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吸引解释

人际吸引解释

人际吸引解释

人际吸引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魅力、魅力和吸引力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关注,并建立起积极和互惠的人际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人际吸引的要素包括外貌、语言表达能力、个性魅力、自信心、亲和力和社交技巧等。外貌吸引力是指个体的外貌特征是否符合他人的审美标准,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个体能否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是否具备与他人进行良好对话的能力。个性魅力是指个体的独特性和个性特点,例如幽默感、智慧、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等。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自信程度,亲和力是指个体与他人相处时所展现出的友好和亲切的态度,而社交技巧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所展示的懂得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人际吸引力对个体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个人生活中,人际吸引力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稳定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使其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在职业发展中,人际吸引力可以帮助个体在工作场所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个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

人际吸引力的培养需要个体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个体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外貌形象,例如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来提高自己的外貌吸引力。其次,个体可以通过提

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例如参加演讲培训、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此外,个体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和人脉资源。

人际吸引是个体通过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关注,建立起积极和互惠的人际关系。它对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外貌形象、语言表达能力、个性魅力、自信心、亲和力和社交技巧等方面进行努力来培养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 错觉:对客观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秒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再认: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再现(回忆):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时,沿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各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一种思维 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身心变化 心境: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变时,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在后天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包括需要、动机、兴奋、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需要: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 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 虚伪)。 二、选择题 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C )因素。

A、个人特质 B、类似 C、情景 D、互补 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 C )理论的观点。 A、强化 B、对比 C、得失 D、相等 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 B、后期 C、中后期 D、初期 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 A、道德水平 B、情感因素 C、相互信赖 D、个人魅力 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C)的研究领域。 A、社会价值观 B、伦理道德 C、人际知觉 D、情绪情感 7、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A)反应。 A、情绪反应 B、认知反应 C、价值反应 D、自我反应 8、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D )的心理反应。 A、延迟反应 B、相仿作用 C、因果效应 D、首因效应 9、“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C)。 A、利他行为 B、平等原则 C、互酬行为 D、自我强化 10、人们经常把好的个性品质与美貌相对应起来,这属于一种( B )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目录

测量)也与此有关。过去的测量法主要是描绘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现实情况。当前的研究则侧重于了解人际吸引产生的心理机制。喜欢或友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接触许多人﹐但是他们喜欢的﹑愿与之建立友谊的却是少数。 编辑本段几个重要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这种现象的几个重要原则﹕ 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认为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实际的相似性与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联系的﹐而且前者往往决定后者﹐但二者不是完全对应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许多研究表明﹐相似性与喜欢之间有直接联系。被试认为﹐他人越是与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欢这个人。T.M.纽科姆的现场研究证明﹐在研究开始时那些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结束时成了好朋友。婚姻介绍所的工作往往以双方的相似性作为参考依据。 但是﹐人们在早期交往中﹐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往往显示不出来﹐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随著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因素的作用便突出出来﹐甚至超过其他因素。 对相似性原则的一种解释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著正强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著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过程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造成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 另一种解释认为﹐相似性影响吸引是由于它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人们通常重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所以拥有同样特点的人引起好感。 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原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著重要作用。互补性指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一个主动的支配型男性和一个被动的顺从型女性彼此间有吸引力。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互补性原则看来似乎与相似性原则是矛盾的﹐但从角色作用的观点看却是一致的。支配型男性和顺从型女性在对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为什么有的人受欢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受欢迎,你认为有哪些因素能影响一个人的吸引力?根据心理学家的众多研究,我们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空接近性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验一: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对住宅楼的人的调查显示: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的次数越多,关系也越密切。此后其他的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可见,简单的人际互动会提高我们对人们的好感。因此,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验二: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了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前面的机会也越多。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二、魅力吸引性 (一)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吸引因素。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实验一:沃尔斯特等人让男女大学生各332名相互组对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舞会,舞会结束时,询问学生是否希望再次同对方进行约会,结果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实验二:戴恩等研究者给大学生看三个大学生的照片:一个外貌漂亮,一个相貌平平,一个是相貌丑陋。然后要求被试估计他们三人未来是否幸福,结果发现,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回答。还有的研究表明,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对漂亮阿姨的照片关注的时间比不漂亮的阿姨的时间长。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摘要:在生活和社会的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认识,而且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喜好,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吸引.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总是在人群中仿佛有着无限大的磁场,总是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但有的人却又不是呢?可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际吸引力。而人际吸引力的大小是有及一定的影响因素的。那么,如何扩大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呢,我们必须了解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下面,本文就如何利用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来谈谈如何扩大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关键词:人际吸引,熟悉性,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个人特征。 人际交往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自己日常社交的活动中如鱼得水,希望自己能建立起和睦的同学师生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从而使自己可以愉快地学习工作。而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够被人喜欢,拥有很好的人际吸引磁场呢。一般说来,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熟悉性。人际关系的由浅到深,是从相互接触和初步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的的了解,才开始引发对一个的的喜欢。可见,熟悉对人际吸引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仅仅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是就曝光效应。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伯恩斯坦用进化论的观点加以解释,他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常以小心的方式不断把去应付不熟悉的事物,通过与环境不停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危险的不熟悉的事物慢慢地为我们所适应,也就变得熟悉和安全了。随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人们对该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可见,增进喜欢需要有一个最佳水平的曝光频率,也就是熟悉性。 2.时空上的接近近。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十几年前当我们还是住着老式住宅时,左右前后的邻居全都认识,面且越是相邻的关系越是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1950年做了一个简单的有趣的实验。这位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幢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而调查的对象完全是随机的,后来发现,在这个居住区中,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的次数也越多,关系越密切,在同一楼层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交往的机率只有10%,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其亲密程度则大不相同。不难看出,较小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时空的接近性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发挥的作用会慢慢变小。 3.相似性吸引。有一个成语叫“惺惺相吸”。以心理学术语描述概念,相似性指在才智等方面相似的人易彼此吸引,并对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很多,如年龄、籍贯、职业、学历、兴趣、爱好、信仰、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态度、价值观等。人们常因自己与他人在某些方面的相似而产生“同命相连”的情感,或感到彼此投缘,或认可门当户对,继而发展成情投意合的人生知己,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以心理学观点看,相似有益于人际交往的理由可作如下解释:一是具有相似的兴趣与态度者,他们通过经常参加同类社会活动等机会,增加了彼此沟通的机会;二是信仰、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相似的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易产生见解的较强共鸣或“知音难遇”的感触,进而相互引为知己良好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心理学家在恋爱或婚姻方面也发现问题,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异性为伴侣。伯斯厅德把这种倾向称为“匹配原则”。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二、人际关系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要你先喜欢别人,长此以往,你必将得到对方积极的回报。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接触阶段 融合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疏远阶段 终止阶段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印象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是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三个成分 1、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行动者)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 2、我们—-己方(知觉者) 3、交往情景 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

2、评估性 3、中心特质的作用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 2、新近效应 3、晕轮效应 4、定型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 2、印象管理的理论 a.符号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自己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在印象形成中达到他人所希望的结果。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b.自我表现论 观点: 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舞台表演。 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 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当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 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 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每个参与者都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人保住面子.每个参与者就有一套 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维护面子不是人际交往的目的,但它是使交往得以继续的背景条件.威胁到 一方面子的事件必然会威胁到现有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 总之,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 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 c.情景认同论 观点: 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 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数理学院09电子谢云 20090406126 人际交往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从而使自己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下愉快的学习、生活。而要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至关重要。人际吸引就象一个无形的磁场,将人与人“吸”到了一起,使人们的交往丰富多采,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采。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相互喜欢的现象,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怎样才能够被别人喜欢,才能增进人际吸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说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很多,下面列举其中的一些。 1.外表的吸引性 外表的吸引性从公关礼仪角度上说是仪容。毫无疑问,仪容礼仪是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秀外慧中的体现,同样,良好的外表也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力和吸引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基础。 1960年9月,尼克松和肯尼迪在全美电视观众面前进行竟选总统的辩论,当时两人的才能相当,棋逢对手。肯尼迪比较注意个人的外表形象,养精蓄锐,当他上电视时精神焕发,满面红光。然而尼克松却表现得很劳累,上电视时表情痛苦,结果可想而知。从肯尼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同时良好的外表形象增加了他人际吸引力,无疑有助于他的当选,然而尼克松的外表形象让人觉得他很失态。人际吸引力自然下降,落选也就情理之中了。由此可见,外表吸引力对人际吸引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应该对外表吸引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修边幅的习气时一般人不能接受的。当然,对外表和内涵的差异也不能忽视。外表因素尽管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他确实时一个涉及所有个体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2.态度的相似性 人们往往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如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就容易相互吸引,在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政治主张,宗教信仰都比较一直的人,在感情上更为融洽,而所谓志同道合。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是很好的例子。马克思与恩格斯都致力于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指导,两人拥有相同的志向和共同的目标,在感情上非常密切,是历史上要好的朋友,马克思与恩格斯并肩作战,其著作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态度上的相似让双方都有一种彼此可以分享互有无的感觉,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关系,建立很密切的感情。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上来讲,态度上相似更好的提升了人际吸引的发生。 3.情感的相悦性 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就需要互相帮助,你想,我现在帮了别人,那么以后我有困难了别人也就会来帮助我啊。既然你也是想的,仅是不会,那么就多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都是怎么关心你,人家是怎么关心别人的,用心看,用心学,然后不自觉地自己就会用真心去对待别人,先从熟悉的人,朋友开始,和他们有了感情,就会理所当然地想对他们好了。没人天生会关心他人的,不用想这么可怕,你知道自己这方面有缺陷,做得不够,愿意改这就非常好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成的。 对于如何增加人际吸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真正承认别人的存在是重要的 每个人都喜欢被人家认为他很重要。所以只要你尊敬他,认为他是重要的,自然他也会接纳你的。

人际吸引规律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反应方式的个体是如何相互选择、相互吸引的?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管理者认识行为、预测行为、引导行为,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和交往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可将人际吸引的规律概括如下:接近吸引律、互惠吸引律、对等吸引律、诱发吸引律、互补吸引律和光环吸引律。 一.接近吸引律。指交往的双方存在着诸多的接近点,这些接近点能够缩小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并继而成为知己。人际吸引的接近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空接近人们生活的空间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如:同乡、同学、同事、邻居,由于双方具有类似的经历、情感和连续相互作用的期望及彼此酬偿了解的机会,因而易相互吸引。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早逢春",实际上都说明了时空上的接近点是友谊形成的重要因素。弗雷德曼1969年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必要的邻近性。但是,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际空间距离拉近,因此,邻近性吸引的形式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另外时间上的接近,如同龄、同期毕业入伍入厂等,也易在感情上相互接近产生相互吸引。2.兴趣、态度接近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志趣相投、性格特点相似、态度观点一致或价值取向相同,就容易相互吸引,结成"知己"。我们平时说的"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等都说明了相似的人易结交成友。为什么观点态度、个性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呢?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为,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发现彼此之间"英雄所见略同",便会油然而生"好汉爱好汉"的情感。3.职业、背景接近专业、国籍、民族、经历接近的人,易找到共同的语言,缩短相互的距离,因而相互吸引。古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如,我们到某地出差办事,在谈公务时偶尔得知双方曾同住过某地,或认识同一个朋友,或是参加过某一活动……双方立刻感觉到亲近多了,再谈起公事来,不再打官腔,而是诚恳交往了。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应多谈些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寻找双方的接近点和共鸣点,以深化关系,促进交往。 二.互惠吸引律。如果交往的双方,能够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就能增加相互间的吸引。追求奖赏、幸福,避免惩罚、痛苦是人的本性,已成为个体或团体潜意识或明确的社会行为动机。这种收益和酬偿包括知识的、生理的、心理的(喜欢、尊重、信任、赞扬、认可)、政治的(权力、地位)等需要的满足。一般来说,如果人们预示行为可能得到报偿的趋向,即显现出吸引力。估计得到报偿的概率越大,吸引力就越大;收益与付出之比的比值越大,吸引力就越大;越接近预期的报偿,吸引力就越大。互惠互酬吸引力表现在人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感情互慰感情互慰是指交往的双方,都以自己的表情、姿态和言语动作给他人带来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增加相互的吸引。如,相互奉献真诚善意的微笑。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喜欢、尊敬的最简捷的形式,它可以使人得到快慰和美的酬偿,从而使人心理相通、相近、相亲,相互传递真情实感。在交往中,如果一方真情实意,另一方却怀有戒心,城府很深,则使对方产生失信之感,而造成心理隔阂。正如宋代人程颐所说:"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2.人格互尊一个正常的人来说,都有得

10.3人际吸引

第三节人际吸引 在人际交往中,交往者有进一步接触的倾向,互相在态度上能够获得接受,在情感上得到互相肯定,就会表现为互相喜欢,互相喜欢的个体就表现为彼此吸引。 一、什么是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恋情或爱情。 人为什么喜欢别人或为别人喜欢呢?阿伦森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几点:①信仰及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②有技术、能力和成就的人;③具有令人愉快或崇敬的品质的人,如忠诚、理解、诚实、善良的人;④喜欢自己的人。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人们为什么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一些人?普遍的答案是:人们喜欢那些能给自己好处的人。学习理论与诱因理论提出的吸引原则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人们喜欢能给予自己奖励的人,讨厌给惩罚的人。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对自己做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对人们做消极评价的人。比如,在一项实验中,阿伦森让自己的助手假扮成被试与另一名真正的被试进行一系列简单的交往。每次交往之后,真被试偶然还会听到实验中的助手与试验者的谈话,谈话中助手提到了他对被试的评价。在第一种情况下,他总是说自己喜欢被试;而在另一组里,助手总是挑被试的毛病。实验结束后,试验者让真被试评价对助手的喜爱程度,结果如表10一5所示。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当真被试偶然偷偷听到其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加喜欢助手。 (二)社会交换原则 人们对于一个人喜欢与否还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的成本及利益。如果在与某人交往中,人们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自己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 (三)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原则。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一项研究证明了这种效果。在研究中,主试把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分别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在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时空接近性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简单的人际互动会提高我们对人们的好感。因此,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魅力吸引性 (一)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吸引因素。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不能夸大外表和容貌的作用。在交往之初,容貌的作用较大,但随着相互认识的加深,容貌的作用则不断降低。 (二)才能 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才能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能的解释是因为人们与有才能的人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少犯错误,觉得更安全些。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可一层。 (三)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的吸引,实际上是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的。比起容貌和才能,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只有那些心灵美的人才会真正受人欢迎和喜爱。 三、态度相似性 相似性包括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年龄、性别、职业、经历等的相似,其中态度的相似是最具吸引力的。这正说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的道理。 四、需求互补性 人们需求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当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就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例如一个有支配性格的人容易和被动型的人相处。这是因为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一般而言,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五、影响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自我表露是一个强有力的“信任”表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可以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喜欢。 自我表露具有扩散效应,可以引发对方也做自我表露,从而增进相互的了解、信任以及感情上的接近。 (二)喜欢的回报 一般来说,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 (三)得失现象 有这样三个人,你会更喜欢哪个人? A:一直以来都喜欢你的人。 B:一直以来都不喜欢你的人。 C:开始不喜欢而后来逐渐喜欢你的人。999S 1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 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 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 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 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 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 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 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含义: 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 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 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 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标明是好的.赋予一切好的品质……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被成为扫帚星效应。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对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 反事实思维:事件发生后想象另一种可能发生而未发生的后果。 第四章态度及态度的改变 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九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社会中,个体之间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等等的交往和沟通,形成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随着现代化生产向专业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之间也越来越需要相互依赖、协调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并且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与作用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这个中介实现的。人在活动中不仅同自己的活动对象发生关系,而且也同别人发生一定的关系。正是在人们这种共同的话动中,人们之间开始了相互交往,有了语言和情感的交流,这使他们之间发生了联系,结成了一定的关系,即在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结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不仅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而且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不断发展。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促进相互了解,有更多的共同经验与感受,就会促进双方之间的心理相容,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人际关系的性质,亲密程度,也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表现出来。没有交往,也就不会有人际关系的形成。同时,人

际关系的性质和亲疏程度也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频率。 人际关系反映了在社会生活中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取决于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各自获得需要的满足,就会发展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反之,就会使双方关系疏远、中止甚至发生敌对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状况如何,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群体、组织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组织和群体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产生合力;(2)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情绪、劳动效率;(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4)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 我们认为,时空上的接近,人际间的吸引,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社会生活中.了解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可以提高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正确判断个人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调节不融洽的人际关系结构。 影响人际关系的话因素的基本规律是 1.人际吸引的邻近律 人们生活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尤其在交往的早期),并继而成为知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实际上都说明了人们彼此之间在时空上的接近是友谊形成的重要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固

03201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论 1、1、护理学:(国际护士会)护理学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 病或平静地死亡的一门科学。 2、南丁格尔时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使护理学逐步走上了科学的发展轨道。这是现代护理学的开始,也是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期。 3、ICN:是世界各国自治的护士协会代表组织的国际护理人员群众团体,于1899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国际组织者最早的组织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各国护理人员的交流,使各国护理人员能够彼此沟通,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并能共同为促进人们的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努力发展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4、独立性的护理功能:指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决定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服务。 5、依赖性护理功能:指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师的处方及其他医嘱对服务对象所实施的护理。 6、类专业性:指一些简单性、常规性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来实施护理。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1、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生存质量(WHO的定义):生存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3、患病: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4、疾病:是客观的存在,一般是指根据医学科学知识及理论对疾病状态所作的病理生理学的解释和说明。 5、身体心像:是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具有的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影像。 6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及特殊保护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7、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 8、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这一目的,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度。 9、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况及解释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 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 1、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社会性需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4、成长: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 5、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6、压力: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 7、压力源: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 8、适应:是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 9、转移:将一种情绪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种可以接受的目标上。 10、危机的概念: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中的混乱及瓦解,是人的一种紧急压力反应。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1章一一第12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 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符 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 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 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 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 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费 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 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 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 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2、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试论霍桑实验的结论,并对其做一简要评论 梅奥和其学生所做的霍桑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说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这些规范是在人际关系中自发形成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缺陷在于其对实验的假设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而且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偏见。但是霍桑实验有其积极意义,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活动的积极性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的奠基石。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也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裨益。2、试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 社会交换论是与霍曼斯的研究工作有关,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待业。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机发生的交换活动。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有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 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 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贬低了人类社会 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缺陷。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 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些观点 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 3、述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 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 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某一 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的需要层次序中的 位置,以及低于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当 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 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 观效果。 (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或超越的情况, 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和教育在发挥作用。 (4)每个人都有具有七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 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在需要层次论中,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 要,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 级需要的实现与个人形成有关联,这与传统心理中人兽不分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马斯洛把需要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多 水平的系统,而提出了逐步实现的观点,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间的相互 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 他的研究对象是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这就使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 性;同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 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否定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能把这个层次理论看成是一个绝对的模式。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论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因素。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是个人同别人、个人与群体 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际 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际关 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2)个性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 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反映在个 体心理特征上。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3)社会 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 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 加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2、结合实际,论述态度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须结合生活实际 加以论述) (1)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 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 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 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 变人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 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具有有依赖性、自卑自恋。这样,我们就可 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 致。 (4)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 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 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5)沟通信息法。这里的沟通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个体 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3、论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1)沟通者。沟通者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涉及可信性(包括权 威性和动机)、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类似性 (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它说得在行(是一 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 一位听众喜欢的人,都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 (2)沟通内容A.利用情感:可能利用好感或恶感来改变态度。 B.组织沟通:理解材料、论证、呈现材料的顺序、引出结论的不同 方式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改变。 (3)沟通对象。 A.与听众的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沟通者与听众的观 点在中等程度的差距上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但这一点也随可信 性的增高而增大。 B、让听众承诺:公开讲述过的态度与私下保留的态度更不容易改变, 登门槛技术可以促进态度改变,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能促使态度改变。 C、个性因素:具有“可说服性”、自尊较弱的人的态度较容易改变, 个性和社会情景是相互作用的。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结合实际,论述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认知失调理论在心理治疗、儿童教育、 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心理治疗.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 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 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 素,所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设计一些治疗 程序,使被试相信某种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强治疗的效果。 (2)儿童教育。我们在不足障碍研究的部分中讲到,当我们用温和 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 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发我们, 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 其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转变儿童的消极态度,而循循善诱,耐心说 服更为有效。 同时,在诱导服从研究中,我们知道当完成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 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表现 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因此,在过分的充分理由存在的情景下, 它可能会破坏一种重要行为的内在价值。这在儿童教育中可以给我们 很大的启示。 (3)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 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因此,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 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 赖。 从决策后失调来看,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 购买后失调,即选中商品的缺点和未选中商品的优点,同选中商品的 优点和未选中商品的缺点之间产生失调。减少失调的一种方法就是主 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精明的厂商和商品推销员 会抓信这个时机,一旦顾客买了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法将有关 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 确的,并发展成为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4)决策。决策失调在其他很多条件下也存在。一个人在数个被择 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发现它是 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而且还常常把大 量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 “承诺升级”。“决策升级”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对于这种现象的避免,认为可以让管理人员把开发一个项目或设计一 个项目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这个项目交给另一个小组,这样就比 较能避免“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论述印象形成过程是存在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 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 权重。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2)新近效应。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 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也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 优先效应起的作用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 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 (3)晕轮效应。通常,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 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 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晕轮效 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如教师对“好学生”和“坏学 生”的偏见。所以,“晕轮效应”值得我们警觉。 (4)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 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 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 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5)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 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关于这个现象的经典实验是罗森 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实验。显然,在这个实验里,教师创造了一种 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的期望以某种方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 2、结合实际论述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 有人认为印象管理是“墙头草”、“变色龙”、“伪君子“,认为人没有 必要去控制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其实不然,印象管理在人际关系中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识 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例如教师。在家里可能是妻子、母亲, 而在单位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必须有为人师表的样子。她不可能 采取老师的角色对待家里人,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在进行着印象管 理,而且我们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影响我们的公开形象。印象管理 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其次,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 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尤其是当别人对我们有所误解的时候,我 们凭借印象管理,可以纠正这种误解。 第三,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富有弹性地适应 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使我们针对形形色色的环境作出恰如其分的自 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但是也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善于掩饰,善于见风使舵,以 虚伪的面目欺骗人。这是对印象管理的消极运用。因此,需要明白印 象管理无所谓好坏,好坏只是人们对印象管理的事实加上对于具体的 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感情色彩而已。(可自己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第六章人际知觉 1、论述对人的归因偏见有哪些? 归因理论认为人是理性地、毫无偏见地权衡各个因素的,然而我们也 应该注意到,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不一定总是理性的,常常会歪曲信 息,从而产生偏见。 (1)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海德曾经指出,对 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 关系来作出。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 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如我们看到一位学生迟到了,在冲进教室 的时候还弄翻了桌子,我们首先的反应往往是认为这个学生粗枝大叶、 莽撞。然而,他可能是由于家里亲人生病送去医院而迟到,可能地很 滑才撞到桌子。但是人们常常不注意这些因素,而习惯于用行动者的 内在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 (2)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 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 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 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例如, 如果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谈话中的一个特定的人的话,那么那 个人容易被知觉为在指导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 (3)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 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一致性反应信息利 用不足偏见产生的原因:一是基础概率信息的抽象性。人们喜欢相当 具体、生动的、比较独特的事情,而往往忽视非常抽象的、空洞的、 统计类型的信息;二是人们认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