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与税收差异概论

会计与税收差异概论

会计与税收差异概论
会计与税收差异概论

我国的会计改革几发展方向

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个大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变革了我国40年来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会计模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紧接着,在1993年,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修订后,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企业改组上市的需要,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7年,针对“琼民源”等事件,财政部首次发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陆续发布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借款费用、无形资产、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等16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借款费用、2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纳税调整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现金流量表等7项准则在所有企业实施,其余9项准则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或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在此指导下,于同年7月31日,以“财会函[2002] 6号”印发了《关于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政策征求意见的函》,函中指出: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精神,为深化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深化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在此背景下,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率先实施,自2002年1月1日起,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实施。该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企业和小型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它打破了企业在行业、所有制、经营方式、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界限.取代了原有的行业财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等,在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同时又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它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金融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49号”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同样,该制度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同时结合了我国金融企业的实际,旨在规范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金融资产质量,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

目前,财政部正着手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以颁布实施。

到此,我国已基本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框架(如图l—l所示),并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且,这一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鲜明的、切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计准则将与统一会计制度并存。其中,会计准则侧重于规定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统一会计制度则具体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规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报表的格式和编制要求予以统一规范。产生差异的根源: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目标与税法目标的分离

在前述的我国会计改革历程中,它所体现出的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正逐步走向与税法适当分离的道路,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显著。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为特定的会计目标服务的,而制定税法也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税收目的,因此,要探究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源,必须对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进行比较分析。

(一)会计目标的变迁

我国曾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没有什么自主财力,也没有资金使用的决策权,因而仅仅是一个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企业资金运动要依赖于国家财政,这时的财务与会计都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和财政管理,二者相结合在一起,难分彼此。”正所谓“会计服从财务,财务服从财政”。即由国家制定高度集中统一的具体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而这一切都是服务于国家财政管理的需要,通俗地讲,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为了组织国家的财政收支、实施财政管理而算账、报账的。尽管后来我国进行“利改税”的改革,企业与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单一的上交利润向缴纳税金和税后分红的模式转变,税收收入逐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税收法律法规的建立也在逐步推进。但在开始,由于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所行使的所有者职能与以社会事务管理者身份行使

的税收管理职能和会计事务管理职能未能严格区分,仍共同存在于财政管理职能之下,因此,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与税法保持了较高程度的统一性。

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序幕的拉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逐步分离,企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主体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企业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各相关利益者从自身决策、管理、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的内容、结构、质量特征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会计信息作为商业交流的语言,其国际化的外在需求日趋强烈。因而,作为规范会计核算的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其目标,并围绕新的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二)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的分离

在会计规范改革的同时,我国也加快了税制改革和税法建设的步伐,先后于1991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1993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并于次年发布其实施细则;于1993年、1994年,通过授权立法,由国务院发布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几个主体税种的暂行条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征了包括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筵席税、房产税、屠宰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关税等24个税种,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实体税法律法规,并于2001年和2002年修订了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征,因此国家税收的取得和稳定增长必须依靠法律作为保障。制定税法的总体目标是规范税收分配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通过公平税负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的运行。那么,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关系?早在会计改革之初,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陆兵女士就明确提出:“我们认为,由于会计与税法的规范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如果强求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一致,不利于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况且,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也还处于健全之中。因此,我们倾向于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适当分离,当进入新一轮会计改革时,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先生进一步肯定了两者间的差异:“我们一贯主张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相分离,因为两者属于两个体系,不能混为一谈……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由此可见,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我们固然不能因此而割裂会计规范体系与税法问的联系,并且还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会计核算仍是税收征纳的必要基础和条件,查账征收仍是主要的税收征收方式,但更重要的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将会产生并长期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这将是不可回避、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基本会计原则,其内涵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或外在形式有时是不一致的。例如,企业采用合同方式约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收款日期和收款金额,从形式上看,销货方持有一项依法索取收入的凭据,但实质上,在约定的收款日并不一定能够有全部约定经济利益的流入。又如,企业试销一批商品,从形式上看,企业已将发票、提货单等索取货款的凭据提交给对方,但实质上,交易双方一般都会在合同中附加上试销期内可退货的条款,在试销期内销售能否实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按照交易的法律形式立即确认销售收入,就不能如实反映交易的真实面目和结果,也就难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相关信息。

在会计核算中,还广泛存在着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后,是将其结果确认为收入要素的变动还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等方面的选择,所有这些,都应分析并依据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在新《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中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且这一原则贯穿于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之中,是会计规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然而,税法在确定计税依据时,总体上并不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是因为,对一项交易和事项的把握,尽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予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要较多地利用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如果将财务

人员专业判断的结果作为计税依据,税法就不能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和确定性,税收征纳的随意性现象则会滋生和蔓延,纳税人利用其“判断”延迟纳税甚至不缴、少缴税款的现象也就难于遏制。因此,税法必须更多地考虑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且在这些法律形式的基础上凸现税收的强制性特征。

税收与财务的谨慎性原则

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必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应收款项可收回程度如何?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存货发生跌价的可能幅度多大?如此等等。对此,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要求财务人员就现有的经验和资料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并且在运用专业判断时应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性,以便不虚夸资产或收益,也不人为压低负债或费用,从而向投资人、债权人等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既然谨慎性原则或稳健性原则根植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稳健经营、规避风险的客观需求,在会计计量中实际运用起来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但只要运用得当,它并不会妨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似,谨慎性原则同样难于应用到税法中来。国家设立的每一个税种对什么征税,如何征税,应是明确的、确定的,税法对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的规定具有高度的刚性,它不容许掺杂纳税人主观的谨慎性估计,同时,税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税收利益不能用来承担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因而,我国税法对诸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的税前扣除比例等作了严格规定,对纳税人实际发生的财产损失一般均要求在实际发生时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直接转销;对计税收入的确定则以是否获取索款凭据以及索款凭据中标明的销售(营业)额作为依据,而不依据会计人员估计可能实现的收入。“稳健性原则认为,根据财务会计准则,费用和损失应在实际发生前即予以承认。因此,财务会计倾向于使用取得所得时发生费用的合理估计数。然而,税收会计规定强调在计算税收时的客观性。税收的客观性对保证税收的征收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我国也在制定一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税收政策,借鉴了谨慎性原则中所包含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但两者不同的是,税法不可能像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那样将谨慎地选择会计政策、作出会计估计的权力交给企业,就同一类纳税人而言,税收政策仍是统一的、设限的、保留必要审批条件的。

税收与财务的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是会计核算中对资产计价所使用的传统计价方法,所谓历史成本是指购置、建造某项资产时所实际花费的成本。新《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款明确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历史成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主流的会计计价基础,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原始交易凭证、记录作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正如著名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所说的:“历史成本或投入成本的客观性并不是一个公式或传统惯例的结果……这种规定是不可能动摇的,它们受到各种人士的普遍理解,并且得到基于上述同样特征的法律认可和支持。”有的会计学者还提出,历史成本计价具有相关性,有利于评价资产保管者责任的履行。井尻雄士就曾指出:①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他们过去的经营活动的质量,而历史成本与过去经营活动是相关的。②历史成本在各个方面对企业产生实际影响,如应税收益和成本合同中均使用历史成本,这种现实环境使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忽视历史成本。但历史成本也有其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在此基础上计量的资产价值只能传达一个历史信息,而不是有关资产的现时价值乃至未来价值变化趋势的信息,并且,在资产被使用或消耗后以其历史成本与现时收入相配比后的经营成果缺乏方法和时间上的一致性。因而,许多会计学者提出了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会计计价基础和方法,以期对会计计价方法加以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在奉行历史成本作为期末资产计价基础的同时,融合了一些其他会计计量属性,并在此过程中同样加入了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款中随即又规定:“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目前,我国已采用的会计计价方法有成本与市价孰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等方法。而当资产的市价、可变现净值或收回金额高于成本,产生了尚未实现的或有收益时,则不予预计。

与会计计价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历史成本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正是税收征纳所需要的核心要素,因而在实体税法中,历史成本成了最主要、最坚实的基石,历史成本成为确定计税成本最客观、最清晰的落脚点。也只有坚持历史成本原则,才能做到纳税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最大限度地约束计税的主观性、随意性,维护税收的确定性原则,保持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机制,不需要征税主体随时随地对应税基础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在实体税法

尤其是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只有发生纳税人接受抵债资产、盘盈资产、接受非货币捐赠且对方未能提供资产价值证明等情形时,方可对资产按合理的重估价(现行市价、重置成本等)入账。或者,如果纳税人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且投资人已对投出资产视同销售确认了转让所得或转让损失后,方可对所接受投资的资产按评估确认值等公允价值入账。也就是税,税法中对资产计价采用历史成本以外的计价属性进行了列举式的严格限定,并且计税成本一旦确定以后,通常保持不变。除此之外,纳税人在申报销售(营业)成本、计算投资转让净收益、计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长期资产摊销额、申报财产损失等项目时,均以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基础。

税收与财务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

众所周知,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则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管其是否应属于本期。在存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会计核算坚持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它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与实际归属为标准,从而能够更为合理、有效地确定不同会计期间的收益和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尽管此原则也曾遭到某些方面的批评,但它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地位并未受到动摇,

我国税法中在许多方面也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尤其是在确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时。例如,在流转税法规中,都将“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或“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在制定税前扣除办法时也充分考虑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不过,我国税法中在确定计税收入和税前扣除金额时,适度引用了收付实现制原则。这在我国是如此,它国亦然。例如,美国国内税收法允许采用以下四种会计方法:

1.收付实现制;

2.权责发生制;

3.法令允许的其他方法(指特定情况下的方法,如长期建造合同中的完工百分比法、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 4.所得税允许的上述三种方法的结合

税法中之所以采用一定的收付实现制,一是因为从税收征管的角度上看它更为简便、直观;二是它与纳税人的现金流量挂钩,能保证在纳税人有支付税款能力时即对其完税。我国税法在确定转让不动产的营业税纳税义务时间时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尽管纳税人收取的预收性质款项在会计上要记录为“预收账款”或“递延收益”。在税收扣除方面,税法规定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前准予扣除的工资薪金、广告费用等项目金额时,不是完全基于其应付数,而是在特定情况下根据其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税前扣除纳税调整的基础。类似的情况在后面章节中还将给予进一步的对比。需要说明的是,税法在采用收付实现制时,确定计税收入或计税成本的并不一定是现金形式,只要能以现金计价即可。例如,纳税人在以物易物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时,收到对方一项实物资产,便应按该项实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和计量换出资产所实现的收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税法从总体上不赞同纳税人进行估计,避免在税法执行中带有不确定成分,但当税法需要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进行选择时,如果选择前者对国家税收利益有利,哪怕运用起来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纳税人或税收征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税法也不会有过多的顾虑。例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这里的“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显然是要靠会计估计来确定的。

税收与财务的配比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九款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此即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早在1940年,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其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第一次提出配比原则:“某一特定时期的收入应当同与取得该收入的产品相关的成本相抵减。”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如果说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一个确认原则,那么配比原则则主要是一个计量和计算原则,当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收入、成本和费用等会计要素进行会计确认后,再进一步地运用配比原则将一定时期、特定产品或项目、特定部门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比较,以揭示相应的经营成果。

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一般可归纳为三种方式:(1)直接配比。即按因果关系将费用与其直接对应的产品收入或劳务收入相配比,如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的配比。(2)间接配比。它将为形成多项收入而发生的某一共同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系统而合理地分配计入不同产品项目的成本之中,如折旧费用在不同产品制造成本间的分配。(3)期间配比。它将一些与当期特定收入无直接对应关系、但又是获取这些收入所必不可少的费用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且与当期收入进行配比。例如公司管理部门的工资、办公费用等。

税法中规定,在确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和金额时也应当遵循配比原则。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其应配比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内涵和实际运用的结果与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具有较大的差别,表现在:

1.由于会计核算奉行稳健原则和不完全的历史成本,因而将提取的诸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计入管理费用进行期间配比。而税法坚持应纳税所得额是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与这些收入所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相抵减后的结果,恪守历史成本原则,因而上述一类的会计期间配比需作纳税调整。

2.会计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配比计算的结果,而税法中由于采用了适度的收付实现制,它不完全是以会计学意义上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比较计算,因而应纳税所得额往往不等于会计利润。

3.会计核算中,为了分别核算不同产品或不同业务分部、不同地区的经营成果,需要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在不同产品或项目、不同分部、不同地区间进行合理分类、分配和归集。税法中的配比原则不仅表现在这些方面,它还要同时遵循“相关性原则”,这里的“相关性原则”完全不是会计原则中的决策相关的含义,它是指“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因而,税法中首先是区别不同项目的税收待遇进行分项或分类配比。例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内投资收益由于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境内投资损失也只能由投资收益补偿,不足部分视为与生产经营所得无关的损失,不得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次,税法将赞助支出、担保支出等视为与应税收入不相关,因而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

4.《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更正》中规定,企业按规定变更会计政策时,如果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并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在纳税处理上,纳税人不得因会计政策变更而调整以前纳税年度的应税收入和应纳税额,也不得因此而调整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

会计准则还规定,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可见,会计准则中本着重要性原则(一般以某项交易事项金额占该类交易事项总金额的10%及其以上为标准)来确定某项收入或成本费用是在前期还是在本期配比计算,而税法则不采纳重要性原则。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本书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清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税法对纳税人因工作失误而多缴或未缴、少缴税款,不因为其金额小,就可以直接作为本期事项处理而免予计算纳税人应得利息或应缴的滞纳金。在“国税发[1994]132号”文中规定,税务部门查出的以前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按被查出年度的适用税率补征企业所得税。在“国税发[2000]84号”文中规定:纳税人某一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由此可见,对于因工作失误导致的计税差错,税法中要求不分金额大小一律并入发生差错的前期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5.会计核算中由当期收入所扣除的成本费用是按照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而税前扣除金额则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简易配比计算方法,二者间的具体差异将在第三章中讲述。

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税收政策是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有关征税的各种原则与确定纳税人纳税义务的方法等,而会计政策是指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规定的有关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原则与方法等。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分属不同的领域、基于不同的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因而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现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

(一)关于资产方面的差异

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予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税法上对资产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资产的入账价值。会计上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通常按实际支出或实际价值作为各种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上虽也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除按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外,有时强调按完全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与会计上形成差异。如企业接受投资、接受捐赠取得的旧固定资产及盘盈的固定资产,会计上均按实际价值入账,税法上则要求按完全价值入账;取得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如含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会计上这部分债权性支出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而税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不作为投资价值入账;以债务重组方式或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取得资产,会计上一般按原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入账,而按税法要求一般应按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入账,等等。

2.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会计上出于谨慎考虑,通常强调加速折旧与提前摊销资产,而税法上出于保证财政收入考虑,通常要规定一些限制性条件。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规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残值估计、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等都由企业自主决定,而税法上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与税法规定不一致,计税时应按税法规定调整;无形资产,如没有合同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会计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应超过十年,税法上规定摊销期限不得少于十年;待摊费用,会计上规定如果待摊费用的项目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上强调应按规定期限如实摊销;待处理财产损失,会计上强调期末必须处理完毕,税法上强调应报经批准后处理,未经批准不得处理,等等。

3.资产的减值准备。会计上规定期末应对各种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发现资产减值或贬损应计提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而税法上只承认坏账准备,对其他的各项减值准备均不予承认;即使是坏账准备,对估计的方法、比例与范围也作了较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4.资产的收益处理。如投资收益,会计上对与投资相关的收入要求区分不同情况,有的作为收回债权处理,有的作为收回投资成本处理,有的则作为当期损益处理,而税法一般都要求作当期投资收益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纳税。

(二)关于负债方面的差异

会计上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现行规定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

1.放弃债权。会计上规定对债权人主动放弃的债权或者债务人无法偿还的债权,作为债务人的企业应按账面价值转为资本公积,作为增加所有者权益处理,而按税法规定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并按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2.预计负债。包括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会计上要求企业应按照规定项目和确认标准,合理地计提各项很可能发生的负债,税法上坚持实际支付原则,不予确认很可能发生的负债。

3.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汇兑损益和其他借款费用。对于长期借款费用尽管会计上和税法上都要求划清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界限,但具体的划分范围、时间标准、数额确认等均有差别。就范围而言,会计上只限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税法上包括购建固定资产、购置无形资产和借入资金投资的借款费用;就时间标准而言,会计上强调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准划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而税法上以资产“交付使用”为标准划分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就资本化的费用数额而言,会计上强调必须按实际投入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金额和规定的利率计算确认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税法上对此并无明确的要求。

(三)关于所有者权益的差异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点:

1.接受资产捐赠。会计上规定内资企业接受现金捐赠和非现金资产捐赠,按确认的价值直接作为资本公积入账,前者记入“接受现金捐赠”项目,后者记入“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项目,外商投资企业按确认的价值先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期末按规定计算应纳所得税并结转资本公积,税法上内资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是否应纳税不甚明确,对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明确规定接受时不纳税,待接受的捐赠资产出售或清理时再按规定计算纳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都应按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2.转增资本。会计上企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只需按确定的金额直接转账,而税法上对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所得的部分,还要求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四)关于收入的差异

会计上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税法上的收入因税种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收入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的口径和收入的确认两个方面。

1.收入的口径。现行会计与税法关于收入的口径大致存在三个层面上的差别:第一层面是一般含义上的差别,会计上的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税法上的收入对于流转税来说与会计含义基本相同,而对于所得税来说则完全不同,如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七项,属于广义的收入概念;第二层面是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服务收入上的差别,会计上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服务收入都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税法上的应税收入既包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还包括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确认的应税收入,如现行增值税规定的八种视同货物销售行为应确认的应税收入以及会计上大量的非货币性交易和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税法规定应确认的应税收入等,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也都有视同销售的规定;第三层面是销售额的差别,会计上的销售额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价款,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而税法上的应税销售额一般包括价款和价外费用两部分,其中价外费用部分包括代垫款项和代收款项等多方面的内容。

2.收入的确认。会计上规定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劳务收入的确认应区分当年和跨年劳务、劳务的结果能否可靠计量、劳务的成本能否补偿等情况,而税法上通常根据交易的结算方式确认应税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般不顾及会计上的确认标准。

(五)关于费用的差异

会计上的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项目。

1.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产品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中的工资及按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项目,会计上按实际发生额计列工资及相关费用,税法上企业所得税规定,纳税人的工资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应按计税工资及按计税工资计提的相关费用扣除。

2.营业费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广告费、宣传费和佣金支出等项目。会计上对这些项目按实际发生额列支,税法上或者明确规定不得扣除,或者规定按限定标准扣除。

3.管理费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业务招待费、保险费、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等项目。会计上对这些项目均按实际发生额列支,税法上或者规定扣除限额,或者强调必须有相关证明方可扣除,否则不得扣除。

4.财务费用。会计上一般按实际发生额列支,税法上通常只能按合理的标准并依据相关证明扣除。

(六)关于利润的差异

会计上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税法上的会计利润一般指利润总额,而作为计税的利润则是指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与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差异,除以上五个要素存在的差异外,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

1.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指会计上作为利润要素在营业外支出中按实列支的赞助费、捐赠支出、罚款、罚金、滞纳金支出及与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支出等项目,这些项目在税法上或者明确不得扣除,或者规定只能按限定标准

扣除。以捐赠支出为例,会计上按实际捐赠价值列作营业外支出,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规定,需要先区分货币捐赠与实物捐赠、公益救济性捐赠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直接捐赠与间接捐赠、限定比例内捐赠与限定比例外捐赠后,再确定是否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等流转税以及是否准予所得税前扣除及准予扣除的数额。

2.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指会计上已计入利润总额而按税法规定可以免予征税或不需征税的项目。主要有“三废”产品利润和国债利息等单项免税或不征税利润(收益)、其他单位分来不需征税的税后利润、所得税前追加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等项目。这些项目按税法规定均可在会计利润中依法扣除后再计算征收所得税。

以上只择要地论述了现行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事实上实务中会计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的具体差异远不止这些。就差异的性质而论,任何一种差异不是为永久性差异就是时间性差异。这两类差异的存在,不仅影响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而且影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核算,深究起来还可能影响房产税、印花税等其他税种的计算与确认,同时对会计核算必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当前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当十分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税务与财务不一样的特征

(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经验证的现代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范式是‘政府、经营者与注册会计师共享’,即: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经营者享有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由注册会计师来监督经营者对一般通用会计规则的遵循和对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中国现代企业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确定了符合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中现代企业该项合约安排的一般范式的基本框架,即采取‘政府、经营者与注册会计师共享’范式。”我国新《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家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有必要对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作出统一规定,对主要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报表的编制予以规范。但这种统一规范不应剥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应享有的理财权和会计政策制定权。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一步厘清和理顺通用会计规则与剩余会计规范制定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新《企业会计制度》第三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进行原则性规范的前提下,较之于原行业财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赋予了企业更多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决定权。例如,企业可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后,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其次,企业可自主合理地作出一系列会计估计,如企业可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再次,将若干确认和审批资产损失的权力交由企业权力机构。最后,在对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有关规定中还贯穿了重要性原则,企业可针对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税法:高度的统一性和确定性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法建设是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其中的“合理分权”是在将主要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的前提下,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它绝非是指纳税人可拥有自由取舍和裁量税法规定、自主确定计税规则和方法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法在其有效范围内具有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特征。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将一部分社会产品或一部分既得利益从纳税人手中转变为国家收入的再分配手段;从性质上看,税法也就属于义务性法规,它的突出特点是强制性、确定性,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它所规定的行为方式明确而具体,不容许任何机关和个人随意改变或违反。同时,只有税法提供确定的行为标准,才能判定纳税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的要求,对违反者强制地改变其涉税行为,同时对税收执法权力也给予规范和约束。为了体现和保持税法的统一性与确定性特征,一方面,我国税收程序法(如《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收实体法中对各税法构成要素进行统一规定,严格要求纳税人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另一方面,对税额计算中需要即时即地作出判断和结论的交易和事项(如财产损失金额及其处理等),税法或是强制要求纳税人必须报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或是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征收,或是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依法确定计税依据,如此等等。这样,就极大限度地控制了纳税人对应纳税额、纳税时间的自由裁量权。

税务与财务功能性差异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选择的规则——在我国还表现为行政法规的形式,其终极目标在于引导、约束、规范会计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种社会性选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集体博奕的结果,同时它要兼顾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即如前所述,应使经营者享有一定的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首要功能是规范、统一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释放不可能是无度和无序的。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必须将会计政策选择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体的会计选择如果不是建立在严密的约束机制之下,其结果可能会是滥用“职业判断”,从而为会计造假大开方便之门。会计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修订前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会计准则中较多地引用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但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不成熟,资产二级交易市场还不发达,加之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鉴证能力还差强人意,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利用所谓的“公允价值”来操纵盈余。在修订后的上述会计准则中,便尽可能以资产“账面价宜”代替“公允价值”。这也说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目标与功能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方面的质量,但当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不可兼得时,可靠性应是优先考虑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在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前提下,指导和组织会计核算。鉴于大中型企业与小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繁简程度不一,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及影响程度不一,会计信息的外部需求不一,我国拟专门为小规模企业制定一套会计制度,以方便其会计核算,降低小规模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成本。另外考虑到金融企业的特殊性,我国制定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下的企业,其会计活动过程没有本质差别,完全可以统一的会计制度来指导和组织其会计核算,而且这样做会更富效率。

税法的首要功能在于组织财政收入,体现国家意志和最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意志。那么,同样是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税法从社会利益实现与否的角度,从是否有利于税收征管和反避税的角度,要求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将换出资产视同销售。税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在公平税负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既要考虑“公平”,又要兼顾“效率”。与此功能相关的,税法可具体到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的纳税人,具体到不同的征税范围和征税对象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它通过制定一系列鼓励或限制性的税收政策引导经济活动的运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收入再分配。集中体现在:在计税依据和税率的规定方面,详细地列举了哪些收入属应税收入,哪些属免税收入;不同的收入如何适用不同的税率。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金额方面,详细列举规定哪些项目可以扣除,哪些项目不可以扣除;哪些项目的扣除金额受限额限制,哪些不受限额限制,个别项目按规定还可加计扣除。在投资收益方面,也区别持有收益与股权转让收益、境内投资收益与境外投资收益,根据投资政策导向规定不同的涉税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等,亦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定不同的折旧政策,如此等等。

税收与财务要素分类差异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对收入、成本和费用要素的分类上存在明显差异。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评价和预测价值,财务会计报告传达的信息要明确划分企业的核心收益和非核心收益,分别按经常性项目和非经常性项目披露利得和损失,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识别和评价企业收入、收益的稳定性,判断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加以预测。1999年,由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组成的G4+l发表了一份颇有影响的研究报告,其推荐使用的财务业绩报表中将企业损益分为三大类:“经营收益”、“理财收益”和“其他利得和损失”。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中也以收益实现的稳定性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归为“收入”要素,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归为“成本和费用”要素。而将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归为“利润”要素,并要求在利润表中分别列报。

税法中的“收入”概念的外延则十分宽泛,涵盖了上述会计收入和利润要素中的非正常收入或收益项目。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收入总额就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等。税法将会计成本和费用以及会计利润要素中的非经常性损失和支出统称为税前扣除项目。税法对收入和税前扣除项目的进一步划分主要不是以收入的稳定性为标志,而是根据税收的不同待遇和税收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其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要研究税收与财务差异

对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差异,既为广大纳税人和财务人员所关心,也为税收征管工作者所重视,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机构和部门而言,比较、分析、研究二者间的差异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防范过失性的少缴、不缴税款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分离后,很容易在以下两大方面导致纳税人少缴、不缴税款。首先,在收入确认与计量方面,会计上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确认为收入,而税法则要视同销售;会计上要按稳健原则计量收入,对一些特殊事项不作为收入的组成部分,而税法则要按规定完整地确定销售额或营业额;税法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常在先,而会计收入的确认时间通常在后。其次,在成本费用和支出方面,一些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可作抵减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会不得扣除或要作超限额调整。虽然纳税计算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但上述会计核算业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本身并不能直接向财务人员传达计税的信息,需要运用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动地进行涉税处理。对于此类差异,如果纳税人把握不清,当实际遇到其中某些事项时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涉税处理,则会导致过失性的少缴、不缴税款。虽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差异有很多属于时间性差异,但是,“因为货币有时间价值,过早的费用扣除会降低应纳税款的时间价值。在不正确的年度扣除费用,以便获得相对较高的边际税率的好处,减少应纳税额”,这种行为同样会招致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等方面的损失,从而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有助于企业避免重复或多缴税款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大量时间性差异,这种差异也很容易导致纳税人重复纳税。如前所述,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往往先于会计收入确认时间,纳税人如果在前期已对某一交易或事项作了计税处理,当收入确认的条件成立并作会计收入记录后,纳税人不可再将该部分会计收入进行纳税申报,这是其一。其二,虽然税法中要求纳税人要对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收入或收益的交易或事项必须予以计税,但与此同时,税法所认可的此类交易或事项中取得资产的计税成本也相应高于会计核算中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纳税人在以后使用这些资产时,以会计核算的资产入账价值作为结转成本或计提折旧及分期摊销的依据,忽视对应纳税所得额作合法调减,自然会导致企业所得税的重复缴纳。其三,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会计收入或收益会高于计税依据。例如,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并非税法中要求补税的投资收益;又如,税法中存在大量的收入差额或净额计税的规定,对部分收人给予免税的规定,等等。由此可见,纳税人系统地掌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问的差异,也是获取和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需要。

另外,税法在税前扣除方面所规定的诸如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特殊政策,也是值得纳税人加以关注的。

三、有助于企业改进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核算形式

通过对比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差异,必然促使纳税人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在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发生以后,由谁负责识别和处理这种差异?第二,针对这些差异,如何通过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手续,使二者间的差异得到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第三,由于一些时间性差异所带来的纳税调整过程可能波及若干个会计期间,应通过何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帮助企业记录、调整和申报这些差异?第四,税法中对纳税人会计核算有些特殊要求,如果纳税人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会产生不利的纳税影响。例如,如果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兼营不同营业税税率的应税劳务,则必须分别、准确核算各自营业额,并分别使用规定票据;否则,从高适用税率。那么,企业的会计核算形式如何顺应税法的这些要求呢?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改进和完善会计核算形式及技术手段。

四、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分离后,对广大税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征管和稽查能力产生了新的要求:在税收征管手段方面,例如在纳税评估工作中,应考虑这种差异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税收稽查工作中,要针对这些差异调整稽查工作程序和方法;在征管制度建设中,应对纳税人报送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容、纳税信息的报告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帮助和促进纳税人建立纳税方面的管理制度。因此,把握好二者间的差异,不仅对纳税人极为重要,对税收征管工作者而言也具有现实意义。

五、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协调二者的差异,并降低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成本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制定部门对二者间的差异也应予以深入的比较研究,其积极意义首先在于使二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更加明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差异己是大势所趋,但这种差异应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而不是牵强的、各自为政的,更不是差异越多、越大越好。那些无所谓的差异、或缺乏说服力的差异,只能加大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征管成本。其次,二者间差异的界限和度量应是确定的、明晰的,政策制定部门应对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模糊不清、定量标准难以把握、差异调整会各执一词的地方,通过不断的制度变革,解决其间

的矛盾和问题。反之,轻视甚至放纵这些问题,二者间的差异成了“灰色地带”,就很有可能降低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的质量。

一般商品销售收入—企业收入的确认

企业收入的确认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上述四条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其中,“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一个实质性前提,所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报酬,是指使用或转售商品所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所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是指由于日后商品贬值或购货方造成商品损坏、报废等而导致的损失。“主要风险和报酬”是相对于“次要风险和报酬”而言的,如果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些相关的程序、附加条件等构成了完成一项销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其为“主要风险和报酬”,正是这一因素往往导致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之间产生差异。另一个条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是一个实质性的结果,这里的“经济利益”既可是货币性利益,又可是非货币性利益。

由此看来,企业销售商品业务活动中,移交货物、开具销售发票、订立合同等法律形式并不直接构成确认会计收入的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分析一项销售是否在实质上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

税法在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时,为了保持其应有的确定性,不但不是“实质重于形式”,反而往往是“形式重于实质”,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索款凭据”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是:“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款凭据的当天。”该条例中又按销售结算方式作出不同具体规定,其中,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在税收征管实践中,上述“索取凭据”一般被理解为开具销售发票、已经购货方签收的提货单等。从法律形式看,它们是销售方向购货方索取货款的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凭据。

2.重“合同”

《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均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3.重“结算手续”

上述二暂行条例中均规定: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重“物的移动”

(1)上述二暂行条例中还规定: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在实务中,如果发出货物的时点先于合同约定的交货时点,则以货物发出时点为准确认纳税义务;反之,如果发出货物的时点晚于合同约定的交货时点,则按合同约定交货时点确认纳税义务。

(2)《消费税暂行条例》还单独规定: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我国适用境内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未对一般商品销售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也未分别结算方式规定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税务工作者通常认为其与流转税法规中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或认为既然流转税法规已作规定,所得税法中没有必要再作重复规定。但这些理解均非出自权威性的书面解释或规定,仅可认为是一种推定。由于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并不相同,且由不同的实体法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税制改革和税法建设中,有必要明确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以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分歧。

会计收入的计量要求体现的谨慎性原则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共同接受的金额确定。但当企业预计商品销售后只能有部分经济利益流人时,只能计量该部分收入金额;当预计全部经济利益均不能流入时,会计收入为零。

税法出于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以及保证税收征管的刚性,不以税收利益去承担纳税人经济活动中不确定事项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税法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衡量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而不是站在单个纳税人的角度去考虑经济利益的流入程度。当企业将商品销售给购货方后,如果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能形成了购货方的进项抵扣;只要购货方购得了商品,不管它是否向销售方支付货款,均可在使用商品后结转成本或增加费用。从这个意义上出发,税法要求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成立后按照索款凭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金额完整地申报销售额。例如,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中明确指出:一般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时限开具专用发票,不得提前或滞后。对已开具专用发票的销售货物,要及时足额计入当期销售额计税。否则,一律按偷税论处。

税法中的计税收入包含的价外费用

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均规定,作为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税依据的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所谓价外费用,是指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

而上述价外费用在会计上则有不同的核算方式:

(1)手续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运输装卸费等通常被记录为“其他业务收入”,不作为一般商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来处理。

(2)补贴、奖励费、违约金等通常记录为“营业外收入”。延期付款利息收入则贷记“财务费用”。

(3)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因而代收款项通常被记录为“其他应付款”。

(4)企业销售商品时为对方代垫款项一般被记录为“其他应收款”。但税法规定代垫款项中只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方可不作为销售额的组成部分:

第一,承运者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

第二,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流转税税法规定:上述价外费用只要是随同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而向购买方收取的,无论其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商品销售的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税法之所以要作出如此刚性的规定,是因为如果只将销售价款部分视为销售额征收流转税,而对价外费用不征税,则纳税人就有可能将销售价款转化为价外费用来收取,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仍须说明的是,在所得税税法中,在规定应税收入时也未涉及价外费用这一概念。不过,除代收款项和代垫款项外,上述大多数价外费用的会计处理只会对所得税应税收入分类产生影响,对最终应纳税所得额影响不大。即使挂作“其他应付款”的代收款项,在超过规定时间不支付后,也将被调整为应税收入对人应纳税所得额。本章后文还将进一步对此予以说明。

关于销售折扣与折让以及销售退回

销售折扣分为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销货方)为鼓励债务人(购买方)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减让;商业折扣是由于购买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销售方给予对方价格上的优惠。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在会计制度中规定:(l)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财务费用。

(2)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收入。

(3)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未直接规定商业折扣的处理方法,不过,基于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和条件,从折扣发生的原因上看,其处理方法应比照销售折让。

(4)企业已经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应当冲减当期收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及以前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退回的,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告有关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数额。

税法在处理上述业务、确定流转税计税销售额时,再次突出了重视“形式”的特点。

(1)对于商业折扣(税法中称为“折扣销售”),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是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2)对于现金折扣(税法中称为“销售折扣”),规定一律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后再计算增值税。

(3)对于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业务,包括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销售退回,如果销售方已向购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以下规定办理:

购货方在未付货款并且未做账务处理的情况下,必须将原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主动退还销售方。销售方收到后,如果销售方已将记账联作账务处理,可开具相同内容的红字专用发票,将红字专用发票记账联撕下作为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凭证。未收到购买方退还的专用发票前,销售方不得扣减当期销项税额,不管其在会计核算上是否作冲减销售收人处理。属于销售折让的,销售方应按折让后的货款重开专用发票。

在购货方已支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售方,作为销售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售方在未收到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也不得扣减当期的销项税额。

如果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销售方销售时未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已记录了会计收入,会计核算上应作冲减报告期(即上年度)会计收入处理。在流转税应税处理上,如果当初开出普通发票,也应要求对方退还发票或按规定开具红宇发票后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即使当初未开发票,仍应冲减退货当期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不难发现,税法如此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销售方按减除折扣、折让或退货金额以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购货方却按未减除折扣、折让或退货金额的原购货金额及其进项税款进行进项抵扣。

针对上述差异,企业应注意在将商业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冲减会计收入的时候,如果相关发票的开具、处理不符合税法规定。则不得冲减销项税额。

在确认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时,关于商业折扣能否从销售额中扣减的问题,企业所得税法规中规定了与确定流转税销售额相同的条件和方法,对不符合条件的商业折扣应作纳税调整。对于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可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折扣与折让”一行填列;对于销售退回,“国税发[2003]45号”文中规定:“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只要购货方提供退货的适当证明,可冲销退货当期的销售收入。”因此,在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按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销售退回金额而非会计核算中的销售退回金额在该表“销售退回”一行中填列,上述二行金额均可在计算“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时减除。不过,由于新会计制度中取消了“销售折扣与折让”会计科目,因此在填报上述两行数据时,需要从当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记录中分析计算出正确的数额。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年度所得税申报表”中,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直接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后,以净额直接填入“本年销售(销货)收入净额”一行。对于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会计核算中冲减了报告期(即上年度)的会计收入和销售成本,税法对此则不予确认。在纳税申报时,应相应调增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在发生销售退回的本期,由于会计上不再确认收入和成本的减少,故应调减纳税。

存在差异的典型交易事项及其纳税处理

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类常见的存在差异的交易事项,并作出及时而恰当的纳税处理。

(一)销售合同中附有购货方在规定条件成立后有权退货的条款,而销售方在销售时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例如,销售方销售的是一种试制的新品,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了一个试用期,在该期限期满之前,只要未出现人为损坏货物的情形,购货方均有权退货。在这项交易中,销售方必须待试用期满,退货这一不确定因素消失后方可确认会计收入。

(二)附有重要安装、调试协议的销售。企业在销售机械设备时,购货方通常会要求必须在对所购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付讫价款。因此,在这项工作尚未完成之前,销售方不应确认收入实现。

(三)可调配已发出商品的销售。企业在将商品发给诸如经销商、中间商后,如果在协议中规定,销售方有权根据市场行情对发出商品按原价在经销商或中间商之间进行相互调配、转移或退回,则说明发出商品在未经经销商、中间商售给用户之前,销售方仍保留对商品的控制权,因而不符合销售成立的条件,不应确认会计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基本知识

一、 企业会计准则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具体准则共计38项。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18号2006年10月30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 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五、企业会计制度

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2008年12月28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中外合资企业范围内实行,其他企业仍然执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共计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制度原则、会计记帐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记帐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均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等作出规定,均由财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均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但会计制度是以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引用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第二、规范目标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范。侧重于确认和计量,重点规范会计决策过程。而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 第三、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自成体系,它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建立各自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会计作为岗位大类,细分为很多职能的会计工作。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将就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做出比较,让大家能对二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税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吧~ 关键词: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也就是说,税务会计的资料一般来源于财务会计,它只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帐簿或报告之中。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按照税法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为国家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 2、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而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只是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事项。 3、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税法。 4、核算原则不同。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使报表公允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而税法则主要是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一般不允许企业估计收益和费用。 怎么样,现在大家对于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小伙伴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在校园招聘中关于相关岗位~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https://www.doczj.com/doc/699699782.html,/knowledge/articles/56710e3d0cf2c053fb9fb32c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

附件: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 1 号 一、关于企业集团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问题 企业集团中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事业单位(不含执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下同)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企业集团中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会计内容,只执行财务会计内容。 二、关于事业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事业单位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且被投资单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在持有投资期间,应当以被投资单位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基础,计算确定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的金额,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事业单位以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事业单位按规定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的,应当按照以上方式确定的价格加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 (三)事业单位处置以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规 1

定所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的,应当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等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借贷方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 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科目,按照处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贷记“投资预算收益”科目,按照贷方差额,贷记“其他预算收入”科目。 (四)权益法下,事业单位处置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取得的(不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时,按规定将取得的投资收益(此处的投资收益,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价款扣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分别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其投资成本的,应当按照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记“资产处置费用” 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同时,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 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等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其投资成本的差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科目(以上明细科目为贷方余额的,借记相关明细科目),按照实际取得 2

政府会计准则及解读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5年10月23日,楼继伟部长签署财政部令第78号公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称《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下是《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政府会计主体)。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 第三条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准则制定。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六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七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政府会计主体持续运行为前提。 第八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按规定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九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同时登记外币金额。 第十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第十一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等。 第十三条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报告使用者决策或者监督、管理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五条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税务会计 (一):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国家产生并开始征税后,作为税款的缴纳者,与关心自己的生产耗费一样,也必然会关心自己的税收负担,自然也会有纳税计量和记录的要求。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国的税制也远未走向法制化,在这种纳税环境下,纳税的原始记录和计量不可能形成规范的体系。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所得税的产生,各国税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社会也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逐步走向工业经济,税务会计(纳税会计)产生也就逐步具备了经济、法律等环境。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E.S.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所说,很多小型企业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填制所得税申报表,他们在报税以前都不记账。甚至在大公司,收益的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所得税法规对建立会计的通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影响就不足为奇了。这些程序转过来也就有助于会计理论的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税务会计是在税法和财务会计不断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税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会计合二为一,共同发展时期。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法庭等)的开支,需要不断向纳税人征税以满足其需要,同时为保证税款征集的法律条文即税法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起来。起初很长时间,会计和税法的互动发展十分明显,当时税法中与会计最为紧密相关的要属所得税法。1793年法国采用战时财政措施,实行综合所得税;1799年英国也效仿法国,到1842年长期有效的不列颠所得税法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完善;1849年的奥地利,1850年的德国,1864年的意大利也先后实行了当时和平时期的所得税法。从当时实施的这些所得税法来看,所得税的出现对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纳税会计和财务会计逐步分离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税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健全,而财务会计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下也得到广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财务会计通过从审查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这

政府会计准则(全文).doc

目录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5)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7) 第三章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8) 第四章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9) 第一节资产 (9) 第二节负债 (11) 第三节净资产 (12) 第四节收入 (12) 第五节费用 (13) 第五章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14) 第六章附则 (15) 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17) 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17) 第一章总则 (17) 第二章存货的确认 (17) 第三章存货的初始计量 (17) 第四章存货的后续计量 (19) 第五章存货的披露 (20) 第六章附则 (20) 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 (21) 第一章总则 (21)

第三章长期投资 (22) 第一节长期债权投资 (22)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 (22) 第四章投资的披露 (25) 第五章附则 (26)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27) 第一章总则 (27)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确认 (27)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8)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30)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折旧 (30)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32)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披露 (32) 第六章附则 (33) 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 (34) 第一章总则 (34) 第二章无形资产的确认 (34) 第三章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36) 第四章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37)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摊销 (37)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39) 第五章无形资产的披露 (39)

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 (41) 第一章总则 (41) 第二章公共基础设施的确认 (42) 第三章公共基础设施的初始计量 (43) 第四章公共基础设施的后续计量 (45) 第一节公共基础设施的折旧或摊销 (45) 第二节公共基础设施的处置 (47) 第五章公共基础设施的披露 (47) 第六章附则 (48) 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 (50) 第一章总则 (50) 第二章政府储备物资的确认 (50) 第三章政府储备物资的初始计量 (51) 第四章政府储备物资的后续计量 (52) 第五章政府储备物资的披露 (54) 第六章附则 (54) 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 (56) 第一章总则 (56) 第二章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57) 第三章会计估计变更 (59) 第四章会计差错更正 (60) 第五章报告日后事项 (62)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新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第一讲新准则、新制度的改革背景 一、新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重要措施。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实施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第十五个计划纲要密切相关。 (三)此次改革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的要求。 二、新制度的内容与结构 (一)《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是《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核算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总体思路是:(1)打破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以外的大、中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行业、企业的个性业务,拟定各个专业核算办法。(2)针对小规模企业的特点,制定小企业制度。(3)考虑到金融保险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保险险企业会计制度。 (三)已经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是对现有行业会计制度的简单相加。 (四)小规模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有其若干特殊性,难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继《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之后,将着手考虑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保险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三、新准则和新制度保持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 (二)继续保留了"会计制度"这种形式制定会计规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 (三)就改革的内容而言,新准则、新制度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 1. 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 2.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 3. 关于以"放弃非现金资产"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四)《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

自考-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试题

G070·27350 注:本卷共两张!第一张1—4页,第二张5—10页。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一 27350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企业外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不应该包括( ) A .材料购买价款 B .途中合理损耗 C .途中非合理损耗 D .外地运杂费 2.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使期末存货价值最大的是( ) A .加权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个别计价法 D .先进先出法 3.某企业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55万元,预计净残值为万元,预 计使用年限为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 A . 28万元 B .30万元 C .50万元 D .62万元 4.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 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 ) A .资本公积 B .管理费用 C .投资收益 D .营业外支出 5.下列属于反映某一时点的会计报表是( )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 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甲公司为购建固定资产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债券一批,面值为8 000万元,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6%,筹资资金8000万元(不考虑债券发行费用);7月1日又向银行借入2年期,年利率5%的款项4 000万元。上述两项借款属于一般借款,假设无其他一般借款,则该公司2007年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 ) A .5.8% B .6.8% C .7.2% D .5.5%

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电子档)知识点

第一章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第一节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小企业的界定 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00万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 但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 (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 1.有利于健全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2.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促进税负公平 3.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的内部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促进发展 4.有利于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 第二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基本假设(4个)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会计基础 是确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以收入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收付实现制:以收入费用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 可靠性(真 实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准则

财务会计制度 为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参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的财经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一部分财务制度 一、财务计划 根据公司的计划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财务计划。 公司编制的财务计划从时间上分为长期、中期及短期三种,超过一年的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即为年度计划,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指月度计划。 年度计划应于上年年底前完成草案,于当年元月31日前正式编制完成;月度计划于上月月底前完成草案,当月5日前编制完成。 各区、块的房产或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其他相对独立的项目,还应在上述基础上单独编制财务预算。 (一)财务计划的主要类别和容 1、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计划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包括计划期公司的一切可以预计的现金收入与支出。财务收支计划的主要容

及列示方式如下: ?计划期各项现金收入; ?计划期各项现金支出; ?计划期期初现金余额; ?计划期可用现金(计划期现金收入加期初现金余额); ?计划期拟筹措的现金(计划期可用现金减计划期现金支 出); ?计划期期末现金结余数。 2、成本费用计划。成本费用计划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计划期将发生并应计入计划期的成本费用,及虽未在计划期发生但应计入计划期的成本费用,其主要容与列示方式如下: (1)房地产开发成本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前期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 ?基础设施费; ?公共配套费; ?开发间接费。 (2)期间费用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

附件: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 一、关于企业集团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问题 企业集团中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事业单位(不含执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下同)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企业集团中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会计内容,只执行财务会计内容。 二、关于事业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事业单位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且被投资单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在持有投资期间,应当以被投资单位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基础,计算确定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的金额,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事业单位以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事业单位按规定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 1

式确定价格的,应当按照以上方式确定的价格加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 (三)事业单位处置以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规定所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的,应当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等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借贷方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按照处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贷记“投资预算收益”科目,按照贷方差额,贷记“其他预算收入”科目。 (四)权益法下,事业单位处置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取得的(不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时,按规定将取得的投资收益(此处的投资收益,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价款扣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分别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其投资成本的,应当按照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同时,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 2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制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个会计学分支。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税务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着质的继承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种种不同,因此,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曾提出二者分离的观点。在西方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1.核算目的不同 财务会计通过对纳税人所有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将其报送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主管部门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为债权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而税务会计则是通过对企业涉税活动的反映和核算,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使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既符合税法,又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 2.核算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按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但会计人员基于自身的理解或情况的特殊性,对某些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以致出现不同的会计结果,这是会计方法灵活性和会计准则、制度具有弹性的正常表现;而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其会计处理具有强制性、客观性和统一性,一般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也不允许在计算口径和方法上有悖于税法规则。 3.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其核算范围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既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纳税事宜,都要通过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与监督,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及企业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等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其核算范围包括经营收入、成本(费用)与资产计价、收益分配、财产与特定行为目的、纳税申报与税款解缴、税收减免和税收筹划等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对纳税人与税收无关的业务不予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是中国会计规范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前者是纲领性的文件,后者是操作层面的文件。

换言之,准则告诉你什么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哪些应当用历史成本计量,哪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哪些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制度则针对如何进行帐务处理,借计什么科目,贷记什么科目等等。在2006年前,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存在,前者地位高于后者,但是两者之间或多或少会有矛盾,给会计处理引起混淆。 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完全代替了原来的旧准则和制度,未来就只有准则,没有制度了。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准则和制度的联系、区别我们要正确认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规范。 两者联系: (1)可统称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如法国和改革前的我国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 (2)都是会计标准。会计标准无非是对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依据和准绳,只不过有的标准原则一些,有的标准具体一些。但是它们都可以反映各自运用的会计政策。 (3)都属于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层次的部门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两者区别: (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 (2)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

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财会[2016]1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 1 年(不含 1 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 1 年(不含 1 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第三条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自然资源资产等,适用其他相关政府会计准则。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确认 第四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通常情况下,购入、换入、接受捐赠、无偿调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验收合格时确认;购入、换入、接受捐赠、无偿调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确认;自行建造、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在建造完成交付使用时确认。 第六条确认固定资产时,应当考虑以下情况: (一)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年限或者以不同方式为政府会计主体实现服务潜力或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且可以分别确定各自原价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二)应用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当将该软件的价值包括在所属的硬件价值中,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当将该软件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购建房屋及构筑物时,不能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全部确认为固定资产;能够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将其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确认为固定资产,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部分确认为无形资产。 第七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或者相关资产成本。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同时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中扣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八条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会计准则制度适用范围

一、企业会计准则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 3号2006年2月15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具体准则共计38项。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财会[2006] 18号 2006年10月30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 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 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二、企业会计制度 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 25号 2008年12月28日),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中外合资企业范围内实行,其他企业仍然执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共计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制度原则、会计记帐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记帐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

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

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会计调整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调整,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因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对其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报告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本准则所称会计政策,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特定原则、基础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特定原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准则所称会计估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对结果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 本准则所称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通常包括计算或记录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产生的错误、财务舞弊等。 本准则所称报告日后事项,是指自报告日(年度报告日通常为12月31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第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本准则及相关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本政府会计主体具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履行本政府会计主体内部报批程序;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应当报送有关方面批准或备案的,从其规定。 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本条第一款的程序,并按本准则的规定处理。 第二章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其他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要求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有关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六条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一)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二)对初次发生的或者不重要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七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未作出规定的,通常情况下,政府会计主体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方案-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随着我国 制度和 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因此,将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在财务会计系统外单独反映的税收会计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税收会计是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目前分析研究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对于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目标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税收业务信息,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上交入库和公平税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偷漏税款的行为,有利于保护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满足国家经济 的需要。它根据国家 权力的需要,确定应税所得的范围,超过成本费用扣减范围的要依法征税,所提供的业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税务部门和企业经营 者,税收会计主要是依法纳税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会计计量及其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合法,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以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 。税收资金属于国家所有,税务机关无权支配和使用,它的取得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向支付者(纳税人)付出任何报酬和费用(税收的无偿性),它既不周转,也不增值,因此税收会计不存在成本与盈亏的核算,会计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综合的税收业务信息,控制税收活动,加强税收管理。企业资金归企业所有、支配和使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要考虑资金周转,又要考虑价值增值,这就要求会计部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经营信息,并利用核算信息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企业财务会计必须核算经营成本与盈亏,以创造盈利,增加收入。 二、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依据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的税收法令、条例为依据,以稳定的税收收入为出发点,采用统一税收制度确认计税标准,按照一般会计原则处理各种纳税义务,具有强制性,并随着国家税法的不断完善,处理纳税义务的具体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财务会计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来处理会计事项,企业可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管理制度的不同对某些相同的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自主性。税收会计更多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财务会计主要是满足微观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体现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的需要。 三、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核算原则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在处理企业由于纳税活动而引起的资金运动时,虽然不必完全摆脱财务会计的原理和方法,但两者在存货计价、工资支出、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折旧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根本区别是在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方面,税收会计是按照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合并使用,采用分段联合制作为核算原则。而财务会计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计算收益和费用。收付实现制要求纳税人只有在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时,才能在年度列报损益或列报费用;而权责发生制则是以收入和费用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只要已经发生了收益与费用,不论是否已经实现,均列入当期收益和费用之中。税收会计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便于征收管理,一般不允许估计收益与费用,要求贯彻税收刚性的原则,在会计期间内的现金税金、上解税金、在途税金、入库税金、提退税金(包括征后减免退库)和损失税金方面,按照收付

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真题与答案

27350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企业外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不应该包括() A.材料购买价款B.途中合理损耗C.途中非合理损耗D.外地运杂费2.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使期末存货价值最大的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先进先出法 3.某企业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55万元,预计净残值为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28万元B.30万元C.50万元D.62万元 4.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 A.资本公积B.管理费用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支出 5.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80万元,乙公司因财务困难不能偿还所欠账款,经协商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一台设备偿债。设备的原值为100万元,乙提折旧30万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75万元,甲公司为此项应收账款计提了4万元的坏账准备,甲公司收到的这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70万元B.75万元C.76万元D.80万元 6.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购入A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1060万元。则该资产的计税基础是()A.1000万元B.1060万元C.1080万元D.1100万元 7.资产减值发生损失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A.营业外支出B.资产减值损失C.资产减值准备D.管理费用8.A公司以一台设备抵偿所欠甲公司的债务62万元,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0万元,公允价值为万元。A公司因债务重组增加利润总额的金额为()A.8万元B.10万元C.12万元D.22万元 9.甲公司向丁公司转让其商品的商标使用权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收入10.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