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打破了美国“孤立主义”、“军国主义”的传统,使美国建立起一个影响至今的庞大的安全组织网络。在体制建立过程中充满了各方的争吵和博弈,其中大致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目的。

标签:美国国家安全体制;目的;协调;军方地位;总统决策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该委员会参考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模式。对于很多了解美国决策体系的学者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不陌生,它依据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建立,是美国庞大的国家安全体制族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除了安委会外,该体制还包括国防部、中情局等为世人熟知的组织机构。二战前,美国向来秉持“孤立主义”和“反军国主义”的传统,然而,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却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使美国发生了革命性的、深远的巨变,这场巨变后,“美国政府变成了世界操盘手,和平时期我们也在德国驻军,中东有我们的舰队,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了全球……美国机制的转变如此之大,就好像一场暴力革命的结果”。〔1〕任何一场制度大变革当然都是各方激烈博弈的结果,梳理美国安全体制创立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各派目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考虑:

一、实现政策在高层上的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时,部门松散,自主性過大是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和军事部门的主要特点。以小政府为特征的美国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不过是内阁部长之间的书信来往。实际上,高层政策制定者平时很少会面,关键政策的制定是他们齐聚在一间小屋里完成的。虽然当时的美国也出现了诸如负责协调海军和陆军之间的行动的陆海军联合委员会,负责提供有关外交和国际法的专业建议的国务院海军联合中立委员会等团队合作的雏形,但这些机构一开始都只是专业团队,只负责某一领域的协调行动,活动范围也比较窄。

罗斯福上任初期,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就试图建立一个常设联络委员会,以实现各机构间的交流。该委员会将由国务院指派一名副国务卿做代表,海军和陆军则分别派遣作战部长和参谋长为代表。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组建这样的协调团队来提高外交政策的制定能力。

到二战时,战争表现出的不同于以往的总体战特征,使罗斯福意识到美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协调高层间的决策,以更好的应对战争。1938年罗斯福总统建立了特别联络委员会,1940年创建了国家防卫顾问委员会。1945年,罗斯福正式设立了国务院-陆军-海2军协调委员会,其责任是帮助他们的高层领导“在军事政策事务上,以及在关涉国务院、陆海军三部门共同利益问题,尤其是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上协调他们的观点。”〔2〕

最新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汇编

国家安全审查之目的在于,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进而保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其审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对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对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以及对涉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本文以凯雷收购徐工案和FAG并购西北轴承为例,研究外资并购中国家安全问题。 案例:凯雷收购徐工案 徐工案是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典型的案例,本案并购方为美国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它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之一。而徐工集团是我国生产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公司,也是我国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对该企业的并购是否危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进而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是整个案件讨论的焦点。 2005年10月25日,凯雷集团准备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并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这一行为引发了国家有关部委和舆论的普遍关注。 2006年7月商务部在审查徐工集团的并购方案后,提出了20个问题,并要求徐工补充相应的材料。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凯雷收购徐工的动机、收购后的安排、凯雷集团是否涉及美国军事产业、效益完成后中方控制力、是否涉及业绩对赌条款等。 随后调查得出,凯雷作为私募(PE)并不具备运营重型机械的能力,其目的在于转卖徐工集团。转卖的后手是卡特彼勒公司。经过细致的调查,卡特彼勒公司被认定在中国重型工程机械行业进行着战略性并购侵蚀活动。进而国家有关部委叫停凯雷收购徐工案。 徐工案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时期,一方面,通过外资并购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升级。另一方面外资可能利用我国并购法律不完善,资产评估股权作价不完善,以较低的并购价格收购我国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资并购我国国内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可是外资并购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利于国内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也有可能带来限制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而且有的外资在并购国内企业时采用“空手套白狼”的模式,甚至以“退货”的方式抛弃所并购企业,为了保障国内企业的利益我国法律规定了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时应对其进行反垄断审查,若涉及国家安全的还应接受由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共同负责的国家安全审查。 一、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联系

美国国家安全法(1947年)

美国国家安全法 (1947年7月26日) 本法旨在促进国家安全。规定了国防部长、国家军事体制、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条款,调整国家军事体制和有关国家安全的政府各部、局的活动。 经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成为法律。 简短的标题 〔美国法典第50卷第401章〕本法可称为《1947年国家安全法》 目录 第2条政策宣言 第一章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1条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2条中央情报局 第103条国家安全资料委员会 第二章国防部 第201条国防部 第202条国防部长 第203条国防部长军事助理 第204条文职人员 第205条陆军部 第206条海军部 第207条空军部 第208条美国空军 第209条调动有效日期 第210条战争委员会 第211条参谋长联席会议 第212条联合参谋 第213条军火局

第214条研究与发展委员会 第三章杂项 第301条部长薪金 第302条次长与助理次长 第303条顾问委员会与成员 第304条被调文职人员的身份 第305条保留条款 第306条转帐 第307条经费使用的授权 第308条定义 第309条可分性 第310条有效日期 第311条总统职务的接续 第411条废除与保留条款 第五章情报活动的责任 第501条国会监督 第六章保护某些国家安全的情报 第601条美国间谍、情报员及其它来源的秘密情报的保护 第602条辩护与例外 第603条报告 第604条治外法权 第605条向国会提供情报 第606条定义 政策宣言 第2条〔50美国法典401〕国会制订本法的目的是为美国未来的安全提供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政策和手段的统一体制以及各部、局、政府的职能;设立包括陆军部、海军部(包括海军航空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部三个军事部的国防部,并隶属于国防部长的领导、管辖与控制;确立每一个军事部在各部长的领导下成为独立的组织,并在国防部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三篇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三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1步扩大,外资并购我国国内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可是外资并购犹如1把双刃剑,它既有益于国内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也有可能带来限制竞争、滥用市场安排地位等。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1国家安全审查之目的在于,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进而保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利益。其审查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即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对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对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和对触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本文以凯雷收购徐工案和FAG并购西北轴承为例,研究外资并购中国家安全问题。 案例:凯雷收购徐工案 徐工案是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典型的案例,本案并购方为美国美国凯雷投资团体,它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之1。而徐工团体是我国生产大型设备制造业的公司,也是我国工程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对该企业的并购是不是危及我国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进而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是全部案件讨论的焦点。 2005年10月25日,凯雷团体准备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并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这1行动引发了国家有关部委和舆论的普遍关注。 2006年7月商务部在审查徐工团体的并购方案后,提出了20个问题,并要求徐工补充相应的材料。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凯雷收购徐工的动机、收购后的安排、凯雷团体是不是触及美国军事产业、效益完成后中方控制力、是不是触及事迹对赌条款等。

随后调查得出,凯雷作为私募(PE)其实不具有运营重型机械的能力,其目的在于转卖徐工团体。转卖的后手是卡特彼勒公司。经过细致的调查,卡特彼勒公司被认定在中国重型工程机械行业进行着战略性并购腐蚀活动。进而国家有关部委叫停凯雷收购徐工案。 徐工案产生在国有企业改制时期,1方面,通过外资并购可以取得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增进国有企业改制升级。另外一方面外资可能利用我国并购法律不完善,资产评估股权作价不完善,以较低的并购价格收购我国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1步扩大,外资并购我国国内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可是外资并购犹如1把双刃剑,它既有益于国内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也有可能带来限制竞争、滥用市场安排地位等。而且有的外资在并购国内企业时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模式,乃至以“退货”的方式抛弃所并购企业,为了保障国内企业的利益我国法律规定了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时应对其进行反垄断审查,若触及国家安全的还应接受由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共同负责的国家安全审查。 1、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联系 (1)两种审查均对同1项商业活动,即都是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进行审查。 虽然反垄断审查旨在避免经营者集中、垄断市场,而国家安全审查旨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二者审查的具体内容不相同,但二者审查实质上都是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进行审查。 (2)两种审查均触及政府部门。 我国《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到达国务院

布什2002《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布什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了美国国家安全最主要的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 布什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是激进主义和技术的结合”。“9·11”事件表明,即使没有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利用飞机作为武器对美国发动袭击,就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如果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当生、化和核武器随着弹道导弹技术一起扩散时,即使弱国和小的团体也能够获得对大国进行灾难性打击的能力”。布什政府认为,“据信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并计划获得核武器和生物制剂;朝鲜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弹道导弹生产商,并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其他的…无赖国家?也在寻求核、生、化武器”。 为了击败恐怖分子对美国威胁,美国必须使用所拥有的各种手段——军事力量、国土防御能力、司法制度、情报以及积极的措施。“我们反恐的重点次序是:破坏和摧毁全球的恐怖组织,并且打击它们的领导人,破坏它们的指挥、控制和通信,切断对它们的物资供应,断绝它们的财源。这样就能做到瘫痪恐怖分子的计划和他们实施恐怖行动的能力。” 另外,布什强调,对待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美国“要

在威胁真正形成之前将其摧毁,并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共识和自卫的手段”。要求美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采取“反应”的姿态,要在威胁形成之前对它们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不能让敌人先发制人。 二.通过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持和平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了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军事行动,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胜利与盟国及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布什政府认识到,美国要完成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打击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需要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与世界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报告》指出,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在许多领域都已经交叠在一起,美俄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战略关系,美俄将通过新的关系框架摆脱冷战的敌意,抛弃相互确保摧毁的旧观念,建立一种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布什政府认为,“美中关系是我们战略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欢迎一个强大、和平而繁荣的中国的出现。”中美之间尽管存在很多分歧,但是在目前的反恐战争和推动朝鲜半岛稳定等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而且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和挑战。而同样是地区大国的印度,美国认为,美印之间有着良好关系,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并在维护地区稳

从重大事件看网络安全答案---96分

从重大事件看网络安全答案---96分

? 1.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单选题3分) o A.2007年 o B.2008年 o C.2005年 o D.2006年 ? 2.全球网络安全的痛处是()。(单选题3分) o A.文化对网络高度依赖 o B. 政治对网络高度依赖 o C.经济对网络高度依赖 o D.公益事业对网络高度依赖 ? 3.构建网络安全的短期目标是()。(单选题3分) o A.增加投资 o B.建设中国的专属网络 o C.实现工业控制软件的国产化 o D.提升能力 ? 4.当前,网络攻击的主要收益是()。(单选题3分) o A.数据的获取 o B. 病毒的植入 o C.网络的控制 o D.系统的升级

? 5.关于恐怖组织对网络空间的威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o A. 协调隐蔽 o B.结果不可估量 o C.有战术目标重点 o D.极少采取突发行动 ? 6.下列选项中,最容易遭受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的是()。(单选题3分) o A.大型专业论坛 o B.掌握科研命脉的机构 o C.电子商务网站 o D.新闻门户网站 ?7.国家安全的核心数据是()。(单选题3分) o A.国家机构 o B.领土面积 o C.受教育人数 o D.网络空间 ?8.我国遭受网络攻击的重点是()。(单选题3分) o A.教育系统 o B.社会公益部门 o C.电子商务网站 o D.掌握科研命脉的机构

?9.下列事件中,证明了美国监听计划的事实性的是()。(单选题3分) o A.斯诺登事件 o B. 水门事件 o C.珍珠港事件 o D.9.11事件 ?10.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美国监听计划的成员国是()。(单选题3分) o A.加拿大 o B.澳大利亚 o C.新西兰 o D.朝鲜 ?15.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攻击的目标的有()。(多选题4分) o A.生产管理系统 o B.国际合作与商务活动信息 o C.组织机构的数据库 o D.管理层的邮件及短信的往来 ?16.斯诺登事件揭示了()。(多选题4分) o A.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时代所处的困境 o B. 中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o C.美国霸权主义的本性 o D.网络化力量的非平衡性

美国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美国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吸收外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外投资也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80.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7%,仅居美、日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未来几年,我国对外投资有望继续增速。我国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既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资源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美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市场。能源成本相对较低,有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投资美国市场,寻求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学习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获得美国的能源、知识产权、品牌等战略资源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产业结构正向高端服务业升级,当地资 本开始从一些制造业领域流出,需要外来资本的注入,这对于中国企业进入是一 个好时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快速实现海外并购利益最大化。根据美国咨询机构荣鼎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157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0%。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已从2000 年每年的几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57亿美元,增速非常惊人。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不断地阻挠和干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中国企业在赴美投资的过程中遭受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案件数量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被审查的案件数量已从2005年的1件占美国当年国家安全审查案件总量的1.56%,猛增到2014年的24件占美国当年国家安全审查案件总量的16.32%。美 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能源企业,投资美国时面临的最大障碍和阻力。中国企业一方面需要投资美国,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 只有深入地研究美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才能更好的了解和应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过程中的国家安全审查。本研究从六个部分展开。第一章从宏观方面介绍了与国家安全审查相关的理论,包括国家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涉及的领域、国际投资的概念与分类、国际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外国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5简报

The 2015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5版) Today, the United States is stronger and better position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a still new century and safeguard our interests against the risks of an insecure world. The President’s new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provides a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advancing the nation’s interests, universal values, and a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through strong and sustainable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strategy sets out the principles andpriorities that describe how America will lead the world toward greater peace and a new prosperity. 今天,美国更加强大,所处的形势更加有利,可以更好的把握仍然处于新世纪时代的各种机会,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抵御这个不安全世界中的各种风险。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利用美国强有力、可持续的领导地位促进国家利益、普世价值、基于原则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一个愿景和战略。该战略为美国领导世界走向更加和平、更加繁荣设定了原则和优先事项。并针对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国际秩序这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 ?We will lead with purpose, guided by our enduring national interests and values and committed to advancing a balanced portfolio of priorities worthy of a great power. ?我们经通过清晰的目的实现领导,将以我们持久国家利益和价值为指导,致 力于维持优先事项的平衡组合,投入我们的伟大力量; ?We will lead with strength, harnessing a resurgent economy, increased energy security, an unrivaled military, and the talent and diversit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我们将通过强大的力量实现领导,利用好正在复兴的经济、已经改善的能源 安全和无以伦比的军事和人才实力; ?We will lead by example, upholding our values at home and our obligations abroad. ?我们要发挥典范作用实现领导,在国内发扬我们的价值、在国外履行我们的 责任; ?We will lead with capable partners, mobilizing collective action and building partner capacity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我们要通过有力的伙伴来实现领导,动员集体行动、打造伙伴能力,应对全 球挑战; ?We will lead with all instruments of U.S. power, leveraging our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diplomacy, development, defense,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re. ?我们要通过各种美国的力量工具来实现领导,发挥我们在外交、发展、国防、 情报、科技和其他方面的优势; ?We will lead wi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influencing the trajectory of major shifts in the security landscape today in order to secure our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future.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2013-07-05 16:13:29) 揭秘美国16大情报机构 资料来源:网络 美国“棱镜”监控行动的曝光,再次将美国的情报系统推到了世人面前。美国的情报机构到底有多少?都隶属美国政府的哪些机构?都有一些什么职能?这无疑都引起了全世界各国关注。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政府的最高情报机构。美国总统担任该委员会的主 席。

美国情报工作重地—国防部五角大楼 美国情报工作重地—美国国家安全局大楼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成立于2004年,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部门,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执行部门,全面统管协调美国16个重要情报机构。由美国总统直接指挥、管理与控制。主要职责是为美国总统、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与美国国土安全会议提供关系美国国家安全的情报事务。

(一)中央情报局(CIA) 中情局1947年经美国国会通过而成立。美国最大从事情报收集、分析的隐蔽行动机构,是美国情报体系中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中情局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他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中情局没有国内任务,也没有逮捕权。

(二)联邦调查局 联邦调查局(FBI)创立于1908年7月26日,隶属于司法部(DOJ).是美国最大的反间谍机构和最重要的联邦执法部门,它与中情局并驾齐驱。FBI的任务是:调查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内部犯罪行为,以及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等。其中,在反外国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FBI享有最高优先权。2002年10月22日, 美国驻华使馆设立了FBI北京办事处,这是美国FBI第45个海外专员办事处,配备特工2名,负责FBI在中国的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试卷 及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安全法》测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规定,如果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法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A、宪法、刑法 B、国家安全法、刑法 C、宪法、保密法案 D、国家安全法、保密法 2、故意或者过失泄密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 A、30日以下拘留 B、20日以下拘留 C、15日以下拘留 D、10日以下拘留 3、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是()。 A、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B、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 C、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D、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4、《国家安全法》规定,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教育。 A、职业道德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 D、维护国家安全教育 5、国家安全机关的任务是()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B、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C、维护国家安全 D、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6、销毁国家秘密文件,应当到() A、国有造纸厂 B、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地点 C、废品收购站 D、私人企业 7、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知悉的事项。

A、县级以上领导 B、共产党员 C、一定范围的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私自留存国家秘密文件,属于()的行为。 A、违反保密规定 B、非法持有国家秘密 C、违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D、违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9、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行批评教育 C、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D、调出原单位 10、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 A、死刑 B、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安全()。A、是国家的事,与公民个人关系不大B、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C、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D、维护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包括()。 A、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国家安全 B、增强民族自尊心 C、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D、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争光 3、张军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为了显示自己知道许多内幕新闻,就向大家泄露了一些国家秘密。张某的行为:() A、属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B、属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C、危害了国家安全 D、维护了国家安全 4、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家秘密:()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国家安全审查指南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国家安全审查指南》 (财政部于2008年12月8日颁布, 联邦纪事第73卷, 第236号) 译者:张力行﹑黎军 一﹑指南的立法要求 《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FINSA”)对《1950年国防生产法》第721节(以下简称“721节”)(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第50卷,第2170页)做了修订。根据第721节(b)(2) (E)的要求,美国财政部作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下简称“CFIUS”)的主席,须就CFIUS审查过的和引起国家安全考虑的交易类型颁布如下《国家安全审查指南》。1 本指南将从如下三个部分,对CFIUS的外资审查程序的目的和性质做一个概述。但是, 本指南不应为任何人设立或赋予任何权利,也应不对美国政府构成约束。 如有任何问题, 可以同美国商务部的官员联络, 联络方式如下: Nova Daly,副助理部长 电话:(202)622-2752 电邮:Nova.Daly@https://www.doczj.com/doc/69308541.html, Welby Leama,高级顾问 电话:(202)622-0099 电邮: Welby.Leaman@https://www.doczj.com/doc/69308541.html,. 地址:美国财政部,宾夕法尼亚大道1500号, NW., 华盛顿特区,邮编:20220 二﹑CFIUS审查程序的目的和性质 1. CFIUS审查程序的目的 欢迎外国投资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承诺。2007年5月,布什总统所作的有关开放型经济的声明重申了这一承诺,指出“我们的繁荣和安全是建立在开放经济的基础之上的”。而CFIUS则是在这一开放投资政策的前提下履行其职责的。在FINSA序言中,国会也指出,该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同时促进外国投资,创造和维护就业,以及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资审查程序进行改革”。

简述中美关系与国家安全

一、中美关系与国家安全 1、美国全球战略变化 背景: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1968年之前。美国全球战略确立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亚、非、拉美广大地区为扩张目标,以控制西欧和日本为重要基础,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第二阶段:1968年尼克松上台——70年代末。美国全球战略大调整的时期. 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利于美国,盟友自主性增强,陷入越战泥潭。美国全球战略重大调整,采取守势的缓和战略。恢复中美关系。外交政策灵活、务实与内向,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对后来美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上台——20世纪80年代末,是“对抗共产主义”新遏制战略时期。为“扩军抗苏”,“重整国威”,改变同苏联争霸所处的不利局面,把遏制苏联作中心环节,加强了对苏联的进攻态势,同时也借助中国抗衡苏联。老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并把“和平演变”作为实现美国对外战略的最主要的手段。 第四阶段:克林顿上台执政时期。美国在不改变其争夺全球霸权的总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以“经济”、“实力”、“民主”为美国外交政策核心支柱的“参与和扩张”战略取代过去长期推行的遏制战略,强化了经济安全的色彩,企图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建起“美国第一”的霸权。 第五个阶段:小布什上台执政时期。2001年他上台后,就表现出强烈的冷战思维和新保守主义色彩。“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表现出更强的进攻性、冒险性、独断专行和单边主义倾向。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和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扩张,维护美国全球领导作用。追求美国的绝对安全、绝对军事优势、对世界的绝对主导。结果是国内经济所出现的巨大“黑洞”、糟糕的国际形象及急剧下降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个阶段:奥巴马上台执政时期美国全球战略新变化——战略重点东移 2008年奥巴马上台以后,采取了务实的外交政策,在“巧实力”的新外交理念下,从维护和巩固一朝独霸的地位出发,以“3D”(国防、外交和发展)为支柱,明确了现阶段美国外交需要优先解决的“一个中心,两场战争,三个重点”。即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创造就业,振兴经济为中心。力争尽快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脱身。以解决巴以冲突、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为外交重点。 2009年11月,奥巴马首次称美国“世世代代是一个太平洋国家”,自己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称“这个地区的未来与我们利害攸关”。2011年11月,进一步表示“美国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一员,我们绝不会离开”。 2010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南海是美国的关键利益所在。2011年,她提出“太平洋世纪”的概念。认为“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为此,太平洋地区“必须开创一种有章可依的秩序——一种开放、自由、透明而公平的秩序。”并表示,只有美国才有能力充当这样一种秩序的开创者和维护者。 美国全球战略新变化的原因 一、亚太地区对全球而言重要性日趋凸显亚太地区既是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力量最大、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地区,也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发展新的战略重心,亚洲地区有可能出现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军事竞争者,东亚沿海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地区,这对美国未来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二、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美国要确保自己在亚太

美国部分国家机构英文及简称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英文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缩写 FBI。“FBI”也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 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联邦警察。美 国联邦调查局根据职能和授权,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特工调查案件,现 有的调查司法权已经超过200种联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驻华大使馆)等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中央情报局(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该局谍报活动每小时至少耗资100万美元,每年耗资150亿美元。该局总部和驻外站共有军事和文职雇员约16万人,比美国其他情报部门雇员总和还多。在美国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报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该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之称。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简称DOD或DoD)是关于美国军队的部门。它的中心是五角大楼。国防部的领导是美国 国防部长。按照美国法律,部长须为文官。美国国防部成立于1947年9月18日,前身为美国战争部,总部位于五角大楼。

美国情报系统

美国三大情报系统: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在美国情报体系中,它是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 Agency,简写为NSA),又称国家保密局。它是1952年根据杜鲁门总统的一项秘密指令,从当时的军事部门中独立出来,用以加强情报通讯工作的,是美国情报机构的中枢。NSA是全世界单独雇佣数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和语言学家最多的机构,也是美国最神秘的情报机构,由于过于神秘,甚至完全不为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所了解,所以它的缩写NSA经常被戏称为“No Such Agency”。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美国重要情报机构。美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化大型情报警务机构,美国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打击犯罪最有效的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FBI在反暴行、毒品、组织犯罪、外国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 美国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DIA)是美国情报机构中最神秘的一个部门,具体的人员和预算现在都不为外界所知。是根据1961年8月1日的美国国防部命令成立的。主要负责:满足国防部主要部门的情报要求;管理国防部的所有自动化数据处理项目和情

2016版《新国家安全法》全文课件

新国家安全法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三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第四章国家安全制度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情报信息 第三节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 第四节审查监管 第五节危机管控 第五章国家安全保障 第六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第七章附则

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四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第五条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 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第六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第七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八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第九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发挥专门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作用,广泛动员公民和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十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 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1 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2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4 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6 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7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打破了美国“孤立主义”、“军国主义”的传统,使美国建立起一个影响至今的庞大的安全组织网络。在体制建立过程中充满了各方的争吵和博弈,其中大致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目的。 标签:美国国家安全体制;目的;协调;军方地位;总统决策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该委员会参考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模式。对于很多了解美国决策体系的学者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不陌生,它依据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建立,是美国庞大的国家安全体制族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除了安委会外,该体制还包括国防部、中情局等为世人熟知的组织机构。二战前,美国向来秉持“孤立主义”和“反军国主义”的传统,然而,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却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使美国发生了革命性的、深远的巨变,这场巨变后,“美国政府变成了世界操盘手,和平时期我们也在德国驻军,中东有我们的舰队,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了全球……美国机制的转变如此之大,就好像一场暴力革命的结果”。〔1〕任何一场制度大变革当然都是各方激烈博弈的结果,梳理美国安全体制创立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各派目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考虑: 一、实现政策在高层上的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时,部门松散,自主性過大是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和军事部门的主要特点。以小政府为特征的美国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不过是内阁部长之间的书信来往。实际上,高层政策制定者平时很少会面,关键政策的制定是他们齐聚在一间小屋里完成的。虽然当时的美国也出现了诸如负责协调海军和陆军之间的行动的陆海军联合委员会,负责提供有关外交和国际法的专业建议的国务院海军联合中立委员会等团队合作的雏形,但这些机构一开始都只是专业团队,只负责某一领域的协调行动,活动范围也比较窄。 罗斯福上任初期,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就试图建立一个常设联络委员会,以实现各机构间的交流。该委员会将由国务院指派一名副国务卿做代表,海军和陆军则分别派遣作战部长和参谋长为代表。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组建这样的协调团队来提高外交政策的制定能力。 到二战时,战争表现出的不同于以往的总体战特征,使罗斯福意识到美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协调高层间的决策,以更好的应对战争。1938年罗斯福总统建立了特别联络委员会,1940年创建了国家防卫顾问委员会。1945年,罗斯福正式设立了国务院-陆军-海2军协调委员会,其责任是帮助他们的高层领导“在军事政策事务上,以及在关涉国务院、陆海军三部门共同利益问题,尤其是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上协调他们的观点。”〔2〕

美国安全组织机构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美国联邦调查局 中央情报局(CIA) NTSB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 美国国土安全部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该局谍报活动每小时至少耗资100万美元,每年耗资150亿美元。该局总部和驻外站共有军事和文职雇员约16万人,比美国其他情报部门雇员总和还多。在美国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报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该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之称。 美国联邦调查局 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英文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缩写FBI。“FBI”也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联邦警察。美国联邦调查局根据职能和授权,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特工调查案件,现有的调查司法权已经超过200种联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驻华大使馆)等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中央情报局(CIA) 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组织架构: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从事情报分析、秘密人员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的重要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是中央情报主任,他负责管理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