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_卢洪友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_卢洪友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_卢洪友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_卢洪友

2016年5月中州学刊May,2016第5期(总第233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5

【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卢洪友刘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不断充实,受益范围逐渐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责任主体更加清晰,但仍存在制度发展不均、受益范围有待拓宽、责任分担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在当前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从供给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及相关财政政策制度设计;从需求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从生产效率角度,增强信息对称性,多元化供给主体,加强地区间社会保障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5-0067-04

随着中国财政由生产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大幅提升,但农村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水平和均等化水平仍然较低①,农民日益增长的生命健康权利诉求同相对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大多按照时间和路径逻辑进行,维度略显单一。为构建考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体框架,本文在借鉴杨斌和徐敬凯运用的“三体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②,选择了保障内容、受益群体和责任主体三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三维发展现状

1.农村社会保障内容的发展

在农村社会保险方面,中国经历了“老农合”“老农保”到“新农合”“新农保”的转变。从1990年开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并将工作重点由增加医疗卫生供给转变为提高农民有效需求。民政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等作了详细规定。这一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险资金主要依靠农民个人缴费,政府少出甚至不出,不利于保障功能的实现。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进入了以新农合和新农保为代表的新时期。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农合制度做了明确规定。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农保制度正式建立。与老农合和老农保相比,新农合和新农保更强调政府责任,保障功能显著提升。

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方面,中国进行了诸多新尝试。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标志着农村五保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1995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有步骤地在农村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由于收入标准难以确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研究”(15ZDB1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分配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测度及矫正机制研究”(71573194);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项目“农村社会保障标

准化研究”。

作者简介:卢洪友,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

刘丹,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

定,这一时期的制度运行效果不甚理想。党的十六大后,农村社会救助内容更加丰富。中共中央200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在农村实行医疗救助制度。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为五保制度提供经费保障。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制度,国务院于2007年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制度正式建立。

此外,农村社会福利(这里主要讨论农村教育福利)也日趋完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国家出台了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并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大幅提升了农村教育福利水平。

2.农村社会保障群体受益的发展

从群体受益的角度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为面向全体的和有限范围的。前者主要指农村社会保险,后者主要指农村社会救助。③第一,在面向全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新农合参合率不断上升,由2007年的86.2%上升到2013年的98.7%,补偿受益人次达19.42亿;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参保人数已达32643.5万人,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参保人数为8921.8万人。⑤第二,在有限范围享受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覆盖人数达到5207.2万人,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46%,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29.1万人,农村医疗救助农民9119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723.7万人。⑥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受益群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农村社会保障责任主体的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个人和社会。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品属性决定政府要承担兜底责任。从农村合作医疗来看,2015年,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为380元/人·年,较2007年增长了8.5倍;⑦从农村低保和五保来看,保障标准也在逐年提高(见表1)。这些都体现出农村社会保障中财政责任的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社会捐款来反映,2014年该指标为604.4亿元,是2007年的4.6倍⑧,表明慈善机构、志愿组织等社会力量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个人责任则主要体现在个人缴费上。从新农合的缴费标准来看,2003年农民每年的缴费标准不低于10元,2015年提高到120元。⑨缴费标准的提升体现了个人责任的增强。

表1中国农村低保和五保保障标准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元/人·年)840.0987.61210.11404.01718.42067.82434.02777.0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救济平均标准(元/人·年)1953.02176.12587.52951.43399.74060.94685.05371.0

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救济平均标准(元/人·年)1432.01624.41842.72102.12470.53008.03499.04006.0注:本表数据根据2008—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9年民政部发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1—2014年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

1.制度发展不均

各个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一。从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来看,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的运作状态,社会化程度较低,且政策具有随意性、临时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另外,制度内部发展不均。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灾、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经过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已相对规范。然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合医疗、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相对较晚,制度尚不成熟。

2.受益范围有待拓宽

从受益群体来看,中国初步形成了面向全体和

中州学刊2016年第5期

面向有限范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制度的覆盖范围相对不足。由于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险并非强制参保,农民根据个人意愿参保不利于覆盖面的拓宽。2009年,新农保开始在10%的县(市、区、旗)进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并在全国普遍实施。由于收入水平、保障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原因,各个地区农民的新农保受益状况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说,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在此,我们使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款人数占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指标来衡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2007—2011年,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上升,分别为9.52%、11.09%、13.06%、16.85%和47.10%,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另外,面向有限范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将一些生活贫困的家庭排除在外,对非农产业的个体经营者和灵活就业者的保障不足,应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

3.责任分担机制不明确

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责任方面并未涉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2012)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划分作出了规定,如社会保险的基础金由中央与地方负担,基本养老服务由地方政府负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财政适当补助等。但各级政府的负担比例并不确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来看,有学者对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40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进行了比较,有21个国家中央承担比例在90%以上,这与中国的现状恰恰相反。在中央财力逐渐增强而支出下降,地方财力逐渐减弱而支出增加的财政收支结构失衡的背景下,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亟待优化。

三、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

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农村社会保障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在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社会稳定器作用和托底作用,本文建议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生产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1.供给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财政制度设计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逐步完善现有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接轨。拓展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的覆盖范围,增加有限范围受益的保障群体,精简合并救助制度。适时建立农村大病医疗统筹保险和计划生育保险,构建包含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加强监督管理,注重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纳入政绩考核机制。加强政府垂直系统和横向部门之间的监督,并重视社会监督(如新闻媒介监督和群众监督)。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等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探索基金保值增值的新机制。

在相关财政政策方面:第一,合理界定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清单,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由于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可以节约执行成本,因此作为第一层次;中央政府作为第二层次发挥收入再分配和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调节地区差异,并侧重对贫困地区和社会救济的支持。第二,在当前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农村老弱化、非农化和土地空废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结构性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分配体制,结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保障需求和政府财力,合理分配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内容的支出权重。基于新农合更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的边际收益分配效应,政府应实施“精准医保扶贫”,精确瞄准贫困地区的农民。加大新农合投入,建立新农合筹资水平与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及其他相关因素合理挂钩的科学调整机制。同时,针对农村低保支出更有利于富裕地区的边际收益分配效应,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完善转移支付分配体制,实施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低保对象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对地方财力和农村社会保障需求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按照财政均等化和财政公平的目标,合理确定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向连片特困或重点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取消贫困地区县以下政府的农村低保配套资金。第三,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与物价联动的农村社会保障标准自然增长调整机制。第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以防资金挪用、滥用。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2.需求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

首先,应致力于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美国和英国的社会救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要求有劳动能力的救济对象“以工代赈”,减轻其福利依赖性,实现自立脱贫。各地应结合产业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在大力引进科技新兴企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增加农民的就业和收入。

其次,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通过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收入首先要解决好一次分配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粮食等农产品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因此应通过稳定和完善农产品补贴来确保安全有效供给,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确保农民可以正常获益。

最后,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不仅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还会造成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因此应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农村的健康和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此外,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促进就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3.生产效率方面:增强信息对称性,多元化供给,加强地区资源共享利用

首先,增强农村社会保障供求双方的信息对称性。政府和农民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宣传舆论引导,通过报纸、手册、板报、新闻广播等渠道及时传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在人手充裕的情况下,村干部可以到农户家中为其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认知。另一方面,在保障对象甄别方面,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定期举办听证会,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鼓励民众揭发检举“人情保”等占用、滥用保障资源的现象。

其次,鼓励第三方组织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目前国内的社会组织呈碎片化与无助化格局,还不足以承接政府部分公共职能的能力,政府应实行优惠利好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慈善团体等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等工作,发挥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效益。

再次,破除当前分割型社会经济结构的掣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加强地区间社会保障资源的共享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以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产生的“规模效应”。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供给标准和服务质量。

最后,设计新农合绩效考核指标来完善对地方政府和相关官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的生产效率。

注释

①卢洪友:《建立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2期。②③杨斌、徐敬凯:《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评价———基于“三体系”的分析框架》,《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④此处数据由作者根据统计资料整理计算而来。⑤2012年后的《中国统计年鉴》不再使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计指标,为保持一致性,这部分数据只更新到2011年。⑥⑧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 zwgk/mzyw/201506/20150600832371.shtml,2015年6月10日。⑦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8-03/24/con-tent_927289.htm,2008年3月24日。

责任编辑:瑜言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Rural Social Security

Lu Hongyou Liu Dan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he contents of China's rural social security are enriching,the beneficiaries are expanding,the standard is increasing,the responsibility subjects are clearing.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is uneven,the benefit scope needs to be widened,and the sharing of the responsibility is unclear.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structural reform,we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design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related fiscal policy from the supply-side,increase farmers'income and improve rural human capital from the demand-side,and enhance information sym-metry,diversifying supply subjects and inter-regional sharing and use of social security resources from poi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rural social security;development dilemma;countermeasures

中州学刊2016年第5期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1)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 (1)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体经历探索和坎坷,大体经历了以家庭保障特征的初步建立阶段,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阶段,改革初期的家庭与土地保障为主的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探索的阶段的四个发展时期,虽然发展至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是它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支撑中国工业化战略顺利推进,作出了较大贡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 一、以家庭保障为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6年) 在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中,家庭既是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基本的保障主体。农民依靠在土地上的劳作保障自己的生活,当遇到特殊的困难时,往往以求助能够帮助自己的对象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中,家庭保障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以家庭保障为主,辅以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以及农民间互助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阶段,政府根据自己的财力对困难农民的生活给予适当的补

助,但是总体上以家庭保障为主。 由于建国之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交通、就业、粮食等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就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民进城,划分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待遇,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形成。在这一阶段,政府主要对农村救济和优抚安置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兴办了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建立。虽然这个时期国家已经介入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当时历史条件和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 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阶段(1957—1977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农业高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在中国普遍建立,农村中的个体经济也随之转变为集体经济。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原来的以家庭为单位转变为主要以高级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进行。这标志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之后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国社会保障现状与不足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121308143 戴振伟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持社会秩序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之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取得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善,诸多问题存在其中。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正确认识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不足;建议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1978年不仅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特别的一年,而且也是这个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扭转中国的混乱正太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条件。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一种待遇特殊的退休制度——离休制度由此建立,并于一般退休制度一起构成了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修改跳过的《中华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 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

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带动下,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不同时期政策的不同取向,农村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宏观而深入的审视,对其弊端和不足加以揭示,在政策取向方面应更加注意发挥政府在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这既是现代政府治理的要求,也是对历史偏差的纠正。 标签: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责任 我国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和对策 马继彬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呼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较为落后,集体经济脆弱,大部分劳动者得不到集体帮助,农民家庭经济基础又极为薄弱,单个家庭保险能力有限,一旦风险发生,个人和家庭难以抵御。 2劳动者保障由农民家庭承担,将进一步强化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极不利于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与生育水平及出生性别比的降低。如果向人们提供养老保障,就可使生育率降下来,这已被墨西哥的实践所验证。由此可见,解决我国生育率偏高的途径不在于收紧政策,而在于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破除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从而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就一个社会而言,每一代人都是有能力为自己养老的,代际之间的再分配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它必然要受到来自家庭内部结构变动力量的抵制和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制约。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现代观念的冲击,我国农村过去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父母和子女居住的现代小型核心家庭所取代,家庭结构不断简化,家庭规模渐趋缩小,农民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退化,实际作用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大。总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补偿家庭保障功能,是广大农村劳动者的迫切需要,它关系着亿万农户的家庭幸福。

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

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问题就是养老保障方式,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农民社区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己有的主要农村养老保障方式。下文将对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农村家庭养老保障 1.农村家庭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的传统养老习惯,无论我国社会制度如何变迁,_传统的“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观点是始终不变的。家庭养老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家庭养老保障能够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虽然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就中国的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程度来看,城乡和供养标准都存在差别,并且按照普惠制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目前还达不到满足老年人的全面要求,所以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经济方面的支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家庭养老所带给老年人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关怀,这点是农村社会养老所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单纯的物质保障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所以许多国家都曾经将养老方式定为: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以社会养老保障为辅。 2.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的衰退及问题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衰退主要源自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在养老的内容和力度上都有明显的衰落趋势。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农村老年人的抚养比例从1982年的7. 97%上升到20XX年的11. 3%,专家预测到20XX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姚萱垿 学号:20110401002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入统筹城乡、全面覆盖、综合配套、统一管理的阶段的背景。

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后,城镇建立了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并覆盖城镇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同时,农村建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面向农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革”期间,劳动保险制度被取消并演变为“企业保险”。1978年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到2008年,社会保险覆盖面日益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基金收支规模快速增长,制度运行平稳。以养老保险为例,2007年覆盖人数达到2.01亿,基金收支分别达到7834亿元、5965亿元。 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目标。 NO.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重点和重大政策举措,可划分为改革探索、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与统筹城乡发展三个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重点和重大政策举措,可划分改革探索、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与统筹城乡发展三个阶段。1978至1992年间的改革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这种改革背景下,社会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于服务企业改革的需要,国家把社会保障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来进行,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改革步骤上,首先从改革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和建立失业(待业)保险制度入手,再随着有关企业改革政策的出台,陆续制定了其他相关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在养老保险方面,1984年,国家在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开始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试点;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先由市、县级统筹再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在失业保险方面,1986年为了配合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首次在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3年国务院修订了该规定,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待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出由企业缴费建立待业保险基金,用于保障待业职工的基本生活 1993年至2004年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随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来进行,重点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1997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于1997年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和改革方向;1999年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覆盖范围、筹资办法、缴费比例、享受条件和保障水平。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2004年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覆盖范围、筹资办法、缴费比例、享受条件和保障水平。为配合国企改革,妥善处理分流下岗人员和保障城镇贫困人员基本生活,1998年后逐步建立“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的政策体系。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并在辽宁省试点,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从单项制度推进向系统建设转变、以覆盖国有企业为主向以覆盖城镇从业人员转变的经验,3年试点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到2004年底,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2005年以后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时期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时期。 NO.2实现两个创新一个突破实现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变,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网;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提出了建立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理论。 1.制度、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创新。实现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的转变,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网。创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五项社会保险全面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用人单位、劳动者共同缴费、政府给予补助的筹资机制。成立了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机构,实行政策制度与管理分开,提高统筹层次,推行属地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2.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减员增效,为市场竞争中的弱者——下岗和失业人员等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实现了4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平稳地退出国有企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未造成大的社会震动,创造了世界奇迹。 3.理论上的突破。针对上世纪90年代末养老保险差额缴拨管理下,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拖欠严重的现象,提出了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理论。2008年,针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提出了建立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理论,特色内含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二是基本保险与补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建国开始就非常关注社会保障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但是,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受到国家的组织和资源情况制约的。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6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成了当时的基本国策。政务院于1950年发布施行《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减轻工人生活困难,保护劳动力,帮助失业者就业、转业,特别是对恢复各国营、私营企业的生产,扩大经营范围以及创办新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施行。由于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是在国家财政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的困难情况下制定的,某些保险待遇较低,在实施范围上也只能采取重点试行的办法。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劳动保险的覆盖范围,又提高了若干劳动保险的标准,到1956年已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销社、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等部门,部分集体企业参照执行,经济条件差的集体企业可以订立劳动合同。 1957年国家对原有的保障制度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放宽退休条件,适当提高了退休的待遇标准,并实行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职工统一的退休制度,从而解决了企业和机关职工退休办法不统一的矛盾。这段时期的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由人事部门管理,企业由劳动部门和工会共同管理。 这个阶段还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加强了对女工的保护,在医疗保险中增加了对职业病的保障,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 第二阶段 从1969年到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劳动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1969年2月,国家财政部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在营业外列支,劳动保险业务由各级劳动部门管理。这样,在整个70年代,社会化的劳动保险又被办成了“企业保险”。 第三阶段

关于三农发展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关于三农发展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农村金融市场面临外资银行、民营投资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随着新的金融格局的形成,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只有不断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才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最近,笔者就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金融服务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6末,全县农村信用社提供农业贷款***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万元,涉及农户***家,占贷款总额的***%。以上数据说明,农户贷款占比低,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全县银行业金融各项贷款***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万元,农业贷款占比***%。真正支持农村农户的贷款占比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品种单一,信贷服务缺乏创新,资产抵押登记收费过高,贷款方式有待简化,同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乏力。 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发展失调,整个金融服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 从现有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来看,表现极不平衡。银行机构发展较为迅速,保险机构发展相对滞后,证

券机构整体发展缓慢,典当机构、信托机构发展严重不足,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不充分。为中低端客户服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力量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些机构失调的现状,成为“三农”经济大发展的束缚与阻碍。 (二)渠道狭窄,投融资体系没有培育起来 得到投融资体系的支持,是农村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壮大的基本金融需求。在开创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引进与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机构与村镇银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规范与探索民间金融和互助融资、完善企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有所不足,融资难问题依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目前,农村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很好体现投融资的调节作用。 (三)不讲信用,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 一些贷户欠贷不还,甚至有意思赖着不还。有的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信用社放贷,造成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金融债权诉讼存在“执行难”现象,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担保体系不完善,产权制度亟待完善,产权需进一步明晰;信用评级、信用奖惩、信用文化不够健全。 (四)自身限制,农村金融机构形不成良性发展 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导致一部分农信社资本规模较小。同时,具有大额资金的存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07-26 17:07:33) 转载▼ 标签: 杂谈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静云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

农村老年人养老及对策

浅析农村老年人养老及对策

————————————————————————————————作者:————————————————————————————————日期:

学士学位论文 浅析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及 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 中国·大庆 2013年5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浅析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及现实的思考与对策 学院姓名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课题类型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 农村老年人是我国社会一个特别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解决好他们的晚年生活,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就当前农村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家庭对农村养老的支持力下降、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养老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此来改善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及工作量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2.查阅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自行阅读、翻译外文文献(资料); 3.正式写作论文前,最好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过程,时间累积不少于1周; 4.认真学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并按照该大纲及其他相关文件要求写作论文; 5.与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论文写作进展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阶段计划(分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2012.9.21——2012.12.25 内容:初步确定论文选题;搜集、研读文献资料;文献整理、分析、综合;撰写大纲和设计论文框架。 中期:2012.12.26——2012.4.20 内容: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完成论文初稿;修改初稿;完成二稿;对二稿进行补充、编辑,完成三稿;对三稿进行修改并定稿。 后期:2013.4.21——2013.5.20 内容:整改;打印、装订、填表、答辩;后期整改。 任务下发日期2012.9.21 完成日期2013.5.20 系主任(签字):主管教学院长(签字):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光明日报》郑功成1964年生,湖南平江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国务院首届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等副会长等。长期从事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项目研究的首席专家。出版过著作30余种,发表学术文章约400多篇,多篇政研报告或文章被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在从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演讲人:郑功成时间:4月23日地点:中央党

校社会保障改革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领域,因为它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确实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并积极、理性地推动这一制度的健全与持续发展。借此机会,我讲四个问题。社会保障为什么如此重要?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生活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其中:社会救助旨在免除国民生存危机,保障起码生活,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当然责任;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第6期(总第154期) 2019年11月 财经论丛 CollectedEssaysonFinanceandEconomics No.6(General,No.154) Nov.2019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黎翠梅,武蔷薇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要: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19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关键词:农村金融;区域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892(2019)06 0042 08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多层 次性,客观上需要不同层次的金融制度与之相适应。但现行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总量和国家视角出发,将我国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而鲜有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区域这一中观层 [1][2] 面。值得关注的是,焦兵(2019)、李喜梅(2019)利用农信社存贷款数据对区域农村合作金融

[3] 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温涛、熊德平(2019)对我国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 效率进行 [4] 了比较;黎翠梅(2019)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中介 发展对农 [5] 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周世友(2019)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 原因。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全面系统分析区域农村金融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以往研究 的薄弱之处,对我国三大经济带(按国家统计局的分类,东部11个省市、中部8省、西部12个省市区)农村地区的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市场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有利 于统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有别的农村金融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可量化的依据及决 策支持。 一、农村金融规模的区域比较 (一)农村存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1.农村存贷款绝对规模的比较。农村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之和。由 图1可见,1998-2019年间,东部地区人均农村存款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存款占全国的比重平均为63 85%、19 72%、16 43%。农村存款规模的区域差异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备良 好的资金基础。从增长趋势来看,三大区域人均农村存款均呈持续上升态势,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存款分别增长了3 13倍、3 35倍和5 53倍,即中西部尤其是西部 地区的农村存款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这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西 部开发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这也受中西 收稿日期:2019 09 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AJY040);湖南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9ZK3078) 作者简介:黎翠梅(1969 ),女,湖南华容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武蔷薇 (1986 ),女,山东莱芜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黎翠梅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部地区农村存款基数低的重要影响。 图1 1998-2019年区域农村人均存款及人均贷款走势图(单位:元人)

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思考 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我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3年1月对光山县的218位老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我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养老还存在强劲的生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笔者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一)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华人民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1)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期(1950~1957) 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对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待遇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具体的规定。 (2)养老保险制度的扩充、发展期(1958~1966) ①国务院在1958年2月9日和3月7日分别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至此,养老保险从劳动保险条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统一的企业、机关的养老保险制度。 ②为了解决城镇集体经济中从业人员及他们的退休养老问题,1966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和《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职暂行办法》,建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统筹制度。 ③在1958年、195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有关军人的退休管理的规定,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 (3)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倒退期(1967~1977) 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养老保险的组织管理机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退休、退休制度也近似于瘫痪,造成了实际上的干部、职工的终身制。 ②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使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了社会统筹的功能,职工的退休养老成了其所在单位内部的事务,使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社会保障倒退为企业保障。 (4)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期(1978~1986)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从此进入了制度恢复期,但同时也将1958年统一起来的企业和机关退休、退职制度重新分化为两个分离的制度。 (5)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期(1986~) ①从体制上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革命的标志是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②1991年6月26日,为扩大传统养老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意味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将从此得以确立。 ③1993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问题的批复》,确立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④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⑤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根据两年来各地方的实践,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七统一”。 ⑥1998年3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的社会保险体制进行统一的管理。

农村金融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农村金融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1 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理论上,农村金融服务归根到底是一定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及其相应制度背景下,各自主体在特定的交易环境中的“交易”结果;交易主体及其行为动机、约束条件和行为变化,交易活动的规模、特征以及交易的外部环境条件,都对其造成影响。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交易的供需主体来表现。 1.1 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层次 从贷款主体、贷款用途和贷款期限等方面对农村金融需求进行区分,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只要有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镇企业。 普通农户的信贷需求主要为生产型需求和消费型需求。前者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贷款周期与生产周期不匹配;后者主要为教育、医疗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没有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过程,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所期望的还款期限较长,因而,金融机构很少发放这种贷款。 种养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一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一领域贷款难的问题最为突出,这种信贷需求一般资金规模较

大,并且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品。但实际上,这种主体通常有较强的经营能力,规模经营也有一定的收益保障,具备还款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则更为广泛,包括了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因而它的资金需求除了社员的资金需求,还有合作社自身生产运营的资金需求。 乡镇企业的信贷需求主要集中了种养大户和农民生产 合作社的特点。成熟型的乡镇企业由于收益稳定,因而贷款的风险较小,但是成长型的乡镇企业则需要很大的资金来进行前期投入,生产的回报率难以估计,因此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服务。 1.2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 由于国家对于农村金融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不断改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大幅增加,从2007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同比增长率达到32.3%,近几年虽然稍有下降,但均为20%以上。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满足符合“三农”时机特点的金融服务需求,建立专项监测报告制度,还逐步开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等。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汇报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摘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市的社会保障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滞后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对策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城乡差距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作法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村的生产制度与组织结构变迁并没有朝着好的态势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发展,而且还要以当前农村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前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程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一系列政策和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236-237。通知颁发以后,2007年已覆盖全国86%的县(市、区),参加农民达到7.3亿人。在2013底,全国开展“新农合”县2489个,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8.02亿人,参合率达到98.7%以上,实际住院补偿比也逐年增高。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2]。“新农合”的不断完善标志着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商品经济,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各个农村立足于现实发展状况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根据规划,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民都能够享有新农保。中国的老年人口75%都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对他们的老年生活起一定的保障作用,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快速发展200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就为在农村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5月25日,忆百孝心网携手深圳市罗湖义工协会走进了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在那里我们贴身体验了颐养院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感受了老人们的快乐与忧愁。作为忆百孝心网的主编,在与老人们的闲谈与相处中,有四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一个是颐养院的生活设施不够完善,二是颐养院一床难求;三是老人们的精神需求无法达到满足;四是农村养老何去何从。 我们把中国的养老院一般被简单的划分为两种,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办的养老机构。这两种养老机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民间出资的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健全,但民办的养老机构瞄准的是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群体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部分老人上,大多数收入水平比较的低的老人只能望而止步。普通民众无法享受该项待遇,无法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不是适合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公办办养老机构有着门槛低、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因为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一、生活设施不够完善 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住进去的老人虽然生活上有保障,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政策表示: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0.2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很多的养老机构连租地都是一种困难,更何况是这样的标准呢!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包括了“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就上述标准而言,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除非是一些民办的高级养老机构,但这些高级养老机构入住的门槛却十分高。 另外,据忆百孝心网调查了解,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解决所有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完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老年人口庞大,并不是所有老人的需要如此完善的生活设施,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成中、低、高档次以及三个档次都有的混合型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老人需要照顾的程度不同分为健康自理型、需要部分护理型和需要全面护理型的养老设施,使老人能有目的地选择。例如需要全面护理型的老人在营养、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而在娱乐设施方面的要求较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养老院的设施可以有偏重,这样既利于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于资源的高度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