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5首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5首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5首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5首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5首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2、朝雨

凉气晓萧萧,江云乱眼飘。风鸳藏近渚,雨燕集深条。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草堂樽酒在,幸得过清朝。

3、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4、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6、雨过苏端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诸家忆所

历,一饭迹便扫。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

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亲宾纵谈谑,喧闹慰衰老。

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妻孥隔军垒,拔弃不拟道。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五步法”,掌握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 一、温故知新:回忆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作。 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走进诗人: 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2.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3.代表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月夜》 一、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通过“五步法”学习《月夜》 1、诵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解诗:散译诗歌内容

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

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 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人杜甫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杜甫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接下来为你带来诗人杜甫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杜甫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五言律诗《春望》。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杜甫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 * ,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鉴赏诗歌;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朗读吟咏,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诗,朗读并背诵全诗;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用笔划出主要信息点。 2.独立书面完成所有预习自测题目。 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迎来创作高峰,此时的诗歌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感叹世事如棋,或借古抒怀,或自伤衰老,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写于这个时期。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 二.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大致而言,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及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近体诗对字数、句数、押韵和平仄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三.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

杜甫的古诗佳句

杜甫的古诗佳句 导读:关于杜甫的名诗古句集锦【1】 1.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2.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3.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5.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6.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7.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9.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1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的《阁夜》 1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的《对雪》 14.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 15.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杜甫 关于杜甫的名诗古句集锦【2】 1.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潼关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7.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12.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 13.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八卫士处》 14.寄书长不避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优质】5杜甫诗三首答案

秋兴八首》(其一)导学案答案 、课堂合作探究 1、第一层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什么景象?寄托了什么情感?写出了夔地露冷枫 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索中见到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第二层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写出了什么景象?寄托了什么情感?承上展开:江间, 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 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第三层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 “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4、第四层次: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迟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尾联则在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5、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 兼天涌" ," 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 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

杜甫诗二首

杜甫诗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课时:二课时 《登高》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杜工部集》。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文本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首诗歌吧! 3.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杜甫草堂对联

杜甫草堂对联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正门,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宋代重建茅屋,立祠宇,以后历代均曾修建,今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门锦江上。百花潭:已湮塞挺身艰难际; 张目视寇仇。 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题大廨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 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何绍基题大廨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叶剑英题大廨。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 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陈次山题大廨。李谪仙:李白。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诗史堂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题诗史堂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沈葆桢题诗史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诗史堂 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 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 陈逢元题诗史堂 即今耆旧无新咏; 何处老翁来赋诗。 诗史堂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诗史堂 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 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樊荫荪题诗史堂。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 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

关于杜甫的诗词名句大全

关于杜甫的诗词名句大全 关于杜甫的诗词名句篇一 1、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杜甫 2、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杜甫 3、老去悲秋强自宽——杜甫 4、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杜甫 7、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 8、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9、交情老更亲。——杜甫

1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气萧森——杜甫 11、乌鸦说猪黑其实猪还有白种的——杜甫 1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4、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15、富贵必从勤苦得。——杜甫 16、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杜甫 17、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心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杜甫 1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 19、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杜甫《逼仄行赠华曜》

20、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关于杜甫的诗词名句篇二 1、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杜甫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27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4、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

(完整版)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 B . 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 C . 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 D . 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 C .人事..音书漫寂寥 D .分明怨恨..曲中论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留青冢向黄昏 B .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生长明妃尚.有村 C.????? 独留青冢向.黄昏 向.吾不为斯役 D.????? 不与.秦塞通人烟 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杜甫诗两首》教案

《杜甫诗两首》教案 教材题目:《人教版语文3》二单元 5课 P38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背诵并默写 2.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规范答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规范答题格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法:讲授与探究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默写杜甫的名言警句: 1、会当凌绝顶,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读书破万卷, 4、露从今夜白,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 2.基础知识: 字形与字音: 秋兴xìng,凋diāo伤,塞sài上,急暮砧zhēn,猿啸xiào,渚zhǔ清沙白,萧森,催刀尺,萧萧下,常作客,繁霜鬓,潦倒 3.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对断句、读出感情,要求学生思考、 讨论、回答问题: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明确: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确: 写作背景(流寓夔州) 诗歌内容(借秋景抒怀) 思想感情(忧国忧民、感时伤己)---学完后归纳 (1)作者作品: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

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一组诗歌,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是秋兴组诗的序曲。 《登高》 4.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自读《秋兴八首(其一)》,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小组内交流。(2)请学生再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景物: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日暮感情:“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颈联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1)情景交融: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2)双关:“两开”这里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的凄伤。“系”也是双关词,既指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又指心念长安,系于故园。此联中的“两开”“他日泪”“孤舟”“故园心“表达出了诗人忧思难愈和冷落萧条心情的寂寞凄楚。 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规范答题思路: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我们在分析诗歌具体的表现手法时该如何分析答题呢?首先,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描述诗句内容,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好,现在我们进入第二首诗《登高》的学习: 5.请学生熟读诗歌,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文讲解词最新版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讲解词 亲爱的观众朋友,欢迎您来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参观! 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带着自己的家人几经辗转从甘肃同谷来到成都,暂时居住在浣花溪旁的古寺。第二年春天,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在风光秀丽的浣花溪边,建起了茅屋,取名“草堂”。杜甫在这里前后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这段时间是一生漂泊的诗人度过的相对安稳的日子。在杜甫留下的240多首草堂诗歌中,有大量歌咏自然、描写田园风光的优美诗作,也有不少忧国忧民、富于现实意义的篇章,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不朽的圣地。成都杜甫草堂是现存杜甫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处。1961年,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如现代诗人、学者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所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渐渐荒芜。到唐末,诗人韦庄沿浣花溪畔寻得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为纪念杜甫,他重建了一间茅屋。成都杜甫草堂遗址由此得以被确认。从此以后,历代对草堂进行过十多次培修、重建,其中以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两次规模最大。这两次重建,奠定了后世草堂依中轴线对称的多重院落式布局的基础,并流传至今。 1正门 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 正门前的照壁,粉壁青瓦、庄严肃穆,与外界形成一道屏障,给整个建筑群增添了几分含蓄和深邃之感。 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门两侧还悬挂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万里桥即今成都的南门大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桥头送费祎出使东吴,因感于费祎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遂云“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此得名。清代曾重修。古百花潭在浣花溪上游今龙爪堰一带,绝非今天百花潭公园一带的江面。杜甫所营建之茅屋,正好位于万里桥的西边,古百花潭的北边,两句诗十分精当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与今天草堂的位置完全吻合。据此,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今天身临其地的这座闻名海内外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当年诗人故居的遗址上重建并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流经草堂正门的是风景秀丽的浣花溪。在唐代的时候,浣花溪江阔水深,能行大舟,两岸农田阡陌,风景宜人。杜甫诗句“窗含西岭

杜甫所有诗词

杜甫所有诗词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何介绍杜甫草堂范文

如何介绍杜甫草堂范文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 介绍杜甫草堂的范文1 今天,爸爸带我去了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便是“诗史堂”,“啊!”诗史堂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呀!我仔细欣赏着杜甫的作品,有《不见》、《赠李白》、《营屋》、《狂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壮游》、《望岳》、《春夜喜雨》……在这里,我了解到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在草堂生活了四年,一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 接着,我又到了陈列室,我看到了杜甫的家世,有:杜预、杜耽、杜顾、杜逊、杜灵君、杜乾光、杜渐、杜叔毗、杜依艺、杜审言、杜闲、杜甫。我还看到了杜甫的雕象,他长着长长的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不大不小的嘴巴,看起来还真有学者的味道,难怪人们称他为“诗圣”呢?

然后,我又来到了草堂,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银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少陵草堂”。旁边还 最后,我们游览了杜甫曾经住过的茅屋,在这里,我情不自 我屋上三重茅…… 介绍杜甫草堂的范文2 在那遥远的四川成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杜甫草堂,一直吸引着我。今年春天,我终于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了。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是名不虚传。一进们,几棵高大的柳树像士兵似的站在门口,守卫着杜甫草堂。那翠绿翠绿的柳条,像是一道道绿色的飞流直下的瀑布,向下流去。微风一吹,柳条就会摇摆几下,我知道这是它在和我们打招呼呢。那小巧玲珑的柳叶,像是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好奇地看着我们呢!柳树下有两只黄鹂鸟,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一只身上有着许多黑色的小斑点,像穿了一件花衣裳,变得更神气了。你看!它扬起那高傲的头,不时的往草地远处眺望,好像和我一样也在欣赏风景。另一只黄鹂鸟则悄无声息地飞上树梢,用那优美的歌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黄鹂鸟,唱吧!小河为你伴奏;黄鹂鸟,唱吧!柳树

杜甫古诗词10篇经典

杜甫古诗词10篇经典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杜甫《岁晏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夏日李公见访 [唐] 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帝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唐] 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题玄武禅师屋壁 [唐]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谒文公上方 [唐] 杜甫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梅雨 [唐] 杜甫

杜甫诗两首教案新

课题杜甫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会诗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过程与方法:会分析诗句,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诵读,体会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具体分析 1、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3、教学方法 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其间可以附带有对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之间的讨论。 4、教具 基本的上课工具:粉笔、黑板、板擦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简介:一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

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2、具体讲解(抄写《望岳》,讲完后抄写《春望》)。 《望岳》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1)逐句分析一下: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

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教师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背诵《月夜》、《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诗史”,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李杜”,被人誉为“ 诗圣”。 《月夜》 【导入语】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品);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品);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品)。 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最后一句最好。因为: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 【感受诗眼】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 (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 (2)在诗句中: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品味诗眼】 3、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4、分析诗歌。 (1)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杜甫的诗全集_杜甫简介_古诗大全

杜甫的诗全集_杜甫简介_古诗大全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全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

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赠花卿》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翻译】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

第5课杜甫诗三首 我眼中的杜甫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有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而今,若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一、作者连线 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 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 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 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 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 “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 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背景探寻 夔州感怀之作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稳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