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1.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

生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和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有稷、粟、黍、水稻、大豆,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生产为人民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和人口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

2.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

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3.距今4000-5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

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4.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使

“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天下为家”的社会)夏中期之后,禅让制被世袭制所替代。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5.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于中原地区(河南偃师),在时间和地域上和夏朝最吻

合,在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分化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礼仪以为纪”相吻合。其中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6.(公元前1600年商)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

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7.商和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

臣服伙归附于商。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8.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

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结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农具但还是石器和木器

9.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

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

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11.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

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打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1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

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和贱,尊和卑,长和幼,亲和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3.B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后人把东迁的周朝称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和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兵种的政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14.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

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16.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

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被杀,但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因此由弱变强。

17.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了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

争的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18. B 为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的蓝本

19.B秦统一后,不断动用民力,征用劳动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

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秦的横征暴敛已经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赵高唆使夺取王位,秦二世继位后,各地反抗运动风起云涌,然而秦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2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军大败秦军主力于巨鹿,刘邦则

率兵向西顺利进驻灞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21.秦朝结束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

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22.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

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实施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23.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

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24.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

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汉武帝还设有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了“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25.B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又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了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独尊儒

术”之后,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之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不过,汉武帝的尊儒术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他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二提出的一些建议,均未采纳。他所信任的大臣也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26.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为了加强对

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连为一体。其时,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27.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来迅速覆灭。这时南阳豪族刘秀伺机

而动,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8.东汉后期,皇权日渐衰弱,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有大庄园,

经济上自给自足,有私人武装,有农民依附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有些还世代为官宦世家→中世纪庄园】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之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29.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仅5万人

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

30.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31.439年,鲜卑族(北魏)统一北方,这一局势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

和西魏、北齐和北周。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为北朝。

西晋短暂的统一后,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五胡十六国”。南方的东晋在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为南朝。最终由

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长安为都城

33.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继续发展。中央设门下、尚书、中书

(隋称内史)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关的尚书省下设六部(补图)。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是遇到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反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加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仍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专制独裁之权

34.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

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最为重视,最难)两科。各朝选拔官员:秦汉——推举,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络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士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35.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

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36.唐太宗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

吐蕃,增进汉藩两族的友谊。《步辇图》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和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37.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时期。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

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38.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和中、南、西亚,

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唐朝西部疆域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媒介。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也传入中国,南亚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长安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极为繁华热闹。

39.日本将于唐朝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

习,随行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学问僧。日本多方面仿效唐朝及文化。

40.960年,手握重兵的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借口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

率军北上,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开封。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并立41.B 文官体制:起因——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

位的历史教训

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体制。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又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也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书门下省平章事(宰相)、参加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当,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44.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

45.11世纪——女真完颜部完成部落统一。1115年,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

大金。1125年,金朝灭辽。1127年,攻入宋都开封的金军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同年,钦宗之弟在南京被

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后定都临安,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46.在南宋和金对立时,北方蒙古族迅速崛起。1206年,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

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灭西夏、金,又三次西征,直抵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称帝建年号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建立后,继续南下进攻南宋,1276元军占领临安。三年后,南宋灭亡。

47.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

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到南宋时,从海路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了许多贸易港口,其中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市舶司所在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贸易的“番市”。输入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为宋朝政府获得巨额财政收入。

48.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到宋中期逐渐盛行、普及。北宋期间,平民毕昇创制

泥活字印刷术,获得成功,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国家。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宋

代,火药制作的配方渐趋成熟。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又传入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50.《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不打了)

51.B 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

政治体制。中央政府主要有中书省(都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和监察。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直接管辖。

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此外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北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元朝是以蒙古贵族为统治阶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为维护特权,强化统治,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不同等级,实施不平等的管辖

52.元朝末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加入风起云涌的反元起义,势力逐渐壮大后,

1368年,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同年北上攻灭元朝53.B朱元璋即位后,为稳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他废

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的朱元璋独揽决策、行政大权,难免力不从心,所以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建制不断完善的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内阁大学士人数不等,职责为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明朝中后期,虽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事例,但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54.朱元璋在位期间,还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控制,并建立特务机构,以法外

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自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后,继任的明朝皇帝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职掌侦查、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厂卫无孔不入,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

55.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灭了明朝。清军入关后迅速占领北京,明王朝为清朝

所取代。随后清朝遣军分路南下,经十余年,陆续平定各地的抗清活动,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56.B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

化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康熙帝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召亲信翰林学士入内值班(类似于明朝内阁)。雍正帝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性机构定为常设的军机处。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由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58.社会经济繁荣:明代引入中国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此时迅速推广。湖州

丝,松江布输往各地且远销国外。商品生产发展促使各地商业日臻繁荣,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59.乾隆《四库全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收录历代图书3000多种,

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献,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60.与此同时,清朝为稳固统治,竭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

制空前严厉。自清初以来,朝廷多次下令禁止学者开设书院、集会结社,还大兴文字狱,因触犯清廷忌讳而惨遭诛杀者不计其数,从而造成一种以文招祸的恐怖气氛。

61.朝贡贸易:明太祖朱元璋出于稳固王朝统治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

62.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16世纪中期,葡萄

牙人选择中国澳门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此后,澳门发展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

63.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

厉的海禁政策,山东沂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制定在一些地区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乾隆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得更紧64.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

学著作。

65.B 早期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

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借此开阔了眼见,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高中历史会考真题汇编 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 含答案详解

高中历史 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4小题) 1.(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0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5题)下列近代文献中,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孔子改制考》 3.(2008年浙江会考4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010年湖南会考11题)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09年山东会考5题)某网站准备在2009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A.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 D.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 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8题)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人民军队的诞生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7.(2010年江苏会考11题)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1

丽水中学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1)——“标志”类 必修一班级姓名 1、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5、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6、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是。 7、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 一步是。 8、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是。 9、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是。 10、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1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必修二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2、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4、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 5、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是。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 8、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9、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建起来,标 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的是 必修三 1、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4、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5、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归类整理(2)——“第一”“之最”类 必修一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3、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4、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6、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7、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 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的是。 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10、“一国两制”构想首次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问题上。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年会见代表团时。 1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13、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4、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1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16、美国首任总统是。 17、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18、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必修二 1、176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国,并首先从业开始。 3、第一座中心发电厂是1882年建立的。 4、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是。 5、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 6、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在举行。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①威尼斯②佛罗伦萨③尼德兰④巴黎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自由、和平.民主、科学 .人文主义.三权分立 .尼德兰革命的对象是: .西班牙的统治.英国的统治 .法国的统治.当地封建贵族的统治 .不属于法国殖民地的是: .新法兰西.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本地治理 .在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后起主导作用的是: .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君主立宪派.热月党人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中,同法国结盟的国家是:.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英国 .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海地.美国.尼德兰.墨西哥 .西欧城乡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 .经济结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 .与天文学革命无关的是: .开普勒.马丁·路德.哥白尼.伽利略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世纪.、世纪 .、世纪.、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反映封建主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农民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无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英国.法国.尼德兰.意大利 .纽约的前身是: .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新法兰西.弗吉尼亚 .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是哪次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底至月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的是: .《权利法案》.《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人权宣言》.《美国年宪法》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美国.海地.墨西哥.阿根廷 .图中的人物是: .富兰克林.杰弗逊.罗伯斯庇尔.卢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查理一世.查理二世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加 .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商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年.年.年.年 .不属于-世纪俄国、法国、普鲁士改革共同点的是: .改革自上而下.目的是富国强兵

2015高中历史(广东专用)学业水平真题汇编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2—201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汇编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4年6月·单选Ⅰ)为巩固统治,西周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实行() A.宗法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2.(2012年6月·单选Ⅰ)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商夏周B.商周夏C.夏商周D.夏周商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2012年6月·单选Ⅰ)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D.皇帝制度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2014年6月·双选)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改变了过去“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状况。其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削弱中央集权D.推行分封制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5.(2014年6月·单选Ⅰ)中国古代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2012年6月·单选Ⅱ)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1雅典民主政治 7.(2014年6月·单选Ⅱ)在古希腊戏剧《伊昂》中,伊昂祈祷他的母亲是个雅典人,这样,依据雅典关于公民权的法令,他就可以从母亲那里获得自由演说的权利,“因为一个陌生人在这个城邦里必须让他的嘴像奴隶一样紧闭着,不能自由表达他的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没有公民权 B.伊昂有公民权 C.戏剧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 D.妇女可以在公民大会上自由演说 考点2罗马法 8.(2014年6月·单选Ⅰ)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陶片放逐法B.《十二铜表法》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专题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9.(2014年6月·单选Ⅰ)沃(尔)波尔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在于() A.提出了1787年宪法 B.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C.促使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度的发展

安徽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安徽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徽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的安徽高中会考的其中一门科目。关于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安徽高中会 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起来看看吧。(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初,洪秀全... 历史的安徽高中会考的其中一门科目。关于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总结有哪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安徽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一)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1859年冬,干王洪仁玕提出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辛亥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

的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首役成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春,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地点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从6月5日起转入第二阶段,地点上海,主力转为工人。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的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宗法制和分封制2郡县制·古代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①皇帝制度的创立:秦王嬴政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首创了皇位世袭、皇权至 上的皇帝制度。②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 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③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 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 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 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明朝的内阁: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朝的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到了顶峰。·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 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1840~1842):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 联军侵华(1900~190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 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底,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秋,田中角荣首相访华。·1973年,中日建交。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作用: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比较 完备的法律体系;③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总统共和制: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国家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并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政府各部门的权力是彼此制约和平衡的。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1871年3月28日成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它成功的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实践;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两极世界的形成: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是“冷战”在政治领域的表现。马歇尔计划:“冷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北约和华约: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商业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市之分。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重农抑商的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天。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民族工业的萎缩: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②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随后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80年,创办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从北到南共14个城市(大连、上海、广州)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新航路开辟过程: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终于到达美洲。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了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意义: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资产阶级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罗斯福新政背景: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主要内容:①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克服金融危机; ②调整农业政策,恢复农业生产;③复兴工业,保护工人权利;④ 实施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 行普遍劳动义务制。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时间:1921年。内容: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允许私人投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恢复自由贸易, 废除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按劳分配制。作用:促进经济恢复,巩固工农联盟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3“斯大林模式”表现:政治上,高度集权,干部终身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此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创立于1947年,1948年正式实施。该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3欧洲联盟成立:1967年,西欧六国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1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最新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1840-1919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共75分)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1839年 B 1840年 C 1841年 D 1842年 2.近代史上,江西省境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始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期间 D 甲午战争期间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4.下列对洋务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B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始终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D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持清朝统治 5.《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 割占大片领土 B 巨额的赔款 C 开放通往内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 因是() A 列强已经选中并支持袁世凯 B 列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性质 C 列强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方式 D 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A 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B 启迪人民挣脱闭关政策的束缚 C 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8.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D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9.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 驱逐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0.“五九国耻”是指 () A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 B 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 袁世凯用武力镇压国民党 11.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是()A对德宣战 B 同意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C允许日本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 D 允诺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据此回答l2-14题: 12.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外资在华设立的企业 A.?? B.??? C.?? D.?? 1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有 ?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 B.??? C.??? D.???? 15.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主要是因为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

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汇编

历史必修二会考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09年天津会考16 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 2.(2010年湖南会考1题)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A.商朝人善于经商 B.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 C.商鞅变法的规定 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3.(2007年广州会考14 题)清朝康熙年间,工匠用进口的原料画在瓷胎上,这样烧制的瓷器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这种瓷器应该是 A.青瓷 B.青花瓷C.五彩瓷D.珐琅彩瓷 4.(2008年8月福建会考13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5.(2010年6月福建会考13题)图3 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 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1题)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7.(2011年1月河南会考19题)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8.(2010年6月福建会考14题)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B.抑商C.奖励农耕D.整顿吏治 9.(2010年1月福建会考13 题)商较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

历史会考知识点大全

2018年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分封制--地方管理制度 ⑴含义:封邦建国-- ⑵对象:①同姓王族②异姓功臣③先代王族之后 ⑶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⑷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⑸作用:①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宗法制 ⑴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 ⑶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皇帝制度的创立 3、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如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必修一调整“1(3)了解察举制、科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为“1(3)了解汉代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两汉) “察举制” 内容: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 特征:A以品德、才能为标准。 B封闭,以官举士,民意无从体现。作用:为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有利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隋唐:科举制 1、特征: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2、作用: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地主 ②扩大了官吏来源,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也能通过科举参与政权 ③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把选人、用人权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⑤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入仕途径实行开放,允许一定程度的竟争,从而更为公平、合理。 五、隋唐:三省六部制

2018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相辅而行,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其中,“察举制”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 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 D.制造天京事变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首义”指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6.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沈阳 7.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 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8.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开启民间团体对话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图3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与照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直接相关 的事件是 A.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0. 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王位继承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1.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中,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第一国际建立 C. 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13.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粉彩瓷 1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鼓励贸易 D.闭关锁国 15.“一战”期间,影响中国面粉由入超变为出超的外部因素是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C.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D.西方文明礼仪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习俗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大全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复习题 一、必修一(共 8题) 1 、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答案:(1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朝 (2)唐朝 三省六部制 (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 清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后期(明清后),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阅读下 请回答: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 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 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争(或平型关大捷)。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高中会考政治常考题大汇总

高中政治会考常考题大汇总 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它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 产品。 4.消费水平最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5.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7.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非公有 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 观。 9.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结算。 10.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之所在; 11.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最高权力机关: 股东大会。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我国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 15.企业要提高收益,采取的措施: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企业劳动效率。 1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本质 和核心。 17.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 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1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9.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 功能。 2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 2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阶级性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 理的基础和标志。 2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