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知识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复习备考资料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精讲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按《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分为3大类:含爆炸物(16类) ;含急性毒性(10类) ;含危害水生环境(7类) 。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1. 燃烧性;

2. 爆炸性;

3. 毒害性;

4. 腐蚀性;

5. 放射性

三、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四、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内容及要求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csds或msds,是一份

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露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6大项近70个小项的安全信息内容。包括: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废弃处置、运输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毒理学资料、理化特性、法规信息等。

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编印,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

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从制作之日起,每5年更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内,生产企业必须对技术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1、危化品安全标签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规定如下:

包括13项内容,如名称、分子式(混合物可省略)、化学成分及组成、编号(UN No.和CN No.)、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灭火、批号、提示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生产企业信息、应急咨询电话。

2、警示词有“危险”、“警告”、“注意”。

3、安全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栓、印刷。出厂后若要改换包装,则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挂栓、印刷标签。

4、安全标签应粘贴、挂栓、印刷在危险品容器或包装的明显位置;粘贴、挂栓、印刷应牢固,以便再运输、储存期间不会脱落。

5、盛装危化品的容器或包装,在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可以撕下标签,否则则不能撕下标签。

6、当某种化学品有新的信息发现时,标签应及时修订、更改。在正常情况下,标签的更新时间应与安全技术说明书相同,不得超过5年。

五、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一)燃烧爆炸分类

1、危化品的燃烧: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

(1)闪燃:闪燃现象一般发生在一个起了火的,是一个小火发展成大火的必经过程。因为现场积聚大量可燃物质,当密封燃烧下,产生大量烟雾形成分烟层,分烟层对流至室内其他地方并对这些地方造成辐射热。而在这些地方下的物件受辐射热影响开始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主要为)。当温度持续上升至逾650度时,令火场顶部积聚的浓烟内的变为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的为 609 °C),从而在一至两秒间被火场的高温自动点燃,继而引起全场起火,变成一片火海,

极为致命。

(2)着火: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着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3)自燃:自燃是指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2.爆炸: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简单分解爆炸:爆炸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十分危险,如乙炔银、叠氮铅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稍低,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实际上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源发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二)燃烧爆炸过程

1、燃烧:除了一些熔点较高的无机固体外,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在气相中进行。

2、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某些单一成分的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对其施加一定压力时就会产生分解爆炸。产生分解爆炸并不需要助燃性气体存在。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3、粉尘爆炸

4、蒸气云爆炸

六、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火灾在起火后逐渐蔓延扩大,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爆炸则是猝不及防,瞬间完成,造成重大损失。爆炸有以下几种破坏作用:

1、高温的破坏作用

2、爆炸的破坏作用

3、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4、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5、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1、替代: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可燃化学品。

2、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

3、隔离: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4、通风:降低有害物的浓度。

5、个体防护:使用防护用品,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6、保持卫生:作业场所的清洁和个人卫生。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2、消除点火源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

1、危化品运输需经资质认定。托运危化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

2、危险化学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车(船)后必须洗刷干净。

3、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禁忌物料不得混运。

4、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5、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6、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二)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规定: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三)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安全技术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

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1999)等标准分别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要求、储量的限制以及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求。

(四)危险化学品包装安全要求

《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2009)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3类:

Ⅰ类包装: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Ⅱ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Ⅲ类包装:货物具有的危险性小,包装强度要一般。

各类危险化学品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908-1994)。

(五)接触和混合储运的危险性

某些化学品接触或混合时其危险性增加。有些化学品燃烧,还有些接触或混合易爆炸。还有些化学品在发生事故时,所使用的灭火方法不同。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之间的抵触和不相容性,避免将禁忌物料混储混运。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

条件》(GB 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1999)等标准的附录中有危险化学品混存性能互抵表。

九、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下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

办理经营许可证的程序:申请、审查、发证、登记注册。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相关职能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履行。

(一)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条件和要求

1、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1)零售业务的店面应与繁华商业区或居住人口稠密区保持500m以上距离。

(2)零售业务的店面经营面积(不含库房)应不小于60m2,其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

(3)零售业务的店面内只允许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险化学品,其存放总量不得超过1t。

(4)零售业务的店面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

实墙相隔。单一品种存放量不能超过500kg,总质量不能超过2t。

2、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3、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4、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1)零售业务只允许经营除爆炸品、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以外的危险化学品。

(2)店面内有警示标志,放置有效的消防、急救安全设施。

(3)零售业务的店面备货库房应报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4)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应专车专用。

(5)危险化学品商店内只能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险化学品。(二)剧毒品的经营

1、经营剧毒化学品的企业要申领经营许可证,经营剧毒品要设专人。

2、经营剧毒品要设专人,经营人员除须达到国家授权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之外,还需经县级以上(含)公安部门的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3、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有销售记录,保存至少1年。销售企业、购买单位应当在销售、购买后5日内,将所销售、

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以及流向信息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并输入计算机系统。

十、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

(一)泄漏处理及火灾控制

1、泄漏处理

泄漏源控制;泄漏物处理。

2、火灾控制

(1)灭火一般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注意保护重点部位;

防止复燃复爆;

防止高温危害;

防止毒害危害。

(2)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气体类火灾、爆炸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易燃液体火灾、毒害或腐蚀品火灾、易燃固体或自然物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注意防爆!

(二)废弃物销毁

1、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方法是固化/稳定化;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是填埋。

2、爆炸性物品的销毁:报告当地公安部门,一般采用爆炸法、烧毁法、溶解法、化学分解法。

3、有机过氧化物废物处置:主要有分解、烧毁、填埋。

十一、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

1、分为慢性中毒(长时期、小剂量)、亚急性中毒(3~6个月,较大剂量)、急性中毒(一次性或短时间,大量)。

2、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最常见)、皮肤(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消化道(误食:亚硝酸钠当成食用盐)。

3、对人体的危害: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尘肺。

4、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1)救护者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2)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注意保暖。

(3)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对于黏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不能用碱性液冲洗。对于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性危险化学品,再用清水冲洗。

(4)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化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性危化品,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黏膜。

(5)让中毒者吸氧,若呼吸停止或心脏骤停,立即施行复苏术。

5、一些毒性物质污染的处理

清除有毒化学品污染的措施,主要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进行喷射冲洗,或用热水冲洗,也可用蒸汽熏蒸,或用药物中和、氧化或还原,以破坏或减弱其危害性。

(二)腐蚀性危险化学品

引起皮肤、眼睛等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能放出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和中子流)。能造成3种类型的放射伤害:

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的伤害,虚弱,倦怠、嗜睡、昏迷、震颤、痉挛,可在2天内死亡;

对肠胃的伤害,恶心、呕吐、腹泻、虚弱和虚脱,症状消失后可出现急性昏迷,可在2周内死亡;

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初期恶心、呕吐、腹泻,很快能好转,经过2~3周无症状期后,出现脱发,经常性流鼻血,腹泻,憔悴,2~6周后死亡。

(四)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从对人体的侵入途径着眼。主要是呼吸道,呼吸道防毒劳动保护用具的选用原则,包括过滤式(毒性低)、隔离式(毒性较高)。

第二节化工事故主要类型

物料的物理处理过程和化学反应合成工序是化工工艺的两大部分,主要危险集中在化学反应合成工序。

化学反应合成工序的典型化学反应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硝化反应、聚合反应、裂化反应。

一、典型化学反应危险性

(一)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需要加热,同时反应中会放热,容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1、氧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燃烧、爆炸。

2、氧化过程的安全措施

(1)严格控制氧化料的投料比,反应投料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内。

(2)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多加、错加。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

(3)防止设备、物料含有杂质为氧化剂提供催化剂。

(4)反应器和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报警连锁装置。

(5)在设备中宜设置氮气、水蒸气灭火装置。

(二)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多在氢气存在条件下,高温高压下进行。容易发生氢气泄露,引起爆炸。

1、还原反应的主要危险性:燃烧、爆炸、氢腐蚀。

2、还原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

(1)严格控制反应参数和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流量等)。

(2)注意催化剂和还原剂的正确使用和处置。

(3)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测和防腐(氢腐蚀)。

(4)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通风良好,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便于氢气逸出。尾气排放管要高出屋脊2m以上并设置阻火器。

(三)硝化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用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的化学反应属于另一种硝化反应,其产物称为硝酸酯。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1、常用的硝化剂:浓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配制的混酸,硝酸盐,氧化氮等。

2、硝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火灾、爆炸、腐蚀。

3、硝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

(1)制备混酸时,严格控制温度和配比,确保充分的搅拌和冷却。不能将未经稀释的浓硫酸与硝酸混合;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注入酸中。

(2)严格防止混酸与纸、棉、布、稻草等有机物接触,避免发生燃烧爆炸。

(3)应仔细配制反应混合物并除去其中易氧化的组分。

(4)严格控制加料速度,控制硝化反应温度。

(5)处理硝化产物时应格外小心,避免摩擦、撞击、高温、日晒,不能接触明火、酸、碱等。管道堵塞时应用蒸汽加温疏通,不得用金属棒敲打或明火加热。

(6)注意设备和管道的防腐,确保严密不漏。

(四)聚合反应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有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两类。许多聚合反应是在高压条件下进行,注意防止泄露。

1、聚合反应的主要危险性:火灾、爆炸。

2、聚合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

(1)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2)反应釜的搅拌和温度应有检测和连锁装置,异常时能自动停止加料。

(3)高压分离系统应设置爆破片、导爆管,并有良好的静电接地系统。

(4)催化剂、引发剂要加强储存、运输、调配、注入等工序的严格管理。

(5)注意防止爆聚现象的发生。

(6)注意防止黏壁和堵塞现象的发生。

(五)裂化反应

又称裂解,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分子发生分解的反应过程。石油产品的裂化主要以重油为原料,在加热、加压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子量较高的烃类发生分解反应生产分子量较小的烃类,再经分馏得到裂化气、汽油、煤油和残油等产品。裂化反应可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3种类型。

1、热裂化:在加热加压下进行,有高压热裂化和低压热裂化。有火灾、爆炸危险,安全措施有:

(1)炉体设置防爆门,备有蒸汽吹扫管线和其他灭火管线。设置紧急放空管和放空罐。

(2)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管式炉采用高镍铬合金钢制造。

(3)设备应具有完善的消除静电和避雷措施。高压容器、分离塔等设备应安装安全阀和事故放空装置,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之间应有止逆阀。配备固定的氮气、蒸汽灭火装置。

(4)配置双路电源和水源。

(5)注意检查维修除焦,避免炉管结焦。

2、催化裂化: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用于重油生产轻油的工艺。有火灾、爆炸危险。保持反应器与再生器压差的稳定,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3、加氢裂化:在催化剂和氢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加氢裂化装置有固定床、沸腾床等。有火灾、爆炸、氢脆危险,反应器必须通冷氢以控制温度。

二、爆炸危险环境分类

1、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2区。

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分为10区、11区。

3、火灾危险环境,分为21区、22区、23区。

4、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可燃气体与空气体积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

乙——可燃气体与空气体积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

三、雷击

1、直击雷

2、静电感应雷

3、电磁感应雷

4、球雷

5、雷电的特点:雷电流幅值很大,冲击过电压高,冲击性强,雷电流陡度大。

6、雷电的危害:火灾、爆炸、电击、停电、毁坏设备和设施。

四、静电

化工行业中,静电是引起爆炸的重要原因。

五、中毒

1、常见硫化氢(H2S)中毒。

(1)H2S在炼油装置中的分布区域以及分布特点。

(2)H2S在化工装置中的分布区域以及分布特点。

(3)不同浓度H2S对人体危害。

2、H2S中毒的特点:

(1)最主要的危险是意外接触能导致电击式快速死亡;

(2)不能根据臭味来判断危险场所H2S的浓度。在浓度超过150mg/m3时,人的嗅觉丧失,无法闻到。浓度达到300mg/m3时,嗅觉迅速丧失,引起肺水肿,不可治愈。浓度达到750mg/m3时,呼吸停止,应立即人工通风和心肺复苏抢救,浓度达到1050mg/m3时,死亡将会到来,立即抢救。浓度较低时,有明显臭鸡蛋气味。窗体底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