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 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 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

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

言是实行专政。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公元前5 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中,诞生了《十二铜表法》,罗马

成文法正式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作用:

2、分类:

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1)公民法:调整罗马公

民之间的关系。(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罗马法的初步发展

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

公元前3 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4、罗马法体系完成—《民法大全》

背景: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②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

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③3 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

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

制定: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汇编出《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内容:①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侵犯。(核心)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③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

罗马法作用:(1)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

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奴隶制度,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公民的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

的承认及私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制定:

前提

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 年,由英国议会制定。

内容:

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君主权力有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意义:

后来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确立:

“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任枢密大臣。

“光荣革命”后,逐渐成为内阁的代名词。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华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特点:

它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着特点。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治成员名单,经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

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集体辞职,单手想也有权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起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但是18 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君主立宪制的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1832 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增强。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1787 年宪法

背景

① 1776年,美国诞生。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后,建立邦联政体。它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局限:①建立起的是松散联盟。②州保持很多的重要的权力。③国家没有元首,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邦联国会的权力极为有限。

②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制定:

1787 年,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

内容

① 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

治权。

② 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 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 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联邦制赋予政 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 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 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 发挥。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 给美国带来长期的稳定。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

机关联邦法院。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

1875 年,法国的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确立共和制度。

1、 总统内

背参众两院可各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

1 [反对对方所r 最 年建立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 最咼法院 国废除君他联邦法 口. 立共和国—1870 3、联邦政府的建.

1789

五、法国的 员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选出第一届国会。

2、内容:

立法权归于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宪法规定众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权力掌握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内阁和高级官员、缔结和约和实行特赦;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议会。

3、影响: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宪法颁布后几年内,共和派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六、《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颁布:

1871 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内容:

(1) 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2) 皇帝拥有宣战、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军队,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帝国设立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

国最高权力机构。帝国议会名义上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有效。

建国后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简述建国后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两个30年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后的30年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保证其在动机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30 年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依法治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尽管这两个30年的背景和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其在深层次上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和继承性。认真总结和研究两个30年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建国后30 年中国的政治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1. 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框架既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又保证了国家的统一领导。 2. 在执政党的建设上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中国共产党将其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了

比较系统的自律机制,主要内容有:定期进行“整党”、“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长抓不懈;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批判等级、特权观念,实行干群平等,对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严格的规定。这些都有效地遏制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滋生蔓延。 3.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由此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概念,并阐明了两类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4. 建立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民主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它调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保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基层的稳定。 5. 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里,我国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最主要成果,就是由于中共坚持自身建设,使中共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迫击炮是如何防止重复装填的要点

过去年代,部队不同岗位之间经常有相互嘲讽的情况,譬如炮兵奚落炊事兵为“背黑锅、戴绿帽、看别人打-炮”,而炊事兵则反击:“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这句话是如何来的呢?原来,迫击炮在射击时经常会出现瞎火、卡弹和延迟发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卸开炮尾,端着炮管往外倒炮弹。但也有另外一种可怕情况,由于战斗激烈,炮手疲劳紧张,一些缺乏战场锻炼的士兵就会紧张出错,第一发瞎火,接着又把第二发装进去了。。。。。。。重复装弹极其危险,炸膛随时会发生,两发迫击炮弹的殉爆足以直接消灭整个炮兵班。迫击炮兵需要一种装置来防止此类悲剧发生,这就是本文要说的迫击炮防重装保险器,也叫防重复装填装置。

迫击炮为何会出现重复装填 迫击炮,顾名思义,就是从炮口装填,强迫击发的火炮。迫击炮弹采用特殊的装药结构和点火方式,即将迫击炮弹的发射装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基本装药,放在由纸筒做成的基本药管内,基本药管则放在尾管内,基本药管的底部装有底火。另一部分称为辅助装药,它是由几个附加药包组成。发射时,迫击炮弹沿膛壁下滑,基本药管下端的底火撞击迫击炮上的固定击针而首先点燃尾管内的基本装药,高温高压的火药气体通过尾管上均匀分布的传火孔冲出,直接喷射在附加装药各处,点燃尾管外面的附加药包。迫击炮弹的基本装药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称基本药管,实际结构与霰弹枪的12号霰弹很相似。

迫击炮哑火后退弹的战术动作 由于炮管较短,迫击炮的射击环境很恶劣,容易导致炮手误操作

迫击炮在实弹射击中,由于由于底火失效、基本药管受潮炮膛污浊导致弹丸下落速度不足而造成炮膛卡弹等原因,会出现炮弹无法正常发射而滞留在炮膛内的情况。对此,部队的常规做法是一名炮手低姿将手扶于炮架,感受炮弹射出后带给炮身的震动,以此来提示装填手。但在激烈的战斗中常无法感觉到炮的后坐力而导致误判,以为膛内炮弹已经发射出去。另外,在实战中,炮口焰闪光炫目,火炮冲击波强烈,且声响巨大,战士疲劳紧张和迫击炮发射速度较高,装填手在连续装弹射击过程中,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度疲劳,自身判断力的明显下降。当出现炮弹滞留而又没有收到其他炮手的警示时,常会误认为前炮弹已经出膛,立即装入后一发炮弹,这就是迫击炮射击特有的所谓“重装弹”现象(重复装填现象是迫击炮特有的,其他常规火炮均无此类现象)。当出现此种情况时,必须将炮弹倒出炮膛,方能再度装弹发射。在倒弹过程中,如果所倒之弹中有迟发火弹,易造成人炮俱毁的重大事故。 二次装弹(重装弹)一旦发生,轻则影响正常的射速,贻误战机,重则会发生膛炸,炮毁人亡。我军在对越作战期间,曾有传说,夜间炮战时,出现过炮手因为紧张把67式82毫米迫击炮整个装满,最后装填不进去了才被发现的笑话。在20世纪90年代,我军也发生过数起迫击炮膛炸事故,其中就有炮弹重装原因造成的严重事故。 迫击炮防重装保险器就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装备的安全,通过光电、电磁、机械等方式判断已装填的炮弹是否发射出去,或检测迫击炮身管是否有炮弹残留,从而防止下一发炮弹再次误装填的装置。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摘要:政治民族化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是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上中,也明确地把民主和富强、文明一起共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大势 所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 设的集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正文: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党和国家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利益上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以法律形式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下来,从而在民主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在近些年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政治参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突显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的以自身利益为指导,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权力,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体现。将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是一项惠民惠国的政策。既能保障人民的权力,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又能集中人民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将党和国家的活动纳入人民监督的范围内,保证行政的合理有序性。 1、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治参与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所特有的活动,它是一切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完善政治参与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政治参与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实际经验来说,对于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其他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有效享有,每个人都有参与他或她的国家的政府是一个关键因素。”①联合国决议表明:政治参与是固有的人权,并且是民主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和畅通。发展政治参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最有利于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政治参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的崇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方面原因: ⑴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社会。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将自己的利益向政府反映,使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人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制度,人民选取人民代表,集中自己的政治诉求向政府反映,从而也就实现了政治参与的过程; ⑶依法治国的方略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

速射迫击炮在中国

速射迫击炮在中国 记得笔者早先曾经说过:“中国军工在武器研制项目上,即研制最新的先进武器,也同时研制最新的落后武器”。北方公司仿制意大利驮载山炮的轻型105毫米山地榴弹炮,以及“矢车菊”自动迫击炮都是典型的例子,中国在90年代重新捡起“矢车菊”这种早已被俄军淘汰的产品来仿制,很大程度是为了出口创汇,而不是用来自己装备的。成都军区149师特战营的那几门自行速射迫击炮,以及内蒙古军区边防团炮兵连装备的牵引速射迫击炮,都是整几门玩玩的,我认为不必当真。中国军队不会普遍装备82毫米自动速射迫击炮。真正应该注意的是54军等部队装备的120自行迫榴炮,以及正在研制的双管120毫米自行迫榴炮,这些才是我军真正想要的东西。 SM4型81毫米车载速射迫击炮是我国“十五”期间研制的,比较有亮点,解决了武器系统一体化设计、高射速、高机动性等关键技术,成果令人满意。采用国产“东风”EQ2050型4×4军用越野车底盘提高了作战机动性,可360°方向射击。配备火控计算机和电机驱动的方向机,实现了弹道诸元自动解算和方向快速调炮,缩短了射击准备时间,提高了诸元装定精度,自动操炮是国产车载速射迫击炮的最大亮点。该炮配备激光测距直瞄镜和微光镜,能实现半直瞄和夜间观察瞄准射击,并能提高火炮的首发命中率。能对阻碍执行步兵营战斗行动的目标进行压制或歼灭,也可执行烟幕迷茫、纵火和照明射击等任务。SM4型81毫米车载速射迫击炮是对国产其它型号速射迫击炮的改进和再创新,具有较好的军贸前景。 通过加长炮管和增加装药量,中国还使自产速射迫击炮的初速增加到295米/秒,理论射速提高到180发/分钟,从而改善了自动迫击炮的技术指标。 中国的W99式速射迫击炮,看炮管上的风冷螺纹,应该是仿制2Б9М:

专题五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①城邦狭小,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成熟,对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增强。 2、存在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②公民大会 为最高权力机关,各个等级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 立五百人议事会;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内容:①公民参政范围扩大;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 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⑤发放“观剧津贴”。 ●作用:雅典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 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 大征服希腊。) 5、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6、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7、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 民民主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军用迫击炮

9.1 概述 迫击炮发射的炮弹称为迫击炮弹。“迫击”两字是由炮弹以一定的速度撞击迫击炮膛底部的击针,迫使底火发火而来的。 迫击炮弹的特点是膛压低,初速小,弹道弯曲,落角大,可大射角射击,便于城市巷战和山地作战,有利于毁伤隐蔽物后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迫击炮弹采用近炸引信,利用空炸来提高杀伤效果。改善弹形,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初速,增大射程;采用闭气装置来提高射程和射击密集度。目前,利用迫击炮弹弹道弯曲的特点,应用末段敏感和制导技术以及子母弹技术,发展迫击炮发射的反坦克弹药,致力于解决从地面有效地攻击坦克顶部装甲的难题。 9.1 概述 目前,各国装备的迫击炮弹有尾翼稳定的,也有旋转稳定的(如美国106.7mm化学迫击炮弹)。除某些大口径迫击炮弹是由后膛装填外,多数迫击炮弹是从炮口装填的。 与线膛火炮相比,迫击炮具有如下优点: 1.弹道弯曲,落角大,死角与死界小,并且容易选择射击阵地; 2.结构简单,质量轻、使用灵活,易于操作和转移阵地,特别适于前沿阵地使用; 3.发射速度高; 4.经济性好。 迫击炮的这些优点,给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过去是这样,在未来的战争中,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必需的武器装备。 但是,由于迫击炮的初速低、射程近、散布大,且难于平射,因而也限制着迫击炮弹的使用和发展。 9.2 迫击炮弹的组成与特点 9.2.1 迫击炮弹的组成 迫击炮弹通常是由引信、弹体、填装物(炸药或其它元素)、尾翼装置和发射装药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图9-1)。 对于内装炸药的迫击炮榴弹来说,也可分为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三种类型。榴弹类型的不同,其装填系数和所配用的范围也不相同。 除了上述传统形式的迫击炮弹外,还有迫击炮长弹和超口径迫击炮弹。图9-2所示,是60mm迫击炮长弹;图9-3所示,是超口径榴弹头。 除迫击炮榴弹外,还有迫击炮弹弹体内装填非炸药的其它元素者,此即为迫击炮特种弹(图9-4)。其中图a是迫击炮发烟弹,图b是迫击炮燃烧弹,图c是迫击炮照明弹,图d是迫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因此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或是微型迫击炮的。 二者的区别为:掷弹筒属于单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击炮是班组武器,需要多人协同。另外掷弹筒主要是为了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火力空隙。 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掷弹筒是介乎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之间的迫击炮型榴弹发 射器,从发射机理上看更接近于迫击炮,也是自带发射药或需要装填发射药包,而枪榴弹需要(步枪或专用的榴弹发射枪)发射空包弹或实弹提供发射能量。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有专用弹药,弹药的结构都很相似(但传),在击发机构上掷弹筒通常需要手动击发,而迫击炮通常能通过高仰角(滑膛)炮筒采用膛口装填让炮弹依靠重力下滑击发,射速上比掷弹筒更有优势。但是大中口径的线膛迫击炮和后膛装填迫击炮以及一些经过改进能够平射的迫击炮都能通过手动击发,这期间有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交集。实际上掷弹

2英寸轻型迫击炮的构造与50毫米口径掷弹筒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统的掷弹筒弹药没有尾翼稳定,因此有效射程更近大约为120米-600米,更接近枪榴弹,因此掷弹筒是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武器,而轻型迫击炮则具有一定的面压制能力。现代的枪挂枪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弹药实际上已经与通常的膛口发射枪榴弹完全不一样,更接近传统的掷弹筒弹药,只是因为其瞄准装置还是依附在步枪上必须从属于步枪使用而继承了枪榴弹发射器的称呼,但是象美国的XM25这样的独立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一具具有独立火控装置、肩射功能,且能够选择点射连射的先进的现代化掷弹筒,而各种如MK19这样的自动枪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具有连发功能的自动掷弹筒。在外军的称呼里实际上并没有枪榴弹发射器这个含义,直译的话就是榴弹发射器。我们没有必要被中文名称左右了思维。射程短的就是一个步兵支援武器,射程远的具有面压制能力的不妨称为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掷弹筒(CrenadeDischarger)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在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各种步兵武器中独树一帜。 独特的结构和发射原理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一、旧中国的汽车 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图1),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图1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 其时,慈禧经历了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之乱,偕同光绪皇帝微服逃窜至西安避乱,直至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才回到北京。此次,慈禧对袁世凯护驾有功甚为欣赏,晋升他为直吏总督。袁世凯更是感恩戴德,为取悦慈禧,就进贡了这辆时髦的名牌洋车。 该车是德国本茨公司1898年的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通过链条驱动后轮。汽车的造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的杆子支起一个精美的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的黄铜煤油灯,更为出色的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满气体的轮胎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 尽管袁世凯为这件供品费尽心思,但慈禧并不喜欢这件供品,黑色的车身在西方人眼里威严庄重,但比不上她心目中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金黄色,汽车座位的式样和侧面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当时在中国已逐渐盛行的黄包车,汽车后面的座位较高。慈禧穿着3寸高底的旗鞋实在无法爬上去,侍从好不容易才把他抬上去,在宫廷内到处是高大的门槛使汽车无法行驶,而在宫廷外这辆车也远不如前呼后拥的十六抬大轿显得威风凛凛。更令“老佛爷”不能容忍的是驾驶员竟然大模大样的坐在她前面,感到有失体面,于是她下令驾驶员孙长富跪着给她开车……这辆车虽然是文物,但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一面镜子。 1903年以后,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阴视察江防工作时,曾作了“关于道路与自动车建设”的专题报告,阐明了修筑公路、开办长途客货汽车运输对货物流畅、便利交通、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在孙中山先生1920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一书中讲到:“……最初用小规模,而后用大规模,以供四万万人需要。所造之车当用于各种用途,为农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一切车以大规模制造,实可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要化兵为工,在辽宁迫击炮厂成立了民用工业制造处,后改称为辽宁民生工厂,试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 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 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 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 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 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 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 方 式 从 人 治

到 法 治 , 英 国 社 会 进 入 长 期 稳 定 发 展 的 时 期 。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 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 首,首相承担了实际 行政职责。1721年,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 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 员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如果议会通 过了对政府不信任 案,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 本掌握在资产阶级 化得贵族手中,随着 工业革命深入和经

5.6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三、封建社会 (一)秦朝和汉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 ◆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楚汉之争 ◆刘邦建汉(前202年,四汉: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 ◆汉族、汉字、汉人由汉朝而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581年,北周杨坚夺权,建立隋(科举制;京杭大运河) ◆618年,李渊建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五代十国、宋元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辽、西夏; ◆金灭辽、北宋;南宋 ◆成吉思汗灭西夏:1271年,忽必烈建元:灭辽、南宋 (五)明清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 (六)民国时期(191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新学习文档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答案】D 2.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后,再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内战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 A.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B.专制制度的推翻 C.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D.人民对民主的向往 【答案】A 3.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答案】D 4.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 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答案】C 5.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D 6.“‘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下列对“旧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旧制度”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B.“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C.“旧制度”保障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D.“旧制度”下国王最终“统而不治” 【答案】B 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答案】D 8.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理应含有某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新内容。然而,《权利法案》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议会所获得的立法、财政、监督行政权14世纪时已获得了,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自由、不受迫害等权利在15世纪后也已经逐渐得到公认。该内容反映了17世纪英国革命的政治目的是() A.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C.为确立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为确定和维护传统之权利与自由 【答案】D 9.《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记载:“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A.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