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

5.《伤仲永》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词语积累。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

(二)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三)重点字词解释。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⑨泯然众人矣()

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四)词类活用。

1.邑人奇之:

2.宾客其父:

3.利其然:

4.父异焉: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问题探究。

1..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为什么祥写方仲永才能初现时的情形?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4.“余闻之也久”在本文叙事中有何作用?

5.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之情。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比较一

【甲】《伤仲永》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稍稍宾客其父() (2) 泯然众人矣()

(3)尝主编《资治通鉴》()(4)及长,遍览古籍()

2.下列带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识书具尝主编《资治通鉴》

B.并自为其名为一时之名臣

C.即书诗四句书不可不成诵

D.或以钱币乞之或中夜不寝时

3.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_____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

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比较二

【甲】《伤仲永》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贤于材人远矣()②不宜劳思于此老()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的过程。

比较三

【甲】《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邑人奇之()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4.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比较四

【甲】《伤仲永》

【乙】《李贺作诗》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②。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④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注释】①皇甫湜(shí):唐朝着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着有《普察集》。②《高轩过》(xuān):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③奚奴(xī):童仆,奴仆。④程课:固定的格式。

1.方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仲永最后的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成了我国唐代着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宾客其父。(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一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比较五

【甲】《伤仲永》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箪,饭今成糜

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蒸锅中的竹屉。②馏:蒸饭。③糜:粥。④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未尝识书具()②稍稍宾客其父()

③俱委而窃听()④尔颇有所识不()

2.“联系比较”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你用此方法完成(1)—(3)小题。

(1)找出与乙文“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曹刿)乃入见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解释,翻译“言无遗失”。

【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意思为:一点都没有遗漏。

【言无遗失】

3. “读文品人”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文的内容。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题。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2)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天下闻名。结合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

比较六

【甲】《伤仲永》

【乙】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着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柔之深()加赏器(2)服阕与观俱()诣太学(3)还过()江革

(4)见革弊()絮单席(5)耽()学不倦(6)乃脱所着()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比较七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④终无济于天下()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乙文:

10.《木兰诗》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木兰当户织

2.惟闻女叹息惟

3.军书十二卷

4.阿爷无大儿

5.愿为市鞍马

6.旦辞爷娘去

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8.朔气传金柝 9.木兰不用尚书郎

10.出郭相扶将 11.着我旧时裳 12.当窗理云鬓

13.对镜帖花黄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5.双兔傍地走

(二)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2)愿为市鞍马()

(三)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2)愿为市鞍马()

将:(1)将军百战死()(2)出郭相扶将()

帖:(1)昨夜见军帖()(2)对镜帖花黄()

(四)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

2.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今义:)

4.木兰当户织(古义:今义:)(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三、问题探究。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的修辞方法是,写出了

2.两组“旦辞……暮至……”写出了。

3.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6.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7.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

2.《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3.《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

4.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甲】《木兰诗》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加点词语

市鞍马 ( ) 长而益精 ( )

2.请找出这段文章的主旨句,并写出《木兰诗》之中与之相似的句子。

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与本文“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孙权劝学》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见:1.见往事耳()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乃:1.乃不知有汉() 2.蒙乃始就学()

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自以为大有所益()

3.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

见往事耳(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三、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蒙辞以军中多务

6.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四、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比较一

【甲】《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及鲁肃过寻阳()

(3)恐已暮矣()(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比较二

【甲】《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乙文侧重。

比较三

【甲】《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非复吴下阿蒙()

(3)是使为善者惧。()(4)相寿流涕而去()

2.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比较四

【甲】《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2. 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比较五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即更刮目相待()

⑶门人益亲()⑷不迁怒,不贰过。()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⑵不迁怒,不贰过。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

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比较六

【甲】《孙权劝学》

【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

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6.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20.《口技》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1)会.宾客大宴( ) (2)众妙毕.备( ) (3)宾客意少.舒(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2.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妇抚儿乳()

宾客意少舒()不能名其一处()

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几欲先走(古义:今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两股战战(古义: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今义:)虽人有百手(古义:今义:)

宾客意少舒(古义:今义:)

4.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绝:1.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2.以为妙绝()

坐:1.满坐寂然() 2.众宾团坐()

乳:1.妇抚儿乳() 2.儿含乳啼()

5. 通假字

满坐寂然()

二、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文章正面描写了,侧面描写了,都是为了突出。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比较一

【甲】口技

【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第二个场面:第三个场面: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比较二

【甲文】《口技》

【乙文】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①,六姑之声缓以苍②,四姑之声娇以婉③,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④。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选自蒲松龄《口技》)

注释:①清以越:轻亮而高扬。②缓以苍:缓慢而苍老。③娇以婉:娇柔而和婉。④了了可辨:明白清晰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众妙毕备(2)不能名其一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⑵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答:

3.乙文中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可以用甲文中一词来概括。

4.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宾客无不…几欲先走)对刻画口技表演者起什么作用?请从乙文中找出具有同样作用的一句话并写在下面。

答:

比较三

【甲】《口技》

【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①,余在扬州,一友挟②猫儿同至寓。比晚酒钳,郭起请奏薄技③,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浔④剥声,历历不爽⑤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猪腹脏者,又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⑥然一声,四座俱寂。

【注释】①庚申:清康熙19年。②挟:邀请,偕同。③薄技:鄙薄的技艺,郭对自己技艺的自谦。④浔(xún):褪毛的声音。⑤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一处不像的。⑥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会宾客大宴会:(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3)于席右设围屏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3.甲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交代了表演道具的简单,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5.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25.短文两篇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

2.翻译下列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2)弃其杖,化为邓林

(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甲】夸父逐日

【乙】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洨(xiá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yīn):填塞,堵塞。

1.下列加点词词义最不接近的一组是()

(1)女娃游于东海饮于河渭(2)弃其杖其状如乌

(2)化为邓林故为精卫(4)赤足何谓不足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未至,道渴而死

3.夸父和精卫有什么共同之处?

?30.《狼》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一狼径去()屠暴起()

目似瞑,意暇甚()()又数刀毙之()止露尻尾()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只增笑耳()

苫蔽成丘()

2.词类活用。

(1)其一犬坐于前()(2)一屠晚归()

(3)一狼洞其中()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狼不敢前()

3.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之:久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数刀毙之()

两狼之并驱如故()

意: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前: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

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以: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盖以诱敌()

4.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

屠自后断其股()

5.通假字。止有剩骨()

二、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三、回答问题。

1.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3.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

比较一

【甲】狼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比较二

【甲】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杂畜:混在一起喂养。就:接近,靠近。伺:看,偷看。未觉:没有醒。信不诬哉:确实没有诬蔑它们。遁:隐,消失。逸:逃走。阳:表面上。阴:暗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目似瞑()(2)眈眈相向()

(3)将啮其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带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不使前也

B.犬阻之其一犬坐于前

C.乃悟前狼假寐乃伪睡以俟 D伺其未觉将啮其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比较三

【甲】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乙】狼

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

①及走,又从之 ( ) ②直十余金 ( )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 ) ④其一犬坐于前 ( )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地点都是;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

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乙文则突出了狼的。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乙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

的。

7.乙文后面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评论的原文是

“,,?。”如果给甲文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1 石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2 海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汇总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涂德根(整理) 5、童趣(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0、《论语》十则《论语》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wèi 吕蒙曰:“卿qīng 今当dāng 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cí 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gū岂qǐ欲yù卿qīng 治经为博士邪y é!但当涉shè猎liè ,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shú若ruò孤gū?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yì 。” 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sù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 ēng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 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

(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jī杼zhù声,唯wéi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yì无所思,女亦yì 无所忆。昨夜 见军帖ti ě,可kè汗hán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ju àn 卷ju àn 有爷名。阿爷无 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ān 马,从此替tì 爷征。 东市买骏jùn 马,西市买鞍ān 鞯jiān ,南市买辔pèi 头tóu ,北市买长鞭。旦dàn 辞cí爷娘去,暮mù宿s ù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 ān 溅ji 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y ān 山胡骑j ì 鸣啾啾。 万里赴fù戎róng 机jī,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chuán 金jīn 柝tuò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cè勋xūn 十二转zhuǎn ,赏shǎng 赐cì 百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文 火箭起飞了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

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镜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17 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我看到了什么

(完整word版)部编本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 目录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木兰诗 3、卖油翁(欧阳修) 4、陋室铭(刘禹锡) 5、爱莲说(周敦颐)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7、望岳(杜甫) 8、登飞来峰(王安石) 9、游山西村(陆游)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11、河中石兽(纪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其中都有哪些古诗词呢?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全集,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a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 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第3课丑小鸭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专项复习

木兰诗 四·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 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 与家人团聚,成为女孩的急切心情。 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胡骑鸣啾啾。辨我是雌雄? ①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中途景物,侧面描写木兰对亲人①比喻做结,对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从未被发现的的思念,丰富人物形象。奥秘和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又令人回味。赞扬了②黄河流水,燕山胡骑,写出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紧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急让人感到紧张的战斗氛围,衬托起木兰的思亲之情。②扑朔迷离:比喻事情综错复杂,难于分辨。 二·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六·【木兰的形象】 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激烈悲壮。木兰既是女子,又是普通人;是巾帼英雄,又是平三·磨刀霍霍向猪羊 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勤劳善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弟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生活。

七·梳理故事情节,哪些地方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一、文章主要写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全诗的各个情节,并说说其卖油翁什么样的形象? 中详略) ①陈尧咨善射;②卖油翁酌油 替父出征(详)--征战沙场(略)--凯旋受封(详) 陈: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理的狂者形象,知错能—辞官回家(详)改。 原因:①突出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卖:沉着自信不动声色,技艺高超谦逊的智者。 二、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②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与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反感--忿然—佩服 八·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看到卖油翁的酌油技术娴熟而从不以此自矜。 买长鞭。三、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短处?互文、排比。写出木兰紧张有序的购买战马、骑马 用具,证明木兰镇定与从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卖油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怂勇(yǒng) 怅然(chàng)惩戒(chěng) 阔绰(chuò) B. 逞能(chěng) 恍惚(hū)甜腻(nǐ)娴熟(xián) C. 苍穹(qióng) 悲怆(chuàng)残壳(ké) 彪悍(biāo) D. 栅栏(shuān)抽搐(chù) 不羁(jī) 沟壑(hě)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 不动声色蹦来蹦去临空越起目瞪口呆 B. 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 C. 眼花缭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慷慨以赴 D. 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 3. 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鼓声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B.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夜间远山的形状和船行之快) C.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形状的可爱)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猫》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 B. 《华南虎》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牛汉。 C. 《马》选自范希衡的《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D. 《狼》选自明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 默写古诗文。(4分) (1)——————————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违应物《滁州西涧》) (5)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学名著。(3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pdf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人平分分。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七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古诗文 【篇目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篇目二】《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篇目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题目及答案

《木兰诗》汉乐府(34分)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 是:,。,。 ,。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1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 是(共10字):,。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 是:, ; , 。 16、《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 是:,。,。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 是:,。 《竹里馆》王维(8分)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 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春夜洛城闻笛》李白(8分)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4、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逢入京使》岑参(6分)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 3、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的是,。

(完整版)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字词.详解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读读写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邓稼先 元勋(yuán xūn):指首功;大功。亦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某朝代立大功的人。 奠基(diàn jī):本意是指打下建筑物的地基,后引申为某一事物的产生或者确立,打基础。 选聘(xuǎn pìn):挑选聘用。 谣言(yáo yán ):虚构不实的传闻 背诵(bèi sòng):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辞。昼夜(zhòu yè):白日和黑夜 昆仑(kūn lún):指昆仑山。 挚友(zhì yǒu):交情深厚的朋友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鲜:很少;为:被。很少被人知道, 至死不懈(zhì sǐ bù xiè):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含褒义)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鞠躬:弯着身子;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2.说和做 梳头(shū tóu ) 抱歉(bào qiàn):心有愧疚不安,对不住别人 秩序(zhì xù): 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 深宵(shēn xiāo):深夜。 伴侣(bàn lǚ):同伴;伙伴。 小楷(kǎi) 硕果(shuòguǒ):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或重大利益。 卓越(zhuóyuè):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迭起(diéqǐ):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迭,屡次。 澎湃(péng pài):本意是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比喻声势浩大或比喻心情激动。 大无畏(dàwúwèi):什么都不怕(指对于困难、艰险等)。 锲而不舍(qièér bùshě):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沥尽心血(lìjìn xīn xuè):沥:滴。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心不在焉(xīn bùzài yān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这里。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淋漓: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qìchōng dǒu niú):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气:怒气。斗:南斗星,星宿名,泛指天空。牛:牵牛星,星宿名。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用向下击打的方法取物如舀水。揩(kāi):擦,抹。 碟(dié):盛食物等的器具,比盘子小。捆(kǔn):指捆扎咳嗽(késòu)调羹(tiáo gēng):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也可称为汤匙。 绞(jiǎo)肉:把肉切碎成肉泥。 薪金(xīn jīn):所给的酬金、工资。 校对(jiào duì):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的错误。 草率(cǎo shuài):形容做事粗糙简略,不细致。 洗澡(xǐzǎo) 悠然(yōu rán):安闲、闲适的样子 吩咐(fēn fù):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抹杀(mǒshā):抹掉,勾销;完全去掉疙瘩(gēda ):一方面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 深恶痛绝(shēn wùtòng jué):恶:厌恶;痛:副词,程度深;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bùyǐwéi rán):不认为是对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必背篇 目】 十三首古诗词(5+8) 古代诗歌五首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2.《望岳》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zhǔ)杖无时夜叩(kòu)门。 5.《己(jǐ)亥(hài)杂诗(其五)》龚(gōng)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吟(yín)鞭东指即(jí)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 6.《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sàn)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zhé)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逢入京使》岑(cén)参(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晚春》韩愈(yù)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fēi)。 杨花榆(yú)荚(jiá)无才思,惟解(jiě)漫天作雪飞。 10.《泊(bó)秦淮》杜牧 烟笼(lǒng)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yóu)唱后庭花。 1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zhú)臣,贾生才调(diào)更(gèng)无伦(lún)。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chuī)漆(qī)公店(其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biàn)无难,赚(zh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篇文言文 1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liè),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guā)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15.《木兰诗》《乐府诗集》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juàn),卷(juàn)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 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jùn)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jiàn)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huán)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xiāng)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zhuāng);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 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ji ē)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shuò),雌(cí)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shì)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jiàn)其发(fā)矢(shǐ)十中(zhòng)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dàn)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ěr)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