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制度(1)

内蒙古通汇钾肥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制度

内蒙古通汇钾肥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目录

1设计文件审核制度 (1)

2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2)

3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3)

4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 (5)

5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审制度 (6)

6技术交底制度 (9)

7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10)

8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11)

9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2)

10试验室管理制度 (14)

11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15)

12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16)

13材料试验与检验制度 (19)

14材料、构配件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制度 (20)

15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22)

16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24)

17首件工程质量认可制度 (25)

18关键工序旁站监控制度 (27)

19施工作业要点卡片管理制度 (28)

20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29)

21工程例会制度 (30)

22施工交接班制度 (32)

23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申报、检验及签认制度 (33)

24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申报签认制度 (35)

25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39)

26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49)

27质量奖罚制度 (51)

28成品保护制度 (55)

29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7)

30质量回访及保修制度 (58)

31创优规划管理制度 (60)

32合同管理制度 (61)

3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2)

34质量管理考核制度 (65)

35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66)

36质量经济责任制度 (69)

1设计文件审核制度

1.1设计文件审核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审核设计文件,能够更加全面的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建设规模、设计标准、工程特点,核对各种几何尺寸和数据,复核工程数量,及早发现问题,结合施工现场调查,及时对设计文件提出修改意见,避免因设计失误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2设计文件审核的内容:

1.2.1审核设计说明是否明确、清晰、全面,有无遗漏。

1.2.2 审核临时过渡工程及设计施工方案是否可行。

1.2.3 审核设计对施工条件的要求,对施工可操作性的要求是否合理。

1.2.4 审核工程勘察设计水文、地质资料是否与实际相符。

1.2.5审核设计征用土地界限及拆迁、补偿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

1.2.6 审核施工图尺寸数据、轴线、位置(坐标)、标高等是否一致,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1.2.7审核设计采用的定型图、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是否配套齐全。

1.2.8审核基础、建筑、结构、装饰、辅助等工程的施工图纸是否有效齐全。

1.2.9审核施工图中各专业附属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设施是否配套齐全。

1.2.10审核施工图中各种管线位置关系,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交叉、干扰等情况,是否与既有设备兼容等。

1.2.11审核各种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沟槽的作用及位置、标高、数量是否合理准确。

1.2.12审核工程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一致,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渠道是否畅通。

1.2.13审核各专业工程件名是否清楚、齐全、正确。

1.2.14审核主要工程数量与设计计算数量是否相符,有无遗漏。

1.2.15在同一工程中,遇到两个设计单位设计的相邻工程的结合部,应重点审核控制点是否一致,采用高程系统是否相同等。

1.3 设计文件审核的管理要求:

1.3.1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设计文件审核的组织管理,项目工程管理部为设计文件审核的主体,预算合同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等部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统一领导下参

加设计文件的审核,各专业、工种负责人参与设计文件的审核,对于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重要工程,可邀请有关专家参与审核。

1.3.2对项目规模较大、标段较长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段审核时,应有交叉重叠审核段;当所涉及的施工专业较多进行分专业审核时,应对联系密切的专业进行接口和联合审核。

1.3.3 在设计文件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分专业归纳整理登记。

1.3.4设计文件审核完成后,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整理形成《设计文件审核记录》,在召开设计交底会7日前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有相关会议纪要或设计单位的书面答复资料,以此作为施工依据。

1.3.5 采用非正式设计文件施工时,也应按程序进行审核,同时必须取得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设计文件使用认可书。

1.3.6 当原设计文件修改时,应以修改批准后的设计文件取代原设计文件,并按程序进行审核,对原设计文件由工程管理部门加盖“作废”章后封存。

1.3.7设计文件审核工作一般要求在接到设计文件后10日到20日内完成,建设单位另有要求时,按建设单位要求执行。

1.4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2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2.1开工报审制度是加强建设前期工作,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办事的重要措施,为了按期、有序、安全、优质、高效、连续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凡属新建、改建、扩建或停建后复工的建设项目和建设项目中的单项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工或停建后复工前,办理开工/复工报审手续,未办理经监理单位检查和签发并报建设单位备案的《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得开工。

2.2建设项目的开工是指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永久性工程第一次开始施工的时间。分期建设的项目,开工建设是指第一期工程开始施工的时间;单位工程项目的开工,一般是指工程正式破土,建筑物组成部分的正式打桩开始,作为工程正式开工的起始时间。

2.3 建设项目的开工报审,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征地拆迁、机械物资和劳动人事等有关人员,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逐项审查,确认具备开工条件时,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监理单位审签。

2.4 单位工程和建设单位确认的重点工程的开工报审,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

人员,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开工条件时,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监理单位审签。

2.5项目经理部担任施工技术、安全质量、征地拆迁、机械物资和劳动人员管理的有关人员,应对分管的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的检查确认负责。

2.6经自检达到下列条件后,可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请有关单位审签:

2.6.1 施工许可证已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2.6.2征(租)地、拆迁、临时工程能满足施工需要。

2.6.3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并已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完毕。

2.6.4 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能满足施工需要。

2.6.5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及临时房屋、运输便道等能满足开工需要。

2.6.6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和施工资料能满足施工需要。

2.6.7施工测量和技术交底已经完成,施工桩橛齐全。

2.6.8施工现场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已经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健全并能有效运行。

2.6.9对有关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按时完成,专业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做到持证上岗。

2.6.10设计文件交底审核和优化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2.7 开工报告报送与审批:

2.7.1施工各项准备工作经监理检查确认已具备开工条件时,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开工报告,呈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工程方可正式开工。

2.7.2建设项目的开工报告,由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填写,于开工前15天或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一式四份,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

2.7.3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由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一式五份,于开工前10天或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报监理单位审批。

2.7.4 建设单位确定的重点工程的开工报告,由项目工程管理部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一式五份,于开工前15天或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批。

2.8开工报告的管理:经审核批准的原件由资料员保存,以备竣工使用;复件交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备查。

2.9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和安质环保部。

3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3.1施工测量是建设工程各项工程开工之前的首要工作,建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使工程项目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施工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复核制度。

3.2 施工测量职责

3.2.1设计交桩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管理部专业技术人员,对设计所交桩位进行复测,并根据施工需要设置标段内测量控制网和控制桩,工程管理部将复测结果及时提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认可后由工程管理部对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桩,形成交桩记录在项目工程管理部存档。

3.2.2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编制测量方案、施测方法、监控量测计划、量测成果的整理;重要控制桩点、高程点的测量;负责联系第三方进行复核。

3.2.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各阶段测量工作,主要有复测施工放样、中心线及高程测量,施工过程中工序间的检查、测量,日常安全监控量测,竣工测量等,各种测量均应形成测量记录。

3.3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

3.3.1交接桩工作包括工程测量GPS控制点、基线平面控制桩、曲线桩和交点桩、水准基点桩、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以及精测地段的控制桩,形成《水准基点及基线控制桩交接记录》。

3.3.2交接桩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对全标段进行复核测量,复测内容包括:复核曲线转向角、测定曲线,增设施工桩橛、复核中线长度;复核水准基点标高、增设水准基点、测定施工桩位标高;复核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复核精测地段的精测桩。

3.3.3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在完成复核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数据,对建(构)筑物进行施工放样、定位测量;重要桩点护桩测量及桩点保护;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收方测量;深基坑围护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工作。

3.3.4竣工测量按合同要求进行,具体工作内容有:中线、水平贯通测量;埋设永久性中线、水准基桩测量;水电标志和地界桩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工程建筑物结构测量等。

3.3.5工程因故停建或缓建时,应按照工程竣工测量要求,做好中线和水平基桩测量、固桩工作,保证工程恢复施工时的测量需要。

3.4施工测量管理要求

3.4.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测量装置保管使用责任制,建立投入本项目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保管、使用,并按要求定期校核维修。

3.4.2未经检定和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装置,不得在施工生产中使用,各种测量仪器、量具,应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准确记载检定、维修情况,并应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3.4.3水准点不得设在树根上、软土中和人员、机械易于扰动部位,要有专人定期检查维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要重新进行补桩加点,并按原程序进行复测;重要桩点、高程点桩橛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经常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控制桩及高程点的准确和可靠。

3.4.4施工测量及复测均应使用专用测量记录,测量部位、时间、测量人员、天气情况等应填写齐全,并保存原始资料备查;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中性笔记录在外业记录手簿中;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书、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应妥善保管。

3.4.5各级测量人员都要认真执行测量成果复核(双检)签认制度,做到步步有校核。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计算;内业测量成果,必须由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未经第二人计算复核并确认无误的资料严禁使用。

3.5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4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

4.1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种测量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确保对产品或过程进行测量和监视的结果正确有效,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4.2项目部应按产品性能,测量范围、测量目的、测量精度要求和验收标准,配备相应的测量装置。

4.3测量装置要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属于国家实行强制检定的装置,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国家没有规定检定周期的,可根据该装置使用强度、环境和测量数据的重要程度,自行制定测量装置的校准、检定或验证规程(包括方法、周期、精度),并严格予以执行。

4.4未经检定和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装置,不得在施工生产、科研开发和经营活动中使用。

4.5经检验合格的测量装置,应在装置上进行标识,包括检定校准日期、检定单位、人员和有效期;对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情况和结果记录,应妥善单独保管。

4.6测量装置损坏或有故障时应停止使用,做出明显标识,及时送专业人员维修,未经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拆卸;维修后的测量设备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4.7在使用时若发现测量装置偏离校准技术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评定已测量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已测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消除产生偏离校准技术状态的原因,重新进行校准和调整后,才可重新启用,并记录在案。

4.8测量装置的管理工作应在项目部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并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测量装置管理工作,对本项目的测量装置统一管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维护。

4.9项目经理部应建立测量装置保管使用责任制,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4.10对使用复杂、重要测量装置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主要(重要)测量装置,各施工单位(分包方)应制定保养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精密的测量装置要有保护措施。

4.1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测量装置管理台帐,对主要(重要)测量装置要建立技术档案,包括测量装置履历书(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制造厂、购置日期、使用检定校准记录、故障和维修记录等)、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等。

4.12测量装置停用时,应办理停用封存手续,填写测量装置停用登记表,对停用测量装置应挂牌标识;需重新启用时,应办理起封手续;需要重新检定的应进行检定、校准;对已报废或待报废装置应采取隔离存放措施。

4.13测量装置的废弃电池等有害物品的储存、堆放、掩埋、必须符合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4.14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5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审制度

5.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

5.1.1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

5.1.2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和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10日完成编制、审批手续。

5.1.4 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危险源、施工工

艺、作业条件、施工人员的素质等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1.5安全技术措施中应明确规定针对危险源的具体防护措施和施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5.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

5.2.1单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由公司施工科负责,技术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

5.2.2单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由项目部负责,技术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

5.2.3审批栏中应有明确的审批意见。

5.2.4公司施工科应建立审批登记台帐。

5.3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制

5.3.1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制范围:施工用电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垂直运输设备装拆、悬挑钢料台制作安装等。

5.3.2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内容:

①施工用电:方案中应包括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导线和电气件选择,施工用电线路平面走向布置图,系统立面图、电箱接线图,施工用电搭设、使用、维护及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等要求。

②基坑支护:方案中应包括地质勘察资料,固壁支撑负荷计算,支撑材料选择,支撑固定示意图,深基坑分层次固壁措施及检查维护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

③土方开挖:方案中应包括地下物体勘察资料,附近构筑物资料,深基坑分层次开挖要求,土方运输和堆放要求,机械开挖安全操作要求,应急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④降水工程:方案中应包括相关地质勘察资料和附近构筑物地基资料、对周围构筑物影响的评估以及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

⑤模板工程:方案中应包括模板支撑强度设计计算书、细部构造放样图、支撑材料选择要求和立杆、横连杆、剪刀撑、基础的设置要求、支撑架平面布示意图和立面示意图、模板支撑搭设和验收及拆除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等内容。

⑥起重吊装工程:方案中应包括施工作业场地(周围环境)资料、起重机械的选择、作业区周围外电线路的防护措施、桅杆式吊架风绳和地锚的设置要求、起重机械的进场检

查验收要求(包括各种吊索、吊具)、吊装作业人员(持证)安全操作要求、吊装指挥人员确定、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起重物就位固定措施等内容。

⑦脚手架工程:方案中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包括基础、悬挑架、立杆、连墙件强度验算)、材料选择要求、构造细部放大图(连墙件、基础、分层卸荷示意图)、脚手架立面图和平面图、脚手架防护要求(地笆、挑板、安全网、四步一隔离、防雷击、防腐、排水等)、脚手架搭设和检查验收以及拆除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等内容。

⑧垂直运输设备装拆:方案中应包括现场作业场地资料、所选择机械的名称和规格及型号、基础设置要求(按厂方提供的资料)、附墙架设置(按厂方提供的资料,如有变动必须经厂方提供正式图样)要求、进场机械的检查验收要求、机械的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要求(按使用说明书)、外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安装拆除作业人员(持证)的确定(包括现场指挥、安全监督、禁区看护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要求、各种作业工具的配备和检查要求、安装检查验收要求等内容。

⑨悬挑钢料台制作安装:方案中应有设计计算书(包括挑架抗弯、吊索和拉环强度验算)、结构示意图、安装位置要求、跑道板铺设、临边围护要求、安装安全操作要求、检查要求、使用安全要求等内容。

5.4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批

5.4.1单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批由公司施工科负责,技术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

5.4.2单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的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批,由项目部负责,技术负责人签字,盖部门章。

5.4.3审批栏中应有明确的审批意见。

5.5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实施

5.5.1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实施前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项目部)向负责具体施工的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由施工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5.2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实施后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5.5.3危险性比较大的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实施中,应明确安全监管人员,实施监控,建立监控记录。

5.6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协管部门为安质环保部。

6技术交底制度

6.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程内容、结构特点、施工程序、施工方案、施工环境、质量安全措施、工期要求、工艺要求、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从而更好的协调配合组织施工,实现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目标。

6.2设计交底由建设单位组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设计单位就项目总的设计意图、指导原则及主要技术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在审核设计文件中发现的有关问题也一并在交底会上研究解决,一般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经与会各方代表签字后,作为交工档案留存。

6.3单项工程技术交底由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工程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施工范围、质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工期进度要求、工程性质特点、建筑结构形式、水文地质特点、主要技术条件、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组织安排等进行交底,项目经理部的接底人为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

6.4单位工程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必要时包括工、班长)进行单位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为工程概况、施工范围、质量安全目标、工期进度要求、主要技术方案、总体施工组织、施工程序和主要施工方法以及各专业、各工种间相互配合关系等,接底人为上述全体人员。

6.5分项、分部工程技术交底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在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向施工负责人、作业队负责人和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

6.5.1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施工项目作业环境准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和小型工、器具的准备。

6.5.2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点,必要的施工图纸,对工艺复杂要求精度高的项目,可采用样板引路、实物示范操作等。

6.5.3质量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标准和设计单位要求,质量验收标准中保证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具体要求等。

6.5.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特殊要求,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技术问题。

6.5.5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5.6成品保护的有关要求。

6.5.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安全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重、难、险工程的应急预案实施等。

6.6作业层技术交底由施工负责人和工、班长组织,在操作施工前,向班组全体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为施工方法、操作要点,质量验收标准中允许偏差项目的具体要求,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成品保护的有关要求,安全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6.7对关键工序、重大工程、特殊设计、工艺复杂或新开发的施工项目,应由工管部负责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或由项目经理部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交底资料要完整可靠具有可追塑性,以便掌握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要求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6.8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语言简练、字迹清晰,对于用文字表述比较困难的内容可以用图示或表格来表达;交底中不能出现“宜”、“应”、“一般采用”等选择性语言;禁止出现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全部照抄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原文的走过场式交底。

6.9技术交底必须在交底作业内容施工5日前下达,严禁事后补交和无交底施工。交底工作可通过生产会议或组织专门技术交底会进行,也可采用“三工教学”形式,即工前讲解、工中指导、工后讲评的程序进行,以便加强过程控制;各级交底要有交底人、接底人签字,交底日期记载清楚准确;交底原件由资料员存档备查,其他与交底内容有关人员要做到人手一份。

6.10项目总工要加强对技术交底的审核,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杜绝技术交底出现漏洞、矛盾或错误,避免发生指导性事故;施工过程中要对技术交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6.11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协管部门为安质环保部。

7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7.1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是针对特定工序和特定环境,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按工艺要求合理搭配组合,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一项施工技术设计工作;施工工艺设计是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工艺设计应结合技术素质和装备能力,满足经济、合理和可行性的要求。

7.2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工艺设计,工程管理部负责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工艺设计计划,确定需进行施工工艺设计的分项、分部工程项目,负责施工工艺流程设计的管理,进行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负责现场监督检查实施。

7.3施工工艺设计与控制管理依据:

7.3.1 国家、行业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7.3.2 工程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

7.3.3 项目管理策划、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7.4施工工艺设计的内容:

7.4.1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试验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主要施工方法。

7.4.2工艺控制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

7.4.3主要试验程序、方法和工艺设计计算及安全检算过程。

7.4.4施工中拟采用的“四新”技术,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等。

7.4.5工艺可行性试验方法、依据、试验标准、质量标准、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等。

7.4.6施工过程中进行工艺监测、控制要求及形成的内业和试验成果报告。

7.4.7需要的资源计划;《适用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引用明细表。

7.4.8与其他施工工艺比较,该工艺的优点。

7.5工艺流程设计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试验,通过试验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在试验中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设计。

7.6施工工艺流程试验应该明确试验的目的,制定具体的试验步骤,做好工艺试验的数据记录,详细分析试验数据得出分析结果,并下结论以及发现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7.7工艺试验由技术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实施,负责试验场地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的落实,试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试验成果要报监理单位和上级有关管理部门。

7.8项目经理部应形成和保存施工工艺设计、工艺试验方案、工艺试验过程记录、工艺试验成果、施工工程控制记录等资料。

7.9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8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8.1关键岗位是指特殊工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重点岗位人员。

8.2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要求:

8.2.1所学专业或工作经历与本人所在岗位相同或相近。

8.2.2具有本岗位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操作等级。

8.2.3具有专业岗位知识培训经历并合格。

8.2.4熟悉本岗位体系(作业)知识内容并能独立操作,符合任职要求。

8.2.5取得相关强制性岗位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上岗证。

8.2.6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8.2.7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8.3教育培训的内容:本工种的专业特点、要求;技术标准、质量验收标准;各工种专业知识;质量控制点、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等。

8.4质量检查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质量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知识、质量验收标准、质量检查方法;质量检查人员一律实行持证上岗。

8.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如金属切割与焊接工,电工、架子工、起重司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场内车辆驾驶人员等必须经国家法定管理部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如测量工、试验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防水工等也应经劳动部门或企业有关部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8.6所有进场人员上岗前,都必须进行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参加教育培训人员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岗前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8.7教育培训工作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安质环保部门管理,其他部门配合进行;资料由相关部门和资料员分别保管。

9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9.1工程项目技术资料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项目管理的真实写照;是编制竣工文件、施工技术总结、进行质量事故分析、工程成本分析等工作的主要内容。认真收集、妥善管理技术资料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

9.2技术资料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其他部门配合进行。项目部应建立内业资料管理责任制,健全各类资料的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负责。

9.3技术资料范围:

9.3.1施工调查资料及总结;施工合同文件(补充文件);招、投标书和中标书;开(复)工报告报审及批复文件。

9.3.2施工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及变更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审核会议纪要、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上级单位

的有关文件、往来信函等。

9.3.3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定和要求;标准设计图纸、手册、科技情报资料。

9.3.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案论证会议纪要、审批文件、技术性较强及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施工生产计划。

9.3.5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证明、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试(检)验报告。

9.3.6各种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施工测量资料、施工日志、各层次技术交底资料、沉降观测及监控量测成果记录。

9.3.7工程预验、隐蔽工程验收,基础、结构验收、设备安装工程记录。

9.3.8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要求、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环境、水资源保护措施。

9.3.9项目工程技术总结,竣工文件、相关资料,施工过程验收及竣工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报告。

9.3.10其它技术资料(含文字、图纸、照片、录音、录像及电子版技术资料)。

9.4技术资料管理:

9.4.1施工技术文件(资料)记录载体为纸张、光盘、照片等。原始资料记录要真实、准确、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签认齐全,同时要及时收集、文整、分类、编目,便于存取、检索、查阅。。

9.4.2各种记录格式按相关规范、标准、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监理单位规定的表格执行,对无明确规定格式的记录,可根据本项目实际需要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制,并经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9.4.3施工技术文件(资料)项目经理部要设专人管理,资料管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单位施工技术文件(资料)情况,分类立卷,并编制卷内目录,收发、借阅应履行签字手续。技术文件(资料)记录应妥善保存,防止损坏、变质、丢失。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的传递、转交应按规定办理,并做好交接记录。

9.4.4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种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由项目部组织购买。工程管理部负责每年初对标准、规范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掌握标准、规范版本更新变化情况并及时更新,保证使用的标准、规范受控、可靠;同时负责将本项目所使用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目录

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

9.4.5标准设计图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及时补充新图,更换修改图纸和剔除旧图,需保存作为参考的旧图应有作废标识,并注明修改、作废的日期和依据。

9.4.6竣工文件应真实反映工程结构的实际状况,文件、资料应齐全、完整、准确、可靠,与工程竣工实际情况相符。竣工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移交,应做到安排施工任务与安排竣工文件编制、工程施工进展与竣工文件形成积累、工程验收交接与竣工文件移交同步进行。

9.5技术文件的使用:

9.5.1作业队使用项目部的设计文件等资料时,可采取查阅或借阅方式,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用完之后及时归还。

9.5.2设计文件等资料应由工管部集中管理、使用,确需发至个人时,应做好发放记录,领用人签字,竣工后集中收回处理。

9.5.3文件管理人员有权向借阅使用者了解图纸使用保管情况,督促其爱护、按期归还。

9.5.4工作调动,应办理技术资料移交归还手续,并经双方签认。

9.6技术文件的处置和销毁:

9.6.1属归档范围的技术文件,经整理后向档案部门移交。

9.6.2技术先进或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的工点设计,可列为技术资料交由工管部保存。

9.6.3项目工程完工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经整理后,由工程管理部保管。

9.6.4废止的标准图、设计图等由工管部自行销毁,严禁按废纸处理出售。

9.7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协管部门为安质环保部和物资设备部。

10试验室管理制度

10.1试验室是进行检测、检定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

10.2试验室内应禁止随地吐痰、吸烟;禁止将与试验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在恒温恒湿室内喝水;禁止用湿布擦地,开启门窗。

10.3试验室内应设置消防设备,并经常检查,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

10.4试验操作人员做试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

10.5试验人员应每日记录天气气象资料,在工地设立气温监测点,并做好每日记录工

作。

10.6对标准养护室、水泥养护箱等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应按规定记录温度和湿度;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10.7标养室由专人负责温、湿度仪器的操作使用,保证室内符合规定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要求为20±2℃;湿度≥95%);其他人不得擅自开启温、湿度控制装置或改变已有的设置。

10.8送、取样品时,应注意随手关门,试件应有专用铁架,摆放时应有规律,不许随意堆放,试件间距至少保持3~5㎝,不可叠放,要持室内清洁,不得堆放与养护无关的物件。

10.9每组试件都应标有码号、成型日期及结构部位,取样前必须认真核对号码、日期、避免出错;进、出的试件要登记台帐。

10.10试验人员在标养室内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易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夏季)。

10.11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标养室;标养室禁止随意开启门窗影响室内恒温效果。

10.12建立卫生值日制度,经常打扫室内卫生,疏通排水沟。

10.13 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11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11.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11.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以试验试配结果经调整后确定。

11.3根据本工程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和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改变,导致混凝土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隔半年以上时。

11.4为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应验证三次。

11.5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11.6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并及时归档备查。

11.7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

12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12.1为规范和加强本工程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2本制度包括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申请、审核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2.3商品混凝土合格供方条件及审查程序。

12.3.1商品混凝土合格供方应具备的条件:

(1)供应商资质等级为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叁级及以上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

(2)通过计量管理体系认证。

(3)人员要求:总工程师具备材料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学历、高级职称;试验室主任具备材料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并从事本行业工作5年以上;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要求持证上岗。

(4)生产能力:具有90m3/h(及以上)生产线两条,且单站年生产能力在50万m3以上。

(5)运输能力:单站配备商品混凝土运输车15台以上,混凝土泵车(臂长37米以上)2台以上。

(6)调度能力:供应商应具有一定的综合调度能力,能保证本工程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因故间断的,其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分钟;极端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个小时。

(7)具有混凝土搅拌站级的独立试验室并取得相应资质,试验设备满足商品混凝土的试验要求。

(8)搅拌楼计量系统应具有计量自动补偿装置,且原材料每盘计量偏差和累计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该系统具有每盘数据自动备份功能,可以随时打印任意一盘的计量数据,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性。

(9)商品混凝土送货小票应通过控制台即时打印,防止人为错误发生。送货小票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内容:供应方、委托方单位名称,任务单号、配合比编号、工程名称及部位、出站时间、强度等级、原材料计量数据等。

(10)料仓应具有防雨、雪措施,且应设有足够高度的隔板,防止原材料混杂。

(11)不同规格、产地的原材料应分别储存,同时应根据任务量对原材料进行一定数量的储备。C5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规格、产地应进行标识,必要时设专门的储存场地。粗集料含泥量应<1%;细集料含泥量应<2%。对特殊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应按照合同和有关规定执行。

(12)砂、石料储存场地地面应硬化且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12.3.2审批程序

(1)资质审查:由监理、业主和商品混凝土使用方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资质、技术能力、主要生产设施和试验室设备的书面资料进行初步审查。

(2)进站检查:资质审查通过后,由监理、业主和商品混凝土使用方共同组织,联合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搅拌站实行进站检查。检查主要包括原材料储备情况,生产系统、试验系统、质保系统及供应系统的运行情况考察;对原材料进行常规抽查,对非常规项目(如水质分析、集料碱活性、外加剂、水泥化学指标、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及耐久性指标等),在监理的见证下,委托有相关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监理、业主单位根据资质审查、进站考察和原材料抽检的结果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审批。

12.4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原则上应至少与两家混凝土供应商签署供应协议,以保证施工现场混凝土的供应。

12.5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要保证服务质量,对施工现场少量混凝土的需求,不得拖延或拒绝。

12.6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12.6.1商品混凝土使用单位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12.6.2监理单位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混凝土和搅拌站进行检查。

12.6.3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对商品混凝土合格供应商实行抽检制度;监理和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查(包括站内情况的抽查)。

12.6.4为全面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在商品混凝土供应过程中,监理和施工单位应派员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管理,对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过程控制,要求搅拌站严格按经批复的配合比下料拌制。

12.6.5在商品混凝土供应过程中,如发生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将暂停商品混凝土的供

应:

(1)发现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

(2)搅拌站操作人员不按要求操作,在没有书面通知的情况下随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3)搅拌站操作人员不按要求操作,随意调整单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4)搅拌站计量系统误差较大,超过规范允许偏差。

(5)搅拌站计量自动补偿装置不能有效补偿。

(6)存在随意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加水情况。

(7)由于运输能力不足,造成关键部位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影响施工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

12.6.6对暂停混凝土现场供应的供应商,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报逐级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供应混凝土。

12.6.7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发生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将终止其供应资格:

(1)由供应商自身原因造成重大混凝土质量问题,并给工程结构安全造成隐患。

(2)以入围混凝土供应商的名义,使用其他未经审核的混凝土供应商进行现场混凝土供应。

12.7本制度主管部门为工程管理部和物资设备部,协管部门为安质环保部。

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申请审批内容

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

2.预拌商品混凝土资质等级证书。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

4.计量管理体系认证书。

5.试验室资质等级证书。

6.总工程师任职资格。

7.试验室主任任职资格。

8.管理人员数量及持证情况。

9.技术人员数量及持证情况。

10.试验人员数量及持证情况。

11.生产、运输能力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