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9)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9)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9)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9)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练习(九)

练习一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

(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

..( )而取西河之外。

3、孝公既没(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遗

策。

练习二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为一。

2、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 )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

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 )

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练习三

1、及至始皇,奋( )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 )宇内,吞二周而亡

()诸侯,履( )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 )天下之民。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以为固()。

答案:

1、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2、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3、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4、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5、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击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6、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使盾牌漂浮。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7、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二周并使各诸侯灭亡,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8、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力量。

9、这以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靠黄河为护城河,占据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 5 文言文重点句子 翻译汇总 必修1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6.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7.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8.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9.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答案: 1. 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 兼词,从哪里) 3. 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微”,如果没有;“谒”,请求) 4. 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5.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6. 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 7. 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 (“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 8. 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9. 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 10. 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 (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 必修2 1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1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13.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1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讲课稿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 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小编寄语: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①《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②《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1)

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有的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逃跑了一百步,那么怎样呢? 4.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

我也,岁也。” (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百姓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种说法与拿刀子把人杀死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笔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2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3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4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 1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2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3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4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登高》

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课内翻译复习 必修一课内翻译复习 《劝学》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木使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不恢复挺直,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就锋利了。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日思考,比不上片刻学习收获的多,我曾经抬起脚后跟远望,比不上登到高处见得广。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在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崇高的品德,就能悟到大智慧,圣人的思想也就在自己的头脑里具备了。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六条腿,两只蟹钳,不是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可以托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无论年纪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3、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8、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9、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1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全部用表章上报,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1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过分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12、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我诚挚的内心实在是不忍废弃奉养祖母而远行。 《项脊轩志》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叔父伯父分家了,室内外添置了许多小门,到处都是。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然后用墙隔离,一共变动了两次。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 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蓄养鸡、狗、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 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 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 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 也,善 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 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 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 坚持不懈。 《过秦论》 1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 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 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

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翻译、默写习题班级:姓名: 古文目录: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 四、登泰山记/姚鼐 一、《劝学》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二、《师说》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4.《蜀道难》 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ǎn)石万壑(hè)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行赛过攀上遥遥青天!蚕丛、鱼凫这两位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建国的年代已多么邈远茫然。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长安西面太白山阻挡,峰峦起伏只剩一条飞鸟的路线蜿蜒曲折,一直飞越巍峨的峨嵋山巅。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冲向天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不已徒来长叹。 西行的游子啊,请问你何时回还?险山恶水,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看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凉的山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艰难啊,难于攀上遥遥青天,听后也会使人生愁,吓得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蜀道哇,竟是如此的艰难;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早晚既要提心吊胆地躲避老虎,又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必修古文翻译

必修·文言文翻译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它对晋国不合礼节,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的国家使远方的国家成为自己的边地,您知道这事困难,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放过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使者往来,提供他们缺乏的物资,您也没有坏处。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已经在东方使郑国成为边地,又想扩张它西方的边地,如果不损害秦国,将在哪里取得这些土地呢?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不仁义;失去了自己结交的人,不明智;用混乱代替整齐,不合用武之道(或:不勇敢)。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得树木高大的,一定巩固它的根本;希望水流长远的,一定疏浚它的源头;想着国家安定的,一定积累自己的德行。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所有的帝王,继承上天重大的使命,没有人不是深切忧患因而治国之道显著,功业完成因而德行衰退。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在深切的忧患中,一定竭尽真诚来对待臣下;已经实现志向,就会放纵情绪傲慢待人。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真诚那么敌对的吴越也会成为一体,傲慢待人那么亲人也会成为陌生人。 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他们,用威严的气势震慑他们,(百姓)最终苟且免于处罚却不会感念长上的仁爱,表面恭顺却不会内心诚服。 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是百姓的力量;水能承载船也能掀翻船,是应该深切慎重对待的道理。 7、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到因身处高位而会危险不安,就想到谦虚地约束自己。想到因言路堵塞而会受到蒙蔽,就想到虚心地采纳臣下的意见。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选拔有能力的人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听从它,那么智慧的人竭尽自己的谋略,勇敢的人竭尽自己的力量,仁爱的人传播自己的恩惠,诚信的人献出自己的忠诚。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没有确定,寻找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这两个计策,宁愿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王担心他打破玉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召来官吏察看地图。

广州市高二水平测英语基础句型200句(人教版英语必修1至必修5句子翻译练习答案)

基础句型两百句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Module 1 Unit 1 1. 好朋友就是能和你分享快乐和忧伤的人。(share…with) 2. 如果你们两停止争斗并努力好好相处,我将不胜感激。(be grateful, get along with) 3. 这是他第一次用电子邮件与笔友交流。(the first time, communicate with) 4. 爱好是不会让你感到厌倦的——你投入的时间越长,乐趣越多。(the more… the more; devote to; get tired of) 5.网络使人们即使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也完全可能面对面地交流。(face to face; even if;entirely) 6.根据新闻报道,是天气决定神舟七号发射的准确时间。(according to, it is ….that强调句) Module 1 Unit 2 1.现在, 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旅客来广州观光旅游. (at present, more than) 2.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多年相互开放沟通的基础上的. (base on, communication)

3. 世界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make use of, resources) 4. 我将十分乐意参加任何能丰富我对世界认识的讨论。(take part in, enrich) 5. 不管你相不相信, 我们已经逐渐地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了. (believe it or not, gradually, express, fluently) 6. 实际上学好英语有很多简单的方法, 例如看英文电视或和外国朋友在线聊天。(actually, a number of, such as) 7. 即使这工作要花掉我六个星期的时间,我仍决心要完成这份工作。(even if, determined ) 8. 政府应该尽快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高油价所带来的问题. (come up with, petrol) 9. 全体同学都要准时参加明天举行的会议. (request) Module 1 Unit 3 1. 杰克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眼神表明他不会改变主意,也不会屈服。(determine, change one’s mind, give in) 2. 花了一周时间才把衣物和药品送达灾区。(transport) 3. 那个老人很固执,病了还拒绝搬到他女儿家中住。(stubborn) 4. 请耐心点。火车十分钟后到。(be doing 表将来) Module 1 Unit 4

不完全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指南录后序》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被任命(或“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各路军马。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人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见面,众人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国家)祸患的。 ★3、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我不能顾惜自己的生命,估计(或“料想”)元人也还可以用语言打动的。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 不幸的是,先是吕师孟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后又是贾余庆在元人面前献媚讨好,我被扣押不能回。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行,只想求得一死,不再考虑个人安危。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我)改了姓名,隐蔽行踪,在荒草间行走,在露天里睡觉,每天(都可能)与元人的骑兵在长淮一带相遭遇。 ★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我)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捉拿又很急,天高地远,呼喊无人回应(或“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8、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面临死亡,不知有多少次。 9、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我)经过元人舰船往来的地方有十余里,被敌人巡逻的船只盘问,差点葬身鱼腹而死。 ★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差点被元人巡查的军官欺侮逼迫而死。 11、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我)用小船在巨浪里出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生死本就不放在心上了。 12、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亡,是早晚间的事情。死就死了,但是环境如此危险凶恶,反复出现,不断发生,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13、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我能活下来是庆幸的,但是我幸运地活下来是为了什么? ★14、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罪。 要求忠臣的是,如果自己的国君被侮辱,臣子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要求孝子的是,如果用父母赐予的身体去做危险的事,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 15、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先驱。 依赖上天的神灵和祖先的庇护,整治我的兵器,跟随国君去打仗,让我做(冲锋陷阵的)先锋。 ★16、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之谓予何! 以前,假使让我抛尸在荒野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掩饰自己的过错(或“但是无法掩饰自己对国君和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看我呢? ★17、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我)实在没想到能活着回到大宋朝,重新见到皇帝皇后,如果自己早晚死在故国,又有什么遗憾的啊! 《五人墓碑记》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讲解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完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贰:从属二主)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敢:岂敢(怎敢);执事:敬称,您】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3. 远:边远的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4.(厚:变雄厚;薄:变薄弱)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赐,恩惠,好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6.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早上(渡过黄河)上 8.(第一个“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第二个“封”:疆 (微:没有;夫人: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位(或。 :(因:依仗,依靠;敝:损害)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 11.(与:结交;“知”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同盟国), 12.(易:替代):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勇武的。 13.吾其还也(其:还是):我们还是回去吧! 1.:(谒:请)即使没有太子说的这番话,我也希望向您请求赴秦了。 2.(更:改变)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正常语序为:顾不知计所出耳)(顾:只,仅仅):只是不知道报仇的计策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被;陵:欺侮,凌辱):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乃今:如今)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抓着自己的手腕走上前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拍自己的胸膛表示痛心啊,如今得以听到教诲。 5.(函:用匣子):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 6.(为:准备):于是准备行装派荆轲(赴秦)。 7. wǔ,逆,迎着]视:人们不敢迎着目光看(他)。 ※8.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等待着一个朋友,想要同(他)一起 。 9. ?丹请先遣秦武阳!”(迟:认为…迟缓):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怀疑他有了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荆卿难道不打算启程吗?请让我先 10.通“返”,返回)者,竖子也:现在去了而不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出息的人! 11.(“决”通“诀”,诀别,告别):那就请让我(现在和你们)告辞诀别。 12.(荆轲)就上路了。 13.[zhǐ]之声:荆轲应和着唱歌,发出变徵的声调。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 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 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 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 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

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 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 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 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 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 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 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 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 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 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 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 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 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 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 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重点翻译

《劝学》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变得锋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变得智慧明达,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资质、禀性)不是和一般人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一直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在地上吃到尘土,在地下喝到泉水,因为(它)用心专一。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如果没有蛇、鳝鱼的洞穴就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因为(它)用心浮躁。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轻,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

问题很困难了。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丢掉,我看不出他聪明。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学问和技能上各有专门的研究,如此而已。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他)喜欢古文,六艺经传全都学习过,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束缚,向我请教学习。 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称赞他能够发扬古人从师求学的精神,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烛之武退秦师》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