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分析(一) 我国地质构造与地震带分布特征

1. 区域构造分布特征

新构造期以来,我国以东西部中间一级分区线为界,西部总体上升,其上升的速率以喜马拉雅山区为最高.依次向北越来越低.其中包括几个强烈的下沉区(盆地).中国东部有几大盆地,但总体上也是上升区.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构成一个高原区.在这个高原区的三个边缘是产生8级地震的重要地带.中国东部以华北地区活动最为强烈.但整个东部地区的活动要比西部弱.活动构造的速率要比西部低.构造方向,东部以北东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为主.这就是中国的区域构造特征。

2 .深部构造与地幔质量的均衡调整

从总的重力异常变化的趋势背景上,看我国地质的深部构造。见图(1)

全国重力异常示意图

有几条规模巨大的重力异常梯级带,纵横全国,大体上分为两组: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北北东向及北东向为主,纵贯全国南北的一条北北东向梯级带最大.它北起黑龙江大兴安岭,经由大行山,雪峰山、直至云南的滇东南地区。其南北两端有向外延伸之势。福建沿海及川西地区的梯带也很明显,它们都与该地区的山脉有关。在我国西部地区,则以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的梯级带为主,它与东部梯级带异常走向相互垂直甚至交会。这种异常走向截然不同的特征,反映出我国东西部不同的深部地壳构造走向的变化规律。从异常强度看,西部梯级带的梯度变化较东部大得多,而且与地形高度有密切关糸。如西藏南缘的梯度带与喜马拉雅山相吻合,北边的梯级带的西段与昆仑山相重合。东段则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与祁连山相连,南支与巴颜喀拉山一致。这种重力异常梯级带与山脉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为使地壳达到均衡,由于山脉所导致的那部分质量剩余,正由上地幔物质的迅速转移给予补偿.也就是地壳正处于均衡调整过程中,伴随着褶皱山脉的出现,地壳厚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3 .天然地震区域的分布规律

(1).纵贯全国区域的重力梯级带,反映出地壳深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上地幔物质的埋藏深度在梯级带内及其两则发生急剧向变化。

(2).区域性重力梯级带相互交会的地区是深部地壳构造最复杂,受破坏最厉害,而且也是地壳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如云南省地处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三组深部构造的交会处。因此,震中分布几乎遍布于全剩

(3).在一级的重力正、负异常之间的梯级带上,上地幔深度变化也比较剧烈.因此,也是地震活动带。如新疆天山山脉的南北两翼,东北长白山山脉向南北两端,北端是比较活跃的深震区,而南端是海城,营口地震区。

4 .我国主要地震活动带见图(2)

中国震中示意分布图

(1).天山地震带:主要指南北天山,阿尔泰山一带地区.

(2).南北地震带:由滇南的元江往北经过西昌、松潘、海源、银川、直到内蒙古蹬口.此常发震特点,为南北两端轮发中、强地震.揭示了这一带的地下构造特征

(3).华北地震带:指阴山,燕山一带.营口至郯城断裂带.汾渭河谷地区。

(4).华南地震带:主要指东南沿海及海南岛北部地区。

(5).西藏察隅带:沿西藏高原周围及边境一带。

(6).台湾地震带:包括台湾及其东部海城。

分析提示:

(1).我国地震带的形成与划分有什么共同特征?

(2).为什么我国淅江与贵洲较少出现地震?

(3).为什么我国地震大多数都发生在山脚下或山体周围?(4).我国地震与日本、美国的地震有什么不同?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935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 Special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passing through geological structure zone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 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大小不同的地质构造变化断层带。为保证顺利通过该地质构造,杜绝漏冒顶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在综采采区和工作面设计时,应尽量探明断层的数量、要素及其对综采生产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对策妥善处理,因此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 1、搬家跳采 当工作面中部、端部遇落差较大、走向较长的垂直断层或斜交断层时,为躲过断层影响区,可在工作面前方重新掘开切眼,工作面设备搬迁到新切眼后断续向前推进。 2、开掘绕巷

当工作面端部遇到难以通过的断层时,在探明断层影响范围后??开掘绕道缩短工作面长度,甩掉断层影响区。 3、放弃综采 当综采工作面设计因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难以实现综采,或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现难以通过的断层时,可以放弃用综采开采,改用其他方法开采。 4、直接硬过 当断层落差小于采高的2/3,断层影响范围小于30m,断层处围岩的硬度系数f﹤10时,工作面可以直接通过断层。 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措施: 综采工作面通过断层时,由于断层处岩石破碎,很容易造成工作面冒顶。在处理断层处岩石时,如果方法不当容易损坏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又由于工作面通过断层加大了工作面走向或倾斜方向的倾角时,液压支架容易发生倒架事故。为了防止过断层时发生上述事故,应采取下列技术安全措施。 1、调整工作面与断层线的夹角

大地构造(精)

名词解释 I,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岩石为塑性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7,TTG岩:英云闪长岩一奥长花岗岩一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0,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并被沉积物充填的槽状凹陷带。 II,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行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壳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货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9,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20,地槽旋回:从地槽沉降开始,至造山运动变形成褶皱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22,沉积构造:指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23,海沟:太平洋边缘平行于岛弧的线性深海巨型凹地。 24,大洋中脊: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环绕全球最大的海底山 系。 25,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周边为裂谷,俯冲带和转换断层围限着的岩石圈块 体。 26,大陆漂移:地史时期陆壳由于在其下的洋壳相对软弱,而在地球表面漂移的过程。 27,海底扩张:地幔物质沿洋中脊上升,充填裂谷,产生新的海底并逐渐向洋中脊两侧扩张的过程。 28,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

中国四大地震带分析

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中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的地震带是那些地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 从网上查询到的住息来看,李四光的地震预测理论,是主导中国地震灾害预报的主要理论。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曾经预测过四大地震,其格式通常是这样的:"李四光曾经预测过中国四大地震,其中唐山、松藩、XXX已经震过了,就差YYY没有震了",YYY一般都是预言传播者所在的城市。 从唐山地震后,地震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除了自然力的巨大杀伤,还包括心理上的极度恐惧。这种恐怖也包括了由于贫穷,地表建筑抗震能力差,老百姓缺少安全感。 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并且为了强化这种"信息"传播的"信度"和"杀伤力",通常会把权威及已经发生的铁的事实扯进来。 从CNKI查询了一部分地震预报专业的文章(回忆录、科普型的),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 [黄相宁在2006年02期《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杂志上发表的《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中,回顾了李四光先生几次成功预测: 李四光先生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6.3级地震; ……他说我是让你们马上去郯庐断裂带建立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问题。……果不其然,1969年渤海7.4级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1967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开展地震地质工作,……如果这里也在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97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强震群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在他预测10年后发生了!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 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通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由于现采4205高档中部遇一地质构造,在工作面地质构造带遇顶板发育严重破碎、淋水巨增、老顶明显来压等地质变化,至使工作面地质构造低洼段出现积水淹没前刮板、支架下沉、倾歪等现象,工作面机尾开始70m范围内,顺槽至260m处采用爆破落煤法回采。采高为2.3m。每班两循环,循环进度0.6m,日进尺2.4m。为确保工作面正常推进和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劳动组织: 1、由回采队负责正常回采。 2、由队长跟班在现场统一指挥。由跟班矿级领导与安监站监督,严格按此措施生产。 安全技术措施: 一、爆破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火工品的

审批、储存、发放、领退制度。 ①炸药和雷管分别存放在木制的箱内,并加锁,放置在顶板 完好,且远离电气设备,雷管箱和炸药箱不得放在一起,且保持25m以上。 ②剩余的雷管炸药要由放炮员交回炸药库清点数量且作记 录。 (2)、装配起爆药卷的规定 ①装配起爆药卷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 及导电体的爆破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装配数量以当时当地实际需要为准,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防止雷管受震动,冲击,防止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②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木棍扎 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严禁斜插在药卷中部或捆在药卷上,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③炮眼深度,角度要符合规程要求,钻眼时,要准确掌握电 钻性能,防止断钎伤人,装药前炮眼中的煤粒应清除干净,炮眼的装药量应按本《规程》规定封实,严禁用煤粉及块状材料或其他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复习提纲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 任课教师:干微 (2017年) 第一章绪论 ●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 ●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 ●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成分分层【地壳、地幔、地核】,洋壳与陆壳的年龄及各自 分布范围;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层圈、地核】;各层圈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 ●大洋地壳:分布面积,年龄,厚度,地貌类型,物质组成与构造特征。 ●大陆地壳:分布面积,年龄,类型(时代、构造特征),物质组成,不同构造区域 的地壳厚度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 ●地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单元。 第三章大地构造学说的演变历史 ●地球收缩、地球膨胀、地球波动假说及各自的主要论据。 ●地槽-地台学说:地槽-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地台-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地槽 概念的演变;地槽-地台学说对地壳构造运动性质的基本认识。 ●大陆漂移假说:产生过程,主要论据,动力学机制。 ●海底扩张:海底地形探测与地磁异常,海底扩张假说的产生。 ●洋脊分段特征及其连接部位震源机制解的差异与转换断层的发现 ●地震分布型式与岩石圈板块概念的形成 ●现今地球表面岩石圈板块的划分 第四章板块构造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假设。岩石圈板块运动学的主要证据;不同板块边界上的地震震 源机制解。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主要依据 现代岩石圈板块划分; 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圈板块划分。 ●岩石圈板块边界的类型 离散增生型、汇聚消减型(洋-陆、弧-陆、洋-弧、洋-洋、陆-陆)、走滑守恒型。 ●板块构造运动学 欧拉定律与欧拉极,两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欧拉极的确定;三个板块之间的三连点 及其演化;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学(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热点 轨迹);现今板块构造运动(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 ●板块构造动力学模型:作用在板块上的各种力及其对板块运动的影响(促进、阻碍)。

中小断裂构造特征分析

中小断裂构造特征分析 东荣三矿位于矿区的中部,面积约59平方公里,其中地震勘探面积46 平方公里。地层走向南北,向西倾斜,含煤地层属上侏罗统鸡西群城子河组,其中含煤63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4层。全井田由三维地震、钻探、测井、实际揭露等综合手段确定的大小断层500余条,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影响采区划分、开拓方式、工作面布置、安全生产,增加煤炭损失量和巷道掘进量,影响煤矿综合效益,严重制约煤矿发展。因此对中小型断层(落差20m以下)的形成机理、解释方法及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以便指导生产。1 东荣三井田构造的解释与研究本井田位于绥滨~新安镇坳陷带中的东辉——东荣弧形向斜东翼的中段。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改造和东西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正负相间排列的背向斜褶皱,从西向东有福山背斜、福山东向斜、二九一背斜和福山背斜南缘的牵引褶曲等。 1.1 东荣三井田主干断层类型(1)X型断层:主要分布在福山背斜的南北端,由北东、北西向二组断层交叉切割组成。北东向断裂位于东南部边界,与二九一背斜轴向相平行的压性断裂;其次是一系列规模较小、延展不长,有张有压并受旁侧主干断裂所控制的断裂。北西向断裂位于西南部、北部、东北部边界,形成早而活动时间长的区域性压扭性、张扭性断裂;其次是一系列规模较小、延展不长,有张有压并受旁侧主干断裂所控制的断裂。(2)弧形断层:主要分布在福山背斜以东及福山东向斜东翼的浅部,具有压扭性、压性结构面性质,呈向西突出的南北伸展的弧形,特别在福山背斜东翼,形成密集的断裂带,有的属于伴生断裂,有的属于派生断裂,对地层切割非常严重。(3)横张断层:主要分布在福山东向斜的东翼上,形成由北而南的东西向三组断层,其中每组断层又是由2--5条断层组合在一起的断层群,断层带内的构造极为复杂。 1.2断点的识别(1)中小断层在钻孔岩芯中非常明显,既有破碎带的特征、地层倾角的变化及煤层及标志层的层位缺失等现象。(2)中小断层在测井曲线上,主要有以下特征。人工放射性曲线(HGG)常常显示为低密度,高伽玛伽玛异常,因破碎带中,不同岩石的混杂,以及断层界面附近岩石破碎程度的渐变关系,使曲线异常包罗边界反映为渐变。这种破碎性造成异常内显示不稳定的剧变,这与煤层的曲线异常完整性很容易区分。天然放射性曲线(HG)在断层带的曲线特征是低伽玛值,由于岩性的差异曲线表现为杂乱的低异常,顶、底界面不清晰,同厚层砂岩、煤层形成的低异常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视电阻率曲线(DLW)常表现为低异常,因断层带岩性破碎,且含水性好,这也是断裂带的重要标准。东荣矿区综合测井参数呈现的岩石地球物理特征明显,曲线所反映的煤系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也很明显。通过曲线对比,可确定断点的存在及断距的大小。(3)地震利用反射界面的连续性,通过有效波组的追踪,确定中小断层,其断点反应清晰可靠。该区有效波T2、T3波组是两组标准波,T2波组相当于14—16号煤层,T3波组相当于30号煤层。波组显示的能量很强,连续性好,当连续波组出现中断时可视为断点。相位错开的时间可换算出断距。通过时间剖面上T2波组的追踪,中小断层有规律的出现,即断层束派生的分支断裂、横张断裂中形成的阶梯式断层群。1.3 中小断层的组合(1)首先通过剖面对比,寻找煤层间距变化异常处、煤层和标志层的缺失段、查找钻孔中岩芯完整性、倾角变化等构造标志作为中小断层存在的依据。(2)将钻探发现的断点,用测井曲线加以验证,查对曲线上是否有断层的标志,以及断点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 地震专家称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10年内有望勾画出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研究人员勾画出21多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 ●银川已探索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 ●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都有望勾画出来,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东京南面曾预测有八级以上地震,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没想到东北部却来了个9级地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昨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讲座时透露,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 福岛核电站离地震带太近了 徐锡伟说,尽管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有严格的选址标准,但福岛仍不安全,因为它离地震活动带太近了。“核电站应该考虑选在地壳稳定区的中心,要远离地震带,离可能发生的大地震越远越好。” 徐锡伟介绍说,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70%的大地震;二是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的欧亚地震带,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板块那么集中在一个狭长的地带,集中了20%的大地震;三是大洋中脊地震带,占大地震的5%左右。 东京等了30年没等到强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相当强烈,1990年以来,16次破坏性强的大地震11次都发生在这个板块。从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震,再到这次日本大地震,表明现在的地震活动到了活跃期。 “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徐锡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提出“地震空白论”,即地震会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生过的空白区。日

埕南断层构造特征研究

埕南断层构造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占探明储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埕南断层上、下盘附近正是岩性油藏和地层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勘探潜力巨大,与埕南断层的活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次开展对埕南断层整体、系统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埕南断层断面的构造精细落实,明确了断面的构造特征形态,断面样式和平面展布规律,为该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埕南断层;构造特征;断面样式;平面展布规律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占探明储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埕南断层上、下盘附近正是岩性油藏和地层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勘探潜力巨大,与埕南断层的活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次开展对埕南断层整体、系统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埕南断层断面的构造精细落实,明确了断面的构造[1]特征形态,断面样式和平面展布规律,为该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1.埕南断层构造特征描述 1.1 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是岩块或岩层断开并籍以滑动的破裂面。 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 断盘。是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位移的岩块。 位移。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有位移和旋转。多数断层常兼具有两种运动。断层位移的方向和大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断层研究中应注意测定断距。 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成为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断距。断距是指断层两盘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同方位的剖面上断距值不同。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的断距有: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水平距离。 1.2 埕南断层定量描述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 全球地震几种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第一、“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目录 一、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的方法 (1) 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措施 (2) 三、加固顶板过断层、陷落柱 (4) 四、放松动炮方法过断层、陷落柱 (4)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在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大小不同的地质构造变化断层、陷落柱带。为保证顺利通过该地质构造,杜绝漏冒顶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在综采采区和工作面设计时,应尽量探明断层、陷落柱的数量、要素及其对综采生产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对策妥善处理,因此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的方法 1、搬家跳采 当工作面中部、端部遇落差较大、走向较长的垂直断层、陷落柱或斜交断层时,为躲过断层、陷落柱影响区,可在工作面前方重新掘开切眼,工作面设备搬迁到新切眼后断续向前推进。 2、开掘绕巷 当工作面端部遇到难以通过的断层、陷落柱时,在探明其影响范围后 开掘绕道缩短工作面长度,甩掉断层、陷落柱影响区。 3、放弃综采 当综采工作面设计因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影响难以实现综采,或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现难以通过的断层、陷落柱时,可以放弃用综采开采,改用其他方法开采。 4、直接硬过 当断层、陷落柱落差小于采高的2/3,断层、陷落柱影响范围小于30m,断层、陷落柱处围岩的硬度系数f﹤10时,工作面可以直接通过。

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措施 综采工作面通过断层、陷落柱时,由于断层、陷落柱处岩石破碎,很容易造成工作面冒顶。在处理断层、陷落柱处岩石时,如果方法不当容易损坏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又由于工作面通过断层、陷落柱加大了工作面走向或倾斜方向的倾角时,液压支架容易发生倒架事故。为了防止过断层、陷落柱时发生上述事故,应采取下列技术安全措施。 1、调整工作面与断层、陷落柱线的夹角 如果工作面与断层、陷落柱线互相平行或夹角小,则在工作面的暴露范围大,顶板难以维护;工作面与断层、陷落柱线夹角大,则通过的时间长,但暴露面积小,顶板易维护。为了使断层、陷落柱与工作面交叉面积尽量小,有时可在通过前预先调整工作面,使其与断层、陷落柱保持一定夹角。一般认为,对于中等稳定以上顶板,工作面与断层、陷落柱线夹角以20°-30°为宜;对于不稳定顶板,工作面与断层、陷落柱线夹角可调到30°-45°。但这将使工作面长度加长,也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增加了三角煤损失。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条件将诸因素综合考虑,选定一个较好方案。 2、处理断层、陷落柱处的岩石 当断层、陷落柱岩石硬度系数f﹤4时,可用采煤机直接截割,但采煤机牵引速度应控制在2-3m/min。当断层、陷落柱岩石硬度系数f>4时,则采用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的爆破方法预先挑顶或挖底。打眼时要选择好炮眼的位置和角度,爆破时要在支架前悬挂挡矸胶带,

祁连山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565312.html, 祁连山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作者:黄瑞琦 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诸多地质构造研究人员对祁连山构造特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对地质界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祁连山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如构造岩相带角度、地洼理论角度、多旋回构造角度、地质力学角度等方面。这些有关祁连山的地质构造研究对我国基础地质工作以及矿产勘查评价工作等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本文将结合前任研究工作的基础对祁连山地质构造的特征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探讨,以供今后参考使用。 关键词:祁连山;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地质基础工作 多年来,祁连山在多次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其构造体系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多种构造体系的相互交杂组合而成了复杂的祁连山构造景观。而本文将对古河西斜接于天山——阴山、秦岭——昆仑东西走向复杂构造带之间构造体系内容进行特征研究。这种复杂的构造结构体系在志留纪末期的祁连运动中形成并逐渐演化成熟,是N55°~65°W走向的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褶带及所夹岩块组成的巨型拗褶带。在这次祁连运动对早古代沉积和岩浆岩建造及其有关矿产的分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该构造体系中还包含了下元古界组成的东西向构造行迹的残块,据研究发现,这种构造形成开始于泥盆纪,在白垩纪的祁吕系西翼褶带完成,它的西部位置以弧形切断古河西系,而体系中部位置与古河西系相连接。而陇西系从东段北侧开始插入,这也是祁连山向北东呈凸的帚状构造的主要原因之一。河西系狱古河西系呈反接状态,最终以平行等距的隆起和沉降带而存在。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将该地区西南部古构造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使其改造多,产生一定的歪曲。 1. 构造分区及地质概况分析 在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中,祁连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加里东地槽,其褶皱迴返属于陆相泥盆系,在磨拉石建造前就已经形成。北祁连山及河西走廊中下泥盆与古生界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存在不整合关系;拉背山见中下泥盆统御中奥陶统也是不整合关系;南祁连山乌兰大坂见上不整合于志留统之上,这也就是说明祁连山在加里东晚期才褶皱成山体,从地槽转变为地台,并在长时间中处于演变构成中,因此晚古生代一中、新生代都属于地台型盖层沉积形式。祁连山以北是塔里木——阿拉善地台,并以大断裂为分界线;南界与东昆仑、西秦岭褶皱系之间也是在大断裂作用下形成的,但是这两者的沉积层是存在差异的,例如欧龙布鲁克隆开始到寒武—奥陶纪时期内属于近地台型的砂页岩、碳酸盐建造,其厚度在700m~2000m之间并与震旦亚界处于假整合关系。而在柴达木北缘和青海南山其主要以华力西和印支褶皱为主,属于北秦岭褶皱带。 2. 古河西构造体系分析

中国省会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中国省会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藏在我们身边的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不可不看的知识:中国地震国情· 关于地震,我国的国情是,“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据了解,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 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

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下页提示: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评价地震危险度的三个指标 导致灾害的强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 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 响应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UERDI值,指数越高风险越大) 1.石家庄0.35 2.合肥0.25 3.西宁0.24 4.海口0.23 5.长沙0.22

过地质构造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3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过地质构造安全措施正 式样本

过地质构造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时,煤层的走向,倾斜, 厚度往往发生明显的变化,顶底板不平整、岩石松散 破碎、煤层裂隙多、裂隙中夹有白色结晶体,煤质变 软、光泽变暗、有的还在断层带有有淋水和瓦斯涌出 量增多等现象,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顶板事故,因 此、过地质构造的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一、过断层前,应先摸清工作面与断层走向的交 角,交角越小,工作面越危险,冒顶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必须及时应调整工作面的方向。对落差小的断 层,工作面可用挑顶、卧底的办法直接采过去;对断 层落差较大,影响范围大的断层,工作面通过困难较

大时,另掘开切眼进行开采。 二、在断层破碎地带,工作面顶板压力都比较大,为了加强顶板支护,在断层附近两侧要打木坑和戗柱、柱根要支在硬底上。 三、如果采用挑顶方法过断层时要丢底煤,支柱要“穿木鞋”、防止钻底;如果采取卧底过断层时要丢顶煤,为防止顶煤落下造成空顶,留顶煤处要背严刹紧。 四、过褶曲时,如果褶曲平溪,工作面可用加强支架办法采过去。如果变化大,就要挑顶或卧底在其附近加打木坑。如果顶煤留不住,则要及时挑落,并在支架上用小木坑接顶,留底煤时支柱下要“穿木鞋”。 五、由于煤(岩)层节理(裂隙)常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作用而造成的采动裂隙互切,使顶板形成

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41-06 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王启亮1,员孟超2,王海生3 (1.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4;2.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 山西运城 044004; 3.山西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 要:在对太原掀斜构造形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节理统计,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及新生代晚期三个阶段。主体构造,即东山背斜、西山向斜以及相伴生的南北向褶曲等都是在中生代晚期北东—南西向右旋力偶作用下形成。区内等距分布的北东东向至东西向的正断层组等次级构造及太原断陷的雏形形成于古近纪北东—南西向左旋力偶。在新生代晚期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太原断陷进一步拉张下陷,形成现今构造格局。不同时期应力场和板块构造动力系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继承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区域大陆动力学条件转化和演化一致。 关键词:构造演化;古构造应力场;构造形迹;太原掀斜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在以往的构造研究中将其称为“古交掀斜”(山西省地矿局,1989)或“太原西山掀斜”(孔宪祯等,1978)。前者将太原断陷划为晋中新裂陷,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板内构造体制一致。根据山西板内构造单位划分,太原掀斜构造为山西台隆(Ⅲ)吕梁-五台隆褶带(Ⅳ)内的一个V级大地构造单位,东南以交城大断裂带(含田庄断裂)为界(图1),呈北东向展布,与晋中新裂陷相邻。西界为西社断层、神堂断层、南塔断层、寨立断层,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北界和东北界为隆起带边界,为一个西陡、东和东南平缓的近似三角形的掀斜构造。笔者以交城大断裂带作为Ⅳ级构造单位的界线,而太原断陷为太原掀斜构造的一个更次一级的构造单位。前人对太原掀斜构造存在不同的认识。例如,东山、西山分离的时间,太原掀斜构造在区域构造中的意义,以及与其他地区煤田的对比意义等。所以,对太原掀斜构造的研究,不仅具有区域地质方面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认识西山煤田含煤构造也具有重要价值。 1 构造形迹展布特征 研究区内的地层分布北老南新,总体向南南东缓倾(图1)。太原掀斜构造主体由东山背斜和西山向斜构成,是山西省的重要煤矿区。东山矿区地层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局部受构造影响稍有偏转,背斜较为宽缓,地层倾角为5°~15°;西山向斜为东缓西陡的复式向斜,主要构造格架为南北向构造、北东东向平行断裂及东西向构造。  收稿日期:2010-03-19;修回日期:2010-06-28  基金项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太原东山矿区地质环境调查”(200513)  作者简介:王启亮(1964-),男,山西临猗人,副教授,硕士,从事环境地质教学与研究。E-mail:w ql.976@163.co m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⑴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⑶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03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 (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新一轮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但非主流网没有看到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国家地震局网站也没有看到。地震,事关百姓,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官方怎么就不公布名单呢?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下面是网上搜到的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⑴北京、天津、唐山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 ⑵江苏、山东交界—南黄海一带和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地; ⑶四川西部-云南东部一带; ⑷云南西北地区;

⑸祁连山地区; ⑹辽东半岛; ⑺辽宁西部及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 ⑻甘肃东南至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 ⑼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区; ⑽新疆北天山和南天山东段地区; ⑾山西中南段至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 ⑿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两侧地区。 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四川自贡,山东临沂,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吉林长春。 还有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不知道,请知道情况的网友留言补上! 另外有网友在问: 总所周知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没有长沙的位置,1973年至今,长沙共发生2.0级至3.0级地震40多次,但发生大地震的几率相当小。如果是这样,那长沙为什么会被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问题补充:因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所以既然长沙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仍被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 4·14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四川5.12汶川地震,8.0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震灾区惨状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受伤:374065人受灾:4624万人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