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数学拔高题

八年级(上)数学拔高题

八年级(上)数学拔高题
八年级(上)数学拔高题

1.在菱形ABCD中,∠B=600,E、F分别是CB、CD上的点.如图所示,若BE=CF,那么AE=AF吗?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沿AE折叠后,使AB边落在AC上,求FC的长.

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P为BC上任意一点,过P点作P E⊥BD于E,PF⊥AC于F,若BC=4cm,CD=3cm,求PE+PF的长.

4.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 D∥BC,AB=CD,对角线A C⊥BD于D,AD=3cm,BC=7cm,求梯形的面积.

5.如图,在梯形ABCD中,A D∥BC,AE⊥AD,M是AE上一点,∠BA E=∠MCE,∠MBC=450

(1)判断BE和ME数量关系

(2)若AB=7,求MC长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 D∥BC,CA平分∠BCD,D E∥AC交BC的延长线于E,∠B=2∠E,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7.如图,求∠A+∠B+∠C+∠D+∠E+∠F+∠G的度数。

8.一个多边形蛋糕被梦梦切掉一个角吃掉后,变成的新多边形内角和为25200,脑子灵活的敏敏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和某一个外交的总和为13500,求多边形边数。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6cm,BC=8cm,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E处,且CE与AB 交于点F,求BF的长度。

1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χ轴正方向连续翻折2008次,点P依次落在P1,P2,P3,…,P2008的位置,则点P2008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12.如图,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像,回答问题。(1)3时到6时,汽车行驶了吗?

(2)从12时到15时,汽车速度从千米/时,降到千米/时

(3)15时,汽车回到出发点了吗?

13.2008年6月起,我国实施“限塑令”,开始有偿使用环保购物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某厂家生产

A、B两种款式的布质环保购物袋,每天生产4500个,两种购物袋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设每天生产A种购物袋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设每天生产A种购物袋χ个,每天获利y元。求y与χ的函数关系式。

14.已知直线y=χ+3的图像与χ轴、y轴交于A、B两点上,直线l经过原点和线段AB交于点C,且把△AOB的面积分别为2:1两部分,求直线l的表达式。

15.某种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的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χ(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洗衣机进水所需时间是多少分钟?清洗时,洗衣机中的水量是多少升?

(2)已知洗衣机的排水速度为每分钟19升。

①求排水时y与χ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②如果排水时间为2分钟,求排水结束时洗衣机中剩下的水量。

16.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坐标为A (4,3),B 为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且OA=2OB 。

(1)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4,0),点P 是直线y=-χ+6上的点

(1)P 点坐标(χ,y ),且P 点在线段BC 上,写出△OPA 的面积S 与χ的函数关系式。

(2)当S=10时,求P 点的坐标。

18.甲、乙两人解方程组???=-=+872

y cx by ax ,甲正确解得???==23

y x ,乙看错了c ,解得???=-=22

y x

求(1)a ,b ,c 的值

(2)乙把c 看成了什么数?

19.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作D E∥AC,C E∥BD,DE,CE交于点E。

(1)四边形OCED是矩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2)请你将上述的“菱形”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的条件都不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根据改变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0.已知:如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O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EG,FH与平行四边形ABCD 各边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21.如图,分别以△ABC中AB、AC为边作正方形ADEB,ACFG,连结DC,BF

(1)CD与B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CD与BF垂直吗?请说明理由。(3)利用旋转观点,给与说明。

22.如图,梯形ABCD中,A D∥BC,AB=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F,那么BE是∠ABC的平分线吗?AE是∠BAD的平分线吗?

2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E=AC,那么四边形ADCE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你是怎么判断的?

24.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 D∥BC,A C⊥BD,AD+BC=10,D E⊥BC于E。如图,求DE的长。

25.甲、乙两家有一块矩形土地,原来两家土地面积相等。现两家决定在这块长方形土地上挖一眼圆形井,用来浇地。如图,请你在图中画一条线,将这块土地平均分成两份,并且井在分界线上,以利

于两家浇地(直接在原地上画即可)。

2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在边BC上有一点P,BP=5cm,折叠这个正方形,使A点落在P点上,求折痕EF的长。

2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且∠EAF=450,若AB=10,EF=8,试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2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Q是CD的中点,点P在BC上,且AP=CD+CP,那么AQ平分∠PAD 吗?

29.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已找到了坐标为(4,3)和(4,-3)的两个标点,并知道藏宝的地点为(5,5),除此不知道任何的信息,如何确定直角坐标系找到宝藏?

30.如图是甲、乙两名选手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路程y(千米)随时间χ(分)变化的图像(全程)。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开始多少分钟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2)这次比赛全程是多少千米?

(3)估计比赛开始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4)谁先到达终点?

31.某车间有20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20名工人中,派χ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

(1)写出此车间每天所获利润y(元)与χ(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使车间每天获利1840元,要怎样安排这20名工人的工作?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100吨水泥,乙库可调80吨水泥。A地需要70吨水泥,B地需要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

问:要使运费最省,该如何调运?

33.某火车站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但超过该质量则需购买行李票,且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χ(千克)的一次函数。

(1)写出y与χ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旅客最多可以免费带多少行李?

34.一次函数y= χ+3的图像与χ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点C,把△AOB的面积分为2:1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35.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后两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到每毫升6微克,接着逐步衰减,10小时后血液中含药量为3微克,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χ(小时)的变化如图。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1)求出y与χ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每毫升在4微克或4微克以上时,药物对治病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多长?

36.某公司的甲、乙两座仓库分别有农用车12辆和6辆,现需调往A县10辆,调往B县8辆。已知从甲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40元和80元,从乙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 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30元和50元。

(1)设从乙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χ辆,求总运费y与χ的函数关系式(要有必要的步骤和说明)?(2)若总运费不超过900元,问共有哪几种调运方案?

(3)写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并求出最低运费是多少元?

37.某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2分钟广告内,计划插播长度为15秒和30秒的两种广告。15秒广告每播一次收0.6万元,30秒广告每播一次收1万元。若要求每种广告不少于2次,则

(1)两种广告的播放方式有几种安排方式?

(2)电视台选择哪种方式播放受益较大?

38.已知: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 G∥DB交CD的延长线于点G。

(1)试说明△AD E≌△CBF

(2)若四边形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四边形?说明理由。

3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在DC上,且DM=2,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是多少?

40.(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E=PQ,那么BE与PQ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2)如上题图,在正方形ABCD中,P Q⊥BE于点O,那么BE一定等于PQ吗?请说明理由。

4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延长CB到E,使EB=AD,连结AE.猜想AE和C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2.如图,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上有一些线段,把所有的面都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A点沿表面爬行至右侧B点,最少要花几秒钟?

4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B点,那么所用细线最少需要多长?

44.如图,A、B两个村庄在河流CD的同侧,到河距离分别为AC=5km,BD=15km,CD=15km.现要在河边建一个自来水厂,分别向A、B两村庄供水。若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4万元,在河流CD上选择自来水厂的位置M,如何选择M才能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求出最少总费用。

4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结BE、DG。

(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AF.

(1)求证:BE=DF。

(2)连结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OA,连结EM、FM。判断四边形AEM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

47.如图所示,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CD与△CBE都是等边三角形,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有图形的旋转吗?如果有,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多少度?图中600的角共有几个?

48.把正方形ABCD绕着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FG与BC交于点H。如图,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 相等吗?为什么?

4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0,点E、F分别在CD、AB的延长线上,且AE=AD,CF=CB.

(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去掉已知条件的“∠DAB=600”,上述的结论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说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5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AD=24cm,下底BC=28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边AD向D 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t取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2)t取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51.一次函数y=χ+b与χ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OAB的周长为2+2,O为坐标原点,求b的值。

54.已知一次函数y=(6+3m)χ+(n-4),求:

(1)m为何值时,y随χ的增大而减小?

(2)n为何值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χ轴上方?

(3)m、n为何值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轴对称 【知识脉络】 【基础知识】 Ⅰ.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 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Ⅱ. 作轴对称图形 1.作轴对称图形 (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

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Ⅲ.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特别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底角都等于45°.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 2.等边三角形 (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Ⅳ. 最短路径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1. 2. 3. 4. 5. 6. 7. 9.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 3分,共30分) 下列命题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着 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A . 1 个 B . 2 个 C . 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 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 )个 A . 1 个 B . 2 个 C . .正确的说法有( )个 3个 D . 4个 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 角 已知/ AOB = 30 °,点P 在/ AOB 的内部,P 与P 关于OA 对称,P ?与P 关于OB 对称, 则厶P 1OP 2是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如图:等边三角形 / APE 的度数是 A . 45 ° C . 60 ° 等腰梯形两底长为 的底角是( ) A . 45 °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C 中,B D = C E ,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 ( ) 4cm 和 10cm , 度? B . 55 ° D . 75 ° 面积为21cm 2,则 这个梯形较小 D B . 30 ° D . 90 ° 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 A . PA+PB > QA+QB 占 八 、、 C . 60 ° Q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外,则 B . PA+PB v QA+QB D .不能确定 D . PA+PB = QA+QB 已知△ ABC 与厶A 1B 1C 1关于直线 MN 对称,且 BC 与B 1C 1交与直线 MN 上一点 0, 则 ( A .点O 是BC 的中点 C .线段OA 与OA 1关于直线 D .以上都不对 如图:已知/ AOP= / BOP=15 PD 丄 OA , A . 4 C . 2 B .点O 是B 1 C 1的中点 MN 对称 若 PC=4,贝U PD= B . 3 D . 1 ,PC // OA , ( ) / 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 P 到OA 的距离 为5, Q 是OB 上任一点,则 ( ) A . PQ > 5 B . PQ> 5 C . PQ v 5 D . PQ<5 1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 A . 3cm 或 5cm B . 3cm 或 7cm C . 3cm A D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D . 5cm 二、填空题(每空 3分,共18分) 11 .已知点P (1, a )与Q (b ,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 Q (b , 2)与点M (m , n )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 m — n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5C ∠=?,8AB =,14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EF AD ,点P 与AD 在直线EF 的两侧,90EPF ∠=?,PE PF =,射线EP 、FP 与边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设AE x =,MN y =. (1)求边AD 的长; (2)如图,当点P 在梯形ABCD 内部时,求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 的长为2,求梯形AEFD 的面积. 【答案】(1)6;(2)y=-3x+10(1≤x < 103);(2)1769 或32 【解析】 【分析】 (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 可得到HC 的长度,从而得出HB 的长,进而得出AD 的长; (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 、PR 的长,然后利用EB=PQ+PR 得去x 、y 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 (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 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 的值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 (1)如下图,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H ∵∠C=45°,DH ⊥BC ∴△D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 是梯形,∠B=90° ∴四边形ABHD 是矩形,∴DH=AB=8

∴HC=8 ∴BH=BC -HC=6 ∴AD=6 (2)如下图,过点P 作EF 的垂线,交EF 于点Q ,反向延长交BC 于点R ,DH 与EF 交于点G ∵EF ∥AD,∴EF ∥BC ∴∠EFP=∠C=45° ∵EP ⊥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还可得△NPM 和△DG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x ∴DG=x=GF,∴EF=AD+GF=6+x ∵PQ ⊥EF,∴PQ=QE=QF ∴PQ=()162 x + 同理,PR= 12y ∵AB=8,∴EB=8-x ∵EB=QR ∴8-x= ()11622 x y ++ 化简得:y=-3x+10 ∵y >0,∴x <103 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x 可取得最小值 则BC=NM+MC=NM+EF=-3x+10+614x +=,解得x=1 ∴1≤x <103 (3)情况一:点P 在梯形ABCD 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 83=AE

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拔高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典型试题 一、填空题: 1、-0.5的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倒数是 。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5的数是 。 3、—2x 与3x —1互为相反数,则=x 。 4、(1)设b a 、互为相反数,d c 、互为倒数,则2013(b a +)-cd 的值是_____________。 (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3=m ,则20052)(242cd b m a -+-=_________。 5、已知b b a a a b + ≠,则 0=___________。 6、(1)已知0)1(32 =-++b a ,则=+b a 3 。 (2)如果2 |1|(2)0a b -++=,则 ) (2012 b 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 (3)若()0522=++-y x ,则y x = 。 7、(1)单项式 -2 2 xy π的系数是 ,次数是 ;多项式 125323 +--xy y x 的次数 。 (2)单项式3 2xy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_. 8、(1)如果3 x k 21-+ k 43 =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____。 (2)如果0m 2 1 y 32m -9=+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 9、(1)已知x=3是方程ax-6=a+10的解,则a=_____________。 (2)若x =2是方程a x x -= -243的解,则2011 20111a a +的值是 。 10、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两点之间, 最短 11、小明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只用了两个钉子,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____. 12、如图所示, ∠AOB 是平角, ∠AOC=300, ∠BOD=600 , OM 、ON 分别是∠AOC、∠BOD 的平分线, ∠MON 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图中共有 条线段,共有 个三角形。 12题图 13题图 14题图 14. 如图,∠AOD=80°,∠AOB=30°,OB 是∠AOC 的平分线,则∠AOC 的度数为______,∠COD 的度数为________. 15、计算51°36ˊ=________° 16、25.14°= ___° ____′____″;下午1点24分,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_________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经典例题含解析

《第2章轴对称图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一张菱形纸片按如图1、图2依次对折后,再按如图3打出一个圆形小孔,则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 A.B.C.D.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1 B.16 C.17 D.16或17 4.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AB=BD,则∠B的度数为() A.30° B.36° C.40°D.45° 5.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 6.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BF=EF B.DE=EF C.∠EFC=45°D.∠BEF=∠CBE 7.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 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A.()n?75° B.()n﹣1?65°C.()n﹣1?75°D.()n?85° 8.如图,在线段AE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C和△CDE(∠ACE<120°),点P与点M分别是线段BE和AD的中点,则△CPM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非等腰三角形 9.如图是P1、P2、…、P10十个点在圆上的位置图,且此十点将圆周分成十等分.今小玉连接P1P2、P1P10、P9P10、P5P6、P6P7,判断小玉再连接下列哪一条线段后,所形成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A.P2P3 B.P4P5C.P7P8 D.P8P9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媛媛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赏析语言。感受叠词的节奏美和蕴含的情感;赏析全文质朴的文风与搭石、乡亲们朴实民风的关系。 ▲感受作者的选材之妙,并学会运用。 2 、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梳理脉络 默读课文回顾关于搭石的几个场景。 第二模块:体会“语言之妙” 。 ①精美叠词的妙用 出示“协调有序走搭石”一段文字,体会叠词的节奏美和传达的情感。 ②朴实文风的妙用 用词语试着概括其他场景的语言风格。(朴实)思考原因:朴实的搭石,朴实的乡亲们,唯有这样朴实的语言才符合他们的本色。读课文,体会质朴语言中的深情。 第三模块:体会“选材之妙” 读各个场景,思考每个场景发生的事情是否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总结作者选择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乡亲们看来理所当然的平常事,但是其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第四模块:练习应用 回忆自己身边的平常事及事中蕴含的真情。说一说,然后写一个小片段。集体交流。

第五模块:总结升华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总结这篇文章的作者刘章先生写下此文的用意:他用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更提醒我们岁月在变,生活在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永远不变,那就是所有质朴纯真的情意。 【教学反思】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是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内容,感受情感,这一课时的重点则放在作者的表达方面。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语言和学习运用两个方面,目标更加明确和细化。通过进一步深入地解读教材,发现“一行人走搭石”这一段在写作上的特点鲜明突出,但并不能代表全文的写作风格。通过细致揣摩,我发现这一段的用意是用精美的词句体现搭石“看得见”的美,但其他更多的场景在写法上、文风上,却是以淳朴、朴素的语言来表现看不见的美。因为搭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因为乡亲们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所以这样无需雕琢的搭石、这样淳朴的乡亲们,唯有用朴实的语言来描写才最恰当。基于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理念之一便是引领学生学会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另外,在本文的选材上也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孩子们明白作者选材的用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生活对接,搜寻记忆中的平凡小事和其中蕴含的真情意。整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使之紧紧围绕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授课结束,回顾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并通过和学生的课后交流,发现学生们习惯了关注课文的内容,对作者的表达方法却较少关注,这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内容”而轻“表达”的结果。内容的东西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表达确是需要反复研读,揣摩和思量的,如果我们能从每篇课文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长期熏修,那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随着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而得到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 ∠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 ∠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详解】 解:(1)连结AD ,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 ∴AD⊥BC ,BD=AD , ∴∠B=∠BAD=∠DAC=45°, 又∵BE=AF , ∴△BDE≌△ADF(SAS), ∴ED=FD ,∠BDE=∠ADF, ∴∠EDF=∠EDA+∠ADF=∠EDA+∠BDE=∠BDA=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连结AD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 ∴AD=BD ,AD⊥BC , ∴∠DAC=∠ABD=45° , ∴∠DAF=∠DBE=135°, 又∵AF=BE , ∴△DAF≌△DBE(SAS), ∴FD=ED ,∠FDA=∠EDB, ∴∠EDF=∠EDB+∠FDB=∠FDA+∠FDB=∠ADB=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等于底边的一半,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2.如图,△ABC中,∠ABC=∠ACB,点D在BC所在的直线上,点E在射线AC上,且 AD=AE,连接DE. ⑴如图①,若∠B=∠C=35°,∠BAD=80°,求∠CDE的度数; ⑵如图②,若∠ABC=∠ACB=75°,∠CDE=18°,求∠BAD的度数; ⑶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点B、C重合)运动时,试探究∠BAD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40°;(2)36°;(3)2∠CDE=∠BAD,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11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E=75°-18°=57°,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设 ∠ABC=∠ACB=y°,∠ADE=∠AED=x°,∠CDE=α,∠BAD=β,分3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D 在点B的左侧时,∠ADC=x°-α,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ADC=y°+α,③如图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精品教案

13.1 轴对称 13.1.1 轴对称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2.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 教具准备 师:1.天安门、蝴蝶、窗花、脸谱等图片. 2.多媒体课件. 3.投影仪. 生:剪刀、小刀、硬纸板.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Ⅱ.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生甲]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生乙]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生丙]我们的黑板、课桌、椅子等. [生丁]我们的身体,还有飞机、汽车、枫叶等都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大家举了这么多对称的例子,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演示多媒体课件) 观察 如图12.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 观察得到的窗花和图12.1.1中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探究) [生甲]窗花可以沿折痕对折,使折痕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生乙]不仅窗花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重合,上面图12.1.1中的图形也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 [生结论]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师]太好了!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即(点击课件、屏幕显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师]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概念后,我们来做一做. (屏幕显示)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D C B A 第14题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条数大于1的有( ) 长方形; ⑵正方形; ⑶圆; ⑷三角形; ⑸线段; ⑹射线; ⑺直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 3.如图所示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2,-1),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2,-1) B.(-2,1) C.(2,1) D.(1,-2) 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则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为( ) B. -1 C. 4 A. 1 D. -4 6.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的中线 D.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2,1)与点B 关于直线x =1成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4,1) B.(4,-1) C.(-4,1) D.(-4,-1) 8.已知点P (1,a )与Q (b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Q (b ,2)与 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 A 3 B.-3 C. 1 D. -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30° B. 150° C. 30°或150° D.12° 1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2cm ,则腰长为( ) A. 4cm B. 8cm C. 4cm 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12.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点P1和点P 关于OA 对称,点P2和点P 关于OB 对称,则P1、O 、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14.如图,如果△A1B1C1与△ABC 关于y 轴对称,那么点A 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 15.是某时刻在镜子中看到准确时钟的情况,则实际时间是 . 16.=30°,点P 在OA 上,且OP =2,点P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是Q ,则= . PQ 17.30°,腰长是4cm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18.点1,2)关于直线y =1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的坐标是 . 19.三角形三内角度数之比为1∶2∶3,最大边长是8cm ,则最小边的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ACB和△AED中,AC=BC,AE=DE,∠ACB=∠AED=90°,点E在AB上,F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CE、FE. (1)请你探究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ED的一边AE恰好与△ACB的边A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任意的角度(如图3),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2FE;(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CF,直角△DEB中,EF是斜边BD上的中线,因此EF=DF=BF,∠FEB=∠FBE,同理可得出CF=DF=BF,∠FCB=∠FBC,因此CF=EF,由于∠DFE=∠FEB+∠FBE=2∠FBE,同理∠DFC=2∠FBC,因此∠EFC=∠EFD+∠DFC=2(∠EBF+∠CBF)=90°,因此△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EF; (2)思路同(1)也要通过证明△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连接CF,延长EF交CB 于点G,先证△EFC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CF是斜边上的中线来得出此结论,那么就要证明EF=FG,就需要证明△DEF和△FGB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一组对顶角,DF=FB,只要再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我们发现DE∥BC,因此∠EDB=∠CB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EF=FG,那么也就能得出△CFE是个等腰三角形了,下面证明△CFE是个直角三角形.由上面的全等三角形可得出ED=BG=AD,又由AC=BC,因此 CE=CG,∠CEF=45°,在等腰△CFE中,∠CEF=45°,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了; (3)思路同(2)通过证明△CFE来得出结论,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得CF=FE,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那么关键就是证明△MEF和△CFN全等,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我们不难得出 EM=PN=1 2 AD,EC=MF= 1 2 AB,我们只要再证得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

最新新人教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提高题(含答案)

七下数学训练题(8)1、 2、解方程组: 3、解方程组: 4、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CD=∠BAD. (1)求证:AD//BC; (2)若∠ABC的平分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E作EF⊥EB交BA的延长线于点F,∠F=50°,求∠BCD的度数. 解:(1)证明:由已知∵AB∥CD, ∴∠BCD+∠ABC=180°, 又∵∠BCD=∠BAD, ∴∠BAD+∠ABC=180°, ∴AD∥BC ; (2)解:由已知∵EF⊥EB, ∴∠F+∠EBF=90°, ∵∠ F=50°, ∴∠EBF=40°, ∵BE是∠ABC的平分线, ∴∠ABC= 2∠EBF= 80°, ∴∠BCD=180°-∠ ABC=100°. 6、某校拟组织七年级的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租用若干辆大巴车,在安排车辆时发现:如果每辆车坐50人,则有35人没车坐;如果每辆车坐60人,则空出一辆车,且有一辆车只坐了25人.求计划租用多少辆车,共有多少名师生? 设计划租用x辆车,共有y名师生.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为 7、如图,四边形ABCD所在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 (1)以点B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的坐标; (2)请画出将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后所得的四边形A′B′C′D′;

(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1)根据题意画坐标系如(2)中的图, 则A(﹣3,0),B(0,0),C(1,2),D(﹣1,3);(2)画图如下图所示: (3) =6.5 8、我市某中学2015年与2014年相比,学生数量增加10%,教师数量增加5个.设2014年的学生有x人,教师y人. (1)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2015年的师生人数的和;(2)若2015年师生人数和为1098,比2014年的师生人数和增加了9.8% ,求x和y; (3)在(2)的条件下,预计2016年该校学生数量与2015年相同,学校将按照学生数量配置教师数量,1~13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14~26名学生配备2名教师;27~39名学生配备3名教师,以此类推.请你计算在2015年的基础上,学校还需增加几名教师? 解:(1)根据题意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2015年的师生人数的和为:1.1x+y+5; (2)由题意可得:,解得. (3)2015年的学生人数为1.1×930=1023(人),2015年的教师数为70+5=75(人), 2016年的学生人数为1023人; 又1023÷13=78……9 ; 所以2016年共需教师79名,在2015年的基础上还需增加4人. 9、已知:如图1,在直线m、n上分别 有A,B,C,D四点,BE平分∠ABC,CE 平分∠BCD,且∠BEC=90°. (1)求证:m∥n; (2)若点O是直线m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CP平分∠OCB交直线m于点P. ①如图2,当点O位于B点的右侧,且∠BOC=40°时,求∠ECP的度数; ②点O在直线m上运动时,试探索∠ECP与∠BO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长方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4.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变得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8. 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9.如图,在已知△ABC 中,AB=AC , BD=D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B B.∠1=∠2 C.AD ⊥BC D.∠B=∠C 10.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到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 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 2.如果点P (4,-5)和点Q(a ,b)关于y 轴对称,则a =_____,b=____。 3.点(-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 _。 4.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 _。 5.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A=30°,BC=2cm ,则AD=__ __

初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1.如图,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下图中我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45o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o,一个内角为120o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顶角的平分线 C.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D.腰上的高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角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 5.正五角星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1条B.2条C.5条 D.10条

6.下列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正方形D.菱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D.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8.如图,ΔABC和ΔA’B’C’关于直线对称,下列 结论中: ①ΔABC≌ΔA’B’C’; ②∠BAC’≌∠B’A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 9.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 = 5cm,则ΔPMN的周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拔高题-综合题-2

七年级上学期拔高题 1、翻开数学书,连续看了3页,页码的和为363,则这3页的页码分别是第____ 页,第_______页,第________页. 2、近似数3.12×105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 3、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 点,则A 点表示的数 是 。若点B 表示-3.14,则点B 在点A 的 边(填“左”或“右”)。 4、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那么 a +b +m 2-cd 的值为( ) A 、3 B 、±3 C、3± 21 D 、4±21 5、现定义两种运算“⊕” “*”。对于任意两个整数,1a b a b ⊕=+-,1a b a b *=?-,则6⊕【8*(3⊕5)】 的结果是( ) A 、60 B 、70 C 、112 D 、69 6、某个体户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售价都是135元,若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在这次买卖中他 ( ) A 、赚18元 B 、赚36元 C 、亏18元 D 、不赚不亏 7、(8分)如图,已知AC= 3 2 AB,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1)若AB=24cm,求DE 的长; (2)若CE=6cm,求DB 的长. 8、 (8分)观察下面几个算式 1+2+1=4=2×2 1+2+3+2+1=9=3×3 1+2+3+4+3+2+1=16=4×4 …… 根据上面呈现出的规律,计算下面几个题目: (1)1+2+3+…+10+…+3+2+1 (2)1+2+3+…+200+…+3+2+1 (3)1+2+3+…+2006+…+3+2+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教案

13.1轴对称 第1课时轴对称 教学目标 1.理解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并能作出它们的对称轴. 2.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如:中外各种风格的著名建筑、动植物、艺术作品、图标、日常生活用品等等,都和对称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创造出对称的作品,装点和美化生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奇妙和美丽吧! 观察上图和教科书中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58至60页. 2.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 活动一:阅读教材P58~59 展示点评:1.图13.1-1,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请举

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 2.图13.1-3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请举出成轴对称图形的实例. 小组讨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反思小结:1.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抓住轴对称的本质,即图形是否有“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互相重合”的图形特征. 2.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关键是是否有“存在直线——将其折叠——互相重合”的图形特征.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探究点二 轴对称的性质 活动二:观察教材图13.3-4. 展示点评:1.完成“思考”中的问题; 2.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与对称轴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请用符号语言表示. 小组讨论:图形轴对称有什么性质?它有什么作用? 反思小结: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 跟踪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是怎么探究这些性质的? 实际问题―→? ???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 ―→ 轴对称的性质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图形中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C .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所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 D .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 3.如图,△ABC 与△DEF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 =2 cm ,∠C =55°,则DE =__2_cm __,∠F =__55°__.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请在图中完成下列操作. (1)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H; (2)过点P画AB的垂线,交BC于Q; (3)线段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BC的距离. 2.作图题: (1)过点A画高AD; (2)过点B画中线BE; (3)过点C画角平分线CF.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中, (1)先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1对称;再画△A2B2C2,使它与△A1B1C1关于直线l2对称; (2)若△ABC向右平移2格,则△A2B2C2向平移格. 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

(1)画出△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画EF边上的高(不写画法); (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DEF的面积为. 5.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直线MN,点A、B、M、N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方格纸中画四边形ABCD(四边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四边形ABCD 是以直线MN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点A 的对称点为点D,点B 的对称点为点C. 6.已知:如图,已知△ABC (1)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A1的坐标是,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A2的坐标是; (2)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3)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7.如图所示的点A、B、C、D、E.

(1)点和点关于x轴对称; (2)点和点关于y轴对称; (3)点A和点D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请画出直线l.(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过程) 8.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 (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 (3)求△ABC的面积是 9.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 (3)求△ABC的面积. 10.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分别作出△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拔高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拔高题 1.如图QM1-1所示,已知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 ∠BOC=30°,且OD平分∠AOC.求∠COD的度数. 2.如图所示,已知∠B=75°,需要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就可得到AB∥DE。 3.如图所示,当∠BED与∠B、∠D满足________________时,可以判定AB∥CD。 4. 如图,要在一段高为8米的楼梯上铺上红地毯,则红地毯至少要15米.若每级台阶的水平宽为1米,则这段楼梯一共有________阶. 第2题图第3题图 5. 如图,已知∠1=∠2,∠3=80°,则∠4 =() A.80°B.70°C.60°D.50° 6. 已知x,y为实数,且y=x-9-9-x+4.求x+y的值. 7. 已知a,b满足2a-8+|| b-3=0,解关于x的方程() a+2x+b2=a-1. 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a|>|b|,则: (1)|a-b|=________; (2)|a+b|=________; (3)|a+c|=________; (4)|b-c|=________. 8. 已知|| a+2+4b-10=0,则P(a+b,a-b)的坐标为() A.(8,-12) B.(-2,10) C.(-12,-8) D.(8,12) 9. 已知点m的坐标是(a2,a2-2),则点m位于() A.x轴上方(含x轴) B.x轴下方(含x轴) C.y轴的右方(含y轴) D.y轴的左方(含y轴) 10. 已知点M(a,a-2)在第四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这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11. 已知点P(x,y)位于第三象限,并且y≤x+4,x,y为整数,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点P的坐标:______。 12. 已知A(a,-21),B(-13,b),AB=6且A,B两点所在直线平行于y轴.求a,b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