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初一数学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初一数学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初一数学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初一数学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初一数学第六章 实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设[x]表示最接近x 的整数(x≠n+0.5,n 为整数),则[1]+[2]+[3]+…+[36]=( ) A .132

B .146

C .161

D .666

2.130a b -+-=,则a b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4

3.设42-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整数部分为b ,则1

a b

-的值为( ) A .2-

B .2

C .21+

D .21-

4.估计65的立方根大小在( ) A .8与9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5.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7-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4的平方根是( )

A .±16

B .2

C .﹣2

D .±2

7.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2b -=0,则b -a 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以上都不对 8.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 +1和a +11,这个数的立方根为( ) A .4

B .3

C .2

D .0

9.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几个( )

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③33是

3的立方根;④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⑤2的算术平方根是2.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

B .222()-=-

C .382-=-

D .|2|2--=

二、填空题

11.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n+5;②当n 为偶数时,结果为

2k n (其中k 是使2

k

n

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26,则:

若449n =,则第201次“F”运算的结果是 . 12.m 的平方根是n +1和n ﹣5;那么m +n =_____.

13.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一种新运算:a ※b=ab +b ,如2※3=2×3+3=9.下列结论:①(﹣3)※4=﹣8;②若a ※b=b ※a ,则a=b ;③方程(x ﹣4)※3=6的解为x=5;④(a ※b )※c=a ※(b ※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4.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14,37,512,719,928

…,那么第n 个数是__. 15.对任意两个实数a ,b 定义新运算:a ⊕b=()

()a a b b a b ≥???

若若<,并且定义新运算程序仍然是

先做括号内的,那么(5⊕2)⊕3=___. 16.比较大小:

51

-__________0.5.(填“>”“<”或“=”) 17.将2π,93

3

-27

2

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________. 18.对于实数a ,我们规定:用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称为a 的根整数,例如:

,如果我们对a 连续求根整数,直到结果为1为止.例

如:对10连续求根整数2次: 10]33]1=→=这时候结果为1.则只需进行3次连续求根整数运算后结果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 19.下列说法: ()

2

10-10-=;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③两条直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___________ 20.任何实数,可用[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如[4]=4,5=2,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72]8[8]2[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正整数x 只进行3次操作后的结果是1,则x 在最大值是_____.

三、解答题

21.(1)观察下列式子: ①100222112-=-==; ②211224222-=-==; ③322228442-=-==; ……

根据上述等式的规律,试写出第n 个等式,并说明第n 个等式成立; (2)求01220192222+++

+的个位数字.

22.观察以下一系列等式:

①21﹣20=2﹣1=20;②22﹣21=4﹣2=21;③23﹣22=8﹣4=22;④_____:… (1)请按这个顺序仿照前面的等式写出第④个等式:_____;

(2)根据你上面所发现的规律,用含字母n 的式子表示第n 个等式:_____; (3)请利用上述规律计算:20+21+22+23+ (2100)

23.七年某班师生为了解决“22012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这个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师生共同探索如下: (1)认真填空,仔细观察.

因为21=2,所以21个位上的数字是2 ; 因为22=4,所以22个位上的数字是4; 因为23=8,所以23个位上的数字是8; 因为24= _____ ,所以24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因为25= _____ ,所以25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因为26= _____ ,所以26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2)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他利用上述方法继续探索,马上发现了规律,于是猜想:210个位上的数字是4,你认为对吗?

(3)利用上述得到的规律,可知:22012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4)利用上述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试求:32013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24.让我们规定一种运算

a b ad cb c d

=-, 如

232534245

=?-?=-. 再如

14224

x x =-. 按照这种运算规定,请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

60.5

14

2

= ;

-3-245= ;2-335x x

=- (2)当x=-1时,求2232122

32

x x x x -++-+---的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5.在已有运算的基础上定义一种新运算?:x y x y y ?=-+,?的运算级别高于加

减乘除运算,即?的运算顺序要优先于+-?÷、、、

运算,试根据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53?-= ; (2)若35x ?=,则x = ;

(3)在数轴上,数x y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试化简:1x y x ?-?;

(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表示数-1和3的点开始运动,点A 向正方向运动,点B 向负方向运动,t 秒后点A B 、分别运动到表示数a 和b 的点所在的位置,当2a b ?=时,求t 的值.

26.如果有一列数,从这列数的第2个数开始,每一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的比等于同一个

非零的常数,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Geometric Sequences).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1)观察一个等比列数1,1111

,,,

24816

,…,它的公比q=;如果a n(n为正整

数)表示这个等比数列的第n项,那么a18=,a n=;(2)如果欲求1+2+4+8+16+…+230的值,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令S=1+2+4+8+16+…+230…①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S=2+4+8+16++32+…+231…②

由② ﹣①式,得2S﹣S=231﹣1

即(2﹣1)S=231﹣1

所以

31

31

21

21

21

S

-

==-

-

请根据以上的解答过程,求3+32+33+…+323的值;

(3)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索:若数列a1,a2,a3,…,a n,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的常数为q,请用含a1,q,n的代数式表示a n;如果这个常数q≠1,请用含

a1,q,n的代数式表示a1+a2+a3+…+a 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1.52,2.52,3.52,4.52,5.52,即可得出中有2个1,4个2,6个3,8个4,10个5,6个6,从而可得出答案.

详解:1.52=2.25,可得出有2个1;

2.52=6.25,可得出有4个2;

3.52=12.25,可得出有6个3;

4.52=20.25,可得出有8个4;

5.52=30.25,可得出有10个5;

则剩余6个数全为6.

故=1×2+2×4+3×6+4×8+5×10+6×6=146.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2.C

解析:C

【分析】

由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a ﹣1=0,b ﹣3=0, 解得:a =1,b =3, ∴a +b =1+3=4, ∴

2.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a 、b 的值.

3.D

解析:D 【详解】

解:∵1<2<4,∴1<2, ∴﹣2<

<﹣1,∴2<43, ∴a=2,b=

422=-2

∴12221

22a b -

==-=-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4.C

解析:C 【分析】

先确定65介于64、125这两个立方数之间,从而可以得到45<<,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3464=,35125= ∴6465125<<

∴4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夹逼法”是估算的一种常用方法,找到与65临界的两个立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B

解析:B 【详解】

解:①实数和数轴上点一一对应,本小题错误; ②π不带根号,但π是无理数,故本小题错误; ③负数有立方根,故本小题错误;

④17的平方根,本小题正确, 正确的只有④一个,故选B .

6.D

解析:D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以及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4的平方根是±2,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问题,掌握平方根的定义以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C 【详解】

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得a-2=0,20b -=, 所以a=2,b=0. 故b -a 的值为0-2=-2. 故选C.

8.A

解析:A 【分析】

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知3a+1+a+11=0,a=-3,继而得出答案. 【详解】

∵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3a+1+a+11=0,a=-3, ∴3a+1=-8,a+11=8 ∴这个数为64,

所以,这个数的立方根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实数的定义判断②;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判断③;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④;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⑤.

【详解】

解: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因为1的平方根是±1,故①错误;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故②正确;

3的立方根,故③正确;

④π是无理数,而π不带根号,所以无理数不一定是带根号的数,故④错误;

⑤2,故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及无理数、实数的定义,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

10.C

解析:C

【分析】

分别计算四个选项,找到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

=,故选项A错误;

2

==,故选项B错误;

2

=-,故选项C正确;

2

--=-,故选项D错误;

D. |2|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平方、开立方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1..

【详解】

第一次:3×449+5=1352,第二次:,由题意k=3时结果为169;

第三次:3×169+5=512,第四次:因为512是2的9次方,所以k=9,计算结果是1;

第五次:1×3+5

解析:8.

【详解】

第一次:3×449+5=1352,第二次:1352

2k

,由题意k=3时结果为169;

第三次:3×169+5=512,第四次:因为512是2的9次方,所以k=9,计算结果是1;第五次:1×3+5=8;

第六次:8

2k

,因为8是2的3次方,所以k=3,计算结果是1,此后计算结果8和1循

环.

因为201是奇数,所以第201次运算结果是8.

故答案为8.

12.11

【分析】

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进而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由题意得,

n+1+n﹣5=0,

解得n=2,

∴m=(2+1)2=9,

∴m+n=9+2=11.

故答

解析:11

【分析】

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进而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

n+1+n﹣5=0,

解得n=2,

∴m=(2+1)2=9,

∴m+n=9+2=11.

故答案为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正确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是解题关键.13.①③

【解析】

【分析】

题目中各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

(?3)※4=?3×4+4=?8,所以①正确;

a※b=ab+b,b※a=ab+a,若 a=b ,两式

解析:①③ 【解析】 【分析】

题目中各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3)※4=?3×4+4=?8,所以①正确;

a ※b=ab+

b ,b ※a=ab+a ,若 a=b ,两式相等,若 a≠b ,则两式不相等,所以②错误; 方程(x?4) )※3=6化为3(x?4)+3=6,解得x=5,所以③正确; 左边=(a ※b) ※c=(a×

b+b) )※c=(a×b+b)·c+c=abc+bc+c 右边=a ※(b ※c )=a ※(b×c+c)=a (b×c+c) +(b×c+c)=abc+ac+bc+c 2 两式不相等,所以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 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一元一次方程,属于定义新运算专题,解决本题的关键突破口是准确理解新定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运算能力.

14.【解析】

∵分子分别为1,3,5,7,…,∴第n 个数的分子是2n -1, ∵4-3=1=12,7-3=4=22,12-3=9=32,19-3=16=42,…, ∴第n 个数的分母为n2+3,∴第n 个数 解析:

2213

n n -+ 【解析】

∵分子分别为1,3,5,7,…,∴第n 个数的分子是2n -1, ∵4-3=1=12,7-3=4=22,12-3=9=32,19-3=16=42,…, ∴第n 个数的分母为n 2+3,∴第n 个数是

2213n n -+,故答案为:2

21

3

n n -+. 15.【分析】

根据“⊕”的含义,以及实数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2)⊕3=⊕3=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定义新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

解析:【分析】

根据“⊕”的含义,以及实数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2)⊕3=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定义新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16.>

【分析】

首先把两个数采用作差法相减,根据差的正负情况即可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详解】

∵,

∵-2>0,

∴>0.

故>0.5.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实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

解析:>

【分析】

首先把两个数采用作差法相减,根据差的正负情况即可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详解】

1

2

>0,

2

2

>0.

>0.5.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实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等.

17.<<

【分析】

先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和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 ==,==, ∵>3>2,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和的值是解

解析:3

<2

π

【分析】

先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3

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

33=22

=32-=3

2, ∵π>3>2,

∴22<32<2π,即3

<2

π

<2

π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3的值是解题关键. 18.255 【分析】

根据材料的操作过程,以及常见的平方数,可知分别求出255和256进行几次操作,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对255只需要进行3次操作后变成1,

∴对256需要进行4次操作

解析:255 【分析】

根据材料的操作过程,以及常见的平方数,可知分别求出255和256进行几次操作,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25515,3,1,??===?? ∴对255只需要进行3次操作后变成1,

25616,4,2,1,??====?? ∴对256需要进行4次操作后变成1,

∴只需进行3次连续求根整数运算后结果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 故答案为:2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猜想能力,同时也要考了一个数的平方数的计算能力.

19.2个 【分析】

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判定;②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即可判定;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对④进行判断;⑤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即可判定;⑥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

解析:2个 【分析】

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判定;②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即可判定;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对④进行判断;⑤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即可判定;⑥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①10=,故①错误;

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故说法正确;

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原说法错误; 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原说法错误;

与的和是0,是有理数,故说法错误;

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说法正确. 故正确的是②⑥共2个. 故答案为:2个.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定义及其关系.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分数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

π也是无理数.

20.255 【分析】

根据规律可知,最后的取整是1,则操作前的一个数字最大是3,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15,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255;据此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 ∴只

解析:255 【分析】

根据规律可知,最后的取整是1,则操作前的一个数字最大是3,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15,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255;据此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1=,3=,15=,

∴只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 故答案为:2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逆推思维能力.

三、解答题

21.(1)11222n n n ---=,理由见解析;(2)01220192222++++的个位数字为5.

【分析】

(1)找规律,发现等式满足11222n n n ---=,证明,即可.(2)利用公式11222n n n ---=,分别表示每个项,利用相消法,计算结果,即可. 【详解】

(1)11222n n n ---= 理由是:122n n --

11122n n +--=- 11222n n --=?-

()1212n -=-? 12n -=

(2)原式=(

)()()()10

2

1322020201922

2

22222-+-+-++-

2020022=-

()

505

421=-

505161=-

因为6的任何整数次幂的个位数字为6. 所以505161-的个位数字为5,即01220192222++++的个位数字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与数字运算有关的规律题,仔细观察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2.24

-23

=16-8=23

24﹣23=16﹣8=23 2n ﹣2(n ﹣1)═2(n ﹣1)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规律写出④即可.

(2)根据已知规律写出n 个等式,利用提公因式法即可证明规律的正确性. (3)写出前101个等式,将这些等式相加,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根据已知等式: ①21

-20

=2-1=20

; ②22-21=4-2=21; ③23-22=8-4=22; 得出以下: ④24-23=16-8=23, (2)①21-20=2-1=20; ②22

-21

=4-2=21

; ③23

-22

=8-4=22

; ④24

-23

=16-8=23

; 得出第n 个等式: 2n

-2(n-1)=2

(n-1)

证明:

2n -2

(n-1)

=2(n-1)×(2-1), =2(n-1); (3)根据规律: 21

-20

=2-1=20

; 22-21=4-2=21; 23

-22

=8-4=22

; 24-23=16-8=23; …

2101-2100=2100; 将这些等式相加得: 20+21+22+23+…+2100, =2101-20, =2101-1.

∴20+21+22+23+…+2100=2101-1.

23.(1)16,6;32,2;64,4;(2)对;(3)6;(4)3. 【分析】

(1)利用乘方的概念分别求出24、25、26的结果,即可解决; (2)算出210的结果,即可知道个位数是多少,即可解决;

(3)按照上述规律,以4为周期,个位数重复2、4、8、6,故2012中刚好有503组,故能得出答案;

(4)分别求出31,32,33,34,找出规律,个位数重复3,9,7,1,2013中是4的503倍,而且余1,故得出结论. 【详解】

解:(1)∵24=16、25=32、26=64

∴24的个位数为6;25的个位数为2;26的个位数为4; (2)∵210=1024 ∴个位数是4,该说法对

(3)可以知道规律,以4为周期,各位数重复2、4、8、6,故2012中刚好有503组,故22012个位数刚好为6;

(4)∵31=3,32=9,33=27,34=81,35=243; ∴个位数重复3,9,7,1 ∵2013中是4的503倍,而且余1 ∴个位数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运算以及找规律,熟练乘方的运算以及找出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1)1;-7;-x ;(2)-7 【分析】

(1)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式,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即可;

(2)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式将原式化简为-x-8,代入x=-1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60.5

1

60.5432112

4

2

=?-?=-=;

-3-23524158745=-?--?=---=-()(); 2

-3253310935x

x x x x x x

=?---?=---=--()()().

故答案为:1;-7;-x .

(2)原式=(-3x 2+2x+1)×(-2)-(-2x 2+x-2)×(-3), =(6x 2-4x-2)-(6x 2-3x+6), =-x-8,

当x=-1时,原式=-x-8=-(-1)-8=-7.

∴当x=-1时,2232122

32

x x x x -++-+---的值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题意掌握新运算并能用其将整式进行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25.(1)5;(2)5或1;(3)1+y-2x ;(4)t 1=3;t 2=5

3

【分析】

(1)根据题中的新运算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题中的新运算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3)根据题中的新运算列出代数式,根据数轴得出x 、y 的取值范围进行化简即可; (4)根据A 、B 在数轴上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可分别用代数式表示出数a 和b ,再根据(2)的解题思路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5(3)5(3)(3)5?-=--+-=; (2)依题意得:335-+=x , 化简得:3=2-x , 所以32x -=或32x -=-, 解得:x =5或x =1;

(3)由数轴可知:0

(4)依题意得:数a =?1+t ,b =3?t ; 因为2a b ?=,

所以(1)(3)32-+--+-=t t t , 化简得:241-=-t t , 解得:t =3或t =

53

, 所以当2a b ?=时,t 的值为3或53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定义新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定义新运算列出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6.(1)1

2

17

1

2

n-1

1

2

;(2)

24

33

2

-

;(3)

()

11

1

1

1

n

a a

a

-

-

【分析】

(1)1

2

÷1即可求出q,根据已知数的特点求出a18和a n即可;

(2)根据已知先求出3S,再相减,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1)(2)的结果得出规律即可.

【详解】

解:(1)1

2

÷1=

1

2

a18=1×(1

2

)17=

17

1

2

,a n=1×(

1

2

)n﹣1=

1

1

2n-

故答案为:1

2

17

1

2

1

1

2n-

(2)设S=3+32+33+ (323)

则3S=32+33+…+323+324,

∴2S=324﹣3,

∴S=

24

33 2

-

(3)a n=a1?q n﹣1,a1+a2+a3+…+a n=

() 11

1

1

1

n

a a

a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题目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

实数 1.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2. 如果a x =2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 (a 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正。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 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3a ” (a 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9.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分数又可以转化成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常见无理数有2,3,π等) 10.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题型规律总结: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a 本身为非负数,有非负性,即a ≥0;a 有意义的条件是a ≥0。 4、公式:⑴(a )2=a (a ≥0);⑵3a -=3a -(a 取任何数)。 5、区分(a )2=a (a ≥0),与 2a =a 6.非负数的重要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此性质应用很广,务必掌握)。 【典型例题】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 .负数没有立方根 C .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是2 )2(-的算术平方根 B .3是-9的算术平方根 C .16的平方根是±4 D .27的立方根是±3

(完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 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 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6449 ⑶9 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集合

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集合 第一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饿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实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如果 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 非负数才有意义。 (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 (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 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5)符号: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a 也是a 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 (6)a x =2 <———————————————— > a x ±= a 是x 的平方,x 是a 的平方根 x 的平方是a ,a 的平方根是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测试题及答案

实数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1的算术平方根是( ) A.±9 B.1 9 C.9 D.-9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0 B.1 C.-1 D.-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的立方根是2 B.-8的立方根是-2 C.0的立方根是0 D.125的立方根是±5 4.在实数:3.141 59,364,1.010 010 001,4.21,π,22 7 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有下列说法:①-3是81的平方根;②-7是(-7)2的算术平方根;③25的平方根是±5;④-9的平方根是±3;⑤0没有算术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某地新建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3倍,它的面积为120 000 m2,那么公园的宽为( ) A.200 m B.400 m C.600 m D.200 m或600 m 7.如果m=7-1,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0

最新最全面初一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 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整 式 幂运算 的 运 算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乘法 整式运算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 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 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 1 时,通常省略数字“ 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四、整式 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 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n n 1、n 个相同因式(或因数) a 相乘,记作 a ,读作a 的n 次方(幂),其中 a 为底数,n 为指数,a 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m+n a ﹒a =a 。 m+n m 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 a = a ﹒a 。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m n m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表示n 个a 相乘。 m n mn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a 。 mn m n n m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 a = (a )=(a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n n n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a b 。 n n 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 a b = (ab)。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 3 个或3 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九、同底数幂 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m n m-n a÷a=a(a≠0)。 m-n m n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 a = a ÷a (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0 次幂都等于1,即:a =1(a≠0)。 十一、负指数幂 p1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a(a0) a p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初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1.“+”或没有是正数 “—”是负数 2. 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 3. 0 ①占位②分界③没有 4.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 非负数(正数和零) 非正数(负数和零) 二、有理数 1.整数①正整数1 2 3 4 5…… (性质)②0 ③负整数-1 -2 -3 -4 …… 2.分数①正分数 ②负分数 有理数1. 正有理数①正整数 (符号)②正分数 2. 0 3. 负有理数①负整数 ②负分数 三、数轴 1. ①原点O ②正方向→③单位长度︼ 2. 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 3. 数轴上的点和数是一一对应的。 4. 数轴的正方向一般向右,越靠近正方向的数越大,相反离正方向越远的数越小。 5. 画数轴时一般要先画横线和正方向,其次画零,再根据题意画单位长度。 四、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 a 的相反数是-a 。0的相反数是0 3. a+b=0 a与b互为相反数 五、绝对值1.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就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a|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a(a>0)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a (a<) 0的绝对值是0 , |a|=0 (a=0) 3. |a|=|b| ①相等a=b ②互为相反数a=-b 4. 绝对值具有非负性|a|≥0 5. |a|+|b|=0 则a=0 b=0 6. 正数>0 负数>0 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六、有理数加减法 1.两数相加,同号取同,绝对值相加。异号取大,绝对值相减。 2.a与b互为相反数。a+b=0 3.a+0=a 4.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5. ①凑零②凑整③相同符号一起④易通分的一起 6.两数相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 a-b=a+(-b) 8.去括号,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七、有理数乘除法1.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七年级下册实数经典例题与习题

七年级下册经典实数提高经典例题 类型一.有关概念的识别 1.下面几个数: 0. 23 , 1.010010001?,, 3π,, ,其中,无理数的 个 数有() A 、1 B 、2 C、 3 D、 4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其中,1.01001000 1 ?, 3π,是无理数 故选 C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 3 B、 1 的立方根是± 1 C、=±1D、是 5 的平方根的相反 数 【答案】本题主要考察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9, 9 的平方根是± 3,∴ A 正确. ∵ 1 的立方根是1,=1,是 5 的平方根,∴B、 C、D 都不正确.【变式 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做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 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 A ,则点 A 表示的数是() A 、1 B 、1.4 C、D、 【答案】本题考察了数轴上的点与全体实数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正方形的边长为1,对角线为,由圆的定义知 |AO|= ,∴ A 表示数为,故选 C. 【变式 3】 【答案】∵π= 3.1415 ?,∴ 9< 3π< 10 因此 3π -9> 0, 3π -10< 0 ∴ 类型二.计算类型题 2.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估算)因为,所以选B 举一反三: 【变式 1】1)1.25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平方根是 __________.2 ) -27 立方根是 __________.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3. 3),, 【变式 2】求下列各式中的 (1)(2)(3) 【答案】( 1)( 2) x=4 或 x=-2 ( 3) x=-4 类型三.数形结合 3. 点 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则 A,B 两点的距离为 ______ 解析:在数轴上找到A、 B 两点,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 , B,点 B 关于点 A 的对称点 为 C,则点 C 表示的数是 (). A .-1 B.1-C.2-D.-2 【答案】选C [变式 2] 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初一数学实数计算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实数计算题附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实数计算题练习 1 = 2 .= = = = = = = = 10. = = = 13. = 14. ( )2013 1 1 2 +- = 15. = = 17. ( ( -= = 2

= = 2 = = 24 )4= 25. = - = = = = 2 1 2 ?? -= ? ?? 31. ( )() 20130 312014 -+-? = 1 12014 2 ?? -= ? ?? 33. 31 22 = 1 16 += = 36. 21 += 3

= += 2 4 3 ÷?= 13 += + = 3 = 43. ()3 211250 x--= 44. ()2 4190 x--= 45. 41 x-= 46. ()361 121 64 x +-= 47. ()3 20.1 x+= 2 = 49. 3 3 26 4 x-= 50. () 2 2110 x+= 51. 2322 x= 52. ()3 0.70.027 x-= 53. 3 2540 x-= 54. 3 98 1 27 x+=- 55. ()29 21 8 x-= 实数计算题答案: 1. 1 4 7 2.3- 3. 9 4. 4 5 5. 0.2 6. 0.8 7. 2 8. 2 3 - 9. 1 10. 3 2 - 11. 2 12. 11 24 - 13. 2 14. 4

5 -21. 133- 22. 60.15- 24. -1 25. 4 26. 325 27. 323 28. 2.2 29. 125 34. -3 35. 144 36. 1- 39. 5 40. 241. 1 26- 42. 5x =± 43. 3x = 44. 122x =,12x =- 45. 3x =+ 5x =-46. 1 8x = 47. 1950x = 48. 13x = 49. 32x = 50. 2x =± 51. 18x =± 52. 1 4x = 53. 3x = 54. 5 3x =- 55. 314x =,1 4x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 (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 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 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 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 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点,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这类在初三会出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若|a|=a ,则a ≥0;若|a|=-a ,则a ≤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七年级数学下实数计算题

1)25—327+2- 2)32- + 2- 3)33008.0127 26 --- 3)22+12- 327 4)(15-)(53+) 5)3231)3(27---+- 4)25—327+2- 5)32- + 2- 6)33008.0127 26 --- 6)22+12- 327 7)(15-)(53+) 8)3231)3(27---+- ------

9)3353+- 10)4 1083-+ 11)2332-+- 12)316273--+- 13)32)3223(-+ 14)3 1 ×(1—81)+31- 15)3353+- 16)4 1083-+ 17)2332-+- 18)316273--+- 19)32)3223(-+ 20)3 1 ×(1—81)+31-

21)123221-+-+- 22)52233221-+-+-+- 23)1664)13(233+-+--- 24)(-2)3 ×2)4(-+33)4(-×(-2 1)2—3 27 25)(- 2 1)×(-2)2 —381-+2)21(- 26)123221-+-+- 27)52233221-+-+-+- 28)1664)13(233+-+--- 29)(-2)3 ×2)4(-+33)4(-×(-2 1)2—3 27 30)(- 2 1)×(-2)2 —381-+2)21(-

31)2)4(-+3 3 )4(-×(-2 1)2—3 27- 32)2008 2)1()3(323---+-- 33)20073)1(64359-+-+-+ 34) 127 125.6)125.0(813333 --+-- 35)2)4(-+3 3 )4(-×(-2 1)2—327- 36)2008 2)1()3(323---+-- 37)20073)1(64359-+-+-+ 38) 127 1 25.6)125.0(813333 --+--

(完整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相交线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重点学习各种角的概念和对应关系。潜意识中必须记住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这是我们后面求角计算中的隐含条件。本节知识在考试中覆盖面很广,但是很少单独命题,基本上都和其他几何图形结合在一起。掌握相交线的各种特征也是后面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知识要点 1、真理: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互补。【重 点】 概念翻译:在一条直线同一侧并且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称为邻补角。 知识点解析: 上图中/I和/2在一条直线的右侧并且/ 1+Z 2=180°,所以/I和 Z2是邻补角。/2和/3也是邻补角;但是/I和/3不在同一侧,并且相加也不是180°,所以不是邻补角。 3、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重点】

概念翻译: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头对头的角称为对顶角。对顶角 大小相等。 概念解析: 上图中,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四个角,然后/2 和/4是对顶角,Z1和/3是对顶角。他们大小相等。 4、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为90°时,着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重点】概念解析: b ------------- P ----------- a 上图中直线b垂直于直线a,就说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也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 垂线性质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2: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直线a垂直于直线b,则直线b垂直于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实数知识点归纳及常见考题

七年级数学(下)辅导资料(4) 知识整理:石怿成华丽

【知识要点】 1.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 如果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a” (a称为被开方数)。 3.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1)被开方数必须都为非负数;(2)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平方根。(3)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同为0。 5. 如果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a” (a称为被开方数)。 6.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9. 一般来说,被开放数扩大(或缩小)n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n倍,例如 25= =. ,5 2500 50 10.平方表:(自行完成) 题型规律总结: 1、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0和±1。 2、每一个正数都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其中正的那个是算术平方根;任何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这个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 30a≥0。 4、公式:⑴2=a(a≥0)a取任何数)。 5、区分2=a(a≥0),与2a=a

初一数学上册、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上册、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下册主要包括相六章内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七年级数学每个章节的重要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知识点以供学习复习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

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假设a0,那么的倒数是;假设ab=1?a、b互为倒数;假设ab=-1?a、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那么: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那么: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