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高中物理选修3《变压器》说课稿

变压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修 3—2 第五章第四节《变压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变压器》是必修 3—2 第五章第四节,本节通过实验探究并结合的理论分析,认识变压器的 原理和变压器基本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从整个高中物理来看,本节既联系电磁感应,又 为电能输送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考的热点之一。b5E2RGbCAP 2、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处理重难点策略:实验探究与讨论,提问与思考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 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p1EanqFDPw 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 220 V 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 36 V 的安全电压。一般电 子产品电源电压仅为几伏,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 10000 V 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 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DXDiTa9E3d 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变压器的原理 (1)思考与讨论:
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问题 1: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为什么亮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当一个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另一个线圈中激起感生电场, 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实验说明,通过互感现象,电源的能量可以从 一个线圈传输给另一个线圈。RTCrpUDGiT 变压器就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构成的。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 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5PCzVD7HxA

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 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 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 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 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通过互感现象,副 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jLBHrnAILg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2)实验探究 问题 2: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多用电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图示电路连接电路
(2)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 6V,保持原线圈匝数 n1 不变,分别取副线圈匝数 n2= 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xHAQX74J0X (3)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 6V,保持副线圈匝数 n2 不变,分别取原线圈匝数 n1= 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LDAYtRyKfE
1 n1,n1,2 n1,用多用电 2 1 n2,n2,2 n2,用多用电 2
U1=6V
实验次数 原线圈匝 1 2 3 4 5 6
n1
n1
n1
n2
n2
n2

数 n1 副线圈匝 数 n2 副线圈输 出电压 U2 结论 (4)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连接好电路后,同组同学分别独立检查,然后由老师确认,电路连接无误才能接通电源。 (2)注意人身安全。只能用低压交流电源,电源电压不能超过 12V (3)使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测试,然后再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答: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 n1 2
n1
2 n1
1 n2 2
n2
2 n2
U 1 n1 ? U 2 n2
电流通过变压器线圈是会发热,铁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也会发热。所以,变压器工作时存在能量损 失。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U 1 n1 ,只适用于理想变压器。实际上变压器的工作效率 ? U 2 n2
都很高,在一般的计算中,可以把实际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3)深入思考 Zzz6ZB2Ltk 问题 3: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所以 P 出=P 入
问题 4: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 I1 与 I2 有什么关系? 据 P 出=U2I2,P 入=U1I1 及 P 出=P 入得:U2I2=U1I1 则:
I 1 U 2 n2 ? ? I 2 U 1 n1
上式是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比公式。 如果副线圈的电压高于原线圈的电压,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如果副线圈的电压低于原线圈的 电压,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 n2>n1,降压变压器 n2<n1。升压变压器,I2I1。dvzfvkwMI1
问题 5:在绕制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时,副线圈导线应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好,还是细一些好?降压变压器

呢? 答:因为升压变压器,I2I1,所以副线圈 导线要比原线圈导线粗一些。rqyn14ZNXI (4)、实例分析 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 例 1、一个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下列的哪个物理量不一定相等 ( A.交流的频率 C.电功率 B.电流的有效值 D.磁通量变化率 )
例 2、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 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 电压,I1 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则 ( )EmxvxOtOco
A.保持 U1 及 P 的位置不变,K 由 a 合到 b 时,I1 将增大 B.保持 U1 及 P 的位置不变,K 由 b 合到 a 时,R 消耗功率减小 C.保持 U1 不变,K 合在 a 处,使 P 上滑,I1 将增大 D.保持 P 的位置不变,K 合在 a 处,若 U1 增大,I1 将增大
例 3、如图所示,接于理想变压器的四个灯泡规格相同,且全部正常发 线圈的匝数比 n1∶n2∶n3。SixE2yXPq5 (5)本节小结
光,求三个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U 1 n1 ? U 2 n2
则:
P 出=P 入 若原副线圈只有一个:U2I2=U1I1
(6)、巩固练习
I 1 U 2 n2 ? ? I 2 U 1 n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本节学习的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 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6ewMyirQFL
1、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为 110 匝,副线圈匝数为 660 匝,若原线圈接在 6 V 的电池上,则副线圈两 端电压 ( )kavU42VRUs

A.36 V
B.6 V
C.1 V
D.0 V )
2、当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副线圈的( A.负载电阻为 0 C.两端电压为 0 B.输出电流为 0 D.输出功率为 0
3、 理想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电流为 I1、 I2, 电压为 U1、 U2, 功率为 P1、 P2, 关于它们的关系, 正确的是 (
y6v3ALoS89

A.I2 由 I1 决定 C.P1 由 P2 决定
B.U2 与负载有关 D.U1 由 U2 决定 )
4、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副线圈接电阻,下列哪些方法可使输入功率增加为原来的 2 倍( A.次级线圈的匝数增加为原来的 2 倍 B.初级线圈的匝数增加为原来的 2 倍 C.负载电阻变为原来的 2 倍 D.副线圈匝数和负载电阻均变为原来的 2 倍 5、用理想变压器给负载 R 供电,下列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 A.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C.减小负载电阻 R 的数值 B.增加副线圈的匝数 D.增加负载电阻 R 的数值 6、 在图所示 )
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为 2∶1,四个灯泡完全相同,若已知灯 泡 L3 和 L4 恰能正常工作,那么 A.L1 和 L2 都能正常工作 B.L1 和 L2 都不能正常工作 C.L1 和 L2 中只有一个能正常工作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有相同的白炽灯,原、 圈的匝数比为 n1∶n2=2∶1,电源电压为 U,求 B 灯两端的电压 UB 为多 少?0YujCfmUCw 8、如图中所示,理想变压器 B 的原线圈跟副线圈的匝数比 n1∶n2=2∶1,交流电源电压 U1=220 V,F 为熔 断电流为 I0=1。0 A 的保险丝,负载为一可变电阻。eUts8ZQVRd (1)当电阻 R=100 Ω 时,保险丝能否被熔断? (2)要使保险丝不被熔断,电阻 R 的阻值应不小于多少?变压器输出的电功率不能超过多少? 副 线 ( )M2ub6vSTnP




高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获奖获奖说课稿特级教师用

功优秀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语: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 内容是功。下面我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模块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机械能这一章的第一节,机械能这一章主要讲解功和能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然而要想准确地把握功能关系就必须对功的概念有一个明确地认识,能够熟练的计算相关力对物体做的功.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功的概念、功的两个要素及正负功的含义;会用定义式计算恒力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感受正交分解推导做功的计算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并会计算功。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正功、负功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虽然高一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物理知识学习,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当引入更多的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具体形象的去了解功的相关知识。此外,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功的知识,但是他们所掌握的做功是建立在力与位移在同一个方向的前提下的,对于力与位移存在夹角的情况的功的计算,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在前面的数学及物理学习当中,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矢量的知识,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掌握。在矢量分解的基础下,进一步的去学习力与位移存在一定夹角的情况下,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掌握还是比较简单的。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主要采取探究式教法,并以讨论法和合作交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且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说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物理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处理具体问题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由生疑到释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整个教学活动我主要安排了四个环节。下面我将以板块的形式陈述我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为本节课的新授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这样的导入,师生共同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功的知识, 做准备,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本节课的新授中来。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找两位体重相差悬殊的同学,让体重小的同学抱体重大的同学,没有抱动;再让体重大的同学抱起体重小的 同学,并在教室前面做匀速走动。让学生思考两种情况,是否有做功?学生思考、分析之后交流

高中物理选修3-1说课稿(全)讲解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从我国古代磁学研究的成就引入,指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然后依次展现了三个三级主题:“无处不在的磁”、“地磁场”、“磁性材料”。这样地结构贴切地体现了本节的主题---“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地磁场的知识,知道磁性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收集资料,初步了解我们周围的磁现象,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磁性材料应用实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回顾我国磁学研究的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树立振兴中华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了解磁现象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加明确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 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地磁场成因的探讨及对“信鸽认家”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 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磁现象,了解地磁场和磁性材料是重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作为全章的起始节,避免涉及枯燥抽象的概念,力求从生活生产中的磁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与激情。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解决参与举例、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建立关于磁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磁现象做好准备。 三、说程序 1、新课引入(复习初中知识) 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2、新课教学 (1)让学生阅读课文,列举身边的磁现象 (2)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地磁的北(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磁场:地球由于本身具有磁性而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叫地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精选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精选说课稿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首先通过电磁联系启迪学生思考:既然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磁效应,那么磁体或电流也应能在附近导线中感应出电流来。教材从两个方面:学生动手探究再认识和发现电磁感应的历史过程,双管齐下,相得益彰。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再认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让学生经历猜想、选择器材、动手实验、交流方案、分析表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同学的交流总结出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电。介绍了电磁感应发现的历史过程,一是安培的实验及错失良机;二是法拉第十年探索终获成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后,阐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概念,并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 教材把现实思维与历史思维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认识世界奥秘的强烈欲望,提升探索自然规律的信心和勇气,也能获得探究的成就感,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之间存在联系 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3、知道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艰苦的学习态度。 3、通过介绍电磁感应发现的艰苦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任何发明创新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 果。 重点、难点分析: 树立磁能生电的观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附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_____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必修____的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和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功》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就人类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功的概念是本章重点内容,我们要注意到“功”概念概括性强,相当抽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应该逐步展开、加深。 本节是在初中阶段对功的概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得出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 W=F·S (特殊情况),再通过分析、推理的方式得出功的一般计算公式W=F·SCosα(普遍情况),最后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功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功的一般计算机式W=F·SCosα 难点:负功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W=F·SCosα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特殊性),得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普遍性) 进而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形成献身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的初步概念,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已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 三、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是概念课,分析、推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则没有),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通过生活例子、能的形式的复习引入新课。(5分钟) 考虑到初中已学过一些功的初步知识,所以在开始引入阶段,不妨步子大一点,例如可以这样引入:尽管对人来说,手提重物不动和把物体往上提都会感 到“吃力”,但一般来说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前者可以不“消耗”什么东西(例如,只要用一根绳子就可以代替人把重物挂起来,要多久就多久),而后者却必须“消耗”一些什么东西,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物理量,以反映物体受力并运动的效应,这就必须引入“功”这一物理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之所以这样做,理由有二,一是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引入的目的,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概念行不行?这个概念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个概念引入的目的,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引入功的概念,既呼应了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对于思维特点已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这种引入法适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因感到“已经学过了,没有新鲜感”而带来的懈怠感,使思维一下子就进入兴奋、积极的状态,急切希望知晓“下文”。 (二)新课教学: 1.如何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10分钟) ⑴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功的初步概念,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举例说明,起重机提起货物的时候,货物受到起重机和钢绳的拉力作用发生一段位移,钢绳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机车牵引列车前进,列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作用发生位移,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功。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开头语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_____ (过渡句: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_____是高中物理必修___第_____章第____节。本节内容是在必修____第____章____之后,而且是在____之前。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为后面学习____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 ____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过渡句: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根据高____ 学生已经有了____的知识基础,已经会理解了____。但____是个全新的知识点,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____ 已经有了感性认识,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____ 。他们难以理解是____ ,所以在教学中多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尽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节内容。由于高中学生基本还保留了对直观现象的兴趣,所以我精心设计了____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句: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___________。 (2知道____ 是一种____ ,知道____ 能____ 。

(3理解____ 。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归纳,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2能领略____ 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过渡句:根据前面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别是_______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2、教学难点 理解____________ (过渡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是:___________ 五、教学方法及学法

高中物理万能说课稿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基础,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物理必修__第__章第__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__。本节编排在__之后,学好本节课,将为接下来__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知识上,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__(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深化,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__的理解。 三、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__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交流合作精神。 四、为达成以上目标,我确定了本节的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五、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辅助,采用启发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演示实验法。 在学法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接下来将是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我采用教学四步曲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播放视频) 实例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二步新课讲授 我将新课讲授分为__个环节 1、让学生理解__内容 我会 通过本环节设计,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让学生理解__。(实验) 我会 这一环节的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学生自己探究得出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并能更深刻的理解此内容。 3、让学生深刻理解__,能够灵活运用。(例题) 大屏幕展示例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二种方法具有优越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灵活应用。 第三步巩固提高(填表格)(讨论) 大屏幕展示基础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后教师规范解答,这样既能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通过检测,教师也可知道学生在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 第四步小结作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4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4课件 15.4 广义相对论PPT课件2.rar 15.4 广义相对论PPT课件1.rar 15.4 广义相对论3合1课件.rar 15.4 广义相对论2合1课件.rar 15.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PPT课件.rar 15.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6合1课件.rar 15.1 相对论的诞生PPT课件2.rar 15.1 相对论的诞生PPT课件1.rar 14.5 电磁波谱PPT课件2.rar 14.5 电磁波谱PPT课件1.rar 14.5 电磁波谱2合1课件.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3.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2.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1.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3.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2.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1.rar 14.2 电磁振荡过程演示Flash课件.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3.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2.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1.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3.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2.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1.rar 13.8 激光PPT课件2.rar 13.8 激光PPT课件1.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3.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2.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1.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3.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2.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1.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4.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3.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2.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1.rar 13.5 光的衍射2合1课件.rar 13.4 光的颜色色散PPT课件3.rar 13.4 光的颜色色散PPT课件2.rar 13.4 光的颜色色散PPT课件1.rar 13.3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2合1.rar 13.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PPT.rar

高中物理说课稿(共7篇)

篇一: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 好学教育: 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说课的题目是 "机械能守恒定律 ",选自高一物理必修 2的第7章第 8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六部分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 "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 "机械能 "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 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好学教育: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 6)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稿:“功” -06-08 17:58教师网[您的教师考试网] 高中物理说课稿:“功”。 TAG标签:说课物理说课稿高中物理说课 “功”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就人类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功的概念是本章重点内容,我们要注意到“功”概念概括性强,相当抽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应该逐步展开、加深。 本节是在初中阶段对功的概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得出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特殊情况),再通过分析、推理的方式得出功的一般计算公式W=F·SCosα(普遍情况),最后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功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功的一般计算机式W=F·SCosα 难点:负功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W=F·SCosα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特殊性),得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普遍性) 进而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形成献身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的初步概念,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已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 三、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是概念课,分析、推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则没有),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及ppt课件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 (2)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公式,了解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3)准确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和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旧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而掌握新知识,以培养其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简谐运动的定义、动力学公式、能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难点是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和能量分析。 教学教具:弹簧振子,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一)引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提问2:振子做什么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提问3:过去我们研究自由落体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今天,我们仍要从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研究简谐运动的运动性质;从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简谐运动的特征,再研究能量变化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1、演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提问1:大家应明确观察什么?(物体) 提问2:上述四个物理量中,哪个比较容易观察? 提问3: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还是变力?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 小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回复力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提问4:简谐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小结:简谐运动是变速运动,但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提问4:从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我们来看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让我们再来观察。 提问5:振动前为什么必须将振子先拉离平衡位置?(外力对系统做

高中物理选修3_2说课稿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电磁学的核心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做好教材中三个实验. 本节难点是:组织学生完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出电磁感应产生的一般条件。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进一步认识磁通量的概念,能结合实例对磁通量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 断。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节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 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三、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引入课题 请一位学生拿一个金属探测器检查一下其他同学身上有没有金属,如果学生身上带有硬币、手表、金属框的眼镜等金属物体时,金属探测器上蜂鸣器就会报警,说明有电流流过蜂鸣器,那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本节主题。 (二)探究实验: 器材:灵敏电流计、螺线管(粗细各一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体、导线若干。 接下来我分以下几个环节去做:(板书)猜想-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让学生开始猜想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出磁生电的实验方案,经讨论,最终确定三种方案。由于时间有限,每组做一种方案,将这几个方案分配给不同组。 甲组:利用蹄形磁铁磁场中的导体连接灵敏电流计。 乙组:粗螺线管连接灵敏电流计,利用条形磁铁在螺线管中运动。 丙组:粗细螺线管各一个,粗螺线管连接灵敏电流计,细螺线管连接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 根据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让学生组装器材,开始实验。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根据学生所做的实验现象,给出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通过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每一组派一个代表说明本组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各组做的实验不同,结论也会不同。 甲组做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出结论是:导体在磁场中前后或斜方向运动会有电流产生 乙组做磁铁在螺线管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出结论是:当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有电流产生。 丙组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大螺线管中有电流。若小螺线管中的电流不变化,大螺线管中没有电流产生。 这几结论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流,那么到底它们有什么共性呢?接下来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对于甲组的结论,启发学生:当导体在磁场中前后或斜方向运动时,都是导体在切割磁感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切割的实质是什么?此时 放这样一图(示图)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当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计和导体所在的闭合回路中磁感线的条数在变化。 对于乙组的结论,同样放这样一图(示图)给学生观察。学生会观察到再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的过程中,螺线管中的磁感线条数在变化。 从丙组得出的结论可这样问学生: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什么在变?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知道电流变化时,其产生的磁 场也在变。所以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变化时,大螺线管所处的磁场也在变,此时穿过的磁感线条数也在变。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案全套

高二物理教案 第一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平衡条件; 2、理解静电屏蔽 重点难点 重点:静电现象的应用 难点:静电感应现象的解释 教具 高压起电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静电平衡的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地球是一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等势体。这是我们可以选大地做零电势体的一个原因。 二、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现象有哪些? 2、什么是火花放电?什么是接地放电? 3、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 4、尖端放电的原理有何应用?避雷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5、静电有哪些应用? 6、哪些地方应该防止静电? 二、利用实验和录像教学:

高压起电机、电荷分布演示器、静电现象(包括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录象) 三、解决问题 1、火花放电和接地放电; 2、火花放电是指物体上积累了电荷,且放电时出现火花的放电现象;接地放电是 指为了防止物体上过量积累电荷,而用导体与大地连接,把电荷接入大地进行时时放电的现象; 3、尖端放电的原理:物体表面带电密集的地方—尖端,电场强度大,会把空气分 子“撕裂”,变为离子,从而导电; 4、可以应用到避雷针上;避雷针的发展史介绍富兰克林与国王的避雷针“尖端” 与“圆端”之争; 5、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6、静电产生的火花能引起火灾,如油罐、纺织厂、危险制品等地方都必须避免静 电; 四、练习 1.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 作业 课后“问题与练习 1.2 静电力库仑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4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4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 15.4 广义相对论PPT课件2.rar 15.4 广义相对论PPT课件1.rar 15.4 广义相对论3合1课件.rar 15.4 广义相对论2合1课件.rar 15.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PPT课件.rar 15.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6合1课件.rar 15.1 相对论的诞生PPT课件2.rar 15.1 相对论的诞生PPT课件1.rar 14.5 电磁波谱PPT课件2.rar 14.5 电磁波谱PPT课件1.rar 14.5 电磁波谱2合1课件.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3.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2.rar 14.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PPT课件1.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3.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2.rar 1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PPT课件1.rar

14.2 电磁振荡过程演示Flash课件.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3.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2.rar 14.2 电磁振荡PPT课件1.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3.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2.rar 14.1 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1.rar 13.8 激光PPT课件2.rar 13.8 激光PPT课件1.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3.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2.rar 13.7 全反射PPT课件1.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3.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2.rar 13.6 光的偏振PPT课件1.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4.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3.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2.rar 13.5 光的衍射PPT课件1.rar 13.5 光的衍射2合1课件.rar 13.4 光的颜色色散PPT课件3.rar 13.4 光的颜色色散PPT课件2.ra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弹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3.2:弹力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分析 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它在力学分析中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好本节内容是决定学生以后对受力分析是否清晰的关键,非常重要。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2.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城里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难点: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到问题答案──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仔细阅读课文,自主思考、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体系是: (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 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 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 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 h=gt2/2。 (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优秀说课稿

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优秀说课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中国()为了帮助在校高中生,特别整理了“《超重和失重》优秀说课稿”一文,详情如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节课。是人教版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七节。是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超重与失重又是生活中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因此,本节课不论从“学以致用”上还是从纠正生活中错误观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教学大刚中指出,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

中的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再结合学校提出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依据教学目的和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目标: ①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与失重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以往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普遍感到不难,但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从物理名词的表面结合语文分析字词的方法错误理解。为此,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实质以及如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与失重的实质作为本节重点。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现状及对策: 高一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自主意识增强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从实况录象入手,抓新奇促兴趣;

高中物理说课稿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 高中说课稿 / 高中物理说课稿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高中物理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高中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概述:重要的是说为什么这样教,要求教师说出设想和做法所运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所根据的心理学规律、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实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的……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的认识。在讲解例题时,对推理方法、思维起点的分析,为今后……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重要应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的初步知识和实验基础,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掌握……,这就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为学生理解….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而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是:……。 通过运用……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的基本思想,规范学生……良好习惯。 能力、方法目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和特长。 通过计算机模拟培养学生的推理及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能力: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知识,设计出……; 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并总结出……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等效替代法的基本思想。树立等效观点,建立等效思想 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 有利于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

《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的《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3、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