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近日,一份关于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的文件在朋友圈流出。据宇辰网记者了解,该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8月底发布的《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目前已正式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业内主要警用无人机企业如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深圳一电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参与了此次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制定,这对于完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监管体系无疑又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据悉,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其中包括通用技术要求、无人直升机系统、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固定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等。该标准是由公安部装财局、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业内主要警用及无人机相关单位联合发起,旨在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在警用领域的规范作业及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可知,该标准规定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包装、运输及贮存,同时也规定了市面上主要的无人机类型如无人直升机系统、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以及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包装、运输及贮存,适用于直升无人机、多旋翼无人航空驾驶器,固定翼无人航空驾驶器系统的研制、检验和订购。

对于《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发布,宇辰网记者采访了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先生。易瓦特参与了本次“通用技术要求”与“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起草工作。赵国成表示,《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正式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标准规定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作业的要求、作业流程、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有助于提升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和操控水平,提高无人驾驶航空器在警用领域应用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并为全国范围的推广工作提供支撑。”

公安部警用标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发布,对于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科研、性能、使用、研发方向等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而且对于国内乃至国际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宇辰网记者还就此事采访了青州一位负责警用无人机管理的特警,该特警表示警用无人机通过航拍监控、高空喊话、定点抛投、人脸识别、通讯中继、全景成像等手段,能够实现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动态管控,达到快速响应、高效出警、智能处警,对于提升警务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创造更加透明的作业环境和执法方式有重要的作用。《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发布落实,对于规范警用无人机的采购有实际性帮助,将解决采购警用无人机却苦于没有技术指标参数标准的困扰。不过他同样表示,实际影响将不会很大,因为警用无人机在实际使用中更注重功能的选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影响更多的将会是无人机制造厂商”,该特警如是说。

近年来,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作为新兴的时尚“黑科技”,一直备受关注。无人航空驾驶器因其机动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在警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持续加速,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进入警务部门,成为公安警务活动的必备工具。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四月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指出,未来无人机在整个警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超过20000架。EVTank也曾预测到2020年,全球警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市场容量之广、体量之大有目共睹。然而警用无人机的发展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掣肘,其中行业标准的缺失是一重大原因。

而今,《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发布落实,不仅规范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技术、产品性能等硬性要求,完善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使用、管理等行为准则,更是填补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对于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doc资料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

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 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 1. 行业概述 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 行业应用 【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 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

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 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91-FS-2015-XX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5年XX月XX日 编制部门:FS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及分类 (3) 3.定义 (4) 4.民用无人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 (7) 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 (8) 6.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 (8) 7.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 (8) 8.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8) 9.飞行前准备 (9) 10.限制区域 (9) 11.视距内运行(VLOS) (10) 12.视距外运行(BVLOS) (10) 13.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 (11) 14.管理方式 (11) 15.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 (13) 16.植保无人机运行要求 (14) 17.无人飞艇运行要求 (16) 18.废止和生效 (16)

1.目的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特别是低空、慢速、轻小型无人机数量快速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为了规范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依据CCAR-91部,发布本咨询通告。 2.适用范围及分类 本咨询通告适用于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其涵盖范围包括: 2.1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千克、起飞全重小于150千克的无人机,且动能不大于95千焦,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 2.2植保类无人机; 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 2.4本咨询通告适用于除I类以外的所有轻小型无人机,某些特定条款中仅适用于特定类别无人机的内容将在条款中另行说明。 2.5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

空机重量(千克)0-11-7 7-15 15-116 起飞全重(千克)0-1.5 1.5-15 15-25 25-150 分类 I II III IV 植保无人机V 无人飞艇VI 超视距运行I、II类无人机VII 注①:当按照空机重量和起飞全重分类不同时,优先按空机重量分类。 注②:VII类无人机,不包括100米以内超视距运行。 注③:地方政府对于I、VII类无人机重量另有规定的,以地方政府的具体要求为准。 3.定义 3.1无人机(UA: Unmanned Aircraft),是一架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3.2无人机系统(UAS: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是指由无人机、相关控制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3.3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无人机的人。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

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 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 1.行业概述 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 【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 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

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 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

AC-61-20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61-FS-2013-20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3年 11月18日 编制部门:FS 批准人:万向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 1、目的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无人机)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内外得到了蓬勃发展,其遥控驾驶人员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快速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局方有必要在不妨碍民用无人机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驾驶人员的规范管理,促进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民用无人机在全球范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际民航组织已经开始为无人机及其相关系统制定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空中航行服务程序(PANS)和指导材料的任务。这些标准和建议措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成熟,因此多个国家推出了临时性管理规定。鉴于此,本咨询通告也属于临时性管理规定,针对目前出现的无人机及其系统的驾驶员实施指导性管理,并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随时修订,最终目的是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

建立我国完善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监管措施。 2、适用范围 本咨询通告用于民用无人机系统驾驶人员的资质管理。其涵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无机载驾驶人员的航空器; (2)有机载驾驶人员的航空器,但该航空器可由地面人员或母机人员实施完全飞行控制。 3、法规解释 无论驾驶员是否位于地面或航空器上,无人机系统和驾驶员必须符合民航法规在相应章节中的要求。由于无人机系统中可能没有机载驾驶员,原有法规有关驾驶员部分章节已不能适用,本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4、定义 本咨询通告使用的术语定义: (1)无人驾驶航空器(UA: Unmanned Aircraft),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2)无人机系统(UAS: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是指一架无人机、相关的遥控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

2017年上半年我国警用无人机中标情况统计

2017年上半年我国警用无人机中标情况统计 自2008年北京市公安局和山东省公安厅率先将无人机投入到警务实践活动中以来,无人机逐渐成为警用领域的重要装备,可用于安防执法、交通管理、消防救援等场景。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26个实战单位,购置了60余架警用无人机。后随着技术改良和产业链的日渐成熟,警用无人机数量迅速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地位愈加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已经完成中标的警用无人机的公开采购项目超过50项,采购无人机数量逾百架。每个项目无人机采购需求多在4架以内,中标金额多在100万元以下。 中标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招标警用无人机相关招标项目共有13个,其中,浦北县“天网”工程三期建设与服务采购项目的中标金额排在第一位,达到2905万元,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钦州分公司中标。该项目需求不仅包括无人机,还包括新建简易卡口、新建监控点、对讲系统、存储子系统、指挥中心配套建设子系统;传输线路租用服务、平台服务集成,以及主要设备建设所涉及到的所有配套工程内容等。 值得一提的是,宇辰网记者获悉,在烟台前不久召开的警务保障工作会议上,一位退休的公安警用保障局局长指出了目前警用保障设备采购存在的一个乱象,即”生产不中标,中标不生产”。笔者经过梳理2017年上半年我国警用无人机中标情况发现,这种现象在警用无人机领域确实存在,而且不算罕见,比如有多

家中标方提供的都是大疆等耳熟能详的品牌的无人机。《警用无人机频现怪象,究竟为何?》一文曾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采购办法及流程的缺失、尚未建立明确统一的标准之外,还有消警用无人机缺乏明确的监管部门。 2017年上半年我国警用无人机中标情况统计(按中标金额排序)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 购网,宇辰网整理

无人机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方案

无人机的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书

目录 1.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巡检无人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 (6) 账户注册、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售后及运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相关案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公司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升,要求我们在城市日常管理中的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高效的管理手段是大势所需。无人机作为一项空中视野的管理工具,在城市管理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人机可以搭载采集数据所需的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空中数据采集;其在采集过程中的图像和视频可以实时回传到管理中心,使得地面控制人员实时掌握信息,并根据掌握的信息控制和调整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路径;无人机”在整治脏乱差、监督占道经营、流动设摊、高空违建、建筑工地管理、四位一体巡查河道等取证方面优势更明显,通过航拍,执法死角一览无遗,提高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效率。 但目前城市管理部门在无人机的使用上没有很好的管理过程,不论是采购的无人品牌型号不一,使用的能力高低不等,使用的模式和目标也没有统一的合理的规划,没有引入先进科技对无人机进行科学管控,导致无人机在城市管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通过规范统一的进行无人机采购,使用培训,才能建立良好的无人机操控基础;引入先进技术,才能精准控制无人机进行作业;对功能模块进行标准配备,才能更科学地进行高效执行和集中管理。

无人机森林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介绍

前言 森林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是人类自 身发展的需要。森林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防止风沙、净化空气、气候条件、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大气平衡,保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是国家及其重要的资源。保 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林业经常存在火灾、病害、人为砍伐等隐患问题。 传统人工巡护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信息获取不准确,而卫星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获取,由于获取周期长,时效性差,无法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传统载人飞机改善了时效性差、人工巡护的问题,基本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但在森林火灾等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飞行安全 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且其受环境、空域等影响较大,维护成本较高,不能满足林业的日常化 管理。寻求一门新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及林业执法中,已成为林业 管理的一项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单位所遇到的问题: 对森林巡视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视工 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个别林区分布原因,导致巡视工作难度大,巡视人员的巡视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无法与现有巡护管理系统实现地上空中全方位监控管理。 ?现有无人机操作复杂,需要人员控制,巡视效果不佳。 为此我公司研发了一套针对于林业单位的《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利用无 人机,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悬停拍照等功能,为林业单位实现无人机巡护的智能化、人性 化管理。 建设目的 1. 与现有人工巡护方式结合,提高巡护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 巡护区域无盲区,对管网工作实现全覆盖管理。 3. 实现实时环境监测,隐患快速上报。 4. 实现隐患点精准锁定,智能分析,报警推送。 5. 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护,自动取证,自动分析,自动上报,自动起返航。 6. 实现多架无人机协同巡护,低电量任务自动转移,保证巡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7. 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多数据综合分析汇总表,为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发展部署提供相 应的参考依据 工作原理描述 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实现巡护现场的定点取证,现场监测 以及隐患分析等工作,与传统无人机不同的时,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为全自动运行,定期给无 人机制定相应的巡护任务,无人机可实现自动起飞,自动返航,关键点自动取证环境自动等 功能,实现了真正的“无人操作”无人机。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

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案 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 1.行业概述 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 【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 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对于管辖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

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 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将视频图像

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 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警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

无人机概述与系统组成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 无人机( UAV)的定义 无人机驾驶航空器(UA: Unmanned Aircraft ),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不搭 载操作人员的一种动力空中飞行器,采用空气动力为飞行器提供所需的升力,能够自动飞行或远程引导;既能一次性使用也能进行回收;能够携带致命性和非致命性有效负载。 以下简称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无人机系统( 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是指一架无人机、相关的遥控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 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无人机系统包括地面系统、飞机系统、任 务载荷和无人机使用保障人员。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的定义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飞行控制的人。 无人机系统的机长,是指在系统运行时间内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无人机和航模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航 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的,不能载人的航 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二、飞行方式不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导航飞控系统,能否实现自主飞行。通俗来说,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而航模不可以,必须由人来通过遥控器控制。也就是无人机的本身是带了“大脑”飞行,可能“大脑”受限于人 工智能,没有人脑灵光。但是航模的“大脑”始终是在地面,在操纵人员的手上。 三、用途不同 无人机更偏向于军事用途或民用特种用途,而航空模型更接近于玩具。昆明劲鹰无人机专业从事航测无人机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及航测航拍服务,费用低、技术强、工期短、精度高,是中国技术顶尖

无人机航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无人机航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2T15:24:36.31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作者:李俊霖 [导读]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测绘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进程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测绘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进程。无人机航测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测绘领域中,如地形测量、位置测量和交通道路等方面。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而言,无人机航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1无人机航测技术概述 (1)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原理。无人机航测是以无人机为载体,将数码相机等小型航拍设备装载到无人机上,通过操作无人机,使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航线进行飞行,并由航拍设备对待测区域进行数据信息和影像信息收集的一种技术。该种技术是结合了多种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测绘领域,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影像信息,为工程测绘、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建设。(2)无人机航测技术的优势。就作业周期来说,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周期的长短。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通常控制在1000m以内,此飞行高度对空域要求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效率,缩短了无人机的作业周期,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充裕的时间。(3)采集的数据信息准确度高。与传统的人机航测相比,无人机航测可以到达一些环境复杂、恶劣的地区进行探测,并且能够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摄像头,对测区进行航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增加了工作效果,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数据信息,进而为工程制定施工方案提供支持。 2无人机航测技术的优点分析 2.1具有高的影像数据分辨率 无人机航测技术是结合无人机技术、GPS定位技术、摄影技术等新型测绘技术,是立足于低空飞行,借助高分辨率的摄影技术实现的。就目前的无人机航测技术来说,在无人机航测过程中所获得的影像数据分辨率可达厘米级。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无人机航测技术具有更为宽泛的应用,可是弥补传统测绘技术中人工无法到达的地方,且所获得的数据较传统技术获得的更为准确,较低或消除了由测绘人员操作而存在的误差。因此,无人机航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矿山地形测量、大面积地形测量等方面。 2.2具有高的数据获取效率 传统的测绘技术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十分巨大,且所获得的测绘数据周期过长,降低了测量的社会经济效益。无人机航测技术是以现代化的遥测遥控技术、GPS定位技术、低空飞行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该技术不需用繁杂的人工操作,具有灵活便捷、采集数据精度高和使用范围大的优点,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数据采集效率,降低了测绘成本,取得了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 无人机航测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且该技术融合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因此,在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更为便捷,能够实现高效获取航拍数据的目的,导致无人机航测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此外,无人机航测技术在低空飞行过程中,可以获取较大范围内的航拍影像数据,极为显著的缩短了测绘周期,不仅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测绘成果,更能节省大量的测绘时间,为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现代测绘中的应用 无论是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还是地形测绘方面,都是通过航空影像而实现的,其早阶段的操作流程也基本相同。基于此,本文以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矿山测绘中的应用为例(图1),简要的分析该技术的应用状况。 3.1航测项目中航线的设计和地面控制在使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过程中,先要充分分析测绘范围的实际情况,如矿山地形环境、面积等状

无人机系统频率使用事宜-工信部

无人机系统频率使用事宜 一、使用频率 840.5-845MHz,1430-1446MHz,2408-2440MHz。 二、射频技术指标 上述频段的信道配置、发射机发射功率及无用发射限值和接收机的邻道选择性应符合相关要求(见附件)。 三、840.5-845MHz可用于无人机系统的上行遥控链路,其中,841-845MHz也可采用时分方式用于无人机系统的上行遥控和下行遥测信息传输链路。 四、1430-1446MHz频段可用于无人机系统下行遥测与信息传输链路,其中1430-1434MHz频段应优先保证警用无人机和直升机视频传输使用,必要时1434-1442MHz也可以用于警用直升机视频传输。无人机在市区部署时,应使用1442MHz以下频段。 五、2408-2440MHz频段可用于无人机系统下行链路,该无线电台工作时不得对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造成影响,也不能寻求无线电干扰保护。 六、上述频率使用相关的分配和指配规定另行制定。 七、生产、进口和设置使用上述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附件: 无人机系统无线电设备射频指标 一、信道带宽及中心频率 工作频段工作方式波道间隔中心频点(MHz)备注 840.5-845MHz跳频方式25kHz 840.4875+0.025n (n=1,2,...,180)波道可根据不同 传输容量要求进 行波道合并使用 1430-1446MHz波道指配2MHz 1429+2n (n=1,2, (8) 2408-2440MHz波道指配2MHz 2407+2n (n=1,2, (16) 二、发射功率 发射机功率等级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限值 840.5-845MHz 上行/下行(dBm) 1430-1446MHz 下行(dBm) 2408-2440MHz 下行(dBm) 146/343939 242/303232 320/202020三、发射机无用发射 (一)无用发射限值 频率范围最大电平2483.5MHz-2500MHz-65dBm/MHz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 无人机(UAV)的定义 无人机驾驶航空器(UA:Unmanned Aircraft),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动力空中飞行器,采用空气动力为飞行器提供所需的升力,能够自动飞行或远程引导;既能一次性使用也能进行回收;能够携带致命性和非致命性有效负载。 以下简称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无人机系统(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是指一架无人机、相关的遥控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无人机系统包括地面系统、飞机系统、任务载荷和无人机使用保障人员。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的定义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飞行控制的人。 无人机系统的机长,是指在系统运行时间内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无人机和航模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二、飞行方式不同 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导航飞控系统,能否实现自主飞行。通俗来说,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而航模不可以,必须由人来通过遥控器控制。也就是无人机的本身是带了“大脑”飞行,可能“大脑”受限于人工智能,没有人脑灵光。但是航模的“大脑”始终是在地面,在操纵人员的手上。 三、用途不同 无人机更偏向于军事用途或民用特种用途,而航空模型更接近于玩具。昆明劲鹰无人机专业从事航测无人机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及航测航拍服务,费用低、技术强、工期短、精度高,是中国技术顶尖的航测航拍无人机设计制造及航飞服务商。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发布,多家企业参与制定 近日,一份关于警用无人机系统标准的文件在朋友圈流出。据宇辰网记者了解,该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8月底发布的《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目前已正式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业内主要警用无人机企业如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深圳一电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参与了此次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制定,这对于完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监管体系无疑又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据悉,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其中包括通用技术要求、无人直升机系统、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固定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等。该标准是由公安部装财局、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业内主要警用及无人机相关单位联合发起,旨在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在警用领域的规范作业及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可知,该标准规定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包装、运输及贮存,同时也规定了市面上主要的无人机类型如无人直升机系统、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以及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包装、运输及贮存,适用于直升无人机、多旋翼无人航空驾驶器,固定翼无人航空驾驶器系统的研制、检验和订购。

对于《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发布,宇辰网记者采访了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先生。易瓦特参与了本次“通用技术要求”与“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起草工作。赵国成表示,《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正式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标准规定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作业的要求、作业流程、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有助于提升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和操控水平,提高无人驾驶航空器在警用领域应用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并为全国范围的推广工作提供支撑。” 公安部警用标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的发布,对于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科研、性能、使用、研发方向等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而且对于国内乃至国际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宇辰网记者还就此事采访了青州一位负责警用无人机管理的特警,该特警表示警用无人机通过航拍监控、高空喊话、定点抛投、人脸识别、通讯中继、全景成像等手段,能够实现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动态管控,达到快速响应、高效出警、智能处警,对于提升警务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创造更加透明的作业环境和执法方式有重要的作用。《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发布落实,对于规范警用无人机的采购有实际性帮助,将解决采购警用无人机却苦于没有技术指标参数标准的困扰。不过他同样表示,实际影响将不会很大,因为警用无人机在实际使用中更注重功能的选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影响更多的将会是无人机制造厂商”,该特警如是说。

无人机管理系统新举措

无人机管理新举措——彰显简政放权新政策 2014-07-18 06:54 来源:中国直升机网中直网2014年7月18日消息(记者莫洋)2014AOPA飞行大会今日(7月18日)在AOPA北方飞行基地开幕。日前,记者从AOPA国际飞行大会组委会获悉,此次开幕式,除了飞机、直升机、动力伞、热气球等传统航空器,还有一批体型娇小,行动灵活的“空中飞人”参与到飞行表演之中,它们被称作无人机。 无人机的开发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主要用于军事,此后逐步转向民用。我国的无人机,尤其是民用无人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近几年,民用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农业作业、电力巡线、航测、航拍、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各个领域的航空作业均有无人机的参与。由于无人机成本低,效费比好;无人员伤亡风险,因此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无人机飞速发展的同时,管理落后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目前,国内的无人机处于航空器没有适航、驾驶员没有执照的混乱状态。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无人机健康有序的发展。 鉴于此种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13年11月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称《规定》),迈出了无人机管理的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规定》中将无人机驾驶员分为11种情况,其中局方实施管理的只有3种情况。另外5种情况由行业协会实施管理,3种情况无须证照管理。中国AOPA是首家申请并获得了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资质的行业协会。

AOPA秘书长张峰对此做了解读: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管理资质权限的下放,充分体现了民航局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不仅有有助于民航局行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事实上,AOPA在《规定》下发前就对无人机的健康有序管理做了深入的调研与研究,成立了专门的无人机管理办公室。《规定》下发后,建立了可发展完善的理论知识评估方法和安全操作技能评估方法,建立了驾驶员管理和统计系统。期间,AOPA充分调动了专家委员会及其他资源,共同讨论研究出一整套无人机驾驶员资质管理办法。 此次简政放权的益处不止于此。在今年6月举办的全国首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培训机构训练班上,各个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职能下放将大大降低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行政成本,提升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效率。 AOPA无人机办公室主任柯玉宝表示,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管理只是整个无人机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借着民航局简政放权政策的东风,协会将在无人机其它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61-FS-2013-20 下发日期:2013年11月18日 编制部门:FS

(完整版)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绪论 本章先主要介绍了无人机进无人机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 1.1无人机概述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也称为遥控驾驶飞行器,是机上没有驾驶员,靠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自动飞行或者由人在地面或母机上进行遥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它上面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系统、遥控与遥测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动着陆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实现远距离控制飞行。无人机大体上由无人机载体、地面站设备(无线电控制、任务控制、发射回收等起降装置)以及有效负荷三部分组成。 无人机在航空业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第一驾遥控航模飞机于1909年在美国试飞成功。1915年10月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成功采用伺服控制装置和指令制导的滑翔炸弹,它被公认为有控的无人机的先驱。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是英国人于1917年研制的。这是一架无线电操纵的小型单翼机,由于当时的许多技术问题,所以试验失败。一直到1921年英国才研制成可付诸实用的第一驾靶机。1918年德国也研制成第一驾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1920年简氏《世界各地飞机》首次提到无人机。20世纪30年代初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靶机研制成功。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无人机逐渐得到了广泛使用,但这时主要是作为靶机使用。世界各国空军于20世纪50年代大量装备了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靶。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将无人机研究重点放在侦察用途方面,这标志着无人机技术开始进入了以应用需求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时代。 由于无人机具有低成本、零伤亡、可重复使用和高机动等优点,因此

深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广泛欢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无人机而言,其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无人机各项性能(包括起飞着陆性能、作业飞行性能、飞行安全可靠性能、系统的自动化性和可维护性等)。因此,研究无人机的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己经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而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复杂战术、战略使命的基本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无人机的研制早在 20 世纪初就开始了,几乎与有人机同步,自30年代国外首次采用无线电操纵的模型飞机作为靶机以后,无人机的发展十分迅速。40年代,低空低速的小型活塞式靶机投入使用。50年代出现了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高性能的靶机,世界各国空军开始大量装备无人机作为空靶。6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研制了无人驾驶侦察机,美国率先研制成功无人驾驶侦察机,并开始用于越战。无人机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发展迅猛。在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贝卡谷地交战中,用“侦察兵”和“猛犬”无人机诱骗叙军的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侦查获取了雷达的工作参数并测定了其所在位置。无人机的飞速发展是在海湾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无人机在海湾战争中成功地完成了战场侦察、火炮校射、通信中继和电子对抗任务。无人机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由此引发了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研究的热潮。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都针对这个领域投入了相当的研究力量。究其原因,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驾驶飞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运输、维修和保养,而且不用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未来无人机在军事和民事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军事领域,采用无人

警用无人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Research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2018, 7(3), 97-102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914801562.html,/journal/air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914801562.html,/10.12677/airr.2018.73011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lice UAV Rong Mei, Yanan Wu, Jie Xu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l. 5th, 2018; accepted: Jul. 24th, 2018; published: Jul. 31st, 2018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police UAV varie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utilize the performance of police UAV,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police UAV. Th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flight contro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bstacle avoidance technology, launching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police UAV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police UAV and make it play maxi-mum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Keywords Police UAV, Control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rend 警用无人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梅蓉,吴亚楠,许杰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侦查系,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7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24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31日 摘要 不同的应用环境下,警用无人机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为了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应用效能,探索警用无人机的关键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就警用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避障技术、发射和回收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警用无人机,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应用效能。

无人机信息安全系统分析

无人机信息安全系统分析广州创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目录 一、引言 (3) 二、无人机的组成和应用 (3) 1、无人机系统组成 (3) 2、无人机的应用 (5) 3、无人机的安全威胁 (6) 4、无人机传感器安全 (8) 5、无人机通信安全 (14) 6、无人机软件安全 (17) 7、无人机网络安全 (21) 三、无人机安全技术发展的总结和方案 (24)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无人机在技术上越来越成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易操纵、高度灵活性、高度适应性、安全稳定性和便于隐蔽等优点,因此在处理影视拍摄、农业监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无人机制造公司大疆创新(DJI)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70%。最近几年,无人机市场规模保持每年约50%的高速增长态势。在 2015年,全球无人机销售约为58.7万架,其中军用无人机约占3%,民用无人机占97%。民用无人机销量中,专业级无人机销量约17.1万架,消费级无人机销量约39.9万架。2016年6月,著名专业机构艾瑞咨询发布《2016年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称民用无人机市场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增速达到 50%以上。预计到2020 年全球无人机年销售量将达到 433 万架。 二、无人机的组成和应用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Vehicle,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可以将无人机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伞翼机等。 1、无人机系统组成 典型的无人机系统主要由无人机、地面站以及传输信息的通信链

2020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方法教程详解

2020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方法教程详解无人机登记系统拥有无人机却未实名登记该如何处理? 据央视报道,5月16日,中国民航局召开发布会,针对此前全 国多地机场发生的无人机干扰情况,民航局正式表态,将于6月1 日起对重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将于5月18日发布 民用机场保护范围数据。 另据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消息,民航局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将于18日上线运行。同时正在建立无 人机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的实时交联。 讨论稿指出,民用无人机拥有者未按照本管理程序实施实名登记和粘贴登记标志的,其无人机的使用将受影响。监管主管部门将按 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这份文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制定出台。该司负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信息系统”(以下简称 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执行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16日告诉澎湃新闻,在成都无人机多次致民航航 班延误事件之前,民航局从2016年12月开始就对无人机电子围栏、身份识别、实名登记等三方面进行讨论。 澎湃新闻看到的讨论稿指出,用户需要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网站(网址暂定https://www.doczj.com/doc/6914801562.html,,目前尚不能访问)中填报拥 有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法人姓名;个人有效证件号码(如身份证号、护照号等)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组织机构代码;移动电话和 电子邮箱;产品型号、产品序号;使用目的。

无人机生产商需要在实名系统中填报其产品的名称、型号、最大起飞重量、空机重量、产品类型等信息。 柯玉宝表示,民航局内部尚未确定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由谁开发。 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中完成信息填报后,系统自动给出包含登记号和二维码的登记标志图片,并发送到登记 的邮箱。该二维码是经过加密的、唯一识别无人机的二维码,包括 无人机制造商、产品型号、产品名称、产品序号、登记时间、拥有 者姓名或法人信息、联系方式、证件号码。 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在收到系统给出的包含登记号和二维码的登记标志图片后,将其打印为至少2厘米乘以2厘米的不干胶粘贴牌, 将登记标志图片采用耐久性方法粘于无人机不易损伤的地方,且始 终清晰可辨,亦便于查看。 民用无人机发生出售、转让、损毁、报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况,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应及时通过“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销该无人 机的信息。 5月16日,民用无人机企业亿航智能公司向澎湃新闻发来声明称:始终支持并倡导无人机相关管理政策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积 极引导用户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环境下进行合法合规的飞行活动。 亿航表示,在黑飞乱象频发、已经严重影响民航交通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政府采取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监 管方式。亿航将会积极配合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 名制登记管理规定》,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中填报产品信息,提醒用户进行实名登记,从而保障飞行合法合规。 亿航称,非常认同并积极倡导通过IT技术、软件调度和监管系 统让无人机联网,从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将有利于无人机云 端管理和空中大数据挖掘,产生更多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