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试题1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写的。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就闯过去了。

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宋妈在英子家住了()年。

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6、英子的弟弟和()一般大。

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也没有一点点丫头的英子。

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9、英子小学共()年。

10、《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

()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11、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

12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13“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

14、秀贞的女儿是()。

15、这部小说是由()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兰姨娘》、《驴打滚》、《》。

二、判断题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是疯女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

4、《城南旧事》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

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真实的生活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他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了。

()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的是英子成年后的事情。()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拉尼国际电影节上或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新帘子胡同,很想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都会带些家乡特产。()

20、《城南旧事》中的林海音七岁来到北京生活。()

三、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林海音的父亲

C、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

B、母林黄爱珍女士

C、宋妈

3、《我们去看海》中把皮球踢掉的是()A、妞儿B、秀贞C、刘平

4、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A、青记B、肉瘤C、伤疤

5、德先叔是()A、国民党B、贼C、大学生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

A、挨打前,“我”因为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

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流出眼泪来,原因分别是()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又流下了眼泪。

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里难受。

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

10、主人公小英子最爱吃()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好人B、坏人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A、小英子B、妞儿

13、爸爸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4、在《惠安馆》一文中,妈妈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

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城南旧事》试题1答案

一、填空:

1 林海音

2、小

3、硬着头皮去做

4、英子 4

5、弟弟

6、丫头子

7、马车行

8、迟到

9、6

10、林海音

11八珍梅

12青记

13刘平

14 妞儿

15、5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判断题

6、13、15、16、19、20题是错的,其余都是对

三、选择题

1、A、

2、B、

3、C、

4、A、

5、C、

6、A、

7、B、

8、A、

9、A、10、A

11、A、12、B、13、C、14、A 15、B

《城南旧事》试题2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2、《城南旧事》主要包括()、()、()、()、()这五则故事。五则故事,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3、把“惠安馆”说成“灰娃馆”的是()。

4、疯子秀贞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

5、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和()。

6、《惠安馆》中,“爸爸”教“我”描红模字,上面有一首我们学过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7、《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学堂中考第( )。

8、《我们看海去》一文中,作者接收了贼的()。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作者演的是()。

10、在《兰姨娘》一文中,“我”已经有了()个妹妹,()弟弟。后来又添了一个()。

11、德先叔在()大学念书。爸爸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

12、妈妈被爸爸气得胃疼的时候就让作者去药铺买()。

13、宋妈在作者家当了()奶妈。跟宋妈感情最好的是()。

14、从《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文中,可以得知,作者的爸爸爱好()。他种过()、()、()等。

15、在作者()时,她的爸爸去世了。他是因为(),急得吐血,导致肺病复发而死的。

16、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17、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所以有一堆儿女。

18、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就闯过去了。

19、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宋妈在英子家住了()年。

20、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21、英子的弟弟和()一般大。

22、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也没有一点点丫头子的影子。

23、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 B 、散文 C、诗歌

三、判断题

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

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错)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城南旧事》试题2答案

一、填空题

1、(林海音)

2、(《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时间)。

3、(好妈妈)。

4、(小桂子)。

5、(金手镯)(手表)。

6、(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 ( 十二名 )。

8、(小象牙佛珠)。

9、(《麻雀与小孩》)(麻雀)。

10、(三)(一个)(妹妹)。

11、(北京)(新青年)。

12、(豆蔻)。

13、(四年)(弟弟)。

14、(种花)(夹竹桃)、(茉莉花)、(石榴花)

15、( 12岁)(叔叔被日本人害了)

16、(驴)。

17、(花)

18、(硬着头皮)

19、(韩主任)(四)

20、(弟弟)。

21、(丫头子)。

22、(马车行)

23、(迟到)。

二、选择题

1、(A )

2、(B )

3、(AB )(多项选择)

4、(ABCD ) (多项选择)

5、(A )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

6、(√ )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测试题 ——《城南旧事》 一.选择题。 1.《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A.余光中 B.老舍 C.林海音 D.郭沫若 2.关于骆驼为何脖子下系铃铛的原因,我的看法是为了()。 A.辟邪 B.防止狼的攻击 C.装饰 D.消除寂寞,增添情趣 3.我小时候家里请的老妈子是()。 A. 吴妈 B. 李妈 C. 宋妈 D. 王妈 4.我在惠安馆遇见的疯子叫()。 A.秀贞 B.秀英 C.文静 D.淑英 5.惠安馆的疯子生养的孩子叫()。 A.小顺子 B.小桂子 C.小李子 D.小凳子 6.在胡同里的井窝子旁住着我的朋友,她叫()。 A.童儿 B.莲儿 C.碗儿 D.妞儿 7.我和妞儿到惠安馆的跨院里的老槐树上去捉绿虫子喂鸡吃,秀贞把这些绿虫子说成是()。 A.吊死鬼 B.糊涂虫 C.小坏蛋 D.丑八怪 8.秀贞因为()而发疯的。 A.没有进学 B.被男人抛弃 C.生养的孩子被人丢掉 D.父亲突然去世 9.妞儿的父亲靠()赚钱。 A.拉胡琴 B.表演杂技 C.卖狗皮膏药 D.拉黄包车 10.我们新家在()。 A.南柳巷胡同 B.新帘子胡同 C.抄手胡同 D.西松树胡同 11.我七岁时,大人把我送到了()学校读书。 A.厂甸附小 B.西直门小学 C.兴华门小学 D.海甸附小 12.方言所谓“出恭”的意思是()。 A.出门逛街 B.拜访亲朋好友 C.拉屎 D.女儿出嫁 13.学校为欢送毕业同学要开个游艺会,我表演的节目是()。 A.森林里的小蚂蚁 B.快乐的小蜻蜓 C.狐狸和猎人 D.麻雀与小孩 14.我母亲一共生了()个孩子。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5.从施家出走来到我家暂居的人是()。 A.兰姨娘 B.德先叔 C.思康叔叔 D.施大哥

《城南旧事》批注式阅读指导课

优秀阅读指导课教学课例推荐表

潍坊市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例汇总表县(市)区:

《城南旧事》批注式阅读指导课 指导目的: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认识批注式阅读,并在片段阅读中体会作用。 4、抓住书中打动人心的精彩细节,采用不同方式感悟,激发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指导重点: 认识批注式阅读,并在片段阅读中体会作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和读书笔记。 指导过程: 一、引言激趣,期待分享 1、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你熟悉这段话吗?你知道《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和咱们今天要聊的《城南旧事》有什么联系吗?

3、师简介“序”。“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4、交流读书活动的收获:《城南旧事》这本书我们已经阅读四个星期了,并开展了相关的活动,比如办手抄报、摘抄,上台讲故事、写读后感等,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5、生交流。 二、序与目录总体感受: 1、你们还想了解和这本书有关的哪些信息呢?(生回答) 2、出示作者资料,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 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3、方法指引: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4、引导学生看目录,《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出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 5、总结:出示: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象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三、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五年级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练习

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A.xx馆 B.驴打滚儿 C.追寻母亲的足迹 D.我们看海去 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 A.英子 B.妞儿 C.xx D.小栓子 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 A.“xx”刚生下来就被扔了。 B.xx一去不返。 C.xx母亲阻挠xx嫁给xx 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 “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 “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 A.英子 B.妞儿

C.小栓子 D.xx 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 A.小铜佛 B.金镯子 C.一串xx佛珠 D.玻璃球 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xx姨娘 B.xx C.英子母亲 D.xx 7.使xx姨娘xx在一起的人是【】 A.英子 B.xx C.英子爸爸 D.英子妈妈

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 A.提xx灯逛莲花灯 B.去看电影 C.到三xx玩 D.吃驴打滚儿 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 “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 “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她说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A.xx妈妈 B.xx C.xx姨娘 D.xx 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 A.我们看海去 B.xx姨娘 C.驴打滚儿 D.xx馆 11.xx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 A.双双走失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2019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 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适用年级:六年级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三、课前准备: 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文摘卡”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稳重的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2.知作者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3.(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二、读整本书的方法

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 1.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看目录: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三、赏片段——圈、勾、批 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 2.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3.用刚才交流的方法,自读《爸爸的花落了》片段。 4.集体交流。 引导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 四、推广阅读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书中精彩语句或片段; 2.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 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刘平)。 7、秀贞的女儿是(妞儿)。 8、英子在草地上看见的人是(坏人)。 9、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妞儿)。 10、林海音有(三)个兄妹。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 ) 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A、B )(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A、B、C、D )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 B 、散文C、诗歌 三、判断题 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7、《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8、《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9、《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10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11、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12《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13、“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错) 1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5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课件.doc

《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学目标: 1、在孩子初读《城南旧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故事,讲人物、悟情感,激发进一步阅 读的兴趣。 2、结合作品片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初步品位作者对童年生活浓浓的思念及对现实的 无奈所表现出来的谈谈的忧伤。 3、感受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及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引导能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 人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一本书——《城南旧事》。 2、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读完这本书曾说过:在22岁的今天,已经彻底 告别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却不可救药地迷恋起儿童文学,喜欢里面的单纯、 质朴与干净。今天看完这本《城南旧事》,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何早先我不知 道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 师:听完叶圣陶爷爷这样的评价,你觉得这本书你想读吗? 师: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本《城南旧事》。板书:《城南旧事》 师:说说你对作者林海音的了解。(幻灯片出示林海音简介)(齐读) 二、整体把握脉络梳理 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这本书的哪一节。(学骆驼咀嚼的样子) 2、这个片段在这本书的什么位置。(序言)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还写到了哪几个片段? 除了这几个片段,作者在序言的结尾处还像我们道明了她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 么呢?请你翻开书快速找到,画一画,读一读。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指名读。说一说你对“永存”理解。(永远存在) (2)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童年永存下来,林海音做到了吗?(她用她的文字把自己的童年不仅留在了自己的心中,也流入了一代代读者的记忆中,她的 这段童年往事也必将一代代流传下去。)(带着对林海音老师的崇敬之情读一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 扬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戴梦迪【文本解析】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视频、读段落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这本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3、紧扣“送别”主线,让学生品味人物形象,猜想人物关系和情节,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紧扣“送别”主线,让学生品味人物形象,猜想人物关系和情节,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预备】 1、师生共同预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阅读推举课课件 3、导读计划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播放歌曲:含有李叔同的《送别》歌曲的电影视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出示《送别》的歌词,全体读歌词。你觉得主人公唱这首歌时,她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她发生了怎么样的情况呢? 预设:1,她的心情是特别悲伤、难过的 2她很难过,这首歌的名字是《送别》我觉得她可能在送她很好的好朋友离开 3 我觉得是有什么人离她而去了,她特别的舍不得,她盼望这些人能回来 3、这确实是《城南旧事》电影的主题曲《送别》,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城南旧事》这本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 4、许多人评论过这本书〔请生读〕 闻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久仰其大名,却一直没有兴趣看。在22岁的今天,差不多完全离别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却不可救药的迷恋起儿童文学,喜爱里面的单纯、质朴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长武县昭仁街道中心小学成洁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了解作者林海音。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简介。 4、师简介: 《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小英子走进《城南旧事》,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二、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

三、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四、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没有爸爸,你更要自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二、教学准备 1、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完成读书笔记。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共同讨论的话题,再由老师进行综合。 3、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三、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读书会。在这一节课里,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在书中徜徉,在故事中主人公对话;同时一位作家;欣赏一些优美的语言。好书如挚友。《城南旧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许多同学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很多同学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更可贵的是在同学们的笔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感动,你们生命的成长。我期盼着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我们一起猜一猜” 1、教师说出对作品中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猜人物的名字。 2教师从学生小组精选出一些精彩的关于人物形象的文字描述,由每组代表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3、简介林海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二)、人物点评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刘银鹏 课型:整本书阅读 课题:《城南旧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以点带面,授之以渔,学习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课课件。 3.《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朗读,猜人物,导入新课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设计意图:在入情入境的背景音乐中,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激发阅读兴趣。有助于推动学生急切地想了解作者。) 二、知作者 1.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3.了解主人公——英子 (设计意图:把作者和故事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兴趣,感受人物形象。) 三、读整本书的方法 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 1.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看目录: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设计意图:简介序言及其作用;目录的作用,从而引导孩子学会掌握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四、赏片段——圈、勾、批 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 2.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3.用刚才交流的方法,自读《爸爸的花落了》片段。 4.集体交流。 引导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 (设计意图:在片段阅读中,巩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将学生再度带回到故事的意境中。) 四、凝望命运深思 自选议题,组内展开讨论,了解人物内心,关注人物命运,了解社会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测试题(包括答案)

一、判断题 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离开人世的句子()(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林海音的代表作()A 《城南旧事》 B 《晓云》 C 《生命的风铃》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B成绩考砸了。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 A、爸爸生病了。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 B 、散文C、诗歌 10、《冬阳童年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哪些场景()A 学咀嚼B议驼铃C问行踪D 剪驼毛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坏人B好人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A 小英子B妞儿 13.德先叔是()。A国民党B贼 C 大学生 14、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6、爸爸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 17、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 18、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A青记B肉瘤C伤疤 19.“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A妞儿B秀贞C刘平 20、《城南旧事》中人物有()A秀贞B宋妈C小偷D兰姨娘E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 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 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 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 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 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 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 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 经历。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 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 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 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 1.聊《城南旧事》题目 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 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 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 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 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 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 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 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阅读教学设计 正安县凤仪街道中心小学谢启强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前所未有地对学生的阅读名著提出了量化指标,体现了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特别关注。名著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名著阅读。针对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读名著),不会读书的现状,利用名著阅读推荐课,用以将阅读效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人物、赏析片段的方法。 3、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童真的可贵,同情弱者,能够全面地评价人物。【教学重点】 1、把握本书主要情节,概括本书内容。 2、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片段,感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教学步骤】 (一)链接课文,激情导入。 1、链接课文,激情导入:播放《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末一段录音。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师简单介绍作者。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朗读录音是我们本期学过的课文—— 生:《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 生:《城南旧事》 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课件出示《城南夜》的音乐) (二)了解故事梗概。 1、师提问:这本小说由哪几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又简洁的同学代表小组交流。(课件出示表格) 2、全班交流。 选择五个组,各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评议。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精品教学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 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 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 6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 了一本《城南旧事》。” 2、了解作者林海音。 4、师简介: 《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 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 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 起跟着小英子走进《城南旧事》,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二、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 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 三、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洛舍中心学校 唐建英 还了。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 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 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 的简介。 2、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 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出示课件)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 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四、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 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 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五、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 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请读过书的同

最新小学生必读书目《城南旧事》检测试卷(精品)

六年级《城南旧事》检测试卷 命题人:审核人: 班级:姓名: 一、填空。(30分) 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__________________”。 2.《城南旧事》记叙了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儿童小说。是按照____ 顺序排列的。整篇小说,从头至尾,由小英子的第___ __人称观点循序发展。 3.《惠安馆传奇的故事一开始发生在,结束在,地点在,当时的我岁。“我”送给疯女秀贞________ 和______。在秀贞看来,蚕屎可以给思康三叔___________。 4.《我们看海去》故事中,英子在学堂中考第____名。她接收了贼的礼物是。玩耍时,把皮球踢掉的是_________。 5.主人公英子最喜欢吃。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他的一口黄牙就像他的_____。宋妈跑遍整个城的,也没有一点点她丫头的消息。 6.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小英子和其他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小英子扮演的是______________。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_______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7.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___ _,所以有一堆儿女。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_____________,就闯过去了。 8.在《惠安馆传奇》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着我们学过的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城南旧事》是作者对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怀想和铭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10.英子的爸爸因______去世,英子因为的离开,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二、选择题。(20分) 1.“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 B.母林黄爱珍女士 C.宋妈 2.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的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A.南京 B.北京 C.天津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二、教学准备 1、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完成读书笔记。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共同讨论的话题,再由老师进行综合。 3、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三、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读书会。在这一节课里,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在书中徜徉,在故事中主人公对话;同时一位作家;欣赏一些优美的语言。好书如挚友。《城南旧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许多同学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很多同学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更可贵的是在同学们的笔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感动,你们生命的成长。我期盼着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我们一起猜一猜” 1、教师说出对作品中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猜人物的名字。 2教师从学生小组精选出一些精彩的关于人物形象的文字描述,由每组代表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3、简介林海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二)、人物点评 1、林海音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了大大小小好几个人物,其中最最惹眼的、最让你感兴趣的人物是谁?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洛舍中心学校唐建英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了解作者林海音。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简介。 4、师简介: 《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小英子走进《城南旧事》,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二、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

三、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四、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没有爸爸,你更要自

五年级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练习

《城南旧事》名著阅读题(二) 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 A.惠安馆B.驴打滚儿C.追寻母亲的足迹D.我们看海去 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 A.英子B.妞儿C.桑桑D.小栓子 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 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B.思康一去不返。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 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 “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 A.英子B.妞儿C.小栓子D.方德成 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 A.小铜佛B.金镯子C.一串象牙佛珠D.玻璃球 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兰姨娘B.宋妈C.英子母亲D.秀贞 7.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 A.英子B.宋妈C.英子爸爸D.英子妈妈 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 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B.去看电影C.到三贝子花园玩D.吃驴打滚儿 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 “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 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她说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A.秀贞妈妈B.宋妈C.兰姨娘D.秀贞 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 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驴打滚儿D.惠安馆 11.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 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双双溺水而死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 12.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