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1单元 参考答案

第41单元 参考答案

第41单元 参考答案
第41单元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请将下面一段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5分)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2、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诱huò()xuān()腾 chuò()泣 sǒng()立 3、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3分) A 崛(jué)起浊(zhuó)流收敛(li?n) B 竹笠(lì)搔(zāo)耳朵荡涤(dí) C 轧(gá)死背(bèi)风倏(shū)然 D 裤衩(ch?) 哺(f?)育骤(zhòu)然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诱惑(yòu )藐小(mǎo) B 痴想(chī )凹凸(āo) C 凝成(nínɡ)虾蟆( xiā) D瞬间(shùn)迸溅(bìng ) 5、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着实着急着火 B 弄拧里弄弄虚作假 C 血泊湖泊停泊 D 勉强强迫强词夺理 6、选出不属于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没来得及开口,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骨碌溜到我面前。 B 那神情,简直像要把宇宙看穿似的。

C 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 D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8、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 门楣土墩丰彩惹事 B 包裹山颠打捞灌溉 C 悬崖训斥耽误竞然 D 屏障纳闷干脆倾泻 9.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0、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_______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②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_______,必须好好活着。 ③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_______ ——山那边是什么呢? A、①踩②延长③瞎想 B、①探②延续③痴想 C、①探②漫长③畅想 D、①踩②继续③幻想 1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来表达人生信念。它告诉我们“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想的天地。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要爬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B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过了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路走起来就非常顺利。 C 《生命生命》一文中作者举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意在告诉我们,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D 《童趣》向我们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生活情趣。 12、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最新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docx

小学科学六下第二单元练习卷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20 分)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 ,没有产生(),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 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遇到碘酒 ,颜色会(),这种变化我们称为().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 4、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这几种 . 5、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构成的 ,物质会发生变化 .物质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和() . 6、()和()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 7、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物质变化产生了() ,它不会消失 . 二、判断题( 20 分) 1、我们周围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不变的物质.() 2、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3、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 粉.() 4、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泡, 留在玻璃杯里的液体, 小苏打已不在了,只留下白醋.() 6、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容易脱落 .() 7、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绿了.() 8、我们可以根据物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物理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物质.() 三、选择题( 20分) 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 A 、沙子变小了 ,黄豆没有变B、沙子和黄豆有了明显的变化 C、沙子和黄豆都没有明显变化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钉烧红了B、铁钉生锈了C、面包发霉了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铜钱上长铜锈了B、水结冰C、用木材做桌子 4、下面哪些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B、刷上一层油漆C、浸入水中 5、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改变大小B、改变形状C改变颜色 6、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黑色B、蓝色C、棕色 7、加热白糖我们看到() A、变棕色了B、没什么变化C、变黑色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马上伸进玻璃中,观察到() A、继续燃烧 ,没什么变化B、马上熄灭C、火焰变小 ,但没熄灭 9、铁生锈的速度是() A、很快B、比较慢C、很慢 10、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 A、产生了气泡B、形状发生了改变C、产生了新物质 四、连线题(8分) 放烟花 化学变化把二氧化碳压入汽水中 物理变化火柴燃烧 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课《搭石》 1、本文共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6)分钟。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 A、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从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助人之美。 B、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从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相亲相爱、协调有序、生活默契的和谐之美。 C、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从中可以体会到年轻人的礼让敬老之美。 第六课《将相和》 1、记录阅读时间,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本文共1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15)分钟。

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内容? (我一眼看到了“和氏璧”,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 2、主要内容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3、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见秦王绝口不提以璧换城,便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地要回和氏璧,接着说“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然后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从蔺相如故意说和氏璧有点儿缺陷从而成功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取回璧后让手下人化了装将璧先送回赵国,可见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宁可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也不肯把璧交给秦王,可见他十分勇敢;从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强硬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可见他不畏强暴;从廉颇放话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蔺相如为了不使将相不和导致国家力量被削弱而避免与廉颇相见,可看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从廉颇负荆请罪时蔺相如不仅没有责怪廉颇,反而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可见他宽宏大量。 廉颇虽居功自傲、性格直率,但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

第一单元测试 一年级 班 姓名 一、填一填。(共42分,每空2分,第1小题2、4、5空每空4分) 1、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是平行四边形。 2、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3、硬币是( )形;红领巾是( )形;课桌面是( )形。 4、 ① 从左往右数第( )个是圆形,第( )个是正方形, ② 一共有( )个长方形。 5、用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 6、 用 做成的正方体,数字“1”的对面是( ); 数字“2”的对面是( );数字“6”的对面是( )。 二、我会连线。(共20分) 1、下面的一块是从上面哪一块中剪下来的,用线连一连。(8分) 2、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6 分) 3、下面右边的图形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面?连一连。(6分)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共8分,每题4分) ① ② ③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下 面 左 面 后 面 第—1—页 第—2—页

1、 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 )图形。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圆形 2、下图是小男孩用手中的长方体和笔,最多可以画 出( )个不同的长方形。 A 、6个 B 、4个 C 、3个 四、数一数。(共8分,每空2 1、 2、 五、圈一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共8分,每空2分) 六、数一数,填一填。(共8分,每空1分) 七、缺了多少块砖?(共6分,画图4分,填空2分) 缺( )块砖 有( )个三角形拼成 有( )个三角形拼成 有( )个长方形拼成 有( )个正方形拼成 第—4—页 第—3—页

第一单元测试A卷

第1单元达标检测卷开始计时:________ 一、基础训练营。(53分) 1.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8分) (1)二月春风似.( )剪刀。 (2)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 )的。 (3)春天来了,南瓜种.( (4)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 )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gūniɑng bìlǜtǔsīxiūxi ér tóng shūshu táo shùchōng mǎn 3.照样子,组新字,再组词。(10分) 例:直+木=植(植物) 寺+讠=( )( ) 前+刀=( )( ) 弟+辶=( )( ) 田+艹=( )( ) 寸+木=( )( ) 4.选词填空。(10分) sìshì zhǒng zhòng

快活快乐欢乐 (1)全家人举杯祝爷爷生日( ) (2)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 )地蹦啊跳啊。 (3)( )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公园。 美丽美好 (4)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 ) 的风景。 (5)这是多么( )的礼物啊! 5.照样子写词语。(8分) (1)叮叮咚咚(拟声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绚丽多彩(写花的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选出一组完全是春天开的花,打“√”。(3分) (1)桃花梨花杏花荷花( ) (2)桃花梨花丁香花菊花( ) (3)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 ) 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邓小平爷爷把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杏叶像.小扇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5分) 8.三个小朋友想一起去市图书馆借书,没想到半路上迷路了。他们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时间:40分钟.卷面:100分) 姓名:班级: 一.快乐选择(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B B A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B B C A C C A 1.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是因为( C ) A.内胆是双层的.并且两层之间是不传热的真空状态 B.内胆是用玻璃这种不良导体做的 C.以上两项都对 2.乒乓球凹进去后.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这其中热胀性质较明显的是( B )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3.两只完全一样的烧杯都装了200毫升的水.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却发现左边的一杯 往上翘。以下推测较合理的是( A ) A. 左边一杯是热清水.右边是凉清水 B.左边一杯是浓盐水.右边是清水 C.左边一杯是凉清水.右边是热清水 4.冬天.用玻璃杯冲开水.很容易使玻璃杯爆裂.是因为( B ) A.玻璃杯质量差.容易裂开 B.玻璃杯在低温时处在收缩状态.突然受热.马上裂开 C.开水冲在玻璃杯的外壁上.使玻璃杯爆裂 5.点燃一张纸扔进瓶子里.燃完后.马上用橡皮膜扎紧瓶口.过一会儿.橡皮膜会( B ) A.凸出来 B.凹进去 C.不变 6.在瓶子里装上醋.不盖瓶盖.放在火炉旁。当醋受热后.液面会( B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7.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是( A ) A.热辐射 B.对流 C.热传导 8.金属与水的不同之处在于( B ) A.金属有重量.而水没有 B.金属有形状.而水没有 C.金属有压力.而水没有 9.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C ) A.河水结冰 B.沸水外溢 C. 水管破裂 10.给空烧瓶安一个带弯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中滴几滴红墨水.当用手捂住烧瓶时.管中的红墨水滴( A ) A.向外移动 B.向内移动 C.停止不动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第二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Answer Keys Book Three Unit 2 Content Questions 1.Because she thought her great-great-grandfather was a heroic civil rights fighter and never gave up struggle for freedom. 2.Because this is a place where many escaped slaves taking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were finally saved by Henson. 3.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was a secret web of escaped routes and safe houses through which slaves in large numbers, with the help of lots of courageous people, fled to the North and obtained freedom. 4.The author wanted to help the Americans remember those heroes. 5.He saved enough money by working in iron molding on the side to buy his freedom. 6.Because he helped the slaves escape. 7.Because he was driven by religious conviction. 8.Coffin received frequent death threats and warnings that his store and home would be burned. 9.They had travel hundreds of miles through unknown country with no road sign and few maps, usually under cover of night. 10.Because slavery had been abolished there in 1833, and Canadian authorities encouraged the runaways to settle their virgin land. 11.Because he heard alarming news: the new master was planning to sell him for plantation work in the Deep South. The Slave would be separated forever from his family. 12.In Cincinnati the members of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provided for their welfare, and set them thirty miles on their way by wagon. In Buffalo, N.Y. a friendly captain gave Henson a dollar and arranged for a boat, which carried them to Canada. Language Sense Enhancement 1. (1) mission (2) courageous (3) forged (4) escape routes (5) liberate (6) authorized (7) honor (8) scheduled (9) exploits (10) intent on Language Focus 1.(1) decades (2) historic (3) imposed (4) religious (5) slender (6) web (7) bade (8) site (9) on the side (10) authorized (11) terminal (12) make the best of 2. (1) went through (2) stood up for (3) laid down (4) take on (5) lets (us) down (6) draw on (7) fall into (8) pass for 3. (1) are fully confident that the Americans will not be able to justify their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truggling American steel industry. (2) in the eyes of Joe Klein, staff writer of the New Yorker and author of The Natural, the most talented politician of this generation and the most compelling.

新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青岛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6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2020 lǎnɡ( ) 润高miǎo( ) 酝niànɡ( ) 竦zhì( ) 水藻.( ) lìn( ) 啬薄.( )雪烘.( )托 唱和.( ) 嘹.( )亮 Iì( )临 duō duō( )逼人花苞.( ) xī( )沥 屋yán ( ) Zhù ( ) 蓄澄.( )清 绿茵.茵( ) 粗犷.( ) 静mì( ) 2.用课文原句填空。(28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朱自清《春》)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7)坐着,躺着,,踢几脚球,,。 (8)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9)“”,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10)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 (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练的雨啊!(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5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实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B.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赋予明月有了人的情态,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C.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悲伤、消极、无助的艺术感染力。 D.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之悲。 二、阅读理解(34分) 7.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12分) (1)小草偷偷地 .......。 ...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阅读文章,完成8—10题。(22分)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科学第二单元及答案复习过程

科学第二单元及答案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4、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 5、将一小匙食盐、面粉、沙子三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水的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会发现食盐(完全溶解到水中),面粉的颗粒(悬浮在水中),而沙子(则会沉于水底)。 6、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有(食盐全部进入水中),所以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 8、人们经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它是一种褐色的颗粒,能(溶解)于水中,溶于水中后,水(改变了)颜色。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9、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说明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

10、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11、胶水或洗发液倒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悬浮)的,是(均匀)地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胶体) ,(溶液)分散在水中。而醋和酒精沉入水中而直接(迅速)地向水中扩散。 12、胶水放入水中,开始它们会慢慢地(沉于水底),轻轻搅拌一下,胶水会(随水流动起来),再充分搅拌后,会(溶于水中),静置后胶水会(沉于水底)。因此,胶水(不能溶解)在水中。 13、请用语言描述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它们会慢慢地(沉于水底),轻轻搅拌一下,洗发水和胶水会(随水流动起来),再充分搅拌后,会(溶于水中),静置后胶水会(沉于水底),而洗发水不会沉于水底。说明洗发水(能)溶液水中,胶水(不能)溶于水中 14、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从杯子的(侧面)观察会更清楚。 1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1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大有小),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7、食盐能溶于水中,但溶解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18、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i ɡǎn chan shān sìyǎnɡōu zhōu ruìshì( ) ( ) ( ) ( ) ( ) tashūzh?u jiànɡpíláo zhàn lán luǒlù(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犁( ) 球( ) 裸( ) 村( ) 黎( ) 救( ) 棵( ) 衬( ) 载( ) 瑞( ) 砍( ) 舒( ) 栽( ) 端( ) 吹( ) 殊(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分) 浊——()偏——()善——()廉——() 罚——()罪——()劣——()勤——() 四、照样子补充句子。(6分) 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能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像,挺立在路边。 2、河水平静得像。 3、太阳像个,烤得大地滚烫滚烫。 五、读句子,按要求写词语。(4分) 1、写出与画线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2)、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2、写出与画线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树木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2)、一条宽阔的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像箭一样笔直。()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8分)

听到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顶着的大雪,踏着的山路,四处寻找。 1、“纷纷”这个词语表明拯救燕子的人;“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 2、从“纷纷、冒着、顶着、四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七、选词填空。(3分) 失望希望愿望 翠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捕捉翠鸟的()无法实现,我们有些(),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八、我会填。(10分) 1、万壑树参天,。() 2、穿花蛱蝶深深见,。() 3、池上碧苔三四点,。() 4、,阴阴夏木啭黄鹂。() 5、,竹溪树路板桥斜。() 九、阅读冲浪。(13分) (一)精彩回放。(5分)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句中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是:、、、。通过句子,使我感受到翠鸟的行动。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8分) 麻雀 天刚蒙蒙亮,麻雀就在我家窗前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起来。 轻轻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瞧!那些小麻雀多好玩呀。他们在树上跳来蹦去,快活得很。麻雀的身子长得又小又灵活,尾巴总是向上翘着,上下不停地摆动。他们的头上是一片褐色的翎毛,像盖了一块小小的头巾,白色的脖子上,好像戴着银色的项圈。黑色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显得特别灵,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来转去,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麻雀的嘴巴真够调皮的,又尖又长,嘴角一点白,好像吃饭粘了一粒小米粒儿。 麻雀落在地上跳来蹦去,大概是寻找食物吧。我把稀饭倒在地上一点儿,开始,他们东瞧瞧,西望望,

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汉字积累屋。(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 áng f ēng y áng q ? shu āng b ì (1) 一阵 起来。 z ? ān y àn f ú zhu ā ng d ? ban (2,同学们穿着 得非常美丽。 2.选字填空。(4分) 【汉 汗】 【荒 谎】 【例 列】 【笛 由】 ( )水 ( )野 ( )车 口( ) ( )字 ( )忙 ( )如 理( ) 二、词语游艺厅。(17分) 1.用“______”画出每组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在括号里改正。(4分) (1)戒.尺(j èi ) 照例.(l ì) 洁. 白(ji é) ( ) (2)语段.(du àn ) 圈.出(q üān ) 糊涂.(tu ) ( ) (3)厉.声(l ì) 挨.打(āi ) 调.查(di ào ) ( ) (4)描述.(s ù) 衣裳.(shang ) 吓呆. (d āi ) ( ) 2.把下列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1分) ①绚丽( )( ) ②急急( )( ) ③摇( )晃( ) ④糊( )糊( ) ⑤张牙 ( )( ) ⑥面( )耳( ) ⑦提( )吊( ) ⑧鸦( )( )声 (1)词语④通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ABAC 式的词语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⑥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_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3.选词填空。(2分) 详细 仔细 (1)做完作业后,我又( )地检查了一遍。 (2)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认真。 三、句子训练营。(16分) 1. 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被”字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 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拼写小能手。(8分) 走吧,接受大自然的yāo qǐnɡ(),一起去探访jìnɡ mì()的山林,fǔ()下身qū(),qīn wěn()那qiào lì()的野花;仰起头来,欣赏雄伟的pù bù()、dǒu qiào()的悬崖……大自然独特的yùn wai()一定会令你流连忘返! 二、一锤定音。请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散.步(sǎn sàn)唱和.(h? ha)勤勉.(miǎn mián) 演奏.(còu zòu)湿润.(yùn rùn)窈.窕(yáo yǎo) 三、辨字组词。(8分) 蕴()侠()烘()津() 温()峡()拱()律() 四、词语充值卡。补全下列词语。(4分) ()高望重()()乐道()然大物 意()深长行色()()不()一格 五、选词填空。(3分) 清爽清新清幽 1.这()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 心胸。

2.昆明湖上的微风吹来,令人感到十分()。 3.()的山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六、句子之窗。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缩句) 2.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仿写一个比喻句) 3.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改为陈述句) 七、小法官巧断案。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山中访友》写作者走进山林,去山中访问一位老朋友。()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 和敬佩。() 3.《山雨》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4.《草虫的村落》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 八、开心积累。(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 2.造物无言却有情,。(张维屏)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4.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完整)小学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答案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4、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6、光越强温度越(高)。 7、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制得了氧气。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8、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对) 9、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错) 10、光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的。 (对) 11、人们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对) 12、科学家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对) 13、奥运会圣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对) 14、在阳光下,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快。 (错) 15、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对) 16、为了准确评价各个热水器的效能,我们应该同时放到太阳下,并装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然后作比较。 (对) 17、放大镜能会聚太阳光。(对)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8、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 A、月亮 B、萤火虫 C、荧光棒 D、星星 19、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A)。

A、变小 B、变大 20、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到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 A、西一东;长一短一长 B、西一东:短一长一短 C、东一西;长一短一长 D、东一西:短一长一短 22、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B)。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23、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24、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哪种工具来判断时间:(C)。 A、地动仪 B、铜镜 C、日晷 25、强光和弱光携带的热量相比较:(B)。 A、两者一样多 B、强光携带的热量多 C、弱光携带的热量多 26、哪个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B)。 A、石油 B、太阳能 C、煤 27、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哪种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B ) A、和地面垂直 B、和地面水平 C、和太阳光垂直 34、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B )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四、作图题(共4分) 射入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配套练习与检测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配套练习与检测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5.琥珀 一、怒吼一番美餐拂拭挣扎冲刷划动推测 二、1.天气炎热ABB:急火火香碰碰美滋滋笑盈盈湿漉漉 2.柔嫩快乐 三、1.之所以推测当前大致的时间,是因为每一种花开放的时间相对固定。 2.(1)动词:滴、落、包 (2)小家伙在地上爬来爬去,把红枣聚拢在一起,然后在枣堆里打了个滚,急火火地溜走了。 四、C 解析:渔民的孩子捡到琥珀的过程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五、1.“推测”一词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2.可以想象苍蝇和蜘蛛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3.松脂是透明的,而且这块琥珀保存完好。 4.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6.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衍.一吨.头颅. 快捷.栖.息(xī 崭. 二、笨重迟钝交谈毫不描绘隧道膨大鸟翼 三、(五)(彩)斑斓(毫)(不)相干欣喜(若)(狂) (点)(睛)之笔形态(各)(异) 茹毛(饮)(血)

四、1.(1)生活习性 (2)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些开着红花,有些开着黄花。 2.“一些”表示一部分,“应该”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严谨。 五、课文再现了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第一种恐龙经过数千万年,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种猎食性恐龙飞向蓝天。 六、1.“体表”的意思是身体表面。 2.解释说明。 3.蓝天 4.第一种观点:一些恐龙的飞行始于树栖生活。 第二种观点:一些恐龙实在奔跑中学会了飞翔。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一、乒乓.球(pāng bāng)细菌(jǖn jūn)概率(lǜ shuài) 二、病灶冰箱隐形钢铁健康蔬菜除臭碳酸 三、(新奇)的特性(神奇)的材料 造福于(人类) 预防(疾病) 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四、1.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 死亡率(就)会大大降低。 (1)如果……就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ánɡ)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 B、唱和.(h?)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ɡù) 清洌.(lia) 梦寐.(mai) D、澹澹.(dàn)耸.峙(sǒnɡ)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 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 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 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_ 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_现象。 2、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__________培育而的。 4、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_____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__________。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二、判断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子少肉厚的。()

三、简答 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3、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两种犬---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填空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