费、时间与空间的耗费、信息以及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的心灵和感情的耗费尤其重要的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后面,还有系统反馈在起作用。

五、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手段

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依据前述生态控制论原理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去实现因地制宜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