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

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

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
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

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包括以下三个原则:兼顾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调整三者利益关系的平衡器;坚持民事诉讼武器平等原则。

应采取统一的医疗损害责任的概念,取消医疗事故责任和医疗过错责任的差别,实行统一的赔偿标准。

在此基础上,应当将医疗损害责任分为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

杨立新

在制定侵权责任法中,如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特别是如何确定其立法原则和责任基本类型,存在较大的争议。我认为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规则是正确的,但应当作出适当调整,具

体意见如下。

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必要性

侵权责任法必须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是由三个“双轨制”构成的二元化结构。这个结构的表现是:第一,医疗损害责任的称谓实行双轨制,一是医疗事故责任称谓,二是医疗过错责任称谓,两种医疗损害责任并存;第二,适用法律法规确定的医疗赔偿标准实行双轨制,一是医疗事故责任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其标准很低,赔偿数额不足,二是医疗过错责任依照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赔偿,赔偿数额较高;第三,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实行双轨制,一是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二是其他法律鉴定机构如法医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责任鉴定。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由这三个双轨制构成的二元化医疗损害责任体系,当事人起诉医疗事故责任的,如果能够拿到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鉴定组出具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认定为医疗事故的,法院就依照医疗事故责任确定,适用条例确定赔偿责任,赔偿较少的赔偿金;当事人起诉医疗过错责任的,法医鉴定机构等能够出具医疗过错结论的,则法院认定为医疗过错责任,确定较高的赔偿数额。

这种二元化的医疗损害责任体制是不合理的,存在的弊病是:第一,分割了完整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造成受害患者不能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形成矛盾;第二,加重医疗机构举证责任,使医疗机构转嫁风险,形成防御性医疗,损害全体患者的利益;第三,造成审判秩序混乱,损害司法权威。对此,立法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基点,就是要改变现行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二元化结构,实行统一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保证立法的统一,保证对民事权利保护的统一性。因此,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是:

1.兼顾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是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基本要求。首先,应当着重关注的是受害患者及受害患者一方,他们是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人,是最需要保护和关心的人群,立法的原则首先就是使受害患者一方受到的损害能够得到充分救济。其次,应当考虑保护医疗机构的利益。我国医疗制度确实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任何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其实都具有风险性,而且医疗损害发生的原因复杂,更重要的是医学需要通过医

疗实践不断发展以造福人类,因此,不能对医疗机构科以过重的赔偿责任,保护好医疗机构的正当利益。再次,还应当保护的是全体患者的利益。医院的经费基本上来源于向患者收费,支付给受害患者的赔偿金只能在医院的经费中支出,如果医疗机构承担的赔偿数额过高,医院必然会向患者收取更多的费用,最终一定转嫁到全体患者身上,使全体患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以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调整三者利益关系的平衡器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应当坚持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平衡器,妥善处理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利益关系。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调整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最好平衡器,其作用表现在:一是没有医疗过失医疗机构就没有责任;二是医疗机构仅就自己的医疗过失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他人的过失,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三是基于医疗过失与其他侵权责任中的故意或过失相比的非严重程度,应当适当限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不能赔偿过高。

3.坚持民事诉讼武器平等原则

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必须妥善处理诉讼机会、诉讼风险和诉讼利益的平衡。实体法要求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反映在诉讼中,程

序正义要求双方享有平等的程序权利,必须保证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和风险平等,这就是民事诉讼的武器平等原则。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受害患者一方经常处于劣势,在诉讼政策上适当向受害患者一方倾斜是必要的。但超过必要程度过于向受害患者一方倾斜,将举证责任更多地推给医疗机构一方,必然会使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地位及风险利益关系上失衡,导致作为防御一方的医疗机构疲于应对,具有巨大诉讼压力。因此,应当在程序上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或者举证责任缓和规则、完全的过错推定或者不完全的过错推定规则、完全的因果关系推定或者不完全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做到保障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和风险利益平等,使医患关系协调发展。

不同类型医疗损害的法律适用

按照上述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规则基本上是正确的,但要适当调整。我认为,应当作出以下明确的规定更为准确:

采取统一的医疗损害责任的概念,取消医疗事故责任和医疗过错责任的差别,实行统一的赔偿标准。在此基础上,应当将医疗损害责任分为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由于过失,医务人员违反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技术规范,造成患者损害

的,是医疗技术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侵权责任。对于造成的损害,应当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标准确定赔偿责任,但应依照医疗过失行为的原因力确定,只对医疗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部分承担责任。

由于违反注意义务、保密义务等医疗伦理和良知,侵害患者精神性人格权等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确定赔偿责任。而应当赔偿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但应当是象征性的赔偿,不宜责任过重、数额过大。

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医疗器械、消毒制剂、药品、血液以及血液制品等医疗产品,造成患者损害的,是医疗产品侵权责任,应当按照产品侵权责任的基本原理,在承担风险责任时,即受害患者直接向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时,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医疗机构承担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最终责任的承担上,医疗机构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只有存在过失才能承担赔偿责任,没有过错,其承担了损害赔偿责任之后,有权向应当承担最终责任的责任人请求追偿,而不是最终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鉴定,应当确认其是医疗司法鉴定性质,而不是单纯的医学鉴定,因此,应当改变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的做法,改由法院聘请医学专家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鉴定的医学专

家应当向法院负责,而不是对医学会负责。同时,鉴定组织应当有适当的临床专家和法医专家参加,共同做作出鉴定结论,并且鉴定专家有义务出庭接受质证。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就会大大提高其鉴定结论的公信力,减少公众的质疑。对此,侵权责任法草案没有作出规定,应当予以补充。

?工程出现欠债的因素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74.html

?外企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能否适用6号令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73.html

?债务重组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范本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72.html

?落款用绰号欠条成了废纸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71.html

?债权有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担保可否进行申报执行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70.html

?上海国资公司出价 4.6亿转让所持中银国际6%股权担保债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9.html

?关于计算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若干问题的复函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8.html

?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利息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的通知的通知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7.html

?私人债权转让通知书格式是怎样的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6.html

?应明确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5.html

?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4.html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财务有何影响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3.html

?债务人找不着怎么办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2.html

?债务重组的定义及其形式介绍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1.html

?欠条笔迹潦草惹祸端五百借款变五万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60.html

?什么是不真正连带债务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9.html

?恶意转移财产救济依据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8.html

?为解除同居关系,出具补偿欠条是否有效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7.html

?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6.html

?福特完成大规模债务重组减债99亿美元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5.html

?什么是民间借贷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4.html

?整存整取利息如何计算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3.html

?民间借贷纠纷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2.html

?什么是债务重组损失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1.html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50.html

?个人借款需要注意的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9.html

?关于支付2018年记账式(十四期)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8.html

?债务豁免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7.html

?代位权诉讼判决的执行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6.html

?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的内容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5.html

?偷公司公章打的欠条有效吗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4.html

?债务免除的效力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3.html

?什么是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债务转移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2.html

?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纠纷的诉讼主体资格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1.html

?债务人下落不明,作过的口头保证成立吗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40.html

?在进行股权交易时应该注意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9.html

?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8.html

?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调整表编辑推荐法律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7.html

?关于支付2001年记账式(十二期)国债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6.html

?债权被担保有哪些数额和种类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5.html

?几种常见的工程款清偿方式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4.html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3.html

?民间借贷父债子偿是天经地义的吗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2.html

?怎样解决债务纠纷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1.html ?打债务纠纷官司,应提供哪些证据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30.html

?关于签署(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公告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9.html

?债务重组损失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8.html

?欧洲央行抨击希腊债务重组的观点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7.html

?债务重组损失所得税案例分析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6.html

?中国软件子公司出售股权转让纠纷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5.html

?企业借款担保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无效有哪些情况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4.html

?个人债务无力偿还怎么办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3.html

?债务人长期不偿还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2.html

?建筑领域拖欠工资如何预防和治理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1.html

?浅谈如何把握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20.html

?因社长徇私舞弊引起的纠纷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9.html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应审慎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8.html

?债务人对代位权诉讼确认数额应负连带责任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7.html

?代位权诉讼的法律规定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6.html

?以发行企业债券为契机实现城投平台的重组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5.html

?债务纠纷中作为担保人承担的责任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4.html

?有关债务重组的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3.html

?政府采购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撤销权纠纷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2.html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一审判决书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1.html

?银监会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制定颁布民间借贷条例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10.html

?债权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呢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9.html

?找人借钱的债务人具有哪些权利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8.html

?关于国家开发银行在日本市场发行债券持有人取得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问题的复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7.html ?关于支付2001年记账式(十二期)国债第二年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6.html

?逾期付款利息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5.html

?债务转移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4.html

?关于对政策性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函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3.html

?所有权的权能什么意思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2.html

?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范本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1.html

?民间借贷中怎么防范和维权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600.html

?关于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到期后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9.html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有哪些模式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8.html

?如何识别借贷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的真伪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7.html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如何认定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6.html

?浅析代位权的成立要件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5.html

?银行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利息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4.html

?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是否影响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效力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3.html

?债务重组的概念和方式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2.html

?公司担保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1.html

?债务人在债务重组所得确认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90.html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编辑推荐法律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9.html

?债务转让后还可以向原债务人追讨吗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8.html

?债务人死亡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7.html

?企业改制中逃废金融债务问题有什么原因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6.html

?担保期间一般约定多长时比较合适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5.html

?关于转发财政部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4.html

?担保关系中有多个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如何分担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3.html

?完善新债务重组准则相关问题的建议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2.html

?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之一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1.html

?关于铁路债券利息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80.html

?关于代理1998年II期(10年期)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利息兑付的通知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79.html

?关于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78.html

?债务转让后本案中债权人能否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77.html

?一般保证 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76.html

?非政府性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原因https://www.doczj.com/doc/693167766.html,/l/zw/574575.html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实施目标管理;(2)责任制原则,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3)预防为主;(4)坚持动态管理; (5)重在控制;(6)效果原则; (7)反馈原则;(8)系统性原则; (9)不得混放并存原则;(10)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 (11)干部选择原则;(12)阶梯原则。 2,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1)生产生活房屋、变电所、发电机房、临时油库等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寒的要求。(2)要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组织一支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伍。(3)生产生活用房应按规定保持必须的安全净距,一般情况下活动板房不小于7米,铁皮板房不小于5米,临时的锅炉房、发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米。(4)易燃易爆的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工地的小型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米以外,并设置围栏。(5)工地上较高的建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如炸药房、油库、发(变)电所、塔架、龙门吊架等,均应加设避雷设施。(6)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空旷地点。3,桥涵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1)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2)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塔、高墩、深水基础和大跨径桥梁增多;(3)施工中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基础施工设备,大型运输设备,大型船舶等。(4)可能经历恶劣气候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 4,钻空灌注装桩基础施工安全要点: (1)要全面检查钻机及配套设施,指定专人操作机械;(2)拆除钻杆或钻头要迅速快捷,保证连接牢靠;(3)保持孔内水位的高度及泥浆稠度,以防坍孔;(4)泥浆池应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和防护围栏;(5)钢筋起吊和分段接长要慢起慢落,控制稳定。 5,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措施: (1)做好前期准备,正确选用施工方法,超过1000米隧道,要制定地质超前预报方案;(2)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3)坚持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小循环施工工艺;(4)发现危险,及时采取措施,情况危及时应把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5)进洞人员,配带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违纪行为分为哪几类: (1)利用职权干预安全生产相关事项类(2)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类(3)违反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类(4)违反规定批准提供危险物资类(5)不按照规定组织审查验收安全设施类(6)违反规定进行安全生产作业类(7)违反规定使用安全生产证照类(8)违反规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类(9)违反规定投资入股或者经商办企业类(10)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类7,《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适用范围及执行主体是什么? 违纪主体 一适用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适用于“党组织负责人” 三、四、五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 六、七、八适用于“国有企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 ;“其他企业(公司) 的工作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十适用于“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资质验证、设计、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的人员九适用于“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8,《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坚持什么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9,《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所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三类人员是指哪些人员: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公路水运公车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有哪些安全责人规定。 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摘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与经济法的研究对象和本质密切相关。在现阶段关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讨论分歧众多,说明该研究在我国尚不成熟,其支撑理论仍待完善,目前确定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条件尚不具备。随着经济法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终将完善并标示经济法学理论的成熟。 关键词:法的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社会本位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对经济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者们对此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故而颇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既是经济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法理学的研究范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原则这一概念的外延之一。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离不开对法的原则的研究。法的原则是法的要素之一,是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规则。张文显教授指出原则的特点是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更没有确定的法律后果,它指导和协调全部社会关系或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1]。刘作翔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源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准则。根据原则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法律原则可以划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根据内容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程度可以划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其中基本原则体现法律更为一般的精神,是所有法律部门或许多法律部门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2]。法律原则的作用体现在它是国家政策要求和法律的具体规则和制度之间的中介,缓和立法中的价值冲突;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原则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填补法律空白,规范和引导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统摄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法律原则,在这一法律部门内部应该具有最高的普遍性、概括性,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整个经济法的指导原则。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李昌麒定义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意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和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史际春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规范和法律文件所应贯彻的指导性准则。”漆多俊定义为:“经济法调整原则一般是指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即经济法作为部门法其所有的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贯彻的原则。”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法律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反映了它所涵盖的各部门法或子部门法的共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定义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治实践中特有的最基本的精神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治实践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二、现有经济法基本原则理论及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断发展,对经济法学基本原则进行研究的学者日多,观点层出不穷,蔚为大观。有学者进行统计国内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较有影响的学说就有三十余种。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揭示,目前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一原则说”,该说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维护社会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3]。2“. 二原则说”,该说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二,一是计划原则,二是反垄断原则[4]。3“. 三原则说”,依该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平衡协调原则,维护

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包括六大原则:第一,四不伤害;第二,三不违章;第三,工伤事故“四不放过”;第四,工程项目“三同时”;第五,生产与安全统一;第六,3E。 1.四不伤害 “四不伤害”原则包括: 不伤害自己 在工作中,要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个人防护装置,穿戴要符合要求。 不伤害别人 除了不伤害自己外,也要不伤害别人。 不被别人伤害 在工作中,有的人会有意无意伤害到别人,这时就要保护好自己不被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在企业中,应实行亲情式管理,企业的管理者要像管理家庭一样管理企业,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心。同时管理者也要给员工灌输相互关心的观点,强调“亲情”和亲和力,让员工多关心别人。 在企业中,员工之间一定要相互关心,确保自己没有问题的同时也要确保身边的人没有问题,须知如果别人出了安全事故,也会影响自己。 2.三不违章 “三不违章”原则,即不违章操作、不违章指挥和不违反劳动纪律。 3.工伤事故“四不放过” 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第一,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第二,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三,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四,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企业中出事故后,只有以上从四个方面进行反思,才是系统解决问题。需注意,这四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应当都做好。 4.工程项目“三同时” 所谓工程项目“三同时”原则,是指在新改扩或者技术改造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执行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比如,消防通道、危险化学品仓等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设。

这个原则往往被企业忽视。很多企业在新改扩时,往往只考虑如何有效使用场地,如何有利于生产和搬运等,而忽视安全问题,等最后投入生产时才发现安全方面做得不足,才进行修补,这其实是不妥当的。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有时也需要采用“五同时”原则,即在组织生产,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时,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密不可分。 在面对大型工程时,企业一定要结合实际,坚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通常,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投入的精力多,面对的安全风险就会小,同时企业投入的资源要和安全风险相匹配,否则资源投入过多就会造成浪费,投入过少则起不到防范安全风险的作用。 5.生产与安全统一 “生产与安全统一”原则,指在企业中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做技术的必须懂安全。 安全问题往往发生在生产管理最前沿的生产现场,因此生产线上的员工安全意识通常比较强,而办公室的员工由于办公室的安全隐患较少,安全意识往往较弱。一般来说,做技术的员工,往往侧重于功能的实现,而忽视安全质量问题,所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的参与,例如工艺研发需要生产部门的参与,不只考虑工艺的质量和销路,还要考虑工艺是否具有安全隐患,员工的可操作性是否强等,另外安全工程师也要参与评审,这样就从全系统来考虑产品或者工艺的好坏。 6.3E 安全管理的“3E”原则,即Engineering、Education和Enforcement。 Engineering 即利用技术手段消除安全隐患。例如,用机械化代替手工生产,采用红外线防错措施等,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投入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Education 指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进行培训。 Enforcement 指对员工特别是对基层员工进行强制要求,要求员工必须按照安全设备的操作规范去作业。 这三个方面形成了软硬兼施,其中“软”是指技术提升和教育,包括Engineering和Education。当员工很难管理时,需要先“软”,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不起作用,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内容提要】 作为我国最主要环境立法的《环境保护法》应当明文规定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014年修订该法时,新增了有关环境保护原则的专条,这是我国近35年环境立法史上首次以立法明文宣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环境法学者而言,此过程虽漫长、艰难,但其进步意义明显、巨大。新法所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等四项环境法基本原则,依次应是学理上的“(环境)风险防范”、“预防(环境)损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发展了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之立法表述。就法律解释、法律执行、立法技术而言,环境法基本原则在未来中国仍有寻求新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2011年《环境保护法》修改被列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之后历经四次审议、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4月24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该法第5条明文宣示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无疑具有非凡的历史进步意义。若要准确解读该条内涵,则需结合对该条立法过程和新法总则相关条款的分析,本文拟尝试之。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风险防范;损害预防;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正文】 一、《环境保护法》应明文宣示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关于《环境保护法》的定位,我国环境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1]笔者一直主张将《环境保护法》定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并逐步发展达到这一目标。正如汪劲教授所总结:“无论是从借鉴西方国家(地区)的环境立法实践出发,还是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出发,我国都有必要制定一部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来指导和统领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2] 汪劲教授认为,环境法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在创制和施行中必须遵循的具有约束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既是环境法基本理念在环境法上的具体体现,又是环境法的本质、技术原理与国家环境政策在环境法上的具体反映”。[3]环境法基本原则应是经由环境立法“所确认并

浅议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问题(一)

浅议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问题(一) 内容提要: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将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两类,并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时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如何认定此类案件的性质、如何适用法律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就谈谈医疗纠纷的种类及其责任的性质、医疗侵权案件的认定以及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 关键词:医疗事故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法律适用 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对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也有不同的主张。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应当依据我国现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执法标准的统一,始终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掌握的基本原则。而在这类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审判实践中许多审判人员在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及赔偿标准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尤其在医疗损害赔偿适用法律上并不一致,相类似的案件却常常出现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特别是在精神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金等方面,判决结果差异甚大,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本人就医疗纠纷的种类及其责任的性质、医疗侵权案件的认定以及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谈谈看法。 一、医疗纠纷的种类及责任性质根据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的《关于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可以将医疗纠纷分为两类:一是医疗事故纠纷;一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纠纷”。 所谓医疗事故,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纠纷就是指因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而发生的民事争议。其他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的诊疗护理行为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亦造成了患者损害,从而在医患双方之间发生的民事争议。 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界定,可以看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调“过失”在构成医疗事故责任要件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最基本的归责原则精神。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则。它直接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以及赔偿范围等诸多因素,是确定民事责任的根据之一。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所构成的。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指的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谓公平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而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但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时,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行为人的过错无法判明,或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可以实行过错推定。亦称为过错推定原则。它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只有行为人证明自己确无过错时,才免除责任。过错推定原则与一般过错责任原则所不同就在于举证责任。一般的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在受害人,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即把举证责任加给致害人,致害人须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推定其有过错。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一种特殊民事责任,将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方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明确规定了

立法的基本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 [日期:2008-05-22]来源:嘉兴电大作者:lzj[字体:大中小] 立法就是将社会中的利益、要求、愿望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使之成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立法的活动的进行,在宏观上首先要确立、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彻一定的立法基本原则。没有一定的立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作为前提和基础,立法是无法实现法治化、理性化的。 一、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所谓立法的指导思想,就是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根据,是指立法中所要遵循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系统性的主导思想,是体现主权者的根本利益和整体意志,并形成高度系统化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涉及和解决的是立法的性质和方向问题,表明立法和立法者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宗旨来制定法律,以及要制定的法律是什么样的。显然,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同,法的内容、目的、目标和功能就截然不同。 立法的指导思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任意选择和决定的,而是由一定时期国家的根本任务来确定的,并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系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权利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律的创制同样如此。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国家的根本任务有所不同,政治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状况和程度、文化发展状况和程度、科学发展状况和程度、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会有很大的差异,立法指导思想当然也有巨大的差别,甚至出现根本对立。在以人为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关系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人身依附、等级特权、专制独裁等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自然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的形式,支配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神学宗教信条、道德和宗法思想;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借助于最普遍的商品货币交换的物化形式出现,人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商品化、市场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化的权利化的理性化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由此可知,一个国家的立法指导思想总是相对稳定的确定的明确的。 当代中国的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法》中有明确规定。《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 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对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中心工作、政治发展目标的理论总结和法律概括,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主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领导承诺,风险化减,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风险管理组,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 制订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风险管理计划,经监理审核,报业主批准后实施管理。 ★风险管理策划 项目经理部的风险管理组负责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特殊活动进行策划、识别、评价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针对不可接受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和削减措施,并在施工技术方案中予以体现。 班组长组织通过班前活动,对每天的施工活动进行工作危险分析,向班组成员交代将进行的工作中可能的危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体现在班组活动记录上。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编制的主要内容 管理目标与主要指标;组织机构和职责;管理措施,实施方案及主要要求,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 ★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1、应急预案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并报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备案; 2、张贴应急反应的紧急事件通告,包括紧急电话号码、撤离路线,集中地点等。 3、对应急预案实施定期演练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是否正常有效运行,各种救护设施(用品)是否齐全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有效到位 ★应急反应的实施原则 避免死亡;保护人员不受伤害;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装置、设备及其他财产避免损失。

★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职责 1、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与项目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3、负责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4、组织制订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和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并贯彻落实; 5、组织并参与项目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编制应急预案并演练;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配合事故调查。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2、确定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特殊工种作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作业资格并进行合格审查。 3、确定机电工程项目重大风险因素的部位和过程制定相应措施。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起重吊装、动用明火、密闭容器、带电调试、管道和容器的探伤、冲洗及压力试验、临时用电、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等。 4、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需求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冬期、雨期、夏季高温期、夜间等施工时安全技术措施;补充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特殊性制定的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各专业、工种、施工各阶段、交叉作业等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安全事故处理原则: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都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放过。

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作者:杨立新 关键词: 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过错责任替代责任请求权基础 内容提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是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体系中的一种,其基本功能是概括已有明文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类型,为没有明文规定请求权基础的医疗损害责任类型和请求权基础不明确的具体医疗损害责任提供请求权基础。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基本内容进行,即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其基本归责原则,其基本构成要件应坚持”四要件说”,侵权责任形态应定性为替代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为各类医疗损害责任提供请求权基础,统一医事法律法规有关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适用,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援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7章“医疗损害责任”第54条为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后,民法学界和卫生法学界对第54条关于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规定理解各不相同,对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与《侵权责任法》第7章其他条文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在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上引发歧义,而且会造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因而有必要对《侵权责任法》第54条的功能定位及法律适用规则进行准确的解说。 一、从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所处的环境探讨其法律地位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损害责任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一个特色,而规定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更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立法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首先必须研究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由于国外没有类似立法例,只能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进行比较,即从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所处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 (一)《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三个层次 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也叫做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在成文法国家的民事立法中,对侵权法的规定是采用一般化方法进行的。各国法律在规定侵权行为时,首先就要规定侵权行为一般条款,通过其来规范一般侵权行为。有学者认为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在成文法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切侵权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也有学者认为,将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理解为所有侵权行为的全面概括,是将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作了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框架图】 【本章考情】 本章属于行政法学基本理论的内容。考生须明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内容,掌握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考题以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为主,可能出论述题,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不高。 注:※为本章真题考点 第一节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行政法上确立的原则很多,根据不同的层次,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法的一般原则,亦即基本原则。另一类是行政法的特别原则。这类原则位于基本原则之下,对局部的行政法规范及其适用领域具有指导作用。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立法与实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法治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其他原则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 (2)行政法治原则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 (3)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错误执法。 (4)行政法治原则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真题·单选题】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B ) A.民主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科学原则 D.意思自治原则 第二节行政合法性原则※ 一、含义(P67)(名词)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1.行政合法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不仅应遵循宪法、法律,还要遵循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合法不仅指合乎实体法,也指合乎程序法。 二、具体内容(P67) 1.法律(狭义)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 “法律”指的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律保留原则并不是绝对的。 分为绝对保留和相对保留两种情况。 (1)法律绝对保留 《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九)诉讼和仲裁制度;(十)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2)法律相对保留 《立法法》第9条又规定:“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2.法律优先原则 法律优先原则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 (1)法律优先行政。 (2)行政不得违法。 【提示】法律优先原则是消极地禁止行政机关违反现行法律,法律保留原则是积极地要求行政活动必须有法律依据。 第三节行政合理性原则※ 一、含义 1.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2.产生原因是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采取必要的措施。 (2)法律只规定了行政权行使的模糊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范围和方式。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对 法律的合理解释,采取具体措施。 (3)法律规定了行政权行使的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但范围和方式都具有可选择性,而不是严格的羁束性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其体情况选择采用。 3.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适用领域不同;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和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责任原理五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原理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管理对象均可看成一个系统,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间的联系。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又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若干个子系统。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系统原理的运用原则 运用系统原理时应遵循整分合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1.整分合原则 整分合原则是指首先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该原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如下: 整――企业领导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与计划、进行宏观决策。此阶段,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分――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合――展现全员的凝聚力,对各部分、人员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安全管理。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2.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不仅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动态相关性原则,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相关性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指的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如图2所示。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宪法是护理立法的最高守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方面,它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护理法的制定必须在国家宪法的总则下进行,而不允许有任何与其相抵之处。护理法规不能与国家已经颁布的其他任何法律条款有任何冲突。 二、护理法必须符合本国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 护理法的制定,一方面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护理立法经验,确立一些先进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从本国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准和政治制度出发,兼顾全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实际,确立更加切实可行的条款。假若脱离本国实际,势必难以实施不仅失去其先进性和科学性,且无生命力。 三、护理法要反映科学的现代护理观 近几十年来,护理学从护理教育到护理服务,从护理道德到护理行为。从护理诊断到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估乃至护理咨询,护理管理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经过正规培训且检验合格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实际护理服务工作。护理法应能反映护理专业的这种垄断性、技术性和义务性特点,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社会效益的合法性。 四、护理法条款要显示法律特证。 护理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应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特征,故制定的条款措辞必须准确精辟、科学而又通俗易懂。

五、护理立法要注意国际化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导致法制上的共性,一国法律已不可能在本国法律中孤立的长期存在。所以,制定护理法必须站在世界法治文明的高峰,注意国际化趋势,使各条款尽量同国际上的要求相适应。如随着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社区初期卫生保健护士日益增多,需对护士的种类、职责范围赋予新的规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与护理相关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也需要从护理法中找到解决的依据等等。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一、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1、过错原则。《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中须存在医疗过错,且因为该过错导致了患者医疗损害才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是《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在医疗损害诉讼案件中,医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 2、过错推定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在以上三种情况下,患者不需证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医疗过错,只要证明医方存在上述情况,法院就应推定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 3、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了在医疗行为中,只要医疗机构使用了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无论其医疗行为是否有医疗过错,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特征 1、医疗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且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应为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和急救站等机构。如执业助理医师个人从事诊疗活动的为非法行医,就不能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处理,而只能适用《侵权责任法》的一般规定。 2、医疗损害责任的行为主体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包括了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按《职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包括了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尚未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XX医生也视为医务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如果独立从事临床诊断活动,发生了人身事故,构成医疗损害责任,以及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学毕业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应的医疗活动,是可以构成法律规定的医务人员,成为医疗损害责任的行为主体。而关于护士是否可以成为医疗损害责任的主体,只有经注册登记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造成病人人身损害,才构成医疗损害责任。 3、医疗损害责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按常人的理解,医疗活动是指有医疗的活动。其实不然,病人在医院进行的身体检查、医疗器械的植入、对病人的诊断、护理、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护理法是指国家、地方以及专业团体等颁布的有关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的一切法令、法规。从入学的护生到从事专科护理实践的护士,从在校培训到任职后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从护理教育、医院护理到护理专业团体等均有涉及。不同的内容或程序有不同的护理法规及不同的制定和颁布者。各国现行的护理法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国家主管部门通过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可以是国家卫生法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根据国家卫生基本法制定的护理专业法。 第二类,是根据卫生法,由政府或地方主管当局制定的法规。 第三类,是政府授权各专业团体自行制定的有关会员资格的认可标准和护理实践的规定、章程、条例等。 除上述三类以外,如劳动法、教育法、职业安全法,乃至医院本身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护理实践也具有重要影响。 护理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总纲、护理教育、护士注册、护理服务等四大部分。 总纲部分阐明护理法的法律地位、护理立法的基本目标、立法程序的规定,护理的定义、护理工作的宗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等。 护理教育部分,包括教育种类、教育宗旨、专业设置、编制标

准、审批程序、注册和取消注册的标准和程序等,也包括对要求入学的护生的条件、护校学制、课程设置,乃至课时安排计划,考试程序以及护校一整套科学评估的规定等。 护士注册部分包括有关注册种类、注册机构、本国或非本国护理人员申请注册的标准和程序,授予从事护理服务的资格或准予注册的标准等详细规定。 护理服务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分类命名,各类护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管理系统以及各项专业工作规范、各类护理人员应达标准的专业能力、护理服务的伦理学问题等,还包括对违反这些规定的护理人员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标准等。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相关内容:

论中国立法基本原则

论中国立法基本原则肖金明尹凤桐〔内容提要〕中国立法应当遵循民主、科学和法治原则。民主原则主要表现为立法主体的广泛性、立法行为的制约性、立法内容的平等性和立法过程的程序性。科学原则主要体现在科学的立法观、科学的立法制度、科学的立法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法治原则主要表现为立法权限的法制性、立法内容的合法性和立法过程的法定性。由观念更新、制度建设、作风改进等推进的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对于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立法原则民主科学法治〔作者简介〕肖金明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尹凤桐山东大学出版社编辑。邮码:250100。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立法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立法原则、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监督等立法的基本问题近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随着争论的日益深入和“立法法”立法的不断进展在立法的基本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关于立法原则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立法应遵循民主、科学和法治原则但对立法三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尚存差异。本文拟在对中国立法内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立法的民主、科学、法治原则加以论析。一在民主国家立法是表达人民意志的国家政权活动。表达人民意志的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这是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立法、行

政和司法都有一个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过程。但比较而言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权力性质、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简言之立法权崇尚民主行政权追求效率司法权 求证公正。毫无疑问立法更强调民主。因为只有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集中和表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中国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准确理解立法的民主原则有必要界定如下两对关系:11关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民主的基本准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立法自然要求遵循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这样一个概念:一要遵守“多数决”或“多数通过”规则 法案经表决多数同意方能成为正式的法二要体现多数人的 意志和利益要求。立法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最终以多数人的意志为依归。立法上的多数原则并不是简单否定少数而是同时要求尊重和保护少数。在民主立法过程中多数通常是“变动的多数”即在某一项立法上处于多数地位的人中有些人在另一立法中可能处于少数地位。多数是变动的与少数互相渗透、交叉和转化。在立法特别是法案的起草、审议过程中少数人的正确意志和少数人的利益也要吸87纳和兼顾。机械、盲目地坚持多数原则不尊重和不考虑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容易形成立法上的“多数专制”从而降低立法的民主化程度。21关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立法既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又是一个集中的过程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集中人民共同意志的过程。立法要反映经过集中的人民意志它不是反映人民的所有

电力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640 电力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力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工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电力安全生产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为使这一根本原则落到实处,电力安全生产还须遵循其他一些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与生产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在生产工作中必须做到“五同时”,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 在处理安全与改革和发展,安全与经济效益,安全、质量与进度,安全生产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保证电力安全生产与满足社会电力需求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时,必须坚

基本原则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特有的,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指导和制约刑法适用活动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的准则。1979刑法未规定刑法基本原则。 二、特征: 1.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刑法本身所特有的原则。 2.刑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 3.刑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指导和制约全部刑法活动的原则。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渊源 格言:“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这一格言最先是由近代刑法学家费尔巴哈于1801年在刑法教科书中用拉丁语表述出来的。 从法律规定上看,罪刑法定原则的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其第39条规定:“对于任何自由人,不依同一身份的适当的裁判或国家的法律,不得采取任何方法使之破产,不得施加暴力,不得使其入狱。”这一规定是当时的贵族,僧侣及市民为了抑制国王的专制、保护其既得利益而迫使英王制定的。 外国刑法理论通常认为:现代意义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是法国1789年8月26日的《人权宣言》,1791年的宪法及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人权宣言》由17条组成,其第8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在绝对必要的刑罚之外不能制定法律,不依据犯罪行为前制定、且颁布并付诸实施的法律,不得处罚任何人。” 这一规定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方向。1791年的法国宪法融化了这一精神。 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第4条进一步规定:“没有在犯罪行为时以明文规定刑罚的法律,对任何人不得处以违警罪,轻罪和重罪”。这是最早在刑法典中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条文,它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使罪刑法定原则从宪法中的宣言式规定变为刑法中的实体性规定。受法国1810年刑法典的影响,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典纷纷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规定:“任何人的任何行为或者不行为,在其发生时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罪者,不得被判为犯有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适用法律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