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损伤多为①牵拉伤:如上肢被皮带卷入致伤;②对撞伤:如被快速汽车撞击肩部或肩

部被飞石所击伤;③切割伤或枪弹伤④挤压伤:如锁骨骨折或肩锁部被挤压。⑤产伤:分

娩时胎位异常或产程中牵拉致伤。

发病机制

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

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轻

者神经震荡、暂时性功能障碍重者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根干部断裂,最重者可引起5个神

经根自脊髓发出处断裂,似“拔萝卜”样撕脱,完全丧失功能。工人工作时不慎将上肢被

机器、皮带或运输带卷入后,由于人体本能反射而向外牵拉可造成臂丛损伤,向上卷入造

成下干损伤水平方向卷入则造成全臂丛损伤。矿山塌方或高处重物坠落、压砸于肩部,高

速运动时肩部受撞击等也可损伤臂丛。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则见于母亲难产时,婴儿体重

一般超过4kg,头先露、使用头胎吸引器或使用产钳,致婴儿头与肩部分离、过度牵拉而

损伤臂丛,多为不完全损伤。

臂丛损伤也见于肩颈部枪弹、弹片炸伤等火器性贯通伤或盲管伤,刀刺伤、玻璃切割伤、

药物性损伤及手术误伤等等。此类损伤多较局限,但损伤程度较严重,多为神经根干部断裂。可伴有锁骨下、腋动静脉等损伤。锁骨骨折、肩关节前脱位、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

一般分为上臂丛损伤(Erb损伤)、下臂丛损伤(Klumpke损伤)和全臂丛损伤1985年

Leffert按臂丛损伤的机制与损伤部位作出以下分类健康搜索:

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

(1)锁骨上臂丛损伤: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

(2)锁骨下臂丛损伤:

3.放射性臂丛损伤。

臂丛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电生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对于须行手术探查的臂丛损伤,还

要作出术中诊断。根据不同神经支损伤特有的症状、体征,结合外伤史解剖关系和特殊检

查可以判明受伤的神经及其损伤平面、损伤程度。臂丛损伤诊断步骤如下。

1.判断有无臂丛神经损伤有下列情况出现时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

(1)上肢5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中任何2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2)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3)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确定臂丛损伤部位临床上以胸大肌锁骨部代表颈5、6背阔肌代表颈7、胸大肌胸肋部代

表颈8胸1上述肌肉萎缩说明损伤在锁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说明损

伤在锁骨下即束支部损伤。这是鉴别损伤在锁骨上下健康搜索的重要根据。

3.定位诊断

(1)臂丛神经根损伤:

①上臂丛(颈5~7)损伤:腋、肌皮、肩胛上神:经及肩胛背神经麻痹,桡、正中神经部分

麻痹。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腕关节虽然屈伸但肌力减弱,前臂旋转亦有

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三角肌、冈上下肌、肩胛提肌、大小菱

形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后肌等出现瘫痪或部分瘫痪。

②下臂丛(颈8胸1)损伤:尺神经麻痹,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受损,正中、桡

神经部分麻痹。手的功能丧失或发生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患侧常出现Horner 征。手内肌全部萎缩,骨间肌尤其明显,手指不能屈伸或有严重障碍,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前臂及手部尺侧皮肤感觉缺失。尺侧腕屈肌、指深浅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与

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部分瘫痪。

③全臂丛损伤:早期整个上肢呈迟缓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但被动运动正常。由

于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耸肩运动可存在。上肢感觉除臂内侧因肋间臂神经来自第2间神

经尚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肿胀Horner征阳性。晚期上肢肌肉显著萎缩,各关节常因关节囊挛缩而致被动活动受限尤以肩关节与指关

节严重。

(2)臂丛神经干损伤:

①上干损伤: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上臂丛神经根损伤相似。

②中干损伤:独立损伤极少见,但可见于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术切断颈7神经根或中

干时。仅有示、中指指腹麻木,伸肌群肌力减弱等,可在2周后逐渐恢复

③下干损伤: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和下臂丛神经根损伤类同。

(3)臂丛神经束损伤:

①外侧束损伤:肌皮、正中神经外侧根与胸前外侧神经麻痹。肘关节不能屈,或虽能屈(肱桡肌代偿)但肱二头肌麻痹;前臂能旋前但旋前圆肌麻痹,腕关节能屈但桡侧腕屈肌麻痹,上肢的其他关节活动尚属正常前臂桡侧缘感觉缺失。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与胸

大肌锁骨部瘫痪,肩关节与手部诸关节健康搜索的运动尚属正常。

②内侧束损伤:尺正中神经内侧根与胸前内侧神经麻痹。手内部肌与前臂屈肌群全部瘫痪,手指不能屈伸拇指不能掌侧外展健康搜索,不能对掌、对指手无功能。上肢内侧及手部尺

侧感觉消失。手呈扁平手和爪形手畸形肩、肘关节功能正常。内侧束损伤和颈8胸1神经

根损伤表现类似,但后者常有Horner征,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部分瘫痪。

③后束损伤:腋、桡、胸背、肩胛下神经麻痹,三角肌、小圆肌伸肌群、背阔肌、肩胛下

肌大圆肌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上臂不能旋内,肘与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1.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速度(NCV)对有无神经损伤及损伤的程度有重要

参考价值,健康搜索一般在伤后3周进行检查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体感诱发电位(SE P)有助于节前节后损伤的鉴别。节前损伤时SNAP正常(其原因在于后根感觉神经细胞体位

于脊髓外部,而损伤恰好发生在其近侧即节前感觉神经无瓦勒变性,可诱发SNAP),SEP消失;节后损伤时,SNAP和SEP均消失

2.影像学检查臂丛根性撕脱伤时,CTM(脊髓造影加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显示造影剂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中,硬脊膜囊撕裂脊膜膨出、脊髓移位等。一般来说,脊膜膨出多数意味着神

经根的撕裂,或者虽然神经根有部分连续性存在,但内部损伤已很严重,并已延续到很近

的平面,常提示有足够大的力量造成蛛网膜的撕裂。同样,MRI(磁共振成像)除能显示神经根的撕裂以外,还能同时显示合并存在的脊膜膨出、脑脊液外漏、脊髓出血、水肿等,血

肿在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脑脊液及水肿在T2WI上呈高信号,而在T1WI呈低信号。M RI水成像技术对显示蛛网膜下隙及脑脊液的外漏更为清楚,此时水(脑脊液)呈高信号而其

1.一般治疗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在观察期间

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的处理:

(1)感觉丧失的保护:对颈5~7根性损伤,虽然手的功能基本存在,但拇、食指感觉存在

障碍,对手的精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颈8胸1根性损伤虽拇、食指感觉功能基本存在

但手的功能基本丧失,4~5指感觉也消失,易受进一步损伤如碰伤或烫伤,在失神经支配

的皮肤损伤后修复较困难,因此必须保护失神经支配的皮肤,可穿戴防护手套,训练用健

手试探接触物体温度的习惯,经常涂用油脂性护肤霜。

(2)疼痛的治疗:虽然臂丛损伤患者较少发生严重的疼痛,但一旦发生疼痛,治疗也较困难,这种疼痛健康搜索一般呈灼性痛,在枪弹伤及部分根性撕脱伤患者中较多见,取出神经中

弹后切断部分损伤的神经及神经瘤重接神经是缓解这类疼痛的主要方法,臂丛神经封闭、

颈交感神经节封闭及手术切除以及针灸、各类止痛药物的应用仅短暂缓解疼痛。

(3)肿胀的防治:臂丛损伤的患者肢体肌肉失去运动功能后同时失去对肢体静脉的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肢体处于下垂位和关节极度屈曲位,及腋部有瘢痕挛缩,加重肢体静脉回流

障碍,因此用三角巾悬吊肢体,经常进行肌肉被动活动,及改变关节位置解除腋部瘢痕挛

缩(理疗或手术方法),是防治肢体肿胀的主要方法。

(4)信心的树立:大多数臂丛损伤后,对一个正处于青春活力追求理想的年轻患者是极其痛苦的。因此,应该给这类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心,鼓励他们战胜病痛的决心;以高度的责任

心在肉体上帮助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以高度的进取心去解决臂丛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世

界难题,使他们重返劳动岗位,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幸福的成员。

(5)肌肉及关节囊挛缩的防治:神经损伤后肌肉失去神经营养发生肌肉萎缩随着时间的推移,萎缩程度不断加重,最终将发生不可逆的肌肉变性,肌组织纤维化,即使神经再生进入终

板也无法支配纤维化的肌肉,失去运动功能,故在神经损伤后如何防治肌萎缩治疗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应用被动活动、电刺激、理疗措施虽有一定延缓作用,但无法阻止肌萎缩进

程由于动力肌的麻痹相应关节失去平衡,处于非功能位,长期必然发生关节囊挛缩给神经

再生后功能恢复造成障碍,为此,应注意肢体关节的功能训练,在损伤未恢复前关节功能

位的维持十分重要。

(6)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长期性:神经损伤后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及再生过程健康搜索,其中关键的变化是神经元细胞在神经轴突再生过程中合成蛋白、磷脂及能量供应的增加健康搜

索为此需要供应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l、B6B12等)及扩张神经内微血管的药物(地巴唑)。中药的活血理气方剂也有较好的作用由于神经再生是个缓慢过程,再生速度为1mm/d,这些药物均应长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类药物虽在实验中有一定的促进神经再生作用,但制剂的生物性能的稳定性,应用方法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健康搜索的有效性,均有待探讨。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及压砸伤:如已明确为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

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3个月至半年内无明显功能恢复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术前准备:除一般术前常规检查外尚应做如下检查,包括X线胸透与胸片了解膈肌活动及抬高情况、肺功能测定及斜方肌功能状态测定等。[1]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1,是否存在臂丛神经损伤: ①上肢5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出现任何2支神经的联合损伤(排除同一平面 的切割伤); ②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 ③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功能障碍。 2,节前还是节后损伤: (一)病史:节后损伤一般损伤较轻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少见灼性痛少见;节前损伤一般损伤较重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多见伤后有灼性痛. (二)体征:节后损伤斜方肌萎缩不明显耸肩功能正常Horner征阴性节前损伤斜方肌萎缩严重耸肩功能受限Horner征阳性. (三)肌电变化:节后损伤SNAPSEP都消失;节前损伤SNAP存在SEP消失. 组胺试验:节前损伤阳性反应节后损伤阴性反应 3,损伤的部位:健康骨上或健康骨下 临床上以胸大肌健康骨部代表C5-6,背阔肌代表C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C8 T1。上述肌肉萎缩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下,即束支部损伤。根据损伤神经的不同组合再分锁骨上的根或干的损伤; 相邻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干损伤,不相邻的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束损伤 4,根,干,束,支的定位诊断: 1) 胸廓出口综合症(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口处受压,出现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表现,称为胸廓出口综合症。病因主要有斜角肌肥厚痉挛、颈肋、纤维束带等,多发20-40岁女性,表现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症状。上肢高举试验、Adson(斜角肌压迫试验)挺胸试验、肩外展试验阳性。X线示颈肋、颈7横突过长。 2) Tinel’s sign 由远端向近端沿神经干叩击,一旦叩到某部位,该神经支配的皮肤有麻痛或放射性疼痛,提示该神经已再生到这里。须注意:如系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必须由远端逐渐向近端叩击,如由近端向远端叩击,可能Tinel征要向远段延伸4~6 cm,可能更远。这是由于以后的麻痛觉被再生远端的皮肤振荡所激发,是不准确的。在周围神经卡压的病人,Tinel征的检查十分重要,不过主要是寻找 Tinel征最明显处,应反复沿怀疑被卡压的神经干远端向近端叩击,再从近端向远端叩击,Tinel征最明显处,即神经卡压的部位。 3) Horner’s sign: 颈部交感神经链损伤,颈下交感神经节受损的表现,临床上症状有四方面:眼裂变小、眼球凹陷、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瞳孔变小。前三种情况时间长后可以代偿,瞳孔变小会遗留下来。提示近椎孔臂丛神经损伤。诊断节前损伤的可靠率85%以上。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6-03-24T10:02:36.7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李琰琰[导读]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 450053 摘要:目的: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患者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28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采用患侧肢体保护、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相对于康复护理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较护理前臂丛神经损伤状况改善明显。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神经的健康发育,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临床护理 临床上孕妇在无法正常分娩时,会造成新生儿产伤,其中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上肢主要神经是通过臂丛神经进行支配的,主要包括颈神经5-8和胸部1脊神经。在分娩中因过度牵拉及胎儿颈部屈曲,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或撕裂,进而引起不完全性的肌麻痹,引起新生儿两侧上肢不对称运动,上肢一侧有功能运动障碍;上肢5神经中存在中任何2 联合损伤,手部3神经存在任何1支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手部3神经中存在任何1支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等。这种强致残性损伤非常难治疗,目前的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巨大儿、骨盆结构异常、肩难产等。在国外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0.1%左右,国内发生率为0.59%-1.70%之间。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后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患者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28例。产妇的年龄21-39岁,胎龄在38-41周,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所有的病例都是经阴道分娩,分析病历是使用胎头吸引并侧切助娩,引发全臂型神经损伤有16例,造成上臂臂丛神经损伤的有12例。 2 护理方法 2.1患侧的肢体保护臂丛神经的损伤表现为患肢的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交感神经出现反应迟缓。对患儿的侧肢体进行保暖。做好基础护理,患儿穿清洁和宽松的衣服,加速血液的循环。失去神经的支配后患组织修复比较慢,要避免压伤、烫伤等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 2.2 患侧肿胀护理臂丛神经损伤会造成肢体的肿胀,主要由患侧运动功能阻碍和回流静脉作用的减弱而易引起。当患肢处于在极度关节屈曲或低垂位置时,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肿胀。护理时抬高患肢用温水进行局部热敷,局部的血液循环要进行改善可采用轻柔按摩方法,加速水肿消散并吸收。持续观察患肢变化的周径,了解水肿吸收情况。患侧一定禁止静脉输液及肌肉或皮下注射。 2.3康复训练患侧肢体当下很多神经外科和儿科医师认为,早期无需对新生儿臂丛神经的损伤进行治疗,肢体的康复训练也不是非常需要。通过文献显示在1岁以前实施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患侧肿胀使拮抗肌群及受累肌群失去平衡,会呈现肌肉僵硬和关节挛缩。康复锻炼中让患儿肢体被动运动,以预防挛缩和粘连情况的发生。损伤后上臂前 4周固定于胸前,将臂丛神经的张力降低到最小,可减轻疼痛并利用水肿的吸收,对肩关节外旋和外展起到防止作用。患儿损伤4周以后,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可据各关节的活动范围适度调节,如前屈后伸、内收运动、肩关节外展的内收、肘关节进行性屈曲、内旋和外旋运动、腕关节伸展和屈曲等运动,以上的锻炼每日各5-6次,随着患侧的肌力逐步增加后可进行抗阻力的练习。另外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 2.4 临床营养辅助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才能达到患儿生长和发育的要求。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等对恢复神经细胞活性有作用的药物,营养中枢作用可通过药物进血脑屏障后产生。通常一个疗程为1个月,患儿停止15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每3个月完成一个大的疗程。 2.5 家属心理健康教育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进行康复护理时,是系统而且长期的过程。很多患儿家属感觉治疗周期太长,短时间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加之经济方面消耗太大而最终放弃康复治疗。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不安,护理过程中要针对发现的情况进行及时疏导,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向患儿家属介绍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行性,重新对恢复健康树立信心。指导患儿父母使用如体触和抚摸等方式,对患儿情感进行互动,有利于发育患儿的神经。 3 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相对于康复护理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较护理前臂丛神经损伤状况改善明显。臂丛神经损伤相对于新生儿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更为重要。在产前主动评估胎儿的大小、警惕骨盆结构是否异常、产程中密切观察、选择的分娩方式要恰当、宫缩调整到良好状态等,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情况就能最大程度被避免。因此可总结如下,针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采用患侧肢体保护、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使患儿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减少新生儿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当然从根本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熟练掌握新生儿臂丛神经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神经的健康发育,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陈秀洁,主编.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442 [2]陈宏英.肩难产4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1,46(2):38-40. [3]袁文娟.8 例肩难产的助产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6).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的治疗

臂丛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可诱发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为一般止痛剂所缓解。目前, 臂丛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没有通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镇痛药物疗效有限,外科止痛手术往往是主要手段,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有时能取得较好效果1。 一、药物治疗 2010 年 IASP 和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最新版指南推荐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和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和曲马多。其他药物包括其他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NMDA 受体拮抗剂及局部辣椒素等2。 鞘内药物输注治疗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或中枢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2。国内常见的鞘内泵配制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麻药、钙通道阻滞剂、α2 受体激动剂及 NMDA 受体拮抗剂等,其中吗啡的临床应用最广,亦被视为一线药物3-5。 二、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止痛手术的历史久远,1889 年开展的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距今已有 120 多年的历史。此后陆续出现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脊髓前联合切开术、丘脑核团毁损术、扣带回切开术、额叶皮质切除术和额叶下纤维束切断术等多种术式,但由于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的问题,这些术式在国内外已少有开展6。 顾玉东曾报道7收治臂丛神经损伤2086例,其中伴有灼性神经痛者48例。在22例节后损伤中,12例神经连续性存在,斜角肌疤痕化,行臂丛神经松解减压术(包括束膜切开减压),其中6例术后灼性痛消失,2例缓解,4例无效。无效者中2例再行颈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疼痛缓解,1例再行臂丛神经根近椎孔处切断,术后疼痛消失,1例再行丘脑痛觉中枢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术后疼痛缓解。另10例手术探查时见臂丛在不同平面断伤,行神经瘤切除后直接缝接6例,神经移植4例。术后1-30天疼痛消失者6例。30-60天疼痛消失者1例,缓解2例,无效1例者再行丘脑痛觉核立体定向毁损,术后疼痛部分缓解。26例为节前损伤,行膈神经为主的多组神经移位术。术后12例疼痛消失,5例疼痛缓解,无效9例。对无效的9例,4例再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术后2例部分缓解,2例仍无效,以止痛剂维持艰难度日。3例再行神经根近椎孔处切断术,术后2例缓解,1例仍无效,此无效病例因患肢无任何功能并伴有严重缺血性改变,最后截肢,灼性痛才缓解。另2例再行丘脑痛觉核毁损术,术后疼痛均部分缓解。

臂丛神经损伤的分类与图谱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 1、组成 “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 ,约150 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 见下表 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 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 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膈神经 C2345 膈肌 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 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 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 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 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 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 尺神经大部分手肌 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 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 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

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C7 背阔肌 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 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 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⑵ C6神经根:神经纤维为14 227~39 036 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主管屈肘。单根C6 神经根损伤,临床除肱二头肌肌力减弱外,上肢活动无明显影响。一旦C5、6同时离断或上干损伤,则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主要机能丧失,临床表现为三角肌麻痹。肩不能外展;肱二头肌及肱桡肌麻痹时不能屈肘。 ⑶ C7神经根:神经根数为18 095~40 576 根,主要组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主管肘、腕、指的伸直。C7支配广泛无独特性。单纯C7 神经根断裂不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因桡神经支配肌均可由其他神经根代偿。 C5、6、7神经根同时断裂,临床表现与C5、6联合损伤基本相似。因C7 可为C8 神经根所代偿。反之,当C7、8 T1神经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C8 T1损伤基本相似。此时因C7 可为C6 神经根所代偿。因此,在臂丛神经损伤病例重一旦出现C7麻痹症状,常提示4个神经根以上同时损伤。尺侧腕屈肌支由C7 支配。 ⑷ C8神经根:C8 神经根纤维数为14 636~41 246 根。主要组成正中神经,支配掌长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等指屈肌群,主管手指屈曲;独立组成肩胛下神经,支配肩胛下肌。C8 单独损伤,临床指深屈肌活动减弱,其他功能无明显影响。当C5、6、7、8同时损伤,除上干损伤(肩不能上举与外展,肘不能屈曲) 外,出现中干损伤表现,即腕下垂,伸拇伸指不能。 ⑸ T1神经根:T1 神经根纤维数为12 102~35 600 根,主要组成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骨间肌和蚓状肌,主管拇指对掌、对指,手指内收、外展,掌指关节屈曲及指间关节伸直;独立组成臂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单独T1 神经断裂,主要影响手内在肌功能,但由于C8 神经根的代偿,临床功能障碍不明显。C8T1 联合损伤或下干损伤时主要表现为手内部肌及屈指功能障碍。C7、8T1 三根联合损伤时,临床表现与T1C8 二根联合损伤相似,因C7 损伤可被邻近C6 所代偿。前臂内侧皮神经主要由T1 纤维组成,一旦其支配区感觉障碍(除切割伤外) ,首先应考虑在第一肋骨处受压,这是诊断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重要依据。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1、外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06T16:12:58.3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4期作者:倪启迪 [导读]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方式;满意度;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74-02 臂丛神经是由颈C5-8和T1神经根组成,其分支主要在上肢分布,颈深肌、背部浅肌层等也有部分小分支分布,臂丛神经主要对肩背和上肢、胸部感觉和运动进行支配,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周围神经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疗效欠佳,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可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甚至终身残疾,因而,做好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1]。本研究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其中常规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7例,男、女患者26例、11例,年龄17~54岁,年龄均数(32.73±5.28)岁。左侧损伤有19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4年。平均为5.6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2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5例。康复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女患者26例、12例,年龄17~55岁,年龄均数(32.57±5.13)岁。左侧损伤有20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5年。平均为5.8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1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1)心理康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可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了解臂丛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配合度。(2)运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和肌肉萎缩情况选择合理功能锻炼方式,以辅助患者完成目标动作,直至上肢自行主动完成目标动作为止。(2)物理疗法。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或中频脉冲电疗,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治疗20~30min,每天2次。还可辅以红外线、超短波疗法等。(3)推拿护理。给予患者被动手法按摩关节僵硬处,手法轻柔,每次20min,每周3次。(4)神经营养药物。给予维生素B1和B6各10mg,每天口服3次。(5)肢体护理。协助患者用温水擦洗患肢,以促进皮肤温度的恢复,避免因过度活动而引起区域型炎性反应,并经常给予患肢按摩和未固定关节被动活动,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张力的增加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2]。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环境护理三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评价越高。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轻微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提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x-±s表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比较 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和表2。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一、概述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于臂丛神经受到牵拉、切割、震荡、缺血等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臂丛神经由第5—7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最主要的分支与功能如下:①腋神经,支配小圆肌、三角肌及肩外侧皮肤;②桡神经,支配厂肢所有伸肌;③肌皮神经,支配喙肱肌和肱二头肌;④正中神经,其外侧部分支配桡侧屈腕肌和前旋前圆肌;内侧部分支配聿长肌、屈指肌利大负际肌、桡侧2条蚓状肌,参与手部感觉;⑤尺神经,支配尺侧伸腕肌、屈指深肌尺侧半、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尺侧2条蚓状肌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的尺侧半;⑥前臂内侧皮神经,负责各自部位的感觉。 三、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远的支配区及相应的肌群运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丧失。其程度取决于神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所支配的肌组织呈现弛缓性瘫痪。 2.感觉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在其支配区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及两点辨别觉的改变但临床检查时应以绝对区为标准。 3.自主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内出现无汗、血管麻痹,竖毛反应丧失,皮肤变薄、萎缩、干裂、溃疡,指甲扭曲、

干裂,甚至脱落。甚至可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 4.肢体畸形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时,支配区肌肉松弛无力,在拮抗肌的作用下,可出现特殊的肢体畸形。 5.生理反射消失当臂丛神经损伤时,正常的生理反射消失。但是,要注意只要反射弧的任意部分损伤都可导致反射消失,因此生理反射消失并不能作为神经损伤程度的判断标准。 6.烧灼性神经痛臂丛神经损失后,可以出现支配区域不同程度的异常疼痛,呈烧灼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 7.血管及重要脏器合并损伤若为锐器或火器伤及臂丛神经时,可合并致命性的大出血或血气胸;继发于锁骨骨折时,也偶可发生类似情形。 8.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做如下分类。 (1)上干损伤:瘫痪的肌肉为冈卜、冈下肌,胸大肌的锁骨头、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后肌。部分瘫痪的有桡侧伸腕肌、旋前圆肌及桡侧屈腕肌。临床表现为:肩不能外展、外旋,肘不能屈曲,前臂不能旋后,上肢外侧麻木。 (2)上千和中十损伤:瘫痪的肌肉除上述者外,还有大圆肌。 (二)辅助检查 1.肌电图检查损伤早期(2周内)此项检查无诊断意义;神经损伤2~4周后可小现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神经再生后,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消失,出现少量运动单位电位,最后出现相似的干扰相;若无再生发生,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也会消失。

臂丛神经损伤解剖诊断及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与锁骨下 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 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臂丛神经分5根、3干、6股、3束、5支部分,C5—C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组成中干;C8—T1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3干后股组成后束,上干前股和中干前 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形成内侧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出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尺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根轴突。臂 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1、外伤:闭合性损伤见于车祸、运动伤(如滑雪)、产伤、颈部的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臂丛神经损伤位置时,开放性损伤主要见于枪弹伤、器械伤、腋动脉造影、肱动脉手术、内侧胸骨切开术、颈动脉搭桥术,颈静脉血透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损害亦有报道,是臂丛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2、特发性臂丛神经病: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或痛性臂丛神经炎,也叫Parson age - Turner综 合征。这种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伤或手术的病史。此外、偶尔也可发生Lyme病或 立克次体感染。最近有人报道,由Ebrlicbia细菌引起的一种蜱传播疾病也可发生臂丛损害。 3、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各种不同的颈椎畸形可以损及臂丛神经根、丛及血管。可以单侧的,也可是双侧的。由于紧拉的颈椎纤维环从第一肋延伸至残遗的颈肋或变长的第七颈椎横突,从而导致C8和T1前支或臂丛下干中神经纤维受到损害。 4、家族性臂丛神经病:本病在急性期与痛性臂丛神经炎很难鉴别。有家族史,其遗传特点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有时可并发颅神经受损(如失音),以及腰骶丛神经和植物神经受损。如果有家族性嵌压性神经病的表现,则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发现多个周围神经受累。腓肠神经活检可以发现神经纤维轻度脱失,有奇异的肿胀,髓鞘呈现香肠样增厚。 5、放射性臂丛损害:在放射性治疗后可出现缓慢进展的臂丛神经病,无痛性,常在上臂丛多见。 6、肿瘤:恶性肿瘤的浸润,常见于肺、胸部的肿瘤,导致进行性加重的臂丛损害,以下臂丛多见多伴有Horner综合征。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19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摘要】对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 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 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 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1]主要的分支有:(1)胸背神经;(2)胸长神经;(3)腋神经;(4)肌皮神经;(5)正中神经;(6)桡神经;(7)尺神经。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臂丛神经损伤是由 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2]。由于 生理解剖的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后治疗较困难,疗效也不甚理想。受伤后患者上 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遗留终生残疾。此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正确 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 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自2009年6 月至2011年6月,我们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8例,在对其实 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9~53岁,平均32 岁。左侧15例,右侧23例。病程10天~1.5年,平均6月。闭合性损伤者24例,开放性损伤并行臂丛神经修复术者14例。 2 心理护理 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 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肢伴有灼性 神经痛,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僵硬,皮肤变色,多汗以及骨质疏松等。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使患者感到痛苦,焦虑。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应为患 者提供心理支持,耐心介绍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及最新的治疗方法,用以转移注 意力,鼓励患者,缓解焦虑。说明神经损伤后恢复的特点,及神经生长恢复的缓 慢性,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主动 配合治疗。 3 物理治疗 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及防止肌肉 萎缩。包括电刺激、红外线、超短波等。电刺激治疗可长期进行直至患肢功能恢复。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神经变性和肌肉萎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 神经再生。另外配合红外线、超短波治疗。电刺激治疗每天进行两次,每次为30 min,采用频率为20Hz的低频脉冲电刺激。红外线和超短波治疗每天一次,每次 为20min。 4 运动治疗及康复训练 对于开放性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 功能练习方法。一般来说,术后3天开始给伤口水平以下肌肉进行按摩,3~5次/d,10min/次,并适当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以改善静脉回流,减少肿胀。术后1 周开始肌肉舒缩运动,并指导患者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伸屈运动,有 助于改善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术后4周当肌 肉出现收缩时,练习上肢屈伸、提肩等运动,训练时注意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次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初期,对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神经对接就等于功能的完全恢复;随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加重,而逐渐丧失信心。因此,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神经的恢复时间及预后,掌握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宜高营养且B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体位患肢处于功能位。 4.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钻胺等,促进神经再生。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应注意保护患肢,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皮肤烫伤、肢体冻伤和挤压 伤。①用热水袋时水温≤50℃;②在寒冷季节里,暴露部位 要注意保暖;③睡觉时应用软枕抬高患肢并防止被压,在拥 挤的环境中应将患肢紧贴胸部,以防止受压;④被动活动患 肢,损伤处进行理疗,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练习,预防肌肉 萎缩、关节挛缩。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神经损伤修复有其特殊性,损伤后其远端均发生变性;而神经生长特点是由近端按每日1mm的速度向远端生长。因此,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症状短期内难有显著的改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防急躁、绝望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饮食多食鱼类、瘦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几具是富含维生素B1(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燕麦、荞麦、豆类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促其恢复, 3.体位及肢体位置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肢体在神经吻合最初的4周内保持神经处于张力最小的位置,即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对肌力严重破坏者给以支具,以防关节挛缩畸形,尤其是防止肩关节脱位。 4.病情观察从护理①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防积血造成神经粘连;②神经移植的患者,取神经的部位会发生麻木、感觉障碍,应慎防冻伤、压伤等并发症发生。 5.康复锻炼 (1)单纯神经松解者,术后48小时,即可做患肢肌肉的静止收缩练习及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 (2)术后2周,试做向瘫痪肌肉传递冲动练习:患肢充分进行增强肌力练习;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到重地主动收缩;肌力为1—2级时进行主动运动或感应电刺激;肌力达3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 (3)术后4周,缝接的神经初步愈合,可暂时取下外固定做小范同的关节屈伸运动,动作要轩柔,幅度缓慢增加,避免牵拉缝合的神经。同时进行理疗.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粘连。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初期,对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神经对接就等于功能的完全恢复;随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加重,而逐渐丧失信心。因此,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神经的恢复时间及预后,掌握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宜高营养且B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体位患肢处于功能位。 4.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钻胺等,促进神经再生。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应注意保护患肢,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皮肤烫伤、肢体冻伤和 挤压伤。①用热水袋时水温≤50℃;②在寒冷季节里,暴 露部位要注意保暖;③睡觉时应用软枕抬高患肢并防止被 压,在拥挤的环境中应将患肢紧贴胸部,以防止受压;④ 被动活动患肢,损伤处进行理疗,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练 习,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神经损伤修复有其特殊性,损伤后其远端 均发生变性;而神经生长特点是由近端按每日1mm的速度向 远端生长。因此,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症状短期内难有显着

的改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防急躁、绝望等不良情 绪的产生。 2.饮食多食鱼类、瘦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几具是富含维生素B1(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燕麦、荞麦、豆类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促其恢复, 3.体位及肢体位置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肢体在神经吻合最初的4周内保持神经处于张力最小的位置,即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对肌力严重破坏者给以支具,以防关节挛缩畸形,尤其是防止肩关节脱位。 4.病情观察从护理①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防积血造成神经粘连;②神经移植的患者,取神经的部位会发生麻木、感觉障碍,应慎防冻伤、压伤等并发症发生。 5.康复锻炼 (1)单纯神经松解者,术后48小时,即可做患肢肌肉的静止收缩练习及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 (2)术后2周,试做向瘫痪肌肉传递冲动练习:患肢充分进行增强肌力练习;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到重地主动收缩;肌力为1—2级时进行主动运动或感应电刺激;肌力达3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

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

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 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指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病因 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病理生理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处理上需手术吻合。 2.神经轴突断裂 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的远侧段。但临床上常见的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伤,恢复较差。

3.神经失用 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位或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临床表现 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 (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臂丛神经损伤

时间:地点: 主持人:主讲人: 培训内容: 参加人员: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 一、应用解剖 臂丛神经由C5-8 及T1前支所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 ,约150 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二、分支 见下表 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 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 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膈神经 C2345 膈肌 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 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 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 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 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 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 尺神经大部分手肌 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 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 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 C7 背阔肌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训练与疗效分析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训练与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14T16:02:31.1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7期作者:吕玉成 [导读]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系统康复对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防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海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黑龙江海林市 157100 【摘要】目的:探究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训练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4例,对其在医院治疗后的康复训练与疗效的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手段与康复训练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比对,探究术后康复训练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并进行了相应的疗效分析。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系统康复对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防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训练;疗效分析 Brachial plexus injur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Methods:choose 64 case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in the hospital after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ondition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received 64 case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 patients,respectively,using traditional treatments and nursing trea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record and analysis,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to explore the actu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and the corresponding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Conclusion:brachial plexus injury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neural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brachial plexus injury;Rehabilitation training;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于砸伤、绞伤、产伤、牵拉等因素所造成,少数病人由切割伤等直接因素所致,根据损伤轻重可以导致肢体瘫痪甚至上肢功能丧失。目前临床上存在重视手术修复,忽略术后康复的弊病,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且常常发生关节挛缩等并发症,这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课题,康复训练的最佳疗效,也成为了医学人员研究的对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通过手术,可以使患者臂丛神经功能得一定程度地恢复,然而术后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采取规范化的康复治疗,从而观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相关知识背景 臂丛神经损伤是目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它的致残率较高,多发在青壮年,目前臂丛神经损伤仍然是医学界很难攻克的难题之一。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对臂从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的认识,最早是1768年Smeillie首次描述的1例臂丛产瘫麻痹。此后Ducheme(1861)、Erb(1874)描述了上干型产瘫,Klumpke(1885)描述了下干型产瘫。1874年Flaubert首次报道成人外伤性臂丛损伤,1886年Thorburn首次进行了臂丛损伤手术修复。但直至1966年SICOT巴黎会议,臂丛损伤修复的疗效一直令人失望。随着臂丛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尤其是神经移位术的开展,臂丛损伤的疗效逐步提高,这一领域我国顾玉东、瑞士Narakas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1.2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共6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均,其中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28名,2名新生新生儿患者,15名工地干部,机器意外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牵拉性损伤,其中3名是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耗时耗力较大,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多达34例,多为20到30岁的年轻患者,3例工厂坍塌致玻璃割伤,造成的臂丛伸进损坏,出现肌肉无知觉等状况,另外的10例,分别是不同程度的臂丛损伤,本研究对选出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并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1.3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 选取的64名患者,进行对比康复训练。在治疗期间,其中30名患者按规范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另外30名患者则进行传统的治疗,康复训练进行3个月后观察结果。第一组患者丛神经损伤术后3天开始给伤口以下肌肉进行按摩,并适当的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以改善静脉、淋巴回流、减少肿胀;术后1周开始肌肉舒缩运动,并指导患者对未固定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伸曲运动,有助于改善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直;术后4周当肌肉出现收缩时,练习上肢屈伸、提肩等运动,第二组则选择自然恢复。评估项目为臂丛功能分值及神经电位恢复情况,臂丛功能分值与状态成正比,即评估所得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状态恢复越好。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月后对患者从恢复和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等方向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讨论 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仍是临床中难度较大的治疗疾病,国内外近些年来出现较多关于本病治疗的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而这均对改善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修复效果提供了必要前提,但患者过度依赖手术而忽视术后的康复治疗,无法达到手术预期效果。本研究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全面干预及多形式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并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 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