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语言学史期末考查题目

西方语言学史期末考查题目

西方语言学史期末考查题目
西方语言学史期末考查题目

西方语言学史期末考查题目

一、简述(60分):

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对汉语研究的影响。(30分)

美国描写主义对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一、美国描写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美洲印第安居民有大约可分为150个语种的近千种语言,20世纪初美国学者开始注意研究印第安语言文化。鲍阿斯(F.Boas)指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结构,应该依据它本身的特点来描写,而不应该照搬别种语言的预定标准来描写。美国语言学家采取切分法对这些与印欧语迥然不同的印第安语进行描写,,逐步形成了以语言形式特征为研究重点的描写主义语言学流派。

美国描写主义学派以萨丕尔(E·Sapir)和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为代表,他们都赞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观点,都研究共时语言但风格大有不同。萨丕尔的语言观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倾向,认为语言纯粹是人类的和非本能的,强调语言中的文化意识。布龙菲尔德的则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依据"刺激-反应"原理解释语言行为,其代表作《语言论》(1933)影响广泛,以至于人们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言学称为"布龙菲尔德时代",一提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或"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主要指布龙菲尔德及其门徒。心理行为主义、结构形式主义、发现描写主义,显示了布龙菲尔德研究语言的指导原则、理论核心和发现程序,以致于走上了"为了研究形式必须排除意义"的极端。海里斯(Z.S.Harris)、霍克特(C.F.Hockett)、布洛克(B.Bloch)、格里森(H.Agleason)和弗里斯(C.C.Fries)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布龙菲尔德学说,除弗里斯和格里森,其他人在语言分析中都绝对排除意义,形成了所谓"后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

美国描写主义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分析法。(1)替换分析法,如果通过替换小片段得到的大片段是语言事实,就表明彼此替换的小片段是语言中同一单位的变体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2)对比分析法,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片段,找出其相同和不同的部分,确定这些部分的性质。(3)分布分析法,这是美国描写主义最关键的方法,因此描写语言学又称为分布语言学。分布是指某一语言成分所出现的位置和环境的总和,分布分析法就是描写这一情况。(4)直接成分(IC)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描写主义认为,每一结构体都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结构分析就是把结构体划分为两个直接成分,逐层划分到不能再划分为止。威尔斯(Rulon Wells)后来又提出"扩展"概念,并把它作为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则。

虽然索绪尔语言论为"语言研究的新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布龙菲尔德),但是没有可操作性。描写主义制定的具体方法以及严格的发现程序,才使结构主义语法研究成为可能。虽然中国在30年代末期就引进了索绪尔理论,但其影响仅主要表现在一些基本概念的辨析和词类划分的依据,汉语语法分析中的全面操作还有待于美国描写主义方法的进一步成熟。

二、《国语入门》与汉语结构语法学的建构

盛行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描写主义,不是全然没有对汉语研究产生过影响。张世禄撰写的《语言学概论》(1930)最早介绍了布龙菲尔德的早期理论。陆志韦的《国语单音词词汇》(1938),用“同形替代法”分析了词的构成,反过来被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海里斯所借鉴。

全面运用美国描写主义研究汉语的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他先后研究过的历史语音学、音位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学贡献诸多,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现代汉语结构语法体系的建立。40年代,在美国期间访问期间,赵元任与布龙菲尔德学派多有交往,接受描写主义方法,撰写成《国语入门》(Mandarin primer 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哈佛大学1948)。作为现代汉语结构语法学的奠基之作,《国语入门》写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教外国人学汉语。在第二篇“北京口语语法”中,分为“词”、“句子”、“造句法”、“造词法”、“复合词”和“词类”等八章,运用描写主义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语法(狭义的现代汉语语法指“北京口语语法”),建构了与传统汉语语法学不同的结构语法学系统。模仿西洋普遍唯理框架的传统汉语语法学可以称之为“马建忠传统”,采取描写主义方法的结构语法学可以称之为“赵元任传统”。《国语入门》出版的1948年,成为20世纪汉语语法学的分水岭。后来赵元任又进一步写成《中国话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1968年)。这两本书分别成为40年代和60年代现代汉语结构语法学的核心著作。

赵元任从结构主义入手,分析汉语语法单位的层次、功能和分布。在词法方面,抛开概念意义,按照语法功能标准将汉语词类分成八类,并且分析复合词的类型。在句法方面,归纳出汉语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主从结构、动宾结构、连动式五种基本句法结构;按照位置关系或分布来确定主语和宾语,打破“主语—施事”、“宾语—受事”的观念,提出“在汉语的句子里,主语可以从字面解释成主题,谓语不过是跟主题有关的话”。在分析句法结构的方法上,不再采取中心词分析法,而采取结构主义语法直接成分分析法。

该书篇幅不长,但方法的独特、分析的精辟和结论的明晰,一出版就引起了大陆现代汉语语法学界的注意。1952年,《国语入门》更名为《北京口语语法》在中国大陆出版。从此以后,不但赵元任的现代汉语结构语法体系成为大陆汉语语法学的蓝本,而且美国描写主义方法也成为了大陆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理论和方法。1952年到1953年,《中国语文》连载了丁声树、吕叔湘等人的《语法讲话》,依据赵元任的思路和框架分析现代汉语语法。后经修订完善,更名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出版。50年代,中国科学院语言所对汉语词语的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出版了《汉语构词法》(陆志韦1957)。该书吸收了结构主义,创立了区别词和非词的扩展法,使汉语构词法研究摆脱了传统语法词和非词研究的不确定性的束缚。根据扩展法和利用形态(词缀和重叠等)标志,归纳出构词类型和构词成分,细化了描写语法学的汉语构词法。《讲话》和《构词法》成功地运用了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徐通锵、叶蜚声(1979)指出,它们是“参照结构分析法分析汉语而取得成功的两个范例”。

虽然当时的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研究,只字不提结构主义或方法来源,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以及后来的研究,是在赵元任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结构主义语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综观现代汉语结构主义语法学,无论研究成果还是研究方法,对汉语语法学研究都有新的突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语结构语法学自创形式为主、意义为辅的分析法。美国描写主义重形式轻意义,中国传统语法研究重意义轻形式。《讲话》没有完全抛弃意义:一方面分析句子时注重句法成分的位置次序,以位置次序或语序确定句子成分,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分析为主语,“主席团”分析为宾语;另一方面区分句子成分的施受意义,如“台上”是处所主语,“主席团”是施事宾语。“这种先从位置格式入手,然后再深入挖掘其语义关系的方法是可取的,是语法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龚千炎 1997)

三、汉语析句方法的讨论

析句方法是汉语语法学的中心之一,《讲话》虽然使用了层次分析法,但是并没有取代模仿西洋传统语法学形成的中心词分析法或句子成分分析法,1956年制定的《暂拟系统》仍然采用中心词分析法。这一分析法以主谓为中心成分,以宾、状、补为连带成分,便于把握句子结构,在语法教学中效果明显。随着文革结束后汉语语法研究的恢复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的出版,层次分析法在汉语析句中日益推广,同时中心词分析法不揭示层次性的缺陷受到批评。在这种背景下,80年代初期,《中国语文》杂志社发起了汉语析句方法的讨论,这次讨论的成果(《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1982年第3期)编为《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参与讨论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

1. 坚持中心词分析法,反对层次分析法。以老一辈语法学家史存直为代表,认为层次分析法是只注重形式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内容的形式主义,而中心词分析法兼顾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能够保持句子的格局,将两种析句法结合“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

2. 主张层次分析法,反对中心词分析法。以中年一代语法学家邢福义为代表,批评中心词分析法忽略了句子的层次性,把层次性的句子结构看作同一层面上多成分的结合体,把整块运用的向心结构拆散成独立的零件,让丰富多彩的事实迁就于六种成分搭配排列的句子格局。

3. 依据新的思路,寻找新的析句法。史有为提出层-核分析法,陆丙甫提出了中心词和层次性相结合的“主干成分分析法”。卞觉非主张采用图解法来分析句子,即以直接成分分析法为基础,用图形并辅以文字说明来概括直接成分的功能类目。

朱德熙认为,“把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看待,并且讨论它的长处和短处,恐怕不一定妥当”。所有自然语言的语法构造都是有层次的,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进行语法分析不可缺少的手续之一,不是一种可用可不采用的方法。

尽管美国50年代“乔姆斯基革命”以后,结构主义已经江河日下,但是文革结束后的中国语言学界还在与结构主义“接轨”,与之同时,中译本《普通语言学教程》(1981)出版,促使更多的语言学家对索绪尔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80年代初的这一讨论虽然是针对汉语析句法展开的,但是实际上反映了西方传统语法学和美国描写主义语法学的理论方法之争。中庸之道的中国人,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的结合思路,标记句法关系的层次分析法成为新老兼顾的实用方法。

第四章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4.1单位论

4.1.1语素分析

4.1.2词的提取——扩展法

4.2词类论

4.2.1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历程

4.2.2功能、分布与结构主义

4.3层次论

4.3.1汉语层次分析的发展历程

4.3.2切分原则

4.3.3“扩展”辨义

4.4变换论

4.4.1汉语变换分析的发展历程

4.4.2汉语变换理论vs.Harris的变换理论

4.5形式-意义论

2、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主要影响。(30分)

作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该学派认为获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是人类生而有之的,而且惟有人类具备这种禀赋。随着人的脑力(心智)的成熟以及产生新思想和新句子的能力的发展,人会积极地接受并作用于外部环境。脑力是主要动因,是创造性的因素。当人长到5-6岁时,这一过程的结果便是基本掌握一门语言,也就是将“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转换成“无数句子”的能力。这一过程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在乔姆斯基看来,人们在说话之前他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深层的语言结构或是思维能力,而且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正确的句子。它仿佛是人们说话时的台词。乔姆斯基认为,深层结构通过“转换部分”可以转换成表层结构,这就是通过说话时的语音所表达出来的句子,表层结构是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代表句子的意义。由此可见,乔姆斯基很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转换关系,但是在两种结构中他更加强调的是深层结构。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三个部分,即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句法部分是其主要的部分,它构成一个句子的深层结构,并进一步转换成它的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对这个句子的深层结构进行语义结构说明。而语音部分对表层结构做出语音说明。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特点是更注重于语言的结构转换规则的研究。他认为,短语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这一规则先有一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

影响

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转换生成学说,促进了心理学家对个体语言获得过程、机制、获得方法以及对语言感知、理解、表达过程的研究。他把语言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使语言学和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心理学新的分支科学,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乔姆斯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作用

Tg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用的观点。如在设计教学材料时,相同深层结构的句子模式可能紧密相关。转换规则对教师在复杂句子结构教学时会有帮助。Chomsky对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对

于语音中的歧义,一词多义。模糊性等现象的观点都得到了正确有力的解释;对于语言习得和翻译的作用也很大。在文学教学中,转换语法为文件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张铭涧认为,chomsky对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和重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某些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一些新的外语教学大纲及教材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chomsky的普遍语法的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认知代码法,解决问题法,对比分析法,错误分析法及交际教学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法的出现迎来了外语教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转换生成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受到规则的限制,在介绍词汇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将单词成组记忆。例如

A 时间:past , present , future

局限

乔姆斯基自己不承认他的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是许多人认为他与结构主义还是有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与索绪尔语言学方法的关系。无论他如何反对索绪尔的语言学方法,他继承了索绪尔以后的结构主义方法还是一个事实。而且他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等观点也与一般结构主义有许多类似之处,如深层是神话结构,表层是神话;深层是亲属结构,表层是婚姻和家庭关系以及亲属关系;这些说法的重点是深层结构的先验性。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方法既有结构主义的因素,又有唯理论哲学的因素,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唯理论哲学观点主要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一种“思维能力”,“天然能力”,“潜在性”,“倾向”,“习性”以及莱布尼茨等哲学家的观点。

乔姆斯基语言学观点在哲学上的错误在于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他把语言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就是这种割裂所引起的。不论深层结构还是表层结构都涉及语言意义问题,深层结构是语言意义的一种说法,正确地认识深层结构实际上就是深入地分析句子的意义。深层结构决不是天赋的先验的能力的产物。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语言学理论对结构主义发生了重要影响。结构主义者关于不同结构的划分理论正是从乔姆斯基那里受到

了启示。

另外一个局限性表现为:乔姆斯基对语言转换的研究强调形式,偏废内容。他把语言的创造性看成是一种形式化的系统,否认语言学习与经验习惯的关系,否认语言形式是具有内容的。他关于语言的创造性,生成性与形式化的理论实质上是把语言材料纳入形式化的语言框架之中,再由语言框架造出新的句子来,这是先验论哲学观点在语言学上的体现。

如果撇开哲学观点,仅仅从语言本身来看,我们必须承认对语言结构的研究不完全是形式化的,也是实质性的,它是对语言认识的深入,标志着语言学的发展。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结构,语言也不例外。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存在着二元结构,在索绪尔那里是能指和所指的结构关系,在乔母斯基那里是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认识语言就是要认识它的结构。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于我们学习语言(特别是外语),学习各类语言(包括人机对话的语言)的转换技术,区分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理解语言的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转换生成学说,促进了心理学家对个体语言获得过程、机制、获得方法以及对语言感知、理解、表达过程的研究。他把语言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使语言学和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心理学新的分支科学,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二、论述(40分):

结合课程学习,谈谈你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看法。要能举例说明问题,且字数不少于600字。

?(1)不同语言的差异反映在不同的句式类型上。

?(2)在一些语言中都有同样的句式,但不同语言中句式本身的类型意义有差异,句式意义与组成句式的词认知语言学对待句法的基本立场:拒绝接受句法自主性(autonomy of syntax) 。认知语言学不接受生成语法的句法与语义的区分。对认知语言学家来讲,所有语言结构都是符号工具,不管是从最小的词素还是到复杂的结构,都可用来传达意义。语言中的主要区分不是句法和语义的区分,而是语言符号和其交际功能所指与能指在形式与功能、符号与意义上的区分。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语言为了交际的目的在种系发生上进行演变,为了同样的目的,语言在个体发生上被人们所习得。

?交际功能有二个方面:语义和语用。语言的符号化是语义方面,而说话人根据交际情景调整语言则是语用方面,

?Croft(1998)认为,在基本的句子结构中,人们用许多方式来谈论不同交际环境的同一指称事件(referential event)。

?Pete opened the door with the key.

?The key opened the door.

?The door opened.

?It was Pete that opened the door.

?What happened was Pete opened the door.

?在以上所有的例句中,这一情景的语义是Pete用钥匙打开门,但为了某一交际的需要,说话人调整话语,对历时上事先演变好的句法结构进行选择。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语言间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汇意义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导致了不同语言中不同的可接受模式(acceptability patterns)。

?Talmy(转引自Van Valin & La Polla 1997)指出我们可根据英语和西班牙语对运动事件的描述对其进行分类。

?英语:The bottle floated into the cave.

?西班牙语:La botella entro la cueva flotando. (The bottle entered the cave floating)。

?在英语中,瓶子的路径由介词“into”表达,运动的方式由动词”float” 表达,而在西班牙语中,路径由动词“entro”表达,运动的方式在修饰语“flotando”表达。

?创造性动词:a. John baked me a cake.

? b. *小王做了我一碗鸡汤

?消费性动词:a.* He drank me two cups of wine.

? b. 小王喝了我三碗酒。

?转换性动词: a. He bought me a book..

? b.他买了我一本书。

? c. He boiled me an egg.

? d. 他煮了我一个鸡蛋。

?任命性动词:a. 我们选了他主席。

? b. We elected him president.

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分为两大领域,其一为“认知语法”,其二为“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崭新的认知、心理和语言观也是经历了几代人共同努力、众多相关学科的互为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结构完形的组织原则来源于格式塔( gestalt, 即完形) 心理学, 它的主客观互动的信念显然来自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

认知语言学也接受了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原型和范畴的研究。意象、图式和扫描的观念直接受到认知心理学关于表象和知觉研究的启发。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

(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

(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 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

(4)语言的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

(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自然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的研究。这是认知语言学最早的研究领域, 研究的任务是力求对文本的理解和生成形成一定的模式, 一些计算机程序方面的专家参与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一领域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的语言学家首推契夫, 正是他率先提出了现行知觉、激活等范畴性理论, 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认知语言学概念。

2、对语言范畴化诸原则的研究。

?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比如说,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根据莱考夫的论述, 认知模式据其结构原则的不同分为四种: 命题模式、意象图示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

?范畴化、原型、基本范畴和上下位概念等术语的提出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对概念结构及语言对应类型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初始于对人工智能的研究。

?4、对认知语义高级范畴的研究。塔尔密是这方面研究的佼佼者。他尝试建立一套有序的形式构造层级范畴, 并以此使自然语言实现对现实事物进行概念化结构操作。这些范畴如认知状态、布局结构、注意力分配等, 每一范畴均具有自己复杂的结构。

?乔姆斯基语言学派也声称自己是从事人类认知研究的。然而乔姆斯基学派和认知语言学派对认知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乔姆斯基语言学的“认知观”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观,他们提倡研究语言的产生能力,即人类的心智,认为人具有天生的学习语言的机制,儿童利用这个机制在合适的语言环境里学会一种语言。然而在乔姆斯基学派的学者的实际研究中,很难看到对人们认知的具体探讨,在他们的论著中,既找不到利用语言来探讨人类的认知奥秘,也看不到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语言现象,所能看到的多是抽象概念的推演和纯粹理论的思辨。

?认知语言学则不同,它是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描写,从该学派的论著中就可以看到明显的认知科学色彩。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语义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问题,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法和语义密不可分。

?就语言学内部来看,认知语言学属于功能主义语言学大阵营的一个支派,与语法化理论、篇章语言学共同构成“功能认知语言学”,它们一起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庭抗礼。

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内部也可以再分出各种流派,不同学者的具体主张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学术理念和研究精神。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主要特征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许多方面都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有所不同:(1)理性主义;(2)先天论;(3)演绎的方法;(4)强调解释力;(5)形式化;(6)着眼于语言能力;(7)强生成力;(8)重视语言的共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乔姆斯基把语言定义为一套规则或者原理。

第二,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的目标应该是去创造一种有生成能力的语法。这个语法能够抓住本族语者所默认的知识。这就涉及到语言习得和语言普遍性的问题。

?第三,对任何能够揭示说本族语者所默认的知识的材料,乔姆斯基和他的追随者都极感兴趣。他们很少使用那些本族语者所说的材料,而是依赖自己的直觉。

?第四,乔姆斯基采用的是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他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两个层面上:(1)语言学家阐明关于语言结构的假设——语言的普遍理论,这个理论被个别语言的语法所验证;(2)每一个个别语法又是关于普遍语言的普遍理论的假设。最后,乔姆斯基追随了哲学上的理性主义和心理学上的心灵主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

?基本原则:

?A.历史语言学必须是解释性的。

?B.历史语言学的解释必须以语言事实为依据。

?C.为找出变化原因,应该限制调查研究的范围。

?D.语言变化的第一类原因是发音方法,即生理方面的原因。“语音定律没有例外”

?E.第二类原因是心理方面的:人类都有类推的倾向。

?F.对语言变化的解释必须从历史上找根据。

?“青年语法学派”对语言演变性质的认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改变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向,改变了对原始印欧语的看法,其缺点是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性质,研究方法上的原子主义和研究范围的狭窄。

?⑴个人心理主义的语言观,把语言仅仅看作个人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缺乏对语言社会性质的了解。⑵研究方法上的“原子主义”。青年语法学派的学者往往看不到语言的统一性和

完整性,把语言分解为物理的、生理的东西。认为语言的变化是孤立的、个别的变化,这种原子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损于对语言总体的认识。(3)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新语法学派总结了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果,同时预示了二十世纪初结构主义语法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对比的语言之间没有亲属关系。如汉语与英语的比较。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之间有亲属关系,研究这种亲属关系,并构拟其原始祖语。

历史语言学对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结束了语言学作为哲学附庸的历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历史比较方法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语言学领域,还影响到其他学科。如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替换原则实质就是一种比较方法。

?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青年语法学派的保罗曾公开宣称:只有研究语言历史的语言学才是科学,其他都是不科学的。他们唯我独尊、盲目乐观。研究范围狭窄,且只研究死的语言,远离社会现实的需要,这种研究是不可能有长久生命力的。

历史语言学对汉语研究的影响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比较中古音的差别,寻找他们的演变过程和对应规律。

如唐代诗人崔颢的《长干曲》: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如果不了解古音的变化,就会觉得这首诗没有韵律。其实,“侧”和“识”在古代是押韵的。

最新西方音乐史考试题合集

西方音乐史习题库 (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单声部);采用(托洛斯体系(调式))调式;用(希腊字母、符号两种方式)记谱。 2、古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称(荷马史诗),当时弹唱史诗的人称(行吟诗人)。 3、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4、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中)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5、中世纪兴起的复调音乐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6、公元9—11世纪,反映城市生活的世俗音乐兴起,一些骑士们经常饮酒唱歌,歌曲内容多反映战争、爱情,这些人在法国称为(游吟诗人),在德国称为(恋诗歌手)。 7、人们习惯以(新艺术)来通称整个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当时意大利兴起的世俗音乐体裁主要有(牧歌)、(巴拉塔)、(狩猎歌)。 8、文艺复兴时期声乐的主要体裁有(牧歌)、(尚松)、(利德)、(比良西科)等。 9、文艺复兴发源于北方的(勃艮第地区),即今日的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音乐史上称为(勃艮第)乐派。10、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 11、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帕莱斯特里纳)、(托马斯.路易斯.维托利亚)、(加布里埃利叔侄),其中威尼斯乐派成功培育出(宏伟壮观)的音乐风格。 12、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 1、(数字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 2、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尤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3、巴罗克时期的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德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西方音乐史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 《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7年,1821年在柏林首演成功,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歌剧脚本是 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 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剧本反映了善良与光明战胜邪恶与黑暗的主题。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 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 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 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 流传至今。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 美形式。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 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他的歌 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新音乐报 《新音乐报》诞生在一间咖啡馆里,其创办者便是享誉世界乐坛

的罗伯特.舒曼。 那时的音乐评论成为19世纪蓬勃发展的新型事业。文学家、美学家经常谈论音乐以阐述个人的浪漫主义观念,舒曼承续这个新时尚,利用《新音乐报》撰写尖锐生动而文采飞扬的文章,阐述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观点和主张。舒曼通过他10年间的文章,对于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同时代的作曲家进行评论,具体诠释他评价音乐高低褒贬的标准,同时表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2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 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他具备古典艺术的丰厚修养,尊重传统而创作也力求遵循严谨谐调、清新典雅的古典标准。但浪漫主义时代的生活环境,依旧给门德尔松的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对大自然由衷的赞叹和描绘,还是为自己纯器乐作品加添诗情画意的标题,着重的都是个人的理解和感受。他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 3 肖邦的音乐风格? 1、他的音乐旋律具有高度的情感表现力,极富于个性。 2、旋律形式具有歌唱性和器乐性相互交融的特点。真挚热情,气息宽广。3具有浓厚波兰民族风格,又有一种高贵的浪漫诗人气质。4、在曲式结构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5、音乐是诗意性的。6、和声新颖,节奏更加自由。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

西方音乐史机考题库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方音乐的历史通常从哪一个时期讲起?B A 古罗马 B 古希腊 C 古埃及 D 古印度 2.西方音乐的历史痕迹可见于:D A 考古挖掘的乐器与乐谱残片 B 陶器、浮雕上的音乐图像 C 古代文献记载 D 以上三点均可 3.“音乐”一词的来源与什么神灵有关?B A 宙斯 B 阿波罗 C 缪斯 D 雅典娜 4.德尔斐赞美诗常用的伴奏乐器是:C A 阿夫洛斯管 B 潘笛 C 里拉琴 D 竖琴 5.酒神颂歌常用的伴奏乐器是:A A 阿夫洛斯管 B 管风琴 C 基萨拉琴 D 鼓和钹 6.词意为“和着里拉琴而唱的诗歌”指的是:D A 颂歌 B 抒情诗 C 史诗 D 赞美诗 7.悲剧《俄瑞斯特斯》的创作者是:D A 荷马 B 萨福 C 埃斯库罗斯 D 欧里庇得斯 8.提出以四音音列为音乐体系基础的古希腊音乐理论家是:B A 毕达哥拉斯 B 亚里斯多塞诺斯 C 柏拉图 D 苏格拉底 10、古罗马音乐的主要特征是:D A 军乐较发达 B 追求气势和排场 C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D 以上三点均是 11.“中世纪”的开端通常以西罗马帝国的陷落为标志,其年代是:B A 公元313年 B 公元476年

C 公元800年 D 公元1054年 12.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是指:B A 5-10世纪 B 11-13世纪 C 14世纪 D 16世纪 13.西方教会初期,米兰教区使用的圣咏是:A A 安布罗斯圣咏 B 高卢圣咏 C 贝内文托圣咏 D 老罗马圣咏 14.莫扎拉比圣咏主要指哪个地区的圣咏?D A 不列颠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西班牙和葡萄牙 15.按照词乐关系,歌词的一个音节配四到五个音符的形式称为:D A 吟诵式 B 花唱式 C 纽姆式 D 音节式 16.在圣咏的演唱方式中,将唱诗班分成两组轮流演唱的形式属于:B A 应答歌唱 B 交替歌唱 C 齐唱 D 独唱 20.常规弥撒配乐的第一首经文是:D A 荣耀经 B 信经 C 圣哉经 D 慈悲经 21.最初在“哈里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来独立出来的体裁是:B A 附加段 B 继叙咏 C 教仪剧 22.以下哪些乐曲曾引用《末日经》做为旋律素材?D A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B 李斯特《死之舞》 C 圣桑《骷髅之舞》 D 以上三部均是 23.以耶稣诞生、复活等故事编创的小型戏剧属于:C A 道德剧 B 奇迹剧 C 神秘剧 24.《美德的戏剧》出自哪位作曲家?A A 希德嘉 B 萨福 C 莱奥南 25.西方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叫做;C A 迪斯康特 B 附加段 C 奥尔加农

2015——2016学年上期西方哲学史试卷B卷

郑州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上期期末试卷 西方哲学史(1510107B)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3 年级共 2 班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A.爱非斯学派 B.爱利亚学派 C.米利都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2.第一次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巴门尼德 B.克塞诺芬尼 C.赫拉克利特 D.阿那克西曼德 3.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是一个()。【】A.唯物主义者 B.二元论者 C.主观唯心主义者 D.客观唯心主义者 4.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巴门尼德 5.被称为“精细博士”的是()。【】A.罗吉尔·培根 B.安瑟尔谟 C.威廉·奥卡姆 D.邓斯·司各脱 6.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是哪个因?()。【】A.质料因 B.形式因 C.动力因 D.目的因 7.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A.安瑟尔谟 B.托马斯·阿奎那

C.阿贝拉尔 D.邓斯·司各脱 8.《利维坦》一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A.罗吉尔·培根 B.弗兰西斯·培根 C.霍布斯 D.洛克 9.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A.知识就是力量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我思故我在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0.智者学派观点的积极方面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强调知识的作用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D.创立了逻辑学 11.文艺复兴的性质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宗教神学的发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人文精神的张扬 12.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命题()。【】A.知识就是力量 B.“最好世界”理论 C.我思故我在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3.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4.德国古典哲学中唯物主义哲学家是()。【】A.康德 B.费希特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15.以下属于唯理论的哲学家是()。【】A.弗兰西斯·培根 B.斯宾诺莎 C.洛克 D.休谟 16.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 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17.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 ①提出了理性批判哲学②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西方心理学史 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 1、西方:欧美国家 2、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思想史和心理学史 3、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思想 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心理学发展历史 二、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阶段 1879年冯特实验室的诞生为标志,把心理学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 (一)前科学心理学 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4世纪)——探讨灵魂的功能; “官能”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主要探讨认识的起源、过程、方法等问题。 1、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1)感觉主义: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唯物经验论。(感觉主义只认同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试图让心理学绝对客观从而认识心理本质,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 2)联想主义: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体验,知识来源于内省体验,唯心经验论(联想主义认同主体自我体验到的经验,并且认为应该用联想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把联想作为经验到心理现象之间的链接,实质上是把心理现象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经验的联想,这与后来的行为主义有相似之处。)(用一条或多条联想律来解释观念的起源,解释记忆现象,或解释简单观念如何形成复杂观念,这样的观点称为联想主义。亚里士多德) 2、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强调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强调心

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理性主义主要在荷兰和德国,与经验主义一样都集成了部分笛卡尔的思想,形成于莱布尼茨,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黑格尔、康德等人。 1)理想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活动的、赋予理性的固有观念,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理性主义实际上是从人心理的整体性角度出发的。)唯物主义唯理论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2)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 ①官能主义:(官能主义集成了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发展而来的官能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体系,主要把人的心理分为知情两种或知情意三种官能。) ②统觉主义:(统觉在理性主义眼中是人的心理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包括莱布尼兹定义的自我意识,康德认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等,这种能力在他们看来都是人固有的理性的一部分。) (二)科学心理学时期 1879年冯特实验室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独立于哲学,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的学科,流派众多。 三、范式 在自然科学中,一门科学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分享着某种观点。这种广泛被接受的观点称为范式。 四、科学发展的阶段: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 五、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2、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普遍联系、辩证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态度、史论结合

西方音乐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1分) 1.德国歌剧和浪漫主义的歌剧诞生的标志是___. A.《自由射手》 B.《魔弹射手》 C.《欧利安特》 D.《魔笛》 2.主导动机是___首创的. A.柏辽兹 B.帕格尼尼 C.李斯特 D.韦伯 3.固定乐思是__首创的。 A.门德尔松 B.李斯特 C.莫扎特 D.柏辽兹 4.标题性序曲是__首创,标题交响曲是__首创 A.贝多芬 B.梅耶贝尔 C.唐尼采蒂 D.威尔第 E.拉威尔 F.门德尔松 G.柏辽兹 H.奥芬巴赫 I.瓦格纳 5.交响诗体裁是__首创 A.莫扎特 B.舒曼 C.海顿 D.李斯特 6.主题变奏手法是由___首创。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肖邦 D.莫扎特 7.被誉为意大利第一步赋于战斗性的正歌剧是____? A.《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退尔》D《唐克雷蒂》. 8.1829年罗西尼创作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9.1816年罗西尼仅用2个半星期完成了____,这也是其喜歌剧创作的高峰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10.《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奠定了__在法国以及欧洲的巨大声誉 A.兰迪尼 B.唐尼采蒂 C.贝里尼 D.柏辽兹 11.____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2.代表作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____.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3.一生就一部歌剧《费得里奥》的作曲家是___。 A.海顿 B.舒曼 C.贝多芬 D.莫扎特 14.___的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将俄罗斯专业音乐提升到欧洲强国水准 A.格里格 B.格林卡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追求感官印象的___. A.美感 B.体验 C.描绘 D.抽象 16.____前奏曲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A.《海》 B.《欢乐岛》 C.《牧神午后》 D.《水中倒影》 17.第一部真是主义的意大利歌剧是______. A.普契尼《图兰朵》 B.莱翁卡瓦罗《丑角》 C.威尔第《奥赛罗》 D.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18.(匈牙利)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是____. A.艾凯尔 B.格林卡C莫纽什科. D.贝拉.巴托克 19.格林卡第一部歌剧《____》 A.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伊凡.苏萨林》 C.卡玛林斯卡亚 D.《为沙皇献身》 20.___为话剧《彼尔.金特》配乐。 A.格林卡 B.瓦格纳 C.格里格 D.德沃夏克 21.___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并坚持“音乐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 A.拉威尔 B.瓦格纳 C.威尔第 D.罗西尼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的是_B、巴赫___。 A、海顿 B、巴赫 C、贝多芬 2、与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时期的德国音乐家并着有作品《弥撒亚》的是 __A_亨德尔__。 A、亨德尔 B、斯卡拉蒂 C、弗朗克 3、《伦敦交响曲》是A_亨德尔的作品。 A、海顿 B、亨德尔 C、贝多芬 4、莫扎特生于B_奥地利_国的__B 萨尔兹堡___,他的生卒年代是B_1756—1791。 A、德国,波恩,1770—1827 B、奥地利,萨尔兹堡,1756—1791 5、莫扎特一生最后的一部作品是《___A__》。 A、《安魂弥撒曲》 B、《小夜曲》 C、《费加罗的婚礼》 6、莫扎特一生共谱写了_A_41_部交响曲,_A_25_部钢琴协奏曲,_A_5_部小提琴协奏曲。 A、41,25,5 B、5,25,41 7、_A_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是西方音乐从_A___时期向__A__时期的过渡人物。 A、德,古典,浪漫 B、德,浪漫,现实 8、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叫“__B__”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叫 “_B___”交响曲。 A、命运,英雄 B、英雄,命运 C、田园、英雄 D、英雄、田园 9、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题为《___A___》。 A、费黛里欧 B、后宫诱逃 C、唐.璜 10、贝多芬共创作了__B_部钢琴奏鸣曲。 A、9 B、32 C、1 11、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A国的___A__。A、 奥,舒伯特B、奥,莫扎特C、德,舒曼 12、舒伯特共谱写了_A__部交响曲,他有一部两个乐章的交响曲叫做 “_A____” A、9,未完成交响曲。 B、41,G 小调交响曲 13、以下哪一部不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___D___》。 A、《美丽的磨房女》 B、《冬之旅》 C、《天鹅之歌》 D、《菩提树》 14、1834 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__B___。 A、勃拉姆斯 B、舒曼 C、门德尔松

高觉敷__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高觉敷__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反应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了。古人以为在人体内有某一东西在主宰人的活动,这个东西被他们称为"灵气"或者"灵魂"。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伯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罗马的伊璧鸠鲁(公元前约 341,270)、卢克莱茨(公元前约99,95)、西欧中世纪的奥古斯丁(354,430)、阿奎那(1224,1275)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说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心理学确实有一个长期的过去。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却很短。心理学这个名词在欧洲16世纪以前没有出现过。通过17到19世纪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和19世纪心理生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得到了它的体系、科学事实和研究方法。而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若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的心理实验室建立为标志,则至今仅仅有120多年的历史。 绪论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 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心理学史的性质和对象 1、学科性质与发展动力 研究心理学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历史学科而不是理论科学。 关于发展动力的两种观点:伟人决定论(托马斯?卡莱尔的《论英雄、英雄崇拜及历史上的英雄行为》——整个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史”)和时代精神决定论

西方音乐史题库试题试卷填空题图文稿

西方音乐史题库试题试 卷填空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填空题 1、古典主义盛期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2、海顿共创作了交响曲108部,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声乐作品中最 突出的是清唱剧和弥撒曲《创世纪》和《四季》。 3、莫扎特创作的优秀的歌剧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 笛》。 4、18世纪,规范的交响套曲结构,经曼亥姆乐派和柏林乐派在前人创作 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包括四个乐章,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表情内容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第二乐章三步曲式或变奏曲式旋律优美,第三乐章三步曲式诙谐的舞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式情绪高涨。 5、贝多芬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最着名的是《第三交响曲“英 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从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始,第三乐章用谐谑曲取代了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 6、贝多芬共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较着名的有《悲怆》、《月 光》、《暴风雨》、《黎明》、《热情》。 7、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等。 二、名词解释 喜歌剧:喜歌剧又称“谐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特点主要是: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

最新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 填空题 1、毕达哥拉斯关于世界本原提出了“”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关于艺术中人体比例,提出了定理。 2、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悖论是:二分法、、和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3、奥古斯丁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而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4、阿奎那·托马斯的著名著作是《》和《》”。 5、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名论者,提出了思维经济原则。认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被称为“”。 6、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人生下来理性直观的能力,从而获得哲学及科学的最高原则(范畴或公理)。这被称为“论”。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物质实体的身体具有广延性,心灵实体具有思维性,两者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被称为心身论。 7、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8、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家有笛卡尔、和。 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名著作是《》,分析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发展阶段。他的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思想,提出了的理论,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论证。 10、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的哲学是从绝对出发,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比康德更彻底。而谢林哲学则是从绝对出发,把哲学转向客观唯心主义,为后来的黑格尔哲学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 1、数是世界的本原、黄金分割; 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 3、知识、本体; 4、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 5、奥康、奥康剃刀; 6、天赋观念论、二元论; 7、贝克莱、休谟; 8、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主权在民;10、自我、同一。 1、苏格拉底在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的著名命题。他的概念辩驳的辩证法,被称为“”。 2、柏拉图提出的“四德说”,包括、勇敢、节制和等四种德性。 3、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伦理学,提出了幸福生活的目的是“的无病痛和 的无纷扰”。 4、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他的主张是信仰与理性可以并存与一致,但信仰却理性,知识为信仰服务。 5、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由开创、由把其系统化、体系化。 6、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人生下来理性直观的能力,从而获得哲学及科学的最高原则(范畴或公理)。这被称为“论”。他认为科学认识的方法是方法。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绪论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得基本情况 一、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对象 西方心理学史就是研究西方心理学得产生、发展与演变得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得形成有三个故乡: ●古希腊就是心理学起源得故乡, ●德国就是心理学诞生得故乡, ●美国就是心理学发展得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一大势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二大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大势力” 二、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方法 (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得历史背景下进行 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得心理 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得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 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 (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得产生原因、发展过程、 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得学习意义 (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得历史规律 把构成现代心理学得许多领域与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与理论之间得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与批判精神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提高鉴别能力与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得创新精神与人格魅力 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与开拓创新得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得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她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得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得建设 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得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得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 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 历史研究得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就是?就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得历史。 (一)西方得心理学史研究 第一个时期就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得研究。(被忽视) 三位心理学家: 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 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得一百年:1833—1933》

西方音乐史试卷之3

文艺复兴时期 一、填空题 1、15世纪上半叶,欧洲的文艺复兴音乐发源于_________地区,作曲家_______被认为是该乐派的代表作曲家。 2、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音乐往往不用器乐伴奏,在某些声乐与器乐结合的复调音乐中,器乐也总是重复声乐声部,专为器乐而写的独立声部很少。文艺复兴时期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时期。 3、文艺复兴时期,用音乐描绘特定的歌词形象的表达手法________非常流行,作曲家努力用音乐的各种要素表现音乐的意义,使音乐更富感染力。 4、15世纪中叶,_________乐派继勃艮第乐派之后兴起,绵延100多年,产生了大量杰出的音乐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乐派。 5、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主要的创作领域,在宗教音乐领域集中于两大声乐体裁________和_________,世俗声乐体裁具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_______、法国的________和德国的________。 6、文艺复兴时期的弥撒曲,有引用素歌旋律作为固定旋律的________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现成曲调的________弥撒曲。 7、牧歌取名自意大利民间的牧人歌曲,14世纪时为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最后有结束段“利都奈罗”,“新艺术”作曲家_______写作了14世纪牧歌。16世纪牧歌根据知名诗人诗歌谱写的歌曲,是在贵族社交场合演唱的室内声乐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作曲家马伦齐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意大利牧歌发展到后期的杰出代表。 8、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16世纪的_____国,由宗教改革领袖_________发起,他们在音乐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________的新教圣歌体裁,17世纪以后,这种新教圣歌的旋律被.巴赫大量运用在__________和管风琴前奏曲的创作中。 9、16世纪“罗马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和西班牙的___________。 10、16世纪末“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弗兰德作曲家________和_________叔侄。 11、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弦乐器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管乐器主要有_______。 12、16世纪主要的即兴风格键盘音乐体裁有前奏曲、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 A.单声部音乐 B.复调音乐 C.主调音乐 D.无调性音乐 2、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 A.塔利斯 B.伯德 C.邓斯泰布尔 D.普赛尔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1、“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2、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3、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4、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5、实体(亚里士多德):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6、经验论: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论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以F.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 7、唯理论: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个别的、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此基础上,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 8、哥白尼革命:康德对其哲学认识论改革的自喻。康德受到哥白尼将地球太阳关系颠倒而得出日心说的启发,认为在认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即让对象符合认识,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样,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核心就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 9、道德律令:由康德提出,指先天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而与后天的经验无关。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在于服从和执行心中固有的道德律令,因此道德必须超越经验。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条,普遍的立法形式。即这种行为能成为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共同遵守;第二条,人是目的。行为本身尊崇人是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第三条,意志自律。道德主体不受外界因素制约,为自己规定法则。 10、形而上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

新编西方音乐史期末复习题

西方音乐史 一、填空题: 1.公元8、9 2.14 3. 4.17世纪初, 5.J.S.巴赫于1772,被后人誉为欧洲音乐文献中的“旧约”全书。 6. 7. 8. 9. 10. 的诞生。 11. 12.勋伯格作为20 13. J.S. 14. 15.1722年出版了理论著作《和声学》。 16.__________________。 17.

18. 19. 20.舒伯特的歌曲形式通常有三种类型 21. 22. 23. 25. 26. 27. 28. 29.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简·西贝柳斯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他的代表作《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30.《卡米纳·布拉那》是德国作曲家根据古老的拉丁语世俗歌曲创作的。 31.奥尔加农是最早产生9 32.法国早期歌剧的代表人物是梅耶贝尔。 33.意大利那波利歌剧的代表人物是罗西尼,他的咏叹采用返始咏叹调形式。 34. 35. 36. 37.

38.以马斯卡尼、列昂卡瓦洛和普契尼为代表的意大利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被称为意大利歌剧,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39.《 40. 蕾舞剧和歌剧。 41.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42. 43. 1600 44.西方歌剧艺术的发展起自1600年前后的意大利,而完整保留 45. 二、名词解释: 1.奥尔加农:9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了。这种唱法叫“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 2.经文歌:它是从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克劳苏拉派生而来的,在哪里原来无词的上方声部加上新的歌词后,称作经文歌 3.清唱剧:来自演唱它的最早的地方的名字-祈祷室,这是教堂中的一部分,信徒们在那里聆听布道和诚的歌唱。 4.器乐奏鸣曲:器乐奏鸣曲包括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5.《魔弹射手》:威伯的歌剧,标志的德国名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6.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7.《魔笛》:是一部德语的神话寓言歌剧,也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 8.三重奏鸣曲: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乐器而作。 9.《卡门》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是根据小说家梅里美的作品改编的。

西方心理学史

. 西方心理学史 绪论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情况 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有三个故乡: ●古希腊是心理学起源的故乡, ●德国是心理学诞生的故乡, ●美国是心理学发展的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 (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 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的心理 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 (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 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 (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规律 把构成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和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的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他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 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的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 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 历史研究的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是?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历史。 (一)西方的心理学史研究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被忽视) 三位心理学家: 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

期末考题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看看吧... 挺像的... 我们的... (1)列举Haydn的五部代表作品. (2)Mozart的主要贡献. (3)无标题音乐 (4)写出作者 <<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胡桃夹子>>,<>,<<一个华沙幸存者>> (5)俄罗斯"五人团"的成员及其代表作品 (6)Stravinsky的主要贡献. 二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Brahms的音乐思想 (3)Chopin和Liszt的比较 (4)现代音乐发展的方向 0608 你们的... 一、 1、写出亨德尔的五部代表作 2、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3、印象主义风格 4、莫扎特的音乐贡献 5、绝对音乐的特点 二、填空(写出作者) 《一个华沙幸存者》《我的祖国》《圣母颂》《音乐的奉献》 《创世纪》 三、论述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现代音乐的流派 3、巴洛克音乐与古典主义的风格比较 4、巴赫与亨德尔的区别 0612 一,简答题 1,比较巴洛克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2,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写出作者名

《水上音乐》钢琴奏鸣曲《悲怆》《b小调弥撒曲》《荒山之夜》《牧神午后》 4,列举斯特拉文斯基的五部代表作品 5,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 6,交响体裁音乐与交响诗的异同 二,论述题 1,比较肖邦与李斯特 2,莫扎特的艺术贡献 0706整理的往年考题 西方音乐史历年期末考试题目 简答题 (1)试阐述巴洛克音乐时期与古典乐派之间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比较 /简述捷克民族乐派的艺术成就 / (2)名词解释:试阐述"标题音乐"含义/ 无标题音乐的定义/ 声乐套曲/ 奏鸣曲;奏鸣曲式/ 绝对音乐 简述音乐体裁交响曲与交响乐的区别 (3)试列举Haydn的五部作品/ 列举海顿的五个作品/ 俄罗斯五人团的人物和代表作/ 列出巴赫的五个代表作品/ 列举出亨德尔的五部作品 列出三个现代音乐作家及其代表作(现代、当代之间有争议,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 列出德彪西的五个作品 (4)试阐述贝多芬音乐风格/ 莫扎特的贡献/ 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特点/莫扎特的音乐成就 柏辽兹的主要音乐成就/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贡献/ 简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论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每年都考) (5)写出作者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水上音乐》《展览会的图画》《牧神午后》《b小调弥撒》《胡桃夹子》《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个华沙幸存者》 《牧神午后》《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自新大陆》《荒山之夜》 《小巫师》《自新大陆》《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音乐的奉献》《我的祖国》《圣母颂》《创世纪》《一个华沙幸存者》《彼得与狼》《牧神午后》、歌剧《水仙女》、《G弦上的咏叹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彼得卢什卡》 (6)被誉为小提琴中的"魔鬼演奏者"的是谁 绝对音乐(拉丁语:absolutus,独立的)指的是不受非音乐因素影响的音乐。非音乐因素包括:诗歌、绘画、雕刻、自然、技术等。这种音乐的代表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论述题 (1)试论述柴科夫斯基的艺术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点、作品风格/论述柴可夫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