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前十章释义

《老子》前十章释义

《老子》前十章释义
《老子》前十章释义

1.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王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帛书甲、乙本同作“恒道”、“恒名”,“恒”、“常”义同,汉时因避孝文帝刘恒讳,改“恒”字为“常”。足见帛书甲、乙本均抄写于汉文帝之前。帛书都有“也”字,今本没有。高明的校注上说,依王弼、河上公两注,“道”、“可道”、“恒道”三个“道”字,意义不同。第一个“道”字,通名也,指一般之道理。“可道”犹云“可言”,在此作谓语。“恒道”谓永存恒在之道。此道字乃老子所用之专词,亦谓为“天之道”(七十三章),“法自然”之道(二十五章)。“名”为物之称号。“可名”之“名”,在此作谓语,称名的意思。“恒名”指永恒存在之名。老子用以异于世人习用百物之名也。王弼对这两句话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也就是说只有“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才是永恒存在的。高明说;“老子把道与名作为同一事物之两个方面提出讨论,第一次指出名与实,个别与一般的区分;同时他以恒道、恒名与可道、可名,即无名与有名,阐明事物实体与现象的辩证关系。不知道他所说的“个别与一般的区分”指的是什么,如果指恒道与可道之道,恒名与可名之名,并不妥,它们之间不是这种关系,如果指的是第一个“道”字与可道之道以及它与恒道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大家可以讨论。另外陈鼓应认为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义同,在这里指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他认为第一个名与第三个名意义相同,为老子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我个人觉得陈鼓应的解释似乎更通畅一些。

甲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乙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王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关于“万物之始”还是“天地之始”,朱谦之认为应为“天地之始”,而史记中所引用的和王弼所使用的本子皆作“万物之始”。王弼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高明校注中引用庄子天地中的话“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认为庄子以“无名”为泰初之时期。“无名”为泰初之时期,则“有名”为泰初以后之时期。他认为“无名”或“无”为“道”之代名词,就如其他章中所说的“道常无名”“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无、无名同为万物之始,无即无名,无名即道。另外关于如何断句,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无名、有名合在一起,如高明校注中所用的标点

方式;还有一种是单独把无、有拿出来,名字与后面连起来读。王安石就是以无、有为读。陈鼓应认为“无”、“有”乃是哲学上的一个常用的词字。四十章上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说,这里应以无、有为读。主张无名、有名为读的人,也可在老子本书上找到一个论据,如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始制有名。”然而若以此作为本章上标点的根据,则无名犹可通,而有名则不可通。因为“始制有名”的“名”是指区分尊卑名分的名,这种名乃是引起争纷的根源。引起争纷的名,则不当成为万物的根源,所以似不宜以有名为读。

甲本:(故)垣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

乙本: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又(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

王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也有两种标点方式,王弼、孙盛之徒并以无欲、有欲为句;司马光、王安石、范应元诸家,则并以“无”字、“有”字为句。现在可以看到帛书甲、乙本勘校整理后“欲”都有“也”字,如果这两个本子都没有出错的话,应该是无欲、有欲并在一起,不能分开来断句了。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可以观其始物之妙。王注云:“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蒋锡昌释“徼”字为“求”。“常无欲,以观其妙”谓常以无欲观无名时期大道之微妙也。“常有欲,以观其徼”谓常以有欲观有名时期人类之要求也。他说:“故老子之‘常无欲,以观其妙’欲使人知无欲之为妙道,而迫于虚无也;‘常有欲,以观其徼’,欲使人知有欲要求之危险,而行无欲以免之也。”我觉得这种解释还是比较牵强。我觉得徼解释为归终的话,可以理解为,常有欲,就只能看到万物的短暂存在,一切都会消亡,而不能体会到恒道之微妙深远。

甲本: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

乙本: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王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指什么,旧注有很大的分歧。河上公注:“两者,谓有欲、无欲也。”王弼认为是指“始”与“母”,范应元认为是“常无”与“常有”,王安石注:“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高亨认为是指“有”与“无”。张松如认为是“其妙”、“其徼”。还有人认为是指“道”与“名”,即恒道与可道或无名与有名。高明觉得王弼的注比较切近本意。王注云:“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默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得而定乎一玄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

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王弼认为,老子以玄形容一种冥默无有的状态,不是确定的名称,是对道的形容,而是不可称谓之称谓。玄是一非常抽象的描述,形容其深远黝然而不可知。

2.甲本: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乙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王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按字面很容易理解,就是扬美则恶自显,举善而不善明。高明校注中又举了王弼和蒋锡昌的解释,王弼强调两者不可“得而偏举也”。而蒋则进行了无名时期和有名时期的区分,认为人类产生之后,就有名有对待了。人类历史愈久,则对待之名愈多,自此以往遂天下纷纷扰扰,再没有清静平安之日了。上面所说的美与恶、善与不善,以及后面所举的六对,都是其表现。我个人觉得王弼的理解更好一些。

甲本: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乙本:(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王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即相反又相互依存。就像苏辙所说的那样“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长短、难易、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

甲本: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乙本: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王本: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蒋锡昌云:“圣人治国,无形无名,无事无政,此圣人‘处无为之事’也。圣人一面养成自完,一面以自完模范感化人民,让人民自生自营,自作自息,能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之自完生活,即为已足。过此而求进取,谋发明,增享乐,便是多事。”这里的圣人,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道家的圣人体认自然,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摒弃名教,不同于儒家的圣人。这句是接上句而说的。既然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也就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美,

因此任何有为的事功和看似善意的教导都会招致无休止的纷争,而任自然,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最有益的做法。

甲本:(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乙本:万物昔(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本: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作而弗始”是说宇宙间万物皆顺其自然发展,圣人不造不始。第三十章王弼的注中说:“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返还为无。”“弗始”即不造作事端,立功生事,而无事、无为也。恃,与“德”通用,“弗恃”,就是不德,不以为恩的意思。如“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中的“德”即是这个意思。“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是说圣人不造作生事,亦不居天下之功。因不居天下之功,故其功永存而不灭。

3.甲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不乱。

乙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王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上与尚同。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明白,就是说不标榜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珍贵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让人民看到所欲求的东西,使人民不被惑乱。

甲本: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乙本: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王本: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所谓圣人之治,就是使人民无知无欲,甘食肚饱,强健体魄,而无愤无争,安居乐俗。这就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与儒家强调道德教化不同。后一句帛书本与王本不同,高明认为老子原意是说常使一般人民无知、无欲,常使少数智者不

敢、不为,如是则清静自化,而无不治。

整个第三章讲了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认为尚贤使民争,贵难得之货,则民为盗,见可欲则民心乱,因此不赞成有为的道德教化,而崇尚无为而治,使老百姓无知无欲,就不会有纷争,人民各自甘食美俗,返朴守醇,这样才能无不治。这也正是老子小国寡民政治思想的由来和目的。

4.甲本: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始(似)万物之宗。挫其,解其芬(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乙本:道冲(盅),而用之有(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兑(锐),解其芬(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王本: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古代“或”、“有”、“又”相通。王注云:“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冲,就是虚,古言“盈冲”亦言“盈虚”。纷,有人认为是“忿”的假借,意思是结恨。说文:“纷,马尾弢也。”弢,弓衣也,也就是弓或剑的套子。因此纷可以理解为外在的束缚或不必要的装饰。说文:“湛,没也。”也就是无也。这段话是对道的描述,道虚而其用无穷,它幽深而无所不包,像是万物的宗主。道能够自然而然地磨掉突出的棱角,去除多余的束缚,使万物沐浴在同样的光尘中。也可以说它具有玄同的微妙作用。道不可见但又似乎存在着,就像后文所说的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象是存在于帝之先。也就暗示了道是应该是自古以固存的先天地而生。

5.甲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

犹橐籥(tuoyue)与?虚而不淈(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乙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oyue)与?虚而不淈(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王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乃草制的祭物,用完就会丢弃掉。“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施,而万物自长。“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施,而百姓自养。天地和圣人并没有喜好或偏向,只是任万物自然生长,任百姓自生自养。橐籥,是指风箱。拉动它可以把风鼓入火中,使火势更旺。屈,竭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如同风箱一样,其中本空虚无物,但愈动则风愈出,动无尽,出亦无穷。天地之间正因为其虚才能够生生不息,正体现了有以无为用。对于人自身而言,也是一样,越是博学多闻,就越容易因惑而穷,不能免于偏私和纷争。不如守心之虚静,事

来则应,如此才能应变无穷。

6.甲本: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

若存,用之不勤。

乙本: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王本: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有人认为浴和谷都是欲之借字,因此是欲望之神不死。但《老子》一书中用到许多“谷”字,都是取其空虚深藏的意思。因此甲乙本德“浴”应该是“谷”的假字。对于“谷神不死”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河上公云:“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指五藏之神也。”②王弼认为“谷神”指山谷,以其虚怀无物,无形无影,处卑守静,不可名状,以喻道。③蒋锡昌认为谷指丹田,神指腹中元神,或元气。④司马光、严复、朱谦之三人认为谷和神应该分开来理解,中虚曰谷,不测曰神,或者说以其虚曰谷,以其因应无穷曰神。以其不屈愈出,永存不灭故曰不死。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为谷因其神而不死。谷指虚空之境,大之即是道。牝,为母性的生殖器官。苏辙说;“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万物而谓之玄焉,言见其生之,而不见其所以生也。玄牝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成玄英曰:“绵绵,微细不断貌也。”勤,尽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是说微而不绝,存而不可见,用之不尽。这一章是对道化生万物和其用无穷的性状进行了描述。

7.甲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乙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王本: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够久长,是因为它不自私其生,而是全万物之生,万物之生又反过来成就了天地的永生。圣人以天地为模范,虽聪明四达,但愿意卑身以尊天,无欲无为,后己以安人,不居天功为己功,然而人民能够顺自然而得以自养,其功德已经化入万物的生生不息之中,永存于天地间。正是天地和圣人的无私成就了天地的常生和圣人的永世之功。成物即是成己,安人亦能安己。

8.甲本:上善治(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

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争),故无尤。

乙本: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三个版本的第一句差异比较大,甲本是有静,乙本是有争,而王本是不争。因为后面有“夫唯不争,故无尤。”因此前面也应该是不争,意思比较明白。高明认为还有另一种解释,不是“不争”,而是“有静”,把乙本中的“争”看作“静”的假字,有静,就是取于清静。我觉得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居善地,善,犹好也。地者,下之极也。是说水好居下。心善渊,是说心好深藏若虚。关于“与善仁”还是“予善天”,高明认为仁是儒家崇尚的行为,道家视仁乃有为之表现,故甚藐视。而老子视天如道,因此应从帛书本。予善天,就是指水施惠万物而功遂身退好如天。言善信,就是言必守信。政善治,释名释言上说:“治,值也,物皆值其所也。”就是政治上好无为而治,使民自化,皆得其所。事善能,能,任也。就是任其自然发展。动善时,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与时迁徙,应物变化。”,也就是顺自然以应物。以上都是比喻水的静虚不争之德,与道接近。尤,怨的意思。“夫唯不争,故无尤”是说有不争之德,也就不会遭人怨恨。或者也可以解释为心中就不会有所怨恨。

9.甲本: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兑(锐)之,不可长葆(保)之(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乙本: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兑(锐)之,不可葆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王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zhuo)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持,握也。盈,满。说文:“揣,量也,一曰‘捶之’”已,止也。“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河上注:“言持盈不失,不如止而勿行也。”通俗地说就是满了就很容易溢出,要使其满而不溢,很难做到,也就是持盈不容易保持,因此不如趁早结束盈的状态。(不知道这样解释对不对)“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捶之锻之使其尖锐,则容易折断,不易长保。下面一句还是在说盈难持,难守,容易倾倒,贻害自身。金玉盈室,不能守住。贵富太过容易骄奢,遭人诟病,后患无穷。最后一句道出老子针对持盈不易而提出的顺乎天道的解决方式或行为选择,就是功成身退,不居功位,也正体现了上一章的不争之德。这样才能应物无穷,不会骄而自遗其咎,功止于此,不能进取。这也正说明道虚方能生生不息,其用无穷;盈则止固,不合于道。

10.甲本:(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毋疵

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乙本: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毋有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王本: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营魄,有人解释为灵魂。朱谦之认为不妥,他认为魄是形体,与魂不同。古书中有“体魄”、“形魄”之说。朱氏“一”指气,魂。抱一,则以血肉之躯,守气而不使散泄,如是则形与灵合,魄与魂合。河上公和王弼都认为营魄指魂魄。王弼注:“载,犹处也。”高明解释为“魂载魄,神归舍,形神相依,抱一守道。虚静无为,不以物累身,不以欲害神。”一就是指“道”,抱一就是守道。他认为“能毋离乎”谓其易知而难行也。尹注:“抟,结聚也”“抟气至(致)柔,能婴儿乎?”也就是说能集聚精气以致柔和,像婴儿一样精纯吗?也是易知难行,故设疑问。“涤除玄览,能毋疵乎?”是说清洗心鑒,能使其没有瑕疵吗?比喻道者,应虚静无为,不得存有半点私欲。以,用也。毋以智,就是不用智,也就是弃智。“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就是说爱民治国能放弃用智吗?老子主张不以智治国,认为“以智治国,国之贼”。“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是说耳目口鼻的启用能去雄守雌吗,也就是说能够去除这些天门的聪明敏达的膨胀,而归于朴吗?“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是说明白四达能不用知吗?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老子针对常人的世俗追求和看法与道者的深微目标之间的差别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人警醒,进而去理解道的精微。最后一句以帛书本为准,意思是道生万物,使其长足,但并不将其据为己有,不自居其功,人不见其生物,但见万物自然生长,因此称为玄德。

道德经中的成语和释义

1.玄之又玄 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处《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上善若水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金玉满堂 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5.视而不见 看它,却看不到;听它,却听不着。原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语言,说明“道”幽而不显,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后来指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用来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6.微妙玄通 微妙:精微奥妙。精微深奥而灵通的道理。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7.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10.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1.大器晚成 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12.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13.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14.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15.知足不辱 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无为思想的缔造者。老子竭力倡导无为而治,他认为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是“道”,统治者的“有为”是违背了“道”的本意,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统治者越“为”越“乱”的社会弊端。如何才能不违背“道”的本意?老子认为就是要遵循大道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就是无为政治,即一切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自然而然,不妄于过多的干预,一切顺其自然,让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真正融为一体。这虽带着浓厚的个人理想主义色彩,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坚守自己思想的独语者的顽强意志。无为思想作为老子的重要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汉初,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刘邦统治者从秦亡中接受教训,面对现实采取因势利导,轻徭薄赋,约法省刑,安定百姓,与民休息的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汉书?食货志》称“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以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故黄老思想盛极一时,可见影响之深之大,所以历史上才有“大汉”、“汉人”之说和“文景之治”。唐时,高祖李渊起兵太原,为争取社会民心支持,宣布废除隋法,只“约法十二条”。唐初几代统治者均“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宣称:“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并十分崇尚道家的“清静无为”。唐太宗说,“君无为则人乐”。魏征则说,“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有了唐代君主的无为政治思想,才有我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宋、明、清几代君主对老子“无为思想”均有过狂热推崇,但多是迷信于某些玄妙的禅学方术,而未付诸于治国实践,其所作所为也完全背离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所以多落了个国亡身败的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重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进行了创新完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方面,无不体现着无为思想的深邃的智慧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实质,如农村承包责任制、开放搞活、多种经营、黑猫白猫的猫论、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老子释义

《老子》精选释义 1、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概念,就不是永恒的概念。无法用言词表述的原初状态,那是天地混沌未开的本来面貌;已经用言词确定了的概念,那是万物的本原。经常保持虚无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幽微本质;经常保持实有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虚无与实有,这两者同出于人心却有不同的名称,都可以说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中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是怎样成为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就出现了;如果下人都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是怎样成为善良的,那么不善良的东西就出现了。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艰难与容易相互完成,修长与短绌相互比较而显现,尊贵与卑下相互倚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和谐而成乐曲,先进与落后相互追随。这是不会改变的。 3、天长地久、、、 天空和大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它们不养育自己的生命,所以能长存永生。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众人的后面,却身居前列;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难道不是用于不追求私利的缘故吗?正是由于不追求个人私利,所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4、上善若水、、、 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得道。它居处总是亲和卑下的土地,思想总是深藏不露,交往总是真诚相待,言谈总是恪守信义,从政总是维护安定,办事总是喜欢干练,举动总是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5、宠辱若惊、、、 世人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看重祸患就像看着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说受宠与被辱都要大吃一惊呢?不论得到尊宠,还是遭受凌辱,都好像遇到令人惊恐的事情。为什么说看重祸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呢?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利益;若是心中没有私念,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6、孔德之容、、、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7、曲则全,枉则直、、、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 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 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 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 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 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 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 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 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 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 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 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 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 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 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 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 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11467866.html,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老子》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国际关系学院学期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老子》带给我们 的现实意义 姓名 系别文化与传播系 班级传播学 学号 指导老师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前三十七章《道经》和后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言,相传是先秦时期老子所著。它率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等均产生了甚远的影响。而《老子》以及其所蕴含的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中又会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如果要深入的理解《老子》的哲学,做到古为今用,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其自身的内容和背景。 魏源在《老子本义》中对其有着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老子,救世之书也。”“老子着书,明道救时”,“此老子悯时救世之心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初衷是在于“救世”,那么,我们就要回到老子成书的春秋时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危机,以更好的了解《老子》。 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也就是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周公“制礼作乐”千年后,礼乐制度走到了崩坏的边缘。而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之外,孔子的儒家思想显然更加为世人所熟知,孔子从继承与发扬礼乐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西周的礼乐制度已然足够完美,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用“礼乐”来教化百姓,让社会不再动荡,国家稳定。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追求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并且站在肯定礼乐文化的立场,对传统的西周继承下来的制度加以“损益”的改制。 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则不然,他恰恰认为礼乐制度才是造成道德衰微的原因,才是社会动荡的根本。他认真的反思着人为的一切因素在文明中,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尖锐的指出了礼乐制度的危机正是其自身的缺陷所造成的。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如同他这番话的辩证思想,社会之所以产生危机的原因究其根本,不也正是人们自身自食其果吗。他认为一切的罪恶都来源于欲望,而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的思想简单朴实而又犀利,并对于制度本身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让我们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之间的作用。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伦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他的理想政府是清净无为的政府,因为人们所需要的是自由自在而不受约束的生活。但是老子又并不是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极抵抗。像林语堂所说:“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其言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其理由即为简单,盖如是则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击,因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对于儒家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以戏谑的口气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他眼里,孔子一样的圣人,恰恰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故而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心,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而当我们了解到老子思想的核心便在于对文明的批判和“无为”的思想后,我们又怎么能将其古为今用,在现代社会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呢?“无为”真的就是无为吗?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做,并不是无为,而是不乱为、是顺应客观规律、尊重自然的意思。“无为”的理解更应该是“不妄为”,所以才能无不为。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存在,我们只能顺应规律和时代的潮流,在客观条件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便是乱为和妄为。就算是“为无为”,也是要以“无为”的态度去“为”才对。而我们再看“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也是鼓励人们去“为”去做,去发挥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同时也不要去妄为,不要在欲望的驱使下违背了规律。而在当下

道德经释义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第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 既知过盈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释义】 有“道”的圣人,他们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他们大公无私,不贪名利,而以百姓之心为已心,以万民利益为至上,能热爱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万民百姓,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对于信实之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之人,使大家同归于忠诚信实。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释义】 宇宙间的品物万类,虽然复杂万端,其造化之机及运化规律,莫不过对立统一而已。“祸”,是难、凶害、灾殃之类。“福”是吉、荣贵、昌达之类。无论哪一类事物,它的变化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移。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夏至后必移于冬,冬至后向于夏,周而复始,无有休止。人类亦是此理:人在贫穷时,与人相处态度谦恭,在事业方面向上奋发,其结果,人必辅助,事业必成功。贫穷虽是福,可它无形中带着福。人若富贵,为人处世易横蛮骄傲,对事业易轻率为之,久而久之,人必厌恶,而事业必败。富贵虽是福,可它无形中隐含着祸。故《老子》第九章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与此意相通。社会变迁,仍遵循这一规律:犹如水向东流,一浪接一浪,兴了又向衰的一方转化,衰中又隐含着兴的因素。每个朝代在刚兴盛时期,必内修道德,外施仁政,处处以国事民生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待至日久,以得民富国强,执政者贪求享乐,以荣贵执权,骄肆于民,于是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酿成天下大乱。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即是此意。它将自然界里一切事物的两重性相互转化之情理概括无遗。正如《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因之老子还说“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时保持“和”的境界为佳。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注解】 小鲜:小鱼。 【释义】 常言道:善于烹调者,可以治国。大国民众,风俗有殊,三教九流,其旨各异。若一一检点,必难办到。有道之君,欲治者,不论大小,均以投之于釜,掌握好火候。不轻举妄动,而能一心一意,文烹武炼,使火候不过、不及。先后缓急得宜,则鱼虽熟,其形大小自然齐全,不会搅烂。治国者,如不知此道,恣情纵欲,妄用机智,其政察察,法令滋彰。犹如烹鱼之在釜,不慎火候,胡乱搅动,鱼肉不待熟而溃散,愈搅愈混,愈治愈乱。 第六十三章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后世主要把它归纳为?顺其自然?,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 老子《道德经》 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

《道德经》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付阳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在传统道家的典籍中,《老子》这本书是有极高的地位的。因为这本书里包含了老子以及道家的主要思想—无为。在《老子》中多次强调无为而治,比如说文中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句子都是在强调无为而治。是又有人问了,这是2000多年前的东西,今天恐怕已经失去其作用了吧。但是在我看来《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应该的大力学习的。 无为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只有一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

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指快乐的学习研究。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层意义对我们的影响。从字面上来看顺应自然发展,不争即是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和别人争个鱼死网破,最后得不偿失,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如果我们有无为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得失。那我们在生活中便会轻松许多。而且说不定我们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在《老子》的第二十二章中(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向世人宣传了他的处事的方法,那就是“曲”。何谓之“曲”,其实就是无为。从中可见无为是大丈夫应该学习的。 对于第二层意义的理解是两个字“放下”。其实无论是对现代的人还是古代的人,要做到“放下”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参照《老子》的辩证法来思考。在文中,第三十六章说“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从中我学到了要想做到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从其反向入手。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第一章 第二章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ià 下 x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 shì是yǐ 以 s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 ɡōnɡ 功 chénɡ 成 ér 而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第三章 bù不shànɡ 尚 xián 贤, s hǐ 使 mín 民 bú 不 z hēnɡ 争; bù 不 ɡuì 贵 nán 难 dé 得 z hī 之 h uò 货, s hǐ 使 mín 民bù 不 wéi 为 dào 盗; bú 不 j iàn 见 kě 可 yù 欲, s hǐ 使 mín 民 xīn 心 bù 不 l uàn 乱 。 第四章 dào 道chōnɡ 冲, ér 而 yònɡ 用 z hī 之 h uò 或 bù 不 yínɡ 盈。 y uān 渊 xī 兮, sì 似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zōnɡ宗;zhàn 湛 xī 兮, sì 似 h uò 或 cún 存。 wú 吾 bù 不 z hī 知 s huí 谁 z hī 之 zǐ 子 , x iànɡ 象 dì 帝 zhī之xiān 先。 第五章 tiān 天dì 地 bù 不 rén 仁, yǐ 以 wàn 万 wù 物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s hènɡ 圣 rén 人 bù 不 rén 仁 , yǐ 以 bǎi 百xìnɡ 姓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老子》第十五章《老子》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 的影响 【内容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玄妙高深,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但它更有价值地方,是在其人生哲学当中给予我们许多的实际教训和人生追求。老子的“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指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即使是到今天我们现代的大学生活,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 无为;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影响. 《老子》一书意深思远,其上下两篇虽只有五千言字,却包涵着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其深奥的哲学智慧,总给人以无比深刻的教训和思考,发人深省。但是,任何的哲学主张一般都是出发于普通人的普遍常识,与人民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老子其学说源于人民,且用于人民,与其说《老子》是老子的著作,还不如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老子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流露。首先,老子其人也是人民当中的一员;其次,《老子》也在不断地完善,也就可以说《老子》一书是于众人之手[②];最后,老子的思想在人民生活当中无一找不到符合这些道理的人与事。在老子

哲学体系里的天道、世道、治道、君道无不源于人道,人道即人生哲学,也就是说人民的道。人生哲学是老之哲学思想的基本,即使是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亦是先起于人的自身,其家、国、天下更是离不开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里,两次对人的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正是发现了人的劳动价值的极其重要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也正是因为人类要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所谓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保障那些作为群体基础的个体的不断地增长需求的实现;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则是不断地发现、肯定个体的需求并为之实现而不断探求和努力。满足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并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自由追求,社会就必然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老子的智慧哲学也脱离不人生哲学,而人生哲学当中最值得探究的当然也就是老子对于人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生哲学的总结运用都是植根于人类之片土地之上的。再来看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经济迅速地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正处在一个由贫弱走向富强的全面复兴的社会转型期,而大学生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但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有” 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 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 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 还 可以做多种横截面视图,都是玄的方法。司法断案要搜集多种证据互相印证,这也是玄的方法。老子把多视角的方法概括为一个字——“玄”,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这种概括,对于人们认知事物极有启发意义。 这一章结尾提到“玄之又玄”,怎样理解?我们可以把前面的逻辑构架画成下图: 这个图式的解读是: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无和有两个视角去观察,而无和有还可以各自从两个视角去观察。这两个视角是“可名”与“常名”。 可名常名 无万物之始欲以观其妙 有天地之母欲以观其徼 看来,“玄之又玄”里面还包含个“可名、常名”的道理。可名的意思是,对事物,是可以做出知识表述的。对词语的解释,给概念下定义,都属于可名。常名的意思是,可名的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需要探究,不能停留在咬文嚼字上,要变成

上善若水——读《老子解读》

上善若水 ——读《老子解读》、《老子的智慧》 刘强 这个暑假,回到阔别三年的故乡,在故乡青山绿水间,我一边默默抚慰多病的母亲,一边静静阅读有关老子的几本书。尤其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兰喜并《老子解读》一书更是反复研读,认真揣摩,感到颇有启悟。 提起老子,人们要么觉得深奥枯涩,要么觉得不合时宜。确实,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可谓“玄之又玄”,让人不知所云,连老子自己也说“微妙玄达,深不可识”。而老子的“无为”、“不争”、“小国寡民”、“不为天下先”等观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肯定被认为落伍儒腐。余秋雨在《黑色的光亮》一文中以色块设喻:“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似乎也认为老子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其实,老子并不遥远,我们也不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成语,其实都源于老子;它所体现的精神早就渗入我们的灵魂。如,天长地久、知足常乐、大智若愚、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出生入死、功成身退、被褐怀玉、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至于阐释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更是被人们常常念叨。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更是经常被人们引用。 读了兰喜并《老子解读》,我们对老子的认识更加清晰,如揩拭的明镜置于桌前。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艺术大师范曾在《老庄心解》中称之为“阴柔的进取”,颇为准确。老子的“小国寡民”也不是要倒退、回归远古时代,而是要表达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对大国争霸、战乱频仍时代的矫枉过正。 《老子》或称《道德经》,总共八十一章约七千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量用原话给每一章都取了四字标题,如“混而为一”、“至虚守中”、“绝学无忧”等。可是,等我再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时,惊喜地发现林语堂也是如此,他高妙之处在于把八十一章的《老子》又细分七篇,每篇、每章都重新拟定新鲜的标题,显得条分缕析、醒目简约。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勺”,单从老子与水的关系生发出点滴感悟。 老子的哲学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设喻做譬,给人丰富的联想和自然的启迪。如果说法家严酷似冰雪、儒家厚重似高山、墨家亲切如大地,那么道家老子就像浩瀚江海让人豁然放达。他尤其善于用“水”来说明道理。如第四章以“渊”、“湛”等水的特性来说明“道”的幽隐莫测。第二十章“惚(澹)兮其若海”比喻得道者的恬淡宁静如大海般寂寥广阔。第三十二章把天下之“道”明确比作“犹川谷之于江海”。第六十六章更提出“江海为百谷王”的论点。第七十八章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阐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尤其是第八章,林语堂标题就是“水”,我用了老子原话“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美德如水。水能使万物获益而无所争,它可以安处人们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世要能安于卑下,精神要能保持沉静,交友要有爱心真情,言谈要能坦率真诚,从政不刻意作为而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办事并不逞能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行动能顺应客观时势。正因为,能做到像水一样与物无争无夺,所以,没有差失没有过错。 在老子看来,水的特性最能体现自然无为的哲理。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万物,但却没有任何私念,它付出并不是为了索取。它圆融通达,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物赋形,与物无争。众人好高远而恶卑下,而水独处之;众人好洁雅而恶污浊,而水独居之。水不以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