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电量采集器说明书

发电厂电量采集器说明书

发电厂电量采集器说明书
发电厂电量采集器说明书

电量采集器HT2000 使用说明书

西安汇通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采集器说明书

(变电站电能量采集装置)

HT-2000 eRTU是西安汇通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一款电能量远方终端。该电能量远方终端基于现代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的理念设计,用于采集、存储和转送发电厂与变电站关口表采集和生成的计量计费信息。终端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电能量计费系统在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方面的要求。

本说明书包括概述、硬件描述、操作说明、超级终端操作说明等四部分,主要对HT-2000 eRTU所采用的技术、主要特点、实现原理、功能和性能指标、软件和硬件的操作使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说明书主要供生产技术人员和用户技术人员在调试和安装、维护和检修时使用。

本说明书由黄国兵编写,赵丽敏审校。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说明书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说明书的版权归西安汇通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所有。

本公司遵循技术进步的原则,如果本说明书的内容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西安汇通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11月19日

第一章概述

1.0 引言

HT-2000 eRTU电能量远方终端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和转送发电厂与变电站关口表采集和生成的计量计费信息的装置。装置通过与全电子式的智能电度表通信,收集电度表采集和生成的计量计费信息;也可以根据需求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生成计量计费系统所需要的信息。本终端支持通过拨号、专线、网络等媒介与计量计费主系统通信,上报所采集和生成的的计量计费信息。此外,也可以充当其它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智能电气设备(IED),以便这些系统可以共享本装置所采集的计量信息。

终端上设计有10-12个RS-232/485串行接口,可以接入128块电度表,并能同时与多种不同的智能电度表通信。终端上设计有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历史信息(如:负荷曲线、告警信息等)。

本部分主要就装置的主要特点、系统组成、功能、技术指标和技术条件、安装指南等作了简要的介绍。

1.1 主要特点

1.1.1 一体化设计,结构合理

?装置采用工业级SCM-6456模板为作为CPU,处理能力强。

?320×640彩色屏显示器,单屏信息容量大。

?32键薄膜键盘,下拉式操作菜单,操作简单方便。

?支持交直流工作电源。

?采用标准19″3U机箱,现场安装和接线非常方便。

?采用进口端子,接插可靠。

1.1.2 配置灵活,现场适应能力强,可方便地进行系统集成

?支持接入十多种不同型号、不同规约的电度表。

?支持IEC102、MODBUS、EDMI、DL/T645等协议与上位机系统通信。

?具有与GPS时钟接收器通信的能力,自动同步装置的时钟。

?超大容量,每台eRTU可接入多达128块电度表,同时保存1024个信

息点的曲线记录。

?各COM口并行与电度表通信,数据的同时性好。

?支持10BaseT网络通信。

1.1.3 现场检测和远程检测兼备,可方便地进行检测和维护

?系统自动对已注册运行的设备、重要可编程芯片、数据采集系统等进行

在线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人机接口界面、告警记录等告知维护人员,帮

助维护人员快速定位异常和故障部位。

?支持通过拨号方式对设备进行远程在线检测。

?支持标准VT100超级终端,用户可以方便在远方对对设备进行在线检测

和配置。

1.1.4 工业标准设计,能够工作于恶劣环境,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

? 采用电磁兼容(EMC )技术,抗电磁脉冲干扰(EMI )性能强,装置运

行稳定可靠。

? RS485信号采用光电隔离。 ? 对敏感信号进行屏蔽。

? 内部器件均选用优秀的工业级产品。

1.1.5 充分的可靠性设计,严格的质量检验

? 电源、信号入出口均有保护措施,并与主控电路隔离。 ? 各模板地线、电源布局合理;电源去耦滤波。 ? 具有看门狗及数据掉电保护功能。

? 产品的研制、生产、检验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进行。

1.2装置组成

HT-2000 eRTU 电能量远方终端由SCM-6456工业级CPU 板、320x640彩色液晶显示器、薄膜键盘、状态指示板、多功能扩展基板以及电源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SCM-6456 CPU 板上2GCF 卡和10BaseT 网络接口等。电源系统由交、直流两用开关电源同时互备供电,实现交直流零切换。多功能扩展基板是专门为HT-2000 eRTU 设计的一块电路板,板上扩展了8路RS485串行接口和一路工业级拨号MODEM 。与此同时,键盘、液晶显示器等功能部件的辅助电路也集成在该板上。HT-2000 eRTU 电能量远方终端组成如图1-2-1所示。

HT-2000 eRTU 与上下位设备的通讯连接示意图如图1-2-2所示。

图1-2-2 HT-2000 eRTU与上下位设备通讯连接示意图

1.3 功能

1.3.1 数据采集

通过RS-485定时采集电能表的各项数据(如正反向有功、无功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事件记录、负荷曲线等)并存储。

标准配置支持128路电能表接入。目前可接入的表计包括:

1)威胜表、恒通表、龙电表、EMH、ZB、ZC等

2)红相MK3、MK6(EDMI 2000规约)

3)斯伦贝榭Q1000(DNP1规约)

1.3.2 数据保存

装置具有2Gbytes存储容量(可扩展)。能按多个存储周期存储数据,并具有分时段(即按尖、峰、谷、平不同时段)存储电能量数据信息的功能。

配置有锂电池,在断电情况下保证数据10年不丢失。

1.3.3 数据通信

可通过拨号、专线、网络等三种通信方式同时与三个主站通信。与主站通信规约可采用DL/T 719-2000 IEC-102和MODBUS规约,具有支持TCP/IP协议,只要提供规约,原则上均可接入。

1.3.4 状态监视、事件记录与告警

能够检测自身运行状态并形成事项记录,如开机、关机时间、参数修改、电表参数设置等。

采集系统各种事项并形成事项记录,如过压、失压、欠压、与电表通信异常等。既可在当地也可通过主站进行事项查询。

终端对产生的重要事项,具有声光的故障报警。

1.3.5 校时

具有实时时钟和日历,时钟可由主站定期校准,也可在当地通过GPS或人工对时。

1.3.6 自恢复

终端具有看门狗电路,可使系统从异常状态自动恢复。

1.3.7 检测与维护

电能量远方终端的运行参数可现场通过键盘和中文液晶显示器来设置。也可用专用维护软件在当地或通过主站在远方进行设置、修改。

程序版本升级可通过专用维护软件在当地或通过主站在远方完成。

专用维护软件可在当地/远方进行读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项)和校时等操作。

1.3.8 安全功能

具有两级密码设置和权限管理,防止非法操作。

1.3.9 显示信息

为便于现场维护,终端能够显示其存储数据、以及与主站和表计的通讯状态等。

1.4 技术指标及技术条件

1.4.1 总则

HT-2000 eRTU电能量远方终端严格遵照DL/T 743-2001(电能量远方终端),GB/T 13729(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2423.2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GB23.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冲击试验方法)等标准和规范设计。

1.4.2 通信接口

?通信规约

与监控系统通信规约:Modbus。

与计费系统通信规约:IEC102规约(DL/T 719-2000)、

EDMI规约、DL/T645等

与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威胜、恒通、红相、IEC1107

ABB、SIMENS、DNP1.0、DGCOM等。

?通信速率

与上位机通信速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bps可选配。

与电能表通信速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bps可选配。

?串口数:10个。

?通信接口:RS-232C/422/485。

?通信介质:电缆、光纤、拨号等。

?通信方式:异步、支持与多个上位系统通信。

?传输方式:全双工/半双工。

1.4.3 处理能力及存储容量

?CPU:Intel586或以上,主频133MHz或以上。

?CF卡容量:≥2G字节。

?每个通道接入电表数:≤16台。

?可连入智能电度表数:≤128块。

?负荷曲线:

?信息点数:≤16×128个。

?保存间隔:1~60(分钟)可选。

?保存时间:10~600(天)。

?事件记录:16×128条。

?越限记录:16×64条。

?操作记录:80条

1.4.4 机械特性

?机箱式:3U,19英寸标准机箱。

1.4.5 工作环境

?运行温度:-20℃~55℃;

?储存温度:-45℃~70℃;

?湿度:<90% 无凝固;

?大气压力:86-108Kpa;

?周围环境:无爆炸,无腐蚀气体和导电尘埃,无霉菌存在,无剧烈振动

冲击源。

?海拨高度:<5000m;

?接地电阻:<4Ω。

1.4.6 绝缘电阻

正常大气条件下装置输入回路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10MΩ。

湿热条件下(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装置输入回路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1 MΩ。

1.4.7 绝缘强度

在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加1500V电压,强电与弱电之间加1000V电压进行工频耐压试验1分钟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1.4.8抗电磁干扰性能

本装置能承受频率为1MHz、高频干扰脉冲400次/秒、共模2500V、差模1000V的衰减振荡波20-30秒试验,设备无损坏,装置运行正常。

1.4.9系统时钟

?系统守时精度:±1s/24h

?GPS对时钟精度:<1ms

?计费系统对时精度:<1s

1.4.10抗静电放电性能

正常工作条件下,对机箱施加8KV的静电放电电压,正负极性放电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秒,设备的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1.4.11抗工频磁场干扰性能

将装置置于30A连续正弦波工频磁场强度中,装置能正常工作。

1.4.12可靠性

MTBF:≥30000h。

1.4.13安全性

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均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确保不会影响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不会危及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1.5 安装指南

1.5.1机械尺寸

HT-2000 eRTU电能量远方终端采用标准19英寸、3U机箱设计。机箱尺寸如图1-5-1所示。

建议的开孔尺寸为:135mm×450mm。

图1-5-1 HT-2000 电能量远方终端的机械尺寸

1.5.2正视图

公司商标、公司名称、显示器、键盘、状态指示灯、操作开关等安排在装置机箱的前面板。前面板的布置如图1-5-2所示。

Model: Pack

HT2000 Electric Power RTU HT2000 eRTU 电电电电电电电

TxD1RxD1Data

Link

HTMC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RxD2TxD2TxD4TxD3RxD4RxD3RxD7RxD8RxD6RxD5TxD7TxD8TxD6TxD5电电

图1-5-2 HT-2000 电能量远方终端正视图

1.5.3后视图

接线端子、接插座等安排在装置机箱的后板上。后板的布置如图1-5-3所示。

TD

RD

TD RD

DCOM C O M 2

C O M 1

POWER

AC220N (DC-)

AC220L (DC+)+5V ON

OFF POWER

AC220N (DC-)

AC220L (DC+)+5V ON

OFF

C H N 8

C H N 7

C H N 6

C H N 5

485A+485B-

485A+485B-

485B-485A+485B-

485A+

485CHN2

485CHN1

485A+485B-485A+485B-485B-

485A+485B-485A+C H N 1

C H N 2

C H N 3

C H N 4

KBD

NET

CPU MODEM

RD

CD

TR

TD COM1

Line

图1-5-3 HT-2000 电能量远方终端后视图

1.5.4接线说明

HT-2000 eRTU 的对外接口包括Ethernet 、Phone 、COM1、COM2、KBD 和RS485接线端子(CHN1和CHN2)等。其中Ethernet 、Phone 、COM1、COM2、KBD 接口的定义遵循通用的国际标准。COM1/2的定义如表1-5-4-1所示,电话线插座的定义如表1-5-4-2所示,键盘KBD 插座的定义如表1-5-4-3所示,Ethernet 插座的定义如表1-5-4-4所示,RS485接线端子(CHN1和CHN2)的定义如表1-5-4-5所示。

第二章 硬件描述

2.0 引言

HT2000 eRTU 的硬件本质上是一台以SCM-6456模板为核心,扩展一块多功能用户基板(MCT2001)构成的嵌入式工业计算机系统。它和装置的软件一起用于实现电能量远方终端所需求的各项功能。

本部分主要对装置硬件进行详细的描述。有关HT2000 eRTU 的结构、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布置图请参阅本说明书第一部分的说明。

2.1 组成

HT-2000 eRTU 电能量远方终端由SCM-6456工业级CPU 板、320x240蓝屏液晶显示器、薄膜键盘、状态指示板、多功能扩展基板以及电源系统等部分组成。HT-2000 eRTU 电能量远方终端组成如图2-1-1所示。

图2-1-1 HT-2000 eRTU 电能量远方终端组成

2.2 CPU 板

HT2000 eRTU 的CPU 采用了盛博科技出品的SCM-6456系统核心模板。其中SCM-6456 CPU 板上有两路RS232异步串行口和1路;10BaseT 网络接口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装置在出厂之前,CPU 已配置正确,用户一般不要对CPU 进行设置。用户在连接键盘、显示器、串行口设备等外设时应核对信号定义,先关电,再连接,检查无误后再加电,以免损坏相关设备。

CPU 板几种常用接口信号的定义请参阅第一部分5·4的说明。

2.3多功能板

多功能用户基板1(MCT2001)是以SCM-6456系统核心模板为基础设计的一块多功能扩展模块,其主要用于扩展串行通信、薄膜键盘、液晶显示器和拨号MODEM等功能。

MCT2001模板总共扩展了8个异步串行口(COM3-COM10),这些串行口对外确省的接口规范为RS485标准。

MCT2001模板的逻辑结构如图2-2-1所示。

图2-2-1 多功能用户基板的逻辑结构

2.3.1 跳线器的设置方法

MCT200板上共设计有3个跳线器JP1、JP2、JP3,分别用于选择UART 占用CPU的中断资源、操作键盘和COM1的使用方式。

2.3.1.1 跳线器(JP1)的设置方法

跳线器(JP1)用于选择扩展的UART占用CPU的中断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多功能模板上的跳线器在出厂前已设置正确,用户不要作任何改动。JP1的设置方法如表2-3-1-1所示。

1模板元器件位置请参阅相关文献。

注:表中①-②表示跳线器①与②之间要跳接,无连接符表示不跳接,依此类推。2.3.1.2 跳线器(JP2)的设置方法

跳线器(JP2)用于选择操作键盘。JP2的设置方法如表2-3-1-2所示。表

2.3.1.3 跳线器(JP3)的设置方法

跳线器(JP3)用于选择COM1口的使用方式。JP3的设置方法如表2-3-1-3所示。

2.3.2 连接器

MCT2001板上连接器的用途如表2-3-2-0所示。本节将给出各连接器引脚的信号及定义。

表2-3-2-0 连接器的用途

(续前表)

2.3.2.1电源插座(J003)的信号定义

电源插座(JP003)信号的定义如表2-3-2-1所示。

2.3.2.2 状态指示连接器(J3)的信号定义

为了方便用户直观地观察eRTU的工作状态,我们将多功能板扩展的8路

UART收发信号、网络的工作状态信号引到机箱的前面板,采用发光二极管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指示。状态指示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如表2-3-2-2所示。

2.3.2.3 薄膜键盘连接器信号定义(J102)

薄膜键盘到MCT2001板的信号连接采用12针连接器J102。J102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如表2-3-2-3所示。

2.3.2.4 复位信号连接器信号定义(J103)

HT2000 eRTU机箱面板上设计了一个复位按键,用于对eRTU进行复位。复位按键上的信号采用四针连接器J103连接到MCT2001板。J103连接器的信

2.3.2.5 LCD显示器连接器信号定义(J201)

LCD显示器到MCT2001板的信号连接采用14针连接器J201。J201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如表2-3-2-5所示。

表2-3-2-5 LCD显示器连接器的信号定义

2.3.2.6 LCD背光电源连接器信号定义(J202)

LCD背光电源在MCT2001多功能用户基板上逆变生成,由四针连接器J202引出与LCD显示器连接。J202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如表2-3-2-6所示。

2.3.2.7 LCD调控信号连接器信号定义(J204)

HT2000 eRTU前面板左侧设计有旋转电位器和电源开关,分别用于调节LCD显示器的对比度和开关LCD显示器的电源。机箱前面板对比度电位器和电源开关到MCT2001多功能用户基板连接采用四针连接器J204。J204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如表2-3-2-7所示。

2·4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由1台或2台交、直流两用开关电源组成。

交直流两用开关电源选用台湾名纬出名的PS-45-5电源。

当采用2台电源接入不同的系统时,装置电源为零切换。

2·5 状态指示

为了方便用户直观地观察eRTU的工作状态,我们将多功能板扩展的8路UART 收发信号、网络的工作状态信号引到机箱的前面板,采用发光二极管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指示。

系统加电后,电源(POWER)指示灯点亮。网络连接建立之后,NETS灯点亮。网络通信时,NETD灯点亮。UART发送数据时,对应的TXD灯点亮。UART接收数据时,对应的RXD灯点亮。

第三章操作说明

3.0 引言

HT2000 eRTU上运行的实时多任务运行软件为eRTU.exe。eRTU软件保存在装置的固态电子盘中,系统加电后自动加载运行。它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装置集成自检

?人机接口(MMI)

?与电表通信并采集电表的数据

?实时数据处理

?实时数据库管理

?历史数据记录生成

?历史数据库管理

?与上位计算机系统通信并上报数据信息

本部分主要对装置的人机接口(MMI)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软件的部分设计方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3.0.1 主界面

本装置采用320×640蓝屏液晶显示器和32键薄膜键盘进行人机交互。eRTU软件采用下拉式菜单弹出式窗口进行人机会话,操作简单方便。

装置加电后,eRTU软件自动加载运行,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如图3-0-1所示的画面。画面最上面显示的内容分别是四个主菜单项的名称、公司商标、软件名称和系统的日期及时间;最底下一行为告警信息栏;倒数第二行即时提示操作帮助信息;中间窗口为主信息窗口。画面最右下角显示的数字为系统当前剩余内存空间的大小。为了以后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将该画面命名为主界面。

3.0.2菜单操作

在主界面下,按F10键激活菜单。激活菜单之后,按←、→键移动主菜单的菜单条,按↑、↓键激活相应位置的子菜单或移动子菜单的菜单条,按ESC 键返回。

如果采用标准PC机键盘操作,按F2、F3、F4、F5键分别直接激活配置、状态、事件、操作子菜单。

在子菜单激活后,按↑、↓键将子菜单条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按回车键或菜单项上提示的热键即可调出相应的对话框。另外,在子菜单激活后,按菜单项上提示的热键可以直接将子菜单条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另外,如果采用标准PC机键盘操作,按Alt_X键弹出退出系统对话框,按Y键退出系统,按N键取消,如图3-0-2所示。

3.1 数据库

3.1.1实时数据库

eRTU的实时数据库按电表组织,最多支持128块电表。在数据库中,电表的编号(索引地址)为0~127,分别对应第1~128块电表。

每块电表设计有5张数据表,分别保存电能量、瞬时量、需量、电表状态和事件等信息对象。

电能量信息设计有3张数据子表,分别保存累积、本月和上月三个时段的电能量信息。每个时段包括正向有功总、峰、平、谷、尖、反向有功总、峰、平、谷、尖、正向无功总、峰、平、谷、尖、反向无功总、峰、平、谷、尖电量,共20个电能量信息,索引号为0~19。

瞬时量包括A、B、C相电压,AB、BC、CA线电压,A、B、C相电流,A、B、C相位角、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和周波共16个量,索引号为0~15。

需量包括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和反向无功的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索引号分别为0、5、10、15(与总电量的索引号相同)。

电表状态包括AD模拟参考故障、CT断相、电压越限、PT断线、相序错误、当前负荷曲线数据没有采集到,时钟故障、温度传感器故障、滤波数据丢失、MODEM故障、RAM故障、EPROM故障、EEROM故障、脉冲输出溢出、电表地址重复、通信失败等16个状态量,索引号为0~15。

事件包括电压越限记录和告警事件记录。当前版本的电压越限记录功能尚未实现。电表的告警记录包括:A、B、C相失压(PT断线)、A、B、C相电流断相、电表有故障、与电表的通信中断、相序错误、电表电池电压低等告警信息。

装置的告警记录包括:装置重新启动、退出运行、配置参数修改等。装置的告警

记录插在0号电表的数据表中保存。每块电表保存当前最新的16条告警事件记录,索引号为0~15。

3.1.2历史数据库

eRTU的历史数据库中保存的记录包括负荷曲线记录(分钟电量)、日负荷曲线记录(日冻结数据)、月负荷曲线记录(月冻结数据)、操作记录和配置参数等。

负荷曲线记录对注册的每个信息对象保存14400条记录。记录周期和信息对象在负荷曲线配置中定义。

日负荷曲线记录保存最近35天0点的正向有功累积电量、反向有功累积电量、正向无功累积电量和反向无功累积电量的冻结数据。

月负荷曲线记录保存最近12个月1日0点的正向有功累积电量、反向有功累积电量、正向无功累积电量和反向无功累积电量的冻结数据。

操作记录保存最近80条用户进入和退出系统、切换键盘、注册和注销、更新口令、设定系统时间、修改配置参数等操作记录。

配置参数保存用户设置的配置参数。

3.2 配置

配置菜单如图3-2-0所示。配置菜单包括四个菜单项:通信配置、曲线配置、网络配置和键盘选择。本节对每个菜单项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3.2.1 通信配置

通信配置菜单用于设置通信信道的参数(通信连接[连接到主站或电表]、通信规约、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和逻辑设备参数和规约信息表。

3.2.1.1 设置通信信道参数

设置通信信道参数步骤为:

?进入配置菜单,调出设置通信信道参数的对话框,如图3-2-1-1所示。

?按PgDn/PgUp键在信道1~信道10的三个画面之间翻页显示。

?将亮条光标移到表格的相应位置,按+/-键选择合适的参数。

注:配置信道参数时,要先选择通信连接参数,再选择通信协议参数,最后选择其它参数。

3.2.1.2 设置IEC102规约信息表(连接到主站)

在通信信道参数设置完成之后,还需要配置逻辑设备参数和规约信息表。对连接到主站的远动规约(IEC102和Modbus)而言,要定义规约的信息表。对连接到主站的电表规约(EDMI和DL/T645)而言,要定义逻辑设备的参数。本节详细介绍IEC102规约信息表的设置方法。

如果将某个信道设置为连接到主站并采用IEC102规约通信,将通信信道参数对话框中的亮条光标移至该信道所在的列,按TAB键即调出IEC102规约信息表。IEC102规约有两张信息表:电能量信息表(如图3-2-1-2-1所示)和模拟量信息表(如图3-2-1-2-2所示)。电能量信息表的“类型”栏全部为EM,瞬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估算塑件体积 (7) 选择注射机 (7) 模架的选定 (7)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型芯的计算 (10)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主流道的设计 (12) 冷料井的设计 (13) 分流道的设计 (13)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分型面的选择 (17) 排气槽的设计 (17) 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8) 7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 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1)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2) 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 (22) 9 模具的装配 (23) 模具的装配顺序 (23) 开模过程分析 (24) 设计总结 (25) 参考资料 (26) 致谢 (27)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

电厂水处理工作总结

电厂水处理工作总结 总结一:电厂水处理工作总结 本人**年毕业于**大学化工分析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厂动力分厂工作,担任化学水处理工段长,主要负责化学水处理工段(以下简称化水)的技术工作,本工段主要任务是为锅炉提供合格的给水,补给水;监督水、汽运行质量;防止锅炉结垢、腐蚀,保证锅炉安全,经济地运行。几年来,我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刻苦钻研,勤奋努力,致力于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下面把几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车前精心准备,化水工段试车一次成功。 化水工段基建安装期间,我认真研读图纸,消化资料,监督施工质量,熟练掌握了本工段的工艺流程,设备布局、设备构造和安装,并积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安装结束后,同基建处、车间一起对工程进行验收。仔细检查每一根管道,每一个阀门,每一台设备,为化水工段一次试车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94年底,为了开好车,被公司派到江苏无锡热电厂实习,实习期间深入透彻地学习了化水处理的工艺特点,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经常向跟班师傅学习实际操作,化验分析,及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处理方法等,并得到了实习工厂的一致好评。实习回厂后,结合本厂实际进行开车试车前的准备工作,从树脂的预处理,化验药剂配制,阴、阳离子

交换剂的再生到编写操作规程,人员上岗前培训。由于从理论上、实践上精心准备,使化水工段试车一次成功,个人工作也得到车间及公司领导的认可。 二、运行中精心维护,保障正常运行。 在生产正常进行时,精心维护,经常巡查各设备,发现跑、冒、滴、漏等现象,立即组织人员维修,指导运行人员精心操作,发现不正确,及时指正,消除事故隐患。查看水汽分析报表,发现不正常时指导化验人员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锅炉热力腐蚀例如,一次生产中发现炉水PH值较低,重新取样检验PH仍较低,而仪器分析方法均正常,查找原因,采取对策,关小锅炉连排,排水,换水,自汽包内加入磷酸盐等,PH仍较低。查看水系统,发现中间水箱有大量泡沫。经查是由于酒精车间热交换器漏,导致醪液进入冷却水,经给水站送至化水工段,醪液中的一些有机物过滤不净,经阴阳离子交换又交换不掉,送到锅炉后在高温高压导致炉水水质PH较低,在热交换器暂时不能维修,生产又不停的情况下,我建议向锅炉中加入碳酸钠以提高炉水的PH。建议架临时管道给化水供水等。从而防止锅炉酸性腐蚀,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为公司减少了损失。 三、刻苦钻研,精心技术改造,方便操作。 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本着经济方便实用的原则,对一些设备管道进行了技术改造。如设计中,

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的运用

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06-25T16:44:51.3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陈霞[导读] 摘要:电力自动化系统有很多部分构成,但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的就是电量采集与计量部分。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311100) 摘要:电力自动化系统有很多部分构成,但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的就是电量采集与计量部分。电量采集与计量实现自动化后,不仅能够对用电信息及时有效的收集整理,也可以对电量进行及时的核算,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操作越发简单,安全、稳定。为了提高实时抄表工作的质量,降低抄表误差,实现自动采集和计量电量的目的,就需要应用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文章简要分析了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的运用,为后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电量;采集;计量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指的是借助于一系列专业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收集和统计各个厂站的用电量。技术人员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用户要想获得信息,只需要浏览网页即可。这个系统涵盖了很多专业化信息,可以详细地显示各地供电量、电表的运行参数等。 1 自动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结构 1.1 主站系统构成通过研究发现,数据终端服务器、前置机、服务器和应用软件等共同组成了主站系统。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涉及了很多专业,系统管理的计量点又有着十分庞大的数量。系统包括诸多变电站和计量点,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控制技术,采用了分层分布开放型结构,充分考虑了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促使变电站电能量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局域网上的用户只需要借助于IE 浏览器,便可以对本系统采集的各厂站电能量数据进行有效浏览,对电子式电能表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掌握。系统通过移动通讯部门,在用户端加装的电量采集终端内安装手机卡,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随时采集用户计费表的表码、电流以及其他的各项运行数据等,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数据对比分析功能。 1.2 分站系统构成电能表、电量采集终端和应用软件构成了分站系统。电能表对电流进行采集,经过计算处理这些电压数据后,将其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同时结合指令,通过标准的接口总线向电量采集终端进行输送。电量采集终端集中数据,通过信道向主站发送,然后进行处理和保存,实现各个厂站出线、主变的电能表数值和电量自动平衡计算,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电量的异常情况。在通讯方面,采用的是220 V 线路载波、无线、专用线等,控制数据更新、处理传输在3 min 以内,保证在停电或通道故障时,数据不会丢失,且采集后能立即发送出去。集中器与80 个采集器相连接,用来采集低压用户居民集中区脉冲电能表的脉冲电量,结合需求,可对其进行整理,还可以对各个用户表的功率和需量值进行监测,对电能量数据进行现场保存。终端具有时钟系统,可以将其作为时间标准,保存和修改各用户表的各项参数;当低压停电时,可以长期保存时钟、电能量数据和各表参数。 1.3 信道信道包括主信道和备用信道。主信道是数字光纤通道,备用通道包括电力载波通道、微波通信和市话通信等。如果主信道出现故障,则可以向备用信道自动切换。通信规约要与带时标电量数据的抗干扰性、高可靠性传送要求相满足,要支持多种计费终端规约,且支持TCP/IP 网络通信协议。 2 自动电理采集及计量系统功能 2.1 主站系统功能按照模块化来进行主站设计,依据功能来划分模块,主要可以划分为控制部分、数据库管理部分、前置通信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等,其中整个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其他的模块只有依据数据库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具体是将接口提供给MIS 系统,可以共享数据,实现局域网程序方式查询数据和打印报表,通过浏览器来查询分钟数据、小时数据和日数据等。旁路代自动识别和旁路电能量自动加入被代线路电能量的功能也是其所具备的,可以无缝连接旁路电能量时标和被取代线路电能量时标,还可以接收监控系统所接收到的有关信号,准确统计旁路替代时的电量,并正确处理线路切换期间的电量分流情况,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管理人员应用图形化的方式,只需要借助于各个厂站的一次接线图,就可以直观查询各种数据,并且对比相应时期。系统可以远方查询和管理各个厂站电量采集终端。在电费查询方面,可与电费数据库相连接,自动接听电话播报用电量、电费、当月用电量等信息。 2.2 厂站端系统功能通过RS485 总线,厂站的电量采集终端可以对数据进行抄录,系统可以应用完整的商用数据库,带时标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最小时间间隔为1 min。能够存储每天、每月的电量和表底,存储每条分路各种时段的用电量;如果出现终端电源异常情况,可以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记录。 3 系统运行要制定管理制度各个厂站、各级调度等都需要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内容加入规章制度中。不能使用非法软件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也不能修改或丢失系统原始数据和统计模型;要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拦截,避免危害到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主站可以设置不同等级的操作权限,避免非法设置参数;如果是重要信息的操作,例如对硬盘原始数据文件进行删除等,需要先保存相关信息,比如操作内容、操作时间和操作人员姓名等,除了供人查阅之外,还可以将其打印出来;需要严格依据进程调度程序来运行系统中的所有操作,操作员经过密码认证后,就可以进入到进程调度程序中,通过人机界面实现监控、增加、删除和激活等操作;要定期维护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如果故障并不严重,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处理——为了方便工程师安装和启动设备,通常会备份软件资料。 4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知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电量采集与计量的运用,对电力企业的后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能量自动采集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同时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以便企业领导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使电力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参考文献:

国网II型采集器使用说明书

ISO9001认证 DCZL14-XL02型采集器 使用说明书 杭州西力电能表制造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1 产品简介 DCZL14-XL02型采集器是低压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采集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Q/GDW 375.3-2009、Q/GDW 374.2-2009等《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应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等进行电能量采集。 该型采集器电磁兼容性能优良,温度适应范围广,电压适应范围宽,可以在本地或远程查询和修改设备参数;配备高可靠性存储芯片方便存储采集器挂接的电表档案信息;采集器外壳采用ABS阻燃材料,壁挂式结构设计,体积轻巧,安装方便。 DCZL14-XL02型采集器简称为国网采集器II型。 功能特点: 序号项目 数据采集电能表数据采集采集器提供RS485抄表接口,最多接32路RS485电表 数据传输与集中器通信 a) 实现对集中器下发指令的透明转发,并将485电表的响应回传 b) 本地维护接口的通信协议符合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与电能表通信采集器与电能表通信,通过485接口按照DL/T 645规约抄读电能表数据 参数设置和查询采集器参数通过红外维护接口可以设置和查询485电表的表地址、通信速率、通信协议等 本地功能 本地状态指示具有电源、工作状态、通信状态等指示。 本地维护接口支持手持设备通过红外通信口等本地维护接口设置参数。 采集器维护采集器初始化 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分别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进行初始化, 参数区置为缺省值,数据区清零。 采集器版本信息采集器能通过本地维护接口查询版本信息 2 性能指标 2.1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 220V±20% 2.2 频率范围 50Hz,允许偏差-6%~+5% 2.3 外型尺寸 100mm(长)×40mm(宽)×50mm(厚) 2.4 气候条件 正常工作温度-25℃~55℃ 极限工作温度-40℃~70℃ 存储和运输温度-40℃~70℃ 存储和工作湿度≤95% 2.5 技术参数 维护规约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MMATRAC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 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 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 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 制件结构设计 (5) 2.2 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 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 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 总体结构 (10) 4.2 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

算 (20)

4.5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 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 (26) 4.9小结............ ............... ............. .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完整word版)发电厂电气部分 知识点总结

2-1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答: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称为一次设备。其中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电气主接线:由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第三章 3-1长期发热短期发热意义和特点 电气设备有电流通过时将产生损耗,这些损耗都将转变成热量使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使绝缘材料性能降低;使金属材料色机械强度下降;使导体接触部分电阻增强。导体短路时,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短路电流很大,发热量仍然很多。这些热量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散出,于是导体的额温度迅速升高。同时,导体还受到电动力超过允许值,将使导体变形或损坏。由此可见,发热和电动力是电气设备运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长期发热,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短时发热,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3-3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的根据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提高允许电流应采取哪些措施? 是根据导体的稳定温升确定的,为了提高导体的载流量,宜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导体的形状,在同样截面积的条件下,圆形导体的表面积较小,而矩形和槽型的表面积则较大。导体的布置应采用去散热效果最佳的方式,而矩形截面导体竖放的散热效果比平放要好。 对电气主接线要求:可靠灵活经济4-2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区别?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那些重要原则 断路器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的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货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而隔离开关没有没虎装置,其开合电流作用极低,只能用做设备停用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原则:①防止隔离开关带负荷合闸或拉闸。②防止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下误操作隔离开关的事故发生在母线隔离开关上,以避免误操作的电弧引起母线短路事故。 高压断路器:正常运行时倒换运行方式,把设备或线路接入电路或退出运行,起控制作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断故障贿赂,保证无故障回路正常运行,起保护作用。高压隔离开关:保证高压电气设备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不能用于切断,投入负荷电流,仅允许用于不产生大电弧的切换操作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处线路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用来汇集电能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主要用于配电装置检修断路器时不致中断回路而设计的。设置旁路短路断路器极大的提高了可靠性。而分段断路器兼旁路断路器的连接和母联断路器兼旁路断路器的接线,可以减少设备,节省投资。当出线的断路器需要检修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如果旁路母线有故障,旁路断路器在合上,就不会断开,合上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然后断开出线的断路器,再断开两侧的隔离开关,有旁路断路器代替断路器工作,便可对断路器进行检修。 4-8电器主接线中通常采用哪些方法限制短路电流? 1装设限流电抗器,2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3采用不同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 4-9为什么分裂电抗器具有正常运行时电抗小。而短路时电抗大的特点。分裂电抗器在正常运行时两分支的负荷电流相等,在两臂中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产生方向相反的磁通,其中有X=X1-Xm=(1-f)X1且f=0.5得X=0.5X1。可见在正常情况下,分裂电抗器每个臂自感电抗的1/4、而当某一分支短路时X12=2(X1+Xm)=2X1(1+f)可见,当f=0.5时,X12=3XL使分裂电抗器能有效的限制另一臂送来的短路电流。5-0工作电源,备用电源 发电厂的厂用工作电源是保证正常运 行的基本电源,工作电源应不少于2 个,现代发电厂一般都投入系统并联 运行。备用电源用于工作电源因事故 或检修而失电时替代工作电源,起后 备作用、 5-1什么叫厂用电和厂用电效率? 答:发电厂在启动、运转、挺役、检 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 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如 锅炉、汽轮机或水轮机和发电机等) 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以及水处 理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场 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 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电负荷,总的耗 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5-3厂用电负荷分为哪几类?为什么 要进行分类? 答:厂用电负荷,根据其用电设备在 生产中的作用和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 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类。 Ⅰ类厂用负荷。凡是属于短时(手动 切换恢复供电所需要的时间)停电会 造成主辅设备损坏、危急人身安全、 主机停运以及出力下降的厂用负荷, 都属于Ⅰ类负荷。 Ⅱ类厂用负荷。允许短时停电(几秒钟 或者几分钟),不致造成生产紊乱,但 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 机组正常运转的厂用负荷,均属于Ⅱ 类厂用负荷。 Ⅲ类厂用负荷。较长时间停电,不会 直接影响生产,仅造成生产上的不方 便的厂用负荷,都属于Ⅲ类厂用负荷。 0类不停电负荷,直流保安负荷,交 流保安负荷。 对厂用电电压等级的确定和厂用电源引接 的依据是什么? 答:厂用电电压等级是根据发电机额定电 压、厂用电电动机的电压和厂用电供电网络 等因素,相互配合,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后确定的。在大容量发电厂中,要设启动电 源和事故保安电源, 火电厂厂用接线为什么要锅炉分段? 为提高厂用电系统供电可靠性,通常 用哪些措施? 答:为了保证厂用供电的连续性,使 发电厂能安全满发,并满足运行安全 可靠性灵活方便。所以采用按锅炉分 段原则。为提高厂用电工作的可靠性, 高压工作厂用变压器和启动备用变压 器采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以保证厂 用电安全,经济的运行。 何谓厂用电动机的自启动?为什么要 进行电动机的自启动校验?如果厂用 变压器的容量小于自启动电动机总容 量时,应该如何解决? 厂用电系统运行的电动机,当突然断 开电源或者厂用电压降低时,电动机 转速就会下降,甚至会停止运行,这 一转速下降的过程称为惰性。若电动 机失去电压以后,不予电源断开,在 很短时间内,厂用电压又恢复或通过 自动切换装置将备用电源投入,此时, 电动机惰性将未结束,又自动恢复到 稳定状态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 的自启动。若参加自启动的电动机数 目多,容量大时,启动电流过大,可 能会使厂用母线及厂用电网络电压下 降,甚至引起电动机过热,将危急电 动机的安全以及厂用电网络的稳定运 行,因此,必须进行电动机的自启动 校验。若不能自启动应采用:1.失压自 启动。2.空载自启动。3.带负荷自启动。 6-6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 的接地各有什么作用? 一次接地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二次 侧接地是为防止高低压线圈击穿,高 压引入低压,造成设备损坏危机人身 安全 6-9电流互感器误差与那些因素有关 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fi及相位差δi 决定于互感器铁心及二次绕组的结 构,同时又与互感器的运行状态有关。 6-10运行中为什么不允许电流互感器 二次回路开路? 二次绕组开路是,电流互感器由正常 工作状态变为开路工作状态,I2=0, 励磁磁动势由正常为数甚小的I0N1 骤增为I1N1,铁心中的磁通波形呈现 严重饱和的平顶波,因此二次绕组将 在磁通为零时,感应产生很高的尖顶 波电动势,其值可达数千伏甚至上万 伏,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仪表、继 电器的绝缘。由于磁感应强度剧增, 会引起铁心和绕组过热。此外,在铁 芯中还会产生剩磁,使互感器准确度 下降。 6-11三相三柱式电压互感器为什么不能 测量相对地电压? 测中性点电压时,应使互感器一次侧中 性点接地,但是由于普通三相三柱式电 压互感器一般为Y,yn型接线,它不允许 一次侧中性点接地,故无法测量对地电 压。 7-2试述最小安全净距的定义及分类。 最小安全净距是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 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部过 电压时,都不致使空气间隙被击穿。对 于敞露在空气中的屋内、外配电装置中 有关部分指尖的最小安全净距分为 ABCDE五类。 8-3断路器控制回路应满足哪些基本要 求?试以灯光监视的控制回路为例,分 析它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 ①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回路是按短路 时通电设计的,操作完成后,应迅速自 动断开合闸或跳闸回路以免烧坏线圈。 ②断路器既能在远方由控制开关进行 手动合闸或跳闸,又能在自动装置和继 电保护作用下自动合闸或跳闸。③控制 回路应具有反应断路器位置状态的信 号。④具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合、跳闸的 “防跳”装置。⑤对控制回路及其电源 是否完好、应能进行监视。⑥对采用气 压、液压和弹簧操作的断路器,应有对 压力是否正常、弹簧是否拉紧到位的监 视回路和动作闭锁回路。 8-4什么叫断路器的“跳跃”?在控 制回路中,防止“跳跃”的措施是什么? 手动合闸:①合闸前,断路器处于 跳闸状态,动断触点QF1-2在合位控 制开关在跳闸后,触点SA11-10处于接 通状态+1→SAH-10→绿灯HG→R3→ QF1-2→合闸接触器KM→-1形成通路 犹豫R3限流作用KM不动作这是绿 灯HG发平光②预备合闸将控制开关 手柄顺时针转90°进入“预备合闸”位 置触点SA9-10、SA14-13接通 SA11-10断M100→SA9-10→HG→R3 →QF1-2→KM→-1 这是绿灯发闪光 ③将控制开关顺时针转45°至合闸位 置SA5-8接通+1→SA5-8→KCF3-4→ QF1-2→KM→-1此时么有R3 达到QM 的动作值KM将常开触点闭合(YC通 电、合闸完毕) +2→KM→YC→KM→-1 合闸线圈带电带动断路器操纵机构合 闸④合闸后断路器辅助触电互相切 换位置+1→SA13-17→HR1→R4→ KCF1→QF3-4→Y7→-1红灯HR发平光 手动跳闸:①操作前,断路器处于 合闸状态,QF3-4在合位+M→SA13-14 →HR→KCFI→QF3-4→YT→-1红灯闪 光(将控制开关SA由"合闸后"垂直位置 逆时针转至"预备跳闸"水平位置 ②SA逆时针转45°至条扎位置,SA6-7 接通+1→SA6-7→Y7→-1 YT中较大电 流YT跳开、断路器辅助触点状态变化, QF1-2闭合,QF3-4断开、SA弹回“跳 闸后水平位置,SA11-10接通+1→ SA11-10→HG→R3→QF1-2→KM→-1 绿光发平光。 自动合闸:K1闭合+1→K1→ KCF2→QF1→KM→-1 KM动作断路 器进入合闸状态此时SA仍处于跳闸 后SA14-15接通,QF3-4变成合位, -M100→SA14-15→HR→R4→KCF→ QF2→YT→-1红灯闪光回路中电阻限 流作用YT不懂做红灯闪光表示控制 开关SA位置与当前断路器实际状态不 对应,提醒运行人员调整控制开关SA 手柄位置 自动跳闸。如果线路或其他一次设 备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动 作,从而引起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其 动合触点KCO闭合。由于触点KCO与 SA6-7并联,所以接下来的断路器跳闸 过程与手动跳闸过程类似,只是断路器 跳闸后,控制开关仍停留在“合闸后” 位置,与断路器跳闸位置不对应,使得 绿灯HG经M100(+)→SA9-10→HG→ 东段QF1-2→KM与控制电源的负极接 通,绿灯发闪光,告知运行人缘已发生 跳闸。将SA逆时针转动,最后停至“跳 闸后”位置。 自动跳闸表明事故发生,除闪光 外,控制与信号回路还应发生音响。断 路器跳闸后,事故音响回路的动断触点 QF5-6闭合;控制开关仍处于“合闸后” 位置,SA1-3和SA19-17均处于接通状 态,使事故音响信号M708与信号回路 电源负极(-700)接通,从而可启动事故 音响信号装置发出音响。 “防跳”:如果外部发生永久性故障, SA5-8成K1不能复归+1→KCO→KCF→ QF2→YT→-1 YT带电断路器跳闸②KCF 带电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1→ SA5-8→KCF1→KCF→-1使KCF自保持, KCF2断开了,切断了合闸回路。防止跳跃 的措施是:一:35KV以上的断路器,应采 用电气防跳。二:较为简单的机械防跳, 即操作机构本身就具有防跳性能。 8-0事故音响信号起跳及复归过程。 启动①断路器发生跳闸+700→脉冲 继电器K→+M708→-700脉冲继电器启动, KRD常开触点闭合②+700→KRD→KC→ KC1→SA4→-700→+700→KC-1→SA3,KC 带电,常开触点闭合,KC形成自保持+1 →KC-2→HA V→-700,蜂鸣器发声响。 复归:当蜂鸣器HAU和时间继电器 KT1启动,KT1的动合触点延时闭合后启 动继电器KC1,KC1的动断触点断开,致 使继电器KC失电,其三对动合触点全部返 回,音响信号停止,由此实现了事故音响 信号装置的自动复归。 3-7三相平行导体发生三相短路时最大电 动力出现在B相上,因三相短路时B相冲 击电流最大。 3-9导体的动态应力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在 什么情况下才考虑动态应力? 动态应力系数β为动态应力与静态应力之 比值。导体发生震动时,在导体内部会产 生动态应力。对于动态应力的考虑,一般 是采用修正静态计算法,即在最大点动力 Fmax上乘以动态应力系数β,以求得实际 动态过程中动态应力最大值。 4-4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中,在发电机 和双绕组变压器之间通常不装断路器,有 何利弊? 答:在发电机和双绕组作变压器之间通常 不装设断路器,避免了由于额定电流或断 流电流过大,使得在选择出口断路器时, 受到制造条件或价格甚高等原因造成的困 难。但是,变压器或厂用变压器发生故障 时,除了跳主变压器高压侧出口断路器外, 还需要发电机磁场开关,若磁场开关拒跳, 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而发电机定子绕组 本身发生故障时,若变压器高压侧失灵跳 闸,则造成发电机和主变压器严重损坏。 并且发电机一旦故障跳闸,机组将面临厂 用电中断的威胁 开关电器中常用灭弧方法有哪些 1利用灭弧介质,2采用特殊金属材料作为 灭弧触头3利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吹弧 使带电离子扩散和强烈地冷却而复合4采 用多段口熄弧5提高断路器触头的分离速 度,迅速拉长电弧,可使弧隙的电场强度 骤降;同时使电弧的表面突然增大,有利 于电弧的冷却和带电质子向周围介质中扩 赛和离子复合。 什么叫介质强度恢复过程?什么叫电压恢 复过程?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①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是指电弧电 流过是指电弧熄灭,而弧隙的绝缘能力要 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到绝缘的正常状态过程 称之为弧隙介质强度的恢复过程。②弧隙 介质强度主要有断路器灭弧装置结构和灭 弧介质的性质所决定,随断路器形式而异。 ③弧隙电压恢复过程是指电弧电流自然过 零后,电源施加于弧隙的电压,将从不大 的电弧熄灭电压逐渐增长,一直恢复到电 源电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弧隙电压称 为恢复电压,电压恢复过程主要取决于系 统电路的参数,即线路参数、负荷性质等, 可能是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变化过程。 4-5主变压器的选择 答:影响主变压器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容 量、台数、型式、其中单元接线时变压器 应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 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来确定。连接在 发电机母线与系统之间的主变压器容量= (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厂用容量—支配负 荷的最小容量)*70%。微粒确保发电机电 压上的负荷供电可靠性,所接主变压器一 般不应小于两台,对于工业生产的余热发 电的中、小型电厂,可装一台主变压器与 电力系统构成弱连接。除此之外,变电站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应按5—10年规划负 荷来选择。主变压器型式可根据:①、相 数决定,容量为300MW及以机组单元连接 的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一 般选用三相变压器,容量为60MW的机组单 元连接的主变压器和500kv电力系统中的 主变压器经综合考虑后,可采用单相组成 三相变压器。②、绕组数与结构:最大机 组容量为125MW以及下的发电厂多采用三 绕组变压器,机组容量为200MW以上的发 电厂采用发电厂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在110kv以上的发电厂采用直接接地系统 中,凡需选用三绕组变压器的场合,均采 用自耦变压器。

电厂化学水处理认识

电厂化学水处理综述 ——水寿 摘要:对用水进行较好的净化处理才能防止热力设备的结垢、腐蚀,避免爆管事故,有效防止过热器和汽机的积盐,以免汽轮机出力下降甚至造成事故,从而保证锅炉、汽机等重要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本文介绍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常规的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化学水处理;特点;方法 前言:电厂的化学水处理主要是指锅炉用水的给水处理,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设备是否可以安全经济运行,所以说化学水处理是电厂生产的重要过程。因此必须在建设前期从设计上严把关,深入研究化学处理的工艺,做好预控工作,建设过程中慎重对待化学水处理的施工和设备安装,为以后电厂顺利投产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发展特点、常见方法和工艺进行了综述,方便更好的理解该该部分技术内容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作为本人的学习总结。 1 化学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根据实用的需要,人们常给予这些水以不同的名称,具体为原水、锅炉补给水、给水、锅炉水、锅炉排污水、凝结水、冷却水和疏水等,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又简单的分为炉内水和炉外水。电厂化学水处理主要包括补给水处理和汽、水监督工作,补给水处理

也叫炉外水处理,是净化原水、制备热力系统所需质量合格的补给水,是锅炉水质合格的重要保障。汽水监督工作是改善锅炉运行工况、防止汽水循环不良的安全保障。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电厂化学水处理呈现出集中、多元化、环保等特点,下面分别阐述。1.1分布集中化 在以往的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常常设有多种处理系统,一般按照功能分为净水预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汽水的取样监测分析、循环水处理系统、加药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等。这种按照功能作用设立的多种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需要的维护人员多、给生产管理造成了不便。现在为了提高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场地及管理方便,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呈现紧凑、集中、立体的结构。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该种结构的布局满足了整体流程的需要,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结构模式。 1.2处理工艺多元化 化学水处理的传统常用工艺为混凝过滤、离子交换、磷酸酸化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水处理工艺发展为利用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处理,利用膜处理技术对化学水进行反渗透、细微过滤也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超滤、流动电流技术也在化学水处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处理控制系统也越来越集中化,把各个子系统合为一整套系统,然后采用PLC加上位机的控制结构。其中,PLC负责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通信接口与PLC连接起来的上位机负责对各

电量采集器规范书

. 基本技术要求 2.1满足标准 1、遵守最新的国家标准(GB)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标准。对于采用合资或合作产品,还遵守合作方国家标准,当上述标准不一致时按高标准执行。 2、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3、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2.2电源参数: 2.2.1 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当交流掉电时,不间断自动切换为直流供电;交流恢复后不间断自动切换回交流供电。 2.2.2交流供电:220V±20%(有效值)频率:50Hz±10% 2.2.3直流供电:220V±15% 2.3.4 功耗:<10W、15VA 2.3 时钟参数: 2.2.1 日计时误差≤0.5s/天 2.3.2 停电后,实时时钟运行时间≥50000小时 2.3.3 更换时钟电池时,时钟可持续运行时间≥5小时。 2.3.4 停电后数据保持时间:用串行存储卡来存储电能数据时,停电后无需供电, 数据保持时间>10年。 2.3.5气候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5℃~65℃,相对湿度:5%~95%(无凝露) 大气压强:86~108kPa。 2.3.6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RS232、RS485口的传输、抄收成功率不小于99.9%; 2.3.7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00小时,年可用率≥99.99% 2.3.8绝缘性能:绝缘电阻≥5MΩ(500V兆欧表)。 2.3.9机械性能:承受频率f≤10Hz、振幅为0.3mm及频率f在10Hz~150Hz范围内、加速度为 1m/s2的振动。对常规运输条件下的冲击,设备不发生损坏和零部件振动脱落现象。 2.3.10 电能量采集装置的电源输入端口、与主站及电子表通信端口应有专用防雷保护措施。

34970A数据采集器中文说明书

Agilent34970A 数据采集仪基本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了解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3.学习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使用面板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根据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用户手册,掌握各开关、按钮的功能与作用。 2.通过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分别对J型热电偶、Pt100、502AT热敏电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准备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功能与性能。Agilent 34970A数据采集仪是一种精度为6位半的带通讯接口和程序控制的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外形结构如图1、图2所示:

其性能指标和功能如下: 1.仪器支持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直接测量,具体包括如下类型: 热电偶:B、E、J、K、N、R|T型,并可进行外部或固定参考温度冷端补偿。 热电阻:R0=49?至?,α=(NID/IEC751)或α=的所有热电阻。 热敏电阻:k?、5 k?、10 k?型。

2.仪器支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二线电阻、四线电阻、频率、周期等11种信号的测量。 3.可对测量信号进行增益和偏移(Mx+B)的设置。 4.具有数字量输入/输出、定时和计数功能。 5.能进行度量单位、量程、分辨率和积分周期的自由设置。 6.具有报警设置和输出功能。 7.热电偶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8.热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9.热敏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10.直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1.直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2.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3.交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20kHz 时)。 14.交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5kHz 时)。 15.频率、周期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40Hz~300kHz时)。16.具有系统状态、校准设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Agilent34970A 数据采集仪的面板按钮功能与作用。 1. 在所显示的通道上配置测量参数:

碗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的 注 射 模 具 /、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碗的注射模具设计 指导老师:xx 设计者:xxx 系别:信息控制与制造系

班级:xx 学号:xx 绪论 {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2)高效率、自动化

2020年火力发电厂电气专业考试电动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范文 2020年火力发电厂电气专业考试电动机知识考试 1/ 10

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20 年火力发电厂电气专业考试电动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一、填空题 1、直流电动机磁励方式可分为(他励) 、(并励) 、(复励) 和 (串励) 。 2、一台三相四极异步电动机,如果电源的频率 f1=50Hz ,则定子旋转磁场每秒在空间转过( 25)转。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满载时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额定电流是满载时定子绕组的(线电流),其转子的转速(小于) 旋转磁场的速度。 4、测量电机的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常使用(兆欧表),而不宜使用万用表。 5、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短路主要是(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 6、交流接触器常采用的灭弧方法是(电动力)灭弧、(栅片)灭弧;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的灭弧方法是(直吹)灭弧。 7、交流接触器桥式双断口触点的灭弧作用,是将电弧分成(两)段以提高电弧的(起弧电压);同时利用两段电弧相互间的电动力将电弧向外侧(拉长),以增大电弧与冷空气的(接触面),迅速散热而灭弧。 8、引起接触器线圈发热的原因有(电源电压)、(铁心吸力不足),(线圈匝间短路),(电器动作超过额定)。 9、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总要(低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10、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电流数值很大,而启动力矩小,其原因是

启 3/ 10

动时功率因数(低),电流中的(有功)成分小引起的. 11、绕线式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就是在转子回路串一个(可调)电阻,增加电阻时,其电动机的转速就(降低)。 12、直接启动的大型感应电动机,改善启动特性的方法有:采用(双鼠笼)或(深槽)式。 13、绕线式电动机在发电厂某些地方还经常用到它,它的优点是:(调速)和(启动)特性好。 14、电动机的自启动是当外加(电压)消失或过低时,致使电动机转速(下降),当它恢复后,转速又恢复正常。 15、异步电动机的内部通风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类:(轴向)通风系统;(径向)通风系统;(混合)通风系统。 16、电动机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会引起各部分(发热),其结果使电动机各部件的(温度)升高。 17、电动机的允许温升基本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等级),但也和温度的(测量)方法及(散热)条件有关。 18、备用的电动机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投入正常运转,要求定期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19、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启动电流(很大)而启动力矩(较小)。 20、所谓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特性,主要是指:(降低)启动电流,增加启动(力矩),提高启动时的(功率因数)。 21、在我国电动机的型号中,J 代表(交流),Z 代表(直流),T 代表(同期)。

电量采集装置EDAD2001-C(arm)用户使用说明书(V3.3)

EDAD 2001-C 电能数据综合采集器用户使用说明书 (V3.3版)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117 目录 1、概述 (1) 2、主要功能 (1) 2.1 数据采集 (1) 2.2 数据存储 (1) 2.3 数据处理 (2) 2.4 与主站通讯 (2) 2.5 本地功能 (2) 2.6 远程功能 (2) 2.7 事件记录 (3) 2.8 报警功能 (3) 2.9 其它功能特点 (3) 3、环境技术指标及工作条件 (3) 4、仪器工作原理 (4) 5、仪器结构 (5) 5.1 仪器结构简介 (5) 5.2 前面板及按键说明 (5) 5.3 后面板结构及接线说明 (7) 附录1 安装尺寸图 (14) 附录2 标配背面布局图 (15)

1、概述 EDAD2001-C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适用于大型发输电关口电能计费系统的电能数据采集,它设计先进、兼容性好、可靠性高、功能齐全、容量大,能够采集、处理、存贮、远传电能表输出的电能相关信息,同时还能记录和电能量相关的各种事件。 EDAD2001-C配备800×480TFT彩色液晶显示屏和全功能键盘,全中文菜单界面显示,可显示各种测量值和设置各种参数,通过键盘能灵活方便的进行参数设置、查询、统计等操作。操作时,系统提供相应的提示,使得各种操作都非常直观,简便易行。 2、主要功能 2.1 数据采集 ★基本功能如下: 采集器可容纳最多测点数标准配置为256个(可扩展至512个); RS485表标准配置可接入8×32路(可扩展至24×32路); 脉冲输入可接入16路电能量(可扩展至32路)。 ★与电能表连接方式:能通过RS485/422、RS232、CS或脉冲等方式与电能表相连。 ★电能表通讯规约:根据用户电能表要求选用,能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规约的电能表,主要包括爱拓利的SL7000表、兰吉尔表(Q型、U型、D型、B型)、MAXsys2510表、Schlumberger 的Quantum表、EIG公司的Nexus表、ABB的Alpha表、ION表、EDMI表、ISKRA表、湖南威胜公司的电能表以及其它采用DL/T645规约的电能表。 ★采集数据种类:总电量、峰平谷电量、最大需量以及电流、电压、功率、断相失压等各类信息。 2.2 数据存储 ★电能数据采集的积分周期可设定为: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1440分钟(可按用户要求设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