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

答:公共政策研究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的,它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并引入了多学科的分析路径,力求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主要包括:

(1)哲学视角

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①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

②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政治学视角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直是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传统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3)管理学视角

①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还提出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这些都为后来的公共政策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公共政策学与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都要经过从确认问题、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到评估结果的程序。管理学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4)经济学视角

看待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是(阿马切尔《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①经济力量是实证的或非规范的,它由事实命题而不是价值判断所组成;

②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事件的结果,它允许“如果A,则B”一类的问题,一般并不预言A的出现;

③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私人市场过程来解决社会问题;

④经济学家倾向于花大量的心血去澄清各种选择,并使特定选择的机会成本尽可能清楚;

⑤经济学家更有可能认识在现存选择中的替代机会;

⑥与第五点密切相关的一点是,经济学家使用渐进的和边际的途径;

⑦经济学家倾向于用个人的途径来作社会分析;

⑧经济学理论对所有经济系统和体制背景都是适应的。

(5)社会学视角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大量具体政策都属于社会政策,这种研究须以社会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为基础;

②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

③社会学中关于政策的研究是描述性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过程特别是集中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几个阶段;

④社会学在社会控制、社会化和社会变化等广泛领域内,发展了大量的实证知识和理论,这些也都有助于理解不同公共政策的效果及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行为;

2.简述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答:系统分析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尤其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性方法。

(1)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两大方面:

①从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步骤来看,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逻辑顺序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阐释目标:这是政策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地阐释目标,才能保证这个分析过程的正确进行。

b.寻找方案:这指的是根据政策目标来搜寻和设计出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包括对已有方案的整理。在此基础上,收集与方案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分析。

c.预测效果:这是根据备选方案的内容和性质以及方案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对方案的效果作出估计。

d.构造模型:

e.评估方案:即选择一定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把各种备选方案按照优先顺序排列起来,使决策者更容易作出选择。

②从系统分析的内容来看,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要确定政策系统的边界和约束条件,就必须对环境作出分析,而政策系统分析的许多资料也来源于环境。因此,分析环境与政策系统的关系是接近政策系统问题的必要步骤,也是政策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

b.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定位是政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政策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之具体化。

c.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政策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政策系统构成上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征,使政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的效果。

③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的主要作用有:

a.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

统加以比较;

b.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注意

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

c.系统分析强调并突出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使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d.系统分析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

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

e.系统分析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

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3.运用历史或比较的方法,撰写一个公共政策学案例。

答: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对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改革进行对比,得出其中的共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尽管西方各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不尽相同,改革的具体内容、形式、效果也有所差异,但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改革仍有其共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行政职能市场化

①政府行政职能定位的市场化,即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政府的行政职能,其目标是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

②政府行政职能运行的市场化,即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整合政府权威制度与市场交换制度的功能优势,形成一种新的供给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2)行政权力分散化

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来看,它体现为中央政府将若干权力如项目管理权、法规制定权等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较之以前拥有更大的权力。

②再就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层级之间的分权而言,它主要体现为压平层级,授权一线。

(3)公共服务社会化

其主要形式有三:以私补公、公私合作、授权社区

(4)政府理念企业化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归纳为10 个方面,即企业化政府应当是:

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

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③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④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⑤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拔款;

⑥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

⑦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⑨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5)政府治理电子化

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西方各国均致力于发展政府信息化政策,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理质量,并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

4.试述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义。

答: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义为: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在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它是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阶级分析就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社会现象的方法。要想正确认识社会,指导社会实践,就必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还要分析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有关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有功能论和冲突论两种。两种理论解释可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不平等的二重性。一方面,合理的、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分配确实比平均主义更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几乎社会中的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可能想自己先富起来,围绕着“先富”、“后富”的问题就会有冲突。而且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共同富裕的问题,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现阶段仍有必要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这对于我国政府制定既有利于社会经济快速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运筹学论文最短路问题

运筹学论文 ——旅游路线最短问题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而如何才能最经济的旅游也成为人民考虑的一项 重要环节,是选择旅游时间最短,旅游花费最少还是旅游路线最短等问题 随之出现,如何决策成为一道难题。然而,如果运用运筹学方法来解决这 一系列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本文以旅游路线最短问题为 列,给出问题的解法,确定最短路线,实现优化问题。 关键词:最短路 0-1规划约束条件 提出问题: 从重庆乘飞机到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昆明五个城市做旅游,每个城市去且仅去一次,再回到重庆,问如何安排旅游线路,使总旅程最短。 各城市之间的航线距离如下表: 重庆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昆明 重庆0 1640 1500 662 2650 649 北京1640 0 1200 1887 1010 2266 杭州1500 1200 0 1230 2091 2089 桂林662 1887 1230 0 2822 859 哈尔滨2650 1010 2091 2822 0 3494 昆明649 2266 2089 859 3494 0 问题分析: 1.这是一个求路线最短的问题,题目给出了两两城市之间的距离,而在最短路线中,这些城市有的两个城市是直接相连接的(即紧接着先 后到达的关系),有些城市之间就可能没有这种关系,所以给出的两 两城市距离中有些在最后的最短路线距离计算中使用到了,有些则 没有用。这是一个0-1规划的问题,也是一个线性规划的问题。 2.由于每个城市去且仅去一次,最终肯定是形成一个圈的结构,这就

导致了这六个城市其中有的两个城市是直接相连的,另外也有两个 城市是不连接的。这就可以考虑设0-1变量,如果两个城市紧接着 去旅游的则为1,否则为0。就如同下图 实线代表两个城市相连为1, 虚线代表没有相连为0 3.因为每个城市只去一次,所以其中任何一个城市的必有且仅有一条进入路线和一条出去的路线。 LINGO解法: 为了方便解题,给上面六个城市进行编号,如下表(因为重庆是起点, 将其标为1) 假设:设变量x11。如果x11=1,则表示城市i与城市j直接相连(即先后紧接到达关系),否则若x11=0,则表示城市i与城市j不相连。 特别说明:xij和xji是同一变量,都表示表示城市i与城市j是否有相连的关系。这里取其中xij (i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知识讲解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2.试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公共政策学即研究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又研究公共决策行为的不同方面。 (1)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包含以下类型: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只有在对象具备组织特征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或对组织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非典期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多项防治非典的措施,这时的北京市政府就成为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当企业发布某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时,企业的决策行为属于私人组织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4套

《运筹学》试卷一 一、(15分)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二、(20分)下表为某求极大值线性规划问题的初始单纯形表及迭代后的表,、 为松弛变量,试求表中到的值及各变量下标到的值。 -13 1 1 6 1 1-200 2-1 1 1/2 1/2 1 4 07 三、(15分)用图解法求解矩阵对策, 其中 四、(20分) (1)某项工程由8个工序组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为 工序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序——a a b,c b,c,d b,c,d e 试画出该工程的网络图。 (2)试计算下面工程网络图中各事项发生的最早、最迟时间及关键

线路(箭线下的数字是完成该工序的所需时间,单位:天) 五、(15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其对偶问题最优解为,试根据对偶理论求原问题的最优解。 六、(15分)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下面问题:

七、(3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用单纯形法求得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析在下列各种条件单独变化的情况下,最优解将如何变化。 2 -1 1 0 0 2 3 1 1 3 1 1 1 1 1 6 10 0 -3 -1 -2 0 (1)目标函数变为; (2)约束条件右端项由变为; (3)增加一个新的约束: 八、(20分)某地区有A、B、C三个化肥厂向甲、乙、丙、丁四个销地供应同一种化肥,已知产地产量、销地需求量和各产地运往不同销地单位运价如下表,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并调整求最优运输方案 销地 产地 甲乙丙丁产量 A41241116 B2103910

C8511622需求量814121448 《运筹学》试卷二 一、(2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a)写出其对偶问题; (b)用图解法求对偶问题的解; (c)利用(b)的结果及对偶性质求原问题的解。 二、(20分)已知运输表如下: 销地 产地B1B2B3B4供应量 50 A 1 3 2 7 6 A 2 60 7 5 2 3 25 A 3 2 5 4 5 需求量60 40 20 15 (1)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 (2)确定最优运输方案及最低运费。 三、(35分)设线性规划问题 maxZ=2x1+x2+5x3+6x4

运筹学最短路径实验

实验项目:最短路径问题 实验学时: 4 实验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实验要求:案例 模型 分析 实验内容:用最短路径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前言 运输是物流过程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过程各项业务的中心活动。物流过程中的其它各项活动,如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都是围绕着运输而进行的。可以说,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一切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离不开运输。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合理化。所以,在物流过程的各项业务活动中,运输是关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有效的缩减路径可以使得运输费用降低。本文运用Dijkstra 算法求出最短路径,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Dijkstra 算法用于求解最短路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Dijkstra 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给起点1v 以P 标号()01=v p ,其余各点均给以T 标号,()∞+=i V T 。 (2)若i v 点为刚得到的p标号的点,考虑这样的点为j v ,考虑()j i v v ,这条边,且 ()j v 为T 标号,对j v 的T 标号进行如下更改 ()()()[] ij i j j l v P v T v T +=,min (3)比较所有具有T标号的点,把最小者改为P标号,即()()[] i v V P i min =,当存在两个以上最小者时,可同时改为P标号,若全部点均为P标号,则停止,否则- i v 代i v 改为第二步重做。

案例分析 下图所示是某地区交通运输的示意图,试问从1v 出发,经哪条路线达到8v 才能使总行程最短?使用Dijkstra 求解。 2v 5 4v 9 6v 4 4 7 5 4 1v 8v 6 4 5 1 3v 7 5v 6 7v 步骤: 1. 首先给1v 以P 标号,()01=V P ,给其余所有的点以T 标号,()()8,,2,1 =+∞=i V T i 2. (1)考察点1V ,边()()3121,,,V V V V ()()()[][]()()()[][]6 60,min ,min 440,min ,min 1313312122=+∞+=+==+∞+=+=l V P V T V T l V P V T V T (2)比较所有T 标号()(){}32,V T V T ,()42=V T 最小,所以给2V 以P 标号,令 ()42=V P ,记录路径()21,V V 3. (1) 2V 为刚得到P 标号的点,考察边()()5242,,,V V V V ()()()[][]954,min ,min 24244=+∞+=+=l V P V T V T ()()()[][]844,min ,min 25255=+∞+=+=l V P V T V T (2)比较所有T 标号,()()(){}543,,V T V T V T ,()63=V T 最小,给3V 以P 标号,令 ()63=V P ,记录路径()31,V V 4. (1)3V 为刚得到P 标号的点,考察()()5343,,,V V V V ()()()[][]946,9min ,min 34344=+=+=l V P V T V T ()()()[][]876,8min ,min 35355=+=+=l V P V T V T (2)比较所有T 标号,()(){}54,V T V T ,()85=V T 最小,给5V 以P 标号,令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线性规划问题中,如果在约束条件中出现等式约束,我们通常用增加__人工变量_的方法来产生初始可行基。2.线性规划模型有三种参数,其名称分别为价值系数、_技术系数 __和__限定系数_。 3.原问题的第1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相应的变量是__无非负约束(或无约束、或自由)_变量。 4.求最小生成树问题,常用的方法有:避圈法和 _破圈法__。 5.排队模型M/M/2中的M,M,2分别表示到达时间为__负指数_分布,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和服务台数为2。 6.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决策自然条件,但决策人无法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那么这种决策类型称为__不确定__型决策。 7.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我们一般采用__效用曲线_来反映每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8.目标规划总是追求目标函数的_ 最小 __值,且目标函数中没有线性规划中的价值系数,而是在各偏差变量前加上级别不同的__ 优先因子(或权重)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9.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D 】 A.有唯一的最优解 B.有无穷多最优解 C.为无界解 D.无可行解 10.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D 】 A.b列元素不小于零 B.检验数都大于零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11.已知某个含10个结点的树图,其中9个结点的次为1,1,3,1,1,1,3,1,3,则另一个结点的次为【 A 】A.3 B.2 C.1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2.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B 】 13.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 m+n B.等于m+n-1 C.小于m+n-1 D.大于m+n-1 16.关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若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也为无界解 B.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c.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必存在可行解

运筹学最短路例2解题步骤

解:1.给起点标以v1(0,s) 2. I={v1}, J={v2,v3,v4,v5,v6,v7} 弧集合{(v i,v j)| v i∈I,v j∈J }={(v1,v2),(v1,v3),(v1,v4)} 并有:s12=l1+c12=0+2=2 s13=l1+c13=0+5=5 s14=l1+c14=0+3=3 min(s12,s13,s14)=s12=2 给弧(v1,v2)的终点v2标以(2,1) 3.此时I={v1,v2} J={v3,v4,v5,v6,v7}弧集合{(v i,v j)|v i∈I,v j∈J }={(v1,v3)(v1,v4)(v2,v3)} 并有:s23=l2+c23=2+2=4 min(s13,s14,s23)=s14=3 此时,给弧(v1,v4)的终点v4标以(3,1) 4. 此时I={v1,v2,v4} J={v3,v5,v6,v7} 弧集合{(v i,v j)| v i∈I,v j∈J } ={(v1,v3),( v2,v3),( v2,v6),( v4,v3),( v4,v5) } 并有:s26=l2+c26=2+7=9 s43=l4+c43=3+1=4 s45=l4+c45=3+5=8 min(s13,s23 ,s26,s43,s45)=s23=s43=4 此时,给弧(v2,v3)的终点v3标以(4,2) 给弧(v4,v3)的终点v3标以(4,4)

5.此时I={v1,v2,v3,v4 } J={ v5,v6,v7 } 弧集合{(v i,v j)|v i∈I,v j∈J }= { ( v2,v6),( v3,v6),( v3,v5),( v4,v5) } 并有:s36=l3+c36=4+5=9 s35=l3+c35=4+3=7 min(s26,s36 ,s35,s45 )=s35=7 此时,给弧(v3,v5)的终点v5标以(7,3) 6. 此时I={v1,v2,v3,v4 ,v5} J={ v6,v7 } 弧集合{(v i,v j)|v i∈I,v j∈J } = { ( v2,v6),( v3,v6),( v5,v6) } 并有:s56=l5+c56=7+1=8 min(s26,s36 ,s56 )=s56=8 此时,给弧(v5,v6)的终点v6标以(8,5) 7. 此时I={v1,v2,v3,v4 ,v5, v6} J={ v7 } 弧集合{(v i,v j)|v i∈I,v j∈J } = {( v6,v7) } 并有:s67=l6+c67=8+5=13 ∴此时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v7 或 v1→v4→v3→v5→v6→v7 距离为:13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答案78213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 答案78213

四、把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2、minZ=2x1-x2+2x3 五、按各题要求。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机械台时消耗量以及这些资源的限量,单位产品的利润如下表所示:

根据客户订货,三种产品的最低月需要量分别为200,250和100件,最大月销售量分别为250,280和120件。月销售分别为250 ,280和120件。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总利润最大。 2、某建筑工地有一批长度为10米的相同型号的钢筋,今要截成长度为3米的钢筋 90根,长度为4米的 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才能使所使用的原材料最省? 1.某运输公司在春运期间需要24小时昼夜加班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如下表所示:起运时间服务员数 2—6 6—10 10一14 14—18 18—22 22—2 4 8 10 7 12 4 每个工作人员连续工作八小时,且在时段开始时上班,问如何安排,使得既满足以上要求,又使上班人数最少?

五、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迭代的每一步相 当于图解法可行域中的哪一个顶点。

六、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七、用大M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属于哪一类。

八、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Z=5x1+3x2,约束形式为“≤”,X3,X4为松驰变量.表中解代入目标函数后得Z=10 X l X2X3X4 —10 b -1 f g X3 2 C O 1 1/5 X l a d e 0 1 (1)求表中a~g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1)a=2 b=0 c=0 d=1 e=4/5 f=0 g=-5 (2)表中给出的解为最优解 第四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五、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1.minZ=2x1+2x2+4x3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25 / 1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25 / 2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 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 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

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分析及建模案例

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分析及建模案例

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分析及建模案例 一.摘要 (3) 二.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基础知识 (5) 2.1有向图 (7) 2.2连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割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最短路问题 (8) 三.最短路径的算法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最短路问题的提出 (9) 3.2 Bellman最短路方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Bellman-Ford算法的基本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Bellman-Ford算法的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Bellman-FORD算法的建模应用举例错误!未定义 3.7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 (9) 3.8 Dijkstra算法的理论依据 (9) 3.9 Dijkstra算法的计算步骤 (9) 3.10 Dijstre算法的建模应用举例 (10) 3.11 两种算法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Dikl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 思想有很大的区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Bellman-Ford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每 次循环都要修改所有顶点的权值,也就 是说源点到各顶点最短路径长度一直 要到Bellman-Ford算法结束才确定下 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Dikl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 的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Bellman-Ford算法的另外一种理解错误!未定 4.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近年来计算机发展迅猛,图论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最短路径 问题一直是图论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它已应用在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诸多领域。而在交通路网中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行车路线就是最短路径问题的 一个典型例子。 由于最短路径问题在各方面广泛应用,以及研究人员对最短路径的深入研究, 使得在最短路径问题中也产生了很多经典的算法。在本课题中我将提出一些最 短路径问题的算法以及各算法之间的比较,最后将这些算法再应用于实际问题

最全的运筹学复习题及答案

四、把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2、minZ=2x1-x2+2x3 五、按各题要求。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机械台时消耗量以及这些资源的限量,单位产品的利润如下表所示:

根据客户订货,三种产品的最低月需要量分别为200,250和100件,最大月销售量分别为250,280和120件。月销售分别为250,280和120件。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总利润最大。 2、某建筑工地有一批长度为10米的相同型号的钢筋,今要截成长度为3米的钢筋90根,长度为4米的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才能使所使用的原材料最省 1.某运输公司在春运期间需要24小时昼夜加班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如下表所示: 起运时间服务员数 2—6 6—10 10一14 14—18 18—22 22—2 4 8 10 7 12 4 每个工作人员连续工作八小时,且在时段开始时上班,问如何安排,使得既满足以上要求,又使上班人数最少

五、分别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迭代的每一步相当 于图解法可行域中的哪一个顶点。

六、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七、用大M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属于哪一类。

八、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Z=5x1+3x2,约束形式为“≤”,X3,X4为松驰变量.表中解代入目标函数后得Z=10 X l X2X3X4 —10b-1f g X32C O11/5 X l a d e01 (1)求表中a~g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1)a=2 b=0 c=0 d=1 e=4/5 f=0 g=-5 (2)表中给出的解为最优解 第四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五、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1.minZ=2x1+2x2+4x3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试述知识的含义与特征。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1)知识的含义和特征 ①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发挥效用。 ②知识的特征 a.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很难被剥夺。 b.共享性。某人拥有知识并不排斥他人完整地拥有同样的知识。 c.非磨损性。知识可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 d.交换的不对称性。在知识交换中,卖方(输出方或转让者)并不失去知识;如果事先没有约定,卖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多次交易。 e.可传播性。知识传播越广,其成本就越低。 (2)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 ①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联系 在当今的知识构成中,政策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策学知识,而政策学知识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转换和运用才能发挥其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的功能。 ②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区别

a.政策学知识是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认识,是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性知识,表现形式是政策研究的概念、命题、理论、模型、方法等。政策学知识是一个围绕实现政策目标而形成的信息体系,这些信息被有关的政策主体与客体所认知、掌握和应用后,有利于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b.政策知识是有关政策的所有知识,除政策学知识外,还包括政策问题的知识。从知识的性质上可判断,那些与政策问题的背景、政策主体与客体、政策制定、政策预测、政策执行、政策调整、政策评估等相关的信息都是政策知识。 2.什么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有哪些?政策分析需要处理哪些基本关系?试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答:(1)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政策分析是一项职业化的分析活动及其过程。政策分析的范围既包括政策内容本身,也包括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政策的执行与结果等阶段的政策过程。 (2)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①政策分析的要素 a.问题。问题作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基本要素,比技术问题、效益问题要复杂得多。 b.目标。作为政策分析要素的政策目标,是指公共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力求完成的任务,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分析过程的中心任务。 c.方案。备选方案是指为实现政策目标,对设想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及达到目标的步骤进行系统表述的文本。

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分析及建模案例

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分析及建模案例 一.摘要 (2) 二.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基础知识 (3) 2.1有向图 (5) 2.2连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割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最短路问题 (6) 三.最短路径的算法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最短路问题的提出 (6) 3.2 Bellman最短路方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Bellman-Ford算法的基本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Bellman-Ford算法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Bellman-FORD算法的建模应用举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 (6) 3.8 Dijkstra算法的理论依据 (6) 3.9 Dijkstra算法的计算步骤 (6) 3.10 Dijstre算法的建模应用举例 (7) 3.11 两种算法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Dikl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ellman-Ford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每次循环都要修改所有顶点的权值,也就是说 源点到各顶点最短路径长度一直要到Bellman-Ford算法结束才确定下来。错误!未定义书签。 2.Dikl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的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Bellman-Ford算法的另外一种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doc

运筹学A 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 A .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 .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 .(0, 0, 4, 3) B .(3, 4, 0, 0) C.(2, 0, 1, 0) D .(3, 0, 4, 0) 3.则 A .无可行解 B .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对任意可行解X 和Y,存在关系 A .Z > W B.Z = W C.Z≥W D .Z≤W 5.有6 个产地4 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 .有10 个变量24 个约束 B .有24 个变量10 个约束 C.有24 个变量9 个约束 D.有9 个基变量10 个非基变量

6. 下例错误的说法是 A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 B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 m+n -1 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 A .m+n-1 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 .m+n-1 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 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 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 .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 .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 有m个产地n 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 个基变量 B .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 个基变量,mn-m-n-1 个非基变量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A . B .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