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格式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格式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格式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格式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

Ⅰ.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概念及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一)专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专项调查,如专业调查等。即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广泛的调查,主要调查本专业的现状、就业情况、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及社会其他行业的关系等。通过调查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要求,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度,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学好专业奠定基础。也

是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二)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三)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教育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

意义。而在办学条件比较差、学生人数比例较大的广大农村地区,课业之外,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2006年3月10日至4

月15日,我对我们学校6个班级,共330位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1.1容。

1.2调查方法

1.2.1

时间、课外阅读的范围、老师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内容。在调查过程中,我共发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

30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1.2.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我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14个,访谈同学16人次,书店8次,教师12人次。这些座谈会、访谈,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2.调查数据及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1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所花时间少

表1.你是否喜欢课外书籍

表2.你每天课外阅读所花的时间(%)

在回答“你是否喜欢课外书籍”时,只有11%的同学表示很喜欢课外阅读,另外约有33%的学生很少接触课外读物。从调查中我还发现,有近56%的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在0.5小时或没有,22%的学

生每天阅读时间在1-2小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只有13%的学生在2小时以上。

2.2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较高

但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承认阅读之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问及“课内讲读教学、课外自由阅读哪种对你写作帮助更大?”这个问题时,三分之二以上(68.8%)的学生选择了“课外自由阅读”,而选择“课内讲读”的仅占24.3%。中学生课内讲读的课时远远超过课外阅读的时间,但他们普遍认为课外自由阅读对自己更有帮助。由此看出,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阅读。

2.3阅读量少,范围窄,质量不高

从调查中,我发现,在对于读物种类的选择这一栏中,37%的人选择了主要功课的参考书,40%的人选择的是武侠言情类小说和漫画,而选择经典名著的人仅占8%,阅读时政的更少,只有6%。由此而见,在当今的考试制度下,大部分学生都难以从事真正的课外阅读,而仅有一部分人要么就强攻参考书,要么寻求刺激,沉迷于刀光剑影,男欢女爱中。特别是阅读中外名著的较少,“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仅占12%左右,而一本没有看过的达30%,另外约有33%的学生很少接触课外读物。通过个别访谈,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课外阅读最喜欢的是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读者》、《中学生天地》等休闲轻松类读物。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武打、言情小说,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中,女生常枕于风花雪月席上,甚至还有的唯“黄”是读。部分学生对一些只靠漂亮脸蛋取悦世人的所谓明星以及他们的无

聊绯闻,可以如数家珍,可是对《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名著却一无所知,对科普读物的涉猎自然更泊得可怜了。

2.4部分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解产生偏差

在回答“你父母是否了解、支持你看课外书”时,居然有65%的同学认为家长不支持。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有些家长担忧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考分,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拿起课外书读时,他们就会说:“不做作业,又看闲书了,”可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家长的意愿相悖。

2.5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和课外阅读教学的不得力

虽然绝大多数农村中学已推广普及素质教育,但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课业负担过重仍是农村中学的一个严重问题。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重课内灌输,轻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从调查中发现,33%的学生认为老师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支持阅读课外书籍。

另外,指导不到位也是困扰农村中学生阅读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从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不固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占4.3%,利用休息日阅读的占36%,有空就读的占44%,愿意什么时间看就什么肘间看的占36%。虽然部分中学从领导到任课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式及方法的指导,甚至有些中学放任自流,这也是阻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捉高的因素之一。

2.6课外书籍拥有量少

表3:课外书籍拥有量(%)

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内容贫乏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大障碍。从调查结果看,拥有10本以上读物的学生只有17.7%,拥有5至10本读物的学生有23.25%,另外,约有60%的学生只拥有5本以下或没有课外书。

3.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探讨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的原因,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教育还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考试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受害。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上群众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依据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因此,凡中考、高考不用考的科目一律受到冷落。语文学科还算幸运,也还算得上是一门主课。但由于语文这一学科投资多、见效慢,在各学科中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教师还说:语文嘛,多一节和少一节有什么关系!因此,课外阅读当然就更不可能得到重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学阶段仿佛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想。再加上大部分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不充足,学校对图书的投入很少。有的学校虽有部分图书,也时隔久远,内容陈旧;再说,由于缺乏认识,管理不善,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有的中学甚至连图书室和图书都没有,更不用说配套的报纸杂志。假日进城逛书市,我看到习习空调之下,琳琅满目图书中的芸芸学子,我想城里的孩子真是幸福!

那么,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可以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读书可以增情,足以长才”,使他们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是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

3.2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还孩子以闲暇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观念,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之形成重视读书的良好风气。我们应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封闭、狭隘和沉闷的死胡同,进一步让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恢复知识生动丰富的本来面目;明确课内外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3开设阅读指导课,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有益读物。

要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加强阅读指导的针对性,体现层次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层次,高起点、高要求。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克服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