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论文 (1)

放射性论文 (1)

放射性论文 (1)
放射性论文 (1)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摘要: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又一次笼罩在核阴云之下。本文结合日本地震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核防护建设,介绍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核辐射的主要危害、如何做好核辐射的防范以及我们生活中的辐射及如何注意。

前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虽日本核电站泄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的危害。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

我国的和辐射防护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核工业建立初期:主要由核设施营运者自行监测,监测范围局限于核设施周围地区。1964年我国开始进行大气层核试验,在全国设立了45个监测点监测核试验对环境的辐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开展核设施和核技术应用项目的放射性污染源调查和重点源监测,基本掌握了全国放射性污染源的数量、行业与地区分布,重点放射源的种类、“三废”排放方式、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1 世纪初期:环保总局开始组织建设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核设施进行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对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建设了第一批国控点,并投入运行。

一、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4)对眼晶体和视网膜的影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历程

二、核辐射的危害

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夜光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核辐射的危害特点:

1.核辐射,杀人于无形

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有α、β和γ3种辐射形式穿透物质的能力各不相同。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换句话说,γ射线能透过皮肤“隔山打牛”。

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严重性逐级分为7个等级,其中1~3级称为“事件”,4~7级则称为“事故”。迄今为止,被列为7级的只有1例,即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而此次的日本福岛核爆炸,起初日本将其列为4级事故,而最近,法国核安全局已将其列入仅次于切尔诺贝利的6级,足见此次日本面临的危害有多么巨大。

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也不要过分恐慌,日本泄漏的核物质能否进入我国还受气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2.核辐射之害,持续甚久

核辐射堪称隐形杀手,但也是有明显症状的。

1.恶心和呕吐这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量越多,症状出现越早。

2.自发性出血辐射耗尽血小板,可引起鼻、口、牙龈和肛门等出血,甚至出现吐血。

3.出血性腹泻辐射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4.皮肤脱落暴露于辐射外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变红,形成水疱。

5.脱发大剂量辐射后,人体毛囊受损,往往会在两三周内持续脱发。有时,这种脱发是不可恢复的。

6.严重疲劳辐射会使人感到虚弱和不舒服,就像患严重流感一样。

7.口腔溃疡辐射可引起口腔溃疡。此外,溃疡还可能发生在食道、胃和肠。

8.感染除了红细胞,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白细胞也会因为辐射而减少,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风险升高。

最大危害:白血病、甲状腺癌

核辐射对人最大的威胁,就是增加白血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专家指出,遭遇核辐射,最先的变化是血象,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明显减少,严重时,会患上白血病;另外的危害是发生甲状腺癌。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取决于在辐射环境下的暴露时间以及所受到的辐射强度。它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是它会引发癌症。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从而死亡,给新生的细胞让路。而当细胞丧失了这种“自杀”功能时,癌症便发生了。辐射影响将彻底打破这种人体自身的控制体系,使癌症(如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的发生几率大大上升。此外,核辐射还可能引发不育、怪胎等疾病。

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

1、胎儿: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

2、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

3、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

4、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

三、核辐射的防范:

一旦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公众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应通过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防范核辐射应做到以下四个字——躲

核辐射事故发生时,处在辐射区的居民,首先是撤离或隐蔽,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如果在室外,可以用面罩或湿毛巾护面,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气,远离爆炸中心方向,往上风口躲避。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皮肤尽量不要外露,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最好随时携带一个收音机,按照有关部门广播的具体指令避险。

核爆炸时,应马上卧倒,用一切可以遮蔽头部的东西盖住头部。不要看爆炸当时的情况,以防被强光和辐射搞瞎眼睛。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住的楼房对辐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发生核事故时,人们可以选择专门的民防工程、应急避难所进行躲避;在家应当紧闭窗门,关闭空调、换气扇等通风系统,防止污染物进入。如果可能,事先在地下室储备粮食和水,有危险时进入躲藏。

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

到达安全地域后,如果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应当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钟左右,彻底清除核污染,尤其是口鼻腔和

毛发。同时,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掩埋到偏远深处。不要喝污染区的水,吃污染区的食品。

多吃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茶叶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还可以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方面:

1、能量供给要充足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接触核辐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瘦肉、动物肝脏、鱼、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3、脂类摄入不宜高

人体受辐射照射后食欲不振、胃口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较好。

4、维生素的摄入尤为重要

维生素缺乏,可降低身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宜加量供应,特别是维生素A、K、E、C 和B族维生素。

5、矿物质平衡尤为重要

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须平衡,否则不能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轻者损害健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锌对许多营养包括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有重要影响。辐射损伤时,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在内,过量或不平衡,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6、无机盐供应宜加量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7、辛辣食物作用不可低估

辛辣食物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阴虚、咽喉肿痛和胃病者例外)。

人们暴露在强度很高的辐射中,会患上辐射病或急性放射性综合征。对疑有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吸入的人员,应尽快去除上呼吸道内沉积的核素,如用棉签拭去鼻腔内的污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喷血管收缩剂,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和咽喉部等;对疑有放射性核素经消化道污染的人员,应尽可能在暴露后1小时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催吐等措施防止放射性核素吸收入血。

如果感觉眩晕和恶心想呕吐,就是已经辐射伤害,马上去有医疗条件的地方寻求救治,早期辐射非深度伤害是可以治疗的。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有条件的话,应马上做核辐射状况的检查。特别要提醒的是,核辐射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其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几年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为了缓解这一风险,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人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片,避免它吸收放射性碘。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日本核泄漏之后,全国多地掀起抢盐风潮,不止沿海,大后方的重庆各大超市、商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抢购食盐的顾客。许多网友读者打来电话,称在超市既买不到碘盐,别的盐也脱销了。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

但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谣传。首先,吃加碘盐防辐射纯属无稽之谈,就算是直接服用碘片,也有诸多注意事项;至于担心食盐遭受核辐射污染,更是没有可能,因为我们日常

食用的是地下开采的井盐,海盐只能用作工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吃碘盐并无预防核辐射效果。我国现在的食用盐中一般用碘酸钾作为碘强化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卫生部组织制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和《食品添加剂碘酸钾》规定了我国目前使用碘酸钾作为碘强化剂,并将食盐碘强化量20mg/kg~60mg/kg 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需要吃2千克(4斤)的盐才能抗辐射,而且也只是阻挡50%的放射碘进入甲状腺。

因此,疾控方面的专家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

此外防护服不管用。对网络上出售核辐射防护服,专家表示,“放射线有多种,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放射线要用不同的防护服进行防护,比如说常见的放射科医生所穿的铅衣只能防护X射线诊断能量级别的射线,对大多数放射线不会达到有效的防护,而常见的防化服只能防护内照射,对于外照射无防护作用,对于强的外照射放射源,如果穿上防护服,不仅无防护作用,反而会使人的行动迟笨,从而导致接受更多的放射剂量。”

四、生活中的辐射

源于核弹、核电厂的核污染让大家严阵以待,可以是对于生活中可能受到的放射性侵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当然,绝大部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微乎其微。

不过,有两种辐射源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医疗辐射和装修辐射。

1.医疗辐射

过去人们遭受的辐射基本源于自然环境,然而今天,有将近90%的辐射危害是来自医学.行为的。

CT、X光,不是“想做就做”

无论是入学、入职体检,还是单位每年的职工体检,“X光胸透”都被作为一项常规检查而保留下来,更有甚者一些患感冒的婴幼儿竟也被要求照射胸片。很多人认为,CT、X光片照射等是无创检查对身体没有损害,可以随便做,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随意的、频繁的接受X线的照射会对人体造成永久的伤害。

其实,X线检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核辐射”。在医院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拍X光片、CT的“大铁门”紧闭,写着“小心辐射”的字样,这就是在提醒人们小心规避。当然,临床研究指出,只要不是过分频繁地检查,X射线对人体的这种损害几乎为零。

比起X线,CT的辐射量更应引起重视。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700多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不但起不到作用,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带来致癌的风险。CT检查实际上也是一种X线检查,这种射线对人体组织是有损伤的,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

谁最易受医疗辐射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各脏器中,肺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在人群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儿童和年轻女性,其中年轻女性的乳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另外,辐射对于孕妇的危害更大,它不仅仅体现在母亲身上,腹中胎儿更会受到射线的影响。

X光辐射线较易造成胎儿畸形、脑部发育不良,以及儿童期的癌症几率增加。孕妇在怀孕初期,暴露于X光之中,比较容易造成重大的伤害,愈接近预产期,影响越小。据医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孕妇如果接受了5雷得(辐射剂量单位)的X光暴射量,就相当于照20张腹部X光片。一般在怀孕期,如果只是照一张腹部X光,大约是只有0.5雷得的暴射量,对胎儿影响并不足以要求孕妇做人工流产;而只是胸部X光或牙科X光等微量的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只要不是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X 光辐射,准妈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核辐射也可于医疗。

医学上可以通过核元素的放射功能治疗疾病。如可以使用碘131这种元素,它进入体内后,可以有效治疗甲状腺疾病。现在很多医院可进行ECT检查,就是采用放射性核素标

记到示踪剂上,引入人体内部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对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骨骼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检查起到重要作用。

2.装修辐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装修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大。现在装修的人们,对室内有害气体等物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了一些防范性。但是,人们对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污染与危害还是认识不足。

1、艳丽的石材,暗藏风险

近年来,一些家装材料的放射性超标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的报道层出不穷。天然石材(如花岗石、大理石等)的放射性污染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轻则会让人感到身体不适,重则会有疾病,甚至致癌的危险。

在现代装修材料中,花岗岩、大理石因为它的华丽高雅、坚固实用、耐腐蚀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天然的石类材料大都具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镭”可以衰变出氡气并进入室内。而“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气被释放到空气中后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积累而诱发肺癌。

氡气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的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世界上有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所以说,氡是导致人类肺癌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吸烟,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

据检测,色彩不同的石材其放射性也是不一样的,白色、红色、绿色和花斑系列等花岗岩类放射性活度偏高;大理石类、绝大多数的板石类,暗色系列(包括黑色、蓝色和暗色中的棕色)和灰色系列的花岗岩类,放射性活度较低。

2、警惕“美丽”的抛光砖

其实不仅仅是花岗石、大理石等天然石材具有放射性的危害,地砖、瓷砖、混凝土等居室装修中的必选建筑材料,它们的放射性水平也同样不容忽视。这些建筑材料之所以可能含有比较高的放射性水平,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制作原料可能是由矿业废渣、煤渣、钢渣或工业副产品组成,而这些副产品里面常常含有浓缩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导致制成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很高。又如,还有一部分瓷质抛光砖为了追求天然大理石花白玉的效果,喜欢在配方中加入氧化锆原料,以增加产品的白度;但有部分氧化锆原料的放射性较高。据我国放射性卫生机构对各类建筑材料的检测发现,其放射性水平具有以下规律:无釉地砖>彩釉地砖>花岗岩>马赛克>红砖>混凝土>渣水泥>普通水泥和石灰石等。

3、小心含磷的“夜明珠”

除了石材、瓷砖等建筑材料可能产生较强的放射性污染外,家中的一些石材类家具和工艺摆设均可能产生“核辐射”。市场上有一种经过处理能在夜里发光的装饰品,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不适合在居室内摆放。此外,有的含磷矿物被加工成“夜明珠”,其放射性也偏高。

其实,供人类居住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放射源。此外,我们还要遭受来自宇宙空间的射线(宇宙射线)“袭击”。可见,放射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们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只是有剂量的差别。因此,人们不必“谈放射性而色变”。

参考文献:

1.宋文杰放射性物质的管理与防护 [期刊论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02)

2.张珺;官瑞霞;周永平 66例从事核辐射工作人员末梢血白细胞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 [期刊论文] -中国辐射卫生1994(03)

3.孙建石化企业射线危害及防护 [期刊论文]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03)

4.陈式;放射性废物安全纵横谈(二)[J];辐射防护通讯;2003年06期

5.陈式;放射性废物安全纵横谈(三)[J];辐射防护通讯;2004年01期

6.邓文辉,李先杰,黄银萍;铀矿山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探讨[J];辐射防护通讯;2004年03期

7.江山;张亮;刘鸿诗;孔玲莉;李莹;叶际达;施锦华;;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安徽省石煤矿区居民附加剂量的估算[J];辐射防护通讯;2006年01期

8.郑钧正;;解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及其危害 一、什么是放射性物质? 1、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一般都是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像钚,铀,等。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它们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2、放射性污染来源 1) 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 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 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4) 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一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 3、放射性物质分类: 1) 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2) 表面污染物体 3) 可裂变物质 4)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 5) 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质

二、放射性物质有什么危害?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要经历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学四个辐射作用的不同阶段。当人体吸收辐射能之后,先在分子水平发生变化,引起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尤其是大分子的损伤。有的发生在瞬间,有的需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放大过程才能显示所致组织器官的可见损伤,因此时间较久,甚至延迟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三方面: 1)直接损伤 放射性物质直接使机体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分子及一些重要的酶。 2)间接损伤 各种放射线首先将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电离,生成活性很强的 H+、OH-和分子产物等,继而通过它们与机体的有机成份作用,产生与直接损伤作用相同的结果。 3)远期效应 主要包括辐射致癌、白血病、白内障、寿命缩短等方面的损害以及遗传效应等。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青年妇女在怀孕前受到诊断性照射后其小孩发生Downs 综合症的几率增加 9 倍。又如,受广岛、长崎原子弹辐射的孕妇,有的就生下了弱智的孩子。根据医学界权威人士的研究发现,受放射线诊断的孕妇生的孩子小时候患癌和白血病的比例增加。

大气污染与防治论文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技术综合分析 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本文以后所论述的各种治理技术只是对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不能解决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加以解决。 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放射性物质的源处理

1、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2、放射性污染来源及分类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4)、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一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3、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4、放射性“三废”处理 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都不能将其消灭或破坏,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废物与其它废物相比在处理和处置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1).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2).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1)铀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粉尘,一般可通过改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决。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精选】

大气环境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发重要。那么大气污染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是整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的,欢迎阅读!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 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 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 2.5比和 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 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 2.5超标后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 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 5%左右,除此之外 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根本原因还是由细颗粒物排放造成。 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工业污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在环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广州瑞发有限公司编制

第一章放射源 §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 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 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 2 1H、3 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 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 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 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位素,60CO就是把59CO放在反应堆里照射。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的,所以60CO就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放射性原子核通过自发地变化,放出射线和能量,同时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物质事故案例分系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1、两起放射性物品泄漏引起的污染事故 [案情介绍] 案例一 1976年,有一辆专运放射性物质的列车出轨颠覆,剧烈的冲撞导致存放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容器破损,内储物质撒漏。当抢险救援队伍赶到时,发现周围环境巳受严重污染。为此有关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排除污染。不幸中之大幸的是事故发生在人迹稀少的地区,由于及时得到控制,才没有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二 1983年3月,在某铁路局管辖的一个站点的行李房内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放射性物品污染事故。当时工人在搬运一件内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物品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物品摔在地上。盛放该物品的铅罐盖固定密封不良,造成内储的小包装物品撒出,在忙乱之中其中一件又被人踩破,造成放射源直接外露。为了消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有关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火车站的整个行李房封闭了三个月左右。直到经仪器测定辐射污染的程度已降低到对人体不再构成危害时,行李房才重新启用。 [事故原因分析] 尽管对于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容器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标准也相当高,但在运输过程中是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的。本文两案例都是运输与装卸过程中包装容器破损,造成内容物泄漏而引起的放射性危害事故。 [案例评议] 放射性物品能自发和连续地放射出某种类型的物质,这种辐射对人和其它生物能造成伤害,但却不能被人体的任何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觉察到。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了某种粒子就转变为新核,这种现象称之为衰变。衰变是自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的,一直衰变到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放射性辐射才会停止。然而,由于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衰变并不是所有原

子同时发生,而是每个时刻只有占原子总数一定比例的原子在衰变,因此整体的衰变过程比较长久,这个物质也就具有较持久的放射性辐射能力。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所造成的破坏力,比起其它危险物品来,其持续危害性十分明显。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已过去十余年了,但经仪器测定,当地的核辐射污染仍然处于令人不安的状态。 正因为放射性物品具特殊危险性,所以对这类物品的包装要求特别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要求也特别严格。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案情介绍]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时,前苏联乌克兰首府基辅市北郊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发电机组的反应堆失控并发生爆炸。2000℃的高温和高达每小时一万伦琴的放射量吞噬了现场的一切。在风力影响下,放射性泄漏造成的危害向北欧地区扩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称,这是迄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核事故。50年内,核电站周围的千万顷沃土将一片荒芜,几十万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政府估算,当年粮食产量将减少2000万吨,经济损失达160亿卢布。然而核泄漏造成最大的危害是对人体的伤害。乌克兰有300万人生活在受核辐射污染的地区。与乌克兰毗邻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有200万人生活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地区。1996年6月,乌克兰共和国政府宣布,参与清理工作的人员中已有1.25万人死于核辐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称,要消除核事故造成的污染,至少要100年。 [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陈旧,核反应堆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安全措施。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发事故。 [案例评议] 选用这个案例只是想告诉大家,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造成多

大气污染的防治论文

大气污染的防治 生物技术082 0809052051 姚文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应该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题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最新进展姓名胡家刚 班级地质0901

摘要: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公害,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严重的威胁,所以特别为人们所关注。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造福不浅,但是核废物处置不好,又将对人类是一大危害。放射性废物如何处置为好,必须进行科学论证。 所以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发展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将更好的处理这些废物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新方法,处理

1.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1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 1.1.1核燃料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冶炼和燃料元件加工等。 1.1.2反应堆运行过程:反应堆中生成的大量裂变产物,一般情况下保留在燃料元件包壳内,当发生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会有少量裂变产物泄漏到冷却循环水中。 1.1.3核燃料后处理过程:大量裂变产物是核燃料后处理过程的主要废物。 1.1.4 其他来源核工业部门退役的核设施,核武器生产和试验以及其他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如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等产生的各种废物。 1.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1.2. 1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 为审管的目的,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1.2.2 放射性气载废物 radioactive gaseous waste 含有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气态废弃物。 1.2.3 放射性液体废物 radioactive liquid waste 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液态废弃物。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106班杨舒琪 一.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吸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2.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二.影响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三.实例 伦敦烟雾事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 1952年12月初的一天,本来就污染严重的英国伦敦,突然出现阴雨天天空中灰黑色烟雾缭绕,并有浓重的生葱头似的辛辣味,伦敦上空的能见度太低,飞往世界各地的班机全部取消。浓雾中,粒径小米般大小的黑色晶体纷纷扬扬地降落着,撒落在街道上、建筑物上、人们的衣服上,天地之间仿佛降了场黑雪。整个伦敦开始了一场集体性烟气中毒。医院里咳嗽、呕吐声不绝于耳,4天之后,伦敦城死去4000多人;2个月后,伦敦市统计部门统计,这次黑色浩劫共夺去了8000位无辜市民的生命。 四.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五.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3.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案[1]

放射性废物处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学实践中医用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不包括远距离治疗用GBq量级以上废弃密封放射源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9133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医用放射性废物 以下简称废物。系指在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实践中产生的放射性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液体、固体和气载废物。 3.2 废物管理

在废物处理或处置中所涉及的技术活动和管理制度。 3.3 贮存室 供放射性废物在处理或处置前临时存放的房间。 4、废物管理一般防护要求 4.1 根据GB8703废物管理原则和GB9133,确定各类医用废物的处理或处置方法。废物分类标准参见GB9133。 4.2 必须区分临床医用放射性废物与医学研究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不可混同处理。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核素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4.3 必须区分放射性废物与非放射性废物,不可混同处理。应力求控制和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量。 5 、液体废物的管理 5.1 放射性废气、物 使用放射性核素量,产生废弃物O3和NO X通风排放,排入大气,臭氧50分钟后自动分解为氧气。 6 固体废物的管理 6.1 废物收集 6.1.1剩余粒子源由提供粒子源公司回收处置;其他固废作普通医疗废物处置。

大气污染毕业论文

大气污染 内容提要: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起因 2、大气污染的分类 2、大气污染的现状 3、大气污染的危害 4、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一课时 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主要由氧、氮、氩组成(占99.96%),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汽、氖、氦等含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它们在空气中的组成是保持相对恒定的,正常情况下空气是清洁的。然而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出了许多物质,引起空气成分改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起因 (1)概念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或者说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2)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二:大气污染的分类 (1)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发生源,如排出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煤气和天然气的煤田和油田,放出有害气体的腐烂的动植物。天然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目前还不能控制。 能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2)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运动状态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是排放污染物的固定设施,如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尘、粉尘及其他有害物的锅炉、加热炉、工业窑炉、民用炉灶等。移动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交通工具,如排放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黑烟等的汽车、飞机、船舶、机车等。 (3)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 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见污染源)。 (4)局部大气污染源和区域性大气污染源

放射性物质

附件三放射性物質、包裝及包件之規定壹、包裝及包件之一般規定 一、包裝之設計及製作,應儘可能使其外表無突出物、且 易於除污。 二、包裝外層之設計,應儘可能防止積水。 三、包件之設計應考慮其質量、容積及形狀,使便於安全 搬運及運送,並使其在運送時能固定於運送工具。四、包件上任何吊升配件之設計,在正常使用時應使其不 致失效,且於配件失效時,包件仍能符合本規則其他規定。對抓取式吊升設備應特別考慮其安全因素。五、包件外表面可作吊升用配件或其他任何裝置,設計時 應符合前款要求並能承受包件之質量,或在運送時能夠移去或避免被誤用。 六、運送時任何加於包件之附件,不應減低包件之安全性。 七、包件應能承受在例行運送中可能遭遇之任何衝擊、震 動或共振效應,且不損及包件中各容器封閉裝置之效用,或包件整體之完整性。螺帽、螺栓或其他鎖定裝置之設計,應使在重複使用下,能防止其無意間之鬆動或脫落。 八、包裝、組件或結構體之材料與放射性包容物之間,其 物理或化學性質應能相互適應。並應考慮其在輻射照射下之性能改變。 九、包件中可能洩漏放射性包容物之各閥門應加保護裝 置,使未經許可不能任意操作。

十、包件及包裝之性能標準,就保持容器及屏蔽之完整性 而言,視所運送放射性物質之數量、性質以及可能遭遇之運送狀況嚴重程度而定。 貳、甲型包件之規定 一、甲型包件指裝有活度可高至A1值之特殊型式放射性物 質,或活度可高至A2值之特殊型式以外其他放射性物質之包裝、罐槽或貨櫃。 二、甲型包件之設計及製作,除應符合本附件中第壹項包 裝及包件之一般規定外,並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〆 (一)包件外表每一邊均在十公分以上。 (二)包件外面應備有不易破損之封緘,其完整性可供 證明包件未被開啟。 (三)應具有能以正向鎖閉裝置安全關閉之包封容器, 且此鎖閉裝置不得因內部所產生之壓力或被無意 間開啟。特殊型式之放射性物質可視為包封容器 之一組件。 (四)如包封容器為包件中之一獨立單元時,應能以不 屬於包裝任何其他部分之正向鎖閉裝置安全關 閉。 (五)設計包封容器之任何組件時,應考慮液體或其他 易受感應材料之輻射分解,及經化學作用或輻射 分解作用所產生之氣體。 (六)包封容器在周圍壓力降低至六萬帕斯卡(O?六 一二公斤力每平方公分)時,應仍能維持其放射 性包容物之完整。

《安全环境-环保技术》之放射性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收集与处理 在核医学实践过程中,产生固体、液体、气载三种放射性废物,他们的收集与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首先射性废物管理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①注意必须区分临床医用放射性废物与医学研究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不可混同处理;②必须区分放射性废物与非放射性废物,不可混同收集和处理;③应力求控制和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量,即废物的最小量化。核医学实践的良好计划,包括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射线的种类、活度等选择,考虑操作的数量和制备的材料、污染的风险性等良好工作程序,都将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体积。在放射性废物产生的地方,应当备有各种收集容器,分别分类存放,容器必须适合目的(体积、屏蔽、防渗漏)要求。并在标明核素名称、物理性状、活度和外照射剂量率。由于核医学实践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多数小于一周,因此可以把放射性废物收集起来后放在特定的容器里衰变,直至达到规定的豁免水平。不同性质的放射性废物贮存和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固体放射性废物收集与处理首先应按废物分类标准和废物的可燃与不可燃、有无病原体和毒性分开收集废物于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志的污物桶内,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放置地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注意装满后的废物袋及时转送特殊贮存室,其建造结构应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且具有自然通风条件或安装通风设备,出入处设电离辐射标志;废物袋或废物包、废物桶及其他存放废物的容器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有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的说明;内装注射器及碎破璃等物品的废物袋应附加外套。最后处理废物,一般根据规定,比活度小于或等于7.4×104Bq/kg(2μCi)的医用废物或经过存放衰变,比活度降低到7.4×104Bq/kg以下可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注意:1、GBq量级以下且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弃密封放射源必须在具备足够外照射屏蔽能力的设施里存放和待处理。2、可燃固体废物必须在具备焚烧放射性废物条件的焚化炉内进行;同时污染有病原体的固体废物,必须先消毒、灭菌,然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对于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动物尸体,应防腐、干化、灰化,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论文除在年代分布以及期刊分布上有不同的特征外,不同时期的文献研究在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研究危害后果向析因、预防大气污染危害的方向发展,研究角度也逐步多元化。 Abstract: From the search of "database in full of Chinese periodical",we can find in the papers,besid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stribution and periodical distribute in times,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ntent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different periods,with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he huma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related research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tent of simple harmful consequences to the factorial,and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zards,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versified.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文献分析 Key words: air pollution;health;hazard;literatures analysis 1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75-2007年,检索词为“大气污染”逻辑加“健康”,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精确,总目录为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医药卫生、经济与管理,搜索后命中文献347篇。对命中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梳理、概括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分析结果 2.1 文献发表的年代相关分析 2.1.1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我国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5年,当年有两篇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的四年除1981年发表3篇外,每年的发表篇数都在6篇以上,1985年开始进入了文献发表的第一个高峰期,1996年开始,迎来了文献发表的第二个高峰期,2003年至2009年,文献发表进入一个飞跃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数量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年均发表论文22篇。 2.1.2 文献年代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75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献,之后的几年也由于当时年代的影响和科技实力的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文献数量没有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经济上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 2.2 文献在不同种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这次调查研究中,目标文献共分部在190种期刊上,其中发表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9种,共发表文献107篇,占总文献总数的30%,发表5篇以下的期刊181种,共发表文献240篇。 2.3 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2.3.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是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标准值以下)也可引起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的健康反应[1],因此不断完善和重新修定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研究低浓度下的潜在危害及其特征, 对保护人群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2]。 2.3.2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种类。①对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根据我国五大城市20个全球大气监测点连续12年的SO2和TSP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后认为,五大城市有80%的人生活在TSP年平均浓度超过200毫摩每立方米的环境中,在重污染的工业区,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3]。②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某污染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超标准(二级),仅TSP最高日平均值1.87摩尔每立方米,某对照区共1300名儿童。调查后认为污染区儿童较对照区儿童淋巴细胞应激能力差(P<0.01),即污染区儿童的淋巴细胞由幼弱型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差,空气污染对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4]。 2.3.3 主要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主要的研究大气污染与疾病相关的方法[5],所以在众多的文献中,这类方法应用最广。某研究采用主成分Possion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与COPD住院率、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二个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为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在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时,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一、放射性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稳定的原子核,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自然界存在着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的物理现象。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和质子数目通常保持一定的比例,当中子数或质子数过多时,原子核便不稳定,形成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又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自然界存在的,如U-238, Th-232,Ra-226和K-40等)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由人工核反应生产的,如Cs-137,Co-60,I-131等)。 1、核衰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α衰变,放射性原子核放出α粒子(He原子核)后生成 另一个核的过程。 Z X A→ Z-2Y A-4+ 2He 4+Q 它一般发生在原子序数较高的重原子核中,尤其为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金属原子核中,如 88Ra 226→ 86Rn 222+ 2He 4+4.879Mev 92U 238→ 90Th 234+ 2He 4+4.15Mev ②β衰变,分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情况。 β-衰变为放出负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中中子过多而造成,放出一个负电子后,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由于β-衰变产生的能量在β-粒子和反中微子ν之间分配,因此β-粒子的能量是连续分布,最大为Q,最小为0,如: 55Cs 137→ 56Ba 137+β-+ ν+Q 27Co 60 → 28Ba 60+β-+ ν +Q 同理β+衰变是放出正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内质子过多而引起的,放出一个正电子后,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原子序数减少1,其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自然界中找不到正电子衰变的核素。 电子俘获又称K俘获,它是原子核自核外层轨道上(通常在K层)俘获一个电子,使核里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并放出中微子,衰变式为: Z X A +e+→Z-1Y A+ν+Q 很多放射性同位素会发生电子俘获衰变,如: 26Fe 55 +e-→ 25Mn 55+ν+Q 53I 125 +e-→ 52Te 125+ν+Q 电子俘获过程中会伴随发生标识χ射线,γ射线和俄歇电子(即外层电子跃迁至K层时,过剩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壳层电子发出)。 ③γ衰变 在α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过程中,原子核往往处于激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问题

§17.2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问题 [学习目标] 1. 能建立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2. 会求解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3. 能用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公害,放射性污染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严重的威胁,所以特别为人们所关注。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造福不浅,但是核废物处置不好,又将对人类是一大危害。核废物如何处置为好,必须进行科学论证。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为了处理浓缩的放射性废物,他们把废物装入密封的圆桶,然后扔到水深为91.5m 的海里。一些生态学家和科学家为此表示示担心,圆桶是否会在运输过程中破裂而造成放射性污染?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向他们保证::“圆桶绝不会破裂”。并作了许多种试验证明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又有几位工程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圆桶扔到海洋中时是否会因与海底碰撞而发生破裂?美国原子委员会仍保证说:“决不会”。这几个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后发现:当圆桶的速度超过12.2m/s ,就会因碰撞而破裂。下面我们计算圆桶同海底碰撞时的速度,是否会超过12.2m/s ? 如图17.6选取坐标系,记W 表示圆桶重量,使圆桶向下,W =239.46kg ,W=mg ,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g=9.8m/s 2。 B 表示水作用在圆桶上的浮力,推园桶向上。原子能委员会使用的是 250.25L 的圆桶,体积为0.208m 3,1m 3海水重量为1026.52kg ,所以B=1026.52×0.208=213.5kg 。 D 表示水作用在圆桶上的阻力,它阻碍圆桶在水中的运动,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通常与速度v 成正比.D = cv ,c>0为常数.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圆桶方位对于阻力影响甚小,可以忽略不计.且 D=0.119kg ·s/m .则作用 在圆桶上的力为 F = W-B-cv 由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同作用在它上面的合 力F 成正比,即F = m a .而22dt y d a =。所以得: d y dt m W B cv g W W B cv 221=--=--()() (1) 这是二阶常微分方程,作代换 dt dv dt y d dt dy v ==2 2 图 17.6

大气污染论文

大气污染论文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然而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频繁,自然因素影响使大气污染严重,保护大气环境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义务。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即阳关、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社会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对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大的影响。 地球表面覆盖着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称为大气层。一般是将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由于大气圈中空气质量的分布不均匀,通常将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千米的气层称为大气圈的厚度。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组成与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圈分为五个气层:(一)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它具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和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两个特点;(二)平流层:对流层层顶之上的大气为平流层,其上界伸展到约55千米处。(三)中间层:由平流层顶至85千米高处范围内的大气称为中间层。(四)暖层:暖层位于85-800千米的高度之间。(五)散逸层:暖层层顶以

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如果按空气组成成分划分大气圈层结构,又可将大气层分为均质层及非均质层。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它们在空气中的总容积约占99.96%。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氖、氦、臭氧等。干洁空气是大气中的不变组成。(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低,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干旱地区可低到0.02%,而在温湿地带可达6%。水汽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悬浮微粒:悬浮微粒是指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无论是它的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环境的现象。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和全球性大气污染。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