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老师课件

1、什么是文献

文献本义:孔子对“文献”释义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什么是文:《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夏时》《坤乾》文字资料为文

·什么是献:《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哪里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献者,贤也。

文与献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来自于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很可能将来的文。(献,更准确来说,更应该是贤者、能人所说的话)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现代文献概念

·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文献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如: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

⑥雕版印刷文献,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历史文献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图书馆藏书量,《理论与方法:历史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如身体史、表演材料)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题。一切文献都是过去的历史知识的记录。

文献学:以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文献学。

·本书定义:以一切文献为对象,主要考察它的载体形式、内容类别、整理利用、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谓之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及其作用:本书论述的历史文献范围,从历史史料学角度以广义历史文献为对象,而重点突出史部文献。

第一章历史文献的载体

·记录、保存、传播文献的物质实体,称为文献的载体。在世界历史上,泥版、纸草、牛皮、龟甲、兽骨、竹木、金石、缣jiān帛类织物直至纸张等等,先后被不同地区的人们用于书写和印刷文字,进行社会交往,从而留下了各种载体的文献。载体不同,文献的制作方式也不同。

·以物质载体分类文献,应包括制作技术。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可区分为八大物质技术类别。八大类目是: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同一种书,抄本越多,歧义也就越多,人们的版本意识也就越强烈。);这五种不同物质载体文献,是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文献原意,口耳相授)⑥雕版印刷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的雕版技术文献,也是传统版本学研究的主体;(什么是板本?P266)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也是以纸为载体的近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

·一、甲骨文献:以甲骨为载体的文献称甲骨文献。甲,指龟甲,包括腹甲、背甲,以腹甲为主;

骨,指兽骨,包括牛骨、鹿骨、羊骨、猪骨、马骨等,而以牛骨为主,特别是水牛的肩胛骨。(相对柔软)

(1)、甲骨文的起源

·甲骨文献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献,它主要是商代后期殷人占卜的记录。

·商人信鬼,巫术、祈禳(瓤)、占卜和祭祀是商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以占卜和祭祀为商代最常见的两种早期宗教行为。商代的占卜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生育等等无所不占。占卜使用后的甲骨,一般要加以慎重地埋藏,近年来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很多都是成坑出土,表明是商人有意识地保存起来的。因此,甲骨文又称“卜辞”

占卜之外,祭祀也是商代宗教生活的重要方面,卜辞记载的商代祭祀名目有几十种之多,一年360天中商王几乎无日不举行祭祀,祭祀的对象包括先王、先公、先妣(比)等祖先神以及日、月、星辰等各种自然神,祭祀的内容有献黍、献酒、献牛羊、献人牲等,祭祀的目的则有祈福、祈年、祈寿、禳灾、报恩、求雨、去病等各个方面。

·除卜辞外,甲骨文献也有非占卜的刻辞。这类刻辞,有的与占卜有关,有的与占卜无关,主要记狩猎、战争或宫廷大事的则称记事刻辞。

·甲骨文献记事简略,所用文字不多,最少的只有一个字,一般是一二十字,五十字以上的即少见,百字以上目前只发现一条,虽然这样,甲骨文献的内容还是十分丰富的。

(2)、甲骨文的制作与内容

占卜的程序:①整治。先刮削龟甲兽骨,去肉留甲骨并使之清洁光滑。(神圣)②钻凿。在整治干净的甲骨的背面钻圆形的窝或凿梭形的槽,窝槽的深浅以不穿透甲骨为度。以上两项是占前准备,一般由专人(巫)负责。(背面钻凿及灼zhuó兆,正面出现裂痕)③命辞。告鬼神以所卜之事。④灼zhuó兆。将硬木枝烧成炭,用炭火沿窝槽边沿烫灼,使甲骨正面的相应部位呈现“卜”字形的裂纹,这就是卜兆。⑤刻辞。将占卜时间、卜人名字、所问事情、占卜结果刻在相应的兆纹附近,有时还补刻应验结果。由于这些刻辞都是记录占卜的,所以叫做卜辞。卜辞刻在甲骨上,其文字则叫甲骨文。

甲骨文献主要是卜辞.卜辞记事有一定的体例。一篇完整的卜辞包括四部分:①序辞(或称前辞)。记占卜日期和卜者名字。②命辞(或称问辞、贞辞)。记卜者要问之事。③占辞。记卜者根据卜兆所作的吉凶祝福的判断。④验辞。记是否应验和应验的情况。不过在现存的卜辞中,这四部分皆备的全篇较为少见,一般往往只有序辞、命辞,而无占辞、验辞。

甲骨文汉字结构

·19世纪末被发现的。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已经是一种十分发达和成熟的文字。字数相当多,单字已达5 000以上。字形结构也相当复杂,后人所总结构成汉字的六种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亦称“六书”),在甲骨文中皆可找到实例。语法也很完备,词类上已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区分,其句式结构也与后代汉语语法大体一致。

·数学方面已采取十进位计算法,卜辞中所见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厅:

·文字厅陈列了殷墟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近100片,约一半是完整的大版甲骨,无论是质量还是甲骨上的字数,均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为珍贵的藏品。另外,还展示了“91花园庄东地H3甲骨堆积模型”,并介绍了甲骨的整治、占卜和释读的相关知识。

殷墟出土刻辞甲骨约15万片,发现4500多个单字,已认识的近2000字,常用而无争议者已达1000多字。其余多为地名、人名或族名等,考释难度较大。虽然如此,甲骨文的内容还是基本可以明了的,其内容涉及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气象等各方面。对于那些尚未考释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字可能还会逐渐被释读。

象形甲骨文的象形已经摆脱了简单摹画的低级阶段,它的象形字已经简化并趋于定型,而且能够通过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达到表现它们的目的。

指事通过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以上几个指事字就是在代表人形的象形字基础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天、腋、臀、夫这几个新字的字义。

会意联合几个意义相关的字共同表达一个意思而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假借通过同音字寄托新字义的造字方法。

形声用一个表义、另一表音的两个现成的符号组合而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转注由一个已造的字,通过加注不同的声符,派生出另一个字义相同、字形相近的字的造字方法。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名称,产生很多同义词。转注即是为了记录这些同义词而产生的一种造字方法。

(3)、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献被发现前,人们对商代历史的认识一直是模糊的。孔子对此就曾发过“文献不足”的感叹(《论语·八佾》)。在先秦典籍中,《尚书》里的“商书”,除《盘庚》外,其余多不足信。他如《诗经》、《左传》、《三礼》、《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楚辞》以及诸于中关于商的史料,尽是只言片语,《竹书纪年》、《世本》也仅仅是王朝世系简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是唯一的一篇关于商代历史的比较完整的记载,全文除记有商朝五百多年史实外,还包括成汤建国前的商族史,其略可知,而且,《殷本纪》所载是否可信还有待证实,只是在甲骨文献发现之后,商代的历史才有了可靠的物证。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山系洪洞县、陕西长安丰镐遗址、北京昌平、陕西岐山、扶风周原遗址发现周人占卜的甲骨。对西周历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金石文献

·以金石为载体的文献称金石文献,也就是铸刻在金石上的铭文。金指青铜器,石指石料,包括石片、玉片、石鼓、石碑、摩崖等。金石的共同特点是坚固耐久,用作记事的物质材料,能保持永远。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石料的铭文上又称石文,石文有毛笔写的,而更多的则是镌刻而成,因又统称石刻。

(1)、金文源流与研究

铭文的产生与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以及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进步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铭文的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朝。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较大发展,甲骨卜辞的书契也迅速发展,铜器铭文的铸造也开始兴盛起来。但每件器物的字数一般只有一个字,二三字。多者四五个字,到商末时,也没有超过五十个字。这个时期的铭文一般都铸在器物不明显部位,所铸刻文字有表示族名、祭器、宴飨、狩猎、战争、职官名等内容。

西周青铜器

·西周是我国青铜器制造的繁荣时期,也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突出特点是铭文篇幅一般较长,内容也丰富,辑录当时封赏、战争、祭祀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不少记录可与古籍相印证,史料价值极高。

·实物藏台湾的“毛公鼎”,铭文499字,比《尚书》中144字的《汤誓》几乎多三倍。西周青铜器上最长的铭文。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铭文出现了随意性,大都为联谊婚姻、夸耀祖先等内容。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简册帛书通行,文字日见繁复,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变化,青铜器铭文逐渐走向衰落。春秋以后铭文渐趋减少,战国时往往是“物勒工名”,罕见长篇铭文。

金文进步之处

·金文不同于甲骨文,一是金文记事已无贞卜的色彩而是单纯的人事的记录,以反映当时的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二是金文记载比较详细具体。铭文中数十字以上到百来字的屡见不鲜,数百字的也有。这样的叙事规模保证了反映连续性行动的可能。最长的毛公鼎铭文达497字。(499个字)

·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作为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在中国史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记事中多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事件),初步具备了历史记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zhòu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载在记事方面的要求。)第二,为后世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第三,甲骨文中所记对祖先的祭祀和金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反映出进入文明时代后人们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萌芽。

(2)、石刻源流与研究

石刻:A、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峙zhì原出土的十个石鼓,称“石鼓文”。上刻文字,是现存实物中最早发现的石刻。石刻形状大小不一,高45厘米至90厘米,横切面周长平均210厘米。刻辞是类似《诗经》的四言诗,每鼓可能载一首诗约70字,10个石鼓计700字左右,由于年代久远,石皮脱落,最初发现时存465字,今存256字。唐宋人以为是周宣王时遗物,文字内容与狩猎有关,石鼓呈圆柱形,似碣,故称《周宣王猎碣》。今人根据石鼓文的文体、字体、出土地点,参照古籍记载,认定为东周秦刻石,郭沫若、马衡等以为系春秋初年遗物,唐兰等认为属战国时期的遗物。

B、秦始皇刻石

·是古非今所引之焚书坑儒

·颂今:秦始皇统一全国,为炫耀功德,先后在山东峄yì山、泰山、之罘fú(三次)、琅邪及河北碣石、浙江会稽等地刻石凡八次,《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录石刻文六篇。

·实物今仅存泰山、琅邪两处。

C、石经

·把一种著作全部刻在石头上,供人阅读的书是历代石经。这是中国真正大型的石刻书。由于石经之刻,引发而有雕板印刷术之发明,影响至深至远。

·最早的石经,始刻于王莽。后经历代增补,计十三经。古代明经取士,而经文传写多误,故刻石立于太学以为定本。(版本学)

石刻史料文献

墓志碑刻,是古代时刻文献的主体。石刻史料文献始于南朝梁元帝,撰《碑英》120卷,惜其书不传。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赵明诚《金石录》。

D、有字玉器

有字玉器代表:唐宋玉册(唐玄宗与宋真宗泰山封禅玉册,字数较多,史料价值高)

3、简牍文献

·以竹木简牍为载体的文献称简牍文献。以时代分,有秦简、汉简等等。以出土地方言,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等。

(1)、简牍释名

析言之,简,指竹简;牍,指木牍。(从形状来看,简为细条形,牍为板状,较宽)统言之,指成为简。《说文》:“简,牒也。从竹,间声。”又释:“牍,书版也。从片,卖声。”简又称“册”借作“策”。杜预《春秋序》言:“单执一札谓之简,连编诸简为策(册)。故言策者,简也。”

(2)、简牍的发现过程

战国以下简牍,自汉以来,间有发现,分两大系统来谈。其一,见于史籍中记载的发现,凡八次。分别是《汉书?艺文志》、《论衡?正说篇》、《晋书?束皙传》、《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平广记》卷三六八、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录》卷二十七、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汉简辨”、宋人赵彦卫《云麓漫抄》。以上所出简牍,实物均已无存,仅能知其大概而已。二,近现代的考古发现。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在我国西北和中原广大地区先后发现简牍三十七起,分属战国、秦、汉,以至于晋。

①战国简牍主要为楚简,有四个地区发现:长沙楚简、信阳楚简、江陵楚简、随县楚简(曾

侯乙墓)。②秦代简牍秦代简牍,长期以来无所发现。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155枚,史料价值较高。

4、缣帛文献

·以丝织品为载体的文献称缣帛文献,简称帛书、缯书、缣书,在古代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又叫缯。现存帛书,最早为战国时期遗物。有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一件帛书及1949、1973年在同一楚墓发现的两幅帛画。

5、抄本文献

抄本文献按字面理解是指抄写的文献,简称抄本,又称写本,习惯上唐以前称写本,唐以后称抄本。抄本文献由广狭二义:广义是就版本分类而言,指除印本以外的一切文献;狭义是就文献载体而言,专指以纸为载体的抄写文献。古籍记载西汉已将纸用于书写,但至今所得实物最早是东汉时期的。唐以前古抄本,自本世纪以来,陆续有所发现,多为公文、私人信件、账簿等原始材料,典籍少见,较为重要的有:1942年在新疆鄯善出土的晋写本《三国志?吴志》残卷、六十年代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晋写本《三国志》残卷,以及隋薛道衡《典言》、唐卜天寿抄《论语郑注》。

现存唐以前抄本文献的大宗是敦煌文书和吐鲁番文书。

[敦煌文书]又称敦煌遗书,是1900年住在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第十七号窟藏经洞内发现的,有三万余卷写本和课本,艺术品一千余件。这批遗书是北宋西夏进占敦煌时,由和尚藏入洞中。·敦煌遗书从时间上说,起于北魏直到宋初,约公元5—10世纪。

·从内容上说,除大量佛经(九成)外,还有经、史、子、集四部的多种抄本写卷,以及宗教俗文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从文字种类上说,汉文典籍为主,兼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的抄本。对研究我国北魏至唐宋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敦煌遗书中关于历史学和古地志资料,虽然数量不多,但涉及的内容广泛。有些可补史籍记载的不足,有些可订正史籍的讹误。特别是一些有关西北边地的历史地理资料,尤为珍贵。

敦煌文书中还保存了不少的社会经济史料,诸如户籍、手实、计帐、书信、日记、告身、牒文、诉状,以及在中原地区从未发现的唐代租佃契约文书等,是研究中古土地制度、经济关系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科技史方面,还保存了不少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等内容的写本。古典文学资料有诗、曲子词、变文和俗曲。(何为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多数学者认为,变文之得名,来自配合变相图故事的解说)

四、敦煌学

以敦煌文字为核心的综合研究,已形成国际性的专门学科,即敦煌学。近一百年来我国敦煌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从公元1909—1924年,是我国刊布和研究敦煌文献的第一阶段,主要成果有罗振玉的《敦煌石室遗书》、《鸣沙山石室秘录》和李翊灼、王仁俊、蒋斧、王国维、罗福苌等人的一些著作。②从公元1925—1948年为第二阶段,以刘复的《敦煌掇琐》和陈垣的《敦煌劫余录》为标志。此外,还有许国霖、王重民、罗振玉、李盛铎、向达、陈寅恪等人的研究著作。

③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六十年为第三阶段。主要成果为王重民等人编撰的《敦煌古籍叙录》、《敦煌曲子词集》、《敦煌变文集》,任二北校注的《敦煌曲校录》,商务印书馆编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及当代学者的一批著作、论文等。

1983年,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为标志,敦煌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

吐鲁番文书

自十九世纪未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先后由外国探险队、考察家及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和墓葬中陆续发现的各种文字的占文书,总数在三万件左右。这些文书除大量汉文外,

兼有古藏文、回鹘文、古突厥文、粟特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和梵文等各种语言文字。

吐鲁番文书,除少量是直接随葬的衣物疏、告身、契约等外,大部是二次利用,被当作废纸的古文书用来制成死者的服饰,如鞋靴、冠带、枕衾等,或是一些俑的构件,所以多残缺。也正由于此,吐鲁番文书中经卷极少,绝大部分为世俗文书,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对吐鲁番文书的研究很快形成了吐鲁番学。

6、雕版印刷文献

7、活字印刷文献

8、现代技术载体文献

以现代技术为载体,指的是以现代技术装备为载体。现代技术记录、存储文献的装备,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视听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存储技术,其文献的形式则为音像文献、缩微文献和机读文献。

缩微文献

缩微文献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用缩微照相技术制成的文献复制品。按其外形可分为卷片型和平片型(条片、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按对它的穿透力可分为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前者需用透射式阅读机阅读,后者指缩微印刷品,用不透明感光纸印制而成,用反射式阅读机阅读。缩微文献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和信息储存量大。在存贮相同资料的情况下,普通缩微平片比纸质文献节省空间98%;一张105×148毫米的缩微平片可缩小1/24、1/42,可分别存入98、325和420页资料。每卷长30.5米的16毫米、35毫米宽的胶卷可存贮几千页甚至上万页资料。超缩微平片(Ultrafiche)一般每张可存1000~3200页。全息照相存贮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密度的存贮载体问世。此外,缩微文献具有成本低、保存期长、不易散失弄乱,易于检索复制、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文献的优点。因此,缩微文献已经在图书馆、档案馆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报纸、研究报告、卡片目录、学位论文、电话本、地图都有缩微件。

一、目录与目录学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指篇目,即一部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指叙录,是用以记述某一部书基本情况的简要文字,涉及书籍内容、作者生平、得失评价、版本流传与校勘整理经过等。

·目录学是关于书籍分类、著录和解说以及目录的形成与发展的专门学问。·目录工作以书籍为对象,记载书籍的外部特征和内容。·外部特征:包括书名、作者名、篇卷、版本等,也就是目录学上所说的著录事项,是目录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内容特征:反映书籍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学术源流的解题、序言、说明、按语等。

二、目录源流

1、秦时书目的分类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把先秦诸子百家按其学说性质之差异,概括区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

3、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P214

从西汉刘向(前77-前6)、刘歆(约前53-23)父子开始正式编目。刘氏父子开创了编纂综合目录的先例。

背景:西汉藏书量的增多;秦焚书100多年后,一些散失于民间的藏书相继重见天日。尤其是汉惠帝四年(前191)废“挟书律”后,“挟书律"是在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除了允许官府有关部门可以藏书外,民间和个人一律不得藏书.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直到惠帝才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艺术得以正常发展. 大批经、史书籍陆续收归朝廷之手。

刘向《别录》

《别录》二十卷,是刘向等人为每部图书撰写的叙录总集,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著作内容。(20年时间完成)

为了恢复图书的本来面貌,刘向首先从校雠入手。其工作程序是:

1、广罗异本,校勘定本。搜罗各种本子互相比较补充,删除重复,条例篇章目次。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2、条别篇章,确定书名与篇名。古书多无书名、篇目,或有书名而歧异不一者。刘

向等斟酌其间,重新命名。3、校勘脱文脱简,写成定本。杀青,把校整好的定本清楚地抄写在整治好的竹简上。4、提要钩玄,撰写叙录。“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可见当时已把条一书之篇目,撮一书之旨意的文字记载称为“书录”、“叙录”,每篇叙录实际上就是一本书的简要介绍5、“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别录》实际上是由刘歆清理刘向的叙录时,仿照《诗》、《书》之序的体例,汇辑而成的,是我国第一部书目提要。。《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前三项工作属于校雠学的范围。

刘歆《七略》P73七分法目录的分部

刘歆摘取《别录》编成《七略》这部中国第一部目录书。以《别录》为基础,刘歆又在很短的时间内编成《七略》,和《别录》同行于世。《七略》七卷,是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它把所有图书分成七大类,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总括其他六略的学术简史,用以容纳《七略》的总序和大、小类序,实际上只有六大类,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经典、哲学、文学、兵书、占卜和医学。

4、班固《汉书·艺文志》P221

5、四部分类法的出现P227

(西晋)荀勖xù编制《中经新簿》将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子书,丙部记史书,丁部记集书,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的体例。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改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

《隋书·经籍志》P232

采用四书分类而不再标甲、乙、丙、丁四部之名,把天下群书分为四部(经、史、子、集)四十种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纬、小学(10)

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13)子:儒、道、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14)

集:楚辞、别集、总集(3)

6、两宋目录学的发展P255

郑樵《通志》P279

7、集古代目录学之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P345

四库全书的不足之处: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篡改。

8、章学诚的目录学体系P353

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251

第二节、历史文献的类别

经、史、子、集四分法最终成为官、私目录的主流形式,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经部典籍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的经学。儒家经学的基本典籍就是十三经。

经学: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直接对经典的文字的意义、意义等等加以解释说明,但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也久远了,因此后代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除了注疏之外,其他如「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名虽不同,但作法大多类似,都是对於经书的一字一句详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

经学的命名:“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经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系统,它所运载的是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就中国文化、学术而言,“经”是源政治利用,史学、子学、文学都是出自源的河流,“史”是实的历史,“子”是虚的哲学,“文”是活的生动具体,而“经”则是浑然的包容这一切的博大精神。

经学的内容:南宋朱熹删繁就简,编成了“四书五经”。

“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四书”是《论语》、《孟子》,再加《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在四库全书的分类中,“四书五经”都归到了经部,这也就变成了“经典的核心”。

2、尚书:王者之范《书》主言事,是为政者必须效法的;

《尚书》的基本内容:就《尚书》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上古“中央政府”政治文件的汇编。全书分四部分,共58篇。《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这些文件,大约分为六类,即:典(档案,追述圣王的言事,如尧舜禹)、谟(谋也,约如会议纪录)、训(教诲)、诰(告谕)、誓(誓辞)、命(命令)。

《尚书》的文化意义:

一、《尚书》确立了圣王系统与王道政治典范。宣扬夏商周三王和孔子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统”。二、《尚书》确立了以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周公:明德慎罚

三、《尚书》展示了圣王的忧患意识。周公:酒诰吸取商灭亡的教训

《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后世儒生固执于法先王的原因)

《诗经》是一部周代诗歌的总集,一共305篇。全书分《风》、《雅》、《颂》三部分。《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

《鲁》、《商》三颂,有诗40篇。

“三礼”与《春秋》

“三礼”与《春秋》是关于行为规则与行为评断的。故《庄子·天下篇》说:“《礼》对各种礼仪进行细分以道行,《春秋》评价是否合乎礼仪以道名分。”“三礼”指《周官》、《仪礼》、《礼记》,这是关于周代礼制的三部书。《春秋》是编年史大纲性质,解释它的就有三部书,即《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被称作“春秋三传”。

①周礼周官

②仪礼

《仪礼》与《周礼》不同,它不是讲行政制度,而是讲生活礼仪。《释名》说:“仪,宜也,得其事宜也。”这是说“仪”是指具体行事中非常得当的行为表现。内容涉及七个方面:一、关于成年礼冠礼;二、关于婚礼;三、关于交往之礼;四、关于宴饮之礼饮礼;五、关于射礼;六、关于丧礼;

七、关于祭祀之礼祭礼。

③礼记

礼记是儒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中的文章是孔子的学生以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被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弟子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被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后来失落,小戴礼记就是今天的礼记。

由于礼记全面系统地宣传儒家的礼治主义,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影响远远超过《周礼》、《仪礼》。现代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礼记》是一本必读的书。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微言:《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如“雨”、“成陨”。最多的四十五个字,但有许多人名。所以只记标题。王安石称之为“断烂朝报”,近代有人认为是记帐式的历史。记250多年(前722——前468)的历史才用18000多字,平均每年才70多字。

大义:礼定褒贬

礼在周代既作为制度与生活规则存在,也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对社会上发生的种种行为进行评断。《春秋》其实就是以礼来评断历史的学说。

春秋大义:

一、复礼。二、正名。“崩”“薨”。(“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崩”称帝王去世。打仗的字眼即有“伐”、“侵”;杀人上级杀下级为“杀”。下级杀上级为“弑”。打了败仗,大败为“溃”,小败曰“败”);三、尊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不承认僭位称王,如楚王仍称楚子

春秋笔法缺点:孔子为尊者、亲者讳,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儒家学说的“温和”性决定了孔子在史书编篡上根本不可能大胆地挥起公正无私的笔,与统治阶级作正面的抗战,以暴露其丑恶之行,而只能是采取曲笔手法,以收“明哲保身”之效。

对于《春秋》作出详细解释的是《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公羊传》主于微言阐述大义,纬书,《谷梁传》主于大义阐述大义,纬书,《左传》主于历史。

二、史部目录的内容

经史子集四分法之史部的确立就是史部目录的产生,它是史籍发展的产物。史部目录的职能,就是通过概括史籍源流和学术分类来揭示、宣传、推荐史籍,指导人们研究史学或阅读史籍,是史学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狭义历史文献学对文献的分类:1、编年体与纲目体文献2、纪传体文献3、纪事本末体文献4、典制体文献5、史论论史事、史考考史实、史评评史书文献6、别史、杂史文献

7、地理、方志文献8、传记、笔记、学案体文献

1、编年体与纲目体

编年体: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记叙历史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

(1)《左传》

2)起居注和实录

中国古代的国史纂修以帝王为中心,汉以后有专职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称“起居注”,以起居注一类史料为根据纂修的资料长编称为“实录”。这两种文献,从编纂体例看,属于编年体;从性质看,属于资料汇编,是国史修撰之前的资料准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起居注——实录——国史

[起居注]:史家的监督与君王的自省意识

圣训:清帝王告戒臣下的诏令、言辞称之为圣训。新皇帝嗣位后,令儒臣将先帝的诏令、言辞汇集成册。并每日晨读先皇“圣训”一节,以为施政的座右铭。

起居注是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凡皇帝每日各项政事活动,均有日讲起居注官将其言行按规定体例记录下来,按年月日顺序装订成册,一般每月两册,每年二十四册,分满、汉文两种。

[实录]

实录是当代人所撰的当代史资料编年,修撰者都是专职史官,既有严格的专业素质,又能接触最原始的重要档案,因之,所引资料十分繁富,也较可靠。而且所记内容十分广泛,除皇帝政治活动外,凡有关军国大事之政治对策、经济措施、各地社会动态等等,都有极详细的记录。这是实录值得珍视的地方。但实录为官修,受当权者的干扰很多,多有曲笔回护,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实录的修撰始于齐、梁时期,但都已失传。完整一代之实录保存至今的,只有《明实录》和《清实录》。

明实录

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

十五朝实录包括:

(1)《太祖高皇帝实录》,二百五十七卷,建文元年(1399)礼部侍郎董伦等修。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命李景隆、解缙等重修。永乐九年(1411)又改令姚广孝、夏原吉、胡广等再修,十六年修成。《洪武实录》记元至正十一年(1335)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的史事。朱棣三次重修太祖实录,删去了明太祖的过失以及建文朝遗臣对成祖的指斥,又歌颂朱棣“靖难”之功,以图自解于天下后世。但反复删改,使太祖实录所记四十八年史事只余二百五十七卷,显得过简。(2)《太宗文皇帝实录》,一百三十卷,杨士奇等纂修。(3)《仁宗昭皇帝实录》,十卷,蹇义等纂修。(4)《宣宗章皇帝实录》,一百一十五卷,杨士奇等纂修。

(5)《英宗睿皇帝实录》,三百六十一卷,杨士奇等纂修。包括正统、景泰两朝以及英宗复位后天顺年间史事。其中卷一百八十三至卷二百七十三共九十一卷为《景泰实录》,原名《废帝郕戾王附录》。

(6)《宪宗纯皇帝实录》,二百九十三卷,阁臣刘吉等纂修。(7)《孝宗敬皇帝实录》,二百二十四卷,大学士刘健、谢迁等首修,后由吏部侍郎焦芳等续修。由于焦芳与刘瑾相结,实录中凡所褒贬,多挟恩怨。(8)《武宗毅皇帝实录》,一百九十七卷,大学士费宏等纂修。

9 )睿宗实录(10)《世宗肃皇帝实录》,五百六十六卷,徐阶、张居正等纂修。

(11)《穆宗庄皇帝实录》,七十卷,张居正等纂修,(12)《神宗显皇帝实录》,五百九十四卷,大学士温体仁等纂修。起于隆庆六年五月,终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修成。(13)《光宗贞皇帝实录》,八卷,大学士叶向高等纂修。记泰昌元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事。天启三年(1623)修成。(14)《熹宗悊皇帝实录》,八十四卷,温体仁等纂修。记天启元年正月到七年十二月事。(15)缺思宗一朝实录,后人据明代编年史《国榷》补辑而成。

清实录

《清实录》内容主要是选录各时期上谕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丧、祭祀,巡幸等活动亦多载入,已编成的十二朝实录,篇幅不等,若十种之间相差颇为悬殊。各朝实录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相同,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的内容皆风罗包纳,篇幅较《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字数多一倍半,可称钜帙。

一、曲笔的表现

1、隐讳后金与明之关系。

2、删饰满族一些落后的文化习俗。

3、掩盖满洲上层的种种丑闻。

4、贬抑政敌,删改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斗争。

5、掩饰满族入关前对汉人实施的残暴行为。

6、美化、夸饰皇帝的言行与功绩。

二、曲笔之原因

1、皇帝的干预与控制。

2、美化先祖,垂范后世。

3、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

4、部分纂修人员屈从权贵。

5、文网密织的文化专制主义。

三曲笔之手法:其一,润饰。其二,删减。其三,增补。

东华录

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有“蒋录”﹑“王录”两种。乾隆三十年(1765)﹐重开国史馆﹐蒋良骥(字千之﹐广西全州人﹐乾隆辛未进士)任纂修﹐就《清实录》及其他官书文献摘录清初五帝史料﹐成书三十二卷。全书内容按年月日顺序排次﹐起太祖天命元年(1616)﹐迄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以国史馆在东华门内﹐故题为《东华录》﹐通称《蒋氏东华录》。蒋录失於简略﹐但保存了传本所不载的一些重要史料﹐对研究清初历史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光绪年间﹐王先谦(字益吾﹐湖南长沙人﹐同治乙丑进士)据改修本实录﹐仿蒋氏抄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史料﹐辑为《东华录续编》﹐凡二百三十卷。对“蒋录”则重新加以详编和补充﹐增为一百九十五卷﹐於光绪十年(1884)成书﹐称《九朝东华录》。後潘颐福辑咸丰朝《东华录》﹐王氏亦加以增补﹐凡一百卷。加自辑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合称《十一朝东华录》﹐俗称《王氏东华录》。全书於有清一代二百馀年间大事﹐年经月纬﹐约略可见﹐为研究清史的重要史籍。在《清实录》未

刊行前﹐该书颇为学者所推重。蒋录和王录﹐都有刊刻本。1980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校点本的蒋氏《东华录》。

因《东华录》(《光绪朝东华录》除外)编纂基本上是依据清国史馆原始材料,故文献及研究价值较高。与《清实录》相比,体例上虽相似,但材料的取舍颇有不同,其中有些原始资料保留的较多,可补《清实录》之缺,与《清实录》可互为补充。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材料。其史料广采诸帝本纪、实录、谕旨、圣训、方略、会典、御制诗文、国史大臣列传等,对研究清代的的历史裨益良多。

诏令奏议

诏令是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布的命令、文告之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奏议是古代臣僚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札子、封事、弹章、对策等。诏令奏议,文辞华美,古代多收入文集。

《四库全书》史部设立“诏令奏议”一类,收录历代诏令奏议的专书。政治文件,有较高史料价值。制书制辞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

制书分类:

(1)、诏书: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清代凡国家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和隆重庆典,都要用诏书宣告全国。如皇帝“登极”颁即位诏,以宣布自己的施政纲领;皇帝“崩世”颁遗诏,总结自己一生统治经验,以遗言告戒臣工;皇帝有重大过失,向天下公开自责,颁罪己诏;国家的重大兴革,如光绪朝维新变法颁维新诏、立宪诏等。此外“册立皇后”,“加上尊号、徽号”均须颁诏,宣告全国。

清朝诏书的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接叙诏告事由,最后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明下诏的年月日,并加盖“皇帝之宝”。

诏书的撰拟、颁发事宜均由内阁机构办理。即先由内阁汉票签处起草,经大学士阅定,最后进呈给皇帝审批。皇帝在草拟的诏书上或批或改完毕,交中书科分别用墨笔缮写满、汉文字于黄纸之上,加盖?“皇帝之宝”。颁诏是国家大事,所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

(2)、诰命: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据史书记载,从宋代开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封赠其祖父妻室,都用诰命。元代封赠文书有宣命和敕牒之分,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

3、敕chì书:敕,即敕命、敕谕。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

清代的敕书分为敕命和敕谕两种。敕命用于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

敕谕用途有三:

一是敕任官员。敕任官员又分:“坐名敕”和“传敕”两种。“坐名敕”为授外任之总督、巡抚、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以及临时派遣的军事将领等官的任命书。敕书中须写明被任官员的官职、姓名,故称“坐名敕”。“传敕”也称流传敕书。为授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司及副将、参、游等官的任命书。敕书内只列官衔,不写被任官员之名。

二是敕谕臣民。这种敕谕包括皇帝针对某地区发生的事件而向这一地区臣民发布的命令。如为戳乱平寇等事。

三是敕封或谕告外藩。清朝藩属国如朝鲜、琉球、越南、苏禄、南掌等国遇有国王嗣位时,清政府例须遣使敕封。外藩遣使入贡时,清政府则颁敕谕嘉奖及颁赏礼物。

敕谕程式:文首用“皇帝敕谕某某”开始,接敕谕事由。文体用骈体文。最后以“钦哉。特谕,?结束,书明颁发敕书年月日,并加盖皇帝“敕命之宝”。满汉文字合璧。

4、圣谕:秘密立储是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建立的一种皇位承袭制度。皇帝将钦定皇太子的名字用朱砂红笔写在纸上,藏于匣中,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其去世后由重臣等将此匣

打开,纸上书写的皇太子便是新的皇帝,即位登基。

3) 通鉴类

二十四史: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刘宋)范晔《后汉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唐)房玄龄《晋书》;(南梁)沈约《宋书》

(南梁)萧子显《南齐书》;(唐)姚思廉《梁书》(唐)姚思廉《陈书》

(北齐)魏收《魏书》;(唐)李百药《北齐书》;(唐)令狐德棻《周书》

(唐)魏征《隋书》;(唐)李延寿《南史》;(唐)李延寿《北史》

(后晋)刘昫xù《旧唐书》;(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元)脱脱《宋史》;(元)脱脱《辽史》;

(元)脱脱《金史》;(明)宋濂《元史》;(清)张廷玉《明史》

另加近人柯劭忞mǐn 《新元史》和赵尔巽的《清史稿》为二十六史

3、纪事本末体文献:

记载历史事情的始末。这是以记述历史事件的发展经过为核心来编排的一种史体,由南宋袁枢首创,与纪传、编年二体并列,也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三大体之一。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南宋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

「因司馬光《資治通鑑》,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三家分晋);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

4、典制体文献

典制体史籍,即政书,它以事类为中心,按时间先后编次,记载历代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典章制度的史体典籍。

从《史记》之书,《汉书》之志,后纪传体多所因袭。

典制体的发展:

综合类:

一类是会通古今的典章制度通史,即人们常说的“三通”、“十通”。附图

二是记述某一朝代制度的断代典章制度史,即历代会要、会典。如《唐会要》、《大清会典》

“三通”、“十通”

“三通”:自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以后,有些史学家从不同角度着眼,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这个思想,考察与研究历史的各种变化,编成分门别类、综观全局的史书。中唐以后,在典章制度史方面开始出现了这种旨在“通变”、“致用”的通史: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价值最高,清代接连修续三通,又为本朝修清三通,清末民初刘锦藻修《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称“十通”。

政书有“十通”,即《通典》、《续通典》、《清朝通典》、《通志》、《续通志》、《清朝通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5、史论、史评、史考文献

史论:评论史事。

修史中寓含史论:如孔子所创的所谓“春秋笔法”。寓论断于叙事。

随文而设史论:如《左传》“君子曰”开其例,《史记》“太史公曰”。

以史为鉴、论古讽今的史论:多见臣子对君王的进谏奏疏。

援史立说的史论:子书比较多。

专题史论:如《过秦论》《王命论》、《六代论》

专著史论:如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考:对史料的鉴别和考证之作。

史家著史时,对史料的鉴别与考证之作。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

注史形式的史考,即专门对史著作的注释。如东汉高诱的《战国策注》,三国时韦昭的《国语解》等。

史考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最早出现史考专著,如三国蜀人谯周的《古史考》,是我国第一部通代的史考专著。其他还有,如东晋孙盛的《三国异同评》。宋代史考专著成果很多,如吴缜的《新唐书纠谬误》、《五代史纂误》,王应麟的《汉制考》、《汉书艺文志考证》、《通鉴地理考》等。

3、子部典籍文献

(1)、子书分类概说与数量诸子书今谓之哲学类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为十四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历法、术数、艺术、谱录《四库全书》列于子部杂家之前﹐下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三门。、杂家、类书、小说、释家、道家。

(2)、子书要籍汇编子书汇编,只限于精选哲学论著的历代诸子。有多种坊刻本,最精善的诸子丛书,当推1935年世界书局编印的《诸子集成》,收录周秦汉魏诸子26种。影印老的本子的集成,各集之间的字体大小,编辑体例很不统一。

4、集部典籍文献

《楚辞》最好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十七卷。《隋书经籍志》集部分三类:,楚辞、别集一个人的各种作品加以汇编,是个人作品集、总集多人的文章汇集成编;《四库全书总目》又增诗文评、词曲二类作品,共分五类。

(1)、楚辞实质是一部战国后期一屈原作品为主的楚国文学总集,包括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以屈原作品最著名。

第三章其他形式的历史文献P63

一、类书和丛书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工具书: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1 类书编纂的繁盛P262

2 类书编纂的高峰P300

《永乐大典》

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明成祖时《永乐大典》的纂修,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永乐帝当时未能毅然付之刊印,仅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成副本,而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副本《永乐大典》清代收藏不善,续有遗失;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至今残存的嘉靖副本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仍被学术界视为珍宝。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400余册,其中223册存藏国内,国家图书馆馆藏221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

《洪武正韵》。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

3 《古今图书集成》

4 中国古代类书的价值与功用P64

丛书:是指收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编纂目的和编排体例,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

综合性丛书:专科性丛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丛书刊刻的兴盛P335

单行文献是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体的单行作品;从一种或多种著作中选出一篇或多篇作品单独印行的书。

二、方志与家谱三、少数民族文献

四、档案文献

档案是政府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某些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作为历史记录,按一定规律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现代档案还包括技术图纸、有历史内容和价值的影片、录音、录像等。档案在古代又称为文书、文案、案牍、簿书等等。档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因而也是最珍贵的历史文献。

我国的历史档案十分丰富。殷代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文书档案。到了秦汉时期,文书档案已有了相当的数量,并设置了专门史官执掌。魏晋以后,历代都对档案的收藏管理十分重视。清代正式使用“档案”这一科学名词,今天所能看到的,主要是明清以来的档案,明以前的文书档案,除甲骨、简牍、敦煌、吐鲁番文字中偶有保留外,余皆荡然无存。明清以来的档案,数量惊人。据全国3000个档案馆统计,历史档案总数近三千万卷。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民国档案集中收藏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自1912年孙中山建立民国,至1949年国民党退出大陆止,完整地保存了整个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各个政权中央一级机关及其直属系统的历史档案,全面反映了中华民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情况,是研究民国史和各种近代专史的第一手资料。

馆藏档案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1)、南京临时政府、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档案: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不长,形成的文书档案数量馆藏仅100多卷,但内容极为珍贵,其中有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文件。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1923年,在广州成立了大本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廖仲恺等于7月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随后进行了北伐战争。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史称武汉国民政府。从护法军政府直至武汉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南方政权所形成的档案数量颇大,其中有不少孙中山亲笔批示和签发的文件以及书信和手稿,有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反映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文件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北洋政府档案:

1912年3月,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在北京建立了民国中央政府。自1912年3月至1928年6月,北洋军阀统治长达16年,史称民国北京政府。馆藏其档共有55个全宗,13万卷。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

(3)、南京国民政府档案:

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长达22年,其间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档案,其中央政府档案,除部分在全国解放前夕移往台湾外,大部分留存在大陆,我馆所藏南京国民政府档案共有600余个全宗,140万余卷。全面地反映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诸方面状况,是馆藏档案的主体。

(4)、汪伪政权及其它汉奸政权档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北,嗣后其在中国占领区先后扶植与建立了若干伪政权。这些日伪政权在统治期间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档案,所藏日伪政权档案以汪精卫伪政府档案为主,共有91个全宗,10余万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这部分档案曾被国民党政府接收,留存至今,这些档案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日伪在沦陷区残酷统治和对华掠夺的历史面貌。

(5)、名人档案:

馆藏档案中民国政要的个人档案,如蒋介石、冯玉祥、蔡元培、张静江、丁文江、顾维钧等人档案共47个全宗,6000余卷。

馆藏档案形式主要为公文书,此外还有照片、图片、唱片、勋章、印章、股票、钞票、邮票、任命状、商标、字画、家谱、碑贴等。许多档案藏品鲜为人知,属于旷世珍品,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地方档案:地方档案是反映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第一手材料。这里列举介绍西藏历史档案、巴县档案和孔府档案。

现代档案

现代的文书档案是现代社会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反映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现代档案不是一份一份的孤立文件,也不是杂乱的文件堆积,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体系,有着许多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2)现代档案具有全新的多样的形式。(3)现代档案管理完善,分类编排细密,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我国现代档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革命历史档案(中国革命史),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第一节考证学考据学

历史学是一门求真的学问。历史考据学是历史学求真的方法论保证。

一、考证与考证学

考据,又称考证,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技能的方法。其工作重点是在认真审核有关历史资料真伪的基础上,罗列确实证据,对史学研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做出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陈述,从而为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提供真实而又准确的素材。

考据的原因、范围与内容

原因是传抄者的疏忽不慎;刻本印刷时的不暇细校;还有某些人的由于主观上的某种意图,而在修史过程中的有意回避隐而不书甚至回护曲笔某一问题,以至不惜歪曲历史真相,隐恶扬善。故意造成记载中的错误。

考据的范围和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考订古书(就是指考证古书的作者,年代,卷次以及文字的异同。);二是考证史事为主(主要指的是考证史事的是非、有无、以及时间的先后等等)。此外,文字的校勘与注释,其中也有考订内容。

考证学是关于考证的源流、方法、及其原则的理论总结。

考据学派

考据学是清代新兴的以考据为治学的一种学科或学派。

考据学具有以考据和文字、训诂见长的汉代经古文学的传统,又称汉学;以其学风朴实,亦称朴学;考据学在乾隆、嘉庆时最盛,故称乾嘉考据学。

兴起原因:

1、外因:讲学之禁

清人以異族入主中國,對知識分子疑忌之心甚重因:其聚眾講學,形同煽惑。順治十七年,下令严禁士子会盟結社

影响:讲学之风大不如前清初學者如孫奇逢、李顒yóng 、黃宗羲及東林、姚江之餘,雖亦間有講學之事,然不過小規模之集合,為師友間之問難學術研究漸由團體一變而為私人研究。有志於学术者,不得不致力读书,以古人为友。清代之考據學,实為读书之學,乃由此興。

2、文字狱盛

3、君主提倡

4、内因:对王学的反动相反的作用.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经学历史·清代经学复兴》:“经学至清代而复兴。经学之所以复兴於清初,其因,为明末王学之反动。”清代大儒,以王学為明亡之因,最後必須回到經典上求答案。

清代的考史成就

1、王鸣盛(1722—1797),乾隆进士,在清做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先治经后考史。史考代表作《十七史商榷》。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名义上是十七史,实际是十九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各合一书。其内容:(1)文字校勘。(2)考证典章制度其中以地理和官制最详细。(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4)评论历史著作。

此书思想在于求实而不求用:(1)主张“务切实际”,反对凭空议论。(2)主张据事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则为纪传,为编年,皆良史矣”。(3)主张实录与笔记小说并重(取材)。二者“互有短长”、“不可偏执”。“采小说未必皆非,依实录未必皆是”。(4)反对迷信入史。

2、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江苏常州人。官贵西兵备道(地方官),46岁辞官返乡,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史著主要有《廿二史札记》和《陔gāi余丛考》,前者专门考史,后者涉及经、史、子、集。《廿二史札记》实际是含二十四史,把《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合为一种。其内容:(1)考证史源。(2)考证记载的错误矛盾和歧异。(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4)评论史书的优劣、价值、编纂方法。

赵翼的考证和评论很有特点,考证的特点是:以正史证正史,以本书证本书。赵翼认为正史记载是可信的,而杂史都是修正史时所舍弃的,以杂史反驳正史是不足为凭的。此观点有道理,但较片面,而作为考证来说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以本书证本书即把书中的纪、传、表、志相对证。赵翼的考证方法对后人有影响,近代的陈寅恪考证唐朝的政治制度即只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廿二史札记》对初学历史的人有较大帮助,评论主要着重于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原因,很多条揭露历代帝王的荒淫残暴,亦有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此书不是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但有经世致用的意义。赵翼本人亦有此意,但不敢明讲。此书对学习中国古代史最具有参考价值,以前有人指定为学习古代史的参考书。

3、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居士,晚称潜研堂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官至广东学政,48岁辞官,专心从事研究著述。

(王、赵、钱共同特点都是四十多岁辞官)辞官原因有二:(1)对做官无兴趣,所以寻借口辞官。(2)民族矛盾深,汉族人做官风险较大,所以适可而止。

《廿二史考异》是从《史记》到《元史》,缺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和《明史》。其内容有三:(1)校勘文字。(2)解释文意。(3)辨明事实。此书全部为考证,没有评论,历来被公认为考证成就最高的著作。

钱大昕对天文、历法、算学、地理、金石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经学、文学都精通,段玉裁说钱大昕精通了一个学者所应学习的所有知识,阮元说钱大昕是清朝兼通各种学科的惟一的人。当时学者之间往往互相攻讦,但没有人敢说钱大昕之不是,学者写了著作以能得到钱大昕的评论指正为荣。当时攻击考证学的人也不敢攻击钱大昕,如章学诚便很尊重钱。钱大昕考证的结论是确凿不疑的,因为他学识渊博,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考证。清朝李慈铭总评钱大昕曰:“读书精细,考证邃

suì密,凡所论辨,精确可信。”钱大昕著作中屡次强调实事求是,不可轻易下结论、随意褒贬。二、考据的方法P109

书证:是指利用诏书、上书等各种档案资料以及各种书籍为依据,考证史料的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除了档案资料外,利用本书或者他书也能考证出史料的正误。

物证:是指以出土的龟甲、金石以及其他考古器物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二重证据法)

理证:有些史料从道理上讲值得怀疑,但是又无确凿的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

三、前人的考据方法:

1、资料排列法。在考证事物制度的历史演变時,將歷代有關此事的材料都找出來,予以排比分析,就可以排除誤說,弄清事實。

2、事实反证法。在判斷某一史實正誤時,如果能找出与此说法相反的确凿证据,就可以推翻錯誤的說法。

3、時間推算法。在考證年時月日記載差誤時,可以通過時間的推算,得出正确结论。

4、数字追踪法。對有疑問的資料数据,追溯其本源或進行细致统计,以判斷其正誤。

5、引述究本法。史書中的許多說法,都有所本,遇到疑難問題,如果能找到此說法的原始根據,往往能弄清事实真相。

6、歧说择优法。对同一史事,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可以分析各种说法的可靠程度,从中确定最为可信的說法。

7、常识判断法。資料的說法,如果与常识相抵触,那麽,雖然缺乏直接證據,也可以凭常识作定奪。

8、逻辑推理法。有的資料中,所述史事明显有誤,卻又沒有证据可以直接否定它,這時可以通过一些间接材料,或不用证据,据理推測其正誤。

9、方位确定法。地理考證,重要的是確定該地的大體地理方位,然後再在此小範圍內搜尋,即可得其實際位置。

10、考而不断法。有的分歧說法,或明显有誤,但凭現有材料又难以定其是非或建立新說,不妨经

过一定的考证,两存其說,不作結論,留待以後解決。

比較重要的歷史考證,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才能完成。

校勘与考据的不同:校勘校正史书文、字、句、篇章错误,力求通顺,接近史书原貌与作者意;考据则考证史料正误,力求记载符合历史真相。

四、近现代学者与考据方法

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P382

20世纪初辨伪方法的最大突破,就是王国维创立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是把近代的实证主义方法同传统的乾嘉考据方法结合起来,强调运用传世的“纸上材料”与出土的文物相互印证来考辨古书古史的真伪。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学者辨伪时或“以经证经”,或在注疏传笺上兜圈子的传统方法,第一次提出以地下出土的文物与传世典籍相印证来辨伪,从而推进了重视实物证据的科学历史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对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成就作了概括: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玁狁考》等是也。二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此三之著作,其学术性质固有异同,所用方法亦不尽符会,要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

第一、文献与文物参证: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利用史籍和甲骨卜辞排出殷商世系,并证《史记》、《世本》对殷商的记载基本可靠;

《鬼方昆夷玁狁考》:广泛征引先秦两汉文献及钟鼎彝器铭文,论鬼方、昆夷、玁狁等先秦游牧族与后来的匈奴、胡皆系同一族名的异译;

《西胡考》和《西胡续考》:论证匈奴与高鼻深目多须的西域胡人同种,属印欧语系的白种人。

第二、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

《萌古考》(蒙古魏晋时被称为萌古):一文广泛搜集汉、蒙文和域外史料,对唐代至成吉思汗建国前蒙古部落晦暗不明的历史活动作了考述,指出蒙古部(唐蒙兀室韦)早先所居之地望建河即额尔古纳河;

《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考证出《蒙古秘史》所记主因亦儿坚(蒙语)即是金代后期的糺(古同“纠”)军及金代后期糺军的基本情况和事迹。

第三、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典籍:

《〈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分析《红楼梦》;《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为王国维研究中国古典戏曲史的8部专著中的2部,《唐宋大曲考》为前7部分析型的著作之一,《宋元戏曲考》为综合型论著,此系列书将西方的研究方法与中国古典戏曲相结合,《宋元戏曲考》并成为中国第一部戏曲发展史。

第二节辨伪学p111

一、伪书产生的原因及其种类

二、辨伪的意义、源流与方法

三、辨伪学在近现代的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P389

(一)、胡适倡导整理国故的理论和方法P164 (国家图书馆版本)

胡适的史学方法论:

关于史学内容:“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建构与重构

提出考订史料和解释历史的整套方法和程序:一是“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变”,二是“用严格的考据方法判史料”

胡适的考证方法:

1、假设求证法

“十字真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所发明;证据不充足,不能使人信仰”;“有几分的证据,说几分话,有五分证据,只可说五分的话。有十分的证据,才可说十分的话”(《文史的引子》);

实验主义方法:一是把任何一种制度或学说都看成一个中间的环节,上面有它的祖父,下面有它的孙子;二是从具体的事实与境地下手,将一切学说理想与一切知识都看成待证的假设,用实行来试验,以实验实践为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二)、顾颉刚与古史辨派P177(北京图书馆版)

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实证主义思潮)

顾颉刚认为自己对科学方法的了解非常有限:一是从动植物表解及矿物学讲义上学到了分类和排列的方法;二是从化学课上学到了如何通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化学反应来判定事物的原质;三是从名学教科书上了解到惟有用归纳的方法可以增进新知;四是知道科学的基础必须建立于假设之上,从假设

去寻求证据,再从证据去修正假设;五是接受了胡适的影响,认为研究历史的方法在于寻求一件事情的前后左右关系,而不把它看作突然出现的。

(1)疑古的精神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2)疑古思想:顾颉刚的“古史层累地造成的”观点

(3)疑古方法、

1、历史演变法

“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变”.胡适称为“实验室的态度”。

胡适从“禹的演进史”中替顾颉刚归纳出一个“颠扑不破的”、“愈用愈见功效的”演进公式: 1.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出现的次序,排列起来。2.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有什么样子的传说。3.研究这件史事的渐渐演进。由简单变为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地方的(局部的)变为全国的,由神变为人,由神话变为史事,由寓言变为事实。(进化论观点) 4.遇可能时,解释每一次演变的原因

以胡适的学界地位及其哲学高度,这一归纳无疑使顾颉刚的历史演进法具有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2、比较研究法

顾颉刚研究“庄子里的孔子”的次序:(比较研究)(1)将庄子中说及孔子的话完全录出。(2)将抄出的材料,分为三类:1.与论语相同者(即儒家之孔子)。2.讥诮孔子者(即道家反对儒家的话)。3.与道家说相同者(即把孔子道家化的话)。(3)加以评论:

1.证明孔子面目之变化。2.证明庄子非一人所著。3.证明战国各家学说之冲突。

历史演进法优点:

1、历史演进法最大的优点是条理分明,顾颉刚认为“在极琐碎的事物中找出一个极简单的纲领来,那才是最有趣的事情”

历史演进法的局限性:

第一,我们必须看到,历史演进法有一个明显的预设前提,即:“一元发生”和“线性生长”(一源单线)。这在近现代历时研究中,是个很普遍的预设。但是,以今天的故事学理论来看,这一预设本身的合法性是可以受到质疑的。

其次,从故事的流布结构来看。成熟的孟姜女故事是一个集多种主题和多种情节类型于一体的庞大的同题故事群,不仅在历时的长河中呈现着“多源分流”的特征,即使是在同一时代,也是异文繁多,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互相排斥,没有一个故事具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用来作为某一个时代的代表,更何况是一些偶尔被文人记录的个别故事。

第三,“层累造史说”具有相对性。当胡适把“历时演进”表述为“由简单变为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的时候,他还有一个隐含的预设,也即基于“进化”的假设:以现在的故事形态作为标准形态,衡量古代的故事形态。当顾颉刚使用这一标准看待故事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故事中不断增添和不断丰富的一面,看不到故事中不断遗失和不断减弱的其他方面,因而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科学贡献

首先,揭示和证明了民间故事不断演变的运动特征;第二,论述了故事变迁与多种外在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第三,革命性地发展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陈寅恪的治史方法:

第一、考异求真:

第二、辨证史法:《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观察唐代中国与某外族之关系,其范围不可限于某甲外族,必通览诸外族相互之关系,然后三百年间中国与四夷更迭盛衰之故始得明了”;

第三、把握历史大势:从种族和文化两端探究中国中古社会,种族和文化“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治唐史者不可忽视者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第四、诗文证史:

陈寅恪为了提高史料的可靠程度和开拓史料来源,他倡导诗文证史,为史学研究另辟新途径。尤其是从两种不同观察的记载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是治史方法上的一大突破。他所倡导的诗文证史包括两个方面:以诗文为史料,或补正史乘,或别备异说,或互相证发;以史释诗,通解诗意。

名词解释

文献以各种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的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介。“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最初,“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后来融合为一,泛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据此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指文献所包含的思想、知识和信息;形式指思想、知识和信息赖以依附的物质载体。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传递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的存储是手段,传播是目的。文献的种类很多,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按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记录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化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等等

现代文献的社会功能:

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文献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依据。

文献是衡量某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世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别录》西汉刘向撰,中国目录学的开山之作。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以宫中藏书颇有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由刘向等对搜集来的各种异本进行校勘,条别篇章,编订目次,写定书名。每校完一书,刘向就撰写一篇书录,介绍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并评论其思想和价值,称之为《叙录》。汇集诸书《叙录》别编成书,名为《别录》。历时20余年,完成《别录》20卷, 原书亡于北宋,《隋书》及新、旧《唐书》的《经籍志》有著录,今有清人的辑佚本。

《七略》书目名。西汉刘歆编撰。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对我国目录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即以此为蓝本。刘歆承其父刘向遗业,整理编辑宫廷藏书,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分类编目,再加上总序“辑略”,成《七略》。将数术和方技作为七略中的两略,并且数术略以天文、历谱为主,方技略以医经、经方为主,将涉及迷信的占卜、神仙之类放在最后。在科学并不昌明的时代,作者作这样的安排,说明了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原书在唐代时已失传,清代洪颐煊、马国翰、姚振宗等都有辑本。

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之一。晋荀勖《中经新簿》始按甲乙丙丁四部类分群书,甲部著录六艺小学类。乙部著录诸子兵书术数类,丙部著录史籍及其它记载,丁部著录诗赋图赞。晋李充《四部书目》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书·经籍志》始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次序,部下分类,类下分目。隋唐以后的图书分类多用此法。参见“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十三经儒家十三种典籍的合称。十三经概念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其发展演变过程是:汉代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唐代增加《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四种,名“九经”;唐文宗开成间刻石于国子学,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到宋代,复增《孟子》,合称“十三经”。其总字数为147560,是集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大成的总集

文献学一门与考古学、文字学、训诂学、史料学、目录学、档案学、方志学、版本学、古币学、校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1.(12分) 2.给出以下各量的常用单位(用文字或字母表示均可): 介电常数(),电导率( ),电阻率(),磁导率 (),电场强度() ,电位移(),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 矢量磁位(),坡印亭矢量()。(10分) 1 ε 2 ε q q )(t i U +U -

3.证明自由电荷为零的线性均匀介质中的极化(或束缚)体电荷密度为零。(4分) 4.一单芯长直电缆充有两层有损介质,电缆芯线表面、介质分界面与电缆外皮的内表面为同轴圆柱,半径分别为R 1,R 2和R 3,内层介质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11,εσ,外层为22,εσ;芯线与外皮间加有直流电压U, 试求两介质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和电缆单位长的漏电导。 (15分) 5.一半径为R 的球形电极置于无限大导电媒质中。导电媒质的电导率为r k r =)(σ,其中k 为常数,r 是任意点到球心的距离,媒质的介电常数为ε是常数。已知电极相对于无限远处的电位为U 。求媒质中距电极球心r 处的电场强度和电位。(10分) 6.一无限长空心圆柱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为N ,图中为无限长线圈截取的一部分,求线圈单位长度的电感。(导线密绕,认为线圈无漏磁;线圈区域很薄,可认为其中的磁场均与(R 1+R 2)/2处的值相同)。(10分) 7处,导线半径为R ,线间距为d ,R 远远小于d 和h 。导线的磁导率为μ,铁的磁导率视为无限大。求输电线单位长的自感。(12分) 8.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环状铁心上开有一空气隙,长度为δ,铁心磁导率为μ,铁心上密绕有n 匝线圈,通有电流i =sin(314t )A 。求: (1) 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可视为磁准静态场。)(9分) (2) 若将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在横截面s 上视为均匀分布,并将其值设为圆心处的值,求横截面s 上距圆心r 处的感应电场强度。(6分) ∞→μ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题库(第二部分:电磁学)【题目】

第四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4.1库仑定律 4.1.1库仑定律 第1题 【1440】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M、N,相互间作用力为?F,当另一点电荷Q移近这两个点电荷时,M、N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A)大小不变,方向改变(B)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大小和方向都不变(D)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4.1.2电场力叠加原理 第3题 【5093】电荷Q(Q>0)均匀分布在长为L的细棒上,在细棒的延长线上距细棒中心O距离为a的P 点处放一电荷为q(q>0)的点电荷,求带电细棒对该点电荷的静电力。 4.2电场强度 4.2.1电场强度的定义 第4题 【1003】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电场叠加原理 4.2.2 点的电场强度。 【1262】用绝缘细线弯成的半圆环,半径为R,其上均匀地带有正电荷Q,试求圆心O

第13题 【1264】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均匀地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O处的电场强度。 4.3电通量高斯定理 电通量 4.3.1

4.3.2高斯定理的理解 第16题 【1434】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4.3.3利用高斯定理求电通量

4.3.4利用高斯定理求电场强度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A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2001.12.17 班号: 学号: 姓名: 1.(12分) 2.给出以下各量的常用单位(用文字或字母表示均可): 介电常数( ),电导率 ( ),电阻率( ),磁导率 ( ),电场强度( ),电位移( ),磁感应强度 ( ),磁场强度( ), 矢量磁位( ) ,坡印亭矢量( )。(10 分) 1 ε2 ε q q ) (t i U +U -

3.证明自由电荷为零的线性均匀介质中的极化(或束缚)体电荷密度为零。(4分) 4.一单芯长直电缆充有两层有损介质,电缆芯线表面、介质分界面与电缆外皮的内表面为同轴圆柱,半径分别为R 1,R 2和R 3,内层介质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外层为;芯线与外皮间加有直流电压U, 试求两介质区域中的电场强度11,εσ22,εσ和电缆单位长的漏电导。 (15分) 5.一半径为R 的球形电极置于无限大导电媒质中。导电媒质的电导率为,r k r =)(σ其中k 为常数,r 是任意点到球心的距离,媒质的介电常数为是常数。已知电极相对ε于无限远处的电位为U 。求媒质中距电极球心r 处的电场强度和电位。(10分) 6.一无限长空心圆柱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为N ,图中为无限长线圈截取的一部分,求线圈单位长度的电感。(导线密绕,认为线圈无漏磁;线圈区域很薄,可认为其中的磁场均与(R 1+R 2)/2处的值相同)。(10分) 对称轴7 处,导线半径为R ,线间距为d ,R 远远小于d 和h 。导线的磁导率为,铁的磁导率视为无限大。求输电线单位长的自感。μ(12分) 8.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环状铁心上开有一空气隙,长度为,铁心磁导率为,铁心上δμ密绕有n 匝线圈,通有电流i =sin(314t )A 。求: (1) 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可视为磁准静态场。)(9分) (2) 若将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在横截面s 上视为均匀分布,并将其值设为圆心处的值,求横截面s 上距圆心r 处的感应电场强度。(6分) ∞ →μ

☆管理心理学课件PPT

清华大学管理心理学 编者:陈岳林窦路明李怀萍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汲取了中外管理学、心理学理论思想的精华,系统地论述了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构架了以人力因素和非人力因素所组成的新的内容体系,并将学校这一特殊组织的主要管理内容融入,更好地帮助读者,特别是学校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或专业培训的基础教材,也可供各层次管理人员参考学习。

第1章绪论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我国及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个体心理 2)群体心理 3)领导心理 4)组织心理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历史性 3)实践性和实用性 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管理心理学与多学科相联系、相交叉。为了更好地理 解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需要先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 1.管理的含义 1)管理具有多种职能如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创新等。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目标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的活动。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2.管理学和管理理论基础 管理学也称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成为第三大类科学。狭义的管理学指的是一般管理学,它以管理的内涵为基础,围绕管理的职能展开,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将管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称早期管理阶段; 2)第二阶段是指19世纪末到达20世纪30 年代,称古典管理阶段; 3)第三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日,称早期行为科学阶段; 4)第四阶段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称现代管理阶段。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分) .给出以下各量的常用单位(用文字或字母表示均可): 介电常数( ),电导率 ( ),电阻率( ),磁导率( ),电场强度( ),电位移( ),磁感应强度 ( ),磁场强度( ), 矢量磁位( ) ,坡印亭矢量( )。(分) 1 ε2 εq q (t i U +U -

.证明自由电荷为零的线性均匀介质中的极化(或束缚)体电荷密度为零。(分) .一单芯长直电缆充有两层有损介质,电缆芯线表面、介质分界面与电缆外皮的内表面为同轴圆柱,半径分别为,和,内层介质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11,εσ,外层为22,εσ;芯线与外皮间加有直流电压, 试求两介质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和电缆单位长的漏电导。 (分) .一半径为的球形电极置于无限大导电媒质中。导电媒质的电导率为r k r =)(σ,其中为常数,是任意点到球心的距离,媒质的介电常数为ε是常数。已知电极相对于无限远处的电位为。求媒质中距电极球心处的电场强度和电位。(分) .一无限长空心圆柱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为,图中为无限长线圈截取的一部分,求线圈单位长度的电感。(导线密绕,认为线圈无漏磁;线圈区域很薄,可认为其中的磁场均与()处的值相同)。(分) 对称轴 导线的磁导率为μ,铁的磁导率视为无限大。求输电线单位长的自感。(分) .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环状铁心上开有一空气隙,长度为δ,铁心磁导率为μ,铁心上密绕有匝线圈,通有电流()。求: () 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可视为磁准静态场。)(分) () 若将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在横截面上视为均匀分布,并将其值设为圆心处的值,求横截面上距圆心处的感应电场强度。(分) ∞→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