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学总论重点

园艺学总论重点

园艺学总论重点
园艺学总论重点

9 园艺学总论重点

二、填空题

1.花性栽培分类。生态习性分类法:中国气候型、欧洲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墨西哥气候型、

热带气候型、沙漠气候型、寒带气候型;栽培习性分类法:(1)露地花卉,包括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包括球根花卉、宿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多年生木本花卉(灌木类、乔木类、藤木类、色叶类、观赏竹类)(2)温室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多年生草本花卉(宿根

花卉、球根花卉、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热带木本花卉类(灌木类、小乔木类、观叶植物、观赏竹类)、蕨类植物;按用途分类法:(1)按园林用途分类:花坛花卉、盆栽花卉、室内花卉、切花花卉;

(2)按经济用途分类:药用花卉、香料花卉、食用花卉、其他可以生产纤维、淀粉、油料的花卉。

2.果量的调节技术(1)果实负载量的确定果实适宜负载量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保证不妨碍翌年必要花量的形成;保证当年果实数量、质量及最优的经济效益;保证不削弱树势和必要的贮备营养。(2)保花保果,人工辅助授粉,花期放蜂,花期前后,加强管理(3)疏花疏果

3.果实品质的调节:(1)大小:营养物质的需求、人工辅助授粉、疏花疏果;(2)色泽:合理

修剪,改善光照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果实套袋、树下铺反光膜(3)果面光洁度:果实套袋、合理施用农药和叶面喷肥、喷施果面保护剂、洗果(4)风味:包括: 糖酸度,肉质,汁液,香气,有否异味等,果实品质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叶幕微气候条件对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合理施肥灌水可有

效改善果实风味

4.营养诊断:植株形态诊断(植株形态诊断就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外观形态,如新梢长势、叶

面积和叶色、果实形态等外观长相来判断植物营养状况)土壤分析、植株营养分析、植物生理生化分析。

5.种子休眠的原因。种胚发育情况、种子后熟、种皮的不透水性、种皮的不透气性、种皮的机械

作用、发芽抑制物质(脱落酸 ABA)

6.打破种子休眠方法。(播前处理)机械破皮(物理机械处理法:温度处理、机械处理)、化学物

质处理法(有机无机)、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法(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利、壳梭孢菌素)温度处理、层积处理、气体处理法油菜:破种皮;低温预处理;变温发芽硬果:日晒夜露;通过碾米机;温汤浸种或开水烫种;切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红外线处理莴苣、芹菜:冷冻处理,变温处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适当的温度

7.商品化处理(1)果品:分级:人工、机械(果实大小、重量、光电分级机);涂蜡:浸涂法、

刷涂法、喷涂法手工和机械;包装:(内、外);(2)蔬菜:整修与洗涤、预冷(冰触法、水冷法、真空预冷法、冷库预冷法、强制空气预冷法)、保鲜处理(表面涂剂、辐射与化学处理)分级与包装(重量大小质量)(3)花卉:分级、包装、成束包装和单枝散装

三、简答题

1.主要蔬菜农业生物学分类。

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包括产品器官的形成特性和繁殖特性进行分类,将蔬菜分为 11 类。1)

根菜类: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以其膨大的直根为食用部分。2)白菜类:包括白菜、芥菜及甘蓝等,以柔嫩的叶丛或叶球为食用器官。3)绿叶蔬菜:以其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器官的蔬菜,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苋菜、蕹菜等。4)葱蒜类:包括洋葱、大蒜、大葱、韭菜等,叶鞘基部能膨大而形成鳞茎,所以也叫做“鳞茎类”。5)茄果类:包括茄子、番茄及辣椒。同属茄科,在生物

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上都很相似。6)瓜类:包括南瓜、黄瓜、西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茎为蔓性,雌雄同株异花。7)豆类:包括菜豆、豇豆、毛豆、刀豆、扁豆、豌豆及蚕豆。大都食用其新鲜的种子及豆荚。8.薯芋类)包括一些地下根及地下茎的蔬菜,如马铃薯、山药、芋、姜等。富含淀粉,能耐贮藏。9)水生蔬菜:是指一些生长在沼泽或浅水地区的蔬菜。主要有藕、茭白、慈姑、荸荠、菱和水芹等。10)多年生蔬菜:如香椿、竹笋、金针菜、石刁柏、佛手瓜、百合等。一次繁殖以后,可以连续采收。11)食用菌类:包括蘑菇、草菇、香菇、木耳等,人工栽培和野生或半野生。

2.主要果树栽培学分类。

为便于果树植物的栽培和利用,结合果树植物的生态、树性和果实特征,形成了果树培学分类体系。Ⅰ.温带果树(落叶)1、仁果类:苹果、梨、山楂、海棠果 2、核果类:桃、梅、李、杏、樱桃3、浆果类:葡萄、猕猴桃、草莓、无花果、石榴 4、坚果类:栗、核桃、银杏、阿月浑子、榛 5、柿枣类:柿、枣Ⅱ.亚热带果树(常绿):柑橘、枇杷、龙眼、荔枝、杨梅Ⅲ. 热带果树(常绿):芒果、荔枝、香蕉、番木瓜、椰子、腰果、菠萝、柠檬、可可、槟榔

3.春化作用、光周期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周期:

即光期与暗期长短的周期性变化,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有无阳

光的实数。某一地区的光周期,完全受某一地区的纬度所决定,而实际的有阳光照射的时数则与降雨

及云雾的多少有关。光周期效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分化,即诱导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但

光周期效应也影响到生长习性,叶的发育,色素的形成,叶形变化,食用储藏器官的发育,解剖上的

变化,以及其他生理及生化上的影响。应用:(1)引种:从远地引进新的作物或品种时,首先要了解被

引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如果原产地与引入地区光周期条件差异太大,就有可能因生育期太长而不能成熟,或者因生育期太短而产量过低。我国南方品种(LDP 和SDP)其临界日长一般比北方的要短。而在生

长季节中春夏的长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晚些;夏秋的短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早些。因此一般来说,SDP 南种北引,开花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北种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提前。

LDP 则相反,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所以对于收获果实、种子的作物在引种时必须考虑引进后能否适时开花结实,否则会导致颗粒无收。因此 SDP 南种北移应引早熟品种,北种南

移则引进晚熟品种为宜。以大豆而言,南方大豆在北京种植时,从播种到开花日期长,枝叶繁茂,但由于

开花期晚,天气已冷,结实不多,产量不高。(2)育种:育种所获得的杂种,常需要培育很多

代.才能得到一个新品种,通过人工光周期诱导,使花期提前,在一年中就能培育二代或多代,从而

缩短育种时间、加速良种繁育。根据光周期理论,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光周期反应的敏感性不同,

所以在育种时,应注意亲本光周期敏感性的特点,一般选择敏感性弱的亲本,其适应性强些,利于良

种的推广。3)控制花期:利用人工控制日照长短的方法可提早或推迟开花时期,这在园艺花卉栽培上

很重要。如利用人工控制日照长短的方法使双亲本同时开花,便于进行杂交,扩大远缘杂交范围。 (4)维持作物营养生长: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如果开花结实,会降低营养器官的产量和品质,因而需阻止

或延迟这类作物开花。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温带植物发

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温带地区由于日照的影响,温度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所以许多温带

植物表现出发育过程中要求低温的特性。一般来说,春化作用只能发生在能够分裂的细胞之中。不同

的园艺植物,对低温的感受部位不同。引种时需注意所引植物种或品种的春化要求。对种子作春化处理,可以在春天播种冬小麦品种,在小麦越冬困难的北方寒冷地区有应用价值。对于开花对品质不利

的洋葱,在春季种植前高温处理越冬贮藏的鳞茎,以降低其感受低温的能力,可以防止在生长期中因

通过春化而开花,从而得到较大的鳞茎。应用:(1)春化处理:农业生产上用人工给予萌动种子以低温

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在育种工作中应用春化处理,一年可培育3~4 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过程。有时,为了避开“倒春寒”的影响,冬小麦可以先经春化处理,适时晚播,这样

可以防止寒害,也可使之提前抽穗成熟,所以可利用春化处理以调整播种期。(2)引种:由于不同地区

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远地引种时,如北方品种引种到南方,必须首先了解该品种对低温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能否满足它,不然将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

损失。(3)控制花期: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常利用解除春化效应以控制某些作物的开花。如洋葱在前一

年所形成的幼嫩鳞茎,在冬季或冷藏中就可以通过春化而提前开花,从而影响次年形成大鳞茎。在生

产中常在春季给予植物高温处理以解除其春化,即可防止它在生长期抽苔开花。在花卉栽培中,若用

低温处理,可使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在当年开花。

4.花色、品质及果实质量的调控方法。

(一)花果数量的调控花量的调节技术:1)加强肥水管理 2)整形修剪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

用 4)人工疏花。果量的调节技术:1)果实负载量的确定:果实适宜负载量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即保证不妨碍翌年必要花量的形成;保证当年果实数量、质量及最优的经济效益;保证不削弱树势和

必要的贮备营养。2)保花保果:人工辅助授粉、花期放蜂、花期前后,加强管理 3)疏花疏果:俗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