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只是分享

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只是分享

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只是分享
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只是分享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B )。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社会物资生活条件 C 生产力D阶级斗争状况

2、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作用对象的法的( B )。

A 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3、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 C )。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4、根据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可将其划分为:(C )

A 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B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C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下列属于智力成果这类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 )

A 商标

B 厂房C隐私 D 公交车承载乘客

6、下列关于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之一

B 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

C 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

D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7、下列不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为:(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镇人民政府

D 省人大常委会

8、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A )

A 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

B 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D 调整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

9、下列属于法的工具性价值的是:(B )

A 公正

B 保护

C 自由

D 效益

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D )

A 普通权利

B 救济权

C 相对权利

D 基本权利

11、下列没有立法提案权的是( A )。

A、十个全国人大代表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B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叫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 B )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14、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解释属于( A )。

A、行政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

15、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C )。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监察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纠

2、法产生的基本标志是(ABC )。

A 国家的产生B权利和义务的分离C诉讼和审判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D )。

A法的调整方法B法的调整范围 C 法的调整内容D法的调整对象

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BD )

A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成的B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

C权利和义务都有严格的法律界限 D 权利和义务两者不可分割,且有统一性。

5、我国法学工作者研究法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ABCD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逻辑分析和比较方法D语义分析的方法

三、选择题

1.法学是专门以(D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A.法律行为B.法律关系C.法律规范D.法律现实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C )

A.合理、合情、合法B.正确、合宪、从快

C.准确、合法、及时D.从严、合法、及时

3.“凡法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这一原则体现的是(A )

A.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B.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C.协调型的法律调整D.隶属型的法律调整

4.“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B )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5.“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这一法律规范属于(B )

A.积极义务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冲突性规范D.定义性规范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C)

A.行政解释B.检察解释C.审判解释D.非正式解释

7.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都属于(A )

A.一般法律关系B.具体法律关系C.平权型法律关系D.隶属型法律关系

8.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被称为(D )

A.权利能力B.责任能力C.法律能力D.行为能力

9.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B )

A.旧法优于新法的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0.结婚登记会引起(A )

A.法律关系的发生B.法律关系的变更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D.法律关系的消灭

11.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D )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12.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阶级斗争不可调和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13.下列情形中,(C)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

A.宪法、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D.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14.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C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规整理

15.违法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D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

16.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C )

A.法的价值B.法的阶级统治职能C.法本身的作用D.法的公共职能

17.“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指的是(B)的法律调整。

A.一般允许型B.一般禁止型C.协调型D.隶属型

18.“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法条中,属于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的是(无答案)制裁部分选C

A.有配偶而重婚的B.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19.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是(C)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

20.债权关系(如合同关系)属于(B)

A.绝对法律关系B.相对法律关系C.一般法律关系D.隶属型法律关系

21.法律监督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C )

A.社会团体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社会监督D.权力机关的监督

22.法律责任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A )

A.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B.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C.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D.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23.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C )

A.违法的客观方面B.违法的主观方面C.违法的客体D.违法的主体

24.法律事实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件,另一类是(B )

A.事实关系B.行为C.动机D.法律现象

25.“本法律对居住在本国领域内的一切人,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一律适用本国法。”这一表述说明,该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用(A)

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折衷原则

27.下列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是(D )

A.法规清理B.法规汇编C.法典编纂D.示范立法

28.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是指(D )

A.法的体系B.法系C.法制体系D.法的部门

29.在制定法律的程序中,属于最后一个阶段的是(B)

A.法律案的通过B.法律的公布C.法律案的审议D.法律案的提出

30.主张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干预的是(B)

A.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B.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C.封建社会法律制度D.奴隶社会法律制度

31.到(B)时期,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古希腊B.古罗马共和国C.中世纪D.19、20世纪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法律规范中,属于处理部分的是(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B.不得损害国家、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C.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D.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3.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D )

A.法系B.立法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体系

3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中,主导的法律部门是(C)

A.行政法B.民法C.宪法D.经济法

35.一般公民、社会团体、辩护人、代理人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A )

A.任意解释B.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D.正式解释

36.知识产权、人身权等领域的法律关系属于(B)

A.相对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C.隶属型法律关系D.调整型法律关系

37.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D )

A.公民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智力成果

39. 下列调解形式中,达成的调解协议有强制执行力的是(B)

A.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B.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的调解C.行政机关的调解D.任意第三人的居间调解

41.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学的边缘性学科的是(C)

A.法医学B.法律心理学C.婚姻法学D.司法统计学

42.根据宪法规定,在国家、社会组织、公民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是(D )

A.具体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C.相对法律关系D.一般法律关系

43. 结婚登记会引起(A)

A.法律关系的发生B.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D.法律关系的消灭

44.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各种法律活动,是法律监督的(B)

A.主体B.客体C.内容D.目的

45. 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无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46.法学和法的阶级本质(C )。(删)

A.是一致的

B.是不一致的

C.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

D.统治阶级的法学和法是一致的

47.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B)。

A.民族习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C.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D.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8.法是统治阶级(D )的反映。

A.个别意志的总和

B.每一个成员的意志

C.全社会意志

D.整体意志

49.法的(B )不能继承。

A.专门法律内容

B.社会政治内容

C.法律文化内容

D.法律技术内容

50.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等法律现象。

A.法律意识

B.法律规范

C.法律关系

D.法律行为

51.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特点是(BCD )。

A.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规定法定权利和义务

D.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2.法律调整的方式有(ABC)。

A.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B.允许的调整方式

C.禁止的调整方式

D.一般允许型方式

53.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有(ABCD )。

A.形成的条件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不完全相同

D.前途不同

5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制定,另一种是(B)。

A.批准

B.认可

C.确认

D.公布

55.“本法执行之前成立的合同,经当事人协商同意可适用本法。”该规定属于(A D)。

A.任意性规范

B.强制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56.国家制家的规范性文件包括(ABC )。

A.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

B.审判机关的判决

C.立法机关的法律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

57.(A)是使法律规范的要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

A.法的实施

B.法的实现

C.法的适用

D.法的遵守

58.法的适用主体包括(ABCD )。

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国家所授权的单位

59.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AC )。

A.实施法律平等

B.执行法律平等

C.创制法律平等

D.适用法律平等

60.法律关系是种(BC )

A.思想关系

B.权利和义务关系

C.社会关系

D.生产关系

61.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

C.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D.各人民团体的监督

62.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C )

A.宪政制度的确立B.法制原则的确立C.注重保护社会利益D.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63. 法系划分的根据是(D )

A.法的阶级本质B.法的经济基础C.法的地域分布D.法的历史传统

64.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A)A.扩充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逻辑解释

65. 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D)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检察机关

66. 每个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权利的能力或资格在法学上称为(C )

A.人身权B.财产权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67. 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的根据是(A )

A.行为模式的不同B.保护的利益的不同C.法律效力的大小不同D.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确定

68. 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D)

A.法律调整效果B.法律调整对象

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69. 在法学上,法的渊源是指法的(C)

A.历史渊源B.本质渊源C.外在表现形式D.思想理论渊源

70. 人类历史上存在过(C)种类型的法律制度。(删)

A.二B.三C.四D.五

71. 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认定的责任,叫(B)

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公平责任D.混合责任

72.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文件是(ABCD)

A.《民法通则》B.《合同法》C.《著作权法》D.《收养法》E.《劳动法》

73.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特点有(BCDE)

A.诉讼性B.主动性C.强制性D.单方面性E.广泛性

74. 在当代中国,狭义的法律包括(BC )

A.法律整体B.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C.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行政法规E.地方性法规75.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是指(CD)

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C.法律事件D.合法行为E.违法行为

76.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AB )

A.宪法B.基本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77.从人们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调整可以划分为(BC)

A.道德调整B.规范调整C.个别调整D.宗教调整

78.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分类,可以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ACD )

A.大陆法系B.中华法系C.英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

79.下列属于奴隶制法特点的是(ABD )

A.公开确认自由民内部的不平等B.保留原始公社的残余

C.严刑峻法,残酷镇压农民的反抗D.严格保护奴隶主的所有制

80.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有(CD )

A.法律的数量B.法律性质C.法律的调整对象D.法律的调整方法

81.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ABC )

A.法律何时生效B.法律何时终止效力C.法律有无溯及力D.法律何时公布

82.“国务院根据本法,可以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该法条属于(A )

A.委任性规范B.选择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非确定性规范

83.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 )

A.某人死亡B.订立合同C.房屋买卖D.甲借给乙2万元

84.法律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依惯例应是(B )

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实施之日

85.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风格属于下列哪一法系(B )

A.中华法系B.罗马法系C.印度法系D.英美法系

86.主张契约绝对自由的是(B )法律制度

A.当代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封建D.西方

87.自由、正义、秩序、效益等属于法的(A )

A.所中介的价值B.工具性价值C.本身的价值D.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价值

88.审计监督属于(A)

A.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B.社会监督C.检察监督D.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89.下列属于原始社会调整的特点的是(ABCD )

A.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B.原始社会的调整具有残酷性

C.原始社会的调整形式往往混为一体D.原始社会的调整是处于社会条件的自发要求

90.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BCD )

A.奴隶社会的奴隶B.现代社会的国家C.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工人D.社会主义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

91.科学技术对立法工作的影响有(ABCD )

A.对法的内容的影响B.对法律调整范围的影响C.对法的形式的影响D.对认定法律事实的影响

92.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BD )

A.实事求是原则B.依法行政原则C.有错比纠原则D.行政合理原则

93.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CD )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过错责任D.无过错责任

94. 下列属于原始社会的习惯不同于法的主要特征的是(ABCD )

A.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B.反映的意志不同C.形成的方式不同D.所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95. 下列属于封建制法的特点的是(BCD )

A.主张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维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C.确保封建等级制度D.严刑峻法,镇压农民反抗

9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有(CD )

A.诚实信用原则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C.法治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97.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AB )

A.宪法B.法律C.党的政策D.法学家的学说

97. 根据法律监督的来源的不同,可以把法监督分为(AD )

A.内部监督B.国家监督C.社会监督D.外部监督

98. “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这一表述指的是(B )

A.立法体系B.法学体系C.法制体系D.法律体系

99. 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

A.习惯B.法律C.命令D.权利

100. 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被称为(B )

A.英美法系B.大陆法系C.普通法系D.英国法系

101.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一法律规范属于(A )

A.积极义务性规范B.禁止型规范C.授权性规范D.定义性规范

102. 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在学术研究、教学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D )

A.正式解释B.审判解释C.任意解释D.学理解释

103. 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A )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规范的性质D.法律规范的数量

104. 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是(A )

A.假定B.处理C.制裁D.禁止

105. 法产生的根源包括(ABC)

A.社会经济根源B.社会政治根源C.社会文化根源D.社会历史根源

106. 法律调整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BCD )

A.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

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

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转化为主体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行为的阶段

D.有时需要一个机动性的阶段

107. 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效率B.合法C.及时D.正确

二、填空题

1. 法学,是一门专门以法律现实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法__ ___和___全部____法律现象及其___规律性____ 。

3.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___一般____与____特殊___的关系。

4. 社会调整可以划分为___ 个别性调整____和__规范性调整_ __。

5.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的成员___共同劳动______、_共同占有_______、平均分配形成了氏族成员之间平等_____的关系。

6. 法体现由__统治阶级_____的_共同利益______所决定的意志。

7. 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__物质生活条件______所决定的。

8. 法系是按照__法的历史传统______和__外部特征______对法进行的分类。

9. 法的变更的最终原因在于__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______。

10.__国家强制力的保证______是社会主义法的必要标志。

11.__法治原则______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12.社会主义民主是__社会主义法治______的前提和基础。

13.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__体现______和__保障______。

14.法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种:法_____所中介___的价值,法的____工具____价值和___本身_____的价值。

15.法的历史类型有_了、奴隶制_______,_封建制_______和___资本主义_____、社会主义四种。

16.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___授权__ ___的调整方式,_禁止__ _____的调整方式和____积极义务____的调整方式。

17.法的创制是__国家____或__国家机关____,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___修改___、____废除__法律规范的活动。

18.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__制定____和___认可___两大类。

19.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因素,即_假定_____、_处理_____和___制裁___。

20.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__时间____、__空间____和___对人的效力___。

21.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可分为_立法_____、_司法____和__行政解释____。

22.法律解释的方法,通常有语法______、_逻辑_____、__系统____和__历史解释____。

23.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划分为__平权____和_隶属型_____。

24.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在我国目前主要有__一般监督____、_监察监督_____和_审计监督_____ 。

25.社会监督形式主要有_中国共产党_____、__人民政协____、_各民主党派_____、__社会团体____、__新闻舆论____、人民群众。

26.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__正确____、____合法__、____及时__、合理、公正。

27. 1740年制定的《大清律》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部重要的封建法典。

28. 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性,是违法最基本的特征。

29.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30.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法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和保障。

31.一般讲,一个国家的法律适用于主权管辖内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领空,以及其他延伸意义上的领域。

32.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33.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法是:奴隶制法、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法。

34.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分类。

35.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6.一定事实关系的多次反复,成为人们行为的习性而形成的社会规范叫做习惯。

37.法学最早导源于古希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8. 在法的价值这个范畴里,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三种,即:法所中介的价值,法的工具性价值和本身的价值。

39. 社会调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规范性和个别性调整。

40. 公民的行为能力可以分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完全行为能力三种情况。

41. 目前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影响比较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42.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43. 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规范的认可两大类。

44. 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划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45. 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分为立法、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法理学论述题及其答案

一、论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1、一般法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法:(1)指法的整个领域,即包括宪法、民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领域,以及现行法从制定到实施的全部过程;2)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情况的综合研究。 2、法理学与部门法学 法理学概括出各个部门法及其运行的共同规律、共同特征、共同范畴,从而为部门法学提供指南,为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服务。法理学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二)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法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法中的普遍问题和根本问题。法理学的论题是法学和法律实践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法是什么?法是怎样产生发展的?法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同时,法理学还要概括和阐述法学的基本范畴如法、权利义务等,是各个部门法学共同适用的。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法理学特别注重对法学方法的研究,其所研究的一些方法也运用于各部门法学的研究。 二、论法学的研究方法亦可见教材P24-29 1、价值分析方法 法律是调整利益关系的标准,只有研究法律的价值问题,才能对法律的正当性、法律的目的、作用和社会意义等问题做出理论说明。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 2、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 法律体系是一种有序的逻辑结构,并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如果排除对法律形式问题的研究,人们就无法理解、运用和执行法律。形式逻辑(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比较分类)和辩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 3、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法律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运行是一种社会过程,只有把法律和相关的社会事实联系起来,对法律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法律也才是真正的法律。 三、论三大法学派的法律观念 在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中,各学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而言: (1)、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内容是: 其一,关于法的本质。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和正义。 其四,?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 归纳而言,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

法理学模拟试卷_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法理学》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 、我国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亲属法、经 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九个方面。 × 、广义的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合法行为 × 、判例法是我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之一。 √ 、程序法就是诉讼法,它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数量上不确定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关于法律强制力的正确说法是: 、 、 、 、法律强制力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的特点 、法律强制力并非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法律强制力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国家暴力 、法律强制力应由法定机关依法定程序实施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国家权力的基本定位是: 、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为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应对市场进行全面干预 、国家权力对市场经济应实行“宽容的干预” 、国家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应遵循“宏观、适度、依法”的原则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法律职业者是指: 、 、 、法官 、检察官 、人民警察 、律师 、下列属于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有: 、 、 、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相称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责任自负原则 、 商品生产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 是指 : 、中世纪的《阿马尔非法典》 、 年《拿破仑民法典》 、《罗马法》 、《普鲁士邦法》 三、名词解释(共 小题,每题 分,共 分) 、法系 法系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亦可叫 “法族”,它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 法律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如果我们把整体形态的法律看成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在我国法律的正式解释大体可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习惯权利

2015年法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 分) 1不直接规定行为规范的内容,只指出应当作出规定的机关的法律规范是A、 确定性规范 B、 委托性规范 C、 准用性规范 D、 参照性规范 我的答案:B 2司法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 A、 确认主体 B、 确认法律只用 C、 确定事实 D、 确认案件性质 我的答案:C 3法的本质是指 A、 法的规范性 B、 法的表现形式 C、 法的强制性 D、 法的阶级性 我的答案:D 4清末民初我国立法改革主要学习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我的答案:D 5我国哪一朝代的判例被称作“决事比”? A、 秦

汉 C、 唐 D、 宋 我的答案:B 6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了对谁的人类学研究资料得出法的产生的结论?A、 罗马人 B、 印度人 C、 美洲印第安人 D、 希腊人 我的答案:C 7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 A、 有法可依 B、 依法办事 C、 加强法律监督 D、 司法、执法的民主化 我的答案:B 8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 A、 互不干涉 B、 法的权威大于政策 C、 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 D、 法必须服从政策 我的答案:C 9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公平优先 C、 正义优先

同时优先 我的答案:A 10对本国法的学习和对域外的法律的学习分别叫做?A、 法的继承,法的移植 B、 法的移植,法的继承 C、 法的借鉴,法的继承 D、 法的移植,法的借鉴 我的答案:A 1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 规范内容相同 B、 指导思想相同 C、 实施方式相同 D、 表现形式相同 我的答案:B 12在哪一年代就出现了“法治”这个词? A、 古印度文明时期 B、 新石器时代时期 C、 蒙昧时期 D、 古希腊时期 我的答案:D 13“结纠纷于后”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A、 强制性 B、 权威性 C、 滞后性 D、 正义性 我的答案:C 14我国有几个现行法律体系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2008年12月20日谢祥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 A ?民主党派的监督 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 ?关于违法的正确表述是( ) A ?首先是指思想违法 C ?一般不需要行为人的故意 系 3 ?在法律解释中,从传统的角度, A ?严格解释 C ?历史解释 4 ?在法律适用中,当出现“合法” A ?实质推理 C. 归纳推理 B?人民群众的监督 D .法学家的监督 B. 必须是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D .可能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 民法法系国家比较趋向于() B. 自由解释 D .逻辑解释 与“合理”的矛盾时需要进行( ) B. 演绎推理 D .形式推理 5. 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 A .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 C. 文义解释 D .逻辑解释 6. 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点被称为() A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B.法律解释的客观说

C. 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 D .解释学循环理论 7. 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A .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 C ?法律规范 D ?规范性法律文件 8.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 ?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 C ?法律规范 D ?法律制度 9.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A ?执法机关B.司法机关 C ?合法程序 D ?合法权力 10.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和() A ?物质社会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 C. 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 D ?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 11.被称为“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的是() A ?法律效果B.法律实效 C ?法的制定 D ?法的实施 12.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 A ?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B. 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 ?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 D. 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A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 ?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 ?是中国的判例法

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1)

1.下列有关法律作用、法律观念等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05年卷一第53题—多选) A.“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说明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B.“恶法亦法”观点强调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自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 C.“徒法不足以自行”,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 D.“有治人,无治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法治国”的法治观 [考点]法的作用和法律观念 [分析]1在法律社会中,法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自从有了国家之后,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逐渐代替了宗教、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中原有的影响力,成为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其次,法律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稳定和平衡的工具,它以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激变的社会生活确立相对稳固的规范基础。第三,法律具有其他社会规范所不具有的优点,例如它的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公开性、程序性等等。但法并非无所不能,它也有其有限性,表现在:(1)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2)法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3)法自身特点而产生的有限性。“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的观点充分认识了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而孟子“徒法不足以自行”的观点说明了法的局限性。因此,A、C两项正确。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法律的效力来自于法律本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即“恶法亦法”。因此,B项正确。 “有治人,无治法”的涵义是只有善于治国的人,不存在善于治国的法。国家的治乱取决于是否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该观点认为:(1)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2)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的好坏。这是一种“人治”而非“以法治国”的法治观。因此,D项错误。 [命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在掌握法的作用和法律观念的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的名言所反映的思想内涵。 [常见错误]陷阱——很多考生对“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治人,无治法”等名言的涵义未能准确把握而难以判断。 [法理导读]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相对应的是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实在法只有在符合自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而成为法,而同道德严重对立的邪恶的法是丧失了法的本质的非法的“法”,因而不是法,即“恶法非法”。 1答案:A、B、C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卷号:(B)(2010年6月)机密 湖北师范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法理学(2) 考试范围第16章至第30章命题人汪火良院系政法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课程类别必修学期20101 专业法学09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党的政策也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 B.法律必须公开才具有约束力,党的政策则不需要向全社会公开而不影响其约束力 C.党的政策有时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 D.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时候,应以国家法律为准 2.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3.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4.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A. 扩张解释 B .文法解释 C .目的解释 D. 历史解释 5.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 ) A.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 B.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 C.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 B. 准用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 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 D. 从旧兼从重原则 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 B.法律学说 C.党的政策 D.司法解释 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法系 D.法学体系 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 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 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各部委 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 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 C.所有的法律 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 B.法规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条竟合 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二及答案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B卷) 院系专业法学成绩 年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1、重要事项只能由议会以法律形式规定,这一原则称为 () A.合法性原则B.法律保留原则 C.法律位阶原则D.合理性原则 2.表明法律责任的归责从复仇过渡到为了预防违法和惩罚非道德行为的归责要素是 () A.行为B.过错C.因果关系D.损害 3.“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看,这一规则属于 () A.客观性规则B.裁量性规则 C.调整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4.下列组织中,不是司法机关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司法局D.军事法院5.“一件事件的陈述就是对另一事件的排斥”这是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 A.反对解释B.当然解释C.目的解释D.整体解释6.对法律强制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法律的强制性源于正当性 B.不是所有法律都具有强制性的 C.法律的强制力就是指国家强制力 D.法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强制 E.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之一 7.填补法律空白的方法通常有 () A.引用习惯法B.类推适用C.目的性扩张 D.引用公认的价值观念E.目的性限缩 8.属于可以由国际社会予以强力制裁的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A.劫持人质B.酷刑C.非法剥夺人的生命 D.发动侵略战争E.奴隶买卖 9.有关英美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继承古罗马法传统发展来的

B.它的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C.制定法不是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 D.它的庭审方式有职权主义的倾向 E.法学家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生成活动中影响最大 10.下列行为中应追究王某相应法律责任的有 () A.税务局稽查员王某查处一公司漏税1万元事件时,拿了公司的1000元钱后只往上报漏税金额3000元 B.王某的小孩(11岁)在学校将同学张某打伤 C.王某在自己的日记中丑化、侮辱同事张某 D.监狱管教队长王某的妻子与刑满释放人员成某合伙做生意。 E.王某在街上溜狗时,由于张某上前逗狗并踢狗,致使张某被狗咬伤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法系 2、法典编纂 3、正义相对主义 4、司法审查 5、义务 6、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法律权力的内涵及其与权利的区别。 2、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如何?法律推进道德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3、有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法官之治”,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4、对法律问题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5、试述法律解释的涵义及其与立法的区别。 三、论述题(25分) 1、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西方法学名著《法意》时(现译为《论法的精神》),在译文的第一篇的按语中就提醒读者:“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人则通谓之法。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夫如是,虽有法,亦造成专制而已”。如何理解严复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的法与西方文化中的法的主要差异何在?(13分) 2、试述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12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1.18岁的法维尔(下称法某)和16岁的希格里斯特(下称希某)一边喝酒一边等一个朋友。几个少女走过时,他们两个试图跟女孩搭讪。后来女孩向她们的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期 末 复 习 试 题 及 答 案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 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 2.关于违法的正确表述是( 7.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 A. 法律原则 8.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 2008年12月20日 谢祥辉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A.民主党派的监督 B. 人民群众的监督 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D. 法学家的监督 A.首先是指思想违法 B. 必须是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C. 一般不需要行为人的故意 D.可能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3.在法律解释中,从传统的角度, 民法法系国家比较趋向于( A. 严格解释 B ?自由解释 C ?历史解释 D.逻辑解释 4.在法律适用中,当出现“合法” 与“合理”的矛盾时需要进行( A.实质推理 B .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形式推理 5.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 被称为() A.历史解释 B ?体系解释 C.文义解释 D.逻辑解释 6.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 点被称为() A.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 B ?法律解释的客观说 C.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 D.解释学循环理论 B ?法律概念

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律规范 D.法律制度 9.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A.执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合法程序 D.合法权力 10.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和() A.物质社会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 D.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 11.被称为“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的是() A.法律效果 B.法律实效 C?法的制定 D.法的实施 12.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 A.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B.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 D.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A.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是中国的判例法 14.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海洋法系 15.普通法法系正式的法律渊源是() A.判例法 B.制定法 C.判例和制定法 D.习惯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 1、“法律现象”是法学研究的________。 A 认识对象 B 认识主体 C 认识内容 D认识逻辑 2、 法理学与整个法学的关系是______。 A包含关系 B交叉关系 C 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 3、 _______是研究法理学的根本方法。 A唯物辩证法 B辩证逻辑 C形式逻辑 D语义分析 4、________作为法理学研究、构建法理学体系的起点和归宿。 A 国家 B 权利与义务 C方法论 D唯物主义 5、仅限于对法律规则本身的内容进行解释的方法是________。 A理论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规范分析方法 D 经验分析方法 二、多选 1、我国当前对法学体系的分科主要有_________。 A“六分法” B“九分法” C“二分法” D “五分法” 答案:AB 2、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 A根本方法 B基本方法 C具体方法 D 规范方法 3、法理学的内容具有_________。 A基础性 B一般性 C根本性 D普遍性 4、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________。 A 理论方法 B 实践方法 C 具体方法 D 抽象方法 5、理论方法是思维自身的逻辑方法,包括__________ A思维方法 B思维工具和 C思维手段 D 思维对象 二、简答: 怎样理解法律学的学科地位? 三、论述: 试述法学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1.试述法学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2.简述法学的概念。 3.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怎样理解法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章 一、单选 1、法律的定义揭示了法律_______。 A“为什么” B“是什么” C 功能 D 形式 2、古代最终以_______解释法的定义 A神性 B悟性 C人性 D德性 3、马克思主义定义法律的基本依据是: A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 C经验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2017司法考试 法理学真题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8

2019年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8 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能够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11[多选题]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答案】ABCD 12[多选题]下列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 ) A.法律至上 B.三权分立 C.法律统一 D.法律独立 【答案】ACD 13[多选题]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 ) A.党的领导 B.市场经济 C.民主政治 D.民众的法治需求

【答案】BCD 14[多选题]法的指引作用能够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能够变更合同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多选题]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答案】BCD 【解析】有选择的指引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能够选择的模式,人们能够自行决定为这样的行为或不为这样的行为,所以选BCD。 15[多选题]法律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是依法行事而形成的行为有规则和有序的状态。影响法律秩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法制方面的因素 B.个人方面的因素 C.环境方面的因素 D.法律本身的因素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法律秩序的形成的因素。 16[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完整word版)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历年试题及答案3

试卷代号:2094 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 三、填空题(每空 2分,共 10分) 21. 在法律原则的分类中,与社会原则相对应的是专门法律原则 22. 法律规范的完整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 23. 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24. 立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这体现了我国立法原则中的科学立法原则。 25. 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1. 马克思法学既有鲜明的党性,也有深刻的_科学性_ 22. 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叫做法学体系 23. 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叫做_社会调整_ 24. 法律调整有四个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是_法的适用__ 25. 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 法律集团"中输入的现象被称为__法律移植_ 21. 按照" 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 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 22. 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两种。 23. 法的实现,就是权利被享有、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24. 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 25. 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2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叫英美法系。 23.《礼记·月令》中提到“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 24.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25.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现象被称为法律移植。 1.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2.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4.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一则一否则 的公式。 5.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法的体系。 1.按照“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2.法律意识是经济基础社会的直接反映。 3.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确立阶段。 4.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5.相对确定性规范允许执法相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这是产生自由裁量权的法律依据。 1.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入的现象称为_法律移植_。 2.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_法律思想体系_。 3.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假定_。 4.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_内容_。三个要素组成。 5.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_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1.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2017年司法卷一《法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7年司法卷一《法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1[多选题]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权利总是与利益紧密联系,正是基于自利即通过法律来保护本人利益的动机才形成法律 B.没有对应义务存在的权利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是真正的权利 C.守法行为是围绕义务而展开的 D.行使法律权利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故权利的行使排斥行为人的自主性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权利与利益紧密相连,而通过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不总是本人的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集体的或国家的利益,故A选项错误。从结构上来看,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即使是在不附条件的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只享有权利,但这项权利一定会有一项义务——赠与人的义务对应存在,没有对应义务存在的权利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是真正的权利。B选项正确。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始终是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核心内容和要素而展开的。故C 选项错误。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的行为的,对于法律权利,行为人同样可以决定是否实施,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D选项错误。 2[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判例法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参考答案:ABD 3[单选题]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 A.省级政府 B.较大市的人大 C.自治区人大 D.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B 4[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 ) A.行政法 B.婚姻法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