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详细版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详细版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详细版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50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

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之精细化安全管理,主要论述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精细化安全管理细节,细节决定失败,要确保安全就必须走精细化之路。本文从以下三个大方面论述精细化安全管理。第一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用事例分析企业由于管理环节出现漏洞,未引起重视,最后酿成悲剧,“隐患藏于细节中!”第二主要说明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第三分析如何实现实施精细化,要想远离事故,就必须改变心态,克服眼高手低、心情浮躁的毛病。要强化自我约束,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用

规则来约束人性的弱点。

一、隐患藏于细节中

当翻开尘封的煤矿安全历史档案,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历史上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有许多都是因对细节的疏忽和粗放式管理所导致的。

1970年5月14日,四川省原达县地区邻水煤矿+705水平北二采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前未对一氧化碳进行监测,检查,导致40人中毒,其中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1998年5月1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煤矿+705水平南八采区顶板事故,工人冒险进入采空区作业,导致顶板垮落,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1999年7月10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煤矿因停电,没有在局扇20米范围内检查瓦斯浓度,局扇重新启风,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40万

元。诸如此类不能“见微而知著”的案例,还很多很多。

古人云:“明者见于未门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上述的一系列事故案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的事实:许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粗放而导致的。这正应了那句古老的箴言:“隐患藏于细节中”!

二、精细化,为安全护航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例如,1985年9月20日,四川省原南充地区李家沟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有水流现象,水量很小,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管理环节不细,习以为常,正常掘进,在掘进过程中导致穿水事故,矿毁人亡,死亡62人。

一个古老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和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小忽微”就是一个个蚁穴,它很可能毁掉整个企业这个“千里之堤”。在安全管理方面,100-1≠99,而是等于零。因为1%的错误,往往导致100%的失败。因此,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细化的道路。

所谓精细化,按《精细化管理》一书的观点,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各规律性。也可以说,“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

如何实现实施精细化?首先要改变心态,拒绝浮躁。1985年3月21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煤矿井

下电工因思想闹情绪,上班时,把防爆开关的线接错了,结果,没经过认真检查,送电时导致局扇、耙渣机电动机烧坏,使工作面无法作业。这一切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要想远离事故,就必须改变心态,认真负责克服眼高手低、心情浮躁的毛病。《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汪中求有一句座右铭:“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这也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三、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

要实施精细化,就要强化自我约束,用理智远离疏忽、麻痹和侥幸。煤矿地面一位电焊工在油槽附近施焊。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但当事人对此却置之不理,以为过去经常这样干,也没出事。因此,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借口下就偷工减料、偷懒耍滑、麻痹大意……最终因疏忽、麻痹和侥幸而导致了火灾事故。操作行为的粗放、随意和心存侥幸是此类事故的深层

次的原因。

如何将操作者的行为由随意转向规范、由粗放转向精细、由侥幸转向理智呢?除了改变心态、强化安全意识外,还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对自身的弱点进行自我约束。为此,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目录管理法、清单梳理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自我约束的方法。四、强化系统意识,关注协调和配合

要实施精细化,还要强化系统意识,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20xx年5月10日,四川省广安市天池煤矿+540水平南二采区材料眼子绞车提升,而上下信号联络不明,操作工违章作业,导致下材料处人员被保险绳勒住胸部,死亡1人。

上述案例明确地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链都可能导致灾难性

的后果。这就是说,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从优化系统开始,强化人们的系统意识,关注协调和配合。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缝隙。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必然导致在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上下级之间许多交点问题,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交点。对儿任何一个交点的漠视和配合上的失误,就像“木水桶木板之间的缝隙”一样,都会带来“漏水”额度损失或全局的失败。

每个职工既要接受管理,又要参与管理,作为管理对象,要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服从工作流程的安排,按管理者的监督和工艺的规定,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作为参与管理者,就要立足本职岗位,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按照安全规章制度,相互监督,

相互提醒,互相联保;作为自我管理者,就是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职业素质,做到“四不伤害”。

五、强化规则意识,约束人性弱点

要实施精细化,更需要用规则来约束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主要表现在懒和贪两个方面:一个是懒惰,只要没有外在压力,就不愿多做事;二是爱贪小便宜,总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于是表现在行为的随意、粗放、麻痹、懒惰和拈轻怕重等。因此,要实施精细化,就必须靠规则来约束人性的弱点。

规则就是秩序,就是行为规范,规则是一把标尺。如果有“规”不遵,有“矩”不守,就会使安全管理的体系断链,就会带来“一损俱损”的恶果。遵守安全规则是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此,首先要严肃认真地细化规则,从原材料、工艺设计、工序管理、工序之间的交接,直至售后服务的这个全过程和各种辅助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操作细则和检查考核办法;然后,用“杀鸡用牛刀”的决心和力量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规则。我们的实现是,大法已有,细节未出,落实的层面需要细节的支持。我们就像海尔那样,关注细节,细化规则,完善规则,然后,以“理”管,动之以情;以“威”管,促其守“规”,以此来约束人性的弱点,促使每位职工将小事做精、做细、做透,使细节更完美,成就安全生产这件大事。他们的成功告诉了这样一个道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落实规则,必须有细节的支持。

六、精益求精,注重精细化管理

面对事故的多发,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只能静下

心来,远离浮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个操作步骤做起,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挑战“零缺陷”、实现“零误差”,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实现安全管理从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由经验向科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我们要为认真喝彩,唯独人人认真、事事认真,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安全、更真实、更明亮,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不要期待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世上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心怀真诚,认真干好每一件小事,平凡的点滴汇集成不平凡的丰碑。海尔的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精细化管理,必将引导我们走向安全生产的成功

之路。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七、结语

1.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管理必须引进“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重视细节。

2.精细化安全管理是精确定位、细化责任、量化考核。

3.通过精细化安全管理,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安全发展。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