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

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

问: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3)教学100+X=250

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

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X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250 100+X=250 4X+50>100 40+40=80 X÷2=4 5X-12=27

请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分类:(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 X÷2=4

揭示:(2)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

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

(三)练习:)判断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6+2X=14 103+X 250÷2=125 6+X>2 51÷A=3 X+Y=180

(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方程

等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类,自主发现获得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理解,同时初步渗透教学中的集合思想。)

小结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练习巩固

1、判断:(1)等式都是方程()

(2)6X=0也是方程()

(3)方程也是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课本: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很专心听课,学习了方程在我们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数学难题上,用方程来解决就轻而易举的解决,只要大家学好了,长大了同样可以成为数学家的哦,好、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是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微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例三:

1、出示正方形,你还记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吗?谁来用文字说一说。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X 4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X 边长

2、课件出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正方形的周长:C=a×4

正方形的面积:S=a×a

4、比较文字公式和字母表示的公式,你喜欢哪一种?

5、看来用字母比用文字表示公式要简单多了,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有更多的知识,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更简便的写法,你想知道吗?请听童话故事介绍《零国王的故事》。

强调:

①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者干脆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例如:a×3简写成3∙a或者3a)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省略不写。(例如:a×b简写成a∙b或者ab)

②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例如:x×x简写成x2)

③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例如:a×1简写为a)

6、你现在会简写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C= a X 4 S= a X a

=a∙4 = a∙a

=4a = a2

7、其他还有字母的式子你会简写吗?

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4b x ×5 =5x

a ×c =ac 1 ×x =x

x ×x =x²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

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板书:等式) 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 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 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之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扣。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1、导入:同学们你们谁玩过跷跷板?玩跷跷板时跷跷板会出现什么状态? 2、教师出示天平: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 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卡片出示)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卡片:) (二)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桐源中心小学万高武 各位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53-54 页的《方程的意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 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 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 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天平。 谜语导入,引出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平感兴趣,从而请 学生说说对天枰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平的原理。 (二)创设情景 , 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 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 50 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 100 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 50+50=100) 情景 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 (250 克) ,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 500 克 ), 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 250+250= 500)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 , 既让学生从天平 " 平衡 " 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 , 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 然后我还创设 2 个情境 , 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 , 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 可以用等式表示 . 情景 3:演示出天平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 100 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平衡 , 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 100克。继续演示,在杯中倒满水,天平倾斜,说明不平衡,得到 100+x> 100 的不等式。(板书 :100+x >100) 再增加珐码,又得到100+x=250 的等式。(板书 : 100+x =250)情景 4:天平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 克的砝码,根据不平衡状态得 到y < 50 的不等式。(板书: y < 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平 平衡了,得到 y+y=50 或 2y=50 的等式。 ( 板书: y+y=50 或 2y= 5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通用12篇)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篇1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重点是“方程的意义”。设计的意图是想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课设计了活动探索、自主分类、抽象概括、灵活运用4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建立起方程的概念,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递进性,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一是通过学生观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式子,建立起“平衡—相等、不平衡—不相等”的概念;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三是引导学生对“等式”观察,将等式分为“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两类,然后抽象出方程的概念。最后通过判断与独立创作方程两个学生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用语不够准确精练,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欠缺,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倾听程度不够,未能很好把握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篇2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设置情景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创新教案第【1】篇〗 教材分析: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我设计教学方程的概念是从等式 引入的,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 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让学生说出能用一个什么样的式 子表示出来,让学生知道方程源于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图形 的变化,逐步引出等式,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称为方程。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列举像方程这样的式子,并予以区别,强化方程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三位小朋友写方程,让学生初步感知 方程的多样性。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意义。在这儿,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 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断就可,不必在概念上过分纠缠,更不必拓展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让 学生只需感知,不作记忆的要求。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方程这块内容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虽然在这学期开始的作业本中有几次方程的题出现,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从他们知道的东西,如跷跷板到天平,然后再过渡到方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节课只要学生能理解和判断,不能过分纠缠概念上问题和其他课外的知识,如果要学生了解太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因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基础不太好、理解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对新的内容不容易接受,特别是概念课,所以让学生课前预习会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在课堂上多让学生看形象的事物,从而理解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重点难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天平、带有磁铁的卡纸、彩色记号笔。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40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说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说教学重点: 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说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 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 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

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 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小明又列了两个式子,却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让学生明白,不管墨迹处是什么,第一个都是方程,第二个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小明说,他列的第二个式子也是方程,猜一猜,他列了个什么方程 4.看来,大家对方程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早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方程有了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吗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明白得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看、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定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稳,指针指向中。依照这那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爱好,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稳与不平稳的表象) 二、探究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看是否平稳,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觉了什么? (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 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稳和不平稳的表象) 问:如何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3)教学100+X=250 问:假如是天平平稳如何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稳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如何样?(引导学生观看这时天平显现平稳), 问:现在两边的质量如何样?现在水有多重明白吗?假如用字母X表示如何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明白得“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250 100+X=250 4X+50>100 40+40=80 X÷2=4 5X-12=27 请学生观看合作交流分类:(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 X÷2=4 揭示:(2)如此的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 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 (三)练习:)判定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6+2X=14 103+X 250÷2=125 6+X>2 51÷A=3 X+Y=180 (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定能力。)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定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专门紧密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方程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相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强;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一)出示实物天平。 师:认识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称物体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 (二)演示:出示三个质量分别20克、30克、50克砝码,(将未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师: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天平会怎样呢(演示)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平衡(这时,将砝码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1

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 板书:方程的意义 2 新知探究 (一)出示课本例题(见PPT课件) 说明: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板书: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学生自学(见PPT课件)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八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20+30=50 20+X=100 50+X=100 50+2X>100 80100+50 100+2X>50×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8道算式。) (3)把这8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A、想一想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B、把自己分类的情况,写在纸上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相等的分一类,不相等的分一类 (20+30=50 20+X=100 50+X=100 3X=150)(50+2X>100 80100+50 100+2X>50×3) 第二种:含有未知数的,不含未知数的 (20+X=100 50+X=100 50+2X>100 8050×3)( 20+30=50 100+20>100+50) 2、比较辨析,概括概念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按自己的标准对式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A、教师指着黑板说: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板书:像X+100=250、这样_____________的等式方程)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进行分析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前辈同仁多多指教。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2节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内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将为后面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及其他方程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式的构建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建立方程模型。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直观演示、质疑引导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本节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材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定律,用符号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基础上进行学习。应用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在教学设计中仍然把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等式” 和“方程”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这个班级有学生五十个学生,班额比较大,学生不够活泼,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数学基础还好。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有了基础,我想在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 是否是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 > 200, 往右加100克法码, 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 问: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 V 300 (3)教学100+X=250 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X 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 V 250 100+X=250 4X+50 > 100 40+40=80 X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五年级上册八、方程 方程的意义(一)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教师由操作天平来引出课题。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一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着。[板书:50+50=100] 50+50=100是个什么式子?(等式) 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 + x > 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 + x < 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比一比100+ x =250和原来学习的50+50=100以及上面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与第一个式子比含有未知数,与另两个式子比它是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3.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学生完成后举手发言,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4.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练习 1.完成习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典型说课稿设计(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典型说课稿设计 (附板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与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教材分析 虽然这是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五年级学生从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一定的代数知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子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性学习。 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解方程”和“解稍复杂的方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在操作、观察、讨论、分析中探究学习;2让学生构建概念数学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游戏中乐有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会知识探索过程中,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重难点与教法学法 (一)教学重难点 掌握方程的意义, 弄清等式和方程两个概念的关系, 会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并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并且现在我们也倡导趣味概念数学。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我采用了观察发、讨论法、探究法和问答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而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探索、揭示概念、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学习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篇、实验探究篇、揭示概念篇、深化应用篇和归纳总结篇五部分构成。 (一)新课导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第【2】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说教学内容: 教材p62、p63页的内容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欲望。说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 会列简单的方程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幼儿园时的生活吗?

师: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师:出示天平,引入30+20=50 师:像30+20=5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你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吗?(强调“互相等于”,动作演示左边等于右边,右边等于左边) 师:今天,我们将给同学来学习方程,学好方程至关重要,所以,这节课非常重要,我相信大家会认真学习,积极投入的。 师:来看我们今天的课题“方程”,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觉得这节课要研究关于方程的什么知识?(得出重点研究什么是方程,怎么列方程) 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 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 类似的物体吗? 师: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就是这种在实验室中用的托盘天平(课件出示托盘天平) 师:在学习方程时,编写教材的老师特别编写了一组连环画,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有关联的。(让学生生说每幅画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知识点: 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观察出示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天平是平衡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先在天平左边放上两个砝码(一个20克、一个30克),这时天平有什么变化?(天平不平衡了) (2)如果让天平达到平衡状态,应该怎么办?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平衡) 现在天平达到平衡了,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看。[板书:20+30=50] 20+30=50是个什么式子?(等式)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第一步,在天平的右边放上一个100克的砝码,第二步,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20克 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20克和x克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 第三步,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吗?20+x>100。 2、这些图你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根据天平的平衡或不平衡写出相应的式子) 3、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20+30=50 20+x>100 40+x=100 50+2x﹤180 80+70=100+50 3x=180 65+30>80 100+2x=50×3 (1)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写出自己的分类。(2)汇报交流自己的分法。(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4)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做一做。练*十一1——3题。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等式引入,首先通过天*演示,说明天__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提出: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然后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在“做一做”里,教材给出了6个式子,让学生识别哪些是方程。要让学生明白,未知数还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你知道吗”的阅读材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通过让学生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方程的历史和发展。 二、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后通过一定的情景进一步学*方程的意义,列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要在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在天*的演示情景中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说出方程的特点并由不等的式子到相等的式子,从而推导方程的意义并能扩展到根据方程的意义列出简单的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 三、教法 1.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天*的演示实验为情景引入教学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探究,主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合作学*和探究,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发现意识。 2.教学方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结钩和认知水*,从生活实际中的情景——用天*称量物体重量入手,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观察“等式”——“不等式”——“方程”的演示过程,深刻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结合几道判断题让学生举例深化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最后设计二组情景让学生列出方程和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使方程的概念得到拓展和沿伸。 四、教学流程 1.旧知练*,学前准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乌溪中心学校丁常贵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关系,了解天平平衡的道理 教学准备:“方程的意义”。主题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描述一下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现在呢,就有两只小熊在玩跷跷板,谁来说一说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 二、探索新知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应用平衡的工具,来家来看看 1、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介绍使用天平工作原理 演示实例:天平左边放两个重50克的方块,右边放重100克砝码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并用一个式子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50=100 2、继续实验,自主发现 ⑴天平左边放空水杯,右边放100克砝码; 学生观察天平现在的状态,知道杯子重100克 现在我往杯子里加一些水,天平会发生怎样的一些变化?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 那么一杯水有多重呢?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0+x ⑵课件演示:在右边增加100克砝码。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一个数学式子来描述现在的不平衡状态 教师板书:100+x>200 ⑶继续演示:在右边增加100克砝码,观察能否让天平平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用什么式子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0+x<300 (4)课件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 让学生随着课件演示,看到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出数额学式子。 教师板书:100+x=250 (5)课件出示:天平左盘有一瓶250克的果汁,右盘有一个100克砝码。 组织学生活动,讨论让天平平衡的方案。 学生交流后汇报:方案一是增加砝码,方案二是减少果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 “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初步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 3、学生在对式子的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在幼儿园时玩过跷跷板吗? 如果跷跷板的左边重,右边轻,会怎么样? 如果右边重,左边轻,又会怎么样? 当跷跷板两边一样重时,如果不用力,跷跷板会怎么样?(生用手势表示) 师: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好朋友——天平。 二、探索交流,理解概念:

(一)情景呈现,抽象模型 1.引出算式100+100=200。 师:这是一台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了解些什么? 生1:天平可以称物体的质量; 生2: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借助天平边演示边问)在天平的左盘放上两根100克的香蕉,右盘放上一个20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 师:会不会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 生:100+100=200。 师:这么简单的式子,能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是什么? 生:左边表示食物的质量,右边表示砝码的质量。 师:正因为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所以天平平衡了。 2.引出算式30+30<200 师: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个30克的桔子,天平还平衡了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盘物体质量不相等。 师:谁能用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这种不平衡? 生:30+30<200。 3.引出算式60+x=200 师:是呀,因为两盘物体质量不相同,所以天平就不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平衡呢? 生1:可以在左盘加上一些物体。 生2:也可以换一个砝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示范课教学案例

【乐于探究】《方程的意义》教学案例 【课标要求】 1.能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教材简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认识方程》这一单元的内容,它是代数起始性知识,也是学生从算数思维转向用代数思维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体现。教学时不能只着力于方程的概念描述,要立足方程的本质意义,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由静态的定义转向动态的建构,使学生经历方程概念产生、形成、巩固、应用的全过程,深刻体会方程式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课前谈话】 从开始上学到现在已经学了四年的数学了,说说学习数学的感受。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有趣而又简单的数学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始方程 看大屏幕(出示:5+()=16;()—3=10;8×()=32;()÷6=9)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会做吗?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点问号)(都有不知道的数)像这些不知道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板书未知数)前面刚刚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能把题目中的未知数替换成用字母表示? 找生替换。根据学生回答师在课件上把题目中的括号换成未知数。 这些算式,它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有知道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们。 【借助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体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为认识早期的方程奠定基础,让学生乐于去探究将要学习的新知。】 二、借助情境,理解方程 1.认识等式 (1)直观演示,理解天平左右两盘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要请一个朋友来帮忙(课件出示天平)以前见过它吗?找生说。如果向天平的左右两边放东西的话,会有什么情况呢?请看(课件出示:左盘20克的物体,右盘50克的砝码)有什么发现?(右边重)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50 小结:(点课件)左盘20克写作20,右盘50克,天平现在的状态是右边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