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原理习题及答案

核电原理习题及答案

核电原理习题及答案
核电原理习题及答案

《核电厂系统与原理》课后习题(部分答案未找到或与教材有些许出入)

核岛

1.核能有何特点是什么?

特点1:核能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特点2:核电是清洁的能源

特点3:核能是极为丰富的能源

特点4:核电在经济性具有竞争力

特点5:核电的安全性具有保障

2.压水堆核电厂的基本组成是什么?与火电厂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压水堆核电站分为三大部分:核岛(NI)常规岛(CI)电站配套设施(BOP)

3.核电厂的安全目标是什么,其两个解释目标是什么?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时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低于国家规定的限

值,并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

技术安全目标;防止发生事故,减少严重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后果

4.纵深防御原则是什么,与核电站设计有何关系?

纵深防御原则(defense-in-depth)多道屏障多级防御

5.单一故障原则是什么,与核电站设计有何关系?

要求某设备组合在其任何部位发生可信的单一故障时仍能执行其正常功能的准则。

6.压水堆核电厂的屏蔽如何分类?

热屏蔽

设置在被防护设备周围,防止压力容器、混凝土生物屏蔽吸收来自活区性的快中子和γ辐射的能量而出现过高的温升而损坏。

生物屏蔽

一次屏蔽-----屏蔽压水堆活性区

二次屏蔽-----屏蔽一回路系统各主要设备

辅助系统屏蔽-----防护来自各个辅助系统的各种核辐射

工艺运输屏蔽-----对乏燃料组件有关操作的屏蔽

7.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功能是什么?为实现其功能,主冷却剂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1可控的产生链式裂变反应

2导出堆芯热量,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

3产生蒸汽

4第二道实体屏障,包容放射性物质

组成:反应堆压力容器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压力外壳

主冷却剂管道——(热管段、过渡段、冷管段)

蒸汽发生器一回路侧

主冷却剂泵

稳压器及其连接的管道——(波动管、喷淋管)

与辅助系统相连的管道和阀门

8.反应堆的功能是什么?

以铀为核燃料,可控制地使一定数量的核燃料发生持链式裂变反应,并持续不断地将核裂变释放能量带出作功。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整个核电站的安全和经济性能与其密切相关。

9.主泵的功能是什么?目前,压水大型堆核电厂主要使用哪种类型的主泵,为什么?

用于驱动冷却剂在RCP内的循环,连续不断地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

10.蒸汽发生器的功能是什么?蒸发器的压力与水位对其功能的实现有何影响?压力与水位如何控制?

利用一回路冷却剂从反应堆中带出的热量加热二回路给水并使其产生蒸汽,供给二回路耗汽设备。是连接一回路和二回路的枢纽。

将水位保持在与负荷相匹配的水平,防止瞬态时水位过高淹没干燥器,增加出口蒸汽的湿度,损害汽轮机叶片;防止水位过低,造成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部分暴露于蒸汽中,造成热应力损坏。

给水阀开度控制

蒸汽流量与给水流量偏差、实际水位与给定水位偏差

汽动给水泵进汽阀开度控制

蒸汽压力与给水压力偏差、由蒸汽流量确定的蒸汽压力与给水压力偏差整定值

11.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实现?稳压器的压力与水位控制如何实现?

主要功能

1.压力控制.

2.压力保护

3.补充RCP水容积变化

4.RCP升压和降压

压力调节:RCP压力升高:喷淋RCP压力降低:电加热

压力保护:压力过高:释放阀、高压紧急停堆、安全阀压力过低:低压紧急停堆、安全注入

基本方法:下泄流量不变,通过改变上充流量来调节稳压器水位

12.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

系统功能——容积控制、化学控制、反应性控制

一回路冷却剂温度变化导致冷却剂体积波动;一回路冷却剂泄漏引起冷却剂体积波动。

吸收稳压器不能全部吸收的一回路水容积变化,将稳压器水位维持在整定值上。

注入氢氧化锂,中和硼酸,控制冷却剂为偏碱性;(300℃控制在7.2)生成氧;

针对溶解氧,机组启动时添加联氨除氧;

正常运行时充入氢气以抑制水辐照分解通过上充、下泄来吸收一回路水体积的波动。

清除冷却剂中的悬浮杂质,维持冷却剂的化学及放射性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将一回路所有部件的腐蚀控制在最低限度。

采用过滤、离子交换的方法对冷却剂进行净化。

13.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

提供除盐除氧硼水,以保证RCV系统的容积控制功能;

注入联氨、氢氧化锂等药品,以保证RCV系统的化学控制功能;

提供硼酸溶液和除盐除氧水,以保证RCV系统的反应性控制功能。

14.余热排出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余热排出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

反应堆停堆过程中,一回路温度降到180℃以下,压力降到3MPa以下时,用于排出堆芯余热、一回路冷却剂和设备的释热以及运行的主泵在一回路中产生的热量。

反应堆停堆后,由于裂变产生的裂变碎片及其衰变物通过放射性衰变过程释放热量,即剩余功率,仍然需要通过冷却剂的循环带出,以确保堆芯的安全。

15.安全注入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安全注入系统的系统组成是什么?

一回路小破口或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时,向一回路补水,重新建立稳压器水位。

一回路大破口时,向堆芯注水,以重新淹没并冷却堆芯。

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时,向一回路注入高浓度硼酸溶液,补偿冷却剂过冷而引起的正反应性。

高压安全注入系统(HHSI)

低压安全注入系统(LHSI)

中压安全注入系统(MHSI)

16.安全壳喷淋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

在发生LOCA或安全壳内蒸汽管道破裂时,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升高,安全壳喷淋系统的功能就是通过喷淋冷水以冷凝安全壳内的蒸汽,使温度和压力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

17.辅助给水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

在主给水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作为应急手段向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供水,使一回路维持一个冷源,排出堆芯剩余功率,直到余热排出系统允许投入运行为止。

18.安全壳隔离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

在发生事故时,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对外释放;

保护重要设备,防止受到外来袭击的破坏;

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的最后一道生物屏障。

(二)常规岛

19.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其组成特点有哪些?

功能:1.将核蒸汽供应系统产生的热能转变成电能;

2.在停机或事故工况下,保证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冷却。

特点:1.朗肯循环基础上附加再热循环和回热循环;

2.高压缸使用饱和蒸汽,低压缸使用微过热蒸汽;

3.蒸汽再热器使用高压缸抽汽和新蒸汽加热;

4.给水回热系统使用高、低压缸抽汽加热。

20.压水堆核电厂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1.核电厂饱和蒸汽汽轮机有哪些特点?

新蒸汽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取决于核电厂的稳态运行特性

新蒸汽参数低,通常为饱和蒸汽——必须考虑湿度对汽轮机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

理想焓降小,容积流量大——同等功率下,比火电机组结构尺寸大

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中积聚的水份多,甩负荷时容易引起主机超速——凝结水的再沸腾和汽化

22.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的功能?简述其工作过程。

为汽轮机,发电机和励磁机轴系的轴承提供润滑油和

冷却所需的润滑油;

向发电机密封系统供油

提供汽轮发电机组顶轴用油

23.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简述液环式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在汽轮机冲转前,为凝汽器提供必需的真空度。在正常运行时,维持凝汽器的真空度,并抽出凝汽器内因漏入或随蒸汽带进的不凝结气体,使机组运行真空度得以保持。

24.主蒸汽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主蒸汽输送到下列设备和系统:

汽轮机高压缸

汽水分离再热器(GSS)

除氧器(ADG)

两台汽动主给水泵汽轮机(APP)

汽动辅助给水泵汽轮机(ASG)

蒸汽旁路排放系统(GCT)

汽轮机轴封系统(CET)

辅助蒸汽转换器(STR

25.主蒸汽隔离阀设置旁路管线及阀门的用途是什么?

26.简述主蒸汽隔离阀的工作原理。

27.主蒸汽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

28.蒸汽旁路排放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在机组启动时,与RCP配合,导出反应堆多余的热量,以维持一回路的温度和压力

在热停堆和停堆冷却的最初阶段,排出主泵运转和裂变产物衰变所产生的热量,直至余热排出系统投入运行汽轮发电机组突然降负荷或汽轮机脱扣时,排走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过量蒸汽,避免蒸汽发生器超压

29.简述蒸汽旁路排放系统的流程。

30.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除去高压缸排汽中的水分;

加热高压缸排汽,提高进入低压缸蒸汽的温度,使其具有一定的过热度

31.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主要流程。

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抽汽加热;

第二级再热器使用新蒸汽加热。

32.汽轮机轴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对主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和蒸汽阀杆提供密封,用以防止空气进入和蒸汽外漏。

启动时,向主汽轮机的高、低压缸端部汽封、给水泵汽轮

机端部汽封及主蒸汽阀杆汽封供汽,以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抽真空。

正常运行时,将高压缸汽封蒸汽导入低压缸汽封,防止空气漏入,破坏凝汽器真空,影响凝汽器真空除氧。

33.凝结水抽取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与CVI和CRF一起为汽轮机建立和维持真空;

将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凝结成水;

从凝汽器热井抽出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送往除氧器;

接收各疏水箱的疏水;

向一些系统和设备提供冷却水和轴封用水。

34.低压给水加热器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简述其系统流程。

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抽汽加热给水,提高机组热力循环效率。

35.除氧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对给水进行除氧和加热;

保证给水泵所需的吸水压头;

接收相关系统和设备的疏水、冷却水、蒸汽和引漏水;

将不凝结气体排放至主冷凝器或大气。

36.热力除氧遵循的基本原理有哪些?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道尔顿分压定律

亨利定律

需要满足的条件:除氧水必须被加热到饱和温度;

及时排出析出的气体;

扩大除氧水与加热蒸汽的接触面积;

除氧水与加热蒸汽有足够的换热时间;

运行中保持除氧压力的稳定。

37.简述除氧器系统的流程。

38.给水泵系统的功能是什么?设备如何配置?

系统功能

将除氧器的水抽出并升压,经高压加热器送到蒸汽发生器;每台给水泵都能与其它给水泵并联运行。系统组成

汽动主给水泵系统

电动主给水泵系统——兼作两台汽动给水泵的备用泵。

电动主给水泵润滑系统

39.简述汽动给水泵系统的组成特点。

40.简述电动给水泵系统的组成特点。

41.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简述其系统流程。

42.给水流量控制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43.主给水流量调节阀和旁路流量调节阀分别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44.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通过对蒸汽发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连续排污,以保持蒸汽发生器

二次侧的水质符合要求;

对蒸汽发生器的排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实现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安全疏水;

蒸汽发生器干、湿保养的充气和充水;

在某些情况下调节蒸汽发生器水位。

45.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流程。

排污水的降温降压回路

气动隔离阀-手动流量平衡控制阀-排污水母管-热交换器-减压和

流量控制站-除盐处理回路

排污水的处理回路

前过滤器-截止阀-除盐床-手动流量调节阀-流量计-过滤器-排放

46.为什么要设置汽轮机调节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电能无法大量储能,发电机组根据电力用户的需要改变发电量

为提供良好的供电品质,电网频率与电压应在合理范围内变化

汽轮机从启动到满功率运行以及从满功率运行反回到冷态,需要调节系统工作

根据机组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

在稳定工况下,保持转速相对不变而且为定值;

当负荷变化时,保证转速的偏差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

47.汽轮机保护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是什么?

在汽轮发电机组发生预定故障或事故,以及调节系统

失灵时,提供安全地停运汽轮发电机组的手段,防止

事故发生,造成设备损坏和限制事故扩大。

汽轮机超速保护,汽轮机速度达到极限时,自动紧急停堆

滑油系统低油压保护,滑油系统油压低于规定值时启动备用滑油泵

转子轴向位移保护,一般规定,转子轴向位移保护动作的极限位移为1.0mm

冷凝器低真空保护,冷凝器真空低于规定值时汽轮机降负荷运行或紧急停堆

盘车联锁保护,盘车机构未脱开时锁住汽轮机的进气阀

低压缸温度高保护

电机保护

48.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

本系统有以下功能:

为汽轮机,发电机和励磁机轴系的轴承提供润滑油和

冷却所需的润滑油;

向发电机密封系统供油

提供汽轮发电机组顶轴用油

49.凝汽器真空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

在汽轮机冲转前,为凝汽器提供必需的真空度。在正常运行时,维持凝汽器的真空度,并抽出凝汽器内因

漏入或随蒸汽带进的不凝结气体,使机组运行真空度得以保持。

50.压水堆堆外测量检测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是什么?

功能:连续监测反应堆功率(功率变化及功率分布),对测得的各种模拟信号加以显示记录,在反应堆装料、启动、停闭及功率运行时给操纵员提供反应堆内中子注量率的信息;

监测反应堆径向功率倾斜和轴向功率偏差;

向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反应堆保护系统提供中子功率信号。

组成:

源量程测量通道—提供反应堆初始启动,停闭期间中子注量率测量,范围从10-1至105 n/(cm2·s);

中间量程测量通道—提供冗余的注量率测量,范围从2.5×102至2.5×1010 n/(cm2·s);

功率量程测量通道—提供堆芯上部和下部的注量率测量,其测量

范围约从2×107至5×1010 n/(cm2·s)。

51.压水堆堆内检测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是什么?

在反应堆启动升功率期间:

检查堆寿命初期功率分布与设计值的一致性;

检查用于事故研究的热点因子是否安全;

校准堆外中子测量各个电离室;

检测在堆芯装料时的可能错误。

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

检查功率分布作为燃耗的函数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监测燃料组件的燃耗;

校准堆外核仪表的刻度;

监测堆内运行上的偏离。

52.简述堆芯温度测量、中子注量率测量和压力容器水位测量的功能?

温度测量有代表性燃料组件出口处的冷却剂水温给出堆芯温度分布

为计算烧毁比提供数据,图,并连续记录堆芯温度,显示最高堆芯温度及最小温度裕度;

探测或验证堆内径向功率分布不平衡程度;

判断是否有控制棒脱离所在棒组;

供操纵员观察事故时和事故后堆芯温度和过冷度的变化趋势。

压力水位:压水堆发生失水事故时监测堆芯再淹没情况;

在正常充、排水时,观察对内充水情况;

当主泵开动时,监测堆芯压差。

53.反应堆控制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在稳态运行期间,维持主要运行参数尽可能接近核电站设计所要求达到的最优值,使核电厂的输出功率维持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使核蒸汽供应系统能适应正常运行的各种瞬态工况,根据电网的要求和运行的需要,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保持操作上的灵活性;

在运行的瞬态或设备故障时,保持电厂主要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以尽可能减少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动作。

54.反应堆控制系统包括哪些自动控制系统?

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

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系统

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

稳压器水位调节系统

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系统

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55.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包括哪些组成线路?

系统功能

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当运行参数达到危及三大屏

障完整性的阈值时,紧急停闭反应堆,必要时启动专设安全设施。

反应堆事故停堆线路—它的用途是紧急停闭反应堆;

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线路—在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或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时触发停堆,并提供信号令专设安全设施如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以及辅助给水系统动作,防止事故扩大;

联锁系统允许线路连锁线路

56.保护系统设计原则是什么?

单一故障准则—保护系统的任何单一故障或单次事故均不应妨碍系统的保护功能;

失效安全原则

冗余性

多样性

逻辑符合

独立性

在线检查功能—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在任何时候能够手动或自动地检查系统的完好性;

保护动作快—一旦出现危险状态,安全保护系统应尽快投入保护动作。

57.核电站发电机的冷却方式是什么?

氢气冷却系统

58.发电机氢气供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采用CO2作为中间置换气体?

利用常规岛闭路冷却水系统的水冷却发电机内循环的

氢气以及励磁机内循环的空气

利用设置在发电机以及励磁机内的热电偶,对发电机

和励磁机的温度进行连续地监测

59.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保证发电机的励磁建立转子旋转磁场

发电机并网前用以调节同步所需的空载电压

发电机并网后用以调节与电网交换的无功功率

60.发电机和输电保护系统的功能及保护范围是什么?

系统功能

探测和限制电场内部和外部的故障

采取必要措施切断隔离故障点

限制故障可能造成的损失

保护机组及输电设备的可用性

保护范围:发电子定子和转子

主变及其高压侧SF6封闭母线

厂用降压变压器A、B

连接发电机、主变以及降压器A、B之间的封闭母线

异步运行

不平衡负荷

逆功率

磁极滑差(失步保护)

61.核电厂厂用电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在任何工况下(正常或事故工况),为电站的附属设备提供

安全可靠的电源,并为与核安全有关的系统和设备提供应急

电源,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62.核电厂用电负荷如何分类?

正常运行负荷(第一类负荷)

机组工作时必须投入运行的负荷,主要有一回路主泵、二回路凝结水泵等,占厂用电的60%。

永久性负荷(第二类负荷)

不论机组运行或停止,必须保证送电,否则将会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有水处理车间的设备、空压机等设备,有机组常备电源供电。

安全负荷(第三类负荷)

必须连续,永久供电的设备,一旦负荷断电即使短时间的间断,就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害,甚至危及到核安全,主要为核测量系统,保护系统等。

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

精选考试题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选择题 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和i ,则( ). (A )i 的参考方向应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 (B )u 和i 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 (C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 2、如图1.1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 和电流i 的约束方程为( ). (A )dt di 002 .0- (B )dt di 002.0 (C )dt di 02.0- (D )dt di 02.0 图1.1 题2图 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 (A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1.2所示电路中100V 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则电压U 为( ). (A )40V (B )60V (C )20V (D )-60V

图1.2 题4 图 图1.3 题5图 5、图1.3所示电路中I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R U I I S - = (B )R U I I S += (C )R U I -= (D )R U I I S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 )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比B A I I 为( ). (A ) B A R R (B )A B R R ( C )B A R R - ( D )A B R R - 图1.4 题7图 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 9、图1.5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 N I a b 图1.5 题9图 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 (A )()()+-=00C C i i (B )()()+-=00L L u u

机械原理习题及解答

机构的结构分析 2-1填充题及简答题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高副将带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个约束。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何谓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5)杆组具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选择不同的原动件对机构级别有无影响? 答案: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高副将带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2个约束。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4)复合铰链:在同一点形成两个以上的转动副,这一点为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某个构件的局部运动对输出构件的运动没有影响,这个局部运动的自由度叫局部自由度。 虚约束:起不到真正的约束作用,所引起的约束是虚的、假的。 (5)杆组是自由度为零、不可再拆的运动链。机构的级别是所含杆组的最高级别。选择不 同的原动件使得机构中所含杆组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机构的级别发生变化。 2-2 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情况时必须一一指出, 图中BC、ED、FG分别平行且相等。要使机构有确定运动,请在图上标出原动件。 2-2答案:B点为复合铰链,滚子绕B点的转动为局部自由度,ED及其两个转动副引入虚 约束,I、J两个移动副只能算一个。

11826323=-?-?=--=h L p p n F 根据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故给凸轮为原动件。 2-3 题图2-3所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以AB 为原动件分析组成此机 构的基本杆组。又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F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有所不同,机构的级别怎样? 2-3答案:110273=?-?=F 。注意其中的C 、F 、D 、H点并不是复合铰链。 以AB 为原动件时: 此时,机构由三个Ⅱ级基本杆组与原动件、机架构成,机构的级别为二级。 以EF 为原动件时: 机构由1个Ⅱ级基本杆组,1个Ⅲ级基本杆组和机架组成。机构的级别为三级。显然,取不同构件为原动件,机构中所含的杆组发生了变化,此题中,机构的级别也发生了变化。 2-4 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分析:

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西南交通大学 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教学 班用) 课程代码 0171033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号 一 (共27分) 二 — (共13分) 三 (共30分) 四 (共30分) 总成绩 (共100分) 得分 ; 阅卷教师签字: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并标记“”。共27分,每小题1分) 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其( )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其保 证率为( )。 \ A. 立方体、95% B. 立方体、85% C. 棱柱体、95% D. 棱柱体、85% 2、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中取用的荷载(当其效应 对结构不利时)设计值Q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k Q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f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k f 之间的关系为( )。 A. k Q Q > , k f f > B. k Q Q < , k f f < C. k Q Q < , k f f > D. k Q Q > , k f f < 3、设计和施工正常的轴心受压构件在长期压力作用下,( )。 A. 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会急剧变小 B.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大,钢筋压应力变小 :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C.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小,钢筋压应力变大 D. 无论如何卸载钢筋一定出现拉应力、混凝土则一定出现压应力 4、双筋矩形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s a x '≥2,其作用是( )。 A. 保留过大的受压区高度不致使混凝土过早压坏 B. 保证受拉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屈服 C. 保证受压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 D. 使总的钢筋用量为最小 5、配筋率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梁,提高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最有效方 法是( )。 #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C. 增大截面高度 D. 增大截面宽度 6、在进行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时,验算025.0bh f V c c β≤的目的是( )。 A.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B.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C. 防止截面尺寸过大 D. 防止发生锚固破坏 7、( )的一定属于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受弯构件。 A. 截面形状是T 形或倒L 形 B.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 ) C.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压区 D.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拉区 8、( )不是混凝土保护层的主要作用。 A. 防火 B. 防锈 C. 增加粘结力 D. 便于装修 9、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是针对( )的。 A. 少筋梁 B. 适筋梁 C. 超筋梁 D. 上述A.、B 和C 全是 ( 10、梁柱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是指( )。 A. 箍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B. 纵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 卷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 ),矩形螺纹多用于( 传递运动和动力 )。 三、选择题 (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 )上的压力角最小。 A ) 齿根圆 ; B )齿顶圆; C )分度圆; D )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 ① )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 ②)是静平衡的 。 ①A )一定 ; B )不一定 ; C )一定不。 ②A )一定 ;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3、满足正确啮合传动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当传动比不等于一时,他们的渐开线齿形是( )。 A )相同的; B )不相同的。 4、对于转速很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的运动规律。 A )等速运动; B )等加等减速运动 ; C )摆线运动。 5、机械自锁的效率条件是( )。 A )效率为无穷大: B )效率大于等于1; C )效率小于零。 四、计算作图题: (共60分) 注:凡图解题均需简明写出作图步骤,直接卷上作图,保留所有作图线。 1、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 (10分) F = 3×8-2×11 = 2 F = 3×8-2×11 - 1 = 1 2、在图4-2所示机构中,AB = AC ,用瞬心法说明当构件1以等角速度转动时,构件3与机架夹角Ψ为多大时,构件3的 ω3 与ω1 相等。 (10分) 当ψ = 90°时,P13趋于无穷远处, 14 133413P P P P =∴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 . I Ω12 解:在上结点列KCL 方程: A I I I I I 6.30 12 42543-==+-+ +解之得: 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 x U 。 53U 解:由KVL 方程:V U U U 5.2,53111=-=-得 由欧姆定律,A I I U 5.0,5111-=-=得 所以是电源)(电压源的功率:,05.251123)52(151<-=-?-===?+=W I P V I U V X 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 解:列KVL 方程:A I I I I 5.0010)4(11101111==++?+?+-,得

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 ,发出)(,发出。 W I P W I P A V 38411051014110-=??+-= -=?-= 2-6如图电路:R1=1Ω ,R2=2Ω,R3=4Ω,求输入电阻Rab= 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设端口电流I ,求端口电压U 。 Ω = ===+-=+=+=9945)(21131211211I U R I U I I I R I I R I I I R I IR U ab 所以,得, 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I 。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

根据KVL 方程, A I I I I 31 ,08242-==+++ 3—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 x I 和 x U . Ω 6A 3x U 1 x I Ω4Ω 2Ω2Ω 2V Ω 1U V 32 3 4 解:结点法: A I V U U 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X X X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5.16.72432 242)212141(21411321)212111(214234121)4121(3121321321321==-?=--==+=+++--=-+++--=--+,解之得:,,补充方程: 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

机械原理复习题(含答案)及解答

《机械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槽面摩擦大于平面摩擦,其原因是( 正压力分布不均 )。 3设螺纹的升角为λ,接触面的当量摩擦系数为( fv ),则螺旋副自锁的条件为( v arctgf ≤λ )。 4 度 )。 5 成的。块机构中以( 6 ( 高速 )轴( 模数和压力角应分 ); 8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由( 端面重合度,轴向重合度 )两部分组成,斜齿轮的当量齿轮是指( 以法向压力角为压力角,以法向模数为模数作的 )的直齿轮; 9、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 同一条直线上 )上; 10、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15 )个,其中有

( 5 )个是绝对瞬心,有( 10 )个是相对瞬心; 11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分别为( 安装飞轮 )和( 使用电动机,使等效的驱动力矩和等效阻力矩彼此相互适应 ); 12 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中( 一次多项式) 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 ( 二次多项式 ) 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 ( 正弦 ) 运动规律无冲击; 13 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 凸轮回转轴心 )至 14 15 而(基)圆及(分 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若自由度为1,则称其为(行星轮系)。 18 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为以曲柄为机架,则将演化为(回转导杆)机构。 19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等。 20 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的轴面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等于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第1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6.C20表示fcu=20N/mm。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第3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

稳定系数值越高。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400N/mm2。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2.对于 xh'f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 Asb'来计算。 4.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5.双筋截面比单筋截面更经济适用。 6.截面复核中,如果 b,说明梁发生破坏,承载力为0。 7.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8.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梁工作的第Ⅲ阶段。 9.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第5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1.梁截面两侧边缘的纵向受拉钢筋是不可以弯起的。 2.梁剪弯段区段内,如果剪力的作用比较明显,将会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3、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4、 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比较的主要优点: 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 。 1、平面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D 。 A 、从动件的尺寸 B 、 机构组成情况 C 、 原动件运动规律 D 、 原动件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组成情况 2、一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分别为30mm ,60mm ,80mm ,100mm ,当以 30mm 5、 在周转轮系中,根据其自由度的数目进行分类:若其自由度为 2,则称为 差动轮 系 ,若其自由度为 1,则称其为 行星轮系 。 6、 装有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 7、 棘轮机构的典型结构中的组成有: 摇杆 、 棘爪 、 棘轮 等。 三、简答题(15 分) 1、 什么是构件? 的杆为机架时,则该机构为 A 机构。 答: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从运动角度讲是不可再分的 A 、双摇杆 B 、 双曲柄 C 、曲柄摇杆 单位体。 2、 何谓四杆机构的“死点”? 答:当机构运转时,若出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此时γ=0,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 D 、 不能构成四杆机构 动件上的力将通过其回转中心,从而使驱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为零,从动件就不能运动, 3、凸轮机构中,当推杆运动规律采用 C 时,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A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B 、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 、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D 、 余弦加速运动规律 4、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 、 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 3、 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时,出现根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 些? 答:出现根切现象的原因:刀具的顶线(不计入齿顶比普通齿条高出的一段c*m )超过 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N 1,则刀具将把被切齿轮齿根一部分齿廓切去。 避免根切的方法:(a )减小齿顶高系数 ha*.(b)加大刀具角α.(c)变位修正 四、计算题(45 分) 1、 计算如图 1 所示机构的自由度,注意事项应说明?(5*2) C 、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 b 与其直径 D 之比 b/D<0.2) D 、 使动不平衡转子的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可实现平衡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D 。 A 、模数 C D E C D B B F G B 、 分度圆上压力角 A A C 、齿数 D 、 前 3 项 a 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在同一条直线上 。 图 1 小题 a :其中 A 、B 处各有一个转动副,B 处有一个移动副,C 、D 处的移动副记作一个 1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练习题一及答案

、选择题 已知ab 两点之间电压为10V ,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阻 R 为( A 、愈慢 B 、愈快 C 、先快后慢 D 、先慢后快 有一电感元件,X L =5i 」,其上电压u=10si n( ? ■ t+600 )V,则通过的电流i 的相 量 ( ) C 、I = 2 -300 A D 、1= 2 300A F 面关于阻抗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就 8、 为 9、 A 、0 门 B 、— 5 门 C 、5 门 D 、10 门 A 、丄 I R 1 R 2 B 、亠 I R R 2 在上图2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是( A 、电阻 B 、电压源和电流源 叠加定理用于计算( ) A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B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C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D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将下图所示电路化为电流源模型,其电流 ) C 、电压源 电流源 A 、 B 、 C 、 D I S 和电阻R 为 1A ,1 'J 1A ,21'.1 2A ,1'J 2A ,2'? 在直流稳态时,电感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 C 、有电流,无电压 在电路的暂态过程中,电路的时间 常数 ( ) B 、 ) 无电流,有电压 无电流,无电压 ?愈大,贝U 电流和电压的增长或衰减 A 、I =50^150° A B 、 I =2 .2 150° A R 2 ) C I R 2 + 2V

u U U U A 、 Z = — B 、 Z= — C 、 Z = — D 、Z =— i I I I 10、u=10-、2sinC.t-3O 0 )V 的相量表示式为( ) A 、U =10/-30°V B 、U =10 .. 2/ -300 V C 、U =10. 300 V D 、U =10.,2. 300 V 11、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贝皿压电流的关系式为( ) 13、在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功率的为( A 、 6W B 、 12W C 、 30W D 、 35W 14、下列关于戴维宁定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戴维宁定理通常用于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B 、 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是指有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C 、在数值上,开路电压 U OC 、戴维宁等效电阻 R eq 和短路电流I sC 于满足 U OC = R eq I SC ; D 、求解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时,电流源置零时相当于短路,电压源置零时相 当于开路 12、 B 、U= — E —RI :U 的值等于( C 、U= E+RI ) D 、U= E —RI A 、 B 、 11V 12V 13V 14V U + A 、U= — E+RI I 在下图示电路中,电压 1「

机械原理习题及解答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2-1 如题图2-1所示为一小型冲床,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a)(b) 题图2-1 解: 1)分析 该小型冲床由菱形构件1、滑块2、拨叉3和圆盘4、连杆5、冲头6等构件组成,其中菱形构件1为原动件,绕固定点A作定轴转动,通过铰链B与滑块2联接,滑块2与拨叉3构成移动副,拨叉3与圆盘4固定在一起为同一个构件且绕C轴转动,圆盘通过铰链与连杆5联接,连杆带动冲头6做往复运动实现冲裁运动。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选定比例尺后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所示。 3)自由度计算 其中n=5,P L=7, P H=0, F=3n-2P L-P H=3×5-2×7=1 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2 如题图2-2所示为一齿轮齿条式活塞泵,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

(a)(b) 题图2-2 解: 1)分析 该活塞泵由飞轮曲柄1、连杆2、扇形齿轮3、齿条活塞4等构件组成,其中飞轮曲柄1为原动件,绕固定点A作定轴转动,通过铰链B与连杆2联接,连杆2通过铰链与扇形齿轮3联接,扇形齿轮3通过高副接触驱动齿条活塞4作往复运动,活塞与机架之间构成移动副。 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选定比例尺后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b)所示。 3)自由度计算 其中n=4,P L=5, P H=1 F=3n-2P L-P H=3×4-2×5-1=1 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3 如图2-3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步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意图是电动机通过一级齿轮1和2减速后带动凸轮3旋转,然后通过摆杆4带动冲头实现上下往复冲压运动。试根据机构自由度分析该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修改后的新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题库

室内设计原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具备的三要素是(地面、顶盖、墙面),其中区别内外空间的主要标志是:( 顶盖) 。 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3.建筑装饰设计创意及其表达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以(笔尖)思考,以(图形)说话。 4.以三视图成像原理进行装饰设计制图,主要分为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 5.透视图按透视点( 灭点)分为(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6.19世纪欧洲建筑风格主要为( 哥特风)、( 巴洛克风格)为代表。 7.建筑装饰设计要素有 ( 空间要素)、( 光影要素)、( 饰要素饰)、( 陈设要素)、( 色彩要素 ) 。 8.色彩的物理作用有(温度感)、(距离感)、(体量感)、(重量感)。 9.色彩的体量感中膨胀与收缩变化物理量( 4%) 10. 色彩的物理效应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11.建筑装饰设计止的在于使建筑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创造一个(感性的)、(温暖人心的)、(充满人情味)的视觉环境。 12. 建筑装饰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传统与现代问题)、(模仿与创新问题)。 13.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性风格)。 14.透视图中视点的位置影响透视的效果,其中视点的选择取决于(视心)、(视距)、(视高)、(视角)。 15.色彩图案的连续性的韵律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规律性),多用于(门厅)、(走廊)及常见的空间。 16.地面图案的抽象性具有(自由多变)、(自如活泼)特征,给人以(轻松)感觉。 17.墙面的(形状)、(质感)、( 图案比例)、( 色彩)等与室内气氛关系非常密切。 18.柱面设计中主要分为(古典传统柱式)、(现代风格柱式)或(单一柱式)、(多柱式)两大类。 19.室内色彩可概括分为三大部分:(背景色、主体色和重点色)。 20.室内灯具的布置方式有:(整体照明、局部照明、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和成角照明)。21.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作品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作者是(皮阿诺和罗杰斯)。 22.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下,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 内设计的首要前提。 23、室内设计从大的类别来可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24、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主要为(暖色调和冷色调、对比色或调和色、高明度和低明度)等。 25、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风格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 26、空间的类型有:(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肯定空间和模糊空间、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27、常见的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下沉式空间、地台式空间、凹室与外凸空间、回廊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渐开线在______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根圆 B.基圆 C.分度圆 D.齿顶圆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相切于______。 A.两分度圆 B.两基圆 C.两齿根圆 D.两齿顶圆 3.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求得。 A.分度圆齿厚 B.齿距 C.公法线长度 D.齿顶高 4.在范成法加工常用的刀具中,________能连续切削,生产效率更高。 A.齿轮插刀 B.齿条插刀 C.齿轮滚刀 D.成形铣刀 5.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 a*=1,齿顶圆直径D a=135mm,则其模数大 小应为________。 A.2mm B.4mm C.5mm D.6mm 6.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__________。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重合 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__________法面压力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8.斜齿圆柱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βb与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相比_________。 A.βb >β B.βb =β C.βb <β D. βb =>β 9.用齿条型刀具加工,αn=20°,h a*n =1,β=30°的斜齿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数是_________。 A.17 B.14 C.12 D.26 10.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__________。 A.z/cosβ B.z/cos2β C.z/cos3β D.z/cos4β 11.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之标准值是规定在轮齿的_________。 A.端截面中 B.法截面中 C.轴截面中 D.分度面中 12.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廓接触处所受的法向作用力方_________。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3.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 A.加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4.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________变化的。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小到大再到小 D.保持定值 15.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啮合点处两者的压力角__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一般不相等 D.无法判断 16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轮齿的大小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7.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齿廓的形状和齿轮的啮合性能。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8和标准齿轮相比,以下变位齿轮的四个参数中________已经发生了改变。 A.齿距p B.模数m C.压力角α D.分度圆齿厚 二、判断题 1.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其啮合角一定是20°。()

电路原理试题答案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1.1 选择题 1——5CBBBA 6——10DACDC 11——15BCACA 16——20AAABA 21——25DBCCD 26——30DDDAC 1.2 填空题 1. 小 2.短开 3. 开短 4. KCL 电流KVL 电压 5. u=Ri 6. u=-Ri 7. 电流电压 8. 电压电流电流电压 9. 电源含有控制量 10. U=-I-25 11. u= us+R(i+is) 12. u= -us+R(-i+is) 13.0 Us/R 14. Us 0

15. [R/(R+Rs)]/Us Us/R+Rs 16.1V 17.7 Q 18.1 Q 19.4V 20.-0.5A 21.4A 22.-5A 23.8V 24.19V 25.4A 26.5V 27. -5V 28.4V -8V 29. x 0 TO 30. U+=U- I+=I-=0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 选择题 1 ——5BABCC 6——1 0BADCB 11——15CDACB 16——20DAACC 21——25DBBAD

26——30CBDBC 2.2 填空题 1.12 2.16 3.3 4 4.8 2 5.2.4 6. 越大 7. 越小 8.54 9.72 10.24 11.80 12.7 13.4 14.24 15.2 16.10 17. Us=10V 电压源

18. Is=5A 电流源 19. Us=8V 电压源 20. Is=4A 电流源 21.3 22.18 23.30 24. 变小 25.15 26.3 27. -6 28. 串并联Y- △等效 29. Us=10V 电压源 30. Is=5A 电流源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3.1 选择题 1——5BCCBC 6——10DAABA 11——15BBDCA 16——20BBCDC 21——25CDADC 26——30CBBAD 3.2 填空题 1.KCL KVL 伏安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解释下列概念 1.运动副; 2.机构自由度; 3.机构运动简图; 4.机构结构分析; 5.高副低代。 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图 题图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 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图 题图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 =180mm , l BC =280mm , l BD =450mm , l CD =250mm , l AE =120mm , φ=30o , 构件AB 上点E 的速度为 v E =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 、D 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 =30mm , l AC =100mm , l BD =50mm , l DE =40mm ,φ1=45o ,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 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求D 点和E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图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o,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图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3)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 点的速度矢量 2pd 和加速度矢量2''d p 。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l AB =50mm , l BC =100mm, l CD =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o, 角速度ω1=ω4=20 rad/s ,试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α2的大小和方向。 题图 在图示机构构件1等速转动,已知机构尺寸l AB =100mm ,角速度为ω1= 20 rad/s ,原动件的位置φ1= 30o,分别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构件3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图 题图 在图示导杆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 1 、位置角为φ1 ,中心距为l 4 ,试写出机构的矢量方程和在x 、y 轴上的投影方程(机构的矢量三角形及坐标系见图)。 在图示正弦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的长度为l 1=100mm 、位置角为φ1= 45o 、角速度ω1= 20 rad/s ,试用解析法求出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3的速度和加速度。 在图示牛头刨床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及原动件曲柄1的等角速度ω1 ,试求图示位置滑枕的速度v C 。 题图 题图

结构设计原理 习题题库 18套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题库 第一套习题 一、选择题 1.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时得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2. 砼在双向应力下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 (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 (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 (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3. 用螺旋筋约束砼,使 (A)砼的强度和延性均提高 (B)强度能提高,延性并不能提高 (C)延性可以提高,强度不能提高 (D)强度和延性均不能提高,计算中也不考虑 4. 我国砼规范以何种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 (B)近似概率 (C)全概率 (D)伪概率 5. 结构的功能包括 (A)强度, 变形, 稳定 (B)实用, 经济, 美观 (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 (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6.金属锰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对钢材的塑性 (A)提高成分 (B)提高较多 (C)降低不多 (D)降低很多 7.建筑钢材单向受拉时屈服点f y与单向受压的屈服点f yˊ之间满足 (A)f y> f yˊ (B) f y< f yˊ (C) f y= f yˊ (D) f y= 0.58f yˊ 8.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失稳是 (A)弯扭屈曲 (B)弯曲屈曲 (C)扭转屈曲 (D)局部屈曲 9. 钢结构有哪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 (A)搭接、对接和T型 (B)焊接、铆接及螺栓 (C)焊接、对接及螺栓 10. 梁刚度不足的后果为 (A)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B)不满足使用要求 (C)耐久性较差 (D)易脆性破坏 11、轴心受压RC柱在长期荷载下发生徐变, 使: (A)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钢筋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钢筋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钢筋压应力减小 (D)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钢筋压应力减小 12、适量间接配筋柱进入极限状态的标志是 (A)混凝土压碎, (B)外层混凝土剥落 (C)间接钢筋屈服 (D)纵筋屈服 13.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宽计算是以哪个阶段作为计算依据的 (A)Ⅰa (B)Ⅱ (C)Ⅱa (D)Ⅲa 14、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εs和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 c (A)εs>εy, εc=εcu (B)εs<εy, εc=εcu (C)εs<εy, εc>εcu (D)εs>εy, εc<εcu 15、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由于剪跨不同发生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 其承载力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 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u >0、i <0;图(b )中u >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 )(b ) 题1-1图 1-4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束方程(即VCR )。 (a )(b )(c ) (d )(e )(f ) 题1-4图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b )(c ) 题1-5图 1-16电路如题1-16 (a )(b ) 题1-16图 1-20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R 2=8k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流i 2、 i 3:(1)R 3=8k ?;(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题2-1图 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题2-5 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 2-13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 R R ==,122R R =,CCVS 的电压11c 4i R u =,利用电源的等效 变换求电压10u 。 题2-13图 2-14试求题2-14图(a )、(b )的输入电阻ab R 。 (a )(b ) 题2-14图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练习题 3-1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结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1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解释下列概念 1.运动副; 2.机构自由度; 3.机构运动简图; 4.机构结构分析; 5.高副低代。 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图 题图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 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图 题图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 =180mm , l BC =280mm , l BD =450mm , l CD =250mm , l AE =120mm , φ=30o , 构件AB 上点E 的速度为 v E =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 、D 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 =30mm , l AC =100mm , l BD =50mm , l DE =40mm ,φ1=45o ,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 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求D 点和E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图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o,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图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3)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 点的速度矢量 2pd 和加速度矢量2''d p 。 题图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l AB =50mm , l BC =100mm, l CD =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o, 角速度ω1=ω4=20 rad/s ,试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α2的大小和方向。 题图 在图示机构构件1等速转动,已知机构尺寸l AB =100mm ,角速度为ω1= 20 rad/s ,原动件的位置φ1= 30o,分别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构件3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题图 题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