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01水圈、□02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03水汽输送、□04降水、下渗、□05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大气圈、水圈、□01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02动态平衡。

3.地球上□03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04地表形态。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05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06生态,对全球□07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2.破坏森林会导致()

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

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

答案 C

解析植被破坏,降水会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下渗减少。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

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提示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降水,如人工降雨;蒸发,如改变地表植被;下渗,如地面硬化等。

任务探究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2)指出坎儿井体现的水循环环节。

(3)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与河流的关系。

[成果展示](1)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径流等。

(2)地下径流。

(3)高山冰雪融化形成地表径流(河流)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地表径流(河流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水),山地降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

2.水循环与地球水体的转化

3.水循环与河流的补给来源

读水循环简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共有的环节是()

A.蒸发和水汽输送B.降水和蒸腾C.蒸发和径流D.降水和蒸发

(2)图中丁箭头表示()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D.下渗

科学思维

水循环过程和类型的分析思路

第(1)题,水循环类型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类水循环均有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第(2)题,丁为地下径流。

[答案](1)D(2)C

提升运用能力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⑥为水汽输送。

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东亚地区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盛行风从海洋向陆地输送的水汽最多,故B项正确。

任务探究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表为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问题: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试提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成果展示](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城市中心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

(2)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3)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增加通透式路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环节中,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东南亚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下径流增加

C.该区域蒸发量不变D.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开发地下水B.围湖造田

C.封山育林D.人工降雨

科学思维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分析思路

第(1)题,据题干信息“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可知,植被遭到破坏。植被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第(2)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封山育林有利于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

[答案](1)D(2)C

提升运用能力

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答案 A

解析“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能够加强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

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实施地面硬化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答案 D

解析填湖建绿地公园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实施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铺设透水砖,增加下渗,有利于蓄水;禁止开采地下水,此做法不现实。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48页活动]

思路点拨 1.主要考虑砂石覆盖层的透水性。

2.根据图3.4可分析二者蒸发量的差异。

3.对比相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即可说明二者的差异,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即可分析对水循环的影响。

成果展示 1.砂石覆盖层孔隙大,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2.砂田比裸田蒸发量小。砂田砂石覆盖地表,避免了土壤被阳光直接照射,土壤水分蒸发少。

3.4月末不同深度砂田土壤含水量均比裸田含水量高。砂田影响水循环的下渗和蒸发环节;其作用是能够增加地表水下渗,阻隔地下水上升,减少蒸发,由此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下雨时,观察校园内不同区域地表径流的差异。

2.调查当地河流的特征,并说明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3.调查当地改善水循环的主要方法。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探究点题号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1、2、5、6、7、8、9、12、13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3、4、10、11、14

目要求)

读图,回答1~3题。

1.对图示地区河流水量影响最大的水体是()

A.地下水B.冰川水C.大气水D.湖泊水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故B项正确。

2.该地区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D.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解析该地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地内循环。

3.当图示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时,下列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将增多的是() A.地表径流B.大气降水

C.地下径流D.蒸腾作用

答案 A

解析当图示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时,其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直接施加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a B.c C.d D.e

答案 D

解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直接施加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e是地表径流。

5.下列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区的水循环比N地区活跃

B.环节b、c、d、e共同组成了海陆间循环

C.a、c、d、e组成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更新

D.环节e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

答案 C

解析M地区位于陆地内部,N地区位于沿海,N地区的水循环比M地区活跃,A项错误;海陆间循环环节是a、c、d、e,B项错误;a、c、d、e组成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更新,C项正确;环节e会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D项错误。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据此回答6~7题。

6.“黄河之水天上来”说明黄河水联系的水体为()

A.大气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川水

答案 A

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映的是黄河水来自于大气水。

7.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D.湖区水循环

答案 A

解析“百川东到海”反映通过径流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8~9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

C.降水D.径流

答案 D

解析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D.波动减少

答案 B

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11.图中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没有画出()

A.植物蒸腾B.降水

C.蒸发D.水汽输送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有植物蒸腾,有蒸发,有降水,有地表和地下径流,但没有从海洋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环节。

1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C.外流区域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D.水循环使水体不断转换

答案 D

解析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主要发生在内流区,外流区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也参与陆地内循环;水循环使水体不断转换。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14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判断水循环类型。(6分)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3)通过________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广东省主要参与________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6分)

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3)海陆间海陆间地下径流

解析第(1)题,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第(2)题,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第(3)题,促进水资源更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海陆间循环;广东省地处沿海地区,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类似于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6分)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8分)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4分)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8分)

答案(1)主要对G(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

(2)D(降水)。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3)能够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C(水汽输送)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G(地表径流)环节关系最密切。

(4)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

解析第(1)题,发展集雨工程将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第(2)题,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降水、海洋水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陆地水的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下渗。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及地表植被覆盖率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第(3)题,我国东南沿海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可以用C环节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G环节关系最密切。第(4)题,“水质”和“传统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表述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