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_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_宁静

C_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_宁静

C_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_宁静
C_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_宁静

吉林医学2013年12月第34卷第36期· 7719 ·

. 综 述 .

小儿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随着近些年来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呼吸道感染疾病对小儿的身体会产生多种危害,甚至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在春冬季节,小儿患上呼吸感染性疾病的几率最高,往往起病急,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近些年来,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使得小儿呼吸感染疾病的鉴别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C-反应蛋白为炎性反应的标志物,对于各种细菌感染、炎性反应过程以及恢复期监测、疗效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儿因为体质比较弱,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感染各种细菌,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腹泻、发热、呕吐等,如果患儿出现高热症状时,有可能引起高热惊厥,而咳嗽的症状不明显。C-反应蛋白可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能够为患儿的治疗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案,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1]。C-反应蛋白在鉴别呼吸道感染患儿方面,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笔者对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现报告如下。

1 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

小儿体质通常都非常弱,容易感染各种病毒,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尤其容易在春季和冬季发病,患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喷嚏、腹泻、呕吐等,有患儿可能表现为腹痛、头痛以及咽部不适[2]。

临床上,该病的诊断有一定依据:①有受潮、受凉或者有与本病患者的接触史。②年长的患儿仅有流涕、鼻塞、微热、恶心、腹痛、呕吐等,婴幼儿患者有可能因为鼻塞而拒奶或者呼吸急促。③咽部充血,有的患儿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出血。④临床体征除了具有咽部不同程度的充血之外,其余均正常,有时候会有痰鸣音,在咳嗽之后消失。⑤一般的病毒感染时,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出现减少或者接近正常,早期的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可稍高,在并发细菌感染的时候,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可能会增高[3]。

2 C-反应蛋白对于呼吸道病原学的诊断意义

C-反应蛋白的简称为CRP,早于1930年发现的,是一种可以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进行反应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激活补体与加强吞噬细胞吞噬起到调理作用,进而对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与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发挥对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4]。

关于C-反应蛋白的研究已经有了多年历史,传统观点通常认为C-反应蛋白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的研究,揭示了C-反应蛋白直接参与了炎性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而且为心血管类疾病最强有力的危险因子和预示因子[5]。

目前来说,C-反应蛋白的检测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方面。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原理:一旦发生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的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反应蛋白大都显示正常[6]。

罗勤等对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进行了C-反应蛋白的检查,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阳性为35.2%,细菌性肺炎C-反应蛋白阳性为92.4%,上呼吸道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阳性为7.9%,其认为,使用C-反应蛋白有助于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鉴别[7]。

临床通过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对血常规进行检查,并对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儿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之后恢复正常,所以认为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呼吸道细菌、病毒感染判断与抗生素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

3 C-反应蛋白对指导、监控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

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类型为临床上的难题,因为很多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属于混合感染,可以结合病史与物理检查,并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诊断疾病类型。对于一些疑似肺炎的患者,C-反应蛋白目前被认为是检查的一线检查方法[9]。

细胞与病毒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对两者进行正确鉴别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病原学的检测为感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比较耗时,而且对试验条件的要求比较研究,抗体的检出时间通常会滞后于患儿的临床症状[10]。有试验数据显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一定差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患儿感染的病原体类别进行判断,有助于对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

临床实践发现,患儿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比较宽,一些白细胞基数比较低的患儿,白细胞的轻度升高并不会超出正常范围上限,另外有部分的细菌感染时,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指标的变化并不显著,不能够提供较为有价值的临床信息,这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的定量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11]。

由此可见,利用C-反应蛋白对急性感染进行判断较白细胞而言更具价值、更加灵敏,C反应鉴别病毒感染与细胞的可靠指标,且不受化疗、放射、皮质激素治疗影响,同白细胞相比更敏感。血中C-反应蛋白发生明显变化以对病毒感染或细菌进行鉴别,属于较好的鉴别诊断标准[12]。

C-反应蛋白的应用促进了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检测C-反应蛋白能够于感染早期较为可靠的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又或者是病毒感染,以此决定是否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减少因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系列问题。

C-反应蛋白对于抗生素应用有着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对细菌性的感染而言,随感染逐渐被控制,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很快降低[13-15]。此外,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比临床症状更能够早提示是否有并发症存在,对于粒细胞缺乏以及其他免疫被抑制的患者而言,意义更加显著。

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宁静(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300074)

[关键词] C-反应蛋白;小儿;呼吸道感染;鉴别

吉林医学2013年12月第34卷第36期· 7720 ·

4 讨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正确鉴别诊断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目前来说,C-反应蛋白在鉴别呼吸道感染患儿方面具有的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通常肝细胞的不断合成而发生变化,能够正确反应患儿的炎性反应感染与疗效,属于常规的检测项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诊断。C-反应蛋白可以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有助于在早期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做出较为准确的临床判断,并为合理用药提供一定依据,具有检测方便、快速等优点,也为抗生素的合理选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患儿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

5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王根芬.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8):395.

[2] 夏尤佳,沈朝斌,戴强,等.C-反应蛋白与小儿呼吸道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6):535.

[3] 韦凯鲁.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的临床价值[J].广东医学,2011,32(3):360.

[4] 殷皓,唐建英,孙伟峰,等.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白细胞及快速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2):1464.

[5] 袁平宗,汤雪彪,张孝智,等.21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反应蛋白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38.

[6] 周凤林.儿童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的临床鉴别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115.

[7] 吴玉红.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2):2127.

[8] 罗勤,程均,刘明,等.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73.

[9] 徐建民,黄伟丽.肺炎支原体与C-反应蛋白同时检测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97.

[10] 罗建文,周碧燕,雷鸣,等.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15.

[11] 孙庆梅.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76.

[12] 史新辉,包凌娟,谭琳琳,等.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596.

[13] 王丽.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20(1):36.

[14] 李庆,苏宝鑫,李淑翠.特定蛋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齐鲁医学检验,2002,13(1):1.

[15] 崔晓明.C-反应蛋白测定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5):383.

[收稿日期:2013-05-20 编校:苏建东]

医学论文中讨论内容的写法

讨论是结果的逻辑延伸,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的分析与综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丰富和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认识,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对研究中的例外和相反结果亦应解释和说明,提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讨论要从以下方面撰写:

(1)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在观点和结论上与本文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本文研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

(2)对各项研究指标和实验结果的误差、阴性、阳性以及一些新现象加以说明和解释;

(3)实验结果需要在原理上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并预见某种可能性;

(4)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能说明和支持本文的观点的结果;

(5)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之处。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方法:选 取420例感染新生儿的痰液、血液、咽拭子及脐分泌物等标本纳入研究,对420例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488份感染标本送检,共分离28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51.0%),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比例分别为39.5%、28.6%、8.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类等;革兰阳性菌141株(49.0%),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19.9%、26.9%、1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事万古霉素、青霉素等。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时宜针对性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s.Method:420 newborn with infection of sputum,blood,swabs and umbilical discharge specime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420 cases of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bacteria.Result:A total of 488 infected specimens,288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including 147 strains(51.0%)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cloacae,the rates were 39.5%,28.6%,8.2%,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imipenem,Amikacin,cephalosporins.Gram positive bacteria,including 141 strains(49.0%),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rates were 19.9%,26.9%,12.1%,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vancomycin,penicillin,etc.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should be targeted to selec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Key words] Newborn;Bacterial infection;Pathogen;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新生儿由子宫内胎儿生活骤然转变至宫外,由于其皮肤嫩、抵抗力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肚脐残断仍与外界相通,导致新生儿容易因各种因素而感染。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因素主要包括早产、窒息、重症感染,比例分别为29%、23%和25%[1]。笔者特于2010年4月-2014年10月对420例感染新生儿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旨在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明确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病原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疾病新生儿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6例,男284例;出生时间0.5~27 d,平均(8.5±2.2)d;其中败血症118例,肺炎360例,脐炎149例,脐炎并发败血症9例,败血

小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病例。症状重,处理难度较大,有些病例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要认识其发病机制,和主要病因与诱因、临床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状态,合理和规范化临床治疗对策,是病情好转避免呼吸衰竭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许多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株的感染成为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也显著增加。 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 病原体直接侵袭,机体反应性改变,免疫机制参与,三者共同作用。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逐渐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多数热型不规则,亦有表现弛张热或稽留热。其它表现还有进食困难,呕吐,腹泻等,少数有些有皮疹。 常见体征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烦躁、紫绀、矛盾呼吸等。听诊有喘鸣音/湿罗音。肺泡含气量增加时,膈肌下移使肝下界下移。 X线胸片示肺内斑片状影,可明确肺炎诊断。 病原学诊断:鼻咽分泌物培养,特异抗体测定等。 三、同病原肺炎的严重状态 包括原发感染所致的全身严重状态;肺部病变的广泛程度或累及胸腔、纵膈;肺脏与其它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即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甚至MODS。 不同病原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四、婴儿重症肺炎三种临床状态及发展趋势 重症肺炎患儿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发展过程。我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状态,有时以某种为主,也可互相交叉、重叠发生,在危重症病例多为同时存在。 1.急诊状态:肺炎患儿突然出现以下情况常使病情恶化,包括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梗阻、分泌物潴留、呼吸暂停、抽搐、呛奶、胃食道反流、呼吸肌疲劳等。此时处于潜在呼吸衰竭(impending respiratory failure)或临界呼吸衰竭(criticalrespiratory failure)状态,严重者立即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以急诊状态收入PICU患儿占2/3。 婴儿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严重度加重。病因有RSV感染、先心病肺充血、有早产史患儿、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胃食道反流、气道对各种物理化学刺激敏感,如吸入气体过冷、过热,湿度过大或不足、体位不适,吸痰过度刺激,甚至疼痛哭闹等均可诱发。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三凹征、紫绀。因均存在气道病变,加之气道窄,咳嗽能力弱,易呛奶,有时吸气音几乎消失,发生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心肺功能衰竭。很多婴儿重症肺炎(以病毒性多见)可发生气道梗阻的急诊状态。严重者可发展为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这种急诊情况可以发生在家庭、急诊室、普通病房和ICU内,常需紧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因气道高反应性常呈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也可在数天至数周内反复发生。严重时即使在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下,亦很难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处理需在有经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 心跳呼吸骤停是重症肺炎急诊的最严重情况。发作时可出现急性心衰,其重要机制之一是心肺互相影响,胸腔负压的急速增加导致左室跨壁压增加,使左室搏出量下降。我院5年内共89例次,每年分别在6~10例次,即使在PICU监测条件下也仍有发生。反映了婴儿重症肺炎急诊状态的危险程度。 2.危重状态:即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症肺炎可发展为ALI和ARDS。甚至继续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约占PICU 婴儿重症肺炎1/3,病程中也可发生上述气道高反应性等急诊事件。发生ALI或ARDS时,肺部感染启动异常全身炎症反应,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使肺部病变迅速加重,表现严重低氧血症,普通给氧不能缓解,需要在ICU内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的机械通气。同时患儿可合并脑水肿、DIC、中毒性心肌炎、脓胸和胸腔积液、肺大疱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本PICU资料显示典型ARDS病例65例(11.8%),死亡44例(67.7%)。按照近年来诊断标准回顾分析显示,ALI约占1/4~1/3。 婴儿ALI的特点为:常存在肺瘀血,肺水肿,肺出血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混合性致病因素,使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呈现多种表现。导致ARDS的原因多见于:(1)重症肺炎病原体致病力较强,如金葡菌、肺炎克雷白菌、腺病毒、EB病毒等。(2)恶性病和慢性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肺部间质病变,进而继发细菌、病毒、真菌和卡氏肺囊虫等感染。(3)在肺炎早期即出现败血症。(4)MODS时,肺成为首先受累的器官,即ALI或ARDS常是MODS动态发展过程中最先表现的状态。 3.亚急性、慢性疾病状态:反复发生肺炎病情复杂 肺炎伴随各种先天性、慢性疾病,如先心病、先天性喉、气管软化症、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肺血管炎(川崎病、Wegner肉芽肿、狼疮等)。其中先心病最为常见,因其存在肺血多和肺高压的特殊发病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今晚听了关CRP的讲座,感觉挺有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C-反应蛋白(C-neactve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⒈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⒉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RP与WBC 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 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 大都正常。 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又如CRP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99%。 ⒋ 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如CRP与AFP的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CRP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手术前CRP上升,手术后则下降,且其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估价肿瘤的进程。 ⒌ CRP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当CRP高于250㎎╱L时,则可提示为广泛坏死性胰腺炎。 正常参考值:<10 ㎎╱L 关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1930年TILLETHE和FRANCIS在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反应素,它能沉淀肺炎球菌的C多糖,被称为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长期以来,临床常以健康群体CRP的95%参考值上限判断患者有无明显的感染性炎症。但是,高灵敏度CRP(Hs-CRP)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先认为是正常的血清CRP水平(例如<3mg/L)的高低却同未来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CRP对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行经皮血管成形术患者,具有预测心肌缺血复发危险和死亡危险的作用。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 CRP是一种Υ球蛋白,分子量为105KD,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1)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消耗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使细胞溶解;(2)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受体,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生,促进淋巴因子生长,并促进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生,也增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乏、厌食、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智商低等。 【诱发因素】 1. 饮食中、母乳或乳制品铁含量不足。 2. 铁丢失过多,如寄生虫病、慢性失血。 3. 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预防措施】及时添加副食,多食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动物肝、瘦肉、大豆及其制品。 【治疗】一但确诊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应尽快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温馨提示】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对贫血儿童的治疗有很大作用。 佝偻病【概述】因维生素 D 缺乏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表现】早期: 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等。 后期: 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出牙迟、肋串珠、鸡胸甚至O形或X形腿。 1 / 4

【诱发原因】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维生素 D 吸收不良及消化障碍。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尽早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温馨提示】 1、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户外活动,接触日光,补充维生素 D制剂。 2、及时添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蛋黄、脱脂牛奶、鱼肝油、坚果等。 3、补充维生素 D 的同时补充钙剂。 小儿肺炎【概述】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特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冬、春季节多发。 【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彻底诱发肺炎;孕期羊水污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分娩环境不洁净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出生后宝宝接触带菌者如(感冒),易受到传染引起感染性肺炎。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及时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治疗。 ☆【温馨提示】 1.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要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3.咳嗽时轻拍宝宝的背部,多饮水。 3.避免宝宝与感冒人群接触。 4. 适当锻炼增强婴幼儿抵抗力。 小儿腹泻【概述】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 床意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核心提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nbsp;protein,nbsp;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nbsp;[1]nbs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1]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大量的文章研究显示,它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3]。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 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4]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对CRP的生成有调节作用。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5]。 2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张吉平等[6]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

肺部感染分类

肺部感染 一、分类 1.按病原学分类: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立克次体、弓 形虫、寄生虫等) 2.按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 3.按病理分类: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4.按病程分类:急性肺炎(小于1个月);迁延性肺炎(1-3个月);慢 性肺炎(大于3个月) 5.按病理分类:渗出性肺炎、化脓性肺炎、纤维素性炎、机化性肺炎 二、呼吸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 1、典型细菌 肺炎链球菌(G+)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卡他莫拉菌(奈瑟菌科-奈瑟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球菌,上呼吸道正常菌群)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非典型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3、肠肝菌科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4、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5、厌氧菌 6、结核分枝杆菌 7、肺孢子菌 8、真菌

念珠菌 曲霉菌 隐球菌 放线菌 9、呼吸道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 腺病毒 冠状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10、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立克次体 弓形虫 原虫 寄生虫(肺包虫、肺吸虫) 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纤维素性炎。严重产生并发症-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多种细菌综合作用,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症。 病毒性肺炎:间质性炎症,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流感病毒、腺病毒 支原体性肺炎:典型的间质性肺炎 常见革兰阳性细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结核分支杆菌…… 常见革兰阴性细菌: 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

肺部感染病历模板

主诉:发热、咳嗽、咯痰一周余,加重1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者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症状,无明显发热,无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以“上感”治疗(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1天前以上症状加重并且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5℃)、痰多(色微黄)、气促、憋喘等症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后以“肺部感染”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 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至今未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亲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8.2℃ P 78次/分 R 19次/分BP 125/8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差,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二阴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差,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两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肠鸣音可。 辅助检查

C反应蛋白意义

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1930年,Tillett与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 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 Avery等测知它就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就是人们认为,CRP就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RP就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许多灵敏、准确而简便的检测手段的相继问世,对CRP 的研究进展较快,目前, 它的测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生物学特性:血清CRP(下述CRP若无特殊注明均指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就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CRP不耐热,66度30分钟即可被破坏。 若CRP与磷酸胆碱及半乳糖残基结合, 则可以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并充当调理素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CRP具有调节炎症过

程与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0、8 g/L,90%的正常人<0、3 g/L,99%的正常人CRP<1、0 g/L 。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则在4~6小时内迅速增加,36~50小时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小时)[1]。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天迅速降至正常。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 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它优于其它急性期的 反应物质。 (二)与其它急性相反应物的比较:临床最常用于急性相检测的指 标就是血沉(ESR),它可以间接测量纤维蛋白的水平,但其变化范围在 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交叉较大,因而对其结果的制定受到影响,并且它对 急性炎症的反应较慢,一般2~3天才开始升高,尽管经积极有效地治 疗,ESR几周后仍不降至正常,同时ESR还受到年龄、性别、贫血等因 素的影响。由此瞧,ESR无论就是在出现还就是消退时间上,都较CRP 差,并且尚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其它的急性相反应物如α1-酸性糖蛋白、α1-糜蛋白酶与血清 淀粉样蛋白A等都因正常值与异常值间重叠范围较大、对炎症的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可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上呼吸道局部感染的说法并不确切。 【病因】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hinovirus,R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ADV)、冠状病毒(coronal virus)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不仅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免疫缺陷病、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 天至1 周左右,起病1~2 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 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 周。 【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病变若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以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类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然而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 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完整word版)肺部感染性疾病习题+答案解析

肺炎练习题 1.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答案:A 解析: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2.院内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真菌 B 病毒 C 耐药金葡菌 D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E 肺炎球菌

答案:D 3.院外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肺炎克雷白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球菌 E 支原体 答案:D 4.下列哪种肺炎可呈爆发性流行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炎支原体肺炎 C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D 军团菌肺炎 E 金葡菌肺炎

答案:D 解析:非典型性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5.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答案:B 6.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E

7.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E 8.下列哪项不是促进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增多的因素 A 抗肿瘤化疗 B 辅助呼吸 C 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 营养不良 E 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 答案:D 解析: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扩最有效的药物、副作用大,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应用均能降低免疫力,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均能增加细菌接触和吸入机会,大量抗生素应用是细菌耐药因

素之一。 9.下列哪项对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 A 高热、咳铁锈色痰 B 白细胞升高,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 C 胸片大片均匀致密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D 肺部湿性啰音 E 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E 10.哪种肺炎容易并发脓气胸 A 肺炎球菌肺炎 B 支原体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克雷白杆菌肺炎 E 葡萄球菌肺炎 E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易使肺形成空洞的致病菌。 1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是什么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 一、伤寒 ①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②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③典型临床特征: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④夏秋季多发,病后免疫力持久。 【病原学】 1、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 2、有三种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IgG抗体。毒力抗原(Vi抗原) 3、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1、患者:病程第2-4周排菌量最大。轻型患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带菌者: (1)潜伏期带菌者:伤寒患者在潜伏期已经从粪便排菌(2)暂时带菌者:恢复期仍然排菌但在3个月内停止者(3)慢性带菌者: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者 (二)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1、水源污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暴发流行 2、食物污染: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食物型的暴发流行 3、日常生活接触: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 4、蝇和蟑螂(媒介):机械性携带伤寒杆菌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二次发病少见。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温带热带多见;夏秋季多见;儿童青状年多见。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1、第一次菌血症。处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2、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处于临床上的初期和极期。 3、伤寒杆菌随血流经胆囊再次进入肠道,使肠壁淋巴组织发生剧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缓解期。 4、随病情进展,人体防御能力逐渐增强,进入恢复期。(二)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为显著 1、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伤寒细胞”(特征性病变) 2、病程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 3、病程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4、病程第4周:溃疡渐愈合,不留瘢痕,亦不引起肠腔狭窄 【临床类型】潜伏期3—60天,大多数为7—14天V

儿科试题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疱疹性咽峡炎 2. 重症肺炎 3. 三凹症 4. 呼吸衰竭 二、填空题 1. 肺炎按病理分类分为、、。 2. 肺炎按病因分类 有、、、、 、、。 3. 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及。 4. 支气管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有、、。 5. 支原体肺炎用药至少,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疗程宜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总疗程。 6. 小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 7. 对急性喉炎患儿,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的药物是。 8.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有、、、、。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A.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B.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C.以鼻咽部症状为主 D.全身症状重 E.全身症状轻 2. 婴幼儿肺炎给氧的主要条件为: A.发热,咳嗽 B.且呼吸困难 C.合并脓胸

D.烦躁不安,口周发绀 E.双肺密集中小水泡音 3. 腺病毒肺炎易发生: A.脓气胸 B.肺大疱 C.胸腔积液 D.肺出血 E.肺实变 4. 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毛细支气管炎,3岁以上多见 B.支原体肺炎,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 C.腺病毒肺炎,6~24个月多见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12个月多见 E.衣原体肺炎,儿童多见 5. 在院外获得的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大肠杆菌 E.结核杆菌 6.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后鼻道狭窄,感染后易堵塞,出现呼吸及吸吮困难 B.咽鼓管短、直、平,易发生中耳炎 C.鼻窦口相对大,鼻炎时易累及鼻窦 D.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此期儿童不易发生扁桃体炎E.胸腔较小,肺脏相对大,肺脏不能充分扩张,而影响通气换气 7. 以下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呼气性喘鸣 B.明显憋喘 C.两肺哮鸣音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人C反应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d可恢复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 2.监控病情变化,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 C反应蛋白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3.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监测 术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反应蛋白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反应蛋白不高者。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 4.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持续的轻度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C反应蛋白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险性大得多。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1T16:17:20.9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9期作者:纪青 [导读] 小儿感染性疾病作为多发病,其治疗和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 (株洲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儿科的常见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该病在新生儿诸多疾病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其临床检查方法为血液培养、血液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具有检查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够将白细胞分类和总数与患儿的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而判断出疾病属于病毒感染或是细菌感染。这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价值较高,但其无法进行感染早期的有效诊断。CRP(C-反应蛋白)是近年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标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CRP检测;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价值分析 小儿感染性疾病作为多发病,其治疗和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观察和评价方法较多,主要有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培养等,且诊断效果较理想[1]。但在检验仪器、检验方法不断更新换代的前提下,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本文综合论述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 CRP检测 CRP发现于1930年,在急性感染诊断中,它是诊断效果较佳的非特异性指标[2-3]。CRP增加和组织损伤、炎性反应相关,其生物学功能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与配体的有效结合中,可激活补体,并能和T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可调理素样。CRP在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发生后,会迅速升高,因此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4-5]。CRP检测所需试剂为CRP试剂、定标液、POINTE、ROSE和质控液。所需设备为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和Hitachi,材料为采血管。诊断数据主要依靠人血CRP值,正常人群的人血CRP值应<8mg/L[5-6]。但当遭遇感染时,CRP会在4-6h内增加,高峰值在36-50h,其峰值是正常值的100-1000倍,而且半衰期短,约在4-6h[7-8]。血清黏蛋白等急性时相蛋白升高时间为感染后1-2d,时间较长。吴雪梅[9]等报道显示,在血CRP值升高的患儿中,主要为败血症、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且肺炎是引发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血CRP值升高的主要病种。刘春秀[10]等报道称,血CRP值与感染程度相关,即CRP值>50mg/L时,则表明感染明显存在,CRP值越高,则炎性反应越显著。罗成武[11]等发现,血CRP值和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相关,CRP值越低,病情越轻,其预后性则越好。在对CRP水平的观察过程中,能够衡量出患儿炎性反应的具体变化,初步推断出病情进展和感染程度,可以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数据支持[12]。此外,当<3岁患儿发生发热与中毒症状,且原因不明、CRP值升高时,应初步推测其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并立即给予尿培养、血培养检查,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是病原体发生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真菌、病毒和细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13]。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够完全,若发生感染现象,便会引发急性循环功能失调,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现象,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指数造成严重威胁。小儿感染该疾病的途径较多,且病情偏重,很多患儿无临床上的特异体征和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相混淆,所以早期诊断难度大。 3.检查原理 CRP的生理功能包括炎症过程调节与吞噬和感染防御等,其原理为:第一,CRP能够将多种真菌、细胞和寄生虫等多糖物质结合,实现脂多糖损伤性炎症应答的有效抑制,可防止细菌代谢产物给机体造成致命性作用。第二,钙离子作用后,CRP可以与卵磷脂与核算复合体相结合,并与Clp相结合,使补体的经典途径得到活化,并识别多种外源性分子和内源性分子,调整吞噬功能和机体防御力。第三,调理素作用。其能与核蛋白小体和核染色质结合,将细胞DNA中的坏死组织消除,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运动能力和活性。第四,CRP具有白介素-1受体诱导作用,减少γ-干扰素释放量,使抗炎细胞因子的白介素-10得到有效释放。并可促进单核细胞的正向趋化效果,进而实现抗炎效果。第五,CRP能够使血小板磷脂酶得到抑制,并结合血小板中的激活因子,防止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第六,CRP在与T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时,可以增强T辅助细胞的具体功能,从而使T抑制细胞的功能得到抑制。 4 讨论 临床发现,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很多患儿缺乏对疾病反应的特异性,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检查有血液培养、血液细胞分析等,此方法的检验技术较为成熟,其临床价值较显著。然而,在早期感染发病时,会因患儿的个体差异,造成血象变化不敏感现象,很难分析出血液细胞中的异常。虽然,血液细胞分析时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无法在早期感染患者中取得满意的诊断结果。尤其在血白细胞计数诊断中,患儿的白细胞正常范围相对较宽,极易受到寒冷、情绪或是发热等因素影响。部分患儿的白细胞基数较低,在数值轻微升高后,仍处于正常范围,更有一些患儿在细菌感染后,并不会发生白细胞变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诊断结果的有效性。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诊断方法与耗时等均有显著优势,被临床普遍青睐。临床中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查方法是脑脊液、血或痰等细菌培养,整个过程大概7d,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阳性率较低,个别标本采集会给患儿带来明显痛感,降低了患儿的治疗配合度[14]。急性时相反应是指机体在产生炎症反应中,出现系统反应,肝脏合成蛋白得到增加且器官功能出现障碍。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的组成之一,可诊断出炎性反应。邹尚敏[15]等研究显示,在150例被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中,经白细胞计数检查后,阳性率是85.33%,经CRP检查后,阳性率是90%。所以,CRP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检查,充分证明了CRP检查的重要性和优势性[16]。 总而言之,CRP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性和准确性,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明显,利于早期诊断,并能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CRP能够评估抗生素的最佳使用量,评估疗效,应在临床中普遍应用[17]。CRP监测中,可根据数值的升高程度确定病情的发展程度,并制定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以便控制感染。在治疗效果明显时,可见CRP下降至正常水平,终止抗生素使用。CRP作为炎性反应的诊断标志要好于白细胞计数检查,且CRP值越低,炎性反应越轻。对于新生儿而言,血清中的CRP含量少,不建议将8mg/L当做判断标准[18-19]。这种情况下,应使用灵敏度更高的CRP检测。若患儿出现CRP值突然升高、并出现发热与中毒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