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人民路:宋代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遂名卧龙街。后改护龙街。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人民路。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得名。后改为十全街。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友谊路,1980年恢复称十全街。

十梓街:由原十梓街、严衙前、天赐庄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东路。严衙前为明代学士严呐故里。1980年统一称为十梓街。

道前街:由原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并而成,明清两朝为衙署集中地,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西路,1980年统一称为道前街。

干将路:由原干将坊向东延伸,合原松鹤板场、濂溪坊、新学前、狮子口统称为干将路。干将坊为宋前古坊,因其正东有干将门及干将墓而得名。

白塔东路:由原东白塔子巷、中由吉巷、二门口合并而成。原东白塔子巷有白塔,由塔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东路。

白塔西路:由原西白塔子巷和古市巷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西路。

观前街:玄妙观在宋代名天庆观,故街名天庆观前。因观内遍栽桃树,花时灿若云锦,所以又名碎锦街。到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为观前街。

临顿路:据<<吴地记>>载,吴王亲征东夷时,曾在此临时停顿休息,宴赏军士。后在此置馆建桥均以临顿命名。路亦以此得名。

桃花坞大街:唐、宋时期,苏州城西北隅阊、齐门之间遍栽桃树,称为桃花坞,旁有桃花河,是当时春游赏花的胜地。宋朝太师章粢父子在此筑别业,亦称桃花坞。后人就以此作为街名。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山塘,此街濒于山塘水,故名为山塘街。

平江路:平江取自苏州地名。宋代称苏州为平江府,元代改为平江路。

石路:为清末洋务派盛宣怀所辟,以石子铺路而名。

1

景德路:近代由原郡庙前、朱明寺前、景德寺前、申衙前、黄鹂坊合并拓建,改名景德路。因古景德寺而得名。

五卅路: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声援。后用上海退回的捐款修筑了此路,取名五卅,以作纪念。

宫巷:玄妙观在唐代曾名紫极宫、开元宫,巷正对宫门口,故名。

太监弄: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遂名太监弄。西段曾名青年路,因基督教青年会的名。

仓街:清代为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有豫顺,青邱等仓,故名。

司前街:古名织里桥南街。后在此设司狱司署,遂改名司前街。

皮市街:因古代皮市所在得名。

书院巷:以宋代鹤山书院的名。

长洲路:以旧长洲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元和路:以旧元和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学士街:古名药士街,因药士得名。或因明代大学士王鏊住宅在此而该称学士街。

枣市街:约在宋朝,这里以枣子市场为主,故名。

留园马路:清末盛宣怀所筑。原称五福路,俗名留园马路,是苏州最早的一条马路。

南浩街:因阊门以南护城河称为南濠而得名南濠街,后称南浩街。

百家巷:据《平江城防考》载: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长幼有序,因以所居名百口桥,巷亦因此得名。

旧学前:长洲县学原设于此,明嘉庆二十年县学东迁,此处即称为旧学前。

吴趋坊:吴趋是宋以前的得古坊。吴趋即吴地歌曲。

古吴路:以旧吴县县衙所在而得名。

2

北局:明代在此设立专门供奉皇室丝织品的织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织造府,遂称此处为北局。

察院场:明代曾设都察院与此,故名。

范庄前:宋代范仲淹所创义庄所在地,故名。

憩桥巷:相传吴王率军出征时曾在此憩息,旧有憩桥,巷因桥得名。

羊王庙:因古有羊王庙而得名。南朝刘宋时,羊玄保任吴郡太守,为官清廉寡欲,离任后百姓思之,故为其立祠庙,原称羊太庙,演变为羊王庙。

皇废基:元末张士诚占领苏州称吴王,将春秋时的子城作为王府。1367年,张士诚兵败纵火将王府烧成一片废墟,故有皇废基质称。

锦帆路:原为河,即子城城濠,相传吴王与宫女乘锦帆之舟游乐于此,故名锦帆泾,又名锦泛泾,以两岸桃李春日花开倒影水中如泛锦而得名。近代填河筑路,仍名锦帆。

专诸巷:专诸为春秋时勇士,为阖闾刺死吴王僚,被杀后,相传葬于此地,故名专诸巷。

朱家园:北宋末,朱勔为徽宗经办“花石纲”致富,自营园林于此,名“同乐圃”。朱家园即其遗址。

宜多宾巷:原名糜都兵巷。糜都兵系宋代武将糜登,都兵为其职衔。糜凳曾练兵以抵御北兵入侵。里人追念,将其故里名为糜都兵巷,后讹为宜多宾巷。

富郎中巷:宋代刑部郎中、秘书监富严所居,故名。

侍其巷:宋代“善士”侍其沔所居,故名。

铁瓶巷:相传有仙人枕铁瓶卧此,故名。

尚书里:古名修竹巷。明代尚书吴宽居此,遂于宏治17年改名为尚书巷,后改巷为里。

闾邱坊巷:北宋时为朝议大夫闾邱寿终宅第立坊,因名得坊。

3

孔付司巷:原名孔夫子巷,因古有孔夫子庙。明代付司孔镛居此,遂更名为孔付司巷。

胡厢使巷:原名胡厢使桥巷,俗名胡厢使巷。厢使为古代官名。

大儒巷:古为大木巷,转为大树巷。后因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而转为大儒巷。

燕家巷:因原有燕国夫人庙,故名。

船坊巷:据《平江城防考》,舫是“坊”之讹称,船舫巷原为船坊巷。此处是古代船坊所在地,故名。

石匠弄:古有石作居此,故名。

唐家巷:古名官太尉桥巷。明代有千户唐岳住此,因改唐家巷。

醋库坊:为官立储醋场所,即醋库所在地,故名。

庆元坊:南宋时武状元周虎将军居此,庆元2年立坊名庆元坊。

神道街:宋名雍熙寺巷,因直对雍熙寺的名。明初,在雍熙寺故址改建府城隍庙,遂改巷名神道街。

三茅观巷:有一道观曰三茅观而得名。

吴殿直巷:宋代天圣年间殿中丞吴感所居,故名。

慕家花园:清康熙年间,由慕氏所建遂园,俗称慕家花园,因以命巷。

颜家巷:以宋代工部侍郎颜度居此而得名。

社坛巷:旧长洲县社稷坛所在,故名。

东麒麟巷:古名骑龙巷。相传附近河中有龙潭,曾有万鲤来潮之异,故名骑龙巷,今讹作东麒麟巷。

邾长巷:本作朱张巷,元代时有逸民朱清、张瑄居此,故名。今讹为邾长巷。

丁家巷:宋代淳化年间丞相丁谓故里,故名。

4

潘儒巷:宋代章倞居此,名章桥巷。明代潘时用居此,改称为潘时用巷,今转作潘儒巷。

桐芳巷:元末张士诚曾作桐芳阁于此,故名。

窑基弄:相传古窑所在,曾于蔡汇河头东掘得古陶器如韩瓶状者无数。

接官厅:此乃是清代迎接官吏的埠头,原有屋三间。

皇亭街:原有康熙御碑亭一座名万寿亭,俗名皇亭,街因此得名。

朱进士巷:明代进士朱纨所居,故名。

彭义里:清代彭氏义庄所在,故名。

五龙堂:五龙堂建于唐贞元年,宋淳熙年间香火大盛,又名灵济庙,旧有龙潭。弄名以此名。

镇扶司前:明代镇扶司衙门设此,故名。

文丞相弄: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名。文天祥号文山,南宋末年任右丞相。

小仓口:清吴县和丰仓所在,故名。

皇宫后:因在万寿宫后而得名,万寿宫俗称旧皇宫。

百狮子桥:以桥命巷。百狮子桥为一宋桥,以桥栏雕百狮闻名,现已拆除,仅留弄名。

草鞋湾:以三多桥得名。三多为旧时祝词,即多福多寿多子。

梅家桥弄:宋代诗人梅晓臣(圣俞)居此,故名。

铁局弄:元至正年有铁匠局在内,故名。

书院弄:再旧学前原平江书院旁而名。

蒋庙前:因蒋侯庙得名。

5

承天寺前:因承天寺得名。承天寺为一古佛寺,宋代名能仁寺。

雍熙寺弄:因雍熙寺弄得名。“雍熙”取自宋代年号。

祥符寺巷:因祥符寺得名,北宋有“大中祥符”年号。

狮林寺:因狮林寺得名。狮林寺建于元代,寺后之花园即狮子林。

天官坊:此乃明代为大学士王鏊宅第所立得坊。

文衙弄:因明代大学士文震孟居此,故名。

恤孤局:亦称恤孤局前。恤古局是过去抚育孤儿得机构。

占鱼墩:本作鲇鱼墩,以形名。

佑圣观弄:因佑圣观得名。佑圣观为一道观。

宝莲寺前:因宝莲寺得名,宝莲寺为一古佛寺。

北浩弄:因阊门以北一段护城河称北濠而得名。今讹为北浩弄。

席场弄:旧时居名多在此织席,故名.

6

《地名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草案》全文及起草说明

地名管理条例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我国对各国管辖范围外区域的地理实体和天体地理实体的命名、更名以及外国语地名的汉字译写等活动,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 (一)山、河、湖、海、岛礁、草原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试验区、保税区、农林牧渔区等功能区域名称; (三)城镇、区片、社区、村、自然村,城镇街路巷等居民地名称; (四)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纪念地、旅游地,住宅区、建筑物(群)等名称; (五)各国管辖范围外区域的地理实体和天体地理实体名称。

第四条地名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地名管理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 第五条地名工作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地名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外交、国防、发展改革、教育、民族事务、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地名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名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有关的地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地名管理工作重大问题,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地名管理能力建设,将地名管理工作纳入本级专项规划,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名研究,传承、宣传地名文化,健全标准体系,鼓励科技创新。

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道路地名推荐表

编号:001 地名类别道路地名类别名称街 标准地名汉字卧龙街汉语拼音字母 拼写 地理位置处苏州古城南北中轴线上(稍偏西)。 所在(跨)行 政区 今姑苏区 地名含义街南北一线,南头的文庙如龙头,北塔如翘起的龙尾。整条街形如卧龙,故名。 历史沿革 宋称作“大街”,直到明初仍称大街,后称卧龙街,清乾隆时改名护龙街,1946年改名中正街,1951年,护龙街向南延伸至新建的人民桥,从此正式定名人民路. 地名实体概况 现古城内段,长4681 米,全线快车道、左右慢车道、人行道齐备。快车道大部分为沥青路面,少部分路段为花岗岩小方石路面。慢车道均为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小块新式水泥砖。 资料来源 宋《平江图》、明卢熊《苏州府志》、明王鏊《姑苏志》、民国《吴县志》、多媒体信息 备注

编号:002 地名类别道路地名类别名称坊 标准地名汉字三元坊汉语拼音字母 拼写 地理位置今人民路(原护龙街)自新市路至书院巷段 所在(跨)行 政区 姑苏区 地名含义 人民路(原护龙街)文庙东,原有三元坊牌坊,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纪念钱棨“连中三元”而立的,民间因而惯称护龙街该路段为“三元坊” 历史沿革 实际上三元坊当时仍是护龙街一部分,它的南面、北面都是护龙街,但同治年间《苏城地理图》以及1931年《苏州新地图》、1949年《最新苏州地图》,都把该路段标为三元坊。1951年拓宽人民路时,三元坊牌坊被拆除,但“三元坊”仍保留于苏州人口语里和用作公交车站名 地名实体概况 现为人民路一部分。三元坊路段是传统的文教区,府学、紫阳书院、正谊书院、苏州图书馆、苏州中学、实验小学、苏州工专、苏州美专、苏州医学院等,先后在这一路段创立,现文庙(府学)内并设有苏州碑刻博物馆和古玩市场。 资料来源 宋《平江图》、明卢熊《苏州府志》、明王鏊《姑苏志》、民国《吴县志》、 多媒体信息 备注 登记人柯继承审核人登记时间2012 年 12月 12日

(完整版)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地区百强民营企业名单 按地区顺序排列 一、张家港市(27家) 1.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2.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3 .华芳集团有限公司4.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 5.江苏澳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江苏骏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8.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江苏攀华集团有限公司10.江苏丰立集团有限公司11.张家港市欣欣化纤有限公司12.张家港市沙洲纺织印染进出口有 限公司 13.江苏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14.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 15.江苏天霸集团16.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张家港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8.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 19.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 限公司 21.张家港市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2.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23.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24.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 司 25.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26.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27.张家港市港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二、常熟市(27家) 28.江苏波司登集团有限公司29.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 30.江苏梦兰集团公司31.江苏旋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33.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4.江苏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5.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 公司 36.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37.常熟市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8.江苏金木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9.常熟市交电家电有限责任公司40.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41.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 42.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43.常熟市天银机电有限公司44.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45.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46.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47.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江苏中诚建材集团(常熟中信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49.常熟市锦绣经纬编有限公司50.江苏格林电器有限公司 51.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52.江苏萃隆铜业有限公司53.常熟市电缆厂54.常熟市力宝装潢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 民地标〔2006〕1号 关于印发《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地名办公室: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办法》,请各地参照执行。 附:《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二00六年十二月七日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标志,是指为社会公众使用所设立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标志,包括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 (二)居民地、街(路、巷)名称标志。 (三)门(楼)编码名称标志。 (四)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 (五)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和台、站、港、场名称标志。 (六)其他起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地名标志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地名标志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地名标志产品由民政部门监制。 第四条地名标志是社会公益设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服务。 第五条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依法保护地名标志的意识。 第六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门(楼)编码可采用序数编码或量化编码(也称距离编码)进行。 采用序数编码的,从街(路、巷)起点起,每户一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小区起名申报地名办文件范文什么是地名使用批准文件

小区起名申报地名办文件范文什么是地名使用批准文件办理条件 一准予批准的条件: 符合国家《地名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符合《上海市地名申报和审批程序规定》以及《上海市市政交通设施命名规则》、《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上海市公共绿地、广场和文体休闲场所命名规则》、《上海市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规则》等相关文件的,应予以批准。 二不予批准的情形: 不符合国家《地名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符合《上海市地名申报和审批程序规定》以及《上海市市政交通设施命名规则》、《上海市居住区和建筑物命名规则》、《上海市公共绿地、广场和文体休闲场所命名规则》、《上海市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规则》等相关文件的,不予批准。 送审材料清单

1.《地名命名、更名申请表》申请各类地名均提供(除功能区外) 2份申请各类地名均提供(除功能区外) 2.申报单位关于地名命名的申请报告和区(县)地名办的申报请示文件除行政许可(居住区、建筑物等)的地名申报外均提供 2份除行政许可(居住区、建筑物等)的地名申报外均提供 3.控详批准文件及附图(或建设工程批准文件及附图)申请市政交通设施类,公共绿地、公共广场、游览地,自然地理实体类、功能区类地名时提供 2份申请市政交通设施类,公共绿地、公共广场、游览地,自然地理实体类、功能区类地名时提供 4.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文件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2份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房地产权证明文件)2份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 6.建设项目总平面图(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2份申请居住区、建筑物等地名时提供

苏州市历任领导

苏州市历任市委书记(2015年最新版) 1949年4月30日 苏州市军管会成立,韦国清任主任。 中共苏州地委成立,宫维桢任地委书记。 苏州专员公署成立,李干成任专员。 中共苏州市委成立,惠浴宇任苏州市委书记兼市长。 地委书记:(1971年3月起) 刘金山 刘锡康 贾世珍 罗运来 戴心思 市委书记:(1970年11月起) 曲言斌(1970年11月) 刘伯英(1975年2月 贾世珍 1983年1月,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市委书记: 戴心思(1983年2月到1987年3月) 高德正(1987年3月到1989年8月) 王敏生(1989年8月到1994年7月)

后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晓堂(1994年7月-1998年6月)后曾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梁保华(1998年6月到2000年12月)后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德铭(2000年12月到2002年5月)后曾任商务部部长,王珉(2002年5月到2004年10月)后曾任吉林省委书记王荣(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深圳市委书记 蒋宏坤(2009年8月至2014年06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石泰峰(2014年6月至今) 苏州市历任市长(2015年最新版) 周乃翔(2012.03-至今) 阎立(2005年1月- 2012年2月), 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任"代市长") 后任常州市委书记 杨卫泽(2001年1月-2004年11月) 后任无锡市委书记,南京市委书记,2015年1月5日被中纪委带走 陈德铭(1997年12月-2000年12月) 章新胜(1989年-1997年) 俞兴德(1986年1月 - 1989年10月) 段绪申(1984年7月 - 1986年1月) 方明(1981年1月 - 1984年7月)

地名管理条例

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 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无锡市地名管理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2月24日制定,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3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2010年3月26日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发挥地名公共服务功能,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销名、使用、标志设置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范围包括: (一)山、湖、江、河、湾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和建制村、社区等区域名称; (三)园区和农、林、茶场等经济区域名称; (四)居民区、集镇、自然村等居民地名称; (五)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等市政设施名称; (六)公路、轨道、车站、港口、水库、闸坝等交通、水利专业设施名称; (七)大厦、大楼和具有商务功能的城、中心、广场等大型建筑物(群)名称; (八)幢号、门号、室号等门牌号; (九)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文化体育设施名称; (十)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地名管理坚持尊重历史和现状、维护地名相对稳定、确保地名规范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地名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市、县级市、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划分负责地名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公安、建设、规划、市政、房管等有关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县级市地名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乡规划,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人文背景和城乡建设现状、特点,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调整本行政区域地名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地名命名规定与规范 第七条地名命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名规划要求,反映当地人文背景、自然地理特征; (二)符合社会道德风尚; (三)一地一名、名实相符,一般不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等词语,避免使用相似、相近和易混淆的地名;

江苏各地地名来历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各地地名由来(至县级止) ●徐州 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丰县 远在春秋战国时,丰县就已出名。旧通志上说:“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 沛县 远古时代,沛县称沛泽,秦王政二十四年设置沛县。(更多细节未找到,抱歉:)) 铜山 清雍正十一年,徐州升州为府,设立铜山县,并以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 睢宁 境内睢水曾在汉初黄河夺淮时为沙土所淤,良田毁没,人民长期颠沛流离,此后600余年无县,直至金,恢复县制,始定为“睢宁”,以求睢水不在为患,生活安宁。 邳州 秦朝始置邳县,东汉设邳国,此后历代均为州郡县治所。

上海建设项目放样复验竣工规划验收管理规定

附件1 上海市建设工程规土检测成果报告书规范 1.建筑工程的《上海市建设工程开工放样复验检测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形图。 (2)建筑工程放样总平面图。应当标示:建设基地的范围、用地界址坐标、规划控制线坐标、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及根据批准总平面图要求标示建筑物(构筑物)与周边的建筑间距以及与土地界址线及各类规划控制线的退界间距。 (3)建筑工程放样检测成果表。应当载明:建筑基地面积、各单体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工程占地面积以及是否符合“零误差“要求。 (4)上述文本、图件的电子文档盘片。 2.建筑工程的《建筑工程竣工规划土地验收检测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形图; (2)建筑工程竣工总平面图。应当标示:建设基地的范围、用地界址坐标、规划控制线坐标、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和四至距离等以及绿化、道路、停车泊位、进出口等平面位置; (3)建筑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竣工单体图。应当标示:各层的平面尺寸、面积和层高等以及单体建筑物、构筑物的立面; (4)建筑工程竣工检测成果表。应当载明:建设基地面积、各单幢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地下工程和地面以上工程分层面积,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总面积,地下和地面以上工程各层底部标高、建筑檐口高度、建筑总高度,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建筑面积、计容积率面积、不计容积率面积、绿地总面积、集中绿地面积、开放空间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地率、集中绿地率、围墙长度和高度等以及与规划许可差值内容的对照; (5)地下经营性用途建筑面积的分类和计算。应当根据沪

规土资执规〔2015〕24号文及其《地下建筑面积分类表》进行分类和面积计算。 (6)上述文本、图件的电子文档盘片。 3.市政管线工程的《上海市管线工程跟踪测量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下综合管线图; (2)市政管线工程示意总图和分幅图。应当标示:位置、道路红线、沿线的地物地貌和管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3)市政管线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应当载明:特征点的点号、横坐标、纵坐标、标高和里程等; (4)市政管线竣工检测要素成果表。应当载明:管线的名称、长度、规格、导管孔数、材料质量、管顶标高及对地距离等; (5)上述文本、图件电子文档盘片。 4.市政交通工程的《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检测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形图;

苏州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 地理2011.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壹选择题和第贰选择题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0°N C.20°S D.23.26′N 2.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夜长时间略短,却与甲地同时 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图2中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乙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我国东部洛海某地等高线图(图3,单位:米),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5.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 (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6.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图4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刹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4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地名管理条例

地名管理条例 (1986-1-23)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 第三条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三)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 (五)避免使用生僻字。 第五条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 (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四)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第六条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如下: (一)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 (二)国内外著名的或涉及两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三)边境地区涉及国界线走向和海上涉及岛屿归属界线以及载入边界条约和议定书中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居民地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

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标志设置、档案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 具体范围包括: (一)市、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等行政区划名称; (二)城镇社区、居民住宅区、村、自然村(屯)、农牧点、临时性居民点等居民地和街路、胡同、广场名称; (三)山、河、湖、沟、湾、滩、潭、泉、岛、平原、丘陵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四)具有地名意义的铁路、公路、轨道、隧道、桥梁、涵洞、码头、渡口、闸坝、水库及附属房屋等构筑物、建筑物名称; (五)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

名称以及风景区、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塔)、古遗址、名胜古迹、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名称; (六)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门。 公安、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名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当依据城乡规划,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人文背景和城乡建设现状、特点,定期编制和调整本辖区地名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地名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名规划要求; (二)尊重群众意愿,反映当地人文或者自然地理特征,不违背社会道德、公序良俗; (三)用字准确、规范,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 (四)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同一城镇内的社区、街、路、胡同、广场名称,同一乡(镇)内的村(屯)名称,不得重名、不得同名异写或者异名同音; (五)南北走向的道路为“街”;东西走向的道路为

苏州地名典故

观前街它就是道观前面的一条街。想来古代道观前必是终日善男信女不绝,所以道观所在之处自然成为商业的中心。这个观名为玄妙观,在宋代名天庆观。因观内遍栽桃树,开花时灿若云锦,所以又名碎锦街。到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为观前街。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山塘,此街濒临于山塘河,故名山塘街。 伦敦路据《吴地记》载,吴王亲征东夷时,曾在此临时停顿憩息,宴赏军士。后在此置馆建桥均以临顿命名。路亦以此得名。苏州人读的是…伦敦路?,而且并非西凤东渐后崇洋才改读,以前就这样读,据专家考证是古音一直流传下来的原因。 乌鹊桥跨第三横河东段南侧平行分支,北堍连平桥直街,东侧滚绣坊,西侧长洲路,南堍出十全街,正对乌鹊桥路。古名桥,与阖闾城同建,位于“子城”正门前直街上,建城之初,此处有吴王乌鹊馆,桥因馆得名。唐白居易有“乌鹊桥红带夕阳”、“乌鹊桥高秋夜凉”“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桥头冰未消”等佳句。宋扬备《上元诗》有“月满星移水照天,南飞乌鹊影翩翩”之句。明高启也留下“乌鹊南飞月自明,恨通银汉水盈盈,夜来桥上吴娃过,只道天连织女行”的绝妙意境。此桥虽历经兴衰,至清末民初犹规模宏伟为城内石拱桥之冠。据称,桥拱之顶几与玄妙观三清殿等高。桥纯用武康石构成,至为壮观。 太监弄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遂名太监弄。西段曾名青年弄,因基督教青年会得名。 乐桥跨第二横河,贯通人民路中段,与干将路立交。位于苏城中心,历来作为分界区划标志。明清时期其东为长洲县、其西为吴县,今则其北为平江区,南属沧浪区。古时是城内闹市之最,亦曾为戮人刑场,故亦名戮桥。桥上原建汉肖王庙,以肖何制律,特于刑场祀之。后民讳其名,去凶化吉,改作乐桥。 人民路宋代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遂称卧龙街,后改护龙街。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中正街,解放后更名为人民路,几经扩建,为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为清末洋务派盛宣怀所辟,以石子铺路而名,是金阊区商业云集的一条步行街。 盛家带盛家是住在那条路上的大户人家,而门前的路按照河流势蜿蜒如带,故名盛家带了。 善家巷西出凤凰街,东接东小桥下塘。善家当指行善之家,非“善”姓。巷西段南侧有陆姓大宅(南墙抵孔副司巷,大门为凤凰街66号),据称“乐善好施”。巷由此得名。 百口桥据《平江城防考》载: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长幼有序,因以所居名为百口桥,巷亦因此得名。 百花洲介于胥门至盘门的城墙和第一直河之间,为一狭长地带。南于新市路西端连幸福村,北与学士街南口直线相连。沿用南宋时旧名。本为接待外国使臣与高官显宦的姑苏驿的精致花园,享有盛名。元代仍保持豪华面貌,明代湮没,诗人高启有“歌吹无闻洲寂寞”之句。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创建的百花庵在街南端,盛时室宇人称“一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则为一年一度庙会,香火鼎盛。 十全街名十泉街,始称于宋,因旧有十口井得名,后改十全街。也有一说,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下江南曾来过这里,遂易名为“十全” 十梓街梓为百木之王,街名源自古诗”太守署前树十梓”街北有子城遗址,明代之前即为苏州府署。 五卅路南起十梓街,北出言桥至干将东路。元末张士诚兵败,建筑尽毁,土丘乱岗,俗称“王废基”。民国14年(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后以退回,所捐一万元,在体育场东侧决筑“五卅路”以志纪念。于第二年“五卅”一周年时举行奠基典礼,立两方石质路碑,直行刻“苏州各界联合会-五卅路-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卅竖立”

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

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 (1994年7月22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5月27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3年10月10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0年9月17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本市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5年7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等12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公园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公园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公共绿地,是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的场所。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已建成和在建的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历史文化名园以及规划确定的公园建设用地。 第四条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公园管理工作,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区、县人民政府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绿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辖区内区、县属公园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受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领导。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市或者区、县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编制本市公园的发展规划、建设计划,提出新建公园规划许可的审核意见,审批建成公园的调整规划; (二)制定公园管理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三)制定有关公园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目标; (四)负责市属公园的建设、养护和管理; (五)负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区、县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编制所属公园的总体规划; (二)负责所属公园的建设、养护和管理; (三)负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第六条公园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一)依法实施公园的规划建设,加强财产管理,保证设备设施完好,提高园林艺术水平,创造优美环境; (二)实行优质服务,维护公园秩序,保障游客安全; (三)开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普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 (四)受市或者区、县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处理游客违反本条例行为。 第七条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单列专项经费保证公园的养护和管理。

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地区百强民营企业名单 ?按地区顺序排列 ?一、张家港市(27家) ? 1.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2.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3.华芳集团有限公司4.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 ?5.江苏澳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江苏骏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8.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江苏攀华集团有限公司10.江苏丰立集团有限公司?11.张家港市欣欣化纤有限公司12.张家港市沙洲纺织印染进出口有限公司?13.江苏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14.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 ?15.江苏天霸集团16.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张家港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8.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19.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21.张家港市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2.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23.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24.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25.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26.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27.张家港市港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 ? ?二、常熟市(27家) ?28.江苏波司登集团有限公司29.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 ?30.江苏梦兰集团公司31.江苏旋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33.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34.江苏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5.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36.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37.常熟市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8.江苏金木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9.常熟市交电家电有限责任公司?40.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41.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 ?42.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43.常熟市天银机电有限公司44.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45.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46.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47.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江苏中诚建材集团(常熟中信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49.常熟市锦绣经纬编有限公司50.江苏格林电器有限公司 ?51.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52.江苏萃隆铜业有限公司 ?53.常熟市电缆厂54.常熟市力宝装潢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

扬州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扬州市自然条件基本情况 气候: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影响明显,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 .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土地资源: 据1999年10月底统一调查统计,全市土地面积为998.72万亩,园地17.96万亩,林地12.52万亩,牧草地0.5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3.18万亩,交通用地30.35万亩,水域311.19万亩,未利用地10.25万亩。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各县(市)志均有详细的记载,故本志仅记录大类或主要品种。(1)植物类 现有木本植物54科、203种,草木植物45科、220种,水生植物26科、56种。 建群种植物建群种植物,是指组成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植物种。据调查研究,大致有如下几类: [阔叶类树种] 麻栎、栓乐栎、白栎、黄檀、榔榆、黄连木、朴树、刺槐、枫杨。[针叶树种]刚竹、淡竹、银杏。 [灌木丛] 野山楂、自盘株、胡颓子、山胡椒、继木。 [草丛植物] 狗牙根、白茅、黄背草。 [沼泽和水生植物] 芦苇、蒲草、菰、杏菜、光叶眼子菜、金鱼藻。

植被类型和分布 [森林植被] 大多分布在仪征、邗江和高邮以西丘陵地带和沿江滩地,主要树种有:麻栎林、马尾松林、黑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经济林中的茶、桑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带。 [沼生和水生植被]大多分布在高邮、宝应及邗江、邵伯低洼浅滩、湖荡河流地区,主要植物有:苇、蒲草、杏菜、眼子菜、菰、盒子菜、金鱼藻、角茨藻、轮藻等。竹林和经济林植被分布在沿江腹地,邗江、仪征一带,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桑园、果园本市均有分布。 (2)动物类 全市野生动物随着地理环境的人为改变,种类和数量大为减少。常见的有野兔、野鸡、田鼠、黄鼠狼、獾、獭等。畜禽地方品种有猪、羊、兔、牛、鹅、驴、鸡、马等。鸟有翠尖、裙带、白头翁、麻雀、喜鹊、啄木鸟、百灵、八哥、乌鸦、斑鸠。本市境内渔业资源尤为丰富,主要品种有鲥鱼、刀鱼、鲢鱼、河豚鱼、鳊鱼、鲤鱼、河蟹、虾等。1987年水产品总量达9.18万吨。 矿产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有6类、20种。开采的主要为石英砂、玄武岩、粘土、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煤、矿泉水等。 (1)建材类 [石英砂、砾(卵)石]石英砂、砾(卵)石赋存在雨花台组地层中,主要分布在仪征市的青山乡、铜山乡、马集乡、谢集乡、月塘乡、移居乡,高邮市的天山乡。据

地名知识竞答试题(100道)

地名知识有奖竞答试题 1.年国务院发布了《地名管理条例》。 A.1984 B.1985 C.1986 D. 1987 E. 1988 2.年民政部颁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A.1996 B.1998 C.2001 D.2005 E.2007 3.地名管理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地名信息化 B.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C.提高地名科研水平 D.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 E.实现现代化、法制化 4.下列不属于地名命名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有利于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B.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 C.使用规范的汉字或少数民族文字 D.不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实体名称命名 E.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务院曾委托中国地名委员会管理全国地名工作 B.《地名管理条例》中多次提到中国地名委员会 C.《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8年 D.《地名管理条例》曾修订过一次 E.民政部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6.《地名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应责成有关部门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地名标志。 A.民政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 C.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中国地名委员会 E. 地名主管部门 7.凡涉及等行为均适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A.地名的命名与更名 B.地名的标准化处理 C.标准地名的使用 D.地名标志的设置 E.以上皆是 8.下列符合《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命名规定的地名是。 A.工人新村 B.花花公子商城 C.蒙地卡罗山庄 D.巴黎不夜城 E.加州小镇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镇街道名称,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中国最全的地名谜语

好中国最全的地名谜语:请您欣赏: 1、冰雪融化(开封) 2、日近黄昏(洛阳) 3、圆规画鸡蛋(太原) 4、荧火虫(昆明) 5、胖子开会(合肥) 6、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 7、一路平安(旅顺) 8、千里戈壁(长沙) 9、四季花开(长春) 10、海上绿洲(青岛) 11、全部溶解(通化) 12、全面整顿(大理) 13、背景分明(北京) 14、一寸光阴一寸金(贵阳) 15、巨轮出海(杭州) 16、风平浪静(宁波) 17、金银铜铁(无锡) 18、空中码头(连云港) 19、夸夸其谈(海口) 20、向日葵(朝阳) 21、见脸不见发(包头) 22、永久太平(长安) 23、蓝色之洋(青海) 24、东方有战乱(西安) 25、相差无几(大同) 26、红色的山(赤锋) 27、不冷不热的地方(温州) 28、觉醒了的大地(苏州) 29、烽火堡(烟台) 30、沃野千里(平壤) 31、良材(佳木斯) 32、雪盖冰河(银川) 33、花满海湾(香港) 34、宝树丛丛(吉林) 35、羊上法庭(沈阳) 36、全民炼钢(大冶) 37、拿枪的兵(武汉) 38、快乐之地(神州) 39、食盐增产(咸丰) 40、东南北(西藏)

全面整顿(打一城市)大理笑得甜(打一城市)哈密 刚开垦的处女地新疆 厶(打地名二)台北、云南 放了三天的稀饭苏州 荧火虫昆明 银河渡口天津 隆冬穿背心邯郸 理想境界大同 见面不见发包头 四季花开长春 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船出长江口上海 金银铜铁无锡 觉醒了的大地苏州 东西北三面堵塞南通 空中码头连云港 风平浪静宁波 不冷不热的地方温州 氮磷钾合肥 海中绿洲青岛 烽火堡烟台 拆信开封 白日依山尽洛阳 带枪的人武汉 努力大冶 夸夸其谈海口 八月飘香香满园桂林 双喜临门重庆 久雨初晴贵阳 倾盆大雨天水 空军战士高雄 江淮河汉四川 快乐之地福州 兵强马壮武昌 重男轻女贵阳 东方有战事西安 滚滚江水热河 一路平安旅顺 永久太平长安 航空信高邮 没有女人的地方汉城 千里戈壁长沙 427 国名法兰西 调查国名日本 今天国名日本

上海市测绘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上海市测绘规范 篇一:上海市建设工程规土检测成果报告书规范 附件1 上海市建设工程规土检测成果报告书规范 1.建筑工程的《上海市建设工程开工放样复验检测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形图。 (2)建筑工程放样总平面图。应当标示:建设基地的范围、用地界址坐标、规划控制线坐标、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及根据批准总平面图要求标示建筑物(构筑物)与周边的建筑间距以及与土地界址线及各类规划控制线的退界间距。 (3)建筑工程放样检测成果表。应当载明:建筑基地面积、各单体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工程占地面积以及是否符合“零误差“要求。 (4)上述文本、图件的电子文档盘片。 2.建筑工程的《建筑工程竣工规划土地验收检测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1)地形图; (2)建筑工程竣工总平面图。应当标示:建设基地的范围、用地界址坐标、规划控制线坐标、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臵、尺寸、标高和四至距离等以及绿化、道路、停车泊位、进出口等平面位臵; (3)建筑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竣工单体图。应当标示:各层的平面尺寸、面积和层高等以及单体建筑物、构筑物的立面; (4)建筑工程竣工检测成果表。应当载明:建设基地面积、各单幢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地下工程和地面以上工程分层面积,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总面积,地下和地面以上工程各层底部标高、建筑檐口高度、建筑总高度,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建筑面积、计容积率面积、不计容积率面积、绿地总面积、集中绿地面积、开放空间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地率、集中绿地率、围墙长度和高度等以及与规划许可差值内容的对照; (5)地下经营性用途建筑面积的分类和计算。应当根据沪规土资执规20xx24号文及其《地下建筑面积分类表》进行分类和面积计算。 (6)上述文本、图件的电子文档盘片。 3.市政管线工程的《上海市管线(上海市测绘规范)工程跟踪测量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

苏锡常自然资源

苏锡常 一、自然资源 (一)、现状 (1)、水资源 该区滨江临海,水网密布,长江、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并有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但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历来比较突出,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区域内的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围垦。太湖的围垦主要发生在东太湖两侧以及北部的竺山湖、梅梁湖及五里湖两侧。太湖的围垦虽然造就了大量良田,但是,它却破坏了湖泊边缘浅水区滩地的生态系统,使湖泊周围的大型水生植物减少,湖泊鱼类栖息、生长、索饵、产卵的基地丧失,湖泊生物资源的再生循环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太湖的围垦也使太湖蓄洪滞水的功能大大减弱。(2)、林地资源 林地主要分布在两南部的丘陵山区和环太湖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偏小,森林生态体系不健全,用于是础设施防护和城镇分隔的林地较少,缺少具有系统连接性的大型生态林,人均森林面积仅0.15市,还不到全崮半均水半的l/10。 (3)、自然景观资源 苏锡常都市圈自然水系丰富,又地处平原地区,沿河景观富有特色,典型的江南流水,小桥人家。自然景观资源得到大力开发。 (二)、规划 1、水资源 长江水源:要充分发挥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的取水能力,切实加强水源保护措施,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水源保护区,对沿江区域水厂取水口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防止长江水质下降。加强对河势变化的监控,保持岸线稳定。 太湖水源:划定太湖流域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水体污染,确保太湖水质。苏锡常三市要共同关注太湖水源地水质的变化,尤其应加强对藻类繁殖的预防与控制,加大对水源保护与监测的力度。禁止新建太湖水源工程。 其它水源:滆湖、阳澄湖、尚湖、傀儡湖等湖泊可作为供水水源。但不宜增加取水口,内河不再作为新建或扩建水厂的水源。 2、林地资源 建成由基干林带、林网和片林三部分组成的综合防护林体系。苏锡常按照选建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在保持现有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宜兴龙池自然保护区、江苏东山湖羊资源保护区及溧阳上黄水母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4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东太湖湿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溧阳深溪芥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无锡南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宜南山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保护,防止东太湖沼泽化,保护溧阳深溪芥珍稀物种。宜溧金丘陵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要与浙江西部以天目山保护区为中心的保护区组合相衔接。 (3)、自然景观资源 大力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开发环太湖地区、沿江地区、沿古运河地区和宜溧金丘陵山区。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开发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全面提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将环太湖地区建成多功能的国际旅游度假基地。沿江地区的旅游开发要充分挖掘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及周边地区潜在的旅游价值。突出风景旅游岸线。发挥沿岸港口的旅游联动作用,以江阴、常熟为支点,依托过江通道积极辐射苏中、苏北、同长江沿岸其它地区整体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