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试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是指高校在内外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对评价手段经常化、结构化的应用,促进组织学习,充分开发高等教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系统化方法,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使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达到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校的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薄弱环节。要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和学生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以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八个子系统为基础,以学分制为平台,以校园网、高校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技术保障,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一、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概述

1.教学质量的内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来界定内涵,它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入学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学校教学环境、实验设备、教材与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实验、实践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状态。

2.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是指高校在内外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对评价手段经常化、结构化的应用,促进组织学习,充分开发高等教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不断满足社会需要的系统化方法。

3.教学质量监控。从教育质量监控的角度分析,教学质量是指学校教学结果达到的程度,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使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达到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经常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价与调控相结合,干预与自律相结合,激励与鞭策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鉴定作用、督促作用、激励作用和自律作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指挥、执行功能;教学基本信息的采集功能;教学状态和质量的评估功能;教学质量的反馈、调节功能。

二、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附件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在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

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基本原则 (一)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诊改工作主要基于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辅以灵活有效的实际调查研究。 (二)坚持标准与注重特色相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本方案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形成省级执行方案。学校可在省级方案基础上,补充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诊改内容。 (三)自主诊改与抽样复核相结合。以高职院校自主诊改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对学校进行抽样复核。 四、诊改与复核 (一)诊改对象与复核抽样 1.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应每3年至少完成一次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新建高职院校可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自主诊改基础上,每3年抽样复核的学校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4。 (二)基本程序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浅析(6篇)-会计控制论文-会计论文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浅析(6篇)-会计控制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及服务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传统的营业税也浮现了重复征收的问题,为了改善此种状况,我国自2012年开始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并首先将上海作为试点单位,而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作为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营改增的积极成效已经在企业中初见端倪,减轻了国内企业的税收负担。但营改增无疑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挑战,只有深入地了解分析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内容及意义,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其税制改革,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营改增;内部会计;控制;影响;对策;探究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营改增其实就是企业以往所缴纳的营业税改变为增值税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增值部分纳税而制定的,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企业重复纳税现象的发生。营改增制度我国最初是在2012年所提出的,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2016年初进行全面的推广和使用。营改增制度在我国经济政策中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营改增制度的实施,有效避免了企业重复纳税现象的发生,不仅减轻了企业纳税负担,而且还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其次,营改增制度的有效实施还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不断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再次,营改增制度的有效实施更好地确保了市场竞争以及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同时还使得企业更好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总之,营改增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卢茜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 No.4,2013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发布,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院校的发展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及高速的增长,导致学校各类职能机构的增多和组织层次的增加,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化,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笔者认为,造成审计质量控制失效的外部因素有法规体系、外部监管和机构设置三个方面;内部因素有业务流程质 量控制、 人员素质、制度建设和审计质量绩效评估方法等四个方面(如表1所示):表1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根据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内外因素,我们总结出现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足: 1.外部因素。(1)法规体系不健全。高校内部审计缺乏完整的法规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内部审计的法规体系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对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也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体系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系统规定,尤其是地方一级的法规较少;二是缺乏经济责任等具有针对性的重要制度规定;三是一些法律规范不完整。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建设明显滞后,缺乏完整的内部 审计法律保障。(2)外部监管力度不够。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 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审计有行业监督及社会监督,国家审计也将引入外部监督来提高审计质量和公信力,高校内部审计也应敏感地捕捉到被审计单位的猜疑和公众潜意识中谁来监督审计部门的疑问,以积极的态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机构设置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 性较弱。 (3)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通常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业务上受双层领导,一方面日常由一名主管副校长领导,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定期向主管副校长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高校审计部门在行政设置上理应至少与财务部门同级并进行独立设置。 2.内部因素。(1)制度建设和审计方法比较落后。近年来各高校根据教育事业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制订了相关的审计实施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出台主要考虑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重心,对于制度的系统性、全面性考虑较少。在组织机构建设、人员激励、各项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细则以及后续审计等方面,均未被加以重视,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审阅、核对、询问、函证、盘点、调查与分析等,这些技术方法都是基于手工审计的方法,采用计算机审计的方法不多。(2)缺乏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开展高质量审计的前提,目前高校审计人员多数为财会或工程出身,专业技术知 识比较单一。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发展,审计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学校各个领域,内部审计所要监督、评价的对象日益复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工程知识,还要掌握经济、财政、金融、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精通两个以上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胜任审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但是高校审计普遍缺乏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3)业务流程质量管理不规范。在审计业务的三个阶段均有表现:1)审计准备阶段工作形式化。审前调查不充分,对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审计风 收稿日期:2012-11-08 作者简介:卢茜(1985-),女,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研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卢 茜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450008) 摘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问题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从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现 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现状, 并提出构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一些措施。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94-02 高校内 部审计质量控 制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外部监管 制度背景机构设置 内部因素 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人员素质审计方法 审计质量绩效评估方法 94——

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xx财经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这是时隔10年后学校再次召开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多年来辛勤工作在研究生培养、管理和服务线的广大老师和同志们,向全校研究生,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 这次会议内容重要,节点关键。说内容重要,是因为本次会议专题讨论研究生教育改革问题,集全校之力商议研究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等问题,这些议题既契合了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又符合国家和社会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说节点关键,是因为本次会议是在准备迎接全国学科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的背景下,围绕省委省政府“四个一流”建设目标和落实完成“xx财经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研究生教育专题会议。显然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学校研究生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学校10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工作;分析当前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学科建设与人

才培养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思路与措施,以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经学校认真研究,确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面我代表学校作大会主题报告。 一、研究生教育工作总体回顾 发展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育特色的推动力。我校自XX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于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始终,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布局,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健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回顾过去的10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办学规模快速扩大。XX年我校成为硕士授权单位,XX 年开始招收首批研究生,在校学生规模从XX年的35人到XX 年的660人,学生人数是XX年的19倍以上,迅速实现了办学规模上的突破。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一、指导思想 为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落实《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确立多元、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相应的监控、跟踪、反馈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多元性原则。建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为核心的多元性评价机制。 (三)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同时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校、职能部门、专业科、教研室和学生班级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四)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涉及教学决策、政策执行、质量标准、专业评估、教学评估、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途径与方法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有效纠正与预防)。 (一)外部教学质量监控 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两个方面。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与检查 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宏观层次对学校办学行为、办学规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监督与检查。 (1)办学评估。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鲁教职字〔2009〕3号,《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鲁教职字[2012]1号,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学校实际

浅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会计控制论文-会计论文

浅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会计控制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完善工程项目控制 由于高校的新建、扩建、维修工程等具有投资多、规模大等特点,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舞弊行为,严格控制工程支出。 1.1工程项目决策控制 高校应该建立工程项目决策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项目决策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决策程序要做出详细规定,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建立工程项目的集体决策制度,严禁个人和少数人决策工程项目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保证决策的化。 1.2工程设计与概算控制

高校应建立工程设计和概算的内部会计控制,对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出明确规定,保证工程预算编制的客观、合理。要对每个工程项目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工程概算进行审核,审核编制依据、工程项目内容、工作量、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合理,及时纠正错误,防止设计先天不足以及潜在的浪费和损失。 1.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控制 高校必须建立招投标控制制度,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按政府采购相关要求办理招投标手续。没有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要实行校内招投标。要加强合同管理,财务、纪检监察等部门要认真审核合同,必要时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咨询,避免由于合同条款出现问题而造成损失。 1.4工程施工与付款控制 高校必须建立工程施工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工程施工与付款控制,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合同控制。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内审部门要参与工程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程序一般为:先由施工现场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进度进行审查,财务人员进行预决算审查,再由基建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主管基建的副校长审批,最后由校长加批后支付工程款。

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因素与对策

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因素与对策研究□刘雅丽 【内容摘要】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大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常见因素,及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审计学会2011 2012年度科研课题“十五期间地方本科院校高校内审工作创新研究”的成果。【作者单位】刘雅丽(1964 ),女,湖南株洲人;衡阳师范学院审计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按照准则或规定进行工作的符合程度,反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和优劣程度。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协调的一种活动和行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提到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常会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就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一些相关文献,也存在着类似观点。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关健在审计计划编制和审计项目的实施。应该说,这种观点是相对片面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涵盖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最核心内容,但不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全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涵和范围要宽广得多。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由内部审计目标设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内部审计质量信息反馈、内部审计质量再控制等环节构成。具体说来,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保障,内部审计专业队伍建设,内部审计计划及项目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和评估。 内部审计的组织保障,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有序有效有条有规地展开,是内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单位领导是否重视、内审机构是否独立、内审工作经费是否有保障、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审计地位如何。 内部审计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审计工作人员是否专业、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继续教育是否跟进、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状况、审计工作相关的激励机制等等。审计队伍整体素质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是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的必备条件。但凡内审工作做得好的单位,都有一支业务精、合作好、责任感强的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计划及项目实施,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主要包括是否有项目计划、年度计划、长期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重点突出,审计方式是否合理;审计证据是否合法、全面,签证是否合规,工作底稿是否编制完整、内容是否真实、依据是否准确、复核是否完备、证据是否匹配;审计报告是否事实清楚、内容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建议是否适当、评价准确是否客观;审计结果执行情况;审计档案归档是否及时、资料是否齐全、排列是否有序、分类是否清楚等等。 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和评估,具体来说是由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从内部审计制度、章程、人员、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工作计划、项目实施、结论报告、后续跟踪以及与其他部门协作沟通等方面,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核、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内部审计各环节进行评估,指出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从而促进内部审计更好地履行职责,改善组织运营,提高审计效益。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有两种方式:外部质量检查和内部质量检查(即自查)。外部质量检查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内部自评包括:内部审计开展的持续检查,根据内部审计实务进行自我评估。 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审计环境不够完善,审计质量难以提升。目前高校对审计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思想理念方面的原因,没有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工作重合,有些单位甚至是合署办公,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导致高校内部审计产品需求不足,从而影响高质量的审计产品供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质量难以提升。 高校内部审计可概括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基建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等等。面对众多的审计内容,高校内部审计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原则。然而,由于主要领导的观念问题,导致许多重点项目没有给予审计,或者仅流于形式的参与。以2011年湖南省开展的科研经费调查情况为例,通过与兄弟院校交流,我们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实施有效的科研经费审计。 (二)审计队伍素质不一,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增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内部审计涵盖财务审计,更注重管理审计,因此仅有单一知识结构已 · 552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doc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次数: 1、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提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对1978年以后新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995年启动了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的优秀评估。1999年启动了针对新建院校与重点大学之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随机性水平评估。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本轮评估结束后,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方案做了重要调整,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并决定从2011年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3、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总结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总结 一、抓好常规监控与评价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在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我中心坚持以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为重点,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为抓手,采集、分析多元评价主体反馈的各类教学质量信息,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运行情况实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对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并及时提出解决建议,有效地保障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1.督教工作 抓关键时间段的教学督导检查。2013年我中心在坚持开展好开学初、期中、期末教学督导检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法定节假日的最后一堂和开学第一堂课的检查;每一门课的最后一堂课的检查;周六的上课情况检查;晚上公选课的检查,使教学督导检查工作兼顾三个校区、全程覆盖;抓关键环节的督导检查。我中心在强化课堂教学环节督导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实验教学环节、校内实习、实践环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检查,以及教学基本档案的专项抽查工作;抓关键人物的督导检查,抓两头带中间;抓关键问题的督导检查。比如不走程序私自调代课、串课、研究生代课、教师迟到、早下课等问题的检查。 2.督管工作 重点围绕推动院系质量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开展工作。加强了院系督导组的建设。针对个别学院督导力量薄弱,督导不到位等问题,今年要求各学院调整补充了力量,发挥学院一级督

导的作用;推动院系领导及管理干部听课制的全面落实。今年中心将听课卡印刷成册发给了应该听课的各级领导,学期末将收回。 3.督学工作 重点围绕学风和考风的建设来开展工作。开展了课堂出勤率的检查和统计工作;开展了教材持有率的统计工作;开展了基础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协助考试中心作好各种考试的督导检查工作,抓考风促学风。我们中心在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都如实地反馈给了各个教学单位,使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评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 完成2012-2013学年全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级的申报和核定工作,完成学期、学年优秀教学效果奖的评选工作,并公示在校园网,做到公开和透明;通过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及时做好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保障了教学运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积极开展专项评估工作 1. 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工作。我中心在没有任何学校成型参考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我校的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实施办法。首次聘请25名专家组成8个专家组,听课264学时,发放问卷1300余份,完成了首批44门多媒体课程的评价工作,

同济大学教学高质量保障体系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本纲要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列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2. 教学资源管理 3.教学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说明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1.1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由校长主持,明确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的地位,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2 质量目标 1.2.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符合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②体现在办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才 培养模式。 1.2.2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 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 (1)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2)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 (3)实践训练:实验/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专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4)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 理能力、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5)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与指导思想相符合; ②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量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 ③子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并明确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系)应对毕业生应达 到的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化,在培养计划中反映。 1.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 质量要求: ①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②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1.4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是学校的重要管理职责之一。校内组织机构(行政、学术组织)的职能及 其相互关系(包括职责和权限)应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质量要求: ①有适合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 ②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相互关系清楚;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内在风险成因探析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内在风险成因探析 针对目前中国高校教学评估风险控制现状,探讨和分析教学评估内在风险因素,对于科学确定评估标准,合理组织实施评估,有效防范和规避评估自身固有的风险,确保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有效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高校教学评估;内在风险因素;生成 中国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估是一件有争议性的事情。因为它要质疑高校已有的学术标准以及关于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的质量标准,评鉴高校内部的观念标准和权力问题之间的关系。虽然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3—2008年)“在促进高校建设、改革、发展和提高质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1]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此轮评估潜藏一定的风险隐患,出现了诸如个别评估指标不恰当、专家评判失准、评估结论失真等问题,引起不少的质疑和批评。因此,评估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当前,我们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的发展任务,有必要系统地探讨、分析和甄别那些威胁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潜在风险因素,为下一轮评估作好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准备。限于篇幅,这里仅论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内在风险形成因素。 一、高校教学评估内在风险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评估内在风险,是指由于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差、指标权值不合理、指标内涵不确切、评估方式方法欠妥、评估机构定位不准确,以及评估人员在专业结构、工作经验、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欠缺,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失真或偏差,引发政策、法律、道德纠纷的可能性。它主要取决定于评估机构的执业水平、实力和评估人员的素质,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产生内在风险,主要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二、高校教学评估内在风险的生成因素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总是要受到自身内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的,而高校教学评估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引发内在风险的因素,它们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评估的内在矛盾。我国实施高校教学评估的历史并不长久,评估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远落后于评估实践。存在着评估指标的单一性、评估方法的有限性与评估对象的复杂性、评估目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评估报告提供者引导的无力性与评估报告使用者对评估结果的误用性之间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内在矛盾。 以我国首轮本科教学评估为例,该轮评估的指标体系较为单一,且有个别指标选择不当之处,评估方法与技术也比较简单,面对复杂的评估对象和多样化的评估目的,显得有些不够适用,直接影响到评估的成效。有国内学者提出,“有的高校办学质量明明比较差,社会上反映的问题也很多,但最后评出来的结果,可能还相对

教学评估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措施和实施情况

7.1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措施和实施情况 高校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为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XXXXXX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支撑材料1】,体系由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该体系的建成,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XXX学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任务,制定了完善的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有效的监控运行和持续改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为实现XXX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XXX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我院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了常态化、过程监控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该监控机制涵盖课程目标定位、课堂教学实施、毕业论文(实施)指导、测试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监控的双主体——督导和学生的作用,为保障我院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校级教学质量监控 校级教学质量监控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联合相关处室进行的总体教学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审查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学校各专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宏观方向和总目标,订立学校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对教学活动整体状况和各个环节进行常态化的监督和管

控。我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建立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以及教学咨询和评估三大子系统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监控。同时,教学质量监控突出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2.院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学院对教学目标、过程和结果实施具体化的监控,具体包括XX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订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常态追踪。其中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追踪采取院领导、院督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与班干部和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干事、班主任不定期抽查教学情况。【支撑材料2:《XXX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6》】,【支撑材料3:《XX X专业培养方案2015》】 二、教学质量监控具体措施 1. 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在整体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学校订立《XXX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XX实施方案(试行)》【支撑材料4】、《XXXXX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支撑材料5】、《XXXXX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支撑材料6】、《XXXXX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支撑材料7】、《XXXXX 调、停课申请表》【支撑材料8】、 ? XXXXX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支撑材料9】、《XXXXX 听课制度》【支撑材料10】、《XXXXX教学信息核实反馈表》【支撑材料11】等。学院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基础上,结合XXXX X学院实际,对课程 安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教材使用、考试考查等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学校和学院通过这些规定来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为保障本科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在培养目标制定、课

浅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因为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发展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高校扩张了办学规模,办学形式也更为丰富,所有这些改变都对高校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现在高校内部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 一、充分认识到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保证高校有序进行所有的教学及社会活动,同时系统有效地运用投资成本,避免徇私或舞弊等不良行为,并让会计信息得以真实准确,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与水平,从而实现高校的最终管理目标,向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质量人才。因为我国市场经济正飞速发展,国家开始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社会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开始一位地追求社会效益开始转向同时追求经济效益上来。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领域的高歌猛进,其内部管理体制,尤其是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就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造成高校一直会发生违法乱纪等事件。所以,急需加强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更好的进行管理。 二、高校财务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不少高校在院、系、处等多层级都有着收支活动,但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通常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财务管理机构也不健全。此外,因为管理不够专业,引发了许多财务漏洞,稍有不慎便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近阶段,虽然有高校根据财政部与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在内部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但没有系统性的法规指导,常见问题如下:一是内部会计控制覆盖的范围不全面,如果项目得不到涉及则无法有效控制;二是内部会计制度约束的对象不针对,大部分高校依然是约束处理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会计人员,却不重视约束比如后勤集团之类的会计人员。 3、没有全面认知内部控制制度 因为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在从事教学科研时,还积极进行合资、对外投资等社会经济活动,涉及到许多资金方面。但是高校普遍注重服务式教学,很多部门对财经法规不太了解,不管规章制度,还认为遵守规章制度与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都很呆板,不知变通,真是极大地“误会”了他们。 三、完善和加强高校内部会计制度的对策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高校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规定,充分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广泛约束又有经济效益、既互相制衡又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让它在高校的经济活

探究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探究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发表时间:2013-08-28T14:10:40.57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康铁荣 [导读] 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康铁荣/核工业二四○研究所 【摘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同时,审计质量问题也愈益突出,审计活动的管理尤其是审计质量的控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声誉,也会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影响到审计主体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审计法规体系 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而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据、保护自己。至今为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发布了很多具体准则。它们的颁布与施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重要举措。当然,从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些规定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和充实提高,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我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 (二)审计工作中选用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审计职业道德等。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但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也会有误断的时候。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也是造成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哪些审计程序和选用哪些审计方法才恰当并不容易把握。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行为,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风险。 (三)审计内容的拓展 企业的改制、重组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被审计单位与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的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改组、联合和剥离及分拆问题,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对象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 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措施 (一)推行审计结果运行和公告机制 在考核、考察、任用和奖惩中,要重视和发挥审计结果作用,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或参考依据。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为规范,确保审计成果科学和有效的利用。对审计发现有问题的人,不应重用、提拔。组织、人事、纪检和审计部门要协调配合,审计成果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运用。用好审计结果,扩大审计影响。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保守有关秘密和遵守有关人事纪律的前提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告。通常的审计结果仅向委托部门、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其他部门和群众并不了解审计结果。久而久之,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和挫伤,审计质量和风险意识更加淡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这样不仅能促使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程序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而且能还能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检查和考评制度 科学考核和评价审计工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审计质量检查和考核指标体系,以便全面正确地考核审计质量。审计检查有事中检查、事后检查,检查审计活动是否符合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所执行,然后进行考核和评比。通过检查、考核和评比,可以了解审计工作的质量,总结和掌握有用的审计信息,改善和提高审计部门和人员管理和业务水平,深化审计工作,最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在考核和评比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审计质量优良项目组和有关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审计质量差的项目组和有关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审计质量岗位责任制 为保证审计质量,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度,根据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部门审计人员等因素,设置不同的复核等级,以确信其符合审计准则及相关审计质量的要求。对于每一位审计人员所完成的审计项目工作,应当由具有同等或较高技能的人员进行检查,以确定已完成的工作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及及内部审计规范;是否对已完成的工作和形成的结论做了充分的审计记录;是否存在任何未解决的重要审计问题;审计程序的目的是否已经实现;所表达的审计结论是否与审计的结果一致。审计部门负责人为最终复核人。 三、结语 重视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 也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内部审计看,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

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研究项目“质量、体系、成效:研究生内涵式培养的路径探析”(2014B015);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X13015) 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12-16,修回日期:2015-01-28 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李涵伟,张文言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研究生教育关系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更是学校教学科 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为重要。作为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环节的课堂 教学是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提高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 以教学与科研之间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类教学改革以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应当克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整齐划一和急功近利等现实障碍,积极探索营造研究氛围、尊重师生差异、促进教学科研相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改革;硕士培养;质量提升中图分类号:G 40-0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80(2015)02-0061-04 A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Class Teach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Li Hanwei,Zhang Wenyan (Graduate School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graduate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high-qualit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for nation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s a symbol of a university ’ s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evel,henc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class teaching is a platform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graduates.The education reform has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because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class teaching and closely combines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and has a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This kind of education reform takes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graduate training as its foothold.Therefore,we should overcome the realistic obstacles existed in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such as scripted the books,uniformed the teaching and eager to get the bene-fits.We should explore the strategy actively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researching,respect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words:Reform in education;Programs for master;Quality improvement. 目前,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推进硕士阶段的教学改革,已被国内不少高校视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 常规性、构成性环节,成为确保硕士生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性、基础性的教学改革主题。《国 * 第2期2015年4月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No.2Apr.2015 DOI:10.13794/https://www.doczj.com/doc/69308890.html,ki.shjee.2015.00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