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51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07级

0710617123

黄忠南

150********

曾繁政讲师

2011 3 20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年月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理解贺州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贺州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本人论文(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如没有,请填写“无”):

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摘要

俄罗斯方块是一款风靡全球的益智游戏。它规则简单,容易上手,且游戏过程变化无穷,使用户在游戏中得到乐趣。

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单片机硬件平台和实时操作系统的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设计与实现。该设计选用的处理器型号为STC12C5A60S2的单片机,实时操作系统采用适用于8051处理器的RTX51 Tiny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重点从软件工程角度论述了俄罗斯方块模型构造,图形旋转,坐标变换,双人游戏中多任务实时操作的设计法方,以及背景音乐的处理等技术。同时,该设计的独创性是在8051系列单片机中使用操作系统实现了双人游戏和音效的添加。

关键词:单片机;RTX51;LCD;俄罗斯方块

ABSTRACT

Tetris is a section became popular in the world of puzzles.The rules are simple, easy to operate and the game process https://www.doczj.com/doc/69814684.html,ers in the game to get fun.

This paper discussed a method based on enhanece microcontroller hardware platform an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Tetris game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 tion.This design multi-back STC12C5A60S2 single-chip processor regult an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adopt suitable for the 8051 processor RTX51 of multi-tasking 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rom software engineering tetris model of structure,graphics rotation,coordinate transform,the double game multitasking real-time operating design,and the background music of the formation of technology.At the same time,the design originality in the 8051series micro- controller is used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realizing double game and sound add.

Key words:singlechip;RTX51;LCD;Tetri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6)

1.1 课题背景 (6)

1.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6)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7)

2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7)

2.1 STC12C5A60S2单片机概述 (7)

2.2 STC12C5A60S2最小系统 (8)

2.3 电源系统 (8)

2.4 振荡电路 (9)

2.5 复位系统 (9)

2.6 程序下载系统 (10)

2.7 音乐播放系统 (11)

2.8 LCD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11)

2.9 操作控制接口 (12)

3 系统软件平台构建 (13)

3.1 μVision简介 (13)

3.2 LCD12864液晶屏显示原理 (13)

3.2.1 LCD模块总线选择及时序 (13)

3.2.2 LCD显示RAM区映射概况 (14)

3.2.3 LCD的驱动方法 (15)

3.2.4 LCD驱动程序架构 (15)

3.3 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16)

3.3.1 俄罗斯方块游戏功能简介 (16)

3.3.2 系统界面的设计 (17)

3.3.3 游戏系统“枚举算法”概述 (19)

3.3.4 俄罗斯方块造型设计的方法 (20)

3.3.5 随机产生俄罗斯方块的方法 (20)

3.3.6 俄罗斯方块平移的实现方法 (22)

3.3.7 俄罗斯方块旋转的实现方法 (23)

3.3.8 俄罗斯方块下移的实现方法 (25)

3.3.9 满行检测及消行功能的实现方法 (26)

3.3.10 游戏积分的计算方法 (27)

3.4 双人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29)

3.4.1 RTX51 Tiny简介 (29)

3.4.2 RTX51 Tiny的内核分析 (29)

3.4.3 游戏开发环境的配置 (32)

3.4.4 双人单机对战模式的实现流程 (33)

3.5 系统背景音乐的设计 (33)

3.5.1音乐的设计原理 (33)

3.5.2 音乐播放的实现方法 (35)

3.5.3 音效程序流程 (35)

3.6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36)

4 产品功能说明与系统性能测试 (37)

4.1 产品功能说明 (37)

4.2 系统性能测试 (38)

5 结束语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如今,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已明显地朝三个方向发展,这三个方向就是:巨型化,单片化,网络化。对于解决复杂计算和高速数据处理的问题仍然是巨型机在起作用,因而,目前巨型机正在朝高速及高处理能力的方向发展。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其单片机取名为嵌入式微控制器[4]。单片机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趆来趆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EEPROM,D/A 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等。

同时,俄罗斯方块是一款风靡全球的电视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游戏,目前在网络单机游戏和kele8等上都有它的身影。而它曾经造成的轰动与经济价值可以说是游戏史上一件大事。因此,对它的研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社会意义上看都是很有价值的。

单片机在游戏上的应用是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的,它能将游戏带入到另一个阶段。此次设计仅仅是为了举一个单片机在游戏应用方面的简单例子,它可以很好的说明单片机功能的强大,体现其更高的可控性和高集成度的好处,因此它可以在电子游戏方面成为一个不可计量的明日之星。

1.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和实现了基于8051+RTX51到Tiny平台下的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是实现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搭建;本系统以8051微处理器为核心来运行RTX51 Tiny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利用KEIL C51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通过LCD12864液晶屏显示游戏界面。该设计能实现单人单机游、双人单机对战游戏、游戏背景音乐的播放和单人最高积分存储等功能。

在俄罗斯方块游戏系统开发过程中,本文作者首先进行硬件平台的搭建,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搭建、电源系统的搭建、串口下载器的设计、游戏手柄的设计、音效播放模块的设计以及LCD液晶显示接口的设计。然后,作者才开展软件平台的构建,这也是本设计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对RTX51 Tiny操作系统的配置、俄罗斯方块模型的设计、模型图块的旋转及坐标变换设计、双人单机对战游戏设计和音效系统设计等。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完成的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系统进行调试及运行试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验。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现今国内外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主要有基于PC机上Windows平台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基于手机平台的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以及基于单片机平台的俄罗斯方块游戏等。前两种属于高端游机,性能优越,但成本高,而且计算机编程已不是新命题,VB、VC、Delphi版本的俄罗斯方块游戏都有发布[9]。

从学术角度来看,针对俄罗斯方块游戏的开发,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展开过研究,比如Niko将进化算法引入到俄罗斯方块中并验证了其有效性,Hoogeboom探讨了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构造问题,王宇等针对存在于俄罗斯方块中的两个数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高凌琴探讨游戏功能要求、数据结构、图形旋转、坐标变换等关键技术,胡代弟在SPCE061A单片机实现了俄罗斯方块游戏[10]。

综上,国内外的研究多着重于游戏数学原理的讨论,也有部分文献涉及游戏的具体实现,但多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的,在单片机平台下的开发俄罗斯方块游戏鲜少有文献刊载。而单片机由于具有体积小、性能突出、价格低廉等特点,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除了工业控制、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外,在智能化高档电子玩具产品也大量采用单片机芯片作为核心控制部件。曾经80年代非常流行的掌上游戏机便是单片机在电子玩具中的应用之一,其中的俄罗斯方块游戏现已被我们所熟知。

本文探讨基于8051单片机硬件平台和RTX51 Tiny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设计与实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再现经典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双人单机对战游戏模式,以丰富产品功能,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2.1 STC12C5A60S2单片机概述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系列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用户程序空间为60KB,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具有EEPROM功能,能够额外储蓄1KB的数据。该单片机共有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即16位定时器T0和T1,没有定时器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由T0的溢出在P3.4/T0输出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P3.5/T1输出时钟,此两路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此外,STC12C5A60S2内部还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度10位A/D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地合。

综上所述,STC12C5A605S2单片机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对8位单片机的要求。

2.2 STC12C5A60S2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振荡、复位电路以及扩展电路等部分组成。在本设计中,扩展了液晶显示接口。因此,本设计的最小系统如图2-1所示。

图 2-1 STC12C5A60S2最小系统

Fig 2-1 STC12C5A60S2 Minimum System

2.3 电源系统

本设计的电源系统比较简单,直接由LM7805稳压芯片输出的+5V电源供电。具体电路如图2-2所示。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D5

图片2-2 电源系统

Fig 2-2 Power System 2.4 振荡电路

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振荡电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称叫晶体振荡器,它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趆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趆快,单片机的一切指令执行都是依靠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4]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本设计中STC12C5A60S2使用12MHz 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15pF 至50pF 之间。如图2-3所示即为本设计的振荡电路。 Y1C1

30pF

图 2-3 振荡电路 Fig 2-3 oscillatory circuit

2.5 复位系统

MCS51单片机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通常因为系统运行等需要,常常需要人工复位,本设计采用按钮复位的方式,即按下开关一定时间就能使RTS 引脚端为高电平,从而使单片机复位。同时,简单复位电路中,干扰信号易串入复位端,由此可能会引起内部某些寄存器错误复位,这时可在RST 引脚上接去耦电容。在STC12C5A60S2单片机中有两个复位端口,即RST/P4.7、RST2/P4.6,当晶振频率小于或等于12MHz 时,使用RST 端口。由于本设计使用外接12MHz 的晶振作为振荡时钟,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所以采用如图2-4所示的复位系统。

S1

Fig 2-4 Rest System

2.6 程序下载系统

单片机系统的传统编程方式是先将单片机从电路板上取下,放入专用的编程器进行编程,再放入电路板进行调试。其缺点是频繁拔插器件容易损坏器件的引脚;如果频繁的调试程序,必须重复拔插,大降低了开发效率。ISP(在线系统编程)技术是一种无需将存储芯片从嵌入式设备上取出就能对其进行编程的过程。其优点是,即使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仍可对其进行编程。在线系统可编程是Flash存储器的固有特性(通常无需额外电路),Flash几乎都采用这种方式编程。

ISP的实现相对要简单一些,一般通用做法是内部的存储器可以由上位机的软件通过串口来进行改写。对于8051系列单片机来讲可通过SPI接口或其它的串行接口接收上位机传来的数据并写入存储器中。而上位机PC机与下位机单片机通过RS-232串行接口总线进行的串行通信。8051系列单片机带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因此用RS-232串行接口总线非常方便。PC机配置RS-232标准接口,RS-232信号电平为负逻辑(逻辑“0”为+12V ;逻辑“1”为-12V),8051单片机输入、输出电平为TTL电平(逻辑“0”为小于等于0.5V;逻辑“1”为大于等于2.4V)。所以8051单片机与PC 机间点对点异步通信需加电平转换电路,否则将烧坏TTL电路。MAX232是MAXIM公司生产的电平转换器件,只需在外部接入相应的电解电容即可。因此,本设计采用直连串口线进行串口通信,其中STC12C5A60S2的P3^0/RXD和P3^1/TXD分别和下载器的第10管脚/T和第9管脚/R相连,串口线的第5管脚接地,2、3管脚和下载器的7、8管脚相连。具体电路如图2-5所示。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XD

图 2-5 程序下载系统

Fig 2-5 Program Download System

2.7 音乐播放系统

在本设计中,音乐播放系统是通过三极管驱动有源蜂鸣器发声,而具体的音符声调则由程序控制。因此,音乐播放系统的硬件电路非常简单。具体接法为有源蜂鸣器正极直接接+5V电源,负极与三极管8050的发射极相连,8050的集电极直接接地,其基极串一个1K的电阻连接到STC12C5A60S2单片机的P2^0端口。如图2-6所示。

图片2-6 音乐播放系统

Fig 2-6 Music Player System

2.8 LCD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液晶显示屏是整个系统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人机交互的重要角色。本设计采用铭正同创公司生产的MzL02D-12864液晶点阵屏作为显示器件。它是一块128*64点阵的LCD显示模组,模组上的LCM采用COG技术将控制(包括显存)、驱动器集成在LCM的玻璃上,接口简单、操作方便。其特点为单电源供电,对比度编程可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调,可采用并行接口为6800/8080时序或者串行SPI的MPU接口方式,整块液晶屏由3.3V的白色LED背光,美观大方。其外部接口分为电源端口、数据端口和命令端口三部分组成。本设计中LCD的数据端口连接到STC12C5A60S2单片机的P0端口,LCD的命令端口连接到单片机的P2端口。具体硬件电路如图2-7所示。

89S51图 2-7 LCD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Fig 2-7 Liquid Display Interface Circuit

2.9 操作控制接口

操作控制模块是智能俄罗斯方块游戏系统的输入器件。它包括主控制器和辅助控制器。主控制器包括七个按键,分别为:旋转/确定、向左/返回上级菜、向右/下一个、快速下降、使用道具、暂停、退出。副控制器则包括五个按键,分别为:旋转/确定、向左/返回上级菜、向右/下一个、快速下降、使用道具。在硬件电路方面辅控制器比主控制器少两个按键的连接。如图2-8所示为主控制器的接线图。与单片机的具体接口可根据实际设定。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J2CON7

图片2-8 控制模块接口

Fig 2-8 Control Interface

3 系统软件平台构建

3.1 μVision 简介

μVision 是德国Keil 公司开发的单片机IDE 软件,最初主要用于8051系列单片机,目前也有支ARM 系列单片机的专用版本MDK-ARM 。本设计使用的是keil μVision3版本的开发软件进行程序开发。

3.2 LCD12864液晶屏显示原理

3.2.1 LCD 模块总线选择及时序

MzL02D 模块提供了两个LCM 的引脚(C86和PS 引脚)供用户选择模块的接口类型,分别可以选择6800并行总线、8080并行总线或者SPI 串行接口。模块默认情况下PS 为高电平、C86为高电平,此时为6800总线接口类型,本设计采用6800总线模式。在此种接口模式下,WR 线为读写控制信号线,当WR 为高电平时为读状态,WR 为低电来时为写入状态。在6800总线接口模式下LCD 的时序如图3-1所示。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图 3-1 6800总线时序

Fig 3-1 6800 Bus Timing

3.2.2 LCD显示RAM区映射概况

驱动控制芯片的显示RAM区中,每个byte的数据对应屏上的点的排列方式为:纵向排列,低位在上高位在下;如图3-2所示。MzL02D-12864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器上的显示点与驱动控制芯片中的显示缓存RAM是一一对应的;共有65(8Page * 8bit + 1)*132个位的显示RAM区。而显示器的显示点阵大小为64*128点,所以实际上在液晶显示模块中有用的显示RAM区为64*128个位;按byte为单位划分,共分为8个Page,每个Page为8行,而每一行为128个位。(即128列)。

图 3-2 字节数据排列情况

Fig 3-2 Byte data arrangement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MzL02D-12864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屏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有控制器片内的显示缓存RAM中的一个bit,显示屏上64*128个点分别对应着显示RAM的8个Page,每一个Page有128个byte的空间。因此可知显示RAM区中的一个Page空间对应8行的点,而该Page中的一个byte数据则对应一列(8个点)。

用户如要点亮LCD屏上的某一个点时,实际上就是对该点所对应的显示RAM区中的某一个位进行置1操作,所以就要确定该点所处的行地址、列地址。MzL02-12864液晶显示模组的行地址实际上就是Page的信息,每一个Page应有8行;而列地址则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在屏上为从左到右排列,Page中的一个Byte对应的是一列(8行,即8个点),达128列。可以根据这样的关系在程序中控制LCD显示屏的显示。

3.2.3 LCD的驱动方法

在很多资料以及书籍当中,通常介绍有两种 LCD模块的连接方法: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实际指的是 LCD模块的总线接口直接与MCU端口连接,然后 MCU 通过程序控制端口来模拟 LCD的总线时序来完成对其的控制操作;而间接控制指的是MCU本身就有外部总线拉出,与LCD的总线接口对应的连接上,程序中直接操作总线以控制LCD。目前有很多MCU 都把总线密封起来了,都没有引出外部总线;所以通常在用MCU控制LCD模块时,时常会选择直接控制的方式,即利用端口来模拟总线时序;当然了,如果本身就有总线而且也与LCD模块的总线配得上的话,肯定会使用总线连接的间控方式。

本设计采用直接控制的方式,将MzL02D-12864 LCD模块的总配置为6800总线,这与绝大部分引出外部总线的MCU的时序是不一样的。本设计的LCD12864模块中,用户程序对其进行显示控制时,无非就是通过对LCD模块内部的驱动控制器当中的寄存器进行设置操作;最常用的如LCD的显示开/关、操作显存地址(行与列地址)的设置等。这些寄存器一般都在LCD模块的驱动控制器文档中有详细介绍。

3.2.4 LCD驱动程序架构

LCD12864驱动程序主要由LCD底层驱动和LCD功能函数两部分组成。用户在应用层直接使用功能函数即可。具体框架如图3-3所示。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图 3-3 LCD驱动程序架构

Fig 3-3 LCD Driver architectures

3.3 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3.3.1 俄罗斯方块游戏功能简介

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当方块从屏幕上方落下来时,玩家控制方块的位置以及旋转方块,巧妙地安排布置达到充分利用屏幕空间的目的。每当屏幕的一整行被方块排满时,作为奖赏,整行从屏幕上消失,剩余的方块依次往下降一行。当方块堆积达到无法再落下方块的时候,游戏结束。本设计中游戏主要的功能点包括:(1) 每4个小方块可以组合成一组方块群,游戏共有7种方块群,每次随机产生一种;玩家使用向左、向右、快速向下这些按键控制方块的位置,旋转按键控制方块顺时针旋转。在主控制手柄上还有退出、暂停按钮,可以实现随时切换到启动时的状态和暂停游戏的功能。

(2) 在本设计中,系统为玩家提供了背景音乐,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开启或关闭音效。

(3) 单人模式下,玩家使用主控制器进行操作。每消去一行,系统就给玩家加1分。在单人模式下,如果积分超过系统记录的最高积分,系统将更新最高积分。

(4) 本设计的亮点是实现双人对战游戏,通过主控制器在菜单选项中选择双人模式,第二玩家可以通过副控制器对第二游戏界面进行操作。本游戏系统规定,双人对战游戏中积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通积分阶段,即双方玩家每消去一行,其相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应积分表加1分;第二阶段是多积分阶段,即每消去三行才获得1个积分。双方先达到第二阶段末尾者,即可取胜。同时,该设计中还为双方玩家增加了道具功能,即当使用该功能时,可令对手当前移动图块消失,随机出下一个图块。当玩家一次性消去三行,就能获得一次道具功能,最多一次性累积2个道具。系统默认为每个玩家提供1个道具。这样不仅丰富了俄罗斯方块游戏的功能,而且使其更具趣味性。

3.3.2 系统界面的设计

(1) 菜单选项界面

当玩家将本设计的作品上电启动后,系统首先在LCD显示器件上呈现一个动态的开机动画。然后,系统提供三个功能选项,即最高积分、游戏设置、开始游戏。其中,“游戏设置”选项包含了两级子菜单。一级菜单包括“模式选择”和“音效选择”。在这两个选项后面给出单字提示,以说明当前相应设置选项的状态。“模式选择”菜单包含的二级子菜单有“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音效选择”菜单包含的二级子菜单有“开音效”和“关音效”通过控制按键即可设置成相应状态。“最高积分”菜单选项为玩家提供单人模式下系统记忆的最高积分。如果选择了“开始游戏”菜单选项,则系统根据“游戏设置”选项中的设置启动相应的游戏界面。菜单选项界面框架如图3-4所示。

图 3-4 菜单选项界面框架

Fig 3-4 The menu option interface framework

(2) 游戏操作界面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单人模式下游戏界面的一些情况。在启动单人模式后,

黄忠南基于单片机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

LCD12864显示屏分成两屏,左半屏为俄罗斯方块游戏地图——map区,右半屏为俄罗斯方块图形预览区和实时积分显示区。其结构框架如图3-5所示。

图 3-5 单人模式界面结构框架

Fig 3-5 The single-player game interface architecture

其次,如果玩家启动的是双人模式,LCD12864显示屏也分为两屏,左屏由主控器操作,称为map1区,右屏由副控制器操作,称为map2区。在两屏中间是双方积分显示区和各自的道具数量显示区。其结构框架如图3-6所示。

图 3-6 双人模式界面结构框架

Fig 3-6 Double mode interface architecture

系统界面整体程序流程图如图3-7所示。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1.孔子时钟的设计 2.?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3.?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4.?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5.?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6.?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7.?数字流量计 8.?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9.冰塔智能水位控制系统 10.?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11.?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12.?基于51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X16点阵显示屏 13.?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 14.?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15.?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1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7.弹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18.?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 19.弹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20.?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21.?基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22.?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 23.?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24.?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25.?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26.?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27.?基于AT89C51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28.?基于AVR单片机幅度可调的DDS信号发生器 29.?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30.?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系统的研究 31.?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32.?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电子定时器 33.?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34.?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35.?基于5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36.?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 37.?基于数字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38.?基于凌阳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3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40.?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41.?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42.?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43.?篮球赛计时记分器 44.?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45.?设施环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46.?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47.?设施环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48.?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4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50.?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 51.?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5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5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54.?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55.?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56.?单片机的语音存储与重放的研究 57.?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8.次外遥控电源开关 59.?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60.?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61.?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62.?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63.?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64.術AT89C51控制的太阳能热水器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 团组:电子设计大赛1组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摘要 (3)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3) 三、硬件资源 (5) 四、硬件总体电路搭建 (13) 五、程序流程图 (14) 六、设计感想 (14) 七、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 1 程序代码 (17)

一、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led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 ,LED报警提示.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基本功能: 不加热时实时显示时间,并可手动设置时间; 设定加热水温功能。人工设定热水器烧水的温度,范围在20~70度之间,打开开关后,根据设定温度与水温确定是否加热,及何时停止加热,可实时显示温度; 设定加热时间功能。限定烧水时间,加热时间内超过温度上限或低于温度下限报警,并可实时显示温度。 2、系统设计的框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存储相关的温度数据并记录当前的时间。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测量及调理电路、键盘、数码管显示、指示灯、报警、继电器及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1 系统设计框架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STC8951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压缩制冷器)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 , 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 ,这里采用通过LED1和LED2取代!!!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这里采用HLLED提示。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张忠雨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聂燕学号: 2011700558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2012 年 3 月 9 日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任务与要求: 通过单片机设计电子日历数码管正常显示阳历、阴历日期,显示的格式为年-月-日,利用外部按键的操作实现阳历和阴历之间的 转换,实现阴历和阳历显示的暂停、运行等功能。 时间:2011年12月15日至2012 年3月15日共12 周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学生姓名:聂燕学号:2011700558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张忠雨职称:讲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摘要 设计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部件的电子日历,利用74LS245作为驱动器,74LS138作为译码器使用,六个七段数码管均采用共阴极的方式,P0口作为段选码输出口,P2口作为位选码输出口。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可以正常的显示年、月、日,还可以利用外部按键实现阴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以及暂停等功能。电子日历具有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成本低、易于产品化,以及方便、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家庭、公司、机关等众多场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安排提供了方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次设计可分为两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AT89S51单片机、74LS245驱动器、74LS138译码器、RC复位电路、+5V直流电源电路、去抖电路、动态显示扫描电路。 软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的编程构成。 关键词:单片机,日历,位码,段码,显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班级: 2班 成员:魏振杰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一、引言 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不同、时效不同,则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因而,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较广泛。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系统利用传感器与单片机相结合,应用性比较强,本系统可以作为仓库温度监控系统,如果稍微改装可以做热水器温度调节系统、实验室温度监控系统,以及构成智能电饭煲等等。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环境温度监测,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监测并通过报警信号提示温度异常。本设计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本设计系统包括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报警和指示模块五个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进行温度监控,完成了课题所有要求。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2.1学习DS18B20温度传感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编程方法。 2.3掌握独立式键盘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4掌握51系列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方法。 三、方案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的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 1 课题背景 单片微型计算机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他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8个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 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硬件的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要表达的音符。并且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个模块原理及各莫奎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构成我们想演奏的那首曲目。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编写正确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曲目。 2 任务要求与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所给键盘的1,2,3,4,5,6,7,8八个键,能够发出7个不同的音调,而且有一个按键可以自动播放歌曲,要求按键按下时发声,松开延时一小段时间,中间再按别的键则发另外一音调的声音,当系统扫描到键盘按下,则快速检测出是哪一个按键被按下,然后单片机的定时器启动,发出一定频率的脉冲,该频率的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相应的音调。如果在前一个按下的键发声的同时有另一个按键被按下,则启动中断系统。前面的发音停止,转到后按的键的发音程序。发出后按的键的音调。 2.2 设计方案 2.2.1 播放模块 播放模块是由喇叭构成,它几乎不存在噪声,音响效果较好,而且由于所需驱动功率较小,且价格低廉,所以,被广泛应用。 2.2.2 按键控制模块

基于51单片机-数字秒毕业设计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数字式秒表》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数字式秒表 专业:自动化 班级:xxx 接本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201xx343xxx 指导教师:xxxxx 2015年6 月14 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数字式秒表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无机械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式秒表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本次实验所做数字式秒表由信号发生系统和计时系统构成。由于需要比较稳定的信号,所以信号发生系统555定时器与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信号频率为100HZ。计时系统由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组成。计数器由74 LS160构成,由十进制计数器组成了一百进制和六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异步进位方式。译码器由74LS48构成,显示器由数码管构成。具体过程为:由晶体震荡器产生100HZ脉冲信号,传入计数系统,先进入计数器,然后传入译码器,将4位信号转化为数码管可显示的7位信号,结果以“秒”、“毫秒”依次在数码管显示出来。该秒表最大计时值为9.9秒。 关键词:数字式秒表;计时;精度;计数器;显示器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1.3 设计思路 (1) 2 设计原理分析 (1) 2.1 十秒秒表系统设计 (1) 2.2 十秒秒表系统的功能要求 (1) 2.3 十秒秒表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原理 (2) 3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4) 3.1 系统硬件总电路构成及原理 (4) 3.2 主控制部分――AT89C51单片机简介 (4) 3.3 其它器件 (6) 3.4 十秒秒表系统原理图 (7) 3.5 运行步骤 (7) 4 系统软件程序的简单设计 (8) 4.1 程序框图 (8) 4.2仿真结果图 (9)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很多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对单片机非常感兴趣,不光是对专业的热爱,另外由于单片机是集成电路芯片,是控制整个流程最基础的环节,大多数理科生对这种控制式设计充满着好奇,下面,我们学术堂整理了多个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各位借鉴。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一: 1、基于单片机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低频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2、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 3、基于C8051F005单片机的两相混合式直线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 4、基于单片机的工业在线数字图像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5、基于FPGA的8051单片机IP核设计及应用 6、基于单片机的军需仓库温湿度测控系统研究 7、单片机多主机通信模式在粮库温湿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8、基于单片机的中小水电站闸门控制系统 9、基于单片机的正弦逆变电源研制 10、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1、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12、基于单片机的蓝牙接口设计及数据传输的实现 13、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4、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15、行为导向教学策略在职校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6、逻辑电路与单片机的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基于单片机的LED显示系统 18、基于单片机的校园安防系统 19、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红外甲烷检测仪设计及实现 20、基于高性能单片机的无线LED彩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基于AVR单片机教学实验板的设计 22、基于单片机的阀岛控制系统的研究 23、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 24、基于单片机和GPRS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 25、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车底层控制系统研究 26、单片机GPRS智能终端及远程工业监控技术研究 27、基于单片机的MODBUS总线协议实现技术研究 28、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研究 29、基于单片机的通用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3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PTCR阻温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32、基于单片机的变频变压电源设计 33、基于单片机的监控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 34、基于单片机的葡萄园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35、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6、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7、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38、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随钻测斜仪系统开发 39、基于16位单片机MC9S12DG128B智能车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题目二: 40、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41、单片机与Internet网络的通信应用研究 4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温室环境测控装置研究 43、具有新型接口的MCS-51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44、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恒流源的设计 45、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 46、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研制 47、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脉象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48、基于DTMF技术的单片机远程通信系统研究 49、基于单片机的GPRS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 5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喷油泵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基于谐振技术及MK单片机的多路升压器研究设计 52、基于单片机的数据串口通信 5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系统设计 54、压电式阀门定位器与单片机实验装置研制 55、基于单片机的微型电子琴研究与实现 56、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恒湿孵化器系统设计 57、基于16位单片机MC9S12XS128的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的系统研究与开发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1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 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压表设计(温度检测器) 3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船模设计 4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模型设计 5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STC89—51型) 6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7 基于单片机的8路抢答器设计 9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1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 11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12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设计 13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 14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智能电动车设计 15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 16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 17 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8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检测与脉宽调速 19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机器人的设计 20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无线竞赛系统的设计 21 基于单片机的车辆闯红灯监控系统设计(89C51) 2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瓦斯监控系统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的煤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设计 24 基于单片机的井式渗碳炉控制系统设计 25 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26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27 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线载波节电群控设计 28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器设计

29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 3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八路抢答器设计 32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监控器设计(STC12C2052AD) 32 基于单片机的点阵电子显示屏设计 33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3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时钟控制器设计 35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 36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设计 37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 38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抢答计分器设计 39 基于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测温系统设计 40 基于单片机的林火监测系统-飞艇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41 基于单片机的人性化时钟控制器设计 4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型电话远程遥控器设计 43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通讯控制器设计 45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水位控制器设计 46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47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动小车设计 48 基于单片机的数码电子时钟设计 49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50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器设计 51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STC89C51) 5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 53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设计 54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版本3) 55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版本1) 56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D58-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万年历设计 D59-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器设计 D60-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版本2)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2) 第1章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3) 1.1 电子琴的设计要求 (3) 1.2 电子琴设计所用设备及软件 (3) 1.3 总体设计方案 (3)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5) 2.1 琴键控制电路 (5) 2.2 音频功放电路 (6) 2.3 时钟-复位电路 (6) 2.4 LED显示电路 (6) 2.5 整体电路 (6) 第3章电子琴系统软件设计 (7) 3.1 系统硬件接口定义 (7) 3.2 主函数 (8) 3.2.1 主函数程序 (8) 3.3 按键扫描及LED显示函数 (9) 3.3.1 键盘去抖及LED显示子程序 (10) 3.4 中断函数 (11) 3.4.1 中断程序 (12) 第4章电子琴和调试 (12) 4.1 调试工具 (12) 4.2 调试结果 (13) 4.3 电子琴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第5章电子琴设计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前言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内容,它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但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力度离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如今,电子琴作为电子时代的新产物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兼容性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推崇。而在课堂教学方面,它拥有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两个瞬间:瞬间多元素思维的特殊的弹奏方法;瞬间多声部(包括多音色)展示的乐队音响效果的特点。结合电子琴自身强大的功能及独特的优点来进行音乐教育的实施,这样就应该大力推广电子琴进入音乐教室,让电子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乐器中,电子琴是高新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体现了人类电子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电子琴自动伴奏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鲜明的强弱规律、随人设置的速度要求,都更便于人们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和乐曲风格,对其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训练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电子琴所包含的巨量的音乐信息和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可以帮助音乐教学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和能力。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琴可谓琳琅满目,功能也是越来越完备。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设计并制作的电子琴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与参考价值。这就为电子琴的普及提供了方便。 二、电子琴设计要求本设计主要是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台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7个按键和1个复位按键。本系统主要是完成2大功能:音乐自动播放、电子琴弹奏。关于声音的处理,使用单片机C语言,利用定时器来控制频率,而每个音符的符号只是存在自定义的表中。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AD转换

课程设计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传媒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11 仅发布百度文库,版权所有.

AD转换 要求: A.使用单片机实现AD转换 B.可以实现一位AD转换,并显示(保留4位数字)设计框图:

方案设计: AD转换时单片机设计比较重要的实验。模数转换芯片种类多,可以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精度功耗等。 外部模拟量选择的是简单的电位器,通过控制电位器来改变模拟电压。显示电压值采用一般的四位七段数码管。而AD转换芯片采用使用最广的ADC0809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所示。 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START: 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输入一个正脉冲(至少100ns宽)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9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 ?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工作原理: 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 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本次实验采用中断方式 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只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即可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传送。 首先送出口地址并以信号有效时,OE信号即有效,把转换数据送上数据总线,供单片机接受。 采用中断可以减轻单片机负担。并可以使程序有更多的空间作二次开发。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题目

单片机类 业设计 刷电子时钟的设计 刷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 刷数 式温度计的设计 刷温度 控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刷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刷数 流 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刷水塔智能水 控 系统 刷温度箱模拟控 系统 刷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刷基于51单片机的L司号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 16×16点阵显示屏 刷基于A切89分51单片机的数 电子时钟 刷基于单片机的步 电机的控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数 钟设计 刷智能散热器控 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 灯控 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话 程控 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安全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 路抢答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MC分-51数 温度表的设计 刷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刷基于A切89C51的电话 程控 系统 刷基于A三R单片机幅度 调的号号分信 发生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 测及 警系统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 编程多 能电子定时器 刷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设计 刷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刷基于6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刷家用 燃气体 警器的设计 刷基于数 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刷基于凌 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频率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子钟设计 刷设施 境中温度测 电路设计 刷汽车倒车 撞 警器的设计 刷篮球赛计时记 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刷设施 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刷设施 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 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火灾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刷大棚温湿度自动 控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语音 储与 放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 热炉温度控 系统设计 刷红外遥控电源开关 刷基于单片机的 频信 发生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刷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刷单片机步 电机转速控 器的设计 刷由A切89C51控 的太 能热水器 刷 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 作 刷A切89分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 用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数 气压计的设计与实 刷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刷智能定时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 警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 程表的设计 刷 交车汉 显示系统 刷单片机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精密三F转换器与MC分-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刷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 警系统设计 刷基于89C2051 IC卡读/写器的设计 刷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 刷球赛计时计 器设计 刷 系列PCL五层电 控 系统设计 刷自动起闭光控窗帘设计 刷单片机控 交通灯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刷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 系统 刷点阵电子显示屏-- 业设计 刷超声波测距仪-- 业设计 刷单片机对玩 小车的智能控 业设计论文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电机交流调速 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1.电子秒表设计:设计一个4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00~99.99秒,每0.01 秒自动加一。另设计一个“开始”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2人) 2.简易4位(0—9999)计算器(+、-、*、/、四种运算)设计:设计一个能实现0-9整数 加法运算的计算器,利用LCD显示。键盘包括0-9及“+、-、*、/”和“=”及“清除” 16个按键。(除法应保留足够的的小数,满足共4位的显示)要有错误显示Err。(2人) 3.频率数显表:设计一个能实现对脉冲频率测量显示的电路。输入频率范围(0-10k),显 示为xxx.xx,用两个指示灯指示显示数字的单位,Hz和KHz两档,根据输入频率自动切换显示档。(脉冲信号是由外部信号发生器提供)(2人) 4.信号灯控制系统:南北线有红黄绿三只信号灯,东西线有红黄绿三只信号灯。 要求:(闪烁3次,每次亮灭时间各1s)时序要求如下(原始状态) 设计一个递增键和一个递减键,用于调节功能键选定的方向的绿灯时间,时间范围(10s-50s),每次以0.5S为增量。(2人) 5.简易电子时钟:用4位LED数码管分别显示小时数分钟和秒数,两个按键,一个为功能 键,用于切换显示界面(两个显示界面,一个是小时分钟,一个是秒数)长按此键3S 进入当前界面的参数修改界面。另一个按键用于参数修改(参数递增或递减),长按此键3s退参数修改,时间要求用单片机自带的定时器得到。(2人) 6.智能电子钟(LCD显示):以A 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制作一个LCD显示的智能电子 钟:(1) 计时:秒、分、时、天、周、月、年。(2) 闰年自动判别。(3) 五路定时输出,可任意关断(最大可到16路)。(4) 时间、月、日交替显示。(5) 自定任意时刻自动开/关屏。(6) 计时精度:误差≤1秒/月(具有微调设置)。(7) 键盘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查询。所有的查询、设置功能均由功能键K1、K2完成。采用时钟芯片DS1302进行制作 7.多路报警器设计。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报警系统,用16个开关模拟报警点,当有 开关闭合时,用P1.0产生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作为报警信号,同时用2位数码管显示报警点(即是第几个开关)。(2人) 8.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 36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用LCE显示(根据测量精度,自定显示的位数)。(2人) 9.波形发生器。三种信号: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利用DA转换器设计一波形发生器,

51单片机16X16LED点阵式汉字电子显示屏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11级1

题目1 电子时钟(LCD显示) 设计要求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 ●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 ●用4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4个功能键接在P1.0~P1.3引 脚上。 功能键K1~K4功能如下。 ●K1—进入设置现在的时间。 ●K2—设置小时。 ●K3—设置分钟。 ●K4—确认完成设置。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闪动,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00:00:00”,然后开始计时。 题目2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精确到0.5℃。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题目3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用单片机控制LED模拟交通灯。东西

向通行时间为80s,南北向通行时间为60s,缓冲时间为3s。 本项目为典型的LED显示和中断定时电路。利用定时器T0产生每10ms 一次的中断,每100次中断为1s。对两个方向分别显示红、绿、黄灯,并显示相应的剩余时间。值得注意的是,A方向红灯时间=B方向绿灯时间+黄灯缓冲时间。 题目4 节日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LED显示的节日彩灯控制器,P1.2~P1.5引脚上接有4个按键,4个按键的各自的功能如下: ●P1.2—开始键,按此键则灯开始流动(由上而下)。 ●P1.3—停止键,按此键则停止流动,所有灯为暗。 ●P1.4—上,按此键则灯由上向下流动。 ●P1.5—下,按此键则灯由下向上流动。 本题目本质上是由按键控制功能的流水灯,LED工作的方式通过键盘的扫描实现。其中的LED采取共阳极接法,通过依次向连接LED的I/O口送出低电平,即可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题目5 数字音乐盒的设计 设计要求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数字音乐盒: 利用I/O口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的音调,从而演奏乐曲(最少3首乐曲,每首不少于30s)。采用LCD显示信息。开机时有英文欢迎提示字符,播放时显示歌曲序号(或名称)。可通过功能键选择乐曲、暂停、播放。 题目6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三、模块电路分析 1.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分为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振荡电路选用12MHz 高精度晶振, 振荡电容选用22p和30p 独石电容;

图 1 图 2 复位电路使用RC 电路,使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与金属膜电阻即可; 图 3 当单片机上电瞬间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会使电容两边的电位相同,此时RST 为高电平,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电源负极通过电阻对电容放电,放完电时RST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为低电平,高电平复位。 2. 显示模块: 分析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 图 4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分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

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图中一共有五个发光二极管 其中一个为电源指示灯,当学习板通电时会发光以指示状态。其余四个为功能状态指示灯,实际作用与学习板有关 分析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 5 数码管显示电路分析: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图中所用为八段数码管(比七段管多了一个小数点显示位),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数码管主要用来显示经电路板处理后的程序的运行结果。图中使用了八个八段数码管,可以显示八个0-15的数字。使用数码管可以直观的得到程序运行所显示的结果.也可以显示预置在学习板上的程序,主要通过16个开关来控制。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 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 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