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第四章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们的多种社会属性与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 社会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3. 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 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 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3.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4.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理论

1.米德关于儿童角色意识形成过程的理论

米德在运用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时,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的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2.林顿关于文化与角色的理论

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 ,1893-1953 )认为社会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

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 个人则必须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 越轨将受到惩罚。在每一次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中,社会都为其提供了一个“剧本” ,用以指导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学习就是要领会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需的行为, 换而言之, 即把握好对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可见,林顿特别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塑造社会角色中的显著作用。

3.莫雷诺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雅各布?莫雷诺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角色扮演具有社会性。莫雷诺把角色划分为两类:身心角色——扮演这种角色完全是无意识的, 是与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关并受文化制约的;心理戏剧角色一一指个体遵循的普遍的社会期望。欧文?戈夫曼详细

地研究了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反应的过程。戈夫曼把人类的互动比做

剧院,人们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 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对可能表露演员真实性格的疏忽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在他看来,人类互动的主要特点是“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 ageme n) ---- 即如何表现自己,使得人们能按自己的愿望看待我们。戈夫曼认为一些规

则决定着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的方式,强调了个人经验结构在角色扮演中的作用。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1.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角色期待即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为了扮演某种角色,人们首先得努力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与要求。角色期待是一种外在力量,制约着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

角色领悟

或称为角色认识,即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相对于角色期待而言,

角色领悟是一种内在力量。

角色实践即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它是角色扮演者角色领悟的具体表现。

2.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

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不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该角色的行为规范不清楚,不知道如何进行角色实践。角色混同是指人们在其角色扮演中,将不同的角色规范或行为模式混淆了。

角色中断是指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方式直接冲突。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角色,实践角色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第二节社会互动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 social interaction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社会互动塑造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互动是观察、分析、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出发点,是研究社会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拟剧论( Social Dramatic Theory )

社会交换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常人方法学( Ethnomethodology )

1.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后来,布鲁默和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依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托马斯、库利也对符号互动论作出了贡献。

(1)人与人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 (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 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4)互动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指导自己的行为。 ( 5)互动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2.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3.常人方法学也称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该理论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动的主观方面,研究大家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隐含规则。

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

具有能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去完成的。规范只是行动者理解与说明实践行动的参照。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建的“成果”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 indexability ),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比如加芬克尔发现,在日常

谈话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基于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即言

外之意。对这些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过程等。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 reflexivity )。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4.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 G ?霍曼斯、P ?布劳等。该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这种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经济活动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诸多社会关系之中。霍曼斯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他的理论目标:“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和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活动。”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开始于他对功能学派的不满。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学派所说的社会角色或社会结构。他说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5)侵犯——赞同命题:这一命题包括两个副命题:第一,若以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第二,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6)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布劳的社会交换论被称为结构交换论。他比霍曼斯更狭义地解释社会交换。他认为人类行为成为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 布劳认识到霍曼斯式理论只适合于解释小群体内成员面对面的互动。而在布劳看来,面对面互动的小群体内的交换与大型和复杂社会群体内的交换是不同的。于是,布劳在霍曼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型复杂组织中的交换与权力。

在大型复杂组织中普遍存在着权力分层。权力既可以是合法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性的。在这种权力分层体系中,只有当这种关系无论是对下层成员还是对上层成员都有好处是才是交换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对等关系可以被强制性的权力所取代,地位较低的成员只能取得较少的报酬。强制性的权力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消极的惩罚手段来维持的。这种复杂群体内的分层体系一旦建立,它就是用权力关系而不是用社会交换来维持的。

三、社会互动的类型社会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依据不同的参照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不同行动主体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人际互动,群体互动;根据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对立性的社会互动。其中,合作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暗示;对立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冲突、竞争、强制、顺从等。

互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合作与竞争、互助与冲突以及掠夺与交换这三对最基本的互动方式。

1.合作与竞争

合作

合作是互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社会互动形式。合作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互相配合的活动,一个人无所谓合作。当然合作并不只限于两个人,参与合作的可以是一群人、一帮人或几个社会单位。合作的各方必须有共同的目的,这是合作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就是因为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某种目的,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取得某种社会资源。

竞争

竞争是与合作相对立的一个范畴。社会竞争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竞争是指互动各方为争夺共同目标的一种互动方式。社会竞争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二是双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社会单位争夺的对象不同,那么他们之间是不会发生竞争的。

三是双方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方成功的机会。

2.互助与冲突

互助

互助是个人或社会单位为了他人的需要而无偿地转让资源的互动方式,通常包括捐赠、施舍、帮助、救护及自我献身等行为。

在前面讨论过的合作和竞争等互动方式中,互动双方的行为方式都是相同的,而互助双方的行为方式则存在很大差异,二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让出资源的一方是互助行为的发出者,他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接受资源的一方是互助行为的受惠者,他处于被动的地位。

冲突

冲突是与互助相对立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存在着社会关系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冲突,人类社会既有合作、互助等和谐的一面,也有矛盾对抗的一面。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冲突往往根源于不平等,冲突会导致不良后果,但是也具有正功能。

科塞—社会冲突的正功能

美国的刘易斯?科塞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其正功能有:

(1)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2)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

(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

(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

(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 :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社会结构。

“没有暴风雨,将会是一个多么污浊的天空”—[德]齐美尔( Georg Simmel ,1858-1918 )3.强制和顺从

强制强制就是在互动中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上的不平衡。强制借助的力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物质的如武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可以使精神性的如处分、批判、社会压力等。

强制广泛存在于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之中。

顺从顺从就是在互动中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

在群体生活中,顺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群体生活离不开个体对群体要求的顺从。

四、集合行为

在多人参与的社会互动中,人们的行为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便是群体行为的一种,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其基本特点是: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互相依赖。1. 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1)环境条件:一类是物质条件如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等,另一类是必要的

社会条件。

(2)结构性压力: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等社会因素对社会一部人产生的心理压力,部分社会成员企图摆脱这些压力是产生集合行为的原因。

(3)普遍情绪的产生:经过宣传鼓动作用,参加集合行为的人会产生一种普遍情绪如愤怒、悲伤、失望、兴奋、恐慌等,普遍情绪的产生是集合行为准备阶段的结束和行为即将发生的标志。

(4)诱发因素: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5)宣传鼓动者:宣传鼓动者传播信息和传递压力感的工作可以使旁观者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参加者。

(6)社会控制能力:如果社会控制能力较强,可以阻止集合行为发生,如果无能为力,集合行为就会产生。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集合行为理论》(1965)—[美]尼尔?斯梅尔瑟

2.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

( 1 )恐慌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当危机出现时,人们往往极度恐惧,每个人都想避开危险源,对正常的规范和必要的合作关系置之不顾,结果使局势更加险恶,行为结果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相符合。

( 2 )谣言

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

谣言的加工方式:削平,传播中原有信息不断简化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磨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某些内容;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盐加醋,再传播给他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ordon Allport )和波斯特曼( Joseph Postman )的谣言公式: R=I x A, R 是 Rumor, I 是 Importanee , A 是 Ambiguity 。

(3)流行

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 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流行涉及到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和从众心理的统一,是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的统一。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有哪些基本类型?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3.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4.选择一种常见的集合行为,谈一谈它的发生机制。

社会网络结构与社会网络互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一)

社会网络结构与社会网络互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一) 社会网络研究最早出现于社会学领域,研究社会经济行为和过程。这些研究最近逐渐扩展到企业领域。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对于什么是社会网络,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定义。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有: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Coleman(1988)认为,社会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部分,它通过人际关系建立起来并增加相应的人力资本。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知识转移,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结构及网络互动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一、网络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网络分析家提出特定的网络结构能够提供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网络结构是指一个参与者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根据信息的流动,网络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维度:结构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范围。网络的不同结构特征对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有不同的影响。 1.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 网络密度是一个社会网络中成员间相互联系的强度。成员间交流的密切程度和频度决定了他们的网络密度。从社会资本的关系和认知视角来看,网络密度是指网络中一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实际数量和其最大可能数量之间的比率。当实际的关系数量越接近于网络中的所有可能关系的总量,网络的整体密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高度连接的网络有助于有价值知识的流动,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有效。网络密度越大,知识转移越有效。 网络密度是一个团队内聚性的指示器,内聚性能够产生信任。信任机制意味着指团队中的成员能够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持续的交换信息,合作与义务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基础。网络密度对于知识转移的速度和准确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2.结构洞、网络桥与知识转移 Burt在1992年提出结构洞理论,结构洞指社会网络中网络节点间间隙,反映不同群体间联系的缺乏。结构洞相对两端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信息流中。Burt认为富有结构洞的网络为通过中介人获取非重叠信息提供了机会,中介人就是善于建立跨越结构洞的人际桥梁的人。当社会网络中存在网络节点间间隙的桥梁——网络桥时,便产生了跨越边界的“信息收益”,因为特定群体中的信息相对是重叠的,与那些只局限于单一群体的个体相比,联系不连贯群体的个体将面临更广阔的思想和机会。组织中跨越结构洞的经理人,能够获得信息和控制的优势。网络跨越的结构洞越多,网络的信息与知识就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转移。 3.中心性与知识转移 网络中心性是一个网络围绕一个中心的程度。中心性的程度是用来衡量网络中的一个成员独立访问其他成员的能力,中心性程度越高的成员,访问其他成员的路径就越短,获取知识就越容易。网络的中心性是确保信息能够以低成本容易的获得,中心性低的网络对于知识的转移具有消极的影响。在中心性高的一个“紧密”的网络结构中,一个网络成员能够容易的获得整个网络的所有信息。当信息资源是高度隐性的,或者信息变化迅速时,这种结构对于知识转移极为有效。 4.网络范围与知识转移 网络范围是指在跨制度的、组织的或者社会范围的连接的延伸程度。Reagans和McEvily(2003)引入了网络的网络凝聚力和网络范围两个概念,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网络范围与知识转移的容易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假设。Tsai(2000)提出一个人的网络范围越广,他的个人网络越复杂。在组织的内部或外部,跨边界的知识转移能提高绩效。例如,在公司内部,在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 第一节社会化 社会化的本质内容: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形成人格,获得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化 1.概念: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任何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2.含义 一是社会强制性:不以个体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是主观能动性:个体亦能创造性的外化;还能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 三是毕生持续性:是一个终生进行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婴儿至青少年时期,初步形成人格特质。 2.继续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的生活情境,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和扩大,及继续学习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角色。 3.再社会化:广义的再社会化是指面临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自觉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狭义的再社会化是指强制性的再社会化。 4.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学会生存,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目的是能独立自主的生活。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为进入社会从事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化的核心,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包括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 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遗传素质:提供可能性 思维能力:智力活动的核心 语言能力:重要条件和影响因素 学习能力:通过知识经验内化,成为能动主体 生活依赖期:决定一个人生来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初级群体,主要场所,有特殊价值 2.学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减少对家庭的依赖性,改变其松散性;利于实施系统化、专门化、正规化教育;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形成。 3.同辈群体:重要因素 4.大众媒介: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指个体与社会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对社会中任何事物认识与适应过程及其结果。 包括社会性关系、社会性认知、社会性知识、社会性特质、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方面。 社会性发展:在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个体在个体社会性的各个层面的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就是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涵。 (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自我发展 社会性情感发展 社会性认知发展 社会性行为发展 人际关系发展 道德发展 性别角色发展等 第二节社会角色的认知 一、社会角色 (一)概念 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身份应发挥的功能。

第三讲 个人与社会化

第三讲个人与社会化 社会与个人 角色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 社会(society)的存在,使得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得以产生。这些概念作为社会的局部,不属于个别人。它们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迫使社会中的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社会中的个人 *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通过身份确认、角色扮演并组成群体,建立社会机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并成为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 1、身份或者地位 status * 指在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医生、父亲等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身份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和职业相关。 *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或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教师、营业员、拾荒者、父母、配偶等等。自致地位原则上可以改变。 *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长子、孙女、某些皇室成员等等。 * 身份与地位的高低:绝大多数的身份或者地位可以依据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但社会学中将等级看作是次等重要的问题,在提到身份或地位时,是指不必分出等级差别的某个位置。但当涉及到社会平等关系时,就会强调等级次序,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差异。 * 首要地位: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如总统、富翁、流

浪汉、黑人等等。 * 优势身份:某些有助于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身份。如男性、白人、贵族等等。 2、角色 role *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例如: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被要求的角色有:有识之士、教导者、长辈) *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距。 *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 *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实际扮演角色的方式。 * 思考:安乐死中医生的角色,是否存在着期待与表现之间的距离? * * 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 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这种情形导致的个人压力就称之为角色紧张。 * 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角色冲突的状态。 * 身份(地位)与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的有用工具。我们对社会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先确定其地位,再找出拥有这一地位的人期待着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角色表现)。 * Q: 当你出现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应对? 二、社会化 socialization * 社会学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婴儿无法“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没有语言提供的概念,就无法体验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没有充分的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人的生活,互联网与新媒体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化趋势的扩张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其速度之惊人,范围之广让人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次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 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QQ、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互动媒介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归属感的群体,由此出现了强调具有精神共同体属性的“虚拟社区”,即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人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且还把这种友谊关系延伸到现实社会中,实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为人们的社会互动提供了一些便利。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使社会交往更高效。网络世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时间在信息网络上似乎有了不同的意义。因特网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交流信息的距离,在互联网上交往的人们,国界和地界暂时消失,距离感变得模糊,尽管彼此相隔万里,网上聊天近乎面对面,即时交流彼此信息。社会互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 网络社会中的交往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了社会互动的广度,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开放性与普遍性。在网络出现以前的社会,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生活环境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人们的交往活动往往只能局限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生活单一且封闭。网络社会是一个完全交互的世界,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发布的信息也可以被人随意浏览并发表意见。网络空间的出现,促进了交往方式的革命。它克服了以往受时空局限的“点对点”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点对面”,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交流。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到手机上网、无线上网,更增加人们交往的便利性。 网络与新媒体的兴起使社会交往更平等。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需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人们可以进行比较单纯的非功利性质的交流,交流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不必顾虑世俗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避免了现实世界的危机和压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 网络中的人际交往突破了现实社会中的过多掩饰与虚伪,呈现出真实性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否真实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限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为了维持业已形成的交往关系,很多时候不得不做一些虚伪的事、

浅谈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浅谈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 12210690094 王蕾·引言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尤 其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第二,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 告诉我们,科学技术革命能够引领产业结构的变化。 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 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 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来展开的,同时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 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 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 控制。只有对科学技术保持清楚的认识,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文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浅谈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基本条件是较好的遗传素质和较长的生活依附。 再社会化是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或对不合格的个体再教化。 终身社会化包括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2、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生物学概念,性别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是社会学概念);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4、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 角色获得的方式,分为先赋角色(父母)和成就角色(工人); 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心理咨询师)和开放型角色(朋友); 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房地产开发商)和表现型角色(牧师); 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老师)和不自觉角色(围观群众)。 5、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6、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士认为主我是认识的主体,客我是认识的对象;米勒认为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更重要。 7、自我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8、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3岁)——原始阶段,对躯体的认识 社会自我(3—14岁)——自我中心,了解社会期待,调节自己行为 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知觉,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 10、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1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自尊是高级需要。自尊的满足就会有自信。 詹姆士《心理学原理》:自尊=成就/抱负 12、自尊的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04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自考 社会学概论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一、单项选择题 1.(P94)社会化的统一过程不包括( A ) A.个人对社会被动接受 B.个人的文化教化 C.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 D.个人对社会能动调适 2.(P95)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是( B ) A.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P95) (11年真题)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A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4.(P95)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 A ) A.一级社会化 B.二级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5.(P95)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是( D ) A.继续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理想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6.(P95)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 B ) A.一般社会化 B.一级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二级社会化 7.(P95)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 D ) A.再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理想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8.(P95)(09年真题)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9.(P96)对于犯罪分子的教育属于 ( C ) A.继续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正向社会化 10.(P96) (08年真题)文化反哺也称 ( C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P96) (07年真题)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2.(P96)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 A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基本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P96)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 ( B ) A.主动社会化和强制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和发展社会化 14.(P96)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 D ) A.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5.(P96)再社会化的类型包括主动再社会化和( C ) A.正向再社会化 B.重新再社会化 C.强制性再社会化 D.反向再社会化16.(P96)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是( A ) A.反向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7.(P97)库利的理论集中在他的什么概念中?( C ) A.主我 B.客我 C.镜中之我 D.心中之我 18.(P97) (07年真题)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 ) A.乔治·赫伯特·实德 B.伊恩·罗伯特 C.E·弗罗姆 D.E·埃里克森19.(P97)为“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的是( D ) A.环境因素 B.互联网 C.社会实践 D.生物因素 20.(P98)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B ) A.实践 B.语言 C.互联网 D.学校 21.(P98)所谓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 D ) A.家庭环境 B.学校环境 C.社区环境 D.全部社会环境 22.(P99)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A ) A.家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社区 23.(P99)决定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占特殊地位的原因不包括( A ) A.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B.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 C.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D.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24.(P99)最初的社会化途径是( A )

社会与社会结构

第四章社会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结构这一术语是指某一整体中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方式。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在时光的流逝中,社会结构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行为上的一些变化,甚至是某种冲突,在模式化和可预见性方面与遵守规则的行为并无二致。 社会结构还能使我们能够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物。它能使我们避免在行动前对成百上千中琐碎的可选项进行选择的麻烦,从而保持了群体和社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 (一)身份或地位 身份或地位(status)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有两种主要的身份类型。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被称作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如果某人愿意,他的自致地位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改变的。 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被定义为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 绝大部分身份地位可以在责任、权力和声望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 每个人会拥有多重身份,而一个人同时拥有的不同身份地位则常常能够揭示出关于某一社会结构的大量信息。 休斯把用来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那个关键性的身份称为首要地位。 (二)角色 角色(role)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按照林顿的说法,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 在每一次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中,社会都为其提供了一个“剧本”,用以指导分配各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学习就是要领会在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须的行为,即把握好对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既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同时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现象、社会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文章从不同方面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互动效应。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协同进化;互动效应 21世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而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人们主要利用简单的技术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并不明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迫切需要新的科学技术,也从而形成了电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生产之中,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显示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如今,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方面, 由于受到科学精神或生产技术的导引和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民族文化、人民教育等方方面面几乎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另一方

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科学观念、科学政策、科学普及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又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与前进步伐。科学技术与社会呈现出一种协同连动的势态,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总体说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同连动,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是二者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 一、社会构成科学技术 社会构成科学技术,即社会对科学技术能够起到某种构建作用。物质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直接根源于物质生产,人类为了生存,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简单的认识,产生了数字、文字、天文学、光学等,所以说生产决定了科学的发生和发展[2]。现代社会,虽然科学实验从物质生产实践中逐渐分离出来,但是物质生产实践仍然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生产对自然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着科学理论的指导,原来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单向性发展途径已经由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双向性作用替代,生产中遇到的难点促使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发展又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行业,将科学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人类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经济,近三百年的工业经济,目前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在农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21世纪的今天,由于大工业机器的普遍应用,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显示了知识

社会化的含义及如何理解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社会化的含义及如何理解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摘要】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化,使自然人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本文从概念、内容、类型、过程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化的含义,分析了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而说明社会化对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化社会规范社会政治社会角色逆向社会化少儿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互相影响个体与社会文化内化 社会可以定义为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人类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研究人的社会化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而言之,社会化就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个人构成社会,社会生产个人。人类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那么,社会化究竟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和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一生都伴随着社会化,但各个时期的社会化有其不同

的特征。此外,理论界定义人的社会化还有三种角度,分别是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其实,不管角度如何,其实质仍把社会化归结到培养社会人即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上来。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化是社会的强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社会化离不开个人,更离不开社会。 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有生活技能社会化、社会规范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社会化。其中,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这里不做说明,重点研究其他三个方面。首先,社会规范社会化包括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两个方面。法律社会化,就是个体把国家法律这一体现统治阶级和国家意志的、具有强制性的特殊社会规范,变成自己所理解和接受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进而内化为个人心理品质的过程。法律规范社会化是现代契约社会的重要成果,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的正当权益的有力武器。实现法律规范社会化,不仅需要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法律意识。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规范社会化是人类长期历史演进的结果,道德并不具备对每一个体的强制约束性,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默契。而且,由于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信仰等方面的不同,道德规范社会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值得肯定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道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将并不亚于法律。社会规范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构成社会互动,应具备三个要素:(1) 应有两方以上主体。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方,至于每方人数具体是多少则没有明确限制,其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因而不论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都可发生。(2) 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这种形式既包括语言,也包括非语言,如身体感官或其他媒介等。换言之,一方主体应向他方发出一定的“符号”即通过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方式传达给对方。(3) 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义。对于一方主体做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其他主体不仅能清楚认知,而且能对此积极回应。 二、社会互动理论的理论来源 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社会互动理论有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一个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一个是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过程为先决条件的,在每一个社会文化情境中,儿童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交流,产生了与那些情境适宜的心理功能。儿童通过社会互动的双向过程,逐步建立系统的认知表征作为解释框架,并且信奉自己社会文化情境中所提倡的普遍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在维果茨基的理论中,社会互动成为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结构与过程,可追溯到与他人的互动上,学习和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吸取适当的文化实践经验。

社会化 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 社会化对于人的意义(1)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塑造完善的自我。对个人而言,社会化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其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自我是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的内容。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指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性格等,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人的社会化不仅培养了人的共性,也培养了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表现在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这种独特性是符合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 人格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自我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同时,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就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从而影响个人的社会化选择。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或塑造个体怎样的自我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自我的发展贯穿社会化的始终,它的形成和完善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态度形成和转变起着调节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具有自我调控功能。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社会及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精神财富的总和。 由于社会文化的纷繁复杂,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内化的社会文化只能代表特定文化中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内容。 一般来说,社会文化的这些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两大部分。 价值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表现为对个人社会行为所起的定向作用和稳定作用。 社会规范是社会文化的另一项核心内容,教导和学习社会规范是内化社会文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表现为一种标准或规定,它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各种各样的生活规则。 社会规范比价值体系具有更大、更明确的强制性和制约性,但要使其发挥作用,仍需要通过社会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舆论的力量,把它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对于个人来说,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或者说社会文化的内化,属于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由这一过程习得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个体的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个体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扮演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社会文化的内化对于社会的文化继承、传递和延续意义更为深远。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这事实上就是传承和保存了社会的文化。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以及在传递和延续当中必然要出现的变化就是社会发展,所以社会化也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人的社会化过程无论多么复杂,最后都要体现为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 所谓社会角色,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平台上特定角色的表演者,即有着特定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的人。 社会化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些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包括成年和未成年在内的所有个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角色学习过程应当包含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和专门技能的发展,以及与此同时出现的对角色的理解。 社会学和人类学重叠相关性最高社会学和心理学重叠第二社会学诞生就是科学的手段—结果 文化交流碰撞各自融合借鉴排挤文化是东西社会是人相同的覆盖范围 文化变迁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文化特质的传递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既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同时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现象、社会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文章从不同方面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互动效应。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协同进化;互动效应 21世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而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人们主要利用简单的技术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并不明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迫切需要新的科学技术,也从而形成了电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生产之中,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显示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如今,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方面, 由于受到科学精神或生产技术的导引和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民族文化、 人民教育等方方面面几乎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另一方 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科学观念、科学政策、科学普及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又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与前进步伐。科学技术与社会呈现出一种协同连动的势态,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总体说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同连动,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是二者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

结果。 一、社会构成科学技术社会构成科学技术,即社会对科学技术能够起到某 种构建作用。 物质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直接根源于物质生产,人类为了生存,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简单的认识,产生了数字、文字、天文学、光学等,所以说生产决定了科学的发生和发展[2]。现代社会,虽然科学实验从物质生产实践中逐渐分离出来,但是物质生产实践仍然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生产对自然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着科学理论的指导,原来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单向性发展途径已经由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的双向性作用替代,生产中遇到的难点促使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发展又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行业,将科学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人类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经济,近三百年的工业经济,目前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在农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的核心要素是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21 世纪的今天,由于大工业机器的普遍应用,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显示了知识与经济一体化的萌芽[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特别是在高科技生产领域,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且与经济融为一体。现如今,科学创造了整个世界的巨大财富,但是科学技术是工具,它是财富的制造者,并不是分配者,作为人类整体存在的基础,社会拥有对整体财富的支配权;科学技术的产生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凭借观察和思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精心整理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 但 最有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宾我”之间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自我意识的含义是,意识自己时,被意识是自己,意识的也是自己。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同时又把自身作为对象来意识。比如,军训时大学生遵令而行的行为,便不是思考过程的反应,不含有自我意识。在明显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人并不只是把他人的指示同行为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在接受其指示内容以后,自己对这些指示进行思考、判断,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这时的行动主体是在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自我形成。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开 始,继而在学校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水平, 社会成员素质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因而,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 一。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个体是有理想的,社会通过多种途 径指导其成员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达到社会整合之目的。 (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 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社会化内容之一是使其成员按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 三、社会化的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 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这是由于人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 神经网络,是自然界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及经验,而且使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 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

第七章社会互动知识结构与习题解答

1、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 社会互动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或者说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特点有:①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②以信息交流为基础;③不一定是面对面;④与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存在特定的互动模式;⑤不仅会影响互动双方,而且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社会互动的类型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的互动;情感性、工具性与混合性互动;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和顺应。 2、简述网络时代社会互动特点 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符号性;相对的自由和自治性;即时性和便捷性。3、简述社会互动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不同类型、不同情境的互动过程往往差别较大,但也遵循着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最有代表性的是贝尔斯的互动过程理论:互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定向阶段、评价阶段和控制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三阶段并非一定直线发展,互动的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因素,因而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此外,在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内容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符号互动论中芝加哥学派与艾奥瓦学派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芝加哥学派认为个体具有潜在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因而互动处于不断变化中,社会组织也是不固定的;艾奥瓦学派则认为个体的人格与社会组织具有结构化和稳定性,互动会受到这些结构性因素的规制。(其实二者的观点正好相互补充) 在研究方法上,芝加哥学派主张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二者的观点仍然相互补充) 5、试用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什么不同 自然现象是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而形成的,具有客观性,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社会现象则是由人类活动产生,受人们的意志影响,兼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由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即“如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实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的”。这一论述表明,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人们赋予情境某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种意义的影响。一种最初是虚假的但被广泛接受的预言、期望或信念,最终却实现了。这并不是因为它本来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太多的人把它当作是真实,并依此去行动。这正是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 6、 第一问见课本161页,第二位见160页社会角色的引言部分。第三问在168页,即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